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赵州桥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赵州桥:历史的见证者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赵州桥:历史的见证者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学习课文《赵州桥》。
通过阅读此篇文学作品,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一些历史事件和艺术成就,从而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成就。
2.通过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并初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重点:1.理解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2.通过阅读文学作品,理解赵州桥的建筑特点和文化价值。
3.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1.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成就。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让学生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文化意义和人文精神。
教学方法:1.导入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来引入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2.合作学习法:分为小组阅读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和成长,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3.问题导向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现。
4.示范讲解法:通过老师的讲解和样书的示范,让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过程:一、导入1.引入历史背景: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赵州桥的历史背景,让学生对赵州桥的地理位置、建造时间和文化背景等有初步了解。
2.介绍文学作品:让学生详细了解本次学习的文学作品《赵州桥》,引导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背景、主题和文化意义。
二、阅读理解1.小组阅读: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分别阅读一段课文,并做好相应的笔记。
2.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笔记和感受,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和学习。
三、文学欣赏1.词语解释:让学生解释一些课文中比较难懂的词语和句子,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
2.赏析文章:通过老师的讲解和样书的示范,让学生赏析课文,并学习其中的文化内涵。
四、综合评价1.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和重点,让学生更好地消化和记忆所学内容。
《赵州桥》教案(优秀8篇)

《赵州桥》教案(优秀8篇)教学目标2、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3、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初步感知说明文条理性强、用语精确的文体特点。
指导学生运用重点词理解一段话的方法学习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赵州桥设计的独创性及其作用。
课前准备师生课前收集“赵州桥”资料、图片,学生认真预习课文。
教学方法:引导交流。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对我国的古代建筑有哪些了解呢(学生回答如:长城、颐和园、故宫、河南少林寺等)今天我们来欣赏一座古代的桥梁建筑—-赵州桥。
(板书:赵州桥)注意“州”的写法。
让我们听着这首歌走近赵州桥。
(放河北的民歌小放牛)二、讲授新课(一)整体感知1、读课文,找三个学生分别读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第四自然段一起读。
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2、分享文中词语(看图片)学生读,要求读准字音。
注意“爪”的读法,前爪、爪子。
3、(出示图片)探究:(1)赵州桥是一座怎样的桥用横线画出来。
(2)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用波浪线画出来。
前后四人一小组讨论交流,找学生回答。
(板书:世界文明、雄伟、坚固、美观)(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读第一自然段。
问:你从这一自然段中了解到赵州桥的哪些信息呢让学生回答。
2、资料提供让学生了解:赵州桥为什么叫安济桥(出示图片)与学生交流“济”字。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让学生找一找能感受出赵州桥雄伟的句子。
学生读,与教室比较让学生实际感受赵州桥的长、宽和跨度,来体会赵州桥的雄伟。
这里用到了什么(板书:数字)2、让学生找出能感受赵州桥坚固的句子,读一读。
出示语段: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指名读,正音(2)这段中有没有你不懂的词语理解“创举”:从来没有过的举动。
前人没有这样做过。
课文《赵州桥》教案

《赵州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赵州桥》。
(2)了解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3)掌握课文中涉及的一些生字词及其用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赵州桥的认识。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分析和评价赵州桥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赵州桥》。
(2)了解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涉及的一些生字词的用法。
(2)如何分析和评价赵州桥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赵州桥的景象,引导学生关注。
(2)简要介绍赵州桥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赵州桥的雄伟壮观。
