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工程学下册废水处理工程_试题库
(完整版)水质工程学(下)考试复习资料

1. 解释生化需氧量BOD 在水温为20度的条件下,由于微生物的生活活动,将有机物氧化为无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2. 解释化学需氧量COD 用强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将有机物氧化为CO2与H2O所消耗的氧量。
√3. 解释污泥龄曝气池内活性污泥总量与每日排放污泥量之比,即活性污泥在曝气池内的平均停留时间。
4. 绘图说明有机物耗氧曲线5.绘图说明河流的复氧曲线6. 解释自由沉降当悬浮物质浓度不高时,在沉淀的过程中,颗粒之间互不碰撞,呈单颗粒状态,各自独立地完成沉底过程。
7. 解释成层沉降又称区域沉淀,当悬浮物质浓度大于500mg/L时,在沉淀过程中,相邻颗粒之间相互妨碍、干扰,沉速大的颗粒也无法超越沉速小的颗粒,各自保持相对位置不变,并在聚合力的作用下,颗粒群结合成一个整体向下沉淀,与澄清水之间形成清晰的液——固界面,沉淀显示为界面下沉。
√8. 解释沉淀池表面负荷的意义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沉淀池单位表面积的流量。
√9. 写出沉淀池表面负荷q0的计算公式 q=Q/A√10. 曝气沉砂池的优点平流沉砂池主要缺点是沉砂池中夹杂有15%的有机物,使沉砂的后续处理增加难度,故需配洗砂机,把排砂经清洗后,有机物含量低于10%,称为清洁砂,再外运,曝气沉砂池可克服这一缺点。
√11. 说明初次沉淀池有几种型式平流式沉淀池、普通辐流式沉淀池、向心辐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斜板(管)沉淀池√12. 说明沉淀有几种沉淀类型自由沉淀、絮凝沉淀、区域沉淀(成层沉淀)、压缩13. 说明沉砂池的作用去除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
√14. 辐流沉淀池的进水和出水特点普通辐流式沉淀池中心进水,周边出水,中心传动排泥。
进水管设穿孔挡板,变速水流,中心流速最大,沉下的颗粒也是中心最大,向四周逐渐减小,出水用锯齿堰,堰前设挡板,拦截浮渣。
15. 解释向心辐流沉淀池的特点向心辐流式沉淀池周边进水,中心出水。
流入槽采用环形平底槽,等距设布水孔导流絮凝区的宽度与配水槽等宽,沉淀池的表面负荷可高于普通辐流式2倍,流水槽,可用锯齿堰出水。
污水处理试题库教学内容

污水处理操作试题一、填空:1、废水处理方法主要有: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
2、污水处理的一级排放标准要求,CODcr≤80.0mg/L,SS≤70.0mg/L,PH=6.0-9.0。
3、UASB的中文意思是: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CASS的中文意思是: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法。
4、啤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主要成份是:有机物与SS。
5、SBR的中文意思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其运行周期为进水期、反应期、沉淀期、排水期、闲置期。
6、影响厌氧生化反应的因素有PH 、温度、有机负荷、有毒物质等。
7、夏季防止中暑最好应多饮用含盐清凉饮品。
8、日常人们所说的废水,按其产生的来源,一般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三种。
9、废水的物理指标包括温度、色度、气味、悬浮固体等指标。
10、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较高时分解较快,反之则较慢。
11、测定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数量的指标,目前常用的有生物化学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两种。
前者用BOD来表,后者用COD来表示。
12、废水生物处理的目的主要是使废水中挟带的有机污染物质,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予以转化、稳定,使之无害化。
在这无害化的过程中,有害物质转化稳定的主体是微生物。
13、根据生产过程不同,大气污染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14、1979年,我国颁布第一部环境保护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试行)》。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颁布实施。
15、废水生化处理工程设计的原则为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质量第一和经济合理。
