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性分类(虚词)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词类之虚词

现代汉语词类之虚词

(二)动词
动词的意义和种类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和存在、变化、消失等
(1) 行为动词:走、听、批评、宣传、保卫、学 (2习)心理动词:爱、恨、怕、羡慕、希望、 讨厌 (3)表示存在、变化、消失: 存在、 有、 发生、
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失 (4)判断动词:是 系 (5)能愿动词:能、会、愿意、敢、应该、要 (6)趋向动词:来、去、上、下、进、出、 上来、下去、
(六)代词
⑴、人称代词
⑵、疑问代词 谁 什么 为什么 ⑶、指示代词 指示代词主要以“这、那”为基础构成,
可分为句两子组的语:气类 这:这儿、这里、这会儿、这些、这么、
这样、这么样 那:那儿、那里、那会儿、那些、那么、
那样、那么样
虚词(新课):
(一)副词
副词限制、修饰动词或形容词,表示范围、程度、 时间等意义。 表示程度的:很 最 极 挺 格外 稍微 过于 表示范围的:都 总 仅仅 一齐 表示时间、频率的:已经 常常 就要 立刻 顿时 始终 永远 赶紧 仍然
数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与量词组合, 构成量词短语。
(五)量词
用来计量人或事物 : 个、本、只、条、 位、把 、批、群、帮、套、双、付 、种、 类、等、级、克、千克、吨、米、厘米 、 年、天句、子分的、语气分类钟、秒 、 趟、次、阵、 回、遍、顿
量词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通常 和数词一起组合成量词短语,表示事物 或动作行为的数量特征。
判断下面句子所有词语的词性
1.您征求我对远征中国的意见。您认为这 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多谢您对我的想法 予以重视。
2.在您看来,打着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 皇帝双重旗号对中国的远征,是由法国和英国 共同分享的光荣,而您想知道,我对英法的这 个胜利会给予多少赞誉。

现代汉语的词性分类

现代汉语的词性分类
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我你您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咱们自己别人大家大伙(自己能和其他代词连用,起强调作用。例如:我自己你们自己大家自己)
2、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谁什么哪(问人或事物)哪儿那里(问处所)几多少(问
数量)多多么(问程度)怎么怎样怎么样(问性质状态)什么怎样什么样(问方式行动)
7.副词: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时间、频率、范围、语气、程度等。
如"很、颇、极、十分、就、都、马上、立刻、曾经、居然、重新、不断"等。
副词通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
如"就来、马上走、十分好、重新开始",只有"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语,如"高兴得很、喜欢极了"。
8.介词:介词总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
3、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这那(指人或事物)这儿这里那儿那里(指处所)
这会儿那会儿(指时间)这么这样这么样那么那样那么样(指性质、状态、方式、行动、程度)这些那些这么些那么些(指数量)每各(指所有的或全体中任何一个)某另别(确有所指,未说明哪一个)
代词一般不受别的词类的修饰。代词同它所代替的或指示的实词或短语的用法相当,它所代替的词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它也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词性分类(实词和虚词)

词性分类(实词和虚词)

