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素材---古代诗人
关于古代诗人的写作素材

关于古代诗人的写作素材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青莲乡。
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
天宝元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
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
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
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途中遇赦。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邱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
仙之人兮列如麻。
」而当大梦初醒来,幻境消失,又引出了对人生世事的感慨:「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这种想落天外的特点,大大发展了庄子寓言,屈原初次的浪漫精神和表现手法,也融汇了道教的神仙意象,具有令人惊叹不已的艺术魅力,赢得了一代「诗仙」的赞誉。
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
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人称“诗圣”。
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
唐肃宗时,官左拾遗。
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七一二-七七零),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
描写唐代诗人的作文

描写唐代诗人的作文篇一《走进李白的诗意生活》唐代诗人里面,我最喜欢李白了。
他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在中国诗歌的天空中闪闪发光。
我时常想象李白的样子,他肯定是个潇洒又不羁的人。
他穿着一袭白衣,腰间挂着一把宝剑,就那样带着一身的酒气和豪情走在大唐的土地上。
比如说有一次,我去山上游玩,站在山顶的时候,那风呼呼地吹着,远处的山峰连绵起伏,云雾缭绕在山间,就像一条条白色的丝带。
就在那一瞬间,我脑子里突然就蹦出李白的“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我感觉我好像有点能体会到李白站在高处看风景时的心境了。
李白这家伙,那喝酒的本事可大了。
他喝酒就跟喝水似的,而且喝得越多,诗写得越溜。
不是说“李白斗酒诗百篇”嘛。
他可以今天在这个酒馆,和一群朋友大喝特喝,明天又跑到另一个地方去,对着月亮独酌。
我猜啊,他喝酒的时候可能是这样,端起酒杯,看着杯中的酒,就像是看到了一个小小的江湖。
然后一仰头,把酒灌下去,眼睛里就有了那种“我乃世间最逍遥之人”的光芒。
他喝多了就不管不顾了,在皇宫里让高力士脱靴,杨贵妃研墨。
这家伙真的是太狂了,但就是这种狂,才让他的诗充满了一股冲破天际的霸气。
我觉得李白要是生活在现代,肯定也是个超级有趣的人。
他会满世界旅游,看到不同的风景就写不同的诗。
什么高山啊,大河啊,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和他的笔。
他对朋友那也是超级仗义,今天朋友有困难,他立马就拿着剑冲过去帮忙,就像他诗里说的“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他就这样活在自己的诗意世界里,潇洒地来,潇洒地走,留下一堆流芳千古的诗歌让我们这些后人对他念念不忘。
篇二《杜甫:那个苦乐参半的诗圣》提到唐朝诗人杜甫,给人的第一感觉估计就是他好苦啊。
可他也有自己让人觉得快活又生动的一面呢。
杜甫这人啊,是个心地特别善良又敏感的主儿。
他对这世间万物就像有一颗超级柔软的心。
我有次逛菜市场的时候,看到一个大叔在卖菜,他那蔬菜摆得整整齐齐,有绿油油的青菜、红彤彤的西红柿。
这时一个大妈过来跟他砍价,大叔有点无奈又好笑地和大妈打着商量,周围还有一群小孩子跑来跑去的吵闹。
高考语文作文课文素材集(1)——古代诗人

高考语文作文课文素材集(1)——古代诗人作文天地04-25 1421高考语文作文课文素材集(1)——古代诗人——李清照、苏轼、辛弃疾、陶渊明★《声声慢》与李清照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
她和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夫妇感情甚笃,家庭生活平静美满,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靖康二年,她和赵明诚相继避兵江南,丧失了向来珍藏的大部分金石书画。
赵明诚病死后,她就辗漂流于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孤苦生活中度过了晚年。
她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二期。
前期词描写她在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词里描绘的藕花深处的归舟和滩头惊飞的鸥鹭,活泼而富有生趣。
