水质工程学试题库二与答案
水质工程学下册习题及答案

水质工程学下册习题及答案水质工程学下册习题及答案水质工程学是研究水体污染控制和水质改善的学科,它涉及到水体的化学、物理和生物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介绍一些水质工程学下册的习题及答案,希望对学习水质工程学的同学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1. 水体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是指:A. 悬浮物B. 溶解物C. 水中生物D. 有机物答案:D. 有机物2. 下列哪种物质对水体有氧生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A. 溶解氧B. 悬浮物C. 氨氮D. 高温答案:C. 氨氮3. 下列哪种物质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A. 悬浮物B. 有机物C. 氨氮D. 磷酸盐答案:D. 磷酸盐4. 下列哪种物质是造成水体腐败的主要原因?A. 悬浮物B. 有机物C. 氨氮D. 磷酸盐答案:B. 有机物5. 下列哪种物质对水体有毒作用?A. 溶解氧B. 悬浮物C. 氨氮D. 重金属答案:D. 重金属二、填空题1. 水体中的溶解氧主要来源于________。
答案:大气和光合作用。
2. 水体中的氨氮主要来源于________。
答案:有机物的分解。
3. 水体中的磷酸盐主要来源于________。
答案:农田和城市排放的废水。
4. 水体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________。
答案: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5. 水体中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________。
答案:工业废水和矿山排放。
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
答案: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如磷酸盐和氮)过多导致水体中藻类过度繁殖的现象。
其主要原因是农田和城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进入水体后促进了藻类的生长。
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水中溶解氧的减少,造成水体缺氧,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
同时,过度繁殖的藻类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导致水体中的氧气含量下降,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2. 请简要介绍一下水体污染的治理方法。
答案:水体污染的治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物理方法主要是通过过滤、沉淀、吸附等方式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化学方法主要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如氯化铁、聚合氯化铝等,使污染物沉淀或凝结,从而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生物方法主要是利用生物体对污染物进行降解和转化,如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利用水生植物吸收磷酸盐等。
水质工程学(ⅱ)课后思考题及练习题

《水质工程学(Ⅱ)》习题集第一篇废水处理总论一、思考题1、废水处理都包括哪些内容?2、什么是水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3、废水的水质指标都有哪些?各有什么含义?4、如何测定BOD5需要注意些什么5、什么是氧垂曲线?有什么工程意义?6、如何确定废水的处理程度?7、废水处理方法都有哪些?8、简述城市和工业废水处理的典型工艺流程。
第二篇废水的物化处理理论与技术一、思考题1.简述格栅的基本形式和格栅的设计计算要点;2.简述筛网的作用和设计布置原则;3.如何计算水质水量调节池的容积;4.水质水量调节池的布置方式。
