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鄞州区集士港镇总体规划(2010-2030)

合集下载

宁波集士港规划

宁波集士港规划

宁波集士港规划宁波集士港,位于宁波市鄞州区,是一个重要的港口和物流集散地。

它是宁波港的主要组成部分,距离宁波港约2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

宁波集士港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建设一个现代化、智能化的综合物流园区,提供高效、便捷的货物运输和仓储服务。

根据规划,宁波集士港将建设成为一个集海运、陆运、航空、铁路等多种运输方式为一体的综合性物流枢纽,为宁波及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物流支撑。

在港口建设方面,宁波集士港将拓宽港口航道,增加岸线长度,提高港口的容纳能力,以应对日益增长的货物流量。

同时,港口还将进行设备更新和升级,引进更加先进的装卸设备和技术,提高港口的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在仓储方面,宁波集士港将建设现代化的智能化仓库,配备先进的仓储设备和管理系统。

同时,将建设多式联运中心,实现陆运、水运、航运等多种运输方式的无缝对接,提供快速、便捷的货物转运服务。

此外,还将引进智能物流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仓储和物流的效率。

在综合服务方面,宁波集士港将提供一站式的物流服务,包括货物运输、仓储、拆装、配送等各个环节的服务。

同时,港口还将引进国际一流的物流企业和专业服务机构,提供物流咨询、融资、保险等全方位的服务。

宁波集士港规划的实施将对宁波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首先,它将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务,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其次,它将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吸引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到宁波及周边地区投资兴业。

再次,它将推动宁波的国际化进程,提升宁波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总之,宁波集士港规划的实施将为宁波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和动力。

通过建设现代化、智能化的综合物流园区,提供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务,将宁波打造成为一个国际物流中心和城市。

(发展战略)集士港镇统筹城乡党建发展的实施意见

(发展战略)集士港镇统筹城乡党建发展的实施意见

中共宁波市鄞州区集士港镇委员会关于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实施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理念,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中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为加快推进集士港卫星城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强大的智力支持,结合集士港实际,就全面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制订如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打破城乡分割、自成一体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模式,适应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势。

切实增强统筹城乡党建资源共享意识,优化组织设置,创新活动方式,加强党员管理,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有效途径,逐步形成基层党建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双向受益、共同提高的工作局面。

二、目标要求逐步建立健全与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趋势相适应的基层组织体系,不断创新机关党建、社区党建、农村党建、“两新”组织党建、区域联合党建工作。

积极探索机关、企业、社区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结对共建模式,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党员管理体系,探索城乡互动、区域联动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模式,促进“组织共建、党员共管、资源共享”,努力探索与城乡统筹发展相适应的基层党建工作新路子。

使全处基层党建工作实现“三个并重”:即党组织自身建设与党组织共建并重;党的组织覆盖与工作覆盖并重;党员教育与党员服务并重,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三、主要内容(一)建立城乡优势互补的开放体系。

立足集士港片与白岳片区经济基础不同、发展现状不平衡、城乡差距较大等实际,坚持以开放的理念,进一步整合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方面资源,实现城乡基层党建资源共享。

改变城乡分割、各自发展的模式,合理确定联带对象和联带重点。

确定由经济实力相对较强的杨家、董家桥、集士港、万众等4个村庄通过“双带一、一带一”的方式,帮带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双银、深溪、西陆、新后屠桥村。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鄞州区瞻岐镇等9个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甬政发〔2018〕16号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鄞州区瞻岐镇等9个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甬政发〔2018〕16号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鄞州区瞻岐镇等9个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正文:----------------------------------------------------------------------------------------------------------------------------------------------------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鄞州区瞻岐镇等9个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甬政发〔2018〕16号鄞州区人民政府:你区《关于要求审查、审批鄞州区及瞻岐镇等15个镇、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请示》(鄞政〔2017〕67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调整完善后的鄞州区瞻岐镇、咸祥镇、塘溪镇、东钱湖镇、东吴镇、五乡镇、云龙镇、横溪镇、姜山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上均为2006-2020年、2014调整完善版,以下简称各《总体规划》)。

二、各《总体规划》实施期内必须坚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严格保护耕地资源,优先保护生态环境,统筹安排各类用地,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

到2020年,瞻岐镇等9个镇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保护面积、标准农田面积不少于鄞州区下达给各镇的保护任务(详见附件)。

三、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原则同意到2020年瞻岐镇等9个镇建设用地总规模、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鄞州区下达给各镇的面积以内(详见附件)。

