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学复习资料
矿床学复习资料

矿床学复习资料矿床学复习资料矿床学是研究矿床形成、分布和开发的科学,它涉及地质学、地球化学、矿物学、岩石学等多个学科。
对于学习矿床学的同学来说,复习资料是非常重要的辅助工具。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矿床学复习资料的内容。
1. 矿床形成机制矿床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受到地质构造、岩浆活动、热液作用、沉积过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复习矿床学时,我们需要了解这些形成机制,并能够分析不同类型矿床的形成过程。
例如,热液矿床是由热液在地壳中循环流动形成的,而沉积矿床则是通过沉积作用形成的。
2. 矿床分类根据矿床的形成机制和地质特征,我们可以将矿床分为多个不同的类型。
在复习矿床学时,我们需要了解这些分类,并能够区分它们之间的差异。
常见的矿床类型包括热液矿床、沉积矿床、变质矿床等。
每种类型的矿床都有其特定的地质特征和矿物组成,我们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掌握它们。
3. 矿床勘探技术矿床勘探是矿床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寻找新的矿床资源的过程。
在复习矿床学时,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的矿床勘探技术,并能够评估其适用性和效果。
常见的矿床勘探技术包括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遥感勘探等。
每种技术都有其优缺点,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4. 矿床开发与利用矿床开发是将矿床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的过程。
在复习矿床学时,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的矿床开发方法,并能够评估其可行性和效益。
常见的矿床开发方法包括露天开采、地下开采、浮选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条件和技术要求,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5. 矿床环境保护矿床开发过程中,我们需要重视矿床环境保护的问题。
在复习矿床学时,我们需要了解矿床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并能够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矿床开发可能导致土地破坏、水源污染、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我们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减少这些负面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结起来,矿床学复习资料应该包括矿床形成机制、矿床分类、矿床勘探技术、矿床开发与利用以及矿床环境保护等内容。
矿床学复习资料

矿床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 矿产一、概念及分类1、概念1)矿产(useful mineral /ore):在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目前可被利用的矿物资源。
矿产是自然界产出的有用矿物资源。