现代汉语词的分类之青柳念文创作词性指作为划分词类的根据的词的特点.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实词:暗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虚词:不暗示实在意义而暗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一.名词:暗示人和事物的称号的实词.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1、暗示专用称号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2、暗示抽象事物的称号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3、暗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中间"等.二.动词:动词暗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更.1、有的动词暗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2、有的动词暗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懂得、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3、有的动词暗示可以、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可以、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以、必须",这些能愿动词经常常使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可以做、可以思索、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以发展".4、还有一些动词暗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去、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暗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成为断定动词.三.形容词:形容词暗示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状态等,如“多、少、高、矮、胖、瘦、死板、奢侈、胆小、丑恶、斑斓、红色……”.状态形容词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等前面不克不及加“很”.四.数词:数词是暗示事物数目标词.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①基数:一、二、百、千、万、亿;②序数:第一、第三;③分数:十分之一、百分之二十;④倍数:一倍、十倍、百倍;⑤概数:几(个)、十来(个)、一百上下五.量词:量词是暗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1、名量词暗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 单位量词暗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等;度量量词暗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2、动量词暗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前后暗示动作的单位,如"次、下、回、趟、场".:代词能代替实词和短语.暗示指称时,有定指和不定指的区别.不定指往往是指不确定的人、物或某种性状、数量、程度、动作等.他不常指某一定的人物,也就不成能有一定意义,介乎虚实之间.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称号.我你您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咱们自己他人大家大伙(自己能和其他代词连用,起强调作用.例如:我自己你们自己大家自己)2、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谁什么哪(问人或事物)哪儿那边(问处所)几多(问数量)多多么(问程度)怎么怎样怎么样(问性质状态)什么怎样什么样(问方式行动)3、指示代词:用来区他人或事物这那(指人或事物)这儿这里那儿那边(指处所)这会儿那会儿(指时间)这么这样这么样那末那样那末样(指性质、状态、方式、行动、程度)这些那些这么些那末些(指数量)每各(指所有的或全体中任何一个)某另别(确有所指,未说明哪个)代词一般不受此外词类的修饰.代词同它所代替的或指示的实词或短语的用法相当,它所代替的词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它也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七.副词:副词总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如 "很、颇、极、十分、就、都、顿时、立刻、曾、竟然、重新、不竭"等.副词通常常使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 如"就来、顿时走、十分好、重新开端",只有"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语,如"高兴得很、喜欢极了".八.介词:介词总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作为.九.连词:连词可以毗连词、短语、句子甚至段落. 如"和、及、或者、或、又、既".关联词语可以当作是连词,如"因为……所以、不单……而且、虽然…但是".十.助词:附加在词、短语、句子上起辅助作用的词.助词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布局助词,它们是"的、地、得、所、似的";一类是动态助词,它们是"着、了、过";一类是语气助词,如"啊、吗、呢、吧、呐、呀、了、么、哇".十一.叹词:暗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叫做叹词.如:“喂、哟、嗨、哼、哦、哎呀”.叹词总是独立成句.十二.拟声词:这是摹拟声音的词.如"呜、汪汪、轰隆、咯咯、沙沙沙、呼啦啦".。

现代汉语词类之虚词

现代汉语词类之虚词

表排除的:除了 排除的
(九)连词 连词: 连词:起连接作用的词
所以; 但是; 如:因为……所以;虽然 ……但是; 因为 所以 但是 不但……而且;无论……都; 而且;无论 不但 而且 都 不是……就是;不是……而是; 不是 就是;不是 而是; 就是 而是
(十)助

1.结构助词,表示词语间的结构关 结构助词, 结构助词 系:“的”、“地”、“得”。
语法特征
(1)动词能作谓语,多数能带宾语。 )动词能作谓语,多数能带宾语。 (2)动词能够前加副词“不”,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 )动词能够前加副词“ 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 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 (3)动词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表示动态。 表示动态。 )动词多数可以后带“
(三)形容词
1 形容词的意义和种类 形容词表示性质、 形容词表示性质、状态等
叹词、 叹词、拟声词
(一)名词: 名词: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 表示人的: 表示人的:老师 学生 表示事物的: 表示事物的:山 水 政治 文化 表示时间的: 表示时间的:秋天 明年 早晨 星期天 现在 过去 表示处所的: 表示处所的:中国 上海 远处 里屋 表示方位的: 表示方位的:上 以上 之上 上面 上头 上下 底下
充满 老一辈科学家身上充沛着可贵的工作热情。 老一辈科学家身上充沛着可贵的工作热情。 是形容词, 是形容词,后面不能带宾语
是形容词,不是动词,不能带宾语 是形容词,不是动词, 这本书, 这本书,精装本与平装本定价悬殊十元多 相差 注:形容词误用为动词
(四)数词
1 数词地意义和种类 数词表示数目和次序。 数词表示数目和次序。分基数词和序数词
2 形容词的语法特征 (1)形容词能作谓语和定语,多数能够 )形容词能作谓语和定语, 直接修饰名词。 直接修饰名词。 (2)性质形容词大都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很 )性质形容词大都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 聪明】 聪明】 (3)有些性质形容词可以重叠,【甜-甜甜 )有些性质形容词可以重叠, 漂亮-漂漂亮亮】 的 漂亮-漂漂亮亮】 (4)有些单音性质形容词可带上叠音词缀或其 有些单音性质形容词可带上叠音词缀或其 他词缀, 这时用法同状态形容词【绿油油】 他词缀, 这时用法同状态形容词【绿油油】

