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小实蝇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橘小实蝇防控技术规程:柑橘

橘小实蝇防控技术规程:柑橘

橘小实蝇防控技术规程:柑橘1范围本文件界定了柑橘生产中橘小实蝇防控所涉及的术语和定义,确立了柑橘生产中橘小实蝇的防控程序,规定了虫情监测、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的操作指示。

本文件适用于广西行政区域内柑橘生产中橘小实蝇的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口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木(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橘小实蝇Bactroceradorsa1is(HendeI)又名桔小实蝇、柑橘小实蝇、XX果实蝇,俗称果蛆,属双翅目DiPtera,实蝇科TePhritidae,寡毛实蝇亚科DaCinae,是一种危害果树和蔬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害虫。

3.2饵剂baitformuIation一种由引诱剂与杀虫剂混配而成的食诱剂。

4虫情监测1.1 监测时间果实成熟前60d至采收结束。

1.2 监测点设置在V10X667m2的果园内设置4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悬挂1个诱捕器;2IOX667m?的果园,每增⅛∏5×667in,增挂1个诱捕器。

1.3 监测方法在诱捕器诱芯内滴入2.Om1甲基丁香酚引诱剂,悬挂于树干距地面1.2m〜1.5m处,诱捕器不应受树叶遮挡和无直接阳光暴晒。

每7d收集1次诱集的橘小实蝇成虫,每20d〜30d更换一次诱芯。

5防控措施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辅助以安全合理的化学防治措施。

1.4 农业防治5. 2.1合理规划种植品种,果园周边不宜种植番石榴、李、桃、柿子、杞果、杨桃等橘小实蝇喜产卵为害果树。

6. 2.2在冬、春季果园深翻土壤20Cm〜25cm,深翻后每667mz撒施生石灰Iookg〜150kg。

5.2.3根据虫情监测结果,发现虫果时每隔7d清除1次树上虫果和地面落果,危害严重时每日清除1次,并带离果园用塑料袋密封3d后,将虫果深埋不少于30Cm土层。

柑桔小实蝇的防治

柑桔小实蝇的防治

柑桔小实蝇的防治
柑桔小实蝇又名东方果实蝇,属双翅目,实蝇科,是一种国内外检疫性病害,其为害柑桔、芒果、石榴等约250种植物。

小实蝇发生时量大而集中,防治不力往往造成后期大量烂果,据县农科所的调查数据显示,石榴园后期50%的疚、烂果是受柑桔小实蝇危害引起的。

其防治方法为:
1、严格检疫制度,严禁从疫区调运果实,种子和带土苗木,严禁在受害树下育苗。

2、冬季翻土可杀灭部份幼虫和蛹。

3、在6―8月产卵时,摘出全部或被害青果晒干以杀灭卵和幼虫。

4、成虫入园产卵时,用90%的敌百虫或80%的敌敌畏1000倍液至2000倍液,25%的溴氰菊酯或20%的中西杀灭菊酯3000至4000倍液中加入红糖或酒醋水,喷洒全园1/3植株的1/3树冠,5―7天一次,连喷2―3次,诱杀成虫效果较好。

5、成虫发生期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集中诱杀法,具体做法为:根据成虫实蝇喜食成熟疚、烂果的特点,把果园内疚、烂果捡到一起引诱实蝇集中取食,待实蝇集中后用高浓度的敌杀死、万灵等杀虫剂进行喷杀,这种方法既节省成本效果又好。

- 1 -。

虫害防治柑橘实蝇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虫害防治柑橘实蝇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虫害防治柑橘实蝇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桔小实蝇各形态发育特性:卵
↑一般情况卵在夏季1天,春秋季2天,冬季3-6天就可以孵化成幼虫。

主要产于果皮和果肉内
2桔小实蝇各形态发育特性:幼虫
↑幼虫分3个龄期,刚孵化的幼虫乳白色,在果实内取食,逐渐向果肉深层扩展,直到果实腐烂。

从幼虫到蛹平均需要16天。

当温度高于33°时,幼虫大量死亡
3桔小实蝇各形态发育特性:蛹
↑幼虫成熟后需要跳入沙土内化蛹,大概历经平均11天就羽化成成虫,低于15°或高于33°都不利于蛹的生存。

土壤干燥或湿度大于85%也不利于蛹的生存。

4桔小实蝇各形态发育特性:成虫
↑雌虫以产卵管刺伤寄主果实吸取分泌出的蜜露。

28°一下,大概羽化7-12天就可以交尾
二. 桔小实蝇危害症状有虫卵/果皮腐烂/果肉腐烂
三:桔小实蝇田间防治方法防治桔小实蝇危害,没有一招就搞定的,应该从综合性防控,主要的方法如下:1诱杀雄虫。