它是一种基本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矿产资源通常指地壳中可供人类利用的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矿物原料。
2)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矿产资源是指尚未开发利用的矿物原料,是一种自然财富。
一方面体现了客观地质作用形成的有用物质的天然富集,另一方面在目前或可以预见的将来,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2、矿产(资源)分类:1)二分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2)三分:如塔塔林诺夫等(1954)将矿产分为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可燃有机矿产。
其中,金属矿产又分为黑色金属矿产、特种金属矿产、有色金属矿产、贵金属矿产、放射性金属矿床和稀土金属矿产六类;非金属矿产又分为化学工业原料和农业原料、天然建筑石材和铁路石材等九类。
3)四分:如袁见齐等(1985)将矿产分为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可燃有机矿产和地下水资源四大类。
4)六分:如宋瑞祥(1997)[3]将矿产分为六大类,即(1)能源矿产、(2)黑色金属与冶金辅助原料矿产、(3)有色金属、贵金属及稀有金属、稀土金属矿产、(4)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5)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产和(6)水气矿产。
二、我国矿产资源特点1、资源总量较大、人均占有量不足。
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较大,约占世界的12%,仅次于美国和前苏联,居世界第三位。
但人均占有量不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 %,居世界第53位。
2、矿产种类齐全,但结构不尽理想。
35种矿产资源中(1)具有世界性优势的矿产占第一位有钨、锡、铋、锑、稀土、石墨、滑石、重晶石、菱镁矿等,,其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二、三位的有钼、铅、锌、煤、钒、萤石、膨润土、芒硝等;(2)储量虽不少,但品位低或成分复杂难选冶,成本高的矿产有铁、锰、镍、铝、硫、磷等;(3)探明储量不足的矿产有石油、天然气、铀、铜、金、银、硼、耐火粘土等;(4)严重短缺的矿产有铬、铂、钴、钾盐和金刚石等。
矿床学复习资料全

1.矿石—如果岩石中含有经济上有价值,技术上可利用的元素、化合物或矿物,即称矿石(ore)2.矿石通常由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组成3.矿石矿物—矿石中可被利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也称有用矿物。
脉石矿物—指那些虽与矿石矿物相伴,但不能被利用或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暂时不能被利用的矿物,也称无用矿物。
4.共生组分:是指矿石(或矿床)中与主要有用组分在成因上相关,空间上共存,品位上达标,可供单独处理的组分。
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这些组分的工业意义小于主要有用组分。
5.伴生组分:指矿石(或矿床)中虽与主要有用组分相伴,但不具有独立工业价值的元素、化合物或矿物,其存在与否和含量的多寡常影响着矿石质量。
