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LTE系统峰值速率的计算

合集下载

(完整版)LTE系统峰值速率的计算

(完整版)LTE系统峰值速率的计算

LTE系统峰值速率的计算我们常听到” LT网络可达到峰值速率100M、150M、300M ,发展到LTE-A更是可以达到1Gbps “等说法,但是这些速率的达成究竟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且如何计算呢?为了更好的学习峰值速率计算,我们可以带着下面的问题来一起阅读:1、LTE系统中,峰值速率受哪些因素影响?2、FDD-LTE系统中,Cat3和Cat4,上下行峰值速率各为多少?3、T D-LTE系统中,以时隙配比3:1、特殊子帧配比10:2:2为例,Cat3、Cat4上下行峰值速率各为多少?3、LTE-A ( LTE Advaneed要实现IGbps的目标峰值速率,需要采用哪些技术?影响峰值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影响峰值速率的因素有很多,包括:1. 双工方式——FDD、TDDFDD-LTE为频分双工,即上、下行采用不同的频率发送;而TD-LTE采用时分双工,上、下行共享频率,采用不同的时隙发送。

因此如果采用相同的带宽和同样的终端类型,FDD-LTE能达到更高的峰值速率。

2. 载波带宽LTE网络采用5MHz、10MHz、15MHz、20MHz等不同的频率资源,能达到的峰值速率不同。

3. 上行/ 下行上行的业务需求本就不及下行,因此系统设计的时候也考虑“下行速率高些、上行速率低些” 的原则,实际达到的效果也是这样的。

4. UE能力级即终端类型的影响,Cat3和Cat4是常见的终端类型,FDD-LTE系统中,下行峰值速率分别能达到100Mbps和150Mbps,上行都只能支持最高16QAM的调制方式,上行最高速率50Mbps。

5. TD-LTE系统中的上下行时隙配比、特殊子帧配比不同的上下行时隙配比以及特殊时隙配比,会影响TD-LTE系统中的峰值速率水平。

上下行时隙配比有1:3和2:2等方式,特殊时隙配比也有3:9:2和10:2:2等方式。

考虑尽量提升下行速率,国内外目前最常用的是DL:UL=3:1、特殊时隙配比10:2:2这种配置。

LTE速率计算

LTE速率计算

1、FDD理论计算公式:一个时隙(0.5ms)内传输7个OFDM符号,即在1ms内传输14个OFDM符号,一个资源块(RB)有12个子载波(即每个OFDM在频域上也就是15KHZ),所以1ms内(2个RB)的OFDM个数为168个(14*12),它下行采用OFDM技术,每个OFDM包含6个bits,则20M带宽时下行速速为:<OFDM的bits数>*<1ms内的OFDM数>*<20M带宽的RB个数>*<1000ms/s>=6*168*100*1000=100800000bits/s=100Mb2、TDD理论计算公式:假设:带宽为20MHZ,TDD配比使用配置为1,即DL:UL:S=4:4:2,特殊时隙配置为DwPTS : Gp : UpPTS=10:2:2,子帧中下行控制信道占用3个符号,传输天线为2。

总10ms周期内,下行子帧有效数为4+10/14*2=5.4320MHZ带宽下:每帧中下行符号数为14*12*100*(4+10/14*2)=91200每帧中下行控制信道所占用的符号数为(3*12-2*2)*100*5.43=17371.4每帧中下行参考信号数目为16*100*5.43=8685.7每帧中用于同步的符号数为288每帧中PBCH符号数为(4*12-2*2)*6=264则每帧中下行的PDSCH符号数为91200-17371.4-8685.7-288-264=64951假设采用64QAM,码率为5/6,则速率为:(6*5/6*64951*2)/10ms=64.951Mbits/s其中6为64 QAM时每符号的比特数,5/6为码率,2为天线数RE:资源粒子 RB资源块1RB=7*12=84RE一个RB=12个子载波20M带宽:12*15*100=18000Hz,加2M保护带宽,不就是20M了嘛,不同的带宽不同的资源粒子数OFDM符号是在时域上说的,一个RE就是OFDM符号。

