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大实蝇和小实蝇
柑橘防大实蝇时间

柑橘防大实蝇时间柑橘大实蝇又叫做柑蛆,还叫做蛆果,这种病是非常严重的。
如果防治不当,对果农朋友造成的损失是非常大的。
这种病害它其实是可以防治的,只要防治时间是合适的,防治方法是到位的,这种病害是完全能够做好预防工作的。
下面来介绍一下柑橘防大实蝇时间以及防治的几个关键步骤。
柑橘防大实蝇时间大实蝇出土的时间为四月中下旬。
四月底五月初,开始羽化。
九月底,成虫活动还非常活跃的。
雌虫产卵期为六月上旬到七月中旬。
七月中旬,幼虫开始孵化。
孵化盛期一般在八月上旬。
十月中旬到十一月下旬,这段时间开始化蛹。
防治的几个关键步骤大实蝇这种病害,它扩散的速度非常快,危害也非常严重,但是它是可以进行防控的。
这种病害主要发生在柑橘幼果里面。
幼虫孵化之后,就会危害果实的囊瓣。
到了成虫期,果树表现不出来什么症状,所以主要还是要做好预防。
成虫产卵之前主要是要幼杀成虫。
幼杀成虫的药剂主要是一些化学方面的农药。
1,做好地面封杀的工作在五月中上旬,正好是成虫羽化期。
柑橘园内落果比较大的,可以在地面喷洒一些杀虫剂,对那些出土的成虫进行毒杀。
2,喷药成虫羽化出土之后,是需要取食的。
药剂上一般要选择两三种药剂,要具备熏蒸、触杀和胃毒的作用。
3,异常果的处理异常果主要指的是那些没有熟已经发黄的果实,还有那些落地的果实。
没熟就发黄的果实,到九月下旬是要摘除的,落在地上的果实是要捡出果园的。
还要用大型的塑料袋进行密闭,里边要加一些磷化铝片剂。
密闭的时间为三个月的样子,把果实里面的幼虫杀死。
4,做好清园,地要深翻冬季要做好修剪,做好清园工作。
地要进行深翻,上好底肥。
还要消灭地表15cm耕作层的那些过冬的蛹虫。
柑橘防大实蝇时间,主要看一下它的羽化出土、产卵期和成虫期等等,根据不同的时期来进行防治。
防治的几个关键步骤,我们主要讲了4点。
在五月中上旬,要做好地面封杀的工作,还有及时进行喷药。
对于那些异常果,是要进行密闭的。
一般密闭三个月的样子,把幼虫杀死。
11种柑橘虫害识别与防治大全,一分钟搞懂它

11种柑橘虫害识别与防治大全,一分钟搞懂它据《中国果树害虫志》记载,我国柑桔害虫有2门14目106科865种。
但真正造成危害而需防治的不过20-30种,一个特定的桔园常常仅3-5种或(类)。
一、蜘蛛类危害柑桔的蛛形纲动物种类有26种。
主要的有二种叶螨:红蜘蛛(全爪螨、瘤皮红蜘蛛)、黄蜘蛛(始叶螨、四班黄蜘蛛);二种瘿螨:锈壁虱(锈螨)、瘤壁虱(芽瘿螨)。
1、红蜘蛛(黎泳年拍摄)发生规律红蜘蛛在田间的发生和消长,受温度、光照、风雨、天敌、营据《中国果树害虫志》记载,我国柑桔害虫有2门14目106科865种。
但真正造成危害而需防治的不过20-30种,一个特定的桔园常常仅3-5种或(类)。
一、蜘蛛类危害柑桔的蛛形纲动物种类有26种。
主要的有二种叶螨:红蜘蛛(全爪螨、瘤皮红蜘蛛)、黄蜘蛛(始叶螨、四班黄蜘蛛);二种瘿螨:锈壁虱(锈螨)、瘤壁虱(芽瘿螨)。
1、红蜘蛛(黎泳年拍摄)发生规律红蜘蛛在田间的发生和消长,受温度、光照、风雨、天敌、营养条件和越冬虫口基数等综合影响。
气温在12-26℃时有利于发生,最适温度为20℃,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70%左右,多雨不利于发生。
食料以幼嫩组织为好。
红蜘蛛是周年为害性害虫,年发生代数多,世代重叠。
1月份略有越冬现象,温暖的冬季越冬不明显。
以成螨或卵在多年生老叶、枝条缝隙或潜叶蛾为害的卷叶内越冬。
由于4-5月间温度适宜,又是春梢叶片展开、转色期,营养充足,导致红蜘蛛普遍为害严重。
6月以后,温度高湿度大,常有暴风雨;田间杂草和绿肥作物成长,各种捕食天敌大量出现;同时春梢叶片趋于老熟,营养水平下降。
这些因素都将引起红蜘蛛种群衰退,虫口迅速下降。
以后随着温度的适宜,特别是遇上长期干旱,加上秋梢生长,营养条件丰富,虫口急增,为害严重。
红蜘蛛以4-5月和9-11月为害最烈。