6.矿石结构(ore texture)—矿石中矿物颗粒的形态、相对大小及空间上的相互结合关系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7.矿石构造(ore structure)—组成矿石的矿物集合体的形态、相对大小及空间上的相互组合关系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8.矿石品位--指矿石中所含有用组分的单位含量9.边界品位--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用来划分矿体和非矿体界限的最低品位工业品位--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能供开采和利用矿段或矿体的最低平均品位10.矿石工业品位的决定因素:矿床的规模;矿石综合利用的可能性;矿石的工艺技术条件11.矿石品级(grade of ore)--主要是根据矿石的品位及有益和有害组分对矿石质量划分的不同级别。
12.矿体(orebody)—是矿床的主要组成部分。
矿体是指自然界(地壳内或地表)产出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形状和产状的有用组份(元素、化合物、矿物、矿物集合体)的集合体。
(或矿体为矿石在三维空间的堆积体,通常构成独立的地质体)13.矿源层--能为后期热液活动提供成矿物质的岩层14.夹石--矿体内达不到工业要求而不被利用的组分脉石--矿床中与矿石相伴生的无用固体物质称为脉石,包括脉石矿物、夹石、围岩的碎块等15.矿体的形态:①等轴型矿体--三轴在三度空间大致均衡延伸②柱状型矿体--垂向延伸很大,长宽较小的矿体。
矿床复习要点

5. 矽卡岩矿物在矽卡岩带的空间分布规律:石榴子石:透辉石 变化规律
6. 成矿元素在矽卡岩带中的空间分布规律: Fe3+→Fe2+→Cu→Zn→Pb→Mn
1. 接触交代矿床概念 2. 矽卡岩概念及其常见矿物
3. 矽卡岩类型:按成分分为钙铁矽卡岩和镁矽卡岩。按形成作 用分为反应矽卡岩(变质矽卡岩)、类矽卡岩(小规模流体 交代矽卡岩)、交代矽卡岩(在侵入岩与围岩接触带由大规 模流体交代作用形成的矽卡岩)。此外,注意矽卡岩矿床不 一定就是接触交代矿床。但接触交代矿床应为矽卡岩矿床。
11. 我国合称“三阳”磷矿的矿产地
九、可燃有机矿床
1. 定义和分类(常规能源、非常规能源) 2. 煤的形成条件以及成煤作用(泥炭化-煤
化作用) 3. 生油层、储层和盖层的岩性差别
十、变质矿床
1. 变质矿床的定义及其分类和代表性矿床 2. 变质矿床的形成条件(5个方面) 3. 变质成矿作用分类以及各自的特点 4. 沉积变质型铁矿床的工业意义、矿床特征 5. BIF的含义以及主要特征 6. 阿尔戈马(Algoma)型和苏必利尔(Superior)型矿
中,岩浆岩条件中要求掌握岩浆岩成矿专属性:如,与豆荚状铬铁矿 有关的岩浆岩为幔源镁质超基性岩岩石组合(纯橄岩-斜辉橄榄岩-橄 榄岩),与岩浆铜镍硫化物有关的岩浆岩为镁铁质超基性基性岩石组 合(橄榄岩-辉长岩-苏长岩或橄长岩-辉长岩-斜长岩),与岩浆钒钛 磁铁矿有关的岩浆岩为铁质基性岩组合(辉长岩-斜长岩或苏长岩-斜 长岩)
《矿床学》复习资料精编版

地质出版社翟裕生版《矿床学(第三版)》考试复习资料1.矿产资源的分类2.20世纪矿床学的主要进展3.矿体及围岩的概念4.矿体的产状5.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的概念6.矿石的结构和构造的概念7.矿石构造的主要结构类型8.边界品位和工业品位的概念9.成矿期和成矿阶段的概念10.同生矿床后生矿床叠生矿床的概念11.矿床成因类型和工业类型的概念12.元素在地壳和上地幔中分布的特点13.元素在各类岩石中含量特点14.浓度克拉克值,浓度系数的概念15.交代作用的概念16.成矿流体的来源17.成矿流体的化学特性18.成矿元素迁移的形式19.内生成矿作用外生成矿作用的概念20.矿床成因分类表21.岩浆矿床的特点22.岩浆结晶分异作用23.早期岩浆矿床晚期岩浆矿床的特点24.岩浆溶离矿床的概念25.伟晶岩矿床的带状构造26.矽卡岩矿床的概念27.矽卡岩矿床成矿阶段的特点28.热液矿床成因分类及特点29.围岩蚀变的主要类型和含义30.岩浆热液矿床成矿作用和蚀变类型31.岩浆热液矿床的主要类型及作用32.层控热液矿床的概念33.复成热液矿床的矿床实例简介34.