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运用练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成语理解和运用》练习题+答案

九年级语文《成语理解和运用》练习题+答案

成语理解和运用练习题(提示:成语的正确使用是中考的热点题型,解答这类题,应在理解成语的基础上,结合句子的结构,感情色彩及搭配关系等判断成语使用正确与否,题型以选择题为主。

明确成语误用的原因有:望文生义,褒贬颠倒,范围不当,逻辑脱节,句式不合,敬谦错位,词性误用。

)1.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国庆节之夜,我们登上"东方明珠"电视塔,只见整个上海灯火阑珊,真可谓不夜城。

B.她父亲比较开明,对儿子、女儿等量齐观,毫无重男轻女的思想。

C.他讲笑话从不嬉皮笑脸,当你笑个不停时,他仍道貌岸然地讲下去。

D.作者虽初次写诗,好多方面仍觉稚嫩,但感情真挚,荡气回肠。

2.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对小问题不能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滴水穿石,小问题也会变成大问题的。

B.要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滴水穿石,取得应有的成就。

C.北大荒虽然地老天荒,但经过农垦战士的开发,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D.作为领导干部,对下岗职工的生活困难决不能掉以轻心。

3.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女娲补天》的故事,虽然是地老天荒时代的神话,但至今仍有强大艺术魅力。

B.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参加模特大赛的小姐们,个个都是豆蔻年华,风姿绰约。

C.指导员工作细致,战士的家庭情况、性格特点、思想活动,他都洞若观火。

D.他请我们吃一顿饭就花去1000元,真可谓大方之家呀。

4.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为了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这个制造假烟的窝点曾两次停业,待风声一过又东山再起。

B.50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C.你尽管安心养病,家里有什么困难,我一定鼎力相助。

D.年青时读过许多苏联小说,现在回想起来,最使我顶礼膜拜的还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

5.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必然会使一些产品处于尴尬的境地而待字闺中。

成语运用训练50题与答案详解课件

成语运用训练50题与答案详解课件

03
成语运用训练50题答案解析
题1解析:解释成语含义及用法
总结词:一语道破
详细描述:一语道破原比喻绘画中用点缀来衬托主题,使其更加生动。现在多用来比喻文章或讲话在 关键之处用精辟的词句点明主题,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
题2解析:解释成语含义及用法
总结词:抛砖引玉
详细描述:抛砖引玉原指抛出砖去引来玉来,比喻用自己不 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现多用来 比喻用较为浅陋的技艺引出高深的技艺。
未来发展的趋势与展望
增加文化背景介绍
在原有基础上,可以增加一些成 语背后的文化背景介绍,让学生
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增加难度等级
可以根据学生不同水平,增加难度学
可以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教学,让 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
未来发展的趋势与展望
01
描述
在比赛中,某个选手已经确保晋级,但为了保险起见,他又额外完成了一些无用的动作, 这被视为“画蛇添足”。而另一些选手在已经稳操胜券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训练,这被视 为“多此一举”。
题2答案:金玉满堂-财富充盈
01
金玉满堂
形容财富极多。
02
财富充盈
指拥有大量的财富。
03
描述
一些人通过努力工作和投资获得了“金玉满堂”的财富,而另一些人则
通过继承或中奖等方式获得了大量的财富,这些都可以用“财富充盈”
来形容。
题3答案:中途而废-中道而废
中途而废
指事情做到一半就停止了,没有完成。
中道而废
指在途中放弃,没有坚持到底。
描述
在减肥计划中,如果某人在计划进行一半时放弃了,这可以被称为“中途而废”。而如果某人在跑步比 赛中,距离终点只有一步之遥时放弃了,这可以被称为“中道而废”。

语文高复习考成语运用专项练习(含答案解析)

语文高复习考成语运用专项练习(含答案解析)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工作中出现些小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忽视这些小问题而不思改变,时间久了,就可能积羽沉舟....,悔之晚矣。