(2)让学生结合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并理解其用法。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赵州桥的建筑特点是什么?它们有什么作用?(2)全班交流:赵州桥在我国桥梁建筑史上占有怎样的地位?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课文《赵州桥》。
2. 运用所学知识,为一篇关于赵州桥的文章写一段评论。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的熟练程度。
2. 学生对赵州桥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的理解和掌握。
3.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以及课堂参与度。
六、教学策略1. 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生动展示赵州桥的实际情况,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情境教学:模拟赵州桥的历史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3. 对比教学:介绍其他著名的桥梁,让学生了解赵州桥在我国桥梁建筑中的独特地位。
七、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和情感。
2. 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课堂参与度。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赵州桥:桥梁文化与旅游产业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赵州桥:桥梁文化与旅游产业》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赵州桥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建筑特色。
2.了解赵州桥的地位及其对旅游产业的推动作用。
3.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及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突出赵州桥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使学生理解桥与文化之间的联系。
2.帮助学生掌握较为科学、合理的旅游观念,树立文明旅游的态度。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和多媒体展示,全方位展示赵州桥的文化和旅游价值。
2.实地考察法:通过实地考察,带领学生深入了解赵州桥的实际情况,增强对其文化价值的认识。
四、教学内容1.赵州桥的历史背景赵州桥是中国古代的第一座多孔拱桥,位于河南省渑池县西南十余里的滏阳河上,始建于隋代,历史悠久。
赵州桥一直是中原地区的交通枢纽和商贸集散地,是北方著名的古桥文化和旅游胜地。
2.赵州桥的构造特点赵州桥设计精妙,采用石拱结构,桥长140米,宽10米,共有七孔拱,中孔高16.4米,两侧孔高14.6米。
桥身采用青石砖石单道,桥面四周长有石栏杆和岗亭,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和艺术价值。
3.赵州桥的文化价值赵州桥作为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代表,不仅仅是一座普通的交通工程,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赵州桥的建造,代表了古代中国建筑技艺的一个高峰,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
赵州桥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
4.赵州桥的旅游价值赵州桥作为著名的文化古迹和旅游景点,吸引了海内外游客的到访,对当地的旅游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赵州桥不仅让游人感受到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瑰宝,同时也通过旅游为当地的各行各业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
五、教学过程1.开篇问答:利用课前调查,让学生自由发言,了解对赵州桥的初步认知。
2.课堂讲解:教师简述赵州桥的历史背景、构造特点、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
3.多媒体展示:结合多媒体设备,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历史沿革及其精美的造型特征。
4.实地考察:带领学生前往赵州桥,深入了解赵州桥的实际情况,并通过实地考察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课文《赵州桥》教案

《赵州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赵州桥》。
(2)了解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3)学会欣赏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智慧和美丽。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图片、资料等途径,自主获取相关信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爱护文物、保护历史的意识。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课文《赵州桥》的正确朗读和理解。
2. 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的学习。
3. 欣赏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智慧和美丽。
三、教学难点:1. 对赵州桥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的深入理解。
2. 学生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赵州桥》的文本。
2. 赵州桥的相关图片、资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赵州桥的历史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赵州桥的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赵州桥》。
(2)学生通过课文内容,了解赵州桥的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赵州桥的认识和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赵州桥的美。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赵州桥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