喷流沉积矿床及其沉积模式35.MVT型铅锌矿的概念36.卡林型金矿的概念37.VMS矿床的四种类型38.VMS型海相热液矿床主要特征和形成背景39.斑岩型矿床的特点40.斑岩型铜矿的蚀变分带和矿床成因41.风化壳的剖面类型42.红土型镍矿床成因43.风化矿床的水文地质分带44.残余粘土矿床的概念45.金属硫化物的次生富集作用以及形成机理46.机械沉积分异作用和化学沉积分异作用47.同生成岩和后生作用在沉积成矿中的意义48.海相沉积铁矿床的分带特征49.矿床实习的相关内容地质出版社翟裕生版《矿床学(第三版)》考试复习资料答案复习提纲的答案1.矿产资源的分类按照产出状态固体矿产液体矿产气体矿产性质和主要工业用途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地下水矿产20世纪矿床学的主要进展①矿床成因研究及矿床分类的建立②层控矿床研究和矿床多成因理论的兴起③板块构造和区域成矿规律的发现④海底现代成矿作用的发现与研究⑤矿床模式的研究以及超大型矿床的发现和研究3.什么是围岩,什么是矿体矿体是在地壳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占有一定空间位置(具有一定几何形态)并且由矿石组成的地质体,它是矿床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开采和利用的对象.辨析:一个矿床可以由数十个数百个矿体组成围岩(矿床学中的):当前开采技术条件下,矿体周围无实际利用价值的岩石4.矿体的产状矿体的产状指的是矿体产出的空间位置和地质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矿体的空间位置(产状三要素和侧伏角倾伏角 2。
矿床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和填空1.岩浆矿床:从地壳深部上升的各类岩浆,在冷凝过程中经过结晶分异作用、熔离作用和爆发作用等,使分散在岩浆中的成矿物质聚集而形成的矿床。
由于这类矿床是在正岩浆期(从岩浆结晶作用开始到结晶作用的最后阶段)形成的,称正岩浆矿床。
2.伟晶岩/伟晶岩矿床:矿物结晶颗粒粗大的,具有一定内部构造特征的,常呈不规则岩墙、岩脉或凸镜状的地质体,称为伟晶岩。
当伟晶岩中的有用组份富集并达到工业要求时,即成为伟晶岩矿床3.热液矿床:各种成因的含矿气水热液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于各种有利的构造和岩石中,通过充填和交代等成矿作用方式而形成的有用矿物堆积体。
4.接触交代矿床/矽卡岩矿床:产于中酸性侵入体与碳酸盐类岩石(或其它钙镁质岩石)的接触带上或其附近,通过含矿气水溶液交代作用形成,并与矽卡岩(钙铝−钙铁榴石系列,透辉石−钙铁辉石系列)在成因上和空间上存在联系的一类矿床。
5.低温热液矿床:指形成温度在200~50℃左右,形成深度大多在2km至地表范围内,矿体主要受各种断裂系统、角砾岩筒、层间破碎带等构造控制的热液矿床。
6.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指产于陆相火山岩系中或相邻岩石中,形成温度为<150~300℃,深度为地表到1~2km成矿流体主要为大气降水与岩浆水的混合热液的金、银(多金属)矿床7.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指产于碳酸盐岩(主要是白云岩)中的,受地层层位控制并具有显著后生特征的,以铅锌为主要矿产的一类矿床。
是世界铅锌矿产的主要来源之一。
8.微细浸染型(卡林型)金矿床:产于钙质、炭质沉积岩(碳酸盐岩/细碎屑岩)中的,金呈次显微-超显微的浸染状赋存于含金黄铁矿中的一类金矿床。
9.风化矿床:地壳最表层的岩石和矿石,在大气、水、生物等营力的作用下发生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的改组,在原地或附近形成的质和量都能达到工业要求的有用矿物堆积体。