6-10月份是桔小实蝇的高峰期,一亩地果园悬挂引诱剂10个左右,离地面1.5m 左右,挂在枝叶繁茂的枝条上,不要裸露在阳光下,大概20-30天换一次性引诱剂
2诱杀雌虫。

利用黄熟石榴或蛋白类,酵母类,糖蜜类拌上溴氰菊酯药液装入诱笼,每10天更换一次诱饵
3用黄色粘板诱杀成虫。

应在发生高峰期,特别是果实专色成熟期,特别引诱桔小实蝇,这个时候应该双管齐下。

4药剂捕杀。

特别在果实采收期前1个月左右,应该使用2.5%溴氰菊酯1500倍进行喷雾,7到10天一次。

5已危害果实回收及统一用石灰深埋销毁,防止幼虫化蛹。

柑桔小实蝇的防治

柑桔小实蝇的防治
卫生。
04
防治效果评估
监测方法
粘虫板监测
使用粘虫板监测柑桔小实蝇的成虫数量和分布情 况,以评估防治效果。
果实受害率调查
定期调查果实的受害率,以监测柑桔小实蝇对果 实的危害程度。
生物防治效果评估
使用生物防治方法时,应定期评估防治效果,如 观察幼虫数量、死亡率和防治范围等指标。
效果评价
防治效果显著
如果防治方法有效,柑桔小实蝇的数量应明显减少,果实受害率 也应显著降低。
防治效果一般
如果防治方法效果一般,柑桔小实蝇的数量和果实受害率应有所下 降,但并不明显。
防治效果较差
如果防治方法效果较差,柑桔小实蝇的数量和果实受害率应没有明 显变化。
问题与挑战
监测难度大
01
由于柑桔小实蝇成虫具有迁飞能力,且生活习性复杂,给监测
物理防治
悬挂诱虫灯
利用柑桔小实蝇成虫的趋光性,在果园中悬挂诱虫灯,吸引 成虫并集中消灭。
放置诱捕器
使用诱捕器,如性诱剂等,吸引雄性成虫并集中消灭,以降 低繁殖率。
化学防治
使用化学药剂
在害虫大量发生时,可以使用化学药剂如杀虫剂等对果树进行喷洒,直接杀死 害虫或抑制其繁殖。
科学用药
选择合适的药剂、浓度和施用方法,注意保护天敌和环境,避免产生抗药性和 对果实的安全性影响。
制作诱捕器
利用诱饵和塑料瓶等材料 制作诱捕器,引诱成虫并 捕获。
定期更换诱饵
为了保持诱捕器的诱虫效 果,需要定期更换诱饵。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
柑桔小实蝇的天敌有寄生蜂、寄 生蝇等,可以利用这些天敌进行
防治。
增强天敌数量
通过保护和增加天敌数量,可以 降低柑桔小实蝇的种群密度,达

橘小实蝇综合防控措施

橘小实蝇综合防控措施

2020.8/植物医院橘小实蝇小实蝇综合防控措施综合防控措施橘小实蝇是多种果树上的主要害虫,在我国年发生3~11代,周年均可发生,世代重叠明显,发生为害严重。

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福建、贵州、湖南、江西、浙江、四川、重庆等橘小实蝇的主要发生区及其他橘小实蝇发生地区均为防控重点区域。

防控措施如下。

一、成虫监测监测时间按发生区域而定,周年发生区需要全年监测,季节性发生区选择在3~11月进行。

选择上年受害较重的果园,悬挂性引诱剂(甲基丁香酚)诱捕器进行监测。

诱捕器悬挂高度离地面1.5米左右,避免受树叶直接遮蔽和阳光直射。

在橘小实蝇高密度发生区,每个监测点每667平方米(1亩)悬挂3个诱捕器;在橘小实蝇低密度发生区,每个监测点每667平方米悬挂1个诱捕器;在未发生区0.5~1平方公里范围内挂1个诱捕器。