5.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赵州桥的故事。
(2)学生通过绘画或写作,表达自己对赵州桥的喜爱之情。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探究。
2. 利用多媒体展示赵州桥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赵州桥在桥梁建筑中的创新之处。
七、教学步骤:1. 课前准备:让学生提前收集有关赵州桥的资料,了解其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赵州桥教案(8篇)

赵州桥教案(8篇)《赵州桥》教案设计篇一一、素质教育目标㈠知识教学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隋朝”、“石匠”、“世界闻名”、“设计”、“创举”、“雄伟”“雕刻”、“遗产”等词语。
㈡能力训练点查字典理解词语;运用“参加”、“而且”造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了解句与句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进行朗读训练。
㈢德语渗透点从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设计与建造及其在造桥史上的意义,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二、重点及解决办法㈠重点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及设计上的特点。
㈡解决办法通过深刻理解语言文字、观察投影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赵州桥的特点。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学生活动设计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自学课文片断,小组讨论交流,小组发言,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五、教具准备赵州桥彩色投影片,赵州桥栏板的录像带,文字投影片,生字词卡片。
六、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刀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向大家介绍的是一座古老的桥梁。
大家一定想知道这是怎样的一座桥呢?下边就让我们先来看一看这座桥(出示赵州桥的投影片),这就是课文中所描绘的那座桥,它的名字叫赵州桥(板书:赵州桥)(二)看图议桥这座桥,长50多米,宽9米多,是一座石拱桥。
请同学仔细观察,想一想与你们平时见到的桥有什么不同?(下面没有桥墩;桥下面有一个大桥洞,大桥洞顶上两边分别有两个小桥洞。
)小结:投影片显示出的赵州桥,大家一看就觉得它的确是一座与众不同的大桥。
50多米长的大桥横跨在宽阔的江面上,中间虽然没有一个桥墩。
大桥洞顶上两边还各有两个小桥洞。
这独特的设计也是前所未有的。
这种设计出于何人之手?大桥建造于哪个年代?这样的桥有什么优点?学完课文大家就会清楚。
(三)初读课文,掌握生字的读音。
1. 出示生字卡片,要求读准字音。
2. 理解生字。
赵县:在河北省,古代叫赵州。
隋朝: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离现在1300年。
《赵州桥》教案(精选6篇)

《赵州桥》教案《赵州桥》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赵州桥》教案(精选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赵州桥》教案1【教学内容】《赵州桥》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一篇说明文,它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
呈现了赵州桥设计的意义以及创造与修建的智慧并从建筑艺术这个角度,介绍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绪。
【教学目标】通过赏图入境──品读感悟──合作探究──美文赛读──拓展交流,感受赵州桥的悠久历史,了解赵州桥的建筑特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研究桥、创造桥的热情。
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师生课前收集“赵州桥”资料,学生认真预习课文,赵州桥图片。
一、赏图入境──观桥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19课,这篇课文向大家介绍的是一座古老的桥梁。
请看大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静静的欣赏这座桥,大家一起说出他的名字(板书:赵州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2自然段,回顾这两个自然段的内容,边看图边向你的小伙伴说一说赵州桥是怎样的一座桥?(赵州桥非常雄伟、也很坚固)导语:赵州桥除了雄伟、坚固以外还有什么特点?接着学习第三自然段。
二、品读感悟──赏桥小组内合作学习第三自然段。
完成以下问题,选出代表班内展示。
1、读第三自然段,这段的第1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说桥“坚固”是哪一段?(第二自然段说桥坚固)这一段说桥怎样:(桥美观)小结:这句话由两个小分句组成,前一个小分句与上边一个自然段紧密相连;后一个小分句又与本自然段紧密相连。
一句话把两个自然段连接在一起,在文章的结构上起了连接作用。
这句话在第3自然段又起了什么作用。
2、自由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第一句话与后边内容的关系。
(第1句话的第2个小分句概括地写桥美观,其他内容是具体地写桥的美观)3、具体描写部分作者详细描写了桥上的什么?(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雕刻着精美的图案,作者具体描写了栏板上雕刻的图案。
《赵州桥》教案(优秀10篇)

《赵州桥》教案(优秀10篇)《赵州桥》优秀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课文有关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3.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4.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学习重难点1.重点:了解赵州桥的主要特点。
2.难点: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1.课件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1.今天上午,我们学习了这一课的生字词,读了课文,也学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现在我们先复习一下这些词语设计参加雄伟全部横跨创举减轻冲击力重量节省坚固美观石栏栏板精美图案前爪回首遥望双龙戏珠才干宝贵遗产安济桥2.爪是个多音字,通过查字典,我们知道它有两种读音。
(出示课件)3.哪位小老师还想提醒一下课后的生字的字形。