16、污水处理厂设置调节池的目的主要是调节污水中的水量和水质。
17、污水处理产生的沼气一般由甲烷、二氧化碳和其它微量气体组成。
18、细菌是活性污泥在组成和净化功能上的中心,是微生物中最主要的成分。
19、当活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结束后,还应进行以确定最佳条件为目的的试运工作。
20、生化需氧量是表示污水被有机物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
水质工程学试题库二与答案

水质工程学试题库二与答案水质工程学一、名词解释:1、最小设计坡度――在污水管道设计时,通常使管道埋设坡度与设计地面坡度基本一致,但管道坡度造成的流速应等于或大于最小设计流速,以防止管道内产生沉淀。
因此将相应于管内流速为最小设计流速时的管道坡度叫做最小设计坡度。
2、澄清池――主要依靠活性泥渣层达到澄清目的。
当脱稳杂质随水流与泥渣层接触时,便被泥渣层阻留下来,使水获得澄清。
3、最大设计充满度――在设计流量下,污水在管道中的水深h和管道直径D的比值称为设计充满度,当h/D=1时称为满度。
4、硝化――在消化细菌的作用下,氨态氮进行分解氧化,就此分两个阶段进行,首先在亚消化菌的作用下,使氨转化为亚硝酸氮,然后亚硝酸氮在硝酸菌的作用下,进一步转化为硝酸氮.5、最小覆土深――指管道外壁顶部到地面的距离。
6、快滤池――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粒状滤料层快速截留水中悬浮杂质,从而使水获得澄清的工艺过程。
7、径流系数――径流量与降雨量的比值称径流系数,其值常小于1。
8、土地处理――土地处理有两种方式:改造土壤;污泥的专用处理厂。
用污泥改造不毛之地为可耕地,如用污泥投放于废露天矿场、尾矿场、采石场、粉煤灰堆场、戈壁滩与沙漠等地。
专用场应设截流地面径流沟及渗透水收集管,以免污染地面水与地下水。
9、泥龄――暴气池内活性污泥总量与每日排放污泥量之比,即活性污泥在暴气池内的平均停留时间,因之又称为D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
10、污洗容积指数――本项指标的物理意义是在暴气池出口处的混合液,在经过30min静沉后,每g干污泥所形成的沉淀污泥所占有的容积,以mL计。
11、折点加氯――从折点加氯的曲线看,到达峰点H时,余氯最高,但这是化合性余氯而非自由性余氯,到达折点时,余氯最低。
12、BOD5――水温为20条件下,5天的时间内,由于微生物的生活活动,将有机物氧化成无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
13、MLVSS――本项指标所表示的是混合液活性污泥中的有机性固体物质部分的浓度,是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
水质工程污水处理题库(含答案)复习题

水质工程学复习题1. 解释生化需氧量BOD 2解释化学需氧量COD 3. 解释污泥龄4.绘图说明有机物耗氧曲线5绘图说明河流的复氧曲线 6.绘图说明河流氧垂曲线的工程意义7. 解释自由沉降8.解释成层沉降9.解释沉淀池表面负荷的意义10. 写出沉淀池表面负荷q0的计算公式11. 曝气沉砂池的优点12. 说明初次沉淀池有几种型式13. 说明沉淀有几种沉淀类型14. 说明沉砂池的作用15. 辐流沉淀池的进水和出水特点16. 解释向心辐流沉淀池的特点17. 绘图解释辐流沉淀池的工作原理18. 解释竖流沉淀池的特点19. 解释浅层沉降原理20. 说明二次沉淀池里存在几种沉淀类型、为什么21. 绘图说明斜管沉淀池的构造22. 活性污泥的组成23. 绘图说明活性污泥增长曲线24. 绘图说明活性污泥对数增长期的特点25. 绘图说明活性污泥减速增长期的特点26. 绘图说明活性污泥净化污水过程27. 绘图说明生物絮体形成机理28. 解释混合液浓度29. 解释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30. 解释BOD负荷31. 解释污泥龄32. 解释污泥沉降比33. 解释BOD负荷率34. 解释活性污泥反应的影响因素35. 解释剩余污泥量计算公式36. 解释微生物的总需氧量计算公式37. 解释传统活性污泥法的运行方式及优缺点38. 解释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的运行方式及优缺点39. 解释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的运行方式及优缺点40. 解释完全混合池的运行方式及优缺点41. 绘图说明传统活性污泥法、段曝气活性污泥法、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完全混合池的各自BOD降解曲线42. 绘图说明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的运行特点43. 解释活性污泥曝气池的曝气作用44. 根据氧转移公式解释如何提高氧转移速率45. 氧转移速率的影响因素46. 解释BOD污泥负荷率计算公式47. 解释容积负荷率计算公式48. 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方式49. 解释污泥处理系统的异常情况50. 解释污泥膨胀51. 解释生物膜的构造与净化机理52. 