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高中语文基本文体知识识记
(完整)高中语文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高中语文应考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一、基本常识1、文学常识:作家(作家字、号、身世)作品(作品名称、名句、体例、评价)流派与并称(流派主张、风格、代表人、代表作、评价)2、文体常识:(参考《一分也不能少》P152)A、历史散文:《史记》、《战国策》等B、诸子散文:《孟子》、《荀子》等C、议论文体:论、说、辩、原、寓言D、杂记文体:记、志、笔记体E、应用文体:序、赠序、跋、书、疏、表、策、告谕、诏令、檄文、移文、铭、墓志铭、碑记、碑文、祭文3、文化常识:主要掌握古代称谓、年龄、科举、纪时纪年法、特殊地名、节日、合称、并称等。
4、默写文言名篇:三种版本交叉背诵的篇目为:《师说》、《饮酒》、《琵琶行》(第二段)、《梦游天姥吟留别》、《项脊轩志》(第一段)、《六国论》。
二、基础知识1、字:语音错别字2、词:1、词性(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实),副介连助叹(虚)2、色彩:A、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B、语体色彩:口头语、书面语。
3、成语3、词组(短语):主谓、并列、偏正、动宾、动补4、句:⑴、单句语法成分:主谓宾(主干成分),定状补(附加成分)⑵、单句句式:A、按语气分: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B、按动作方向分:主动句、被动句C、按长短分:长句、短句D、按运用灵活性分:整句、散句(①长句(单句、复句、多重复句):附加成分较多,可以把事物间的逻辑关系清楚地表达出来,可起到精确、严谨、细微的修辞作用。
②短句:附加成分或联合成分较少,组织结构简单,可以起到简洁、明快、干净、有力的修辞作用。
★注意:叙述事实多用短句,论述事例,多用长句。
一般情况下应少用长句,多用短句。
③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一对或一组结构相同或相近的句子。
形式整齐,声音和谐,节奏鲜明。
作用:加强语势、强调语义,适于表达丰富的情感、缜密的思想,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④散句:自由活泼,富于变化作用:可以取得明快、生动的修辞效果。
★注意:一般情况下,整句和散句交错运用,有时候比单纯用整句或散句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给人以起伏变化,错落有致的感觉,可使文意表达得清楚有力。
2024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大全

1.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等。
高考作文常常
需要运用修辞手法来丰富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2.修辞格:包括对偶、倒装、拟声、拟态、叠词等。
修辞格常常用于
文学作品,能够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3.古代文学常识:了解古代文学史、古代文学作品和古代文学家的生
平以及其代表作品,对于高考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题目的解答有辅助作用。
6.文学常识: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
熟悉文学经典,能够进行文学鉴赏和作品比较。
7.修辞语言:熟悉常见的修辞语言,如比喻、夸张、排比、反问等,
能够理解和运用。
8.现代汉语规范:理解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和用法,包括词汇、短语、句子结构等。
10.写作技巧:包括写作结构、写作方法和修辞手法等,能够写出清晰、连贯、有逻辑性的文章。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点汇总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点汇总在高三语文备考中,掌握基础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对一些重要的语文基础知识点进行汇总,旨在帮助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更好地整理和巩固所学的内容。
一、文言文基础知识点1. 文言文的读音规律:在阅读文言文时,掌握好读音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知道“初”字在句首读作“出”,在句中读作“初”等等。
2. 常见文言文的句式:了解并熟悉常见的文言文句式,如“非……不可”、“不及”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文本。
3. 上下文的理解:文言文中常常存在较多的典故、典型的表达方式等,要善于通过上下文的理解来推测词义和句义。
4. 常见的虚词和实词:在学习文言文时,要掌握好常见的虚词和实词,如“之”、“乃”、“若”、“者”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读文言文文本。
二、现代文基础知识点1. 现代文的篇章结构:现代文常常包括导语、主体和结语三个部分,要注意各个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2. 文章的段落结构:段落是文章的基本组织单位,要掌握好段落的结构和要素,如主题句、承接句、分论点等。
3. 修辞手法的运用:修辞手法是现代文中常见的修辞方式,如比喻、夸张、排比等。
要善于分析和理解修辞手法对语言的美化和表达的推动作用。
4. 长难句的理解与分析:现代文常常使用较长的复杂句,要善于分析句子成分和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理解句子的含义。
三、诗歌基础知识点1. 诗歌的韵律和格律:诗歌是有一定韵律和格律的,要掌握好不同类型诗歌的韵律和格律,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
2. 修辞手法的运用:诗歌是修辞手法运用较多的文体,要善于分析和理解诗歌中的隐喻、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 诗歌的意象和意境:诗歌常常通过意象的描绘和意境的营造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要善于理解和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四、文学常识基础知识点1. 中国古代文学名著:掌握一些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的作者、内容和重要意义,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2. 中国古代文学流派:了解一些中国古代文学的流派和代表作家,如唐诗、宋词等。
语文的文体知识点总结高中