5.沉淀的分类与特点:自由、絮凝与拥挤沉淀;6.用自由沉淀的理论描述方法—Stokes 公式,注意Re的适用范围;7.颗粒沉淀试验方法与沉淀效率计算方法—(不同沉淀类型);8.简述表面负荷(q)与截留速率u0的关系,沉淀池大小计算方法;9.理想沉淀池的工作模型与工艺计算—表面负荷(q)与截留速率u0的关系,沉淀池大小计算;10.区别沉淀池的类型、构造、特点和工作原理—平流式、竖流式、辐流式、斜流式;11.除油的和破乳的原理、工作过程和工艺设计;12.离心分离的原理主要工艺形式;13.什么是MBR?说明其原理、工艺形式和技术特点;14.简述混凝、吸附、离子交换和萃取在废水处理中的作用原理和工艺特点;15.说明废水的氧化还原处理的技术原理、方法和工艺特点;二、练习题1.某城市污水厂最大设计流量Qmax=2450m3/h,设计人口N=34万,试设计格栅、曝气沉砂池和平流沉淀池,给出详细计算说明和草图,并分别绘制各个构筑物工艺图。
2.平流沉淀池设计流量为720m3/h。
要求沉速等于和大于0.4mm/s的颗粒全部去除。
试按理想沉淀条件,求:所需沉淀池平面积为多少m3?沉速为0.1mm/s的颗粒,可去除百分之几?3.已知颗粒密度ρ=2.65g/cm3,粒径d=0.45mm(按球形颗粒考虑),求该颗粒在20℃水中沉降速度为多少?4.已知平流式沉淀池的长度L=20m,池宽B=4m,池深H=2m。
水质工程学试题库二与答案

水质工程学试题库二与答案水质工程学一、名词解释:1、最小设计坡度――在污水管道设计时,通常使管道埋设坡度与设计地面坡度基本一致,但管道坡度造成的流速应等于或大于最小设计流速,以防止管道内产生沉淀。
因此将相应于管内流速为最小设计流速时的管道坡度叫做最小设计坡度。
2、澄清池――主要依靠活性泥渣层达到澄清目的。
当脱稳杂质随水流与泥渣层接触时,便被泥渣层阻留下来,使水获得澄清。
3、最大设计充满度――在设计流量下,污水在管道中的水深h和管道直径D的比值称为设计充满度,当h/D=1时称为满度。
4、硝化――在消化细菌的作用下,氨态氮进行分解氧化,就此分两个阶段进行,首先在亚消化菌的作用下,使氨转化为亚硝酸氮,然后亚硝酸氮在硝酸菌的作用下,进一步转化为硝酸氮.5、最小覆土深――指管道外壁顶部到地面的距离。
6、快滤池――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粒状滤料层快速截留水中悬浮杂质,从而使水获得澄清的工艺过程。
7、径流系数――径流量与降雨量的比值称径流系数,其值常小于1。
8、土地处理――土地处理有两种方式:改造土壤;污泥的专用处理厂。
用污泥改造不毛之地为可耕地,如用污泥投放于废露天矿场、尾矿场、采石场、粉煤灰堆场、戈壁滩与沙漠等地。
专用场应设截流地面径流沟及渗透水收集管,以免污染地面水与地下水。
9、泥龄――暴气池内活性污泥总量与每日排放污泥量之比,即活性污泥在暴气池内的平均停留时间,因之又称为D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
10、污洗容积指数――本项指标的物理意义是在暴气池出口处的混合液,在经过30min静沉后,每g干污泥所形成的沉淀污泥所占有的容积,以mL计。
11、折点加氯――从折点加氯的曲线看,到达峰点H时,余氯最高,但这是化合性余氯而非自由性余氯,到达折点时,余氯最低。
12、BOD5――水温为20条件下,5天的时间内,由于微生物的生活活动,将有机物氧化成无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
13、MLVSS――本项指标所表示的是混合液活性污泥中的有机性固体物质部分的浓度,是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
(完整版)水质工程学2(水污染控制工程)2010-2011A卷试题及答案

(注:参加重修考试者请在重修标识框内打钩)班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班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班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5、简述厌氧发酵的“三阶段”理论(7分)答:厌氧发酵依次分为水解发酵阶段、产氢产乙酸阶段、产甲烷阶段三个阶段(1分)。
(1)水解发酵阶段:复杂有机物被发酵细菌分泌的水解酶(胞外酶)分解为可溶于水的简单化合物。
这些简单的有机物再被产酸菌转化为乙酸、丙酸、丁酸等脂肪酸和醇(2分)。
(2)产氢产乙酸阶段:产氢产乙酸菌把挥发性脂肪酸(如丙酸、丁酸和等),还有醇、酮、醛转化为乙酸和H2 、CO2等(2分)。
(3)产甲烷阶段:产甲烷菌将上一阶段的产物降解为CH4和CO2,也利用上一阶段产生的H2将部分CO2转化为CH4(2分)。