四、切实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瞻岐镇等9个镇土地利用要以调整、改造、挖潜为主,建设用地扩展应优先利用闲置地、空闲地及未利用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促进各项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积极探索以增量撬动存量新机制。

到2020年,瞻岐镇等9个镇人均城镇工矿用地和万元二三产业增加值用地量控制在鄞州区下达给各镇的面积以内(详见附件)。

五、强化土地用途管制。

瞻岐镇等9个镇要认真做好与土地调查数据的衔接,严格按照《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使用土地,禁止擅自改变已建成标准农田的用途。

宁波市中心城区城西北片分区规划

宁波市中心城区城西北片分区规划

宁波市中心城区城西北片分区规划宁波市规划局2016.05-可编辑-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背景城西地区位于宁波中心城西部,机场路以西,东连三江口核心区、南部新城区,西靠四明山区。

近年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西地区凭借交通条件的改善和优越的区位条件,地区发展迅速,特别是姚江新区、临空经济区、集士港卫星城、轨道沿线等地区,呈现出与中心城粘连发展的趋势。

但长期以来由于城西地区处于总规建设用地之外,城镇建设以乡镇模式为主,各镇利益与区域整体发展的矛盾突出,空间配置粗放低效,亟需进行整体统筹安排。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修订)》对城西地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

提出未来三江片重点发展西部和北部地区,将绕城高速以内的集士港、古林、高桥三镇纳入到城市建设用地管控范围,实行规划统一管理。

同时,结合新的空间布局结构,加强对城市西部地区的规划引领,在姚江新城规划新的市级副中心,集士港作为片区中心,西部地区迎来了从乡镇发展模式向城市发展模式转变的新阶段。

在此背景下,受规划局委托,开展中心城区城西片分区规划,并把城西片以杭甬高速为界分为城西北片、城西南片两个分区,分别编制分区规划。

第2条规划目的为了更好地促进城西地区城乡统筹发展、增强城西地区功能、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彰显城市风貌特色,进一步落实城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等上位规划要求,有效指导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区域内村庄规划编制,特开展城西地区分区规划编制工作。

第3条规划原则生态优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近远结合,落实上位规划要求公交先导,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以人为本,完善公共设施布局第4条规划期限规划期限同《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修订)》一致,规划期限至2020年,远景展望到2030年。

第5条规划范围城西北片分区规划范围为机场路以西,绕城高速公路以东,杭甬高速公路以北,主要包括江北姚江新区、江北投创、洪塘街道、高桥镇等,规划面积69.2平方公里。

谋划新思路 落实新举措 创新创优谱写卫星城市发展新篇章

谋划新思路 落实新举措 创新创优谱写卫星城市发展新篇章
谋 划 新 思路 落 实新 举 措 创 新创 优 谱 写 卫 星 城 市发 展 新 篇 章
鄞 州 区集士港 镇立 足 “ 水清风 和 、智汇仕 聚 ”的卫 星城市 建设 ,深 入 贯彻 落实科 学发展 观 ,扎 实推进 经济 结构调 整 、城 乡建设水 平 、社会综 合 管理 、群众 生活品 质 四大优 化 升级 ,创新创 优建 设集 士港成 为鄞 州西部 片 区兼具 现代城 市风 韵和地域 文 化底蕴 的 “ 城市 ”、宁波 中心城 区西部 兼 新 具 新型产 业特 色和 江 南水 乡魅 力的 “ 门户 ”。 新
至 1 - 方 公 里 。着 眼 打造 区域性 综 合 交通 中心及 区域性 公 共服 务 中 心 ,完 2-  ̄- 成 “ 纵 四横 ”骨 干路 网 ,加 快 “ 五 一轴 两 翼 三路 ”道 路 建设 步 伐 ,建 成公
共 服 务 中 心 首 期 5 单 位 、 镇 中 心 卫 生 院 、 镇 中 心 幼 儿 园 等 公 建 设 施 , 启 动 家
A 鄞州 区集士 港镇

豪 华 府 大 酒 店 先 后 投 入 运 营 , 集 仕 芯 谷 、 繁 荣 路 美 食 街 、 商 贸 路 文 化 休 闲 步 行 街 、仕 悟 草 堂 等 陆 续 建 设 , 启 动 了 “ 岛 中 心 ” 以 及 城 镇 商 务 中 心 两 绿 大 城 市 综 合 体 建 设 。深 化 科 技 创 新 ,工 业 结 构 优 化 升 级 。扎 实 推 进 “ 牌 、 品 专 利 、 标 准 、 设 计 ” 四 大 战 略 , 选 商 引 资 持 续 强 化 , 引 进 先 锋 新 材 料 、置 信 科 技 、 盛 田 电 子 等 一 批 高 端 项 目 , 逐 步 形 成 新 材 料 、 电 子 信 息 、 高 端 品 牌服 饰 、汽 车配件 等 新兴 高新 产业 集群 。

41宁波市鄞州区城乡空间布局规划...