语文的文体知识点总结高中语文的文体知识点总结高中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需要了解并熟练掌握各种文体的知识点。
正确理解和运用不同文体对于高中语文考试和日常写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本文将系统总结高中语文的文体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与应用。
第一部分:散文1. 散文的特点:以平实、自然、流畅的语言表达情感、思想和感悟,更贴近生活、贴近读者。
2. 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写景散文、随笔散文、议论散文等。
3. 散文的写作技巧:运用修辞手法,如夸张、对比、排比等,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合理运用描写,通过细腻而生动的描写来塑造形象;运用感官描写,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感觉。
第二部分:诗歌1. 诗歌的特点:以形象化的语言、押韵和有节奏的文字组织方式来表达情感、思想和意境。
2. 诗歌的分类:抒情诗、叙事诗、写景诗、哲理诗等。
3. 诗歌的写作技巧: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借代等,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运用格律,包括押韵、对仗和节奏等,使作品具有音乐性;运用意象,通过鲜明的意象来营造出诗歌的共鸣效果。
第三部分:小说1. 小说的特点:以故事情节为主线,通过人物形象和情节的发展揭示社会生活和思想深层次的反映。
2. 小说的分类:传统小说、现代小说、科幻小说、武侠小说等。
3. 小说的写作技巧:突出时间、地点和人物的描写,使故事情节更加丰富;塑造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使读者产生共鸣和感同身受的感觉;运用悬念和反转,保持读者的兴趣和阅读欲望。
第四部分:戏剧1. 戏剧的特点:通过舞台表演来展示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强调人物之间的冲突和对话。
2. 戏剧的分类:传统戏剧、现代戏剧、喜剧、悲剧等。
3. 戏剧的写作技巧:设置情节冲突,使戏剧更具有张力和吸引力;优化对白,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来展现冲突和人物形象;运用丰富的舞台表演技巧,如服装、道具、灯光和音效等,增强戏剧的视觉和听觉效果。
通过掌握以上的文体知识点,学生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各种文体进行写作和阅读。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汇总梳理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汇总梳理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汇总梳理一、语文知识点1.小说三要素:A人物B情节C环境2.议论文三要素:A论点B论据C论证3.比喻三要素:A本体B喻体C喻词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因why何过how何果what5.律诗四条件:A八句四联(首颔颈尾)B偶尾同韵C中联对偶D平声合调6.五种表达方式:A叙述B议论C抒情D说明E描写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A举例子B列数字C打比方(喻)D作比较E分类别F下定义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A总分总结构B总分结构C分总结构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A按时间顺序B按空间顺序C按逻辑顺序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A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B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A举例法B对比法C喻证法DE归谬法F12.八种主要修辞方法:A比喻B拟人C排比D夸张E反问F设问G反复H对偶(简记为:喻拟排夸,二反设对)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A外貌描写B语言描写C动作描写D心理描写(简记为:外语动心)14.七种短语类型:A并列短语B偏正短语C主谓短语D动宾短语E动补短语F介宾短语G的字短语(按功能划分为七种)A名词性短语B动词性短语C形容词性短语(按词性分三种)15.六种句子成分:A主语B谓语C宾语D补语E定语F状语16.十二词类(性):A名动形B数量代C副介连D助叹拟17.三种记叙方法(顺序):A顺叙B倒叙C插叙18.三种省略号作用:A表引文内容省略B表列举事项省略C表说话中断延长19.四种波折号作用:A表解释说明前文B表后文跳跃转折C表声音中断延长D表时地数起止20.四种引号作用:A表引用实际内容B表讽刺反语C表特定称谓D表着重强调二、语文学法归类1.课文预习六步法:A查注生词,扫清三字B朗读课文,感知内容C了解作者,把握背景D标明段序,分清结构E画关键句,体会作用F简写主旨,归纳特色2.学生课堂听讲五法(细听讲做笔记):A听到listenB看到lookC写到writeD说到speakE思到think(耳眼手嘴脑五官并用)3.赏诗三步法:A知人论世(了解作者,把握背景)B译析字面(通译全诗,分析景情)C阐明主旨(简述内容,阐明理趣)4.划分文章结构四法:A依据表达方式B找寻明暗线索C依据时空顺序D依据逻辑顺序5.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A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题句)B点明中心,亮出主旨(中心句)C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悬念句)D承上启下,自然衔接(过渡句)E前后照应,和谐统一(照应句)F侧面烘托,间接映衬(烘托句)G后文铺垫,埋下伏笔(铺垫句)H增强语言,突出特征(修辞句)6.辨别七类文章写法:A对比写法B象征写法C烘托写法D以小见大写法E先扬后抑写法F虚实结合写法G夹叙夹议写法高考语文易错的108个多音字总结1、单:单(shàn,姓)老师说,单(chán匈奴族首领)于只会骑马,不会骑单(dān)车。
高考语文必备知识之散文、小说、童话、戏剧的基本常识