又如〈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委婉而含蓄地表达了闺中的寂寞和离情,流露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喜爱。
后期离乡背井、骨肉分散,她在经过兵火之后对现实所怀有的深忧。
〈渔家傲〉词:“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流露了她无家可归的痛苦心情,同时表达她要求摆脱现实的苦闷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等诗句鞭挞了南宋统治集团里那些见了敌人就只知逃跑的人物。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因思愁而消魂,因消魂而人瘦。
帘外,冷风残菊;帘内,倩人憔悴。
诗人在两者之间着一“比”字,不仅使情景交织在一起,还突出了词眼“瘦”字。
瘦,既是人物形体特征的描绘,又是内心世界的透视,这样,一个身体清瘦、满面愁容的女诗人的形象就活脱脱地浮现了出来。
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
中国古代一生都能用来引用作文素材的诗人

中国古代一生都能用来引用作文素材的诗人全文共6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从前,中国有一位非常非常伟大的诗人,他就是李白。
李白从小就非常聪明,写诗词的本领超乎想象。
他的诗词构思巧妙,用词新颖,意境优美动人。
无论你写什么样的作文,只要引用李白的诗句,都会使你的作文生动有趣,分数一定超高!李白的诗词大多抒发自然之美和个人的思想感情。
比如他在《望天门山》里写道:"青青子矜,悠悠我心。
"用诗意盎然的语言描绘了高山流水的壮丽景色,也表达了内心澄净宁静的思绪。
多好的诗句啊,如果引用在作文里,一定会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印象。
再比如他的另一首名作《行路难》,诗中写道:"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有感而发"。
短短一句就道出了边塞将士行路艰难的困苦,勾勒出那些在外征战的游子对家乡的无限眷恋。
如果把这句引用在"献给军人家属"的主题作文里,必定感人肺腑,分数爆表!李白写的诗通俗易懂,又不乏高远的思想境界,即使小朋友们看了也能懂个大概。
所以,将来无论你要写什么样的作文,都可以随手从李白的诗里找出合适的句子佐证你的观点。
就像我的这篇文章,完全是由李白的诗句和赞美之词编织而成,看,是不是又生动有趣,又不失水平呢?所以,大家要好好记住李白,这位古代伟大的诗人,他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在今天照样宝贵,值得我们去发掘和珍惜。
相信只要勤加钻研,大家都能从中受益,在写作文的时候如鱼得水,作文分数自然会一路飞黄腾达!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下次我还会给大家介绍其他优秀的古代诗人的,一定要期待哦!篇2哈哈,我是小学生小明啦!今天老师让我们写一篇关于中国古代诗人的作文,我可高兴了,因为我最喜欢诗词了!古人写的诗词可是非常有意思哦。
我最喜欢的古代诗人是李白!李白生活在公元701年到762年,他可是唐朝最著名的大诗人哦。
李白的诗写得特别好,充满了浪漫和英雄主义的情怀。
他的诗歌像一匹马一样自由奔放,就像这首诗:"相看两不厌,惟有岭暮暮。
与古代诗人有关的作文

与古代诗人有关的作文与古代诗人有关的作文篇一中国古代的诗人里,有很多天才,比如李白、王勃、骆宾王等,他们在六七岁时,就显出了天赋。
但是,有一个人,他六七个月就认识了“之”和“无”两个字,五六岁时就会写诗,十几岁时就弄懂了音律。
他不但天赋好,还刻苦学习。
他因为每天长时间读书,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
他就是被世人称为诗魔的白居易。
他凭借自己的实力,顺利地考中了进士。
之后,当了校书郎、翰林学士、左拾遗等官,但是因为他写了很多反映现实的诗,引起了很多官员的不满,被贬到江州做司马,人称“江州司马”。
在江州,他写下了著名的《琵琶行》。
其中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成为了千古名句。
白居易作为大诗人,最突出的成就,就是领导了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就是用乐府诗的形式,用新题写时事。
其中的代表作是《卖炭翁》,这首诗反映了当时底层人民的贫穷和与可怜以及朝廷不关心百姓的死活。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在终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穿着单衣,冒着寒风,想为自己的一车炭卖个好价钱。
可是,两个狠心的太监用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换走了老翁辛辛苦苦烧的一车炭。
我很同情那个老翁。
白居易一生写了无数首诗,在做官期间做了许多有意义的事,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与古代诗人有关的作文篇二唐如训是晚明著名的盲人诗人。
他出生在书香门第,从小就喜欢阅读,但不幸的是,当他五岁时,他因天花而失明。
起初他非常悲伤和悲观,但后来他慢慢平静下来,心想:世界上没有什么困难,但我恐怕不会下定决心。
只要你努力工作,你可以通过看着双眼而不是看着来获得知识。