41宁波市鄞州区城乡空间布局规划...

第一章项目概况1.宁波市鄞州区概况1.1 区位鄞州区位于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南翼,浙江省东部沿海。

疆域在东径121°08′-121°54′,北纬29°37′-29°57′之间。

版图轮廓呈蝴蝶状,从东、西、南三面紧围宁波老市区,西北与西部与余姚接壤,南部紧邻奉化,东南临象山港与象山隔水相望。

东西向最大长度74公里,南北最大宽度32.3公里。

区界周长269公里,其中有海岸线25.66公里。

全区总面积1380.54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327.04平方公里,象山港水域面积53.5平方公里。

1.2 自然概况鄞州区境内的大地构造属闽浙地盾的东北部,地层分布以中生代的火山岩居多。

境内地貌东南部与西部为丘陵与山地,中部为宽广的平原,总形势呈马鞍形。

东南部丘陵山地面积为375.48平方公里,有太白、福泉、金峨诸山,以太白山最高,主峰高程海拔656.9米。

西部丘陵山地面积353.98平方公里,属于括苍山系天台山脉的四明山,绵亘数县,从西向东插入本区西部,层峦迭嶂,诸峰雄峙,最高峰奶部山海拔高程915米。

中部位为奉化江两岸,总面积532.60平方公里,并以奉化江为界分为鄞东南平原和鄞西平原两部分。

这里平畴无垠,绿原广袤,河渠如网。

鄞州区海域分布于区域的最东端,属象山港海湾的一部分,其东北为北仑区海域,西南为奉化市海域,东南为象山县海域。

鄞州区地处低纬度带,属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过渡区域的季风气候区,因濒临东海又带有海洋性气候特征。

本地四季分明,夏无酷热,冬无严寒,热量较充足,雨量丰沛,冬夏季风交替显著。

全年无霜期238天,年平均气温16.2℃。

年平均降水量1386.2毫米,总蒸发量1303.4毫米,相对湿度82%。

本区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台风、暴雨、久雨、伏旱、寒潮和霜冻等。

1.3 资源概况鄞州区土壤大体可分三类:东南部沿海地区多盐碱土,宜种棉花;中部平原地区属水稻土,适合种水稻、席草等;西部山区多黄壤,缺少有机质,宜种茶叶、竹木、果树、杂粮。

宁波中心城鄞州片区分区规划

宁波中心城鄞州片区分区规划

宁波中心城鄞州片区分区规划1. 背景宁波市中心城区鄞州片区是宁波市的主要发展区域之一。

为了统一规划和管理该区域的发展,制定了宁波中心城鄞州片区的分区规划。

2. 目标该分区规划的目标是为中心城鄞州片区的发展提供指导,优化土地利用,促进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3. 分区原则分区规划遵循以下原则:- 合理布局:合理划定各个功能区域的位置和范围,使不同区域的发展相互补充、协调配合。

- 产业优化:结合鄞州片区产业特点,将不同产业分布在适宜的区域,提升整体产业发展水平。

- 资源保护:注重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保障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公共服务:合理规划公共服务设施,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医疗、交通等基础设施,满足居民需求。

- 历史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发展文化产业,传承鄞州片区独特的历史文化。

4. 分区划定根据鄞州片区的地理特点、土地利用现状和发展需求,将中心城鄞州片区划分为以下几个分区:1. 商业中心区:集中发展商业、金融、办公等业态,打造宁波市中心城的商业核心。

2. 产业园区:集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等,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3. 居住区:规划住宅区域,提供多样化的居住选择,改善居民生活品质。

4. 教育科研区:发展教育科研机构,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科研平台。

5. 文化旅游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升区域吸引力与知名度。

6. 生态保护区: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提供绿色生态空间,促进可持续发展。

5. 实施措施为了有效实施分区规划,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制定详细的分区规划方案,明确各个分区的具体功能和要求。