四、计算题(10分)1、解:(1)、100mL混和液对应的污泥容积为30mL则1L混和液对应的污泥容积为300mL(1分)又1L混合液中含泥2500mg=2.5g (2分)故SVI=300/2.5=120mL/g干泥(2分)(2)、1mL该活性污泥含干泥1/SVI=1/120=0.008g(2分)因活性污泥密度为1g/mL,故1mL活性污泥质量为1g(1分)则含水率为[(1-0.008)/1]×100%=99.2%(2分)2、解:(1)X=3000mg/l=3g/l Xv=0.75X=2.25g/l(2分)污泥负荷Ls=L0Q/VXv=(300×10-3×25000)/(8000×2.25)=0.42(KgBOD5/MLSS.d)(3分)(2)剩余污泥△Xv=V Xv /θc=2.25×8000/6.5=2769(KgVSS/d)(3分)对应的MLSS量为2769/0.75=3692Kg/d(2分)。
水质工程学II-城市污水处理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长安大学

水质工程学II-城市污水处理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长安大学第一章测试1.污水中含氮化合物有四种形态,是指下列哪四种?()参考答案:有机氮、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2.由于各地生活污水和生产污水的水温变化较大,因此水温不是表征污水水质的重要物理指标之一。
()参考答案:错3.污水中固体物质按存在形态可分为哪几种?()参考答案:溶解物;胶体物;悬浮物4.COD的数值大于BOD5,两者的差值大致等于难生物降解有机物量。
()参考答案:对5.大肠菌群数、病毒和细菌总数是污水的生物性质指标。
()参考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以下四种污水处理方法中,哪种是属于按处理原理划分的方法?()参考答案:化学处理2.造成水体污染的原因主要有点源污染、面源污染和移动污染。
()参考答案:错3.固体污染物中悬浮固体相对于溶解固体,对水体危害小。
()参考答案:错4.水体中污染物通过混合、沉淀及挥发,使浓度降低,是水体自净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错5.污泥处置的最终消纳方式包括以下哪几种? ()参考答案:焚烧;土地利用;建材利用第三章测试1.下列哪个不属于污水物理处理法常用的设备?()参考答案:电解池2.关于沉淀池,下列哪种说法正确?()参考答案:污水处理厂采用斜管(板)沉淀池应设冲洗设施3.下列关于污水处理的沉淀理论叙述中哪项正确?()参考答案:拥挤沉淀中,颗粒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4.当校核发现沉淀池的出水堰负荷超过规定的出水堰最大负荷时,在设计上应作出如下哪一种调整,使之满足规范要求?()参考答案:增加出水堰长度。
5.关于污水厂沉淀池的表面负荷和适用条件中竖流式沉淀池适合做二沉池这一项是不恰当的。
()参考答案:对第四章测试1.下列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系统基本组成的描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参考答案:曝气池、二沉池、污泥回流系统、曝气系统2.下列关于活性污泥净化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的说法中,哪几项正确?()参考答案:微生物适宜的最佳温度范围在15~30℃;微生物适宜的最佳PH值范围在6.5~8.53.下列关于活性污泥反应动力学的叙述中,哪几项正确?()参考答案:米-门公式是理论公式,表述了有机物在准稳态酶促反应条件下,有机物的反应速率;活性污泥反应动力学模型的推导,通常都假定进入曝气反应池的原污泥中不含活性污泥;劳一麦方程以微生物的增殖速率及其对有机物的利用为基础,提出了单位有机物降解速率的概念4.关于污泥龄,下列哪些说法错误?()参考答案:世代时间短于污泥龄的微生物,在曝气池内不可能繁殖成优势菌种5.下列关于活性污泥的叙述中,哪项错误?()参考答案:在活性污泥生长的四个过程中,只有内源呼吸期微生物在衰亡,其他过程微生物都增值第五章测试1.微生物降解有机物时,有机底物浓度越高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速率越大。
水质工程学试卷试题(附答案)

《水质工程学》试卷1仅供参考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天然水体中的杂质按尺寸大小可分为溶解物、胶体颗粒、悬浮物三类。
2.在水的混凝过程中,浊度属于憎水胶体,而色度属于亲水胶体。
3.混凝剂的投加方式常采用干投或湿投。