也称为风化壳矿床10.残积-坡积矿床:出露地表的岩石或矿床由于遭受风化作用,其中未被分解的重砂矿物或岩石碎屑残留在原地,或沿斜坡堆积起来形成的矿床,称为残积- 坡积矿床,也称碎屑矿床11.残余矿床:出露地表的岩石或矿床,由于遭受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其中易溶组分被地表水或地下水带走,而难溶组分在原地彼此相互作用,或单独从溶液中沉淀出稳定的新矿物,在原地或附近堆积起来所形成的矿床称为残余矿床12.淋积矿床:出露地表的岩石或矿床遭受化学和生物风化作用后,一些易溶组分被淋滤带到地下水面附近,由于介质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或通过与周围岩石发生交代作用,使有用物质沉淀出来而形成的矿床13.变质矿床:由内生作用和外生作用形成的岩石或矿床,在变质作用主要营力(热力、压力、时间和各种不同溶液)作用下,改造原矿床或产生新生矿床14.沉积矿床:当沉积物中有用物质富集达到工业要求时,便成沉积矿床。
矿床学考试复习资料

矿床学考试复习资料矿床:地表或地壳⾥由于地质作⽤形成的经在现有条件下可以开采和利⽤的矿物的集合体。
也叫矿体。
矿体:矿床中⾦属或其他有⽤物质富集的地质体叫做矿体。
围岩:矿体周围的岩⽯叫围岩,尤指矿体产于其中或与矿体直接邻接的岩⽯。
同⽣矿床:指矿体与围岩为同期或近于同期由同⼀地质作⽤形成的矿床。
如:岩浆分结作⽤、沉积作⽤形后⽣矿床:指矿体晚于围岩并且由不同地质作⽤形成的矿。
如热液作⽤形成的脉状矿床。
围岩蚀变:由于⽓⽔热液矿床矿体四周的围岩,在成矿作⽤过程中经常发⽣蚀变作⽤,因此称为围岩蚀变矿⽯:指在矿床中开采出来,并在现有的技术和经济条件下从其中提取⼀种或多种有⽤组分(元素、化合物或矿物)的天然矿物集合体。
矿⽯矿物:指矿⽯中可被利⽤的有⽤矿物。
脉⽯矿物:指矿⽯中不能利⽤的矿物。
共⽣矿物:是指同⼀成因、同⼀成矿期(或成矿阶段)中所形成的出现在⼀起的不同种矿物。
伴⽣矿物:在⾃然界中出现于同⼀空间范围内的不同矿物。
多⾦属矿⽯:如铅锌矿⽯,除主要矿物⽅铅矿、闪锌矿外,经常还有银矿物,有时还有铜矿物及砷、锑矿物以及多种分散⾦属矿物。
综合矿⽯:共⽣⾦属能够被利⽤的矿⽯。
矿⽯构造:是指组成矿⽯的矿物集合体的特点,即矿物集合体的形态、相对⼤⼩及其空间相互的结合关系等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矿⽯结构:是指矿⽯中矿物颗粒的特点,即矿物的形态、相对⼤⼩及其空间相互结合关系等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矿⽯品位:矿⽯中有⽤组分的百分含量或单位含量。
边界品位:确定矿与⾮矿的最低品位。
⼯业品位:据以划分可采矿体或矿段的最低平均品位。
矿床规模:指的是⼀个矿床中探明的矿⽯储量或⾦属储量的多少。
浓度系数:是⼯业品位与该元素的克拉克值之⽐;浓度克拉克值:浓度克拉克值是某元素在某⼀地质体(矿床、岩体或矿物等)中的平均含量与克拉克值的⽐值。
1、成矿物质发⽣聚集作⽤的⽅式?①结晶作⽤②化学作⽤③交代作⽤④离⼦交换及类质同象置换作⽤⑥机械分异作⽤2、成矿物质来源有哪些?宇宙源、上地幔源、地壳源、和过渡类型1、岩浆矿床成矿作⽤有哪些?结晶分异作⽤、重⼒分异作⽤、压滤作⽤、扩容作⽤、流动分异作⽤2、岩浆矿床现有成因分类?⼀、内⽣矿床 1、岩浆矿床 1)岩浆分结矿床 2)岩浆熔离矿床 3)岩浆爆发矿床 2、伟晶岩矿床 3、接触交代(矽卡岩)矿床4、热液矿床 1)岩浆⽓液矿床2)⾮岩浆热液矿床 5、⽕⼭成因矿床 1)⽕⼭岩浆矿床 2)⽕⼭-次⽕⼭⽓液矿床 3)⽕⼭-沉积矿床⼆、外⽣矿床 6、风化矿床 7、沉积矿床(机械沉积、蒸发沉积、胶体化学沉积和⽣物-化学沉积) 8、可燃有机矿床三、变质矿床 9、接触变质矿床 10、区域变质矿床 11、混合岩化矿床四、叠⽣矿床 12、层控矿床3、岩浆结晶分异矿床常见的含矿岩体组合类型?结晶分异作⽤即岩浆冷凝过程中由于不同矿物先后结晶和矿物⽐重的差异导致岩浆中不同组分相互分离的作⽤。
矿床学复习资料整理

第一章绪论(一)矿产/矿产资源:指在自然界(地壳内或地表)产出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有用矿物资源(元素、化合物、矿物、矿物集合体)。