掌握虫情喷药防治防治指标:春一叶3-5只;秋10只。
推荐药剂:螺螨脂;阿维菌素;哒螨灵;噻螨酮(如尼索朗);四螨嗪;矿物油(如:绿颖机油乳剂等);石硫合剂;三唑锡、苯丁锡;克螨特。
柑橘秋冬主要病虫害之果实蝇

【防治方法】 1、4-5月在成虫羽化期地面喷”40%毒死蜱乳油、5%高效氯氟氰菊酯”,树基部掏沟 撒施“10%毒死蜱粒剂",杀灭羽化的成虫。 2、在6-7月成虫产卵期,喷施“敌敌畏、5%高效氯氟氰菊酯”等防治。 3、出现为害期间,用20%甲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加50-100克糖诱集毒杀成虫。 园内地面隔3-5天喷1次,连续喷3次,杀灭效果显著。
柑橘秋冬主要病虫害
之-虫害:果实蝇
【主要分布】柑橘果实蝇,分小实蝇(DACUS DORSALIS)、大实蝇(TETRADACUS CITRI)。同属双翅目实蝇科。分布在四川、重庆、福建、广东、海南、云南等柑橘主产 区均有发生。
【为害特点】成虫产卵于果实内,幼虫于果内蛀食,常造成果实未熟先黄、腐烂至脱落, 严重影响产量。
【形态特征】成虫体黄褐色,复眼金绿色,中胸背板正中有“人、U”字形深茶褐色斑 纹,两侧各具1条较宽的同色纵纹,腹部5节长卵开,基部较狭,腹背中央纵贯1条黑纵 纹,第3腹节前缘有1条黑横条带,同纵纹交成十字开于腹背中央,翅透明,前缘中央和 翅端有棕色斑。卵长椭圆形,一端稍尖,微弯曲,乳白色两端稍透明。幼虫体蛆形乳白 色,胸部7-11节,口钩黑色常缩入体内。蛹椭圆形,黄褐色。
鄂中柑橘主产区大实蝇、小实蝇防治技术

鄂中柑橘主产区大实蝇、小实蝇防治技术作者:张立华来源:《湖北林业科技》2016年第03期柑橘大实蝇Tetradacus citri又名柑橘大果蝇;柑橘小实蝇Dacus dorsalis又名黄苍蝇或果蛆,双翅目Diptera实蝇科Tephritidae,是我国公布的《双边协定中涉及限定性有害生物及其他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中规定的危险性害虫,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我国开始发生,本世纪初传人湖北省荆门市,成为鄂中柑橘主产区最重要的害虫之一。
荆门市域内柑橘以早熟温州蜜柑品系中的‘兴津’、‘国庆4号’、‘宫川’等品种为主,现有种植面积10716.13hm2,其中,主产区集中分布于漳河库区柑橘优势产业板块基地和钟祥市的张集、冷水、双河等镇,面积9253.4hm2,占86.35%。
经对荆门柑橘主产区专业合作社的十多个柑桔园调查,所有桔园均有柑橘大实蝇、小实蝇发生。
柑橘大实蝇、小实蝇成虫产卵于柑橘幼果中,幼虫孵化后在果实内部穿食瓤瓣,常使果实未熟先黄,黄中带红现象,使被害果提前脱落。
被害果实严重腐烂,使果实完全失去食用价值,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危害最严重的年份在2008年,主产区柑桔园因该虫害造成普遍减产30%以上,柑橘品质也受到严重影响,广大桔农经济损失惨重。
2013年以来,荆门市漳河库区柑橘优势产业板块基地集中开展柑橘大实蝇、小实蝇的综合防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试验表明,防治柑橘大实蝇、小实蝇必须采取群防群治、多种防治方法并用的综合防治技术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防治效果。
糖醋液+敌百虫点喷诱杀柑橘大实蝇和黄板(塑料瓶)+“稳粘”、甲基丁香酚引诱剂诱杀柑橘小实蝇是比较经济高效的防治方法。
1 形态特征柑橘大实蝇成虫体长10~13mm,翅展约21mm,呈淡黄褐色。
中胸背面中央有一条黑色纵纹,从基部直达腹端,腹部第三节近前缘有一条较宽的黑色横纹,纵横纹相交成“+”字形。
雌虫产卵管圆锥形,长约6.5mm,由3节组成;卵长1.2~1.5mm,长椭圆形,一端稍尖,微弯曲,中部乳白色,两端较透明;老熟幼虫体长15~19mm,乳白色圆锥形,前端尖细,后端粗壮。