4.斜板(斜管)沉淀池是建立在浅池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5.过滤技术中,常用的滤料有石英砂、无烟煤等。
6.活性污泥微生物通常由有机物、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组成。
7.四阶段厌氧生物代谢过程包括水解阶段、产酸发酵阶段、产氢产乙酸阶段及产甲烷阶段。
8.污泥干化与脱水的方法主要有自然干化、机械脱水。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1.脱稳:使胶体粒子失去稳定性的过程。
2.干扰沉降:当非均相物系的颗粒较多,颗粒之间很近时,颗粒沉降时会受到周围其他颗粒的影响,互相干扰,这种沉降称为干扰沉降3.有效直径d:能使10%的滤料通过的筛孔直径。
104.污泥容积指数(SVI):从曝气池出口处取出的混合液,经过30min静沉后,每克干污泥形成的沉淀污泥所占有的容积。
5.合成产率(Y):微生物增殖总量的系数,不包括由于微生物内源呼吸作用而使其本身质量消亡的那部分。
6.厌氧氨氧化(ANAMMOX):在缺氧的条件下将氨氮转化为氮气,以亚硝酸盐作为电子接受体的生物反应过程。
三、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每题2分,共10分)1.铝盐混凝剂水解在pH=5时是以去除浊度的吸附架桥为主,而在pH=7—8时是以去除色度的电中和为主。
(×)2.在沉淀池中表面负荷指的就是水中颗粒的截流速度。
(×)3.虹吸滤池能自动反冲洗是由于滤层中水头损失增大到一定数值造成的。
( \(^o^)/YES!)4.活性污泥由活性污泥微生物、活性污泥代谢产物、活性污泥吸附的难降解惰性有机物组成。
(×)还包括污泥吸附的无机物5.污泥浓缩主要降低污泥中的空隙水;自然干化和机械脱水,主要脱除毛细水;干燥与焚化法,主要脱除吸附水与内部水。
水质工程学试题集及答案

水质工程学试题集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水质工程学中,下列哪种物质是水体中常见的污染物?A. 氧气B. 氮气C. 汞D. 氦气答案:C2. 在水处理过程中,混凝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消毒B. 沉淀C. 过滤D. 吸附答案:B3.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方法?A. 沉淀法B. 离子交换法C. 吸附法D. 蒸馏法答案:D4. 污水处理中,生物处理法主要利用哪种微生物?A. 酵母菌B. 乳酸菌C. 硝化细菌D. 醋酸菌答案:C5.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水处理中的消毒方法?A. 氯气消毒B. 紫外线消毒C. 臭氧消毒D. 沉淀法答案:D6.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水体中的有机物?A. 苯B. 甲烷C. 二氧化碳D. 乙醇答案:C7. 以下哪种物质是水体中常见的悬浮物?A. 氮气B. 二氧化碳C. 泥沙D. 氧气答案:C8.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水体中的无机污染物?A. 硫酸盐B. 硝酸盐C. 重金属D. 石油答案:D9.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水体中有机物的去除方法?A. 生物降解B. 吸附C. 沉淀D. 蒸馏答案:C10.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水体中的微生物?A. 细菌B. 病毒C. 藻类D. 真菌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水质工程学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水体的自净能力?A. 水体的流速B. 水体的温度C. 水体的pH值D. 水体的溶解氧答案:ABCD2. 下列哪些物质是水处理中常用的混凝剂?A. 硫酸铝B. 聚合氯化铝C. 硫酸铁D. 硫酸镁答案:ABC3. 下列哪些方法可以用于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A. 沉淀法B. 离子交换法C. 吸附法D. 蒸馏法答案:ABC4. 下列哪些微生物在水处理中具有重要作用?A. 硝化细菌B. 乳酸菌C. 酵母菌D. 醋酸菌答案:A5. 下列哪些方法可以用于水体中有机物的去除?A. 生物降解B. 吸附C. 沉淀D. 蒸馏答案:AB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水质工程学是研究水体污染及其防治的科学。