(二)矿石结构和矿石构造矿石结构+矿石构造=矿石组构1.矿石结构:矿石中矿物颗粒的形态、相对大小及空间上的相互结合关系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1)矿石的等粒结构:颗粒比较匀称、大小比较相近的单矿物和复矿物集合体组成的矿石结构。
包括:半自形粒状结构、它形粒状结构、海绵陨铁结构等。
2)矿石的不等粒结构:较细的基质里发育着较大的矿物颗粒,或反之。
其中包括斑状结构、嵌晶结构、乳浊结构等。
3)矿石的片状结构:单矿物或多矿物矿石基质中全部或绝大部分颗粒为片状。
4)矿石的纤维状结构:组成矿石的矿物集合体为纤维状组织。
5)矿石的环带状结构:矿物析出物由于依次沉淀,或由于较早的矿物被较晚的矿物所交代而形成交替出现的环带。
6)矿石的交代结构:晚期矿物沿着早期矿物的范围交代发育而成。
7)矿石的胶状结构:在胶体成矿时析出矿物变化的各个阶段中产生的。
2.矿石构造:组成矿石的矿物集合体的形态、相对大小及空间上的相互组合关系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1)矿石的块状构造:有用矿物集合体在矿石中占大部分,呈无空洞的致密状,矿物排列无方向性者,即为块状构造。
其颗粒有粗大、细小、隐晶质的几种。
若为隐晶质者称为致密块状。
2)矿石的斑点状构造:矿石矿物在脉石矿物中形成断续的不规则堆积体。
根据堆积体大小可分为:斑点状构造、斑杂状构造、浸染状构造等。
3)矿石的带状构造:各种矿物的带交互出现。
对沉积矿床来说是层状构造,对变质矿床来说是片麻状、片状、皱纹状构造,对岩浆成因矿床是皮壳状、流纹构造。
4)矿石的细脉状构造:由网状、交切或似平行细脉群形成的构造。
5)矿石的肾状构造:在热液和表生矿石中常见,由于胶体矿物形成作用而产生,所以有时也叫胶状构造。
6)矿石的破碎构造:在多阶段成矿的矿床中常常出现,他是先前世代的矿物质破碎,被后续世代造矿集合体所胶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床学复习资料一、基本概念矿石矿物(有用矿物):矿石中可供利用的矿物。
脉石矿物(无用矿物):与矿石矿物相伴,但不能利用或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暂时不能被利用的矿物。
夹石与脉石夹石:矿体中未达到工业要求而不被利用的矿物集合体。
脉石:一般将矿床中与矿石相伴生的无用固体物质。
共生组分与伴生组分共生组分: 与主要组分在成因上相关,空间上并存,品位上达标,不可单独处理的部分,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其工业价值小于主要有用组分伴生组分: 指矿石中虽与主要组分相伴,但不具有独立工业价值的元素、化合物和矿物,其存在与否和含量的多寡影响矿石的质量矿石品位:指矿石中有用组分的含量。
边界品位与工业品位边界品位:指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用来划分矿体与非矿体界限的最低品位。
工业品位:指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开采和利用矿段或矿体的最低平均品位。
矿石品级:指矿石的质量分级。
矿床、矿田、矿带、成矿区矿床:指存在于地壳中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其所含有用矿物集合体的质和量都能到达当前工业经济技术指标要求,能被开采利用的地质体。
同生矿床矿体与围岩在同一地质作用过程中同时或近于同时形成的矿床。
后生矿床:矿体与围岩分别在不同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矿体的形成明显是晚于围岩的矿床。
岩矿床。
风化矿床:经风化作用使有用组分在风化壳中及其附近富集形成的矿床。
沉积矿床:指岩石及矿石的风化产物、火山喷发产物、生物机体及残骸经介质搬运和沉积分异作用及成岩作用使有用组分富集而形成的矿床。
变质矿床变质矿床:指早期形成的岩矿石经变质作用改变其原来的形状、组构和组份,使原来的物质组份发生强烈改造或活化转移、富集形成的矿床。