TD-LTE峰值速率计算方法

TD-LTE峰值速率计算方法

TD-LTE 峰值速率计算方法大家都知道爱尔兰 B 表是建立呼损率与信道数量的关系;载TDL峰值数率则是查找TBS最大承bit 数与调制方式、系统带宽的映射关系。

TD-LTE峰值速率中的峰值与下列条件有关:A. 无线半帧中子帧配置比例B. 是否采用双流发射(每PORT口发射数据独立)C. 极限系统带宽D. 高阶调制方式E. 特殊时隙中的DWPT符号数是否承载数据业务有关如果以上内容均在最好的情况下即判定为峰值条件。

第一步如何查PDSCH调制方式与TBS索引号的表确定最大调制阶数64QAMPDSCH-JMCS INDEX 28号对应目前最高阶调制方式,相映的TBS INDEX为26号。

第二步确定在最大系统带宽下TBS INDEX =26 TBS承载最大bit数查表的75376bit该表名称为TBS-L1。

注释:我们现在说的100PRB为传输带宽,系统带宽对应的为110PRB表中以查找系统带宽为基准。

TBS-L1图表2,102】02亠103^fg10加1皿12327Q:* 285^2畑沖.[29S-J* 却如29^H12P 3752, 3752* 3巧扣3752^弼眇3(80* 400^ ■W&-1008-' 4584^ 4584P 4SS4* 45X4^' 4773 477F 4776* 4776^- 49矽3甲洌]过*?0<2-C2L-J2兄rilOO^- 必心(545(U C4?C?7坯竝川7433 74«k7斗&如748CM 773& 7732冲32 7的2舁8760^ 9144^ 阳4491* 9144^ 貯2齡9$2^9S»9528•-9528-^ 10630* 10580- 106SO* 10680- H如1ilO肿llfl^ 11448^ 11448*' 1144S< 1221 乐12576* 12S76* 12>76- 12960- 12960' 12960 1却伽1J536- 13536^ 14112^ 1411> 146S8* 146血14688-14688* 15264-152&4* 1S264* 152644 如15S40* 12血1MI&*16J1Z 16410-116992* 10叫1硼水16W2- 17568* 1756^1833(^ 1S33&* 13336^18336- 18336190妙侃旳*190SO* 19080+ 1:2061^ 20616-206)6- 2B84+213S4- 用跖21384. 22152*' 22152- 22152*1 12心22920* 23638- 2光&乳2368 鼾236S8-1 2449&24496. 24496-耳496, 25456* 2W16* 26416-2M16- 26416, 27376, 27376* 27376* 27376*28336* 14+29296* 29296- 292碱2^296- 30576- 30576* 30576* 30576- 31704. 317W* 13?30576*31704^ 31704- 317M* 51704* 32S56*32S56* 3285(5* 34008* 3400乳32856* 32S56- 3^003- 340亦弭她J4O08- 35160- 35160-35160* 35160*皿366 96・36696- 36696- 37883^ 37S8S< 37SSS< 39 23入型地39232- 39232^18^ 40576* 40576- 4057(S*40576^ 42368*4236S* 423倔 1 4236 腕43316- ■13816*19^ 43816* 43516^43816- 45352tJ453 52- 45352* 46SS8* 46S8S-46888*4I5S8& 2346SSS^ 46888^48536- 我切•48936^48936* 48«6- 51024+ 510?+ 51024*51024^51024* 51024* 52了5卜52752- 52752-52752-55056+5505(^ 55056+d 55056*55056* 55O5&仍猗5?珈57336* 57336* 59256-沁負5Q256* 2斧57336*沁卜59256-5925&59256\6MZ 61盼61664- 61酯46377 积24*161昭61如6377&W776* &3776』637?念側泌6^592- 66592 - 6S592-2>63776^ 63776* 66592/ 66592- 665P2- 66592* 6SS0S.68SOS+- 6SS0S.2和7537(5* 753 7(^ 7⑶餐了刃7S37(k 75376- 75376* 753764TBS>LX图奏第三步:双流发射最大BIT数确定原则根据协议36.213规定:A当系统带宽小于55PRB时,如果采用双流发射直接把TBS-L1查找数值乘以2即可。

TDLTE峰值速率理论计算

TDLTE峰值速率理论计算

TD-LTE理论速率计算方法决定UE传输速率的因素有三个:1.RB数2.调制编码方式yer数(单流还是双流)1.确定RB数和调制编码方式LTE一共有28种调制编码方式(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见下表最左边一列。