②“感动中国”的马帮邮递员王顺友,几十年如一日,独自行走在木里县山高水低....的峡谷中,艰难环境与寂寞孤独,都不能阻止他前行的脚步。

③德阳建市之初,河东还是大片农田,在市委市政府“开发河东,再造新城”的规划出台后,曾几何时....,河东也出现了高楼林立的繁华景象。

④不好好用功,名校毕业生也可能被无情淘汰;而只要努力,普通院校的毕业生也可以很快在职场站稳脚跟。

请相信,用人单位是不会有眼不识泰山......的。

⑤今年10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终于在哈利波特迷引颈企盼中露出庐山真面....。

⑥刘老爹死了还不到一年,刘家三兄弟就为了争房产而闹得天翻地覆....,最后还是法院的工作人员介入,才解决了纠纷。

A.①③⑥B.②③⑤C.②④⑥D.①④⑤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正是这些普通的劳动者,凭借着理想与信念,胼手胝足....,夙兴夜寐,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②雍正执政13年,那么多的政务都要他一个人处理,使他心劳日拙....,极度疲惫。

③这个城市很是繁盛,百业齐全,但米珠薪桂....,幸好云飞收入稳定,不致衣食无着。

④他对中国贫困农民的记录是如此具体而微....,具体到每一个家庭,再拆取出每一个人物的一天、一年、一生,不惜笔墨,肌理寸寸分明。

⑤为了写好博士论文,韩春雨遍查文献,寻章摘句....,费尽了心思,最终使论文的观点新颖并有一定的创见,论文受到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A.③④B.②④C.①③D.①⑤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为弘扬传统文化,丰富职工业余生活,恒大集团工会举办首届职工书画展,公司职工舞文..弄墨..,共度国庆佳节。

②薛刚和李明明认识也有十八年了,但除了见面点点头,寒暄几句,就没有别的,他们之间至今还是白头如新....。

九年级上册语文《词语(成语)的运用》专项练习题十

九年级上册语文《词语(成语)的运用》专项练习题十

1.下列画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她个子特别高,坐在后排也能目空一切,把前排同学的小动作看得清清楚楚。

B.这些天来,各种事情接踵而至,让原本心力交瘁的他无法应对。

C.他灵巧的双手把一团团彩泥捏成各种卡通人物,逼真生动,令人叹为观止。

D.国庆期间,各地推出的灯光秀璀璨夺目,让人目眩神迷,大呼过足眼瘾。

【答案】A【解析】A.目空一切: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极端骄傲自大。

句中用于形容她个子高,坐在后排能看到前排同学的小动作,不符合语境,使用不正确;B.接踵而至: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句中用于形容各种事情一件接一件地到来,让他无法应对,符合语境,使用正确;C.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句中用于形容他捏成的各种卡通人物逼真生动,让人赞叹,符合语境,使用正确;D.目眩神迷: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

句中用于形容国庆期间各地的灯光秀令人惊异,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故选A。

2.下列语段的词语填空,正确的一项是()①那是()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②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

③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

④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

⑤它的皮,光滑而有()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⑥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⑦哪怕只有碗口哪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对抗着西北风。

A.高低错落盘曲嶙峋金色不折不挠B.力争上游盘曲嶙峋银色百折不挠C.力争上游旁逸斜出银色不折不挠D.高低错落旁逸斜出金色百折不挠【答案】C【解析】考查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此题选自《白杨礼赞》,根据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可作答。

也可以根据词语意思和具体语境分析。

根据“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分析,“力争上游”符合语境,由外形写到树的美在气质。

九年级上册语文《词语(成语)的运用》专项练习题四

九年级上册语文《词语(成语)的运用》专项练习题四

1.下列画横线成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今年,《中国诗词大会》卷士重来,再次带领大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B.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

C.在“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中,中国参展文物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D.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忽至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答案】A【解析】A.卷士重来:比喻遭受挫折或失败后,重新恢复势力。