柑橘大实蝇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4 防治对策
根据柑橘实蝇的生活史、 生活习性及其发生规律, 分析认为, 在防治策略上应该采取大范围的、 持久的联防, 实行统防统治; 在 防治方法上必须做好毒土封杀、 树冠诱杀、 摘捡虫果、 果品检疫等 工作, 同时配合果园管理, 改善光照条件等, 才能有效控制其危 害。 4.1 加强果园管理 加强果园管理, 做好修剪工作, 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 减小 荫蔽度, 清洁果园, 及时中耕松土, 把蛹翻到地面, 利用气候因素 和天敌因素将蛹杀死, 以减少虫源基数。 冬季清园翻耕, 消灭越冬 蛹。 结合冬季修剪清园、 翻耕施肥, 消灭地表 10~15 厘米耕作层的 部分越冬蛹。 4.2 毒土封杀幼虫 大实蝇常在 4 月下旬 5 月初开始羽化出土,一般集中在上 午, 特别是在雨后晴天, 气温高时羽化最多, 5 月中下旬达到羽化 盛期, 小实蝇在夏、 秋、 冬三季都有羽化活动, 但以 7~11 月为多, 因此, 可以在 5 月中旬至 11 月期间, 多次在地面撒施或喷施农药 以毒杀初羽化出土的成虫。 适宜药剂和方法有多种, 如: 用 80%敌
ZHI WU BAO HU 植物保护
柑橘大实蝇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夏军
(云阳县盘龙街道农业服务中心, 重庆 404500) 摘要: 柑橘大实蝇俗称 “柑蛆” , 又名橘大食蝇、 柑橘大果蝇, 专食柑橘类作物果实, 被害果实称 “虫果” 、 “柑果” , 是柑橘生产上的一种 毁灭性害虫, 一旦传入很难消灭。其以幼虫蛀食柑橘果实后造成大量落果, 果实受害后不能食用和销售, 完全失去商品价值, 发生为害轻 则减产 20%~30%, 重则减产 70%~80%甚至绝收。本文对柑橘大实蝇的发生和防治做了简单介绍。 关键词: 柑橘大实蝇; 生活习性; 发生; 为害; 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6.66 文献标识码: A DOI 编号: 10.14025/ki.jl蝇的成虫多在上午羽化, 羽化期长, 并喜在晴天午 后活动, 喜吸食酸甜食物, 且比较喜欢荫蔽环境; 柑橘大实蝇飞翔 能力较强, 一年只发生一代, 且幼虫均在浅土层中化蛹。因此, 发 生量与果园荫蔽程度、 光照条件、 地势与土壤质地等有关。
柑橘大实蝇为害症状及防治

柑橘大实蝇:为害症状及防治一、什么是柑橘大实蝇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是柑橘树上的一种害虫,属于果实实蝇科(Tephritidae)。
它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但已在非洲、中东、美洲和太平洋岛屿普遍存在。
它是柑橘和一些其他水果的主要害虫之一,能严重损害柑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二、柑橘大实蝇的生命周期柑橘大实蝇的生命周期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1.卵阶段柑橘大实蝇的雌虫在柑橘和其他寄主植物的果实上产卵,卵的大小约为0.8毫米,呈白色卵形。
2.幼虫阶段柑橘大实蝇产卵后的7-15天之内,卵化为幼虫。
幼虫为白色长条形,头部呈暗色。
幼虫从果实中吃出小通道,然后在果内活动,吃掉果肉。
3.蛹阶段幼虫的生长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就会爬出果实,钻入土中或落在地上的果实周围的土壤中,变成棕黑色的蛹,成蛹后需经过5-14天才能变成成虫。