水质工程学考试题及答案

水质工程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A. 悬浮固体B. 重金属C. 放射性物质D. 氧气答案:D2. 水质工程学中,以下哪项不是水质参数?A. pH值B. 浊度C. 温度D. 风速答案:D3.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水处理中的常规消毒方法?A. 氯化消毒B. 臭氧消毒C. 紫外线消毒D. 热处理答案:D4. 在水质工程学中,以下哪种物质不是水源保护的重点?A. 农药B. 化肥C. 工业废水D. 二氧化碳答案:D5.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水处理中常用的絮凝剂?A. 聚合氯化铝B. 聚合硫酸铁C. 硫酸铜D. 聚丙烯酰胺答案:C6.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水处理中的预处理方法?A. 格栅B. 沉淀C. 吸附D. 反渗透答案:D因?A. 氮B. 磷C. 钾D. 重金属答案:D8.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水处理中的深度处理方法?A. 活性炭吸附B. 膜过滤C. 紫外线消毒D. 混凝沉淀答案:D物?A. 农药B. 石油C. 塑料D. 重金属答案:D10.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水处理中常用的消毒副产物?A. 三氯甲烷B. 溴酸盐C. 氯酸盐D. 硫酸盐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水质工程学主要研究的是水体的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污染、处理、保护2. 水质参数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pH值、浊度、溶解氧、电导率3. 水处理中的常规消毒方法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氯化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4. 水源保护的重点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农药、化肥、工业废水5. 水处理中常用的絮凝剂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聚丙烯酰胺6. 水处理中的预处理方法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最小设计坡度——在污水管道设计时,通常使管道埋设坡度与设计地面坡度基本一致,但管道坡度造成的流速应等于或大于最小设计流速,以防止管道内产生沉淀。
因此将相应于管内流速为最小设计流速时的管道坡度叫做最小设计坡度。
2、澄清池——主要依靠活性泥渣层达到澄清目的。
当脱稳杂质随水流与泥渣层接触时,便被泥渣层阻留下来,使水获得澄清。
3、最大设计充满度——在设计流量下,污水在管道中的水深h和管道直径D的比值称为设计充满度,当h/D=1时称为满度。
4、硝化——在消化细菌的作用下,氨态氮进行分解氧化,就此分两个阶段进行,首先在亚消化菌的作用下,使氨转化为亚硝酸氮,然后亚硝酸氮在硝酸菌的作用下,进一步转化为硝酸氮.5、最小覆土深——指管道外壁顶部到地面的距离。
6、快滤池——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粒状滤料层快速截留水中悬浮杂质,从而使水获得澄清的工艺过程。
7、径流系数——径流量与降雨量的比值称径流系数,其值常小于1。
8、土地处理——土地处理有两种方式:改造土壤;污泥的专用处理厂。
用污泥改造不毛之地为可耕地,如用污泥投放于废露天矿场、尾矿场、采石场、粉煤灰堆场、戈壁滩与沙漠等地。
专用场应设截流地面径流沟及渗透水收集管,以免污染地面水与地下水。
9、泥龄——暴气池内活性污泥总量与每日排放污泥量之比,即活性污泥在暴气池内的平均停留时间,因之又称为“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
10、污洗容积指数——本项指标的物理意义是在暴气池出口处的混合液,在经过30min静沉后,每g干污泥所形成的沉淀污泥所占有的容积,以mL计。
11、折点加氯——从折点加氯的曲线看,到达峰点H时,余氯最高,但这是化合性余氯而非自由性余氯,到达折点时,余氯最低。