当UE处在不同的无线信道环境时,系统会以目标BLER值做参考,选择一个MCS。

关于RB数,系统会根据当前的资源以及UE承载的优先级,分配一定数量的RB。

在TS36.213的7.1.7.2.1节,可以查询给定MCS和RB数,1ms内传输的bit。

举例:计算TD-LTE的峰值速率。

在峰值速率时,系统为UE选择最高阶调制编码方式MCS28(对应的TBS是26)并调度所有RB(20M带宽下100个)。

在上面的表中,查出1ms传输75376 bit(标黄的那个)。

如果上下行时隙配比是2:2,一个5ms的TD-LTE半帧里有2个下行时隙。

如果特殊时隙也传输数据,特殊时隙的数据按照0.75倍的正常时隙速率计算。

所以5ms内的下行速率是:75376×(2 +0.75)= 207284 bit扩展到1秒,下行速率是,207284×200 = 41456800 bit = 41.4568Mbps2.确定单双流请注意,上面算出的是单流的速率。

如果是双流,需要查询TS36.213的7.1.7.2.2节另一个针对双流的速率表。

1个下行子帧可以发送75376 bit ,一个特殊子帧(比如10:2:2)可以发送55056 bitF:20MHZ,时隙配比1:3 2×2MIMO 特殊子帧3:9:2 10ms内6个下行子帧,75376×6×100×2=90.45mbpsD:20MHZ,时隙配比1:3 2×2MIMO 特殊子帧10:2:2 10ms内6个下行子帧,2个特殊子帧(75376×6+55056*2)×100×2=112.5mbps20MHZ,时隙配比2:2 2×2MIMO 特殊子帧10:2:2 10ms内4个下行子帧,2个特殊子帧(75376×4+55056*2)×100×2=82.3mbps上行,3:1是10Mbps,2:2是20Mbps。

LTE物理层理论峰值速率计算方法

LTE物理层理论峰值速率计算方法

TDD-LTE 物理层理论峰值速率计算方法TDD-LTE速率计算说明吞吐率取决于MAC层调度选择的TBS,理论峰值吞吐率就是在一定条件下计算可以选择的最大TBS。

TBS由RB数和MCS阶数查表得到,具体计算思路如下:①针对每个子帧计算可用的RE数,此处要根据协议物理层资源分布,扣除每个子帧里PDCCH,PBCH,S-SS,P-SS,CRS(对于BF还有DRS)等开销。

这些开销中,PBCH,S-SS,P-SS是固定的;其它的开销要考虑具体的参数设置,如PDCCH符号数,特殊子帧配比,4天线以上时映射到2端口还是4端口等,CRS和DRS的时频占用位置参考协议36.211的6.10节;②计算每个子帧RE可携带的比特数,可携带比特数=可用RE × 调制系数(64QAM为6)③依据可用的RB数选择满足CR(码率,编码速率)不超过0.93的最大的TBS,其中CR =TBS/可携带比特数。

④计算出每个子帧选择的TBS后,根据时隙配比累加各个子帧的TBS,如果是双码字还要乘以2,计算出最终吞吐率;TDD-LTE速率计算例下面以20M带宽,2×2 MIMO,子帧配比1,特殊子帧配比7,PDCCH符号1为例进行计算,下行传数的子帧有:0,1,4,5,6,9。