4.成虫阶段成虫体长约6至8毫米,身体背面呈金黄色,翅膀透明带黑斑,后翅有三个褐色斑点。
成虫出土后,雌虫开始产卵,交配和食物摄入,而雄虫只食物摄入。
成虫寿命较短,只有1-2周,在这段时间内,会不断寻找新的果实进行产卵。
三、柑橘大实蝇的为害症状柑橘大实蝇是柑橘果实的重要害虫之一,它的幼虫会在果实内部挖洞,吃掉果肉,并且阻碍果实的正常发育。
柑橘大实蝇的为害症状如下:1.果实防风面或阳光面出现虫眼,进而形成斑点,最终使果皮破裂,通常发生在果实熟度后期。
2.果实呈有吸取腐烂状,果肉炭化,严重的还能导致果实掉落。
3.降低果实产量和质量,增加采摘和加工成本,对柑橘产业造成严重损失。
四、柑橘大实蝇的防治方法柑橘大实蝇是一种非常难防治的害虫,传统防治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于防治需求。
因此,应采用综合防治方法进行防治,主要防治措施如下:1.生物防治赤眼蜂、绣球蜂等天敌被广泛地用于柑橘大实蝇的生物防治。
在繁殖季节,可在柑橘园内放置以含柑橘大实蝇为其天敌的黄色粘板,进行监测、诱捕、预警和调查。
柑橘大实蝇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柑橘大实蝇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柑橘大实蝇是柑橘树的一种害虫,严重危害柑橘树的生长和产量。
这种害虫常常在柑橘果实上产卵并孵化,导致柑橘果实变质腐烂,对柑橘树的产量和品质造成极大影响。
为了防止柑橘大实蝇对柑橘树的危害,我们需要了解柑橘大实蝇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一、柑橘大实蝇的发生规律1. 孳生适应环境:柑橘大实蝇适应性很强,可以在多种环境条件下孳生,如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最为适宜,而一旦气温高于26℃或低于10℃时,柑橘大实蝇的生长发育都会受到限制。
2. 孳生繁殖:柑橘大实蝇主要在柑橘树上产卵,幼虫孵化后会侵蚀柑橘果实,造成果实腐烂变质。
柑橘大实蝇一般在春季和夏季的繁殖较为频繁,而在冬季的繁殖相对较少。
3. 天敌控制:柑橘大实蝇的天敌主要有天蝇科和蜂科的天敌,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柑橘大实蝇的繁殖数量。
但是受环境影响,天敌的数量和效果也有所不同。
二、柑橘大实蝇的防治措施1. 生物防治:引入天敌是一种生物防治柑橘大实蝇的有效方法。
通过培育和释放柑橘大实蝇的天敌,可以有效地控制柑橘大实蝇的数量,减少对柑橘树的危害。
2. 灯诱捕:安装特制的绿色或黄色灯泡,能够吸引柑橘大实蝇,然后再结合专门的诱捕器,将柑橘大实蝇引诱到特制的黏板上,从而起到诱捕杀灭的效果。
3. 化学驱虫:使用化学农药是一种传统的防治柑橘大实蝇的方法。
选择合适的农药,按照标准的用药剂量和方法喷洒在柑橘树上,可以有效地控制柑橘大实蝇的数量,减少其危害。
4. 合理栽种:通过合理的栽种柑橘树,采用密植、规整栽植等方法,可以减少柑橘大实蝇的孳生数量和灾害程度。
5. 保持清洁:在柑橘园内及时清理杂草和落叶,减少杂草和落叶上柑橘大实蝇的栖息地,从而减少柑橘大实蝇的孳生数量。
6. 生物灭虫剂:使用生物灭虫剂可以有效地控制柑橘大实蝇的数量,同时不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危害,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防治方法。
由此可见,了解柑橘大实蝇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对于柑橘树的生长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柑橘大实蝇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柑橘大实蝇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柑橘大实蝇是一种在柑橘园中经常发生的害虫。