12、BOD5——水温为20条件下,5天的时间内,由于微生物的生活活动,将有机物氧化成无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
13、MLVSS——本项指标所表示的是混合液活性污泥中的有机性固体物质部分的浓度,是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
14、污泥有机负荷率——是有机污染物量与活性污泥量的比值(F/M),又称污泥负荷,是活性污泥系统的设计、运行的重要参数。
15、K la——氧总转移系数,此值表示在暴气过程中氧的总传递性,当传递过程中阻力大,则K la值低,反之则K la值高。
16、生物脱氮——指利用好氧微生物去除污水中呈溶解性的有机物,主要是利用氨化和消化的方式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
17、污泥脱水——指利用不同的浓缩方法,去除颗粒间的空隙水,毛细水以及污泥颗粒吸附水和颗粒内部水和颗粒内部水,以降低污泥的含水率。
18、AB法和A/O法——AB法处理工艺,系吸附生物降解工艺的简称,A/O法是厌氧和好氧工艺的结合简称。
19、氧垂曲线——有机物排入河流后,经微生物降解而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河水亏氧;另一方面,空气中的氧通过河流水面不断地溶入水中,使溶解氧逐步得到恢复。
所以耗氧与复氧是同时存在的,污水排入后,DO曲线呈悬索状态下垂,故称为氧垂曲线。
BOD5曲线呈逐步下降态,直至恢复到污水排入前的基值浓度。
二、填空题:第一部分1.符合水厂厂址选择要求的是( )。
(1)水厂厂址的选择,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2)给水系统布局合理(3)不受洪水威胁(4)有较好的废水排除条件(5)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6)有良好的卫生环境,并便于设立防护地带(7)少拆迁,不占或少占良田(8)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A.全部 B.(1)、(2)、(3)、(5)、(6)C.(2)、(3)、(4)、(5)、(6)、(8) D.(1)、(2)、(5)、(6)、(7) 2.水厂平面布置时必须要达到的要求是( )。
(1)水厂应考虑绿化,新建水厂绿化占地面积不宜少于水厂总面积的20%,清水池池顶宜铺设草皮(2)水厂内应采用水洗厕所,厕所和化粪池的位置应与净水构筑物保持大于10m的距离(3)城镇水厂或设在工厂区外的工业企业自备水厂周围,应设置围墙,其高度一般不宜小于2.5m(4)水厂的防洪标准不应低于城市防洪标准,并应留有适当的安全裕度(5)水厂应考虑绿化,新建水厂绿化占地面积不宜少于水厂总面积的30%A.(1)、(2)、(3) B.(1)、(4) C.(2)、(4)、(5) D.(1)、(2)、(3)、(4)3.水厂内主要车行道的宽度,单车道为( )m,双车道为( )m,并应有回车道。
A.3.0;6 B.3.5;6 C.3.5;6 D.3.5;44.水厂内人行道路的宽度为( )m。
A.1.5~2.0 B.1.0~2.0 C.1.5~2.5 D.1.2~2.5 5.城镇水厂或设在工厂区外的工业企业自备水厂周围,应设置围墙,其高度一般不宜小于( )m。
A.1.5 B.2.0 C.2.5 D.3.56.水厂内车行道转弯半径不宜小于( )m。
A.5 B.6 C.4 D.37.水处理( )的选择及主要构筑物的组成,应根据原水水质、设计生产能力、处理后水质要求,参照相似条件下水厂的运行经验、结合当地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综合研究确定。
A.工艺流程 B.仪器设备 C.技术参数 D.规模8.水处理构筑物的生产能力,应按最高日供水量加自用水量确定,必要时还应包括( )补充水量。
A.浇洒绿地 B.消防 C.未预见 D.管道漏失9.城镇水厂和工业企业自备水厂的自用水量应根据原水水质和所采用的处理方法以及构筑物类型等因素通过计算确定。
城镇水厂的自用水率一般可采用供水量的( )。
A.1%~5% B.3%~8% C.5%~10% D.8%~15%10.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应按原水水质最不利情况(如沙峰等)时,所需供水量进行( )。
A.设计 B.校核 C.对比 D.调整11.设计城镇水厂和工业企业自备水厂时,应考虑任一构筑物或设备进行检修、清洗或( )工作时仍能满足供水要求。
A.停止 B.间歇 C.交替 D.临时12.净水构筑物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排泥管、( )、溢流管和压力冲洗设备等。