解释生物膜中的物质迁移53. 解释生物膜微生物相方面的特征54. 说明高浓度氮的如何吹脱去除55. 解释生物脱氮原理56. 解释A/O法生物脱氮工艺57. 解释生物除磷机理58. 绘图说明A2/O法同步脱氮除磷工艺59. 解释生污泥60. 解释消化污泥61. 解释可消化程度62. 解释污泥含水率63. 说明污泥流动的水力特征64. 污泥浓缩的目的65. 重力浓缩池垂直搅拌栅的作用66. 厌氧消化的影响因素67. 厌氧消化的投配率68. 厌氧消化溢流装置的作用69. 厌氧消化为什么需要搅拌70. 说明污泥的厌氧消化机理71. 解释两段厌氧消化的机理72. 说明厌氧消化的C/N比73. 说明厌氧消化产甲烷菌的特点74. 消化污泥的培养与驯化方式75. 说明消化池异常现象76. 说明污泥的好氧消化机理77. 为什么进行污泥脱水78. 污泥机械脱水有几种方法79. 绘图说明斜板除油池? 80. 绘图说明部分回流加压溶气气浮?81. 绘图说明加压溶气气浮?82. 绘图说明电解除铬工艺流程?83. 水质均和的作用?84. 污水处理程度的传统分类方法?85. 常用的调节池形式?86. 分离因素的计算公式?87. 含油废水污染的危害?88. 油珠上浮速度的计算公式?89. 污水中乳化油粗粒化附聚原理?90. 乳化油的性质?91. 何谓胶体稳定性?92. 气浮中产生气泡的方法?93. 什么是疏水性物质?94. 是否任何物质都能粘附在空气泡上,取决于哪些因素?95. 废水中常用的几种混凝剂?96. 混凝剂与浮选剂有何区别?各起什么作用?97. 简要叙述硫酸铝混凝作用机理及其与水的pH值的关系?98. 高分子混凝剂投量过多的时候,为什么混凝效果反而不好?99. 试述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混凝各自的特点?100. 中和方法的分类?101. 碱性污水的中和方法?102. 电解方法产生极化的原因?103. 电解法的几种电解效应?104. 电解可以产生哪些反应过程?对水处理可以起什么作用?105. 中和过滤方法中常用的几种滤料?106. 化学沉淀的影响因素?107. 污水处理混凝的种类?108. 氧化还原方法中常用的氧化剂?109. 如何运用氧化还原电位数值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可行性?110. 用氯处理含氰废水时,为何要严格控制溶液的pH值?111. 离子交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区别是什么?112. 吸附方法的影响因素?113. 吸附方法的几种类型?114. 膜分离方法中常用的几种方法?115. 电渗析膜与离子交换树脂在离子交换过程中的作用有何异同?116. 什么是电渗析的极化现象?它对电渗析器的正常运行有何影响?如何防止?117. 利用电渗析法处理工业废水有何特点?118. 绘图推导界面自由能△W的计算公式?119. 绘图解释费兰德利希公式?120. 绘图解释物理吸附的几种曲线类型?121. 绘图解释吸附过程的3个吸附阶段?122. 气浮方法中的表面活性剂的作用?123. 在处理同样水量的条件下,试比较加压溶气气浮、叶轮气浮与射流气浮三种设备的区别?124. 为什么废水中的乳化油类不易相互粘聚上浮?125. 简述粗粒化方法除油的过程?126. 绘图解释电化学滤料的工作原理?127. 混合和絮凝反应同样都是解决搅拌问题,它们对搅拌有何不同?为什么?128. 绘图说明压力旋流分离器的运行情况?129. 采用机械絮凝池时,为什么要采用3~4档搅拌机且各档之间需用隔墙分开?130. 绘图说明有明显吸附带的穿透曲线?131. 叙述石灰石过滤法的注意事项?132. 绘图说明升流式厌氧污泥反应器的构造?133. 试述工业废水的几种厌氧处理方法?134. 绘图说明升流式厌氧污泥床的构造?135. 试述含油废水处理中常用的几种处理方法?136. 试述含铬废水处理中常用的几种处理方法?137. 有一个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比重接近于1的悬浮物,试选择几种合适的处理方法,为什么?138. 某粗制硫酸铝含Al2O314%、不溶解杂质30%,问:(1)商品里面Al2(SO4)3和溶解杂质各占的百分数;(2)如果水中加1克这种商品,计算在水中产生的Al(OH)3、不溶解杂质和溶解的杂质分别重多少?139. 从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平面布置等角度简单描述一个你所了解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可以是你所在城市的污水厂,也可以是你曾参观过的污水厂)。
水质工程学题库

水质工程学题库一、概念题(每题 3 分)1、自由沉淀:颗粒在沉淀过程中,彼此没有干扰,只受到颗粒本身在水中的重力和水流阻力作用的沉淀。
2、变速过滤——在滤料粒径、形状、滤层级配和厚度以及水温一定时,如果孔隙率减小,水头损失保持不变,滤速随过滤时间增加而逐渐减小的过滤。
3、折点加氯——从折点加氯的曲线看,到达峰点H时,余氯最高,但这是化合性余氯而非自由性余氯,到达折点时,余氯最低。
4、泥龄——曝气池内活性污泥总量与每日排放污泥量之比,即活性污泥在曝气池内的平均停留时间称为泥龄,因之又称为―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