- 加强跨部门协调,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 加大投入力度,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激励。

- 完善相关法规和管理措施,加强对规划的监管和执行力度。

分区规划是中心城鄞州片区发展的重要基础,它的实施将为区域的经济繁荣、城市品质提升和居民生活改善做出积极贡献。

我们希望通过该规划,实现中心城鄞州片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

鄞州区区域卫生规划

鄞州区区域卫生规划

鄞州区区域卫生规划区域卫生规划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对卫生发展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卫生资源合理配置的依据。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和国家发展计划局、财政部、卫生部制定的《关于开展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宁波市城市医疗卫生设施专项规划2004-2020》,结合我区卫生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规划(其中涉及卫生发展规划情况的不包括东钱湖镇和梅墟街道)。

第一章现状分析一、全区概况鄞州区位于浙江省东部沿海,是宁波市下辖六区之一,总面积约1380平方公里,辖17个镇,4个街道,1个乡,464个行政村,50个居委会(社区居委会)。

2004年底,全区户籍人口76.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1.4万人,农业人口55.3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占户籍人口的13.13%。

有流动人口39.6万人。

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7.97亿元,三次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8%、69.8%和24.4%。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46.5亿元。

全社会职工人均工资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690元和7781元。

二、卫生事业发展基本情况(一)人群主要健康指标。

2004年,全区人口出生率8.40‰,死亡率为6.0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40‰;城乡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为75.01岁;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为7.49‰和35/10万。

传染病发病前5位依次是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痢疾、肺结核,发病率分别为75.41/10万、66.00/10万、51.14/10万、44.84/10万、42.32/10万。

(二)医疗资源1.医疗卫生机构数。

2004年底,全区有医疗服务机构650个,其中综合医院1家(鄞州人民医院),专科医院3家(骨伤科医院、横溪口腔病防治院、皮肤病防治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卫生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下同)22家,镇乡卫生分院4家(其中大嵩卫生院属民营),社区卫生服务站33家,村卫生室481家,区疾控中心门诊部1家,各级各类医务室55家,个体诊所23家,药店坐堂27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波市鄞州区集士港镇总体规划(2010-2030)》
(批后公布)
一、概述
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六个加快”战略部署和关于卫星城市发展的战略要求,更好地推进鄞西片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集士港镇与宁波中心城区的联动开发和对接融合,依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特编制集士港镇总体规划。

二、功能定位
集士港镇的功能定位为:宁波中心城区西门户,融合生态住区、区域公共服务、高新技术产业及生态休闲功能于一体的卫星城市。

三、发展规模
集士港镇近期2015年规划总人口为10.0万人,远期2030年规划总人口为20.0 万人。

规划近期2015年城市建设用地12.09平方公里,远期2030年城市建设用地22.02平方公里。

四、用地布局
本规划的规划结构为:一心二轴五区多片。

一心:卫星城中心,位于春华路(联丰路)与集古路交叉口,并沿集古路向南北适度延伸;二轴:春华路(联丰路)和集古路城市发展轴,一是春华路(联丰路)城市发展轴,向东连接宁波市三江口城市中心,向西串联横街镇,二是集古路卫星城发展轴,向南串联古林镇,向北连接高桥镇;五区:四明山休闲旅游度假区、卫星城三个居住区和望春工业园区;多片:包括三个近郊大型商贸服务业区块和四明山新农村社区、桃源湾旅游休闲度假区、山谷创意园、湖泊河休闲山园等。

产业布局放在宁波中心区乃至宁波大都市区的经济大格局中来考虑,特别考虑与周边区域相衔接。

统筹考虑与周边三镇的行政区划和经济区划,从而进行合理布局,形成区域特色鲜明、生产要素和自然资源充分开发、城乡产业联动发展的产业空间格局。

一产:绕城高速以西一产功能保留提升,形成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园。

二产:保留完
1
善现状工业园区,依托临空产业发展机遇加快产业升级,形成完整的产业园区。

三产:在卫星城核心及居住区中心布置大型商业服务、休闲娱乐以及部分商务办公等生活生产服务功能,引领产业转型、提升城市形象;在鄞州大道、广泽路、秋实路(甬金高速连接线)等主要对外交通道路沿线预留布置专业市场、汽车4S店、奥特莱斯、物流、职业教育培训、科研创新等郊区化产业功能,丰富生产型服务业功能及类型;在四明山区及绕城高速以西平原地区,结合景观优势规划预留休闲度假设施用地,提升城市的休闲度假服务功能。