因此,他每天都去书房听他哥哥朗读和背诵诗歌,牢记他所听到的关于张文和诗歌的一字一句。
他还想出了一些帮助记忆的方法。
他模仿古代人们绑绳子来记忆事件的方式。
他用几根不同粗细的绳子在上面打各种结,并记录下整个张文和诗歌。
有时,用刀子在木头或竹竿上刻下不同的刀痕来记录。
当没有人给他读书时,他摸着绳结和刀痕大声朗读。
就这样,几年后,唐如训读了许多书,开始学习写诗。
唐朝诗人作文素材

唐朝诗人作文素材《唐朝诗人作文素材》素材一《李白:侠客行与真实的剑侠梦》李白除了是个才华横溢的诗人,还一直心心念念做个侠客。
他那首《侠客行》里写“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感觉特别酷。
我有一次去参加一个古装文化节。
在活动中有很多人穿着古装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
我就看到一个哥们儿,穿着一身白色古装,腰间配着一把剑,扎着那种高高的发髻,乍一看特别像我想象中的李白侠客的模样。
他在人群中走着,那把剑时不时随着他的脚步晃动。
我凑过去跟他聊天,他告诉我他特别崇拜李白,就想把李白那种侠客的潇洒劲儿给表现出来。
这就像李白,虽说我们不知道他到底有没有真的十步杀一人那样的武艺,但他的心里肯定装着一片江湖。
李白仗剑走天涯,他不是走过很多地方嘛,就像现在好多人疯狂地喜欢旅行一样。
他喝酒写诗,幻想自己是个侠客,到处交朋友,不管是文人墨客还是江湖侠士。
就拿他和杜甫的相遇来说,那肯定是像两个江湖高手相见,互相欣赏,互相切磋诗歌武艺,只不过他们的武艺就是笔墨文辞。
素材二《杜甫:草堂岁月里的真实心酸和诗意坚守》杜甫给人的感觉总是那种充满沧桑的,最出名的就是他在成都住的草堂啦。
有次我去成都旅游就专门去参观了杜甫草堂。
那地方看着不太大,但你进去就感觉得到一股清冷的气息。
草堂的茅屋看起来破破旧旧的,就像是随时都会被一阵大风吹垮一样。
在小径上走的时候,能看到周围的植物长得很茂盛,可是这种茂盛却让草堂更显得荒凉。
杜甫当时在那儿,穷困潦倒的。
他一直想好好生活,可是外界的战乱之类的总是打乱他的生活。
他的那些诗很多都是反映现实的悲惨状况的,从草堂的景象你就能体会到他当时的心酸。
就像我们普通人有时候日子过得拮据,生活到处都是问题。
他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时候,可能就是在某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看着屋顶漏雨,被子又冷又湿,心里想着自己生活的不容易,还不忘去担忧天下的寒士。
他在这个草堂里也不忘写诗,就像即使生活给我们重重一击,我们还是得找个乐趣或者发泄的渠道,他的渠道就是写诗,把自己的苦难和对苍生的同情都写进诗里。
高中古代诗人作文

高中古代诗人作文古代诗人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大特色,古代诗歌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古代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文化的核心,同时也是古代学者和知识分子的涵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古代文学中的杰出作家,他们以诗歌为主体的文学作品,把当时的社会状况,人间的悲欢离合,祝福和怨恨描绘的淋漓尽致。
诗经时期,中国古代文学出现了大量的著名诗人,其中最著名的是屈原、曹植和李白。
屈原(前343年-前277年)即《诗经》中的作者,他最重要的作品是《涉水部》、《召牢部》、《泽序部》。
他的诗,把生活中的情节张扬得淋漓尽致,也成为中国古代悲剧文学的代表作。
另外,曹植(西元223年-西元263年)是一位专从屈原学习的古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有一种深刻的本质洞察力,更的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他的诗词中时有伊人的知性美、物态景象的绘景之美和表达上的深厚情怀。
《诗经》中的李白(西元701年-西元762年)的诗歌,以其无穷的文学才华和诗意的情怀而闻名于世,他的作品有《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
他的诗集,给予了我们深刻的文学才华和诗意的经典,以及关于自然界、物质世界和人间情怀的深刻体会。
诗歌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是古代社会的精神养料,也是古代学者和知识分子的涵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的著名诗人,不仅为中国古代文学文化注入了强大的精神能量,也是古代文学文化中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原动力。
古代史上出现过众多优秀的诗人,他们以高雅的文字吟唱着自然与人间的事物,以富有感染力的诗句铭刻着古代文化的雅韵,他们的诗歌成为中国古代文化文学最重要的精髓。
古代文学中的优秀诗人,他们的作品展示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时代的风采,以及人间的悲欢离合、祝福与怨恨的淋漓尽致的描绘。
他们的诗品,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文化的高度,也是古代学者和知识分子的涵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传承至今,传颂古代文学文化的伟大成就。
高中作文素材---古代诗人