它会危害柑橘树的果实,使果实变得不可食用。
为了保护柑橘树和果实,需要了解柑橘大实蝇的发生规律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柑橘大实蝇主要在夏季和秋季发生。
在四五月份,柑橘大实蝇会在柑橘树上产卵。
每只柑橘大实蝇可以产卵200-300颗。
卵一般都产在果皮的缝隙或者伸出的果柄上。
从产卵到孵化需要5-7天。
孵化后的幼虫会钻入果实内部食害,使果实腐烂变质。
柑橘大实蝇在夏季和秋季会不断产卵并孵化,从而导致柑橘果实的大面积损害。
在高温多雨的天气条件下,柑橘大实蝇的发生会更加严重。
因此,在夏季和秋季需要更加注意柑橘大实蝇的预防和控制。
为了有效地控制柑橘大实蝇的发生,需要采取多种综合措施。
1. 采用红蓝黄色诱虫板。
柑橘大实蝇对红蓝黄色比较敏感,可以采用这种诱虫板将害虫引入,然后进行捕捉和杀灭。
2. 建立柑橘大实蝇监测系统。
可以使用食材陷阱监测柑橘大实蝇的发生情况,及时发现并控制害虫的数量。
3. 进行药剂喷洒。
可以使用低毒效果好的杀虫药进行喷洒。
注意使用药剂的安全性、环境保护,按药剂说明书正确使用药品,避免误伤其他的有用昆虫。
4. 进行清除熟慢果实。
熟慢果实是柑橘大实蝇生存和繁殖的重要场所,清除熟慢果实有利于减少柑橘大实蝇的繁殖数量。
5. 采用覆盖材料。
可以在果实的表面覆盖纸袋或者塑料袋,防止柑橘大实蝇钻入果实内部。
采用这种方法前需要保证果实已经充分生长发育,而成熟期又未到。
总之,柑橘大实蝇是一种常见的柑橘害虫,但是通过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控制它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防治柑橘大实蝇要科学合理,不能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以免影响环境、健康以及其他有用的昆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性诱剂诱杀成虫。有人工合成的柑橘小实蝇性诱剂诱芯,能散发出雌性性激素,可引诱雄虫前来交配而淹死。将诱芯悬挂于水盆上方,距水面1厘米处,水内放入少量洗衣粉,雄虫飞入水中淹死,用此方法可以准确观测出成虫羽化的时间,作为预测预报,指导防治时间之用。在挂的诱芯数量多时,也可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柑橘小实蝇:卵乳白色,棱形,长约1毫米,宽约0.1毫米,一端较尖细,另一端略钝。
2.3幼虫
幼虫蛆形,前端尖细,后端圆钝,口钩黑色,一般缩入前胸。
柑橘大实蝇老熟虫体长15~19毫米,乳白色。
柑橘小实蝇老熟幼虫体长10毫米,黄白色。
2.4蛹
柑橘大实蝇的蛹。长约8.5~10毫米,宽3~3.5毫米,短肥椭圆形,初为金黄色,羽化前黑褐色。
2形态特征
2.1成虫
柑橘大实蝇:体淡黄褐色,体长10~13毫米(不含产卵管),翅展24~26毫米,复眼肾形,金绿色。翅透明,翅脉黄褐色,翅痣和翅端斑棕色,产卵管发达。
柑橘小实蝇:全体深黑色和黄色相间,体长2~8毫米。复眼红棕色,翅透明,翅脉黑褐色,产卵器长。
2.2卵
柑橘大实蝇:卵乳白色,中部稍弯曲,长1.5~1.6毫米,宽0.2~0.3毫米,卵壳光滑无花纹。
1.2危害状
幼虫危害果实,造成果实腐烂、早期脱落。被害果表面有针头大的产卵孔,由于果实种类和危害时期不同,外观也有差别。一般初产时为小孔,孵化后呈灰褐色的斑点。
幼虫群集在果内食害果肉汁液,在柑橘类果实上,有时外表形似好果,但内部已被取食空虚,未熟先黄,早期脱落。有的果内幼虫不多,果实暂不脱落,老熟幼虫脱果时穿孔而出,也会造成腐烂脱落,也有少数不脱落的。