子帧0:可用RE=(((符号数-PDCCH-PBCH-辅同步)*每RB12个子载波-CRS)*中间6RB+((符号数-PDCCH)*每RB12个子载波-CRS)*剩余RB)*调制系数=(((14-1-4-1)*12-8)*6+((14-1)*12-12)*(100-6))*6=84384,查100RB对应的TBS,可以选择75376(MCS28)子帧1:可用RE=(((符号数-PDCCH-主同步)*每RB12个子载波-CRS)*中间6RB+((符号数-PDCCH)*每RB12个子载波-CRS)*剩余RB)*调制系数=(((10-1-1)*12-8)*6+((10-1)*12-8)*(100-6))*6=59568,TBS选择55056(MCS24) 子帧4:可用RE=(((符号数-PDCCH)*每RB12个子载波-CRS)*RB)*调制系数=(((14-1)*12-12)*100)*6=86400,TBS选择75376(MCS28)子帧5:可用RE=(((符号数-PDCCH-辅同步)*每RB12个子载波-CRS)*中间6RB+((符号数-PDCCH)*每RB12个子载波-CRS)*剩余RB)*调制系数= (((14-1-1)*12-12)*6+((14-1)*12-12)*(100-6))*6=85968,TBS选择75376(MCS28) 子帧6和子帧9分别与子帧1和子帧4计算相同下行吞吐率=(子帧0+子帧1+子帧4+子帧5+子帧6+子帧9)*2*100/1000000=(75376+55056+75376+75376+55056+75376)*2*100/1000000=82.323Mbps上行计算思路和下行基本一样,只不过上行需要考虑扣除的开销没有下行那么复杂,只需要在时域考虑每个子帧扣除2个符号的DMRS,频域考虑扣除PUCCH占用的RB数,和PRACH周期到来时,再扣除6个RB。

LTE系统峰值速率的计算

LTE系统峰值速率的计算

LTE系统峰值速率的计算我们常听到”LTE网络可达到峰值速率100M、150M、300M,发展到LTE-A更是可以达到1Gbps“等说法,但是这些速率的达成究竟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且如何计算呢?为了更好的学习峰值速率计算,我们可以带着下面的问题来一起阅读:1、LTE系统中,峰值速率受哪些因素影响?2、FDD-LTE系统中,Cat3和Cat4,上下行峰值速率各为多少?3、TD-LTE系统中,以时隙配比3:1、特殊子帧配比10:2:2为例,Cat3、Cat4上下行峰值速率各为多少?3、LTE-A(LTE Advanced)要实现1Gbps的目标峰值速率,需要采用哪些技术?影响峰值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影响峰值速率的因素有很多,包括:1. 双工方式——FDD、TDDFDD-LTE为频分双工,即上、下行采用不同的频率发送;而TD-LTE采用时分双工,上、下行共享频率,采用不同的时隙发送。

因此如果采用相同的带宽和同样的终端类型,FDD-LTE能达到更高的峰值速率。

2. 载波带宽LTE网络采用5MHz、10MHz、15MHz、20MHz等不同的频率资源,能达到的峰值速率不同。

3. 上行/下行上行的业务需求本就不及下行,因此系统设计的时候也考虑“下行速率高些、上行速率低些”的原则,实际达到的效果也是这样的。

4. UE能力级即终端类型的影响,Cat3和Cat4是常见的终端类型,FDD-LTE系统中,下行峰值速率分别能达到100Mbps和150Mbps,上行都只能支持最高16QAM的调制方式,上行最高速率50Mbps。

5. TD-LTE系统中的上下行时隙配比、特殊子帧配比不同的上下行时隙配比以及特殊时隙配比,会影响TD-LTE系统中的峰值速率水平。

上下行时隙配比有1:3和2:2等方式,特殊时隙配比也有3:9:2和10:2:2等方式。

考虑尽量提升下行速率,国内外目前最常用的是DL:UL=3:1、特殊时隙配比10:2:2这种配置。

LTE系统峰值速率的计算

LTE系统峰值速率的计算

LTE系统峰值速率的计算LTE(Long-Term Evolution)是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其峰值速率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峰值速率是指在理想条件下,系统所能支持最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计算LTE系统的峰值速率。

下行峰值速率的计算需要考虑以下多个因素:a. 带宽(Bandwidth):LTE系统中,下行带宽通常为5、10或20 MHz。

带宽越大,峰值速率越高。

b. 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术:MIMO技术允许在同一频段上使用多个天线,从而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LTE系统中,支持的MIMO配置有1x1、2x2、4x2等。