5、氧垂曲线——有机物排入河流后,经微生物降解而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河水亏氧;另一方面,空气中的氧通过河流水面不断地溶入水中,使溶解氧逐步得到恢复。
所以耗氧与复氧是同时存在的,污水排入后,DO曲线呈悬索状态下垂,故称为氧垂曲线。
6、絮凝沉淀——利用絮凝剂使水中悬浮杂质形成较粗大的絮凝体,再通过自由沉淀的沉淀称为絮凝沉淀。
7、负水头——指滤层截留了大量杂质以致砂面以下某一深度处的水头损失超过该处水深。
8、树脂的全交换容量:一定量的树脂所具有的活性基团或可交换离子的总数量。
9、MLVSS——本项指标所表示的是混合液活性污泥中的有机性固体物质部分的浓度,是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
10、污泥有机负荷率——是有机污染物量与活性污泥量的比值(F/M),又称污泥负荷,是活性污泥系统的设计、运行的重要参数。
11、拥挤沉淀——指颗粒在沉淀过程中,彼此相互干扰,或者受到容器壁的干扰的沉淀。
12、等速过滤——指滤池滤速保持不变而水头损失将增加的过滤。
13、树脂的交联度——指交联剂占树脂总质量的百分比。
如苯乙烯系树脂的交联度指二乙烯苯的质量占苯乙烯和二乙烯苯的总量的百分率。
14、活性污泥——向生活污水注入空气进行曝气,每天保留沉淀物,更换新鲜污水,这样在持续一段时间后,在污水中即形成一种黄褐色的絮凝体,这种絮凝体主要是由大量繁殖的微生物群体所构成,它易于沉淀与水分离,并使污水得到净化、澄清。
水质工程污水处理题库(含答案)复习题

水质工程学复习题1. 解释生化需氧量BOD 2解释化学需氧量COD 3. 解释污泥龄4.绘图说明有机物耗氧曲线5绘图说明河流的复氧曲线 6.绘图说明河流氧垂曲线的工程意义7. 解释自由沉降8.解释成层沉降9.解释沉淀池表面负荷的意义10. 写出沉淀池表面负荷q0的计算公式11. 曝气沉砂池的优点12. 说明初次沉淀池有几种型式13. 说明沉淀有几种沉淀类型14. 说明沉砂池的作用15. 辐流沉淀池的进水和出水特点16. 解释向心辐流沉淀池的特点17. 绘图解释辐流沉淀池的工作原理18. 解释竖流沉淀池的特点19. 解释浅层沉降原理20. 说明二次沉淀池里存在几种沉淀类型、为什么21. 绘图说明斜管沉淀池的构造22. 活性污泥的组成23. 绘图说明活性污泥增长曲线24. 绘图说明活性污泥对数增长期的特点25. 绘图说明活性污泥减速增长期的特点26. 绘图说明活性污泥净化污水过程27. 绘图说明生物絮体形成机理28. 解释混合液浓度29. 解释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30. 解释BOD负荷31. 解释污泥龄32. 解释污泥沉降比33. 解释BOD负荷率34. 解释活性污泥反应的影响因素35. 解释剩余污泥量计算公式36. 解释微生物的总需氧量计算公式37. 解释传统活性污泥法的运行方式及优缺点38. 解释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的运行方式及优缺点39. 解释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的运行方式及优缺点40. 解释完全混合池的运行方式及优缺点41. 绘图说明传统活性污泥法、段曝气活性污泥法、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完全混合池的各自BOD降解曲线42. 绘图说明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的运行特点43. 解释活性污泥曝气池的曝气作用44. 根据氧转移公式解释如何提高氧转移速率45. 氧转移速率的影响因素46. 解释BOD污泥负荷率计算公式47. 解释容积负荷率计算公式48. 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方式49. 解释污泥处理系统的异常情况50. 解释污泥膨胀51. 解释生物膜的构造与净化机理52. 解释生物膜中的物质迁移53. 解释生物膜微生物相方面的特征54. 说明高浓度氮的如何吹脱去除55. 解释生物脱氮原理56. 解释A/O法生物脱氮工艺57. 解释生物除磷机理58. 绘图说明A2/O法同步脱氮除磷工艺59. 解释生污泥60. 解释消化污泥61. 解释可消化程度62. 解释污泥含水率63. 说明污泥流动的水力特征64. 污泥浓缩的目的65. 重力浓缩池垂直搅拌栅的作用66. 厌氧消化的影响因素67. 厌氧消化的投配率68. 厌氧消化溢流装置的作用69. 厌氧消化为什么需要搅拌70. 说明污泥的厌氧消化机理71. 解释两段厌氧消化的机理72. 说明厌氧消化的C/N比73. 说明厌氧消化产甲烷菌的特点74. 消化污泥的培养与驯化方式75. 说明消化池异常现象76. 说明污泥的好氧消化机理77. 为什么进行污泥脱水78. 污泥机械脱水有几种方法79. 绘图说明斜板除油池? 80. 绘图说明部分回流加压溶气气浮?81. 绘图说明加压溶气气浮?82. 绘图说明电解除铬工艺流程?83. 水质均和的作用?84. 污水处理程度的传统分类方法?85. 常用的调节池形式?86. 分离因素的计算公式?87. 含油废水污染的危害?88. 油珠上浮速度的计算公式?89. 污水中乳化油粗粒化附聚原理?90. 乳化油的性质?91. 何谓胶体稳定性?92. 气浮中产生气泡的方法?93. 什么是疏水性物质?94. 