“《中国诗词大会》”并没有遭受挫折或失败,与语境不符,使用错误。

B.不二法门: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C.毋庸置疑:指事实非常明显或理由非常充足,没有必要持怀疑态度。

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D.妙手偶得: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

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

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故选A。

2.下列句子中画横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一切无论如何也不能驱动杜小康的恐慌。

B.奥楚蔑洛夫裹紧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径直走了。

C.近年来,襄州区大力实施服务业再造计划,心无旁骛的塑造新优势。

D.医务人员面对疫情毫不退缩,始终奋战在抗疫第一线,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答案】A【解析】A. 驱动:用动力推动。

不符合“恐慌”的语境,应改为“驱除”,使用错误;B.径直:一指直接向某处前进,不绕道,不在中途耽搁;使用正确;C.心无旁骛:心中没有另外的追求。

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

使用正确;D.当之无愧:完全当得起,没有惭愧和不足的地方。

意思是接受某种荣誉或称号等是完全够条件的。

使用正确;故选A。

3.下列文段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_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

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

______________这也算一种“信”,______________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______________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初一语文成语运用练习题及答案20题

初一语文成语运用练习题及答案20题

初一语文成语运用练习题及答案20题
一、遥相呼应的成语
1. 答案:一鼓作气;4. 答案:四海一家;6. 答案:六神无主;11. 答案:九牛一毛;18. 答案:黄钟大吕;20. 答案:五光十色。

二、类比成语
2. 答案:瓜田李下;7. 答案:不可救药;10. 答案:大材小用;
13. 答案:五十步笑百步;19. 答案:井底之蛙。

三、描写人物或情景的成语
3. 答案:高山流水;5. 答案:如火如荼;8. 答案:独善其身;9. 答案:龙飞凤舞;12. 答案:斗转星移;1
4. 答案:拔苗助长;1
5. 答案:急于求成;1
6. 答案:守株待兔;1
7. 答案:顾左右而言他。

四、比喻成语
即存在转喻的成语,其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语境理解意义。

高中语文成语运用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语文成语运用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语文成语运用练习题及讲解一、选择题1.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精力充沛,真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B. 这次考试,他不费吹灰之力就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C. 他总是喜欢夸夸其谈,却很少付诸实践。

D. 他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真是小题大做。

答案:A2. 下面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瞻前顾后,缺乏决断力。

B. 他们俩真是志同道合,一拍即合。

C.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耳聪目明,头脑清晰。

D. 他经常自吹自擂,却很少得到别人的认可。

答案:D二、填空题1. 他虽然失败了很多次,但仍然坚持不懈,这种________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答案:锲而不舍2. 面对困难,他总是能够________,从不轻言放弃。

答案:迎难而上三、改错题1. 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________,真是年轻有为。

原句: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功成名就,真是年轻有为。

修改后: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崭露头角,真是年轻有为。

2. 他总是________,却很少听取别人的意见。

原句:他总是独断专行,却很少听取别人的意见。

修改后:他总是固执己见,却很少听取别人的意见。

四、解释题1. 请解释成语“画龙点睛”的含义及其使用场合。

答案:成语“画龙点睛”原指画龙时最后点上眼睛使龙栩栩如生,比喻说话或写文章时在关键处加上一两句话,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

常用于形容在关键时刻做出的决定性贡献。

2. 解释成语“杯弓蛇影”的含义及其使用场合。

答案:成语“杯弓蛇影”原指把杯中的弓影误认为是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产生不必要的恐惧或疑虑。