现代汉语词性(虚词)

现代汉语词性(虚词)

6、“白、怪、老、净”等,同名词组 合时是形容词,同动词、形容词组合时是 副词。因为在两个位置上意义是不同的。
比较下边两组词: 白布 白跑一趟 老朋友 老说不完 怪事 怪好看 净水 身上净是泥
7、副词只有“很”、“极”可以作补语。例如: ①这办法好得<很> 。 ②这办法好<极> 了。 8、有一部分副词能起关联作用。 (1)单用的:说了又说 吃得下就吃 说清楚再走 下大雨也去 (2)前后配合用的:又…又 越…越 也…也 不…不 既…又 非…不 (3)和连词配合用的:不但…还 只有……才 既 然…就 虽然…却 如果…就 不论…都 即使 ……也 除非……才
4、“和、跟、同、与”既是介词,又是连词,共同点是在它 们两边都可以出现名词X和Y,怎样分辨? 例句:A、快考试了,我和小张都很着急。(连词)
B、于是,我和小张商量了一下。(介词) (1)交换位置法。
如果是连词,X和Y可以换位而意义不变; 如果是介词,或者不能换位,或者换位后意义改变。 (2)省略法。连词“和”可以省略,介词“和”不可以省略。 (3)插入成分法。 如果是介词,可以在介词之前停顿,并且插入副词状语; 如果是连词,在连词之前不能停顿,不能插入副词状语。 (错)我只和小张都很着急。 (对)我只和小张商量了一下。
2、例句: (1)从第一组开始值日(表起始) (2)往北走(表方向) (3)沿着河边跑步(表处所) (4)从早到晚不闲着(表时间) (5)给病人送药(表对象) (6)依照他的样子做(表方式) (7)由于着凉他病倒了(表原因) (8)比前几天热多了(表比较) (9)我在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 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10)在你的生命里有多少第一次值得回味。(表处所) (11)通过听专家的报告,我们 又有了新的收获。(表方式)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

6、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 出、回、开、过、起、来、去、进来、进去、 出来、出去、回来、回去、进、出、上来、 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开来、开 去、起、起来,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 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 过去"。
动词的语法特点:
1、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 短暂”或“尝试”的意思。
2、一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
例如 单音节: AA式 高——高高(的) 大——大大(的) 红——红红(的) 慢——慢慢(的) 双音节:AABB式 老实——老老实实 整齐——整整齐齐 清楚——清清楚楚 大方——大大方方 或A里AB式 慌张——慌里慌张 小气——小里小气 重叠后一般表示程度加深。
3、形容词不能带宾语。
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A 看——看看 想——想想 试——试试 说——说说 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BAB 学习——学习学习 批评——批评批评 讨论——讨论讨论 休息——休息休息
2、有些比较复杂,需要加以说明。 [1]动词“是”
第一:“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 “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 什么”。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
实词六类:名词、动词、形 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虚词六类:副词、介词、连 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一、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的词。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可 分指人、指物、指时间、指处所(地点) 等。
指人的:鲁迅、农民、作家、老师、学生。 指物的:太阳、马、飞机、原子、计算机、 法律。 表时间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 在、刚才。 表处所(地点)的:云南、上海、马来西亚、 北京、凯旋门、亚洲。
一般动词不能前加“很”,如:很走×;形容 词多数可以,如:很好√。 动词重叠:ABAB式,AA式,如:讨论讨论, 看看;形容词重叠:AABB式,AA(的)式如 :干干净净,高高的。

现代汉语词类之虚词

现代汉语词类之虚词

(五)叹词
• 叹词是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的词。叹 词的独立性很强,主要充当句子的独立成 分,或者单独成句。如: • 唉!又输了。 句子的语气类 • 哎呀,你放开手吧。
(六)拟声词
• 拟声词是模拟自然界各种声音的词,如“叭、 咚、咣、轰隆、丁当、哗啦、乒乒乓乓、叽叽 喳喳、劈里啪啦”等。
句子的语气类
(二)介词
介词主要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面,共同组成 “介词短语”.
表时间的: 从
自从