是否任何物质都能粘附在空气泡上,取决于哪些因素?95. 废水中常用的几种混凝剂?96. 混凝剂与浮选剂有何区别?各起什么作用?97. 简要叙述硫酸铝混凝作用机理及其与水的pH值的关系?98. 高分子混凝剂投量过多的时候,为什么混凝效果反而不好?99. 试述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混凝各自的特点?100. 中和方法的分类?101. 碱性污水的中和方法?102. 电解方法产生极化的原因?103. 电解法的几种电解效应?104. 电解可以产生哪些反应过程?对水处理可以起什么作用?105. 中和过滤方法中常用的几种滤料?106. 化学沉淀的影响因素?107. 污水处理混凝的种类?108. 氧化还原方法中常用的氧化剂?109. 如何运用氧化还原电位数值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可行性?110. 用氯处理含氰废水时,为何要严格控制溶液的pH值?111. 离子交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区别是什么?112. 吸附方法的影响因素?113. 吸附方法的几种类型?114. 膜分离方法中常用的几种方法?115. 电渗析膜与离子交换树脂在离子交换过程中的作用有何异同?116. 什么是电渗析的极化现象?它对电渗析器的正常运行有何影响?如何防止?117. 利用电渗析法处理工业废水有何特点?118. 绘图推导界面自由能△W的计算公式?119. 绘图解释费兰德利希公式?120. 绘图解释物理吸附的几种曲线类型?121. 绘图解释吸附过程的3个吸附阶段?122. 气浮方法中的表面活性剂的作用?123. 在处理同样水量的条件下,试比较加压溶气气浮、叶轮气浮与射流气浮三种设备的区别?124. 为什么废水中的乳化油类不易相互粘聚上浮?125. 简述粗粒化方法除油的过程?126. 绘图解释电化学滤料的工作原理?127. 混合和絮凝反应同样都是解决搅拌问题,它们对搅拌有何不同?为什么?128. 绘图说明压力旋流分离器的运行情况?129. 采用机械絮凝池时,为什么要采用3~4档搅拌机且各档之间需用隔墙分开?130. 绘图说明有明显吸附带的穿透曲线?131. 叙述石灰石过滤法的注意事项?132. 绘图说明升流式厌氧污泥反应器的构造?133. 试述工业废水的几种厌氧处理方法?134. 绘图说明升流式厌氧污泥床的构造?135. 试述含油废水处理中常用的几种处理方法?136. 试述含铬废水处理中常用的几种处理方法?137. 有一个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比重接近于1的悬浮物,试选择几种合适的处理方法,为什么?138. 某粗制硫酸铝含Al2O314%、不溶解杂质30%,问:(1)商品里面Al2(SO4)3和溶解杂质各占的百分数;(2)如果水中加1克这种商品,计算在水中产生的Al(OH)3、不溶解杂质和溶解的杂质分别重多少?139. 从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平面布置等角度简单描述一个你所了解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可以是你所在城市的污水厂,也可以是你曾参观过的污水厂)。
污水处理题库带答案

污水处理题库带答案2. 电解质溶液传导电流是由于()。
编制人:李文岩审核人:陶丽A、自由电子运动B、离子迁移C、水分子的迁移D、离子的缔合答案: B3. 酚酞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为()。
编制人:李文岩审核人:陶丽A、4.4-6.2B、4.0-5.6C、8.3-10.0D、6.8-8.0答案: C.5. 分液漏斗可用于分离()。
编制人:李文岩审核人:陶丽A、汽油和水B、润滑油中的机械杂质C、无水乙醇D、都不对答案:A.7. 容积为50mL的常量滴定管,其分刻度值为( )毫升。
编制人:李文岩审核人:陶丽A、0.05B、0.1C、0.01D、0.5答案:B10. 下列仪器中不是滴定分析中准确测量溶液体积的是()。
编制人:李文岩审核人:陶丽A、滴定管B、量筒C、移液管D、容量瓶答案:B30. EDTA被广泛应用于配位滴定是由于( )。
编制人:李文岩审核人:陶丽A、EDTA 配位过程中没有酸效应B、EDTA 溶解性能好C、EDTA具有特殊的结构D、EDTA 与金属配位1:1比例便于计算答案: C0.01mol/L NaOH0.01mol/L HCL溶液时,最适合的指示剂是( )31. 用。
溶液滴定编制人:李文岩审核人:陶丽(pH=4.4-6.2)(pH=9.4-10.6)、百里酚酞BA、甲基红(pH=6.4-8.2) (pH=3.1-4.4) 、甲基橙、酚红 DC答案: CpH值,采用的定量分析是()。
编制人:李文岩审核人:陶丽36. 测量溶液中的 A、标准曲线法 B、直接比较法 C、标准加入法 D、增量法答案: B49、做BOD5的水样在环境温度()℃以下保存,冰箱内保存。
编制人:李文岩审核人:陶丽A、-10B、-4C、0D、4答案:D50、污水COD分析加入重铬酸钾的目的是氧化水样中的()物质。
编制人:李文岩审核人:陶丽、酸性 D、碱性 C、氧化性 B、还原性A.答案:A53、水中油含量测定采用仪器分析,所用溶剂是()。
大学《水质工程学》试题及答案