五、道路交通规划
规划形成“二条轨道交通线、一绕一穿高速路、十字交叉快速路、一环五横三纵主干道”的交通体系。

二条轨道交通线
在集士港镇总体规划中预留了轨道交通5号、6号线的通道及车辆场站,具体线位走向及站点布置须根据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进一步深化完善。

“一绕一穿”高速路
一绕:指绕城高速公路,且在规划区西南角有一现状高速出入口(横街出入口);一穿:指杭甬高速公路。

“十字交叉”快速路
横向快速路为鄞州大道,纵向快速路为秋实路(甬金高速连接线)。

“一环五横三纵”主干道
主干道主要承担区域性交通联络功能,为本区与宁波市中心、鄞州区中心以及区内南北两个功能区之间联系的主要通道。

“一环”:为卫星城内部环线,沿杭甬高速南侧分别连接卫星城东部与北部区块。

“五横”:自北向南依次为汇士路(北部道路)、春华路(联丰路)、布政路(四明路)、云林路、鄞县大道。

“三纵”:自西向东依次为广泽路、集古路、阳光路(庙洪路)。

六、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1、给水工程规划
根据《鄞州区给水专项规划(2009-2020)》,集士港镇由毛家坪水厂统一供水,原集仕港水厂取消,现状白岳水厂作为配水厂及备用水源使用。

2
2、排水工程规划
规划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

雨水排放按照“分区分片、就近排放”的原则,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就近分散排入内河。

集士港镇绝大部分区域的污水经管道收集后,排至鄞西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鄞西污水厂位于石碶街道,机场路东侧,奉化江西侧。

对人口较少、距离排污干管较远,或地形复杂地区等不适合采用管道输送的区域,可采用沼气池或其他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就地处理后排放。

3、电力工程规划
规划新建110kV变电所2座,分别为110KV白岳变和110KV丰成变;近期迁建110KV士港变;远期扩建110KV云林变和110KV布政变。

本规划区内电源由上述5座110KV变电所共同提供。

4、通信工程规划
按照“少母局、大容量、多模块”的原则,规划可新建多处模块机房,应设置电信业务集中的区域,模块机房建筑面积为60~80m2,可单独建设或布置于其它公共建筑物内。

模块机房通过SDH光缆和电信母局环网连接,宜实现双归属。

5、燃气工程规划
规划集士港镇供气气源为天然气,远期预留燃气储气站用地。

燃气管网系统采用高、中压二级管网系统,高压管沿绕城高速西侧设置,区内采用中压管网系统,管径一般在DN100-DN300之间。

6、供热工程规划
宁波绿源天然气电力有限公司为区内统一供热,且可按照热用户发展情况,扩建新的机组。

7、环卫工程规划
规划设置3处环卫站,环卫站内设垃圾中转站,配备环卫车辆和设施,每处占地约4000平方米。

规划按有关标准改造和建造标准公厕,住宅区内按3千人设一座,主要街道按300~500米设一座。

根据中央和省的有关文件,对殡葬实行改革,规划保留镇西部山区的2处大规模的公墓,但应与绿化相结合。

8、防灾规划
大力建设水利设施,根据要求,本规划远期城区以五十年一遇防洪标准设置防洪设施。

接警5分钟内到达城区最远点要求,消防站的设置需兼顾四明山新农村社区和桃源湾旅游休闲度假区等的消防任务,确保人民财产和
3
生命的安全。

规划区南部可利用位于古林镇的现有消防站,北部规划一座标准消防站,位于广泽北路西侧,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

城市新建建筑必须按照国家现行的抗震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

对已有的建筑,应由权威部门组织抗震鉴定,视鉴定结果进行必要的抗震加固,使其达到应有的抗震能力。

加固的重点是生命线工程及区级医院、政府机关等重要建筑物。

规划要求加强区域的避震疏散体系建设(如体育场、广场、公园等),提高生命线工程的防震能力,并保证避难通道畅通,以提高区域的综合抗震能力。

对集士港镇现有危险品仓库进行抗震设防,减少震时二次灾害的发生。

对镇域内大、中型水库进行震情监测,并制订切实可行的防震减灾措施。

9、环境保护规划
正确处理开发建设和环境保护关系,以建设水乡生态城区作努力目标。

集士港镇大气环境质量应达到二级;地面饮用水环境质量应达到II类标准;非饮用水质量应达III类标准;集士港镇噪声应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4
区位图
5
规划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