(6)注意检疫。柑橘实蝇类都无检疫对象,是以幼虫在果内危害尚未老熟脱果前随果实外运而传播,在新区幼虫落地入土而继续繁殖危害。因此从柑橘实蝇发生区调运果品时,须经检疫机构严格检查,以免扩大传播。
大实蝇只危害柑橘类果树,其分布只限于柑橘产区。而小实蝇1年发生多代,寄主范围广,近年在我国中部地区个别果园有发现,成为桃、李、梨、苹果上发生的一种新害虫,应该引起重视,加大防治力度,务求尽早控制不使扩散蔓延。
柑橘小实蝇 长约5毫米,宽约0.5毫米,椭圆形,淡黄色。
3发生规律
3.1柑橘大实蝇
每年发生1代,以蛹在土壤内越冬,在四川越冬蛹于4月下旬开始羽化,4月底至5月上中旬为羽化盛期,5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交尾盛期,成虫活动期可持续到9月底,幼虫于7月中旬开始孵化危害,10月中下旬被害果大量脱落,数日后幼虫入土化蛹越冬。也有极少数幼虫未脱果随果品运输至外地(图1)。
柑橘大实蝇和小实蝇
柑橘实蝇属双翅目实蝇科,俗称“橘蛆”、“果蛆”,危害柑橘的实蝇有大实蝇、小实蝇和蜜柑大实蝇,以前二种发生普遍,都是国内外重要的检疫对象。
1分布和危害
1.1分布
大实蝇分布在南方柑橘产区,能危害多种柑橘类果实及枳壳属柑橘等。小实蝇寄主复杂,除柑橘类外,还危害桃、李、梨、苹果、枇杷、杨桃、无花果、?x果、香蕉、莲雾、番木瓜、辣椒等。分布较广,除南方柑橘产区外,我国中部地区,近年也有发现。
④在田间成虫羽化前树上挂性诱剂,诱到成虫,即可以断定该园有柑橘实蝇,尽早采取防治措施。
生活习性,成虫一般在上午9~12时,雨后晴天,气温较高时羽化最盛,出土后在地面爬行一段距离开始飞行。新羽化的成虫多栖息在橘园附近的竹林、青杠林内以蚜虫等分泌的蜜露为食。雌虫产卵时,以产卵管刺入果皮,每孔产卵2~14粒,最多可达数十粒。每雌虫产150粒。幼虫老熟后人土深度多在表土下3~7厘米处,以3厘米处最多。
3.2柑橘小实蝇
一年发生3~5代,在南方无严格的越冬过程,各代虫相互交错,故各种虫态经常并存。中部地区,5月中下旬成虫羽化出土,一直可延续到6、7月。成虫都在午前羽化,以8点之前羽化最多,羽化后经一段时间补充营养才能交配产卵,产卵前期长短随季节有显著差异,夏季20天,秋季30~60天,冬季3~4个月,每雌产卵200~400粒。卵的历期,夏季1天,秋季2天,冬季13~20天。蛹期夏季8~9天,春秋10~14天,冬季15~20天。老熟幼虫入土深度3厘米左右(图2)。
(3)糖醋液诱杀成虫。配方:90%晶体敌百虫10:红糖20:酒3:醋5:水500配成糖醋液盛于容器内,口径10厘米以上(塑料盆、碗或可乐瓶剪留下部等),内放几节树枝,便于成虫停留取食。在成虫发生初期开始挂于树枝上,每5~7天增添或更换1次药液。
(4)捡拾落果,摘除树上虫果加以处理。在虫果脱落初期开始捡拾虫果,每3~5天1次,落果盛期时要每天1次,对树上虫果也要经常摘除,处理方法可用深埋、水浸、水烫、焚烧等方法杀死果内幼虫。埋土深度要在45厘米以上,过浅一些幼虫仍能化蛹羽化。水浸8天可使果内幼虫全部死亡。焚烧可用稻草与虫果分层堆放,焚烧1小时以上。
为了提高防范意识。掌握对柑橘小实蝇的调查识别方法是必要的。
①在果园里以接近成熟的果子最先受害,成虫产卵孔初期像针尖大,不久成为褐色小斑点,剥开果实可见蛆样的小虫,被害果一般未熟先黄。
②将果子放在尼龙织网内,悬挂在水盆上,幼虫老熟脱果落入水中,可以观察。
③将虫果放人玻璃缸内,底下放些土,上罩尼龙纱罩,放置一定时间,可以羽化出成虫,加以辩认。
4防治方法
(1)药剂处理土壤,防治羽化出土成虫,在成虫出土前用40%毒死蜱200倍液喷于树下,再用耙子浅耙入土,成虫出土时将其杀死。由于成虫出土期时间长,可间隔15~20天再喷布1~2次。
(2)树上喷药防治成虫。成虫羽化后有取食的习性,可在成虫产卵前期用90%敌百虫800~1000倍加入红糖3%,以大雾滴喷于枝叶茂密,结果较多的树叶背后,全园约喷1/3的树,隔5~7天,改方位再喷1次,连续喷4~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