《水质工程学》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天然水体中的杂质按尺寸大小可分为溶解物、胶体颗粒、悬浮物三类。
2.在水的混凝过程中,浊度属于憎水胶体,而色度属于亲水胶体。
3.混凝剂的投加方式常采用干投或湿投。
4.斜板(斜管)沉淀池是建立在浅池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5.过滤技术中,常用的滤料有石英砂、无烟煤等。
6.活性污泥微生物通常由有机物、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组成。
7.四阶段厌氧生物代谢过程包括水解阶段、产酸发酵阶段、产氢产乙酸阶段及产甲烷阶段。
8.污泥干化与脱水的方法主要有自然干化、机械脱水。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1.脱稳:使胶体粒子失去稳定性的过程。
2.干扰沉降:当非均相物系的颗粒较多,颗粒之间很近时,颗粒沉降时会受到周围其他颗粒的影响,互相干扰,这种沉降称为干扰沉降:能使10%的滤料通过的筛孔直径。
3.有效直径d104.污泥容积指数(SVI):从曝气池出口处取出的混合液,经过30min静沉后,每克干污泥形成的沉淀污泥所占有的容积。
5.合成产率(Y):微生物增殖总量的系数,不包括由于微生物内源呼吸作用而使其本身质量消亡的那部分。
6.厌氧氨氧化(ANAMMOX):在缺氧的条件下将氨氮转化为氮气,以亚硝酸盐作为电子接受体的生物反应过程。
三、简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澄清池与沉淀池的异同点。
澄清池也可用于混凝处理。
在澄清内可以同时完成混合,反应,沉降分离等过程。
其优点是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好,生产效率高,节约药剂用量。
缺点是对进水水质要求严格,设备结构复杂。
沉淀池可以用于出去悬浮有机物和分离处理工艺中产生的生物膜、活性污泥等。
缺点是各种机件都在水下,易于腐蚀,难于维护。
2.写出石英砂清洁滤层过滤水头损失公式(Carman-Kozony公式),并分析各因素对水头损失影响的结果。
式中h-----清洁滤料层的水头损失 ;-----运动粘滞系数m 0----滤料空隙率 ;d-----与滤料体积相同的球体直径l-----滤料层厚度v-----滤速-----滤料颗粒球度系数各因素对水头损失的影响:(1)水头损失与滤速、滤料厚度和运动粘滞系数成正比,因此滤速与滤层厚度应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废水处理工程》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污水指经过使用,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发生变化的水,也包括降水。
2、生活污水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过,并为生活废料所污染的水。
3、工业废水指在工矿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和排放的水。
5、生物化学需氧量(BOD)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有机污染物稳定化所消耗的氧量。
6、化学需氧量(COD)指用强氧化剂-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将有机污染物稳定化消耗的重铬酸钾量所折算成的氧量。
7、总需氧量(TOD)指有机污染物完全被氧化时所需要的氧量。
8、总有机碳(TOC)指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总含碳量。
9、水体自净作用水体在其环境容量围,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使排入的污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推移在向下游流动的过程中自然降低。
13、污水的物理处理法指利用物理作用,分离污水中主要呈悬浮状态的污染物质,在处理过程中不改变其化学性质。
14、污水的化学处理法指利用化学反应作用来分离、回收污水中的污染物,或使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15、污水的生物处理法指利用微生物新代作用,使污水中呈溶解或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被降解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使污水得以净化的法。
16、沉淀水中的可沉物质在重力作用下下沉,从而与水分离的一种过程。
17、活性污泥法以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为基质,在溶解氧存在的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群的连续培养,经凝聚、吸附、氧化分解,沉淀等过程去除有机物的一种法。
22、污泥龄指曝气池中活性污泥总量与每日排放的剩余污泥量之比值。