• “众人皆醉我独醒”,“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 下而求索”的爱国志士屈原,“虽九死其犹未 悔”,面对支离破碎的祖国,面对饥寒受苦的老 百姓,作为士大夫却束手无策,纵身跃入滔滔江 水中,为后世可歌可泣之人。他找准了自己的位 置,他是一名为黎民百姓谋幸福生活的士大夫, 面对朝廷的腐败束手无策,只好投身于海,为祖 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 当李白不被重用时,他却仍能快乐地梦游 天姥,却仍能举杯畅饮。他对明天有着乐 观的微笑。当苏轼屡遭贬谪,他却仍有 “泛舟游赤壁”的雅兴,有“浪淘尽千古 英雄”的豪迈。他对明天有着希望的微笑。 当屈原纵身投江时,我想他也一定带着微 笑,因为他坚信他的“众人皆醉唯我独醒; 举世浑浊唯我独清”一定会给后人带来思 索和警惕。
10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
• 1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 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 1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 挂倚绝壁。 《蜀道难》
• 13、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 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 1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16、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 带伤心碧。 《菩萨蛮》
• 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也曾热衷于官场,想 在仕途上一展自己的抱负。但当他做了彭 泽县令,了解到官场的黑暗以后,便毅然 辞官归隐,“羁鸟倦旧林,池鱼思故渊”, 他还是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生活,从此躬耕农田,不问世事。他找 到了自己的位置,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
• 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 士,是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的雅人,是那个“戴月荷锄归”的农夫, 对!是他,是这享誉文坛百千年的陶渊明。 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田园。 他忘却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的不达, 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中的圣 地——桃花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0、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子夜吴歌》
• 2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2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
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 23、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 鹧鸪飞。 《越中览古》
• 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也曾热衷于官场,想 在仕途上一展自己的抱负。但当他做了彭 泽县令,了解到官场的黑暗以后,便毅然 辞官归隐,“羁鸟倦旧林,池鱼思故渊”, 他还是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生活,从此躬耕农田,不问世事。他找 到了自己的位置,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
• 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 士,是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的雅人,是那个“戴月荷锄归”的农夫, 对!是他,是这享誉文坛百千年的陶渊明。 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田园。 他忘却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的不达, 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中的圣 地——桃花源。
•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子从长 长的历史甬道中走出,带着一身正气凛然,带着 满腹诗书才华,然而个性的棱角在世故的社会中 又何以保全?于是,为了皓皓之白,为了独醒于 世,屈子选择了“悲壮”之路。在滔滔的汨罗江 水中,他将自己洗刷地如此透彻清澄。但当他忘 记了混浊的天下之时,他又何曾记得还有千万的 百姓与自己远大的理想?