高考语文必备知识之散文、小说、童话、戏剧的基本常识幻想,是我们对未来生活的想象。
童话离不开幻想,幻想离不开夸张。
夸张,是对所要表现的对象或某种特征,故意夸大或缩小的一种修辞手法。
没有夸张,幻想的内容就会失去光彩;没有夸张,童话中的形象就会暗淡无光;没有夸张,童话的讽刺性就会失去锋芒;没有夸张,童话的语言就会缺乏感染力。
如《皇帝的新装》中,那个爱慕虚荣、愚蠢的赤裸裸的皇帝,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是不存在的,但我们却相信这个故事,因为现实中就有大量爱慕虚荣、愚蠢的人存在,同时也就产生了那种骗子,他们利用一些人的爱慕虚荣、愚蠢,导演着一幕幕荒诞的闹剧。
这种幻想,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
变形,是指有意识地变更所描写的对象的性质、形态,以达到使他们具有最大的表现力的目的。
在童话创作中,常常运用幻想、夸张等艺术手段把人形变作其他各种物体,如《格林童话》中的“青蛙王子”是因为中了魔法而变成了青蛙。
(2)写童话需要有拟人化的形象。
童话里的形象,大多是拟人化的。
童话中,无论是动物、植物,还是其他东西,都可以像人一样会思考、会说话、会做事、会生活。
列宁说过:“儿童的本性是爱听童话的。
你给儿童讲故事时,如果其中的鸡儿、狗儿都不会说人话,儿童便没有兴趣。
”(3)写童话需要有奇妙、曲折、动人、完整的故事情节。
由于童话创作的主要手法是想象、幻想、夸张和拟人,因此,童话的情节都非常奇妙,洋溢着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如《神笔马良》的故事,说的是穷孩子马良,凭顽强刻苦的精神,得到了一支神笔。
他拿着这支神笔帮助贫苦大众,智斗财主、皇帝,让人读后无不称快。
(4)童话中的幻想是生活的反映,因此要植根于现实。
优秀的童话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是作者细心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后,通过“幻想处理”,创作出来的。
写童话不仅需要细心观察,还要经过一个“幻想处理”,也就是“生活幻想化”的过程。
只有经过这个过程,生活才能成为童话。
童话中的夸张一定要突出事物的本质。
高三语文必掌握的知识点总结

高三语文必掌握的知识点总结高三语文必掌握的知识点总结1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情节、具体环境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议论文的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高三语文必掌握的知识点总结2(一)、现代文:鉴赏与评价写作:1、立论与驳论2、论据的选择与运用3、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4、准确评论典型人物5、内容有意境修辞的方法古文失分点:现代文的赏析和理解古文的解析诗歌的鉴析写作深度及广度(三)、系统提高现代文及文言文阅读能力,特别是解题能力,巩固文言诗句的知识点。
高考语文学生必背知识点大全2023

高考语文学生必背知识点大全2023高中语文必背知识点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结局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离骚》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掩涕:长太息以掩涕兮(掩面拭泪)2、谇:謇(jiǎn)朝谇(suì)而夕替(谏争)3、替: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4、虽:虽九死而未悔(纵然,即使)5、众女: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许多小人)6、蛾眉: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高尚德行)7、遥诼:谣诼(zhuó)谓余以善淫(造谣,诽谤)8、偭:偭(miǎn)规矩而改错(背向,引申为违背)9、度:竞周容以为度(法度,准则)10、溘:宁溘(kè)死以_兮(突然,忽然)11、异道:夫熟异道而相安(不同道)12、尤:忍尤而攘诟(罪过)13、伏:伏清白以死直兮(守,保持)14、相道:悔相道之不察兮(观察,选择道路)15、及:及行迷之未远(趁着)16、止息:驰椒丘且焉止息(停下来休息)17、初服:退将复修吾初服(当初的衣服,比喻原先的志向)18、岌岌:高余冠之岌岌兮(高耸的样子)19、游目:忽反顾以游目兮(放眼观看)20、缤纷:佩缤纷其繁饰兮(繁多)21、未变:虽体解吾犹未变兮(不会改变)二、通假字1、错:偭(miǎn)规矩而改错(通“措”,措施)2、邑:忳(tún)郁邑余侘(chà)傺(chì)兮(通“悒”,忧愁苦闷)3、圜:何方圜之能周兮(通“圆”)4、离:进不入以离尤兮(通“罹”,遭受)5、章:芳菲菲其弥章(通“彰”,明显,显著)6、反:延伫乎吾将反(通“返”,返回)三、一词多义1、长: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副词,长久)②长余佩之陆离(使……加长)2、善:①亦余心之所善兮(以为是好的)②谣诼(zhuó)谓余以善淫(擅长)3、以为:①制芰(jì)荷以为衣兮(用……做)②余独好修以为常(认为)4、修:①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美好)②退将复修吾初服(整理)③余独好修姱以为常(美,美好)5、虽:①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惟,只是)②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纵然)四、词类活用1、鞿羁: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名作动,约束)2、淫:谣诼谓余以善淫(动作名,_的事)3、群:鸷鸟之不群兮(名作动,合群)4、死:伏清白以死直兮(为动用法,为……而死)5、屈、抑:屈心而抑志兮(使动,使……受委屈,使……受压抑)6、步:步余马于兰皋兮(使动,使……步行)7、高:高余冠之岌岌兮(使动,使……加高)8、长:长余佩之陆离(使动,使……加长)五、古今异义的词1、浩荡:怨灵修之浩荡(①古义: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