23、BOD-污泥负荷率N S指单位重量的污泥在单位时间所能代的有机物的量。
24、污泥膨胀现象当污泥变质时,污泥不易沉淀,SVI值增高,污泥的结构松散和体积膨胀,含水率上升,澄清液变少,颜色也有变异,即为污泥膨胀现象。
25、容积负荷率Nv指单位容积曝气区在单位时间所能承受的BOD数量。
26、表面负荷指单位时间通过沉淀池单位表面积的流量。
32、污泥解体现象处理水质浑浊,污泥絮凝体微细化,处理效果变化,此现象即为污泥解体现象。
33、污泥腐化现象在二沉池中由于长时间滞留而产生厌氧发酵生成气体硫化氢、甲烷等,从而使大块污泥上浮,污泥腐败变黑产生恶臭,此现象就称为污泥腐化现象。
36、水力负荷指每㎡滤池表面在每日所能接受的污水量。
39、污泥投配率指每日投加新鲜污泥体积占消化池有效容积的百分数。
43、土地处理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将污水投配在土地上,通过土地-植物系统,进行一系列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作用使污水得到净化的过程。
二、填空46、污水按其来源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降水。
47、污水的最终处置式有排放水体、灌溉农田、重复使用。
48、按化学组成,污水中的污染物可分为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两大类。
49、易于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的污染指标主要有BOD、COD、TOD、TOC。
50、水体自净过程按其机理可分为物理过程、化学及物理化学过程、生物化学过程。
51、污水处理技术按其作用原理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
52、根据污水中可沉物质的性质,凝聚性能的强弱及其浓度的高低,沉淀可分为自由沉淀、絮凝沉淀、区域沉淀、压缩沉淀四种。
53、根据沉淀的性质,初沉池初期的沉淀属于自由沉淀,二沉池后期的沉淀属于区域沉淀,二沉池污泥斗中的沉底属于压缩沉淀。
60、沉砂池的主要功能是从污水中分离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一般位于泵站和沉淀池等构筑物之前,对构筑物起保护作用。
61、沉砂池在设计时规定最大流速是为了防止无机颗粒被冲走,最小流速是为了防止有机颗粒沉降。
62、沉淀池按照水流向可分为平流式沉淀池、辐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
63、在生物膜法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生物膜。
64、在活性污泥系统中,当污水与活性污泥接触后很短的时间,就出现很高的去除率,这种现象称为初期去除现象,它是由吸附作用引起的。
69、在对数增长期,活性污泥的增长速率与其微生物量呈一级反应,与有机物量呈零级反应。
70、影响活性污泥的环境因素主要有BOD负荷率、DO、水温、营养物平衡、PH值、有毒物质。
71段。
72、根据Monod降解速率遵循一级反应。
89、在一般二级处理工艺中,初沉池的主要功能是去除进水中的悬浮物质;二沉池的主要功能是去除由生物反应器出水所携带的生物污泥等,进一步稳定出水水质。
90、活性污泥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为良好的活性污泥和充足的氧。
91、正常的活性污泥的外观呈黄褐色的絮绒颗粒状,其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和较高的含水率。
92、根据微生物净增长程,当污泥负荷率Nrs增大时,系统中剩余污泥量将增加。
93、曝气池按照混合液流态可分为推流式、完全混合式、循环混合式。
94、培养活性污泥的基本条件是菌种、营养环境。
95、在培养活性污泥的过程中,及时换水的目的是及时补充营养,排除有害物质。
96、对活性污泥进行驯化的目的是使所培养的活性污泥可用于处理特定废水。
97、活性污泥运行的异常现象主要有污泥膨胀、污泥腐化、污泥上浮、污泥解体、泡沫问题。
98、污泥丝状菌膨胀主要是由于缺乏N、P,DO不足,水温高,PH低等引起的。
99、结合水性污泥膨胀主要是由于排泥不畅引起的。
100、污泥解体主要是由于曝气过量、有毒物质存在引起的。
101、一般认为氧化沟工艺在流态上介于完全混合与推流之间。
102、氧化沟工艺一般BOD负荷低,工艺上同活性污泥法的延时曝气运行式。
103、在AB法废水工艺A段的作用是生物吸附,B段的作用是生物降解,其中A段比B段所承受的负荷高。
104、延时曝气法的主要优点是净化效率高,产泥量少。
105、高负荷生物滤池的高滤率是通过限制进水BOD5值和处理水回流措施而达成的。
106、生物转盘一般由盘片、接触反应槽、转轴、驱动装置四部分组成。
107、生物接触氧化池靠曝气供养,微生物以生物膜形式存在。
108、接触氧化池的结构主要由池体、填料、布水装置、曝气系统四部分组成。
109、接触氧化池按照填料的布置可分为直流式和分流式,其中直流式水流向为上向流,分流式水流向为下向流。
110、曝气氧化塘中DO的来源主要是人工曝气和表面复氧。
111、根据原理,脱N技术可分为物理化学脱N和生物脱N两种技术。