变成矿床:即变质生成矿床的简称。
变成矿床是指原来的岩石受变质作用形成矿床或原来的矿床经变质作用形成具另一种工艺技术特性的矿床。
受变质矿床:指原先形成的矿床经变质作用使原先的矿体形态、矿石组构、组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但未改变其工艺技术特性的一类矿床。
BIF:条带状铁建造,产于前寒武纪地盾区和地台区的沉积变质铁矿,此类矿床在世界铁矿床中是最重要的,分布十分广泛,有不少大型、特大型矿床叠成成矿作用: 在矿床的狭小范围内不同时期的矿物组合互相叠覆套合的现象。
早期的矿床形成后,又经受了后来地质成矿作用的叠加。
再造成矿作用:层控矿床: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产于一个或几个特定的地层单元内的矿床,它们常与一定的沉积、火山-沉积岩类相组合,明显受其层位、岩性和岩相控制。
有的层控矿床的可局部交切围岩层理。
再造成矿作用矿产资源的分类1.依据形态分:固液气2、依据性质及主要工业用途划分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地下水资源岩浆矿床共同特征是什么?1、成矿时间:成矿作用与成岩作用基本上是同时进行的。
2、成矿空间:矿体产于岩浆岩母岩体内,矿体是岩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岩体中的一个特殊部分,有时整个岩体就是矿体。
3、与母岩的接触关系:矿体与其母岩的接触界线可以是截然清楚的(如岩浆贯入式矿体,此时矿石多为致密块状富矿石),也可以是模糊不清、呈渐变过渡关系。
4、成分:矿体中矿物的成分与种类与岩浆母岩(围岩)中的矿物成分,种类基本上是相同的。
5、成矿环境:岩浆成矿作用是在岩浆熔融体中发生的,因此多数岩浆矿床的成矿温度较高。
除了火山岩浆矿床外,岩浆矿床的形成深度多在地下几-几十公里,压力一般为几百个大气压。
因此岩浆矿床是一种在高温、高压、深度大的环境中形成的。
6、母岩蚀变:岩浆矿床形成时温度高、压力大、超过了水溶液的临界条件,这时不存在水溶液的作用,因此岩浆矿床中围岩蚀变作用不重要7、成因:主要与基性、超基性岩及部分碱性岩有关,极少数与花岗岩有关。
8、形态:以不规则状为主,有:层状、似层状、等轴状、透镜状、脉状、柱状等。
9、结构构造:结构复杂,构造常为浸染状、条带状、眼斑状、致密块状、角砾状。
岩浆岩的成矿专属性。
成矿专属性:岩浆岩与岩浆矿床在成因上表现出有规律的联系。
一定类型的岩浆岩经常产有一定类型矿床。
富镁质、超基性岩:M/F>6.5 铬铁矿矿床常产于这种岩体中。
铁质基性—超基性杂岩:M/F 6.5~2 Cu-Ni硫化物矿床。
富铁质基性岩:M/F 2~0.5 钒钛磁铁矿矿床产于该岩石类型。
碱性岩杂岩体:稀土矿对比伟晶岩矿床与岩浆矿床有何异同?矽卡岩矿床主要有哪些矿产?1.磁铁矿—赤铁矿矿床,以湖北大冶铁矿最为著名。
2.黄铜矿—磁黄铁矿矿床3.白钨矿矿床我国南岭地区分布较多,湖南瑶岗仙、柿竹园等。
4.锡石—硫化物矿床云南个旧、广西大厂、湖南的柿竹园。
5.辉钼矿矿床辽宁杨家杖子6.铍矿床湖南香花岭7.硼矿床辽宁硼镁铁矿矽卡岩型矿床的成矿阶段和成矿期。
根据矽卡岩矿床的形成过程,一般可分为两期:矽卡岩期n和石英—硫化物期,在此两期中又可按矿物生成顺序和组合n的不同,分为五个成矿阶段。
1、矽卡岩期主要形成各种钙镁硅酸盐矿物和铝硅酸盐矿物,无石英生成。
①早期矽卡岩阶段(干矽卡岩阶段)矿物在高温超临界条件下以气化作用形成的。
脉石矿物以岛状、链状的无水硅酸盐为主,气水溶液中的少量铁进入硅酸盐矿物的晶格无矿石矿物形成,故称“无矿阶段”。
②晚期矽卡岩阶段(湿矽卡岩阶段)在临界点附近条件下形成的,表现气水热液对早期形成矽卡岩进行交代,形成大量复杂链状含水硅酸盐矿物,阳起石、角闪石、透闪石等,这时由于温度降低气水热液中的铁将不再全部加入到硅酸盐矿物晶格中,而与氧结合形成磁铁矿,因此阶段出现大量磁铁矿,又称为“磁铁矿阶段”。
③氧化物阶段在高温热液条件下进行的(临界点以下)。
脉石矿物为硅酸盐矿物,主要为层状和架状硅酸盐,云母类矿物有金云母、白云母及少量黑云母。