常用于形容无端的猜疑或过度的担忧。

五、应用题1. 请用成语“对牛弹琴”造句,并解释其含义。

答案:他向一个对音乐一窍不通的人讲解音乐理论,真是对牛弹琴。

这个成语形容对不懂或不欣赏的人讲高深或美妙的事物,白费力气。

2. 请用成语“掩耳盗铃”造句,并解释其含义。

答案:他做了错事却试图掩盖,这不是掩耳盗铃吗?这个成语比喻自欺欺人,做了坏事却以为别人不知道,实际上只是自欺欺人的行为。

成语练习题及答案详解

成语练习题及答案详解

成语练习题(一)01、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平均主义的思想已成为明日黄花,逐渐在人们的头脑中消失了。

B、文章生动地描写了麻雀的外形、神态和动作,倾注了强烈的爱憎情感,读来楚楚动人。

C、我相信,一方水土养育出一方的钟灵毓秀。

D、从你出生就在影响你,与生俱来、无所不在,潜移默化。

02、使用恰当的一项()A、台湾回归祖国是人心向背,大势所趋。

B、说话吞吞吐吐,言不由衷,隔靴搔痒,何必写杂文呢?C、十多座井架星罗棋布地耸立着D、这个公司厝火积薪,防患未然。

03、使用正确的一项( )A、如果把缺点掩盖起来,无异是饮鸩止渴。

B、一家人相濡以沫,幸福美满。

C、这也许是一种取巧的写法,但似乎也无可非议。

D、我们应该向先进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鄣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04、使用正确的一项()A、手机单向收费政策呼之欲出。

B、美国政府应以失败为契机,改弦更张,以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

C、同时一些不良现象也应运而生。

D、许多人对PPA是什么,对人体有何危害仍执迷不悟。

05、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A、强化舆论监督力度,使不法分子感到人言可畏。

B、近十年来,我天南地北地跑了不少地方。

C、词,经过词人们的不断创造和开拓,终于水到渠成,成为高雅的文学形式。

D、相敬如宾是朋友交往的一条起码原则。

06、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A、西方人看中国人用筷子感到不可理喻B、如果能乐此不疲,持之以恒,就能出成绩,见成效.C、自从八十年代开始,年年方兴未艾.D、全场都不情不自禁地应主持人要求唱起歌来.07、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他为群众做了很多好事,群众也给了他很多荣誉,这真是投桃报李.B.我们对对方提出的要求一定要慎重考虑,切不可轻诺寡信.C.谭嗣同是甘为变法而流血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康梁二人确乎少些刚烈。

D.当今社会环保概念深得民心,新型的环保产品洋洋大观,层出不穷。

08、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以锣鼓抒发心声是中国老百姓的习惯,锣鼓艺术与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运用练习题2007年元月1、这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2、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3、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4、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A球队望其项背。

5、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6、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7、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8、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中东之行,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美伊之间的矛盾,海湾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从此一劳永逸。

9、叫一个堂堂的大学生写个什么报告、总结的,那简直是白驹过隙,易如反掌。

10、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11、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12、宁老师针对班上良莠不分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分类指导,学生都有很满意。

13、这次比赛他又名落孙山,排在参赛者的倒数第一名。

14、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

15、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16、小吕得了冠军,就对同伴侧目而视,颇有一点老子天下第一的劲头。

17、张师傅虽说已经退休,但他精力充沛,在许多事情上都显示出是个年富力强的人。

18、这本拼凑起来的“名家”短篇小说,几无精彩之作,顶多有一两篇还差强人意。

19、西部的发展,将为中国其他地区提供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商机.但是,这项事业任重道远.20、一截烟头引起一场大火,这座被烧毁的大楼让人叹为观止,唏嘘不已。

21、吴教授真不愧为丹青妙手,在他笔下,一幅画三下两下便一蹴而就了.22、北京电视台的编导很有水平,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绘声绘色.23、鲁迅先生不仅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伟大旗手,而且也是现代版画艺术的始作俑者。