每周调查1次,统计诱虫数量。

二、农业措施1.清洁果园。

及时捡拾落果、烂果。

果实转熟期间,每周1次,定期摘除树上有虫果以及捡拾地上落果,直接放入厚塑料袋中扎紧袋口以闷死害虫,或将虫果倒入沤肥池浸泡,或用以饲喂鸡、鱼、猪等动物。

2.果实套袋。

套袋前先把果柄或果穗基部上多余叶片疏除,视需要喷1次杀虫、杀菌剂,防止袋内病虫害的滋生为害。

套袋应选晴天进行。

3.调整作物布局。

种植区内作物种类尽量统一,果实的成熟期最好一致,以切断橘小实蝇的食物链。

三、成虫诱杀1.蛋白饵剂诱杀。

在种群密度骤然上升时或果实转色期,选点喷蛋白饵剂等食物诱剂诱杀成虫,每667平方米喷10个点,隔行或隔株点喷。

每个点喷中下部树冠叶背,约0.5平方米,每周喷1次。

应选在晴天进行。

2.糖醋液诱杀。

自配糖醋液装入诱捕器诱杀成虫。

市售诱捕器按推荐数量悬挂,自制诱捕器每667平方米悬挂20~30个。

自制诱捕器可选择500~600毫升的塑料瓶,在瓶体中上部侧面上、下对开口,尺寸约3厘米×3厘米,向上掀开,形成避雨棚。

诱捕器悬挂位置为树冠北面中下部、背荫通风处。

柑桔桔小实蝇综防控制技术示范

柑桔桔小实蝇综防控制技术示范

柑桔桔小实蝇综防控制技术示范技术要点
推广“农业防治+生物(诱蝇醚性诱剂、猎蝇饵剂)+化防”的综合防治技术。

一、农业防治措施
1.冬季清园:春节前后全园深翻土,使桔小实蝇越冬虫源不能羽化出土。

2.销毁虫、落果:在果实成熟期间,每隔5天摘除果园内虫果、捡拾落烂果,并集中深埋(埋入50公分以上深度的土坑中覆土盖实)或用水浸泡(在水池中长期浸泡)。

二、生物防治技术:应用诱蝇醚性诱剂对桔小实蝇成虫进行诱杀,抑制其下一代虫口基数并根据诱蝇醚的检测情况配合使用猎蝇(GF-120)饵剂对桔小实蝇进行雌雄成虫诱杀。

诱蝇醚性诱剂:4-11月,利用矿泉水瓶内置诱蝇醚诱芯制作诱杀瓶,每亩挂3-4个,每3个月换一次诱芯。

猎蝇(GF-120)饵剂:根据诱蝇醚性诱剂诱杀瓶检测情况决定是否喷施。

喷药时猎蝇100毫升加水稀释成600-800毫升;用手持式压力喷雾器粗滴喷雾,每隔3米点喷,每点喷中下层树冠,喷雾面积约碗口大小;每隔7天喷1次,至采果前10天停药;如遇雨,雨后补喷。

三、化学防治
1.土壤处理:4-10月,每2个月亩用1.5%灭蝇胺颗粒剂2斤拌沙10斤撒施。

2.喷施药剂:以诱蝇醚性诱剂诱杀瓶检测情况为依据,在9月果实转色前,开始喷药,每隔15天喷1次,连喷3-4次,果实采收前10-15天停止。

喷药时间应选在上午9:00-10:00成虫活动活跃时进行。

药剂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农药,如乐斯本、吡虫啉、灭蝇胺或菊酯类等。

附:诱杀瓶制作法
正面反面(对称面)。

安徽省柑桔小实蝇发生及防控措施

安徽省柑桔小实蝇发生及防控措施

安徽省柑桔小实蝇发生及防控措施
柑桔小实蝇是一种害虫,主要危害的是柑、桔和橙等果树。

柑桔小实蝇的主要发生季节是夏季,它的发生对产量、品质等都会有严重的影响。

安徽省有着广阔的准备地区,从西部的宿州市一直到中部的淮南市,安徽省多次出现柑桔小实蝇虫害,如果虫害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对柑桔种植具有显示的威胁。

针对柑桔小实蝇在安徽省发生的情况,防控必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是强化野外害虫监测,在种植柑桔的地区,要及时进行粗、细网检测,熟识本地常见虫害,形成害虫谱及时发现虫害,及早采取措施;
二是进行抗虫药剂的按摩使用,通过有效的药剂抑制害虫的繁殖,提高作物的抗虫能力;
三是加强营养管理,增加有机物和氮磷钾的施用,促进作物的健康发育;
四是严格管理种植栽培技术,正确开展田间管理,结合灌溉、施肥、收果、调温等操作,提高施用药剂的效果,及时除草、清拆蔟和除害,以杜绝害虫的滋生种植。