表处所、方向的:从 自 表方式、方法、依据的按照
依 本着 根据 凭
表原因、目的的:因为 由于 为了 表对象的:对 关于 表比较的:比 跟 让 被 把
表排除的:除了
介词顺口溜:
自从、以、当、为、按照, 由于、对于、为了、到, 和、跟、把、比、在、关于, 除了、同、对、向、往、朝……
数词地意义和种类 数词表示数目和次序。分基数词和序数词 表示数目的词叫基数词, 表示次序的词叫序数词。
数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与量词组合, 构成量词短语。
(五)量词
用来计量人或事物 : 个、本、只、条、 位、把 、批、群、帮、套、双、付 、种、 类、等、级、克、千克、吨、米、厘米 、 年、天、分、分钟、秒 、 趟、次、阵、 句子的语气类 回、遍、顿 量词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通常 和数词一起组合成量词短语,表示事物 或动作行为的数量特征。
仅仅
表示时间、频率的:已经 常常 就要 立刻 顿时 始终 永远 赶紧 仍然
副词顺口溜:
很、更、最、非常、都、只、才、就; 已经、曾经、刚刚,忽然、立刻、马上; 终于、大概、简直,难道、不、没、相 当……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副词: 我很高兴。 所有人一律都不能离开。 我们常常忘记过去。 我最喜欢画画。 我们立刻出发。 他猛然回头。 我们反正要离开的。

词性分类(实词和虚词)

词性分类(实词和虚词)
2、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谁什么哪(问人或事物)哪儿那里(问处所)几多(问数量)多多么(问程度)怎么怎样怎么样(问性质状态)什么怎样什么样(问方式行动)
3、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这那(指人或事物)这儿这里那儿那里(指处所)这会儿那会儿(指时间)这么这样这么样那么那样那么样(指性质、状态、方式、行动、程度)这些那些这么些那么些(指数量)每各(指所有的或全体中任何一个)某另别(确有所指,未说明哪一个)
1、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等;度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
2、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动作的单位,如"次、下、回、趟、场"。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去、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成为判断动词。
三.形容词: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状态等,如“多、少、高、矮、胖、瘦、死板、奢侈、胆小、丑恶、美丽、红色……”。状态形容词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等前面不能加“很”。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虚词)一、副词:1、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起限制、修饰作用的词。

表示动作、行为的范围、时间、频率、语气等或性质状态的程度的词。

2、具体分类如下:(1)表程度:很、最、极、挺、顶、非常、十分、极其、格外、分外、更、更加、越、越来越、越发、有点儿、稍、稍微、略微、差不多、几乎、过于、太、比较、相当、多么(2)表范围:全、都、总、共、总共、统统、只、只有、仅仅、单、光、一齐、一概、一律、尽、净、就、一共、一起、一同、一道、一切、一味、统统、唯独。

(3)表时间:已、已经、曾、曾经、刚、才、刚刚、正、正在、将、将要、就、就要、马上、立刻、顿时、赶紧、终于、老(是)、总(是)、早就、起初、原先、一向、从来、偶尔、随时、忽然、永远、始终。

(4)表频率:常、常常、时常、时时、往往、渐渐、一直、一向、向来、从来、总是、始终、永、永远、偶尔、又、再、还、也、屡次、经常、不断、反复、曾经、仍然(5)表肯定、否定:必、必须、必定、必然、当然、准、的确、不、没有、没、未、别、莫、勿、未必、不必、何必、不便、不用(甭)、不妨(6)表语气:难道、岂、究竟、到底、偏偏、索性、简直、是、是否、可、也许、难怪、大约、大概、幸而、幸亏、反倒、反正、果然、居然、何尝、其实、明明、恰恰、未免、只好、却、倒、必定、或许(7)表示情貌:百般、特地、互相、擅自、几乎、渐渐、逐渐、逐步、猛然、依然、仍然、当然、毅然、果然、差点儿。

3、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区别:a.时间名词能做定语,如:“现在的事情”“目前的任务”“刚才的情况”。