MIMO配置越高,峰值速率越高。

c.调制与编码方案:LTE系统中常用的调制与编码方案包括QPSK、16QAM和64QAM,分别代表4、16和64个相位的星座图。

使用更高阶的调制方案可以提高传输速率,但对信道质量和干扰抑制要求也更高。

d.调度算法:LTE系统中采用动态资源分配和调度算法,在不同的用户和信道条件下,会采用不同的调度策略。

调度算法的性能直接影响到峰值速率的实际达到情况。

根据上述因素,下行峰值速率的计算公式如下:DL Peak Rate = 带宽 x MIMO配置 x 峰值调制阶数 x 符号速率例如,LTE系统中采用20MHz带宽,4x2MIMO配置,64QAM调制,每个符号传输6个比特,则下行峰值速率为:DL Peak Rate = 20 MHz x 4x2 x 64 x 6 = 3.84 Gbps上行峰值速率的计算与下行类似,同样需要考虑带宽、MIMO配置、调制与编码方案和调度算法等因素。

上行峰值速率的计算公式如下:UL Peak Rate = 带宽 x MIMO配置 x 峰值调制阶数 x 符号速率例如,LTE系统中采用10MHz带宽,2x2MIMO配置,16QAM调制,每个符号传输4个比特,则上行峰值速率为:UL Peak Rate = 10 MHz x 2x2 x 16 x 4 = 1.28 Gbps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计算结果是在理想条件下的峰值速率,实际情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信道质量、干扰、用户数量等。

LTE下行峰值速率计算

LTE下行峰值速率计算

LTE下行峰值速率计算LTE(Long-Term Evolution)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一种,其下行峰值速率是衡量网络效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下面将详细介绍LTE下行峰值速率的计算方法。

1. 带宽(Bandwidth):带宽是指网络传输速率的最大限制。

在LTE 中,带宽可以分为10MHz、15MHz和20MHz等几个不同的选项。

带宽越大,可支持的数据传输速率也就越高。

2. 调制解调方式(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MCS用于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以便传输。

在LTE中,MCS的选择取决于信道质量和信噪比。

较好的信道质量可以选择更高效的MCS,从而提高传输速率。

3. 天线数目(Number of Antennas):天线数目是指发送和接收信号所使用的天线数量。

在LTE中,可以使用1根、2根或4根天线。

多根天线可以通过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术实现信号的并行传输,从而提高传输速率。

4. 调度算法(Scheduling Algorithm):调度算法决定了哪些用户可以优先获得网络资源。

LTE中的调度算法通常根据用户的优先级和信道条件来决定分配给用户的资源,从而进一步提高传输速率。

根据上述因素,可以使用下行峰值速率的计算公式来估算LTE网络的传输速率:下行峰值速率=(子载波数量x符号数)/(子载波间隔x时隙数)x符号速率x编码率其中,子载波数量是根据带宽确定的,具体数值如下:-对于10MHz带宽,子载波数量为50;-对于15MHz带宽,子载波数量为75;-对于20MHz带宽,子载波数量为100。

符号数是指每个时隙中进行调制的符号数量,通常为7或者14子载波间隔是确定LTE频率资源的参数,它通常有三种可选的值:15kHz、7.5kHz和3.75kHz。

时隙数是指每个子帧中的时隙数量,一个子帧通常由14个时隙组成。

符号速率是指每秒传输的调制符号数量,它的数值根据MCS的不同而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TE系统峰值速率的计算
我们常听到”LTE网络可达到峰值速率100M、150M、300M,发展到LTE-A更是可以达到1Gbps“等说法,但是这些速率的达成究竟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且如何计算呢?
为了更好的学习峰值速率计算,我们可以带着下面的问题来一起阅读:
1、LTE系统中,峰值速率受哪些因素影响?
2、FDD-LTE系统中,Cat3和Cat4,上下行峰值速率各为多少?
3、TD-LTE系统中,以时隙配比3:1、特殊子帧配比10:2:2为例,Cat3、Cat4上下行峰值速率各为多少?
3、LTE-A(LTE Advanced)要实现1Gbps的目标峰值速率,需要采用哪些技术?
影响峰值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峰值速率的因素有很多,包括:
1. 双工方式——FDD、TDD
FDD-LTE为频分双工,即上、下行采用不同的频率发送;而TD-LTE采用时分双工,上、下行共享频率,采用不同的时隙发送。