•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就是这样一个 诗人,忧国忧民。“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史官,信念坚强。“青云衣兮白霓裳, 举长矢兮射天狼。”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勇士,斗志昂扬。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就是这样一 个英雄,不畏强暴。
• 不管历史如何嬗变,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自从屈原投入汩 罗江的那一刻起,他在楚国百姓心中就牢牢凝固和沉淀了, 就注定他的灵魂将得到洗练和超度,割之不断、挥之不去, 进而升华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精神。时至今日,“屈原” 已经不是尚且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那个屈大夫,他所代表 的是一种时代精神、百姓情结和民族文化,穿越着时空, 年年相继,代代相传。也就是这样,“屈原”鲜活而永久 地活在了百姓心中。
• 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走着笑着红尘,走着辞 别故友。 一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 一叶轻舟, “惟见长江天际流”。 然而李白同样是位被上苍嫉妒的 文人啊!嫉妒他的人——年少英才;嫉妒他的诗——出水 芙蓉。 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 翰林遭贬, 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流放夜郎, 他“凤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 李白所走的路更
• 李清照有诗云:"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在很多人眼里,项羽是一个忠肝义胆的豪
杰。他叱咤风云的伟业,所向披靡的战绩,在秦汉交替之
际掀起了澎湃的浪潮。曾几何时,举世共仰,千秋景慕。
项羽因之而成为历代王朝倍加推崇的人物,着实为后人所 景仰。
6."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驹不逝。驹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的悲怆无疑已成为千古绝唱。 假如项羽不固守那狭隘的"义",假如项羽……那么,意气 风发,衣锦还乡,击筑高歌《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 扬,威加四海兮归故乡,安得猛将兮守四方"的人,可能 就不会是刘邦了。
• “众人皆醉我独醒”,“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 下而求索”的爱国志士屈原,“虽九死其犹未 悔”,面对支离破碎的祖国,面对饥寒受苦的老 百姓,作为士大夫却束手无策,纵身跃入滔滔江 水中,为后世可歌可泣之人。他找准了自己的位 置,他是一名为黎民百姓谋幸福生活的士大夫, 面对朝廷的腐败束手无策,只好投身于海,为祖 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 集诗人、神仙家、驴友、纵 横家、游侠、剑客为一身的 伟大天才。民间流传,高力 士曾为他脱靴,杨贵妃曾为 他磨墨,更有“若非群玉山 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的 千古名句。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 海。 《行路难》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 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 台。 《北风行》
• 苏东坡,即苏轼,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是 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和称“三 苏”,苏东坡在政治上恪守传统礼法,而又有改4 革弊政的抱负,故在仕途上多经坎坷。他性格豪 迈,诗词汪洋恣肆,清新豪健,开创豪放一派。 他心胸坦荡,在书法上虽取法古人,却又能自创 新意,充满了天真烂漫的趣味。同时,他善绘画, 喜作枯木怪石。苏东坡自称平生有三不如人的事 隋,即喝酒,下棋及唱曲子,但他的诗文、书、 画却名垂后世。
高考作文素材
古代文化名人
李白
•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 “济苍生”、“安黎元”的进步 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 斗。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 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 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 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 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 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构 思奇特,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 丽,语言清新明快,气势雄浑瑰 丽,风格豪迈潇洒,形成豪放、 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 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 存诗近千首,有《李太白集》, 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 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 面对国破山亡,屈原悲愤难捱,遂跳入汩罗江,以身殉了 一生的政治理想。