A.排气管 B.排空管 C.检修管 D.观测管13.城镇水厂和工业企业自备水厂的废水和泥渣,应根据具体条件做出( )处理。
A.特殊 B.不同 C.妥善 D.深度14.滤池反冲洗水的回收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在贫水地区应优先考虑( )。
A.降低冲洗强度 B.降低冲洗频率 C.回流 D.回收15.净水构筑物上面的主要通道,应设防护( )。
A.警示牌 B.便梯 C.平台 D.栏杆16.在寒冷地区,水处理构筑物应有防冻措施。
当采暖时,室内温度可按( )℃设计。
A.3 B.5 C.8 D.1017.在寒冷地区,水处理构筑物应有防冻措施。
当采暖时,加药间、检验室和值班室等的室内温度可按( )℃设计。
A.10 B.12 C.15 D.2018.当原水含沙量高时,宜采取( )措施。
A.增设格栅 B.降低流速 C.投药 D.预沉19.当有天然地形可以利用,且技术经济合理时,可采取( )措施,以供沙峰期间取用。
A.蓄水 B.预处 C.预投药 D.重力20.预沉措施的选择,应根据原水( )及其组成、沙峰持续时间、排泥要求、处理水量和水质要求等因素,结合地形并参照相似条件下的运行经验确定,一般可采用沉沙,自然沉淀或凝聚沉淀等。
A.浊度 B.水质 C.含沙量 D.悬浮物21.预沉池的设计数据,可参照当地( )或通过原水沉淀试验确定。
A.具体要求 B.经济条件 C.运行经验 D.实际条件22.预沉池一般可按沙峰持续时期内原水日平均( )设计(但计算期不应超过一个月)。
当原水含沙量超过设计值期间,必要时应考虑在预沉池中投加凝聚剂或采取其他设施的可能。
A.浊度 B.水质 C.悬浮物 D.含沙量23.用于( )的凝聚剂或助凝剂,不得使处理后的水质对人体健康产生有害的影响。
A.生活饮用水 B.生产用水 C.水厂自用水 D.消防用水24.用于工业企业( )的处理药剂,不得含有对生产有害的成分。
A.生活饮用水 B.生产用水 C.水厂自用水 D.消防用水25.凝聚剂和助凝剂品种的选择及其用量,应根据相似条件下的水厂运行经验或原水凝聚沉淀试验资料,结合当地药剂供应情况,通过( )比较确定。
A.市场价格 B.技术经济 C.处理效果 D.同类型水厂26.凝聚剂的投配方式为( )时,凝聚剂的溶解应按用药量大小、凝聚剂性质,选用水力、机械或压缩空气等搅拌方式。
A.人工投加 B.自动投加 C.干投 D.湿投27.湿投凝聚剂时,溶解次数应根据凝聚剂用量和配制条件等因素确定,一般每日不宜超过( )次。
A.3 B.2 C.4 D.628.凝聚剂用量较大时,溶解池宜设在( )。
A.地上 B.地下 C.半地下 D.药库旁29.凝聚剂用量较小时,溶解池可兼作( )。
A.贮药池 B.搅拌池 C.投药池 D.计量池30.凝聚剂投配的溶液浓度,可采用( )%(按固体重量计算)。
A.3~10 B.5~20 C.5~10 D.3~1531.石灰宜制成( )投加。
A.乳液 B.粉末 C.颗粒 D.溶液32.投药应设瞬时指示的( )设备和稳定加注量的措施。
A.控制 B.计量 C.操作 D.显示33.与凝聚剂接触的池内壁、设备、管道和地坪,应根据凝聚剂性质采取相应的( )措施。
A.防渗 B.防锈 C.防腐 D.防藻34.加药间必须有保障工作人员卫生安全的劳动保护措施。
当采用发生异臭或粉尘的凝聚剂时,应在通风良好的单独房间内制备,必要时应设置( )设备。
A.安全 B.净化 C.除尘 D.通风35.加药间应与药剂仓库毗连,并宜靠近( )。
加药间的地坪应有排水坡度。
A.值班室 B.投药点 C.主要设备 D.通风口36.药剂仓库及加药间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计量工具和( )设备。
A.防水 B.搬运 C.防潮 D.报警37.药剂仓库的固定储备量,应按当地供应、运输等条件确定,一般可按最大投药量的( )天用量计算。
其周转储备量应根据当地具体条件确定。
A.5~10 B.10~15 C.15~30 D.10~2038.计算固体凝聚剂和石灰贮藏仓库的面积时,其堆放高度一般当采用凝聚剂时可为( )m。
当采用机械搬运设备时,堆放高度可适当增加。
A.0.5~1.0 B.0.5~1.5 C.1.0~1.5 D.1.5~2.0 39.计算固体凝聚剂和石灰贮藏仓库的面积时,其堆放高度一般当采用石灰时可为( )m。
当采用机械搬运设备时,堆放高度可适当增加。
A.1.5 B.1.2 C.1.0 D.2.040.选择沉淀池或澄清池类型时,应根据原水水质、设计生产能力、处理后水质要求,并考虑原水水温变化、制水均匀程度以及是否连续运转等因素,结合当地条件通过( )比较确定。
A.工程造价 B.同类型水厂 C.施工难度 D.技术经济41.沉淀池和澄清池的个数或能够单独排空的分格数不宜少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