时间副词不能做定语。

如:不能说“正在的事情”“立即的任务”“刚刚的情况”。

b.时间名词做主语,如:“今天星期天”“现在是早晨八点钟”“近来很冷”。

而时间副词不能做主语,如:不能说“正在是早晨八点整”。

c.时间名词能同介词组成介宾短语:如:“从过去、到将来、在早晨”。

时间副词不能同介词组合,如:不能说“从曾经、到刚刚”。

4、“没有”(没)在动词、形容词前是副词,否定行为的发生;在名词前是动词,否定事物的存在或否定对事物的领有。

例如:①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学生。

(副)②你没有《诗经》吗?(动)“没有”和“没”是有区别的:“没”不能用在句末,也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没有”就可以。

如:不能说“他来了没?”“没。

”只能说“他来了没有?”“没有。

”5、有少数形容词和某些副词,都经常作状语,要细心分辨。

例如:①雨后青山格外秀丽。

②这件衣服特别好看。

③你不能持一概否定的态度。

④大家一致同意大会的决定。

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词的组合来分辨它们的词性。

例如:我们可以说“任务特别”,也可以说“(特别)任务”,但“格外”没有这种用法。

可见“特别”是形容词,“格外”是副词。

又如:可以说“意见一致”,也可以说“(一致)意见”,“一概”没有这种用法。

能作谓语、定语、状语,而意义不变的是形容词,不能作谓语、定语的是副词。

6、“白、怪、老、净”等,同名词组合时是形容词,同动词、形容词组合时是副词。

因为在两个位置上意义是不同的。

比较下边两组词:白布白跑一趟老朋友老说不完怪事怪好看净水身上净是泥7、副词只有“很”、“极”可以作补语。

例如:①这办法好得<很> 。

②这办法好<极> 了。

8、有一部分副词能起关联作用。

(1)单用的:说了又说吃得下就吃说清楚再走下大雨也去(2)前后配合用的:又…又越…越也…也不…不既…又非…不(3)和连词配合用的:不但…还只有……才既然…就虽然…却如果…就不论…都即使……也除非……才9、练习: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副词。

我很高兴。

(很)所有人都不能离开。

(都)我们常常忘记过去。

(常常)我最喜欢画画。

(最)我们立刻出发。

(立刻)他猛然回头。

(猛然)我们反正要离开的。

(反正)我们必须有坚忍不拔的精神。

(必须)校园里的月季花太美丽了,看到它的人简直不愿离开。

(太、简直、不)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

(再三、甚是、不、颇)即使受了一言半语的呵责,也会过分懊恼。

(过分)二、介词:1、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短语前,组成“介词(宾)结构”,作动词、形容词的附加成分,起修饰和补充说明的作用。

引出时间、处所、方向、方式、条件、对象等的虚词。

例如:引出时间:从、自从、打、到、在、由、当、当着、于、趁、乘、随着、赶、临引出处所、方向:从、自、打、往、朝、向、到、至、在、于、由、沿着、顺着引出方式、方法:按、按照、依照、本着、经过、经、把、通过、根据、据、以、将、就、凭、依、用、靠、拿引出原因、目的:因、因为、由于、为、为了、为着引出对象、关联:对、对于、关于、和、同、跟、与、替、给、叫、让、把、任被、将、管、论、顺、连、凭、至于引出比较:比、和、同、与、跟引出排除:除了、除非、除开、除去2、例句:(1)从第一组开始值日(表起始)(2)往北走(表方向)(3)沿着河边跑步(表处所)(4)从早到晚不闲着(表时间)(5)给病人送药(表对象)(6)依照他的样子做(表方式)(7)由于着凉他病倒了(表原因)(8)比前几天热多了(表比较)(9)我在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表方向、表方向、表对象)(10)在你的生命里有多少第一次值得回味。

(表处所)(11)通过听专家的报告,我们又有了新的收获。

(表方式)3、指出下列句子中介词短语的用法。

❶在教室学习。

介词短语作状语表处所。

❷飞机飞向上海。

介词短语作补语表方向。

❸一本关于鲁迅的书。

介词短语作定语表对象。

可见,介词结构可以作状语,少数还可以作补语。

例如:〔在阅览室〕看书(表处所)〔从早上〕开始睡<到晚上>(表时间)〔沿着河边〕走(表方向)〔对学生〕负责(表对象)〔连根〕拔起(表对象)〔比过去〕更好(表比较)有的可以作定语,但要加“的”。