• 屈原的一生无疑是悲壮而又伟大的。虽然他在政治上失 败了,但是他始终不渝的效忠祖国的爱国热情,坚持不懈 的抵御强敌的战斗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 格,千百年以来,一直深深受到世人的缅怀、尊崇和爱戴, 感召和影响着无数中华儿女。据史料记载,屈原在两次流 放中,先后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九章》、《天 问》等不朽诗篇,影响深远。在这些诗歌之中,屈原尖锐 地抨击了当时昏庸王室的黑暗和腐败,表达了他对祖国对 人民的无限忠贞,流露出自己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忧愁苦 闷。
10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
• 1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 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 1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 挂倚绝壁。 《蜀道难》
• 13、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 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 1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16、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 带伤心碧。 《菩萨蛮》
• 当李白不被重用时,他却仍能快乐地梦游 天姥,却仍能举杯畅饮。他对明天有着乐 观的微笑。当苏轼屡遭贬谪,他却仍有 “泛舟游赤壁”的雅兴,有“浪淘尽千古 英雄”的豪迈。他对明天有着希望的微笑。 当屈原纵身投江时,我想他也一定带着微 笑,因为他坚信他的“众人皆醉唯我独醒; 举世浑浊唯我独清”一定会给后人带来思 索和警惕。
31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 清发。32三杯吐然诺,五岳倒 为轻!《侠客行》
33、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 轻王侯。34、乍向草中耿介死, 不求黄金笼下生。35、大鹏一 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上李邕》36人生达命岂暇愁? 且饮美酒登高楼.《梁园吟》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 济沧海”,意气风发的李白, 对前途充满着无限的憧憬。 他想通过官场仕途一展才华, 报效国家,挥洒人生。然而, 多年的官场生活,多年的仗 剑游历,让李白反思起来。
• 苏东坡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物质匮乏, 精神萧索,可苦难终使他振作、使他成熟。
尖啸的山风于谷口处受住,化为温柔的何
须;湍急的河流于河口处放缓,化为宽广
的浩瀚;绚烂的人生于苦难处收束,化为
成熟与淡泊。于是苏东坡从黄州突围,终
成赤壁二赋,大江一词,名传千古,恩泽 了后世无数书生骚客。
• 是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么?是那个“一蓑烟雨 任平生,何妨行啸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个高唱“大江 东去”的诗人么?苏轼,一个被宋神宗称赞为“才与李白 同,识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泼来的污水, 遭受贬谪后,忘却了所有的失意。他在黄州种地酿酒, “夜饮东坡醒复醉”,在黄州“倚杖听江声”,在黄州写 下“大江东去”。他总是那样的淡泊从容。他总是将所有 的痛苦失意抛之脑后,铭记着世间之美丽。不然,何来 “亲煮东坡肉”,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 人”的旷达与豪迈?
• 24、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 照古人。 《把酒问月》
2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
2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7、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28、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29、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独坐敬亭山》
• 30、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 孟德在赤壁低吟悲歌,周瑜在赤壁谈笑风生,而 真正带给赤壁完美壮烈的是苏轼。官场上的险恶 风波并没有消沉他高昂的意志,生活上的清贫并 没有销蚀掉他那乐观向上的心。伴着涓涓细泉, 聆听习习古风,故园神游中,苍银白发与皎洁月 光交相辉映。一尊还酹江月,多么豪迈的举杯, 淡逝了多少哀伤及生活磨难——纪念苏轼,让我 懂得了在困难逆境中应保持有奋勇向前的心……
• 情感、这一人类与生俱来的元素在一代仁 人贤士的一生中抒写得淋漓尽致。他们将 真情吐露,活得满满洒洒,坦坦荡荡,屈 原便是这样一位真性情的人。他高唱“长 太息以掩涕今,哀民生之多艰”。他高呼 “亦余心之所善今,虽九死其犹末悔”, 他将一个臣子的心掏出来呈现在众人面前, 不矫饰,不造作,终于,他的性情铸就了 他的英名,他从此不朽。
• 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安能摧 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遭人
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虽有昭昭
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
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 三人”,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七分化为 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若无意气, 他怎会有如此豁达的胸襟?
苏轼
有过得意,有过失意,他终于看清从 仕之路的艰辛与黑暗,高力士为其穿 靴实则铐住了他的双脚,朝廷赏赐实 际上是主子施舍的乞食。于是“钟鼓 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以 美酒清洗心中的抑郁,以山泉清洗世 间的污秽,每一次醉后醒来,他又重 新开始放眼世界自然,跋涉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