24、“二战”成了时下影视、美术、文学等艺术创作炙手可热的题材。

25、从近一时期的情况分析,我们企业机构改革要有大举措的传说,绝不是空穴来风.26、李伯伯拍着孩子们的肩头,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是明日黄花,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一定要珍惜时间,努力读书啊!"27、同志们都认为,他这个人办事向来深思熟虑,计划周密,不假思索.28、短短的三天考察,对开发区的印象终究是浮光掠影,但考察者无不坚定了走改革开放之路的信心.29、如果对中国政府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30、他在填报高考的第一志愿时,又想报北大,又想报南大,总是见异思迁.31、月明星稀,夜深人静,王小虎独自孑然一身地匆匆穿过小巷.32、他待人态度谦和,不论遇到谁,都付之一笑.33、他在文学上造诣极深,所以才能见仁见智,写出极有价值的论文来.34、我们一定要谦虚谨慎,不耻下问,认真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把工作做好.35、排雷是生死攸关的工作,从接受这一艰巨的工作以来,这个部队的伤亡人数已经超过两百人.36、我们不应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应轻易满足自己的成绩.37、在新开张的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化妆品,美轮美奂的时装,真叫人目不暇接。

38、他写稿子常常是文不加点,笔走龙蛇,简直使人无法卒读.39、信是收到了,但信封上的纪念邮票却已不胫而走.40、文明礼貌,和气待人,这种与人为善的美德,不仅商业活动中需要提倡,其他行业活动中也应该提倡.41、他读书时,总是全神贯注,目不斜视.42、有多少原可发现的东西由于才能所限而失之交臂.43、这位责任编辑只对文字部分负责任,书籍的其他环节,如插图装订等,他就望尘莫及了.44、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和剔除,针砭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同时进行,不能厚此薄彼.45、只要你设身处地,到抗洪抢险的第一线去,你就不能不为我们子弟兵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46、新年晚会节目十分精彩,看到黄宏表演的小品,连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47、秋雨湿润透了衣衫,他双手*护在胸前,想留点温暖,可没有用,仍然颤抖着,噤若寒蝉。

48、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他就及时向老师请教,非要弄个水落石出才会满意.49、这次运动队之所以能屡战屡胜,成绩斐然,是因为教练运动员能沆瀣一气,团结战斗。

50、只要你能身临其境为我想一想,你就会同情我的处境,不会对我这样求全责备了。

成语运用练习题答案2007年元月1.“莘莘学子”的“莘莘”词义是形容众多,与“一位”相矛盾。

2.“趋之若鹜”的意思是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多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含贬义。

而原句讲的是大家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这个词显然不恰当。

3.“万人空巷”的意思是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空巷”指街、巷的人都走出来了。

原句是说大家都在家看电视,街上没什么人。

4.“望其项背”的意思是能够望得上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而且多用于否定句式。

琢磨A句的意思,应该是“令其他甲A球队难以望其项背”或“令其他甲A球队望尘莫及”。

5.“处心积虑”是千方百计地盘算,多用于贬义。

而B句的原意是对新领导进行褒扬的。

6.美轮美奂:盛大,鲜明,亮堂。

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

轮,高大的样子。

奂,繁富的样子用来描述艺术作品是不恰当的。

栩栩如生,生动活泼7.炙手可热:手一挨近就感觉得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不能用来形容商品热销。

8.一劳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

原句中奥尔布莱特“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美伊之间的矛盾”,也即没有“把事情办好”,所以不能用“一劳永逸”。

9.白驹过隙,像骏马过细小的沟隙。

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10.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很多。

(汗牛,用牛拉车,牛累得出汗。

充栋,堆满了屋子。

)原句的意思是说古人中刻苦学习的楷模(即人)很多,用这个词就不恰当。

11.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改,指人的改过自新。

原句中的刊物既不是人,要提高刊物的质量也不是要“悔过”。

12.良莠不分,善恶好坏不分.改为“参差不齐”,说明对象是学生,所以无所谓“良莠不分”(好坏不分)之说。

13.名落孙山,古时候宋朝有个叫孙山的人考取了末名举人,回到家里,有人问自己的儿子考中了没有,孙山说:“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落孙山外。