参字下面是三撇,县字中间只有两横,设字右上角是横折,案字中间的横较长。
4.那么第一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什么?还记得吗?(位置、名字、设计者、建造年代、历史悠久)5.读读课文,在你的印象中,赵州桥是一座--------的桥。
(令人惊叹、别具一格、举世无双、独一无二、世界闻名、名扬天下……)二、学习第二段1.“这么长的桥,全部由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1)赵州桥是一座石拱桥,从字面上,你怎么理解?(2)找出课文的句子,证明一下你的想法对不对。
(3)你找了哪一句,说说理由。
(4)想看一看赵州桥吗,指图:这是一座用------砌成的桥,下面没有--------,只有一个---------,横跨在----------多宽的河面上。
(5)横跨的意思你理解吗?(就是从河岸的这一边,横着跨过河面,到了河对岸)(6)三十七米多宽:到底有多宽呢?我们的阶梯教室从墙到门边上的墙有11米宽,那么这条河的河面就有3间多的阶梯教室那么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素材
备课素材
【写作背景】
《赵州桥》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也是一篇说明性很强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设计精巧、造型美观。
课文语言准确,简练,又不乏生动。
课文共分四段。
第一段写赵州桥的地点、桥名、设计建造者、建造年代。
第二段讲赵州桥的设计精巧。
这与它的独特设计是密不可分的。
围绕“设计”这个重点词,课文先写了赵州桥设计的特点,再写这样设计的好处。
第三段重点词是“美观”。
介绍赵州桥美观时用“有的……有的……有的……所有的……”的句式,把栏板上龙的图案描绘得栩栩如生,形象传神。
第四段讲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这种用词精确,结构清晰的范文,在三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正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任务,即上承“词句训练”,下启“段的训练”,所以其教学重点在抓主关键的词语和句子,引导学生重点感悟的基础上,再加大对段的训练,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李春与赵州桥
李春是中国隋代著名的桥梁工匠,举世闻名的赵州桥就是他最伟大的
杰作,这个浓缩了中华人民智慧晶的标志性桥梁,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的
崭新局面,为中国桥梁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赵州桥的敞肩圆弧拱
形式是中国劳动人民的一大创造,西方在14世纪才出现敞肩圆弧石拱桥,
已经比中国晚了600多年。
英国著名中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博士在其
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曾经列举了26项从1世纪到18世纪先后由中
国传到欧洲和其他地区的科学技术成果,其中的第18项就是弧形拱桥。
赵州桥建成后成为中国北南交通的要冲,有"坦途箭直千人过,驿使驰驱万国通"的美誉。
舟船在桥下航行,人马车辆从桥上驶过,大大方便了交通运输和人民生活,为洨河两岸人员来往提供了便利条件。
这座大桥自建成至今已有1300多年,这期间经历了8次以上地震的影响,8次以上战争的考验;承受了无数次人畜车辆的重压,饱经无数次风刀霜剑、冰雪雨水的冲蚀,却雄姿不减当年,仍巍然屹立在洨河上。
解放以后,赵州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关部门对这一古代大桥进行了彻底维修,以保持其辉煌的历史地位。
赵州桥已成为中国人民聪明智慧的象征和进行爱国主义、历史主义教育的场所。
赵州桥的建成在中国桥梁史上具有重要影晌,它的大跨度、圆弧拱、敝肩形式力以后的桥梁建设开创了新的天地。
隋代以后,出现了许多与赵州桥相类似的大型拱桥,已经发现的就有十几座,如山西崞县的普济桥、晋城的景德桥、河北赵县的永通桥、济美桥等。
赵州桥已经成为中国桥梁建设的典范。
【其他资料】
赞美劳动者的名言警句
1.劳动一日,可得一夜的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的长眠。
——达·芬奇
2.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威廉配第
3.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手段,是一个人在体格、聪明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源泉。
——乌申斯基
4.劳动是生命的法则,也是它最美的果实。
——莫里斯
5.劳动是万物的基础,劳动是支柱,他支撑着文明与进步的结构和它那辉煌的穹窿。
——英格索尔6.劳动是万物的基础,劳动者是支柱,他支撑着文明与进步的结构和它那辉煌的穹隆。
——莫格索尔
7.劳动是最可靠的财富。
——法国
8.劳动受人推崇。
为社会服务是很受人赞赏的道德理想。
——杜威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看拼音,写汉字。
shè jì zhì huì chuànɡ jǔ lì shǐ shí jiànɡ
()()()()()
二、在()填入恰当的动词。
()精巧()桥梁()河面
()重量()石料互相()
三、读读下面的句子,用加点的关联词造句。
这座桥不但
..()。
..(),而且
不但……而且……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阅读重点段落。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
..刻着两
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
..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
还有的
...刻着双龙戏珠。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①这个自然段共有()句话。
用“”画出段中的中心句。
②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写句子。
思维创新大拓展
四、你还知道哪些“我国的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参考答案
一、
shè jì zhì huì chuànɡ jǔ lì shǐ shí jiànɡ
设计智慧创举历史石匠
二、
(设计)精巧(建造)桥梁(横跨)河面
(减轻)重量(节省)石料互相(抵着)
三、
坚固美观
我写的字不但工整,而且美观。
四、
以下不光是我国的历史遗产,还是全世界的历史遗产。
1.明清皇宫(北京故宫、沈阳故宫)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2.颐和园(北京)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3.孔庙、孔林、孔府(山东曲阜) 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4.长城(北京)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