当发生虫害时,要及时用有效的抗虫药剂投放,多使用新型抗虫药剂,易于施药,减少成本,并且根据各个区域的土壤以及动物的不同,选择有效的药剂使用,减少集中施用痕量元素,降低害虫发生率,建立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

宏辉智讯2024柑橘大、小实蝇统防统治试验示范实施方案

宏辉智讯2024柑橘大、小实蝇统防统治试验示范实施方案

县柑橘大(小)实蝇统防统治综合示范实施方案一、示范目的为了验证实蝇诱杀剂(0.1%阿维菌素浓饵剂)针对当地柑橘大实蝇、小实蝇不同时期危害的诱杀、防治效果、使用剂量及其安全性等,实现柑橘大实蝇、小实蝇危害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全面推进县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绿色防控模式,确保果品产业健康科持续发展,助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作。

二、参与单位、人员1. 县农业农村局植保站2. 县镇园艺场3. ********有限公司4. 管理人员名册三、统防统治机手培训宣传和要求1、组织邀请防治区园艺场种植户和防治机手参加的柑橘大实蝇、小实蝇统防防控工作启动会,解读实施方案、技术方案、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2、防治机手施药培训,规范施药机手操作流程,达到统一技术、统一施药时间和次数。

3、强化督促施药管理,纠正错误达到一致。

四、统防统治面积基本要求1、相对集中防治示范面积不低于亩,所处桔园既有大实蝇危害还有小实蝇危害。

种植管理基本一致。

五、防治示范药剂和监测用品1、示范防治药剂:实蝇诱杀剂(0.1%阿维菌素浓饵剂180 克/袋或4.5千克/壶)*******技术有限公司生产2、大实蝇预测用品:诱蝇球(每亩悬挂3-5个)3、小实蝇监测诱剂:甲基酊香酚六、统防统治防治示范方案1、柑橘大实蝇是柑橘的重要害虫之一,以成虫产卵于柑橘果实内,幼虫蛀食果肉,致使果实未熟先黄、提前脱落,腐烂变质,使柑桔果子失去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严重影响柑橘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柑橘大实蝇一年发生一代,蛹在柑橘园中2—5cm的土壤中越冬,4月底—5月底成虫陆续羽化出土,出土后的成虫经过一段时间的营养补给(取食花蜜、蜜露等含糖量高的物质),6月—7月成虫交配、产卵于柑橘果实内,8—9月卵孵化成幼虫,9月—11月是幼虫快速取食果肉并加快个体生长发育高峰期,也是出现大量落果以及果子未熟先黄、黄中带红等为害状时期,11—12月份成熟幼虫入土化蛹完成生活周期。

因此,根据柑橘大实蝇的生物学特征,通过剥蛹观测后预估成虫羽化后进园产卵危害时间,于5月下旬—7月初诱杀成虫、9月—11月捡拾蛆果是防治柑橘大实蝇的两项关键技术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柑桔小实蝇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摘要介绍了适用于苏州地区的柑桔小实蝇综合防治技术规范,以期为柑桔小实蝇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柑桔小实蝇;综合防治;技术规范;江苏苏州
中图分类号 s436.66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6-0121-01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柑桔小实蝇防治的术语和定义、防治原则、调查监测和防治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苏州地区柑桔小实蝇的综合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有: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200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植物检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98号)。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但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综合防治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
学管理的体系,它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4 防治原则
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采取检疫措施、农业防治、物理防治、药剂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经济、安全、有效、持续地控制柑桔小实蝇的为害。

5 调查监测
5.1调查与监测时间
5月上旬至11月中旬。

5.2调查与监测重点
重点调查果园、蔬菜基地和水果批发基地。

调查柑桔、桃、梨、葡萄、枇杷、杏、石榴、辣椒、番茄等柑桔小实蝇寄主植物。

建立常年监测点,及时掌握柑桔小实蝇发生、发展动态。

准确预测成虫发生高峰与防治适期。

5.3调查与监测方法
5.3.1田间调查。

在果实成熟或即将成熟时,监测点每7d进行1次田间调查,收集落果,记录被害率、受害面积和受害树种。

5.3.2性诱剂诱集。

监测方法原则上以性引诱剂诱捕监测法为主。

用脱脂棉制成直径约10mm和40mm长的棉条,将混入敌敌畏的
性诱剂甲基丁香酚(methyl eugenol,me)(me:80%敌敌畏乳油
=5:1)2~3ml置于专用诱捕器(stemer和mcphail),悬挂在离地1.0~1.5m高度上,选取有利风向,避免受树叶直接遮蔽或太阳直接曝晒。