”比喻考不中或选拔时未被录取。

14.车水马龙:车如流水马如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

“产品供不应求”来看,说的是摊前人很多,人们争着购买鲜花,而不是说摊前人车来往不绝。

15.蓬荜生辉:谦词,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蓬荜:即蓬门荜户,指用草、树枝等做的门户,形容穷苦人家住的简陋的房子,也可用来谦称自己的居室,但用来指别人的房子就不得体了。

另外,“蓬荜”即指居室,“一定使居室蓬荜生辉”就重复了。

16.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正视。

形容敬畏的情态。

17.年富力强:年轻力壮。

18.正确。

差强人意:勉强使人满意。

19.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又长,比喻责任重大。

这个词语使用的对象是人,而不是事情本身。

始作俑者:孔子反对用俑殉葬,说开始用俑殉葬的人,大概没有后嗣了吧!后用来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是个贬义词。

而谭的行为则是壮烈之举。

20.叹为观止:赞叹所见事物好到了极点。

21.一蹴而就:踏一步就能成功。

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原句的意思并非说画一幅画是轻而易举,而是说吴教授的画技高超。

22.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

在这句里用错了范围,可改为“有声有色”。

23.“始作俑者”是贬义,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用来说鲁迅也是版画艺术的开拓者,是明显的误用。

24.炙手可热:手一挨近就感觉得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25.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意即是有一定的原因的,这个词前面加上“绝不是”就成了绝无原因。

可是前面有“从近一时期的情况分析”一句,应该是有原因的。

26.明日黄花:苏轼诗《九日次韵王巩》:“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没有什么好玩赏的了。

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对这个词不能望文生义地去理解成“明天的花朵”。

27.不假思索:用不着想。

形容说话做事敏捷。

可全句是在讲他“深思熟虑,计划周密”,这当然要想了。

28.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印象不深。

此词和后面的“坚定了……信心”不相吻合。

29.置之度外: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这个词的使用有一定的范围,这里应改为“置若罔闻”。

30.见异思迁:形容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此句根据句意,应为“犹豫不决”。

31.孑然一身:孤独一人。

多用于生活方面。

此句中是写人物在走路的时候,且与前面还有“独自”一词重复。

32.付之一笑:一笑了之,形容毫不在意。

与句意不相吻合。

33.见仁见智:“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意指同一个问题各人有各人不同的看法。

而第一句陈述的对象是一个人,所以用得不对。

34.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请教为可耻。

使用这个词要注意两点:一是请教的对象比请教者地位低、知识少;二是这个词又不能用来指自己,因为这样就显得不谦虚,对对方不尊重。

第二句说的是要向别人学习,且别人有先进经验,因此这个词用得不对。

35.生死攸关:关系到人的生存和死亡。

指生死存亡的关键。

而从第一句看,意思是说排雷的危险性很大,所以用得不对。

36.妄自菲薄:菲薄,小看,轻视。

意思是毫无根据地看轻自己。

这个词已经指出了支配的对象,即“自己”,所以不能再带宾语。

37.美轮美奂:盛大,鲜明,亮堂。

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

38.文不加点:文章写得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多用来形容文思敏捷,而第二句说他的文章“使人无法卒读”,是说他的文章写得不好。

39.不胫而走:没有脚却能跑,形容(消息等)传布迅速。

用在这里是用错了范围,可改为“不翼而飞”。

40.与人为善:原指称赞人学好,现多指善意地帮助别人。

这个词多指动机,不指态度,而第三句则误用为“对人和善”的意思,是错的。

41.目不斜视:不该看的事物不看,形容品行端正,遵守礼制。

这里应用“目不转睛”才合适。

42.正确。

失之交臂:形容当面错过,失掉好机会。

用在这里是恰当的。

43.望尘莫及: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赶一上,比喻远远落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