长石类矿物主要有正长石和酸性斜长石,此外还有少量石英。
矿石矿物主要为氧化物和含氧盐。
白钨矿、锡石、赤铁矿、少量磁铁矿及铍的硅酸盐矿物。
后期有少数硫化物形成、辉钼矿、磁黄铁矿等高温硫化物。
2、石英硫化物期二氧化硅一般不再全部和钙、Mg、Fe、Al成分一起形成矽卡岩矿物,而独立形成大量石英,此外还有大量金属硫化物形成。
包括二个矿化阶段。
①早期硫化物阶段在高-中温热液条件下完成。
形成的脉石矿物主要是层状硅酸盐绿泥石族、绿帘石族矿物,碳酸盐和石英、萤石,这些矿物主要是交代早期形成的硅酸盐矿物而成。
形成的矿石矿物主要出现铁铜硫化物: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毒砂、辉钼矿、辉铋矿等。
又称铁铜硫化物阶段。
②晚期硫化物阶段形成条件为中温热液,这一阶段中石英和碳酸盐明显增加。
硫化物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铁矿,另外还有部分黄铜矿,此阶段又称铅锌硫化物阶段。
热液矿床有哪些共同特点?①成矿晚于围岩,属于后生矿床。
②成矿物质的迁移富集与热流体的活动密切相关。
③构造对气水热液矿床的形成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④成矿过程中伴生有较强烈的围岩蚀变,并具有分带性。
⑤矿床形成方式以充填作用和交代作用为主。
⑥成矿温度变化大,成矿深度变化较大。
⑦成矿作用具有多阶段性。
⑧成矿介质、矿质及热源直接控制着热液矿床的形成,但三者的来源复杂多样。
⑨矿化呈现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原生分带。
⑩形成矿床种类多,但构成矿床的金属矿物以金属硫化物为主,另外有部分金属氧化物和含氧盐。
热液矿床与岩浆矿床、伟晶岩矿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研究围岩蚀变有什么意义?常见的围岩蚀变有哪些?1、定义在气水热液矿床的形成过程中,由于交代作用使矿体的围岩发生物理—化学以及矿物成分上的种种变化叫做围岩蚀变。
发生蚀变作用的岩石叫做蚀变围岩。
围岩蚀变的命名大多以蚀变矿物或由蚀变矿物组成的岩石为依据。
2、意义①根据蚀变矿物可分析含矿溶液的成分性质和成矿时的温度和压力,推断矿床形成时的物理化学条件及成因。
②作为找矿标志,一定的矿产与一定的蚀变关系密切,云英岩化伴有W、Sn、Mo 矿化。
青盘岩常伴有Au、Ag及多金属矿化3、类型高温:矽卡岩化、钾长石化、云英岩化、黑云母化、黄玉化…中高温:绿帘石化…中温: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叶腊石化…中低温:碳酸盐化、青磐岩化、蛇纹石化、硅化……低温:泥化、粘土化、沸石化、赤铁矿化…风化矿床分为哪些类型?主要有什么矿产?1)按成矿时代近代风化矿床,古风化矿床2)按矿体形态面型线型喀斯特型3)按成矿作用残积-坡积砂矿床如自然金、锡石、黑钨矿、铌(钽)铁矿、水晶、重晶石等;残余砂矿床有用组分均属风化条件下的惰性元素(Fe、Al、REE);有用矿物是风化作用形成的稳定矿物(氧化物、氢氧化物及硅酸盐)。
淋积砂矿床主要是氧化物、硅酸盐、磷酸盐。
沉积矿床可分为哪些类型?主要有什么矿产?1、机械沉积分异作用机械沉积矿床矿种多,但以Au、Pt、Sn、金刚石等最重要。
2、化学沉积分异作用真溶液化学沉积分异作用蒸发沉积矿床矿石类型多,主要为K、Na、Ca、Mg的硫酸盐、氯化物如石膏、芒硝、泻利盐、石盐、钾盐、光卤石等。
胶体化学沉积分异作用胶体化学沉积矿床主要矿种为铁、锰、铝及粘土矿3、生物化学沉积分异作用生物化学沉积矿床主要矿种为磷块岩、硅藻土、黄铁矿、自然硫、生物灰岩及可燃有机岩沉积矿床与风化矿床有何异同?沉积磷矿与变质磷矿主要的地质特点及差别有哪些?变质矿床有关的矿产有哪些?主要矿种:金、铁、铜、铀、磷、菱铁矿、石墨、石棉等。
接触变质矿床与接触交代矿床在概念及特征上有何区别?重要的矿种有哪些?接触变质矿床和区域变质矿床有何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