诱捕器也可挂在其他非寄主植物或固定在诱捕器的支架上。

在诱捕器的吊线上涂凡士林,以防止蚂蚁等昆虫取食。

在柑桔小实蝇低密度发生区,每个监测点悬挂15个/hm2诱捕器;在柑桔小实蝇发生区,每个监测点悬挂45~75个/hm2诱捕器;在未发生区0.5~1.0km2范围内挂1个诱捕器。

在柑桔小实蝇发生区每隔5d收集1次诱集的实蝇:在未发生区每隔10d收集1次。

同时每10~15d在棉条上补充诱剂1~2ml,每个月更换1次棉条。

诱捕监测过程中发现严重与实际情况不符,或诱捕监测无法进行时,可采用一些辅助性调查,详细记录、汇总监测区内调查结果,整理汇总形成监测报告。

6 防治方法
6.1检疫措施
严格进境水果、蔬菜和苗木的检疫审批制度。

从柑桔小实蝇疫区调运水果、蔬菜时,严格执行《植物检疫条例》,一旦发现虫果必须经有效的无害化处理后方可调运,从源头上控制疫情的传播渠道。

对果内柑桔小实蝇进行杀灭处理的措施主要有药剂熏蒸处理、低温处理及蒸汽处理等。

①熏蒸处理。

将感染的果实、蔬菜及其他携带柑桔小实蝇的物品堆放在一个密封的空间内,物品堆放不得超
过所处空间的3/4,然后用溴甲烷熏蒸约2h,使用剂量是32g/m3,随后0.5~2.7℃冷冻4d,3.3~8.3℃冷冻11d。

②低温处理。

0℃下11d,0.55℃下13d,1.16℃下15~17d。

③蒸汽处理。

蒸汽热42.2~44.8℃,处理6~8h。

6.2农业防治
具体采取以下措施:①清洁果园。

在果实成熟或即将成熟时,每隔3d清除果园中的虫果、烂果、落果,将所有落果掩埋在50cm 以上深度的土坑中,用土覆盖严实:或者倒入水中浸泡8d以上;或用5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药5000倍液浸泡2d。

果实采收后彻底清园。

②翻耕园土。

柑桔小实蝇越冬成虫羽化前,结合冬季清园进行深翻土15~20cm,翌年春再翻耕1次。

③品种选择。

种植抗性品种和成熟期较晚的品种,使果蔬成熟期避开柑桔小实蝇高发期,有效降低为害率。

④养鸡除虫。

果园内养鸡,啄食表土柑桔小实蝇蛹和幼虫。

6.3物理防治
一是性诱杀。

挂45~75个/hm2诱捕器,每10~15d补充诱剂1~2ml,每个月更换1次棉条。

也可以使用自制的简易诱捕器,具体制作方法是将矿泉水瓶瓶身两侧各开4cm×3cm~6cm×4cm的口,诱捕器内置一棉芯,棉芯一头滴入1.5ml的性诱剂,另一头滴入0.3ml敌敌畏。

田间诱捕器悬挂方法同上。

二是毒饵诱杀。

在成虫发生期,将混入杀虫剂的食物诱饵(糖蜜、植物提取液、水解蛋白
等)喷洒于树冠1/3以下,选择长势好的树每4~5株喷1株,每4~5d喷1次,以上午喷施为宜。

利用柑桔小实蝇成虫补充营养物质进行引诱,集中诱杀成虫。

三是黄板诱杀。

在果园内放置粘性黄板引诱成虫。

黄板放置间隔5m,15d更换1次。

6.4药剂防治
按gb4285、gb/t8321-2000(所有部分)执行。

冬季至早春时,用生石灰粉1500~2250kg/hm2或3%辛硫磷颗粒剂45~60kg/hm2拌细泥750kg/hm2,于傍晚撒施于果园再浅耕。

6月初,在成虫羽化始盛期前,将树冠下表土翻松后,用50%辛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于傍晚喷施地面,杀死入土幼虫和出土羽化成虫。

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在果实转色、桔小实蝇产卵盛期前,开始喷药。

一般每10~12d喷1次,连续2~3次,到果实采收前15d 停止用药。

喷药时间选在上午9~10时成虫活跃期进行。

药剂可选用52.25%农地乐乳油1000~1500倍液、2.5%三氟氯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等交替使用。

也可用0.02%多杀菌素饵剂1005~1995ml/hm2隔株点喷(喷雾器粗滴喷雾),每点喷中、下层树冠1~2m2,喷药液量10.05kg/hm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