112、影响氨气脱塔工作效果的因素主要有PH值、水温、布气负荷、气液比。
113、根据原理,除P技术可分为混凝沉淀除P和生物除P两种。
114、生物除磷的基本原理是聚P菌过量摄取P形成高P污泥排出。
115、温度是厌氧消化的一个影响因素,一般中温消化的温度为30~55℃,高温消化的温度为50~55%。
116、厌氧消化池其结构主要包括污泥的投配、排泥及溢流系统,沼气的排出、收集与储存设备,搅拌设备和加温设备四部分。
117、污泥厌氧消化的主要因素有温度、污泥投配率、搅拌、C/N、有毒物质和PH值。
118、污泥最终的处置式有陆地处置和海洋处置。
三、判断179、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不管其是否易于被微生物所降解,均可采用相同的评价指标来表示其污染程度。
(√)、BOD和COD是直接表示污水被有机物污染程度的指标。
(×)、污水的生化需氧量,一般指有机物在第一阶段生化反应所需要的氧量。
(√)、水体中DO的变化与BOD含量直接相关。
(√)四、选择1、下列指标不适宜评价难于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的是(A)A、BOD5B、CODC、TOCD、浓度6、二沉池初期的沉淀过程属于(B)A、自由沉淀B、絮凝沉淀C、集团沉淀D、压缩沉淀7、污泥浓缩池中的沉淀过程属于(D)A、自由沉淀B、絮凝沉淀C、集团沉淀D、压缩沉淀8、为了提高沉淀效果,从理论上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措施(B)A、加大颗粒与液体的密度差,降低水温,增大粒径B、加大颗粒与液体的密度差,升高水温,增大粒径C、减小颗粒与液体的密度差,升高水温,减小粒径D、减小颗粒与液体的密度差,降低水温,减小粒径9、在活性污泥中起主要作用的是:(A)A、活性微生物11、有机物降解过程中均要耗氧,其主要发生在(A)。
A、碳化阶段12、某一污水,其BOD u(S0)与培养过程温度(),BOD5与培养温度(C)。
A、无关,无关B、有关,无关C、无关,有关D、有关,有关13、有机污染物(C、N、S、H)经好氧分解后的产物(A)。
A、CO2,H2O,SO42-,NH3B、CH4,H2O,SO42-,NH3C、CO2,H2O,H2S,NO3-D、CH4,H2O,H2S,NO3-14、生物除氮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进行(A)A、好氧硝化-缺氧反硝化15、自由沉降颗粒的沉速与粒径和密度差有关,增加颗粒沉速的途径有(D)。
D、增大密度差,增大粒径16、理想沉淀池的假设条件:沉淀区流态,进水及颗粒沿池深,颗粒。
(C)C、推流,均布,自由沉淀19、由曝气池耗氧量计算公式,可推出如下结论,当污泥负荷Nrs增大时,去除每公斤BOD 的耗氧量,单位体积曝气池混合液需氧量,每公斤活性污泥的需氧量。
(D)D、下降,上升,上升21、表面负荷q的单位是。
(B)A、m/sB、m3/m2·sC、m/hD、都对30、在活性污泥系统中,若Nrs增加,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D)。
A、每公斤污泥需氧量加大,需增加供氧强度B、去除单位有机物的需氧量下降C、剩余污泥量增加D、污泥龄将增加31、下列运行式中,产泥量最好的是(D)。
A、生物吸附法B、高负荷活性污泥法C、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D、延时曝气法32、生物吸附法净化水质的机理是(B)。
A、物理作用B、吸附作用C、生物作用D、化学作用33、在(A)情况下,活性污泥会产生结合水性污泥膨胀。
A、排泥不畅B、DO不足C、水温高D、PH值偏低34、在(E)情况下,活性污泥会产生丝状菌污泥膨胀。
A、缺乏N、P营养B、DO不足C、PH低D、水温过高E、ABCD均对35、在(B)情况下,活性污泥会产污泥解体。
A、DO不足B、DO过量36、在(A)情况下,活性污泥会产生污泥腐化现象。
41、好氧塘中DO的变化主要是由于(D)作用引起的。
A、光合作用B、生物降解作用C、表面复氧D、ABC正确E、AC正确43、氨的吹脱处理技术过程中水温一定,维持PH为(D)效果最佳。
A、6B、7C、10D、1144、氨的吹脱处理技术是属于(C)技术。
A、物理脱NB、化学脱NC、物理化学脱ND、生物脱N47、在污泥厌氧消化中,若出现产气量下降,它可能是由于(B)原因引起的。
A、排泥量不够B、排泥量过大C、温度升高D、搅拌强度过大48、在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若消化液PH下降,则原因是(C)。
A、温度过低B、搅拌不够C、投配率过大D、C/N过低五、简答1、什么是污水?简述其分类及性质。
污水是指经过使用,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发生变化的水,也包括降水。
污水按其来源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降水。
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有机性污染物。
8、什么是沉淀?试述沉淀的分类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