因此如果采用相同的带宽和同样的终端类型,FDD-LTE能达到更高的峰值速率。

2. 载波带宽
LTE网络采用5MHz、10MHz、15MHz、20MHz等不同的频率资源,能达到的峰值速率不同。

3. 上行/下行
上行的业务需求本就不及下行,因此系统设计的时候也考虑“下行速率高些、上行速率低些”的原则,实际达到的效果也是这样的。

4. UE能力级
即终端类型的影响,Cat3和Cat4是常见的终端类型,FDD-LTE系统中,下行峰值速率分别能达到100Mbps和150Mbps,上行都只能支持最高16QAM的调制方式,上行最高速率50Mbps。

5. TD-LTE系统中的上下行时隙配比、特殊子帧配比
不同的上下行时隙配比以及特殊时隙配比,会影响TD-LTE系统中的峰值速率水平。

上下行时隙配比有1:3和2:2等方式,特殊时隙配比也有3:9:2和10:2:2等方式。

考虑尽量提升下行速率,国内外目前最常用的是DL:UL=3:1、特殊时隙配比10:2:2这种配置。

6. 天线数、MIMO配置
Cat4支持2*2MIMO,最高支持双流空间复用,下行峰值速率可达150Mbps;Cat5支持4*4MIMO,最高支持四层空间复用,下行峰值速率可达300Mbps。

7. 控制信道开销
计算峰值速率还要考虑系统开销,即控制信道资源占比。

实际系统中,控制信道开销在20~30%的水平内波动。

总之,有很多因素影响所谓的“峰值速率”,所以提到峰值速率的时候,要说明是在什么制式下、采用了多少带宽、在什么终端、什么方向、什么配置情况下达到的速率。

下行峰值速率的计算:
计算峰值速率一般采用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从物理资源微观入手,计算多少时间内(一般采用一个TTI或者一个无线帧)传多少比特流量,得到速率;
另一种:是直接查某种UE类型在一个TTI(LTE系统为1ms)内能够传输的最大传输块,得到速率。

下面以FDD-LTE为例,分别给出两种方法的举例。

【方法一】
首先给出计算结果:
20MHz带宽情况下,一个TTI内,可以算得最高速率为:
总速率=,
业务信道的速率=201.6*75%≈150Mbps
数字含义:
6:下行最高调制方式为64QAM,1个符号包含6bit信息;
2和7:LTE系统的TTI为1个子帧(时长1ms),包含2个时隙,常规CP下,1个时隙包含7个符号;因此:在一个TTI内,单天线情况下,一个子载波下行最多传输数据6×7×2bit;2:下行采用2×2MIMO,两层空分复用,双流可以传输两路数据;
1200:20MHz带宽包含1200个子载波(100个RB,每个RB含12个子载波)
75%:下行系统开销一般取25%(下行开销包含RS信号(2/21)、PDCCH/PCFICH/PHICH(4/21)、SCH、BCH等),即下行有效传输数据速率的比例为75%。

如果是TD-LTE系统,还要考虑上下行的时隙配比和特殊时隙配比,对下行流量对总流量占比的影响。

如在时隙配比3:1/特殊子帧配比10:2:2的情况下:
一个无线帧内,各子帧依次为DSUDD DSUDD,其中D为下行子帧U为上行子帧,每个子帧包含2个时隙共14个符号,S为特殊子帧,10:2:2的配置,表示DwPTS(Downlink Pilot TimeSlot)、GP(Guard Period)和UpPTS(Uplink Pilot TimeSlot)各占10个、2个和2个符号。

那么所有下行符号等效在一个TTI内占的比例为(6*14+2*10)/14*10=74%,如果也粗略考虑75%的控制信道开销,那么TD-LTE系统在3:1/10:2:2的配置下,下行峰值速率可达:201.6*75%*74%≈112Mbps
其他的时隙配比、特殊子帧配比,都可以参考这个方法来计算。

【方法二】
这个方法简单直观很多,如下表,第一列是终端类型1~8(常用3、4)
第二列为一个TTI内传输的最大传输块bit数,那么峰值速率就等于最大传输块大小/传输时间间隔,以Cat3和Cat4为例,峰值吞吐率分别为102048/0.001=102Mbps和150752/0.001=150Mbps。

Cat5因为可以采用了4*4高阶MIMO,4层空分复用在一个TTI内传299552bit,因此能达到300Mbps的下行峰值速率。

FDD-LTE系统,计算可到此为止,TD-LTE系统需要再根据时隙配比/特殊子帧配比乘上比例,Cat3和Cat4的下行峰值吞吐率分别为75Mbps和111Mbps。

超级啰嗦:
1、Cat3因为最大传输块为102048,所以FDD-LTE中峰值速率最高只能到100Mbps。

2、控制信道开销的计算,受RS信号、PDCCH/PCFICH/PHICH、SCH、BCH等因素影响,前两部分占比较高(分别2/21和14/21),SCH和BCH占比较少(两者相加不足1%),篇幅有限,抱歉不做详细介绍。

3、TD-LTE的峰值速率的计算,这里是按照1个TTI(1ms)来计算的,思路可能有点绕,如果将时间考虑为10ms的无线帧,计算就会更加直观一些,10ms内,有几个下行子帧,乘以每个子帧传的比特数或者传输块大小,得到的结果虽然一样,但用无线帧10ms的计算方式更好理解一些,可自行尝试计算。

上行峰值速率的计算:
【方法一】
首先给出计算结果:
20MHz带宽情况下,一个TTI内,可以算得最高速率为:
总速率=
数字含义:
4:上行最高调制方式为16QAM,1个符号包含4bit信息;
2和7:LTE系统的TTI为1个子帧(时长1ms),包含2个时隙,常规CP下,1个时隙包含7个符号;因此:在一个TTI内,单天线情况下,一个子载波上行最多传输数据4×7×2bit;96*12:20MHz带宽共100个RB,假设PUCCH占用2个RB,上行RB数要遵循“2/3/5”的原则,所以PUSCH最多用96个RB,每个RB含12个子载波;
79%:系统开销一般取25%(考虑RS消耗1/7、SRS消耗1/14),即上行有效传输数据速率的比例为79%。

【方法二】
直接用最大传输块来计算,可见Cat3和Cat4的上行峰值速率为51Mbps(最高调制方式16QAM)、Cat5的上行峰值速率可达75Mbps(最高调制方式64QAM)。

TD-LTE系统中,和下行一样,以时隙配比3:1/特殊子帧配比10:2:2的配置为例:DSUDD DSUDD。

所有上行符号占的比例就是(2*14+2*2)/14*10=21.4%,这时TD-LTE系统的上行峰值速率可达:
51Mbps*21.4%=10.5Mbps
超级啰嗦:
1、上行开销的计算也有很多不同的版本,比如是否考虑PUCCH、SRS,是否考虑PRACH(PRACH 每20ms发送一次,在时间上占5%,PUSCH每ms发送,在时间上占95%),以及RB数的应用(是否遵循2/3/5的原则),考虑不同的因素可以根据运营商的实际要求,计算结果偏差不会很大。

2、TD-LTE上行同下行,如果考虑以10ms无线帧为时间单位计算会更加的直观。

LTE-A如何达到1Gbps的峰值速率?
从无线网络各极端、各制式的规律来看,提高峰值速率最有效、直接的手段就是增加频谱,即用“带宽”来换“速率”。

LTE向LTE-A发展的道路上也不可避免的采用了这种方式,引入了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简称CA。

CA将同频段内相邻的、或者同频段内不相邻的、或者不同频段的载波聚合起来,用类似“多载波”的方式,提高峰值速率。

每个载波最高20MHz带宽,最多可以是5个载波,所以最高可利用100MHz的频谱,这样CA即能在40~100MHz带宽内提供300~750Mbps(2X2 MIMO)或>1Gbps(4X4 MIMO)的峰值吞吐率。

仅凭借CA还不能达到1Gbps的速率,还要依靠高阶MIMO(或叫MIMO增强),协议提出了下行4x4 MIMO、8x8 MIMO和上行2x4 MIMO、4x4 MIMO等模式,以实现以下水平的峰值速率:
DL: 300 ~600 Mbps (4x4 MIMO, 8x8 MIMO) in 20MHz, or >1Gbps (4x4 MIMO) with CA.
UL: 150 ~300 Mbps (2x4 MIMO, 4x4 MIMO) in 20MHz , or >1Gbps (4x4 MIMO) with CA
但LTE-A中的高阶MIMO,类似HSPA+网络向2*2MIMO升级的演进路线,需要硬件升级,网络改动比较大,没有CA应用起来那么方便,所以实现起来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