例如:①他作了一个(关于诗人杜甫)的学术报告。

②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是正确的。

4、介词大部分是由动词虚化来的,有的介词跟动词的界线是清楚的,如“从、被、对于、关于”等。

有的词在这个场合是介词,在另一场合是动词,如“在、比、给”等。

例如:①他把书放在桌上。

(介词)②他在家里.(动词)③许多同学都比我学习好。

(介词)④我们要比干劲,比速度,比质量。

(动词)⑤他给我买了一本书.(介词)⑥他给了我一本书。

(动词)5、怎样区分介词和动词?看句中除了这些词之外,还有没有第二个谓语动词,如果有,它是介词或副词,如果没有则是动词。

❶王老师在家。

❷王老师在家备课。

❸王老师在备课。

❹王老师坐在沙发上。

A、“在”的后面是名词性词语,它们的前后没有别的动词了,其中的“在”是动词,如例❶。

B、“在”的后面是名词性词语,它们的前后还有别的动词了,其中的“在”是介词,如例❷和例❹。

C、“在”的后面是动词性词语,其中的“在”是副词,如例❸。

6、有两个特例:叫、让(动词中的使令动词)叫他打了(介词)叫他来了(动词)让他打了(介词)让他来了(动词)区分办法:能换成介词“被”的是介词,不能换成介词“被”的是动词。

7、练习:指出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词类。

[1]你为谁?——要为群众着想。

[2]应该对事不对人。

——要对人民负责。

[3]今天非跟他比个高低不可。

——你比他差远了。

[4]我们到上海,你们到哪儿?——我们到上海参观。

[5]爸爸给他一只金笔。

——爸爸给他买一支金笔。

[6]小王在家吗?——小王在家看书呢。

[7]窗户朝南。

——窗户朝南开。

[8]朵朵葵花向太阳。

——朵朵葵花向太阳开。

[9]跟上队伍!——跟党走![10]这件事不能由你。

——这活由你负责。

[11]请拿这本书!——拿这本书看![12]到黄山经过南京吗?——他们经过南京去上海。

第二课时三、连词:1、起连接作用的词。

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表示前后有并列、转折、选择、递进、条件、因果、假设等关系。

例如:(1)短暂和渺小(连接两个词,表示关系)(2)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连接两个词,表示关系)(3)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连接两个分句,表示关系)2、分类列举:并列关系:和、同、跟、与、既……又、及、以及承接关系:然后、于是、既……就、从而、既然、选择关系:或、或者、要么、还是、就是、与其、宁可、与其……宁可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可是、却、然而、即使、不过递进关系:而、而且、尤其、尚且、并、进而、乃至、并且、况且、何况、不但、不仅、固然因果关系:因为、所以、因此、以致条件关系:只有、只要、不论、不管、无论、除非、尽管假设关系:如果、那么、不然、否则、假如、倘若、要是、哪伯、纵令、纵然、纵使。

3、连词常常成对搭配使用或与副词搭配使用。

例句:(1)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假设关系)(2)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条件关系)(3)既然你答应了别人,就应该说到做到。

(承接关系)(4)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递进关系)4、“和、跟、同、与”既是介词,又是连词,共同点是在它们两边都可以出现名词X和Y,怎样分辨?例句:A、快考试了,我和小张都很着急。

(连词)B、于是,我和小张商量了一下。

(介词)(1)交换位置法。

如果是连词,X和Y可以换位而意义不变;如果是介词,或者不能换位,或者换位后意义改变。

(2)省略法。

连词“和”可以省略,介词“和”不可以省略。

(3)插入成分法。

如果是介词,可以在介词之前停顿,并且插入副词状语;如果是连词,在连词之前不能停顿,不能插入副词状语。

(错)我只和小张都很着急。

(对)我只和小张商量了一下。

5、为了准确地表达思想,在书面语中,一般把“和”用作连词,把“同”用作介词。

例如:我国根据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同其他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6、练习:指出句中“和”、“跟”、“同”、“与”的词性。

(1)解放后他们有了自己的学校和医院。

(连词)(2)他的母亲和他的老师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人。

(连词)(3)宝山老汉过去在背地里,也曾同他们一起偷偷骂过张林。

(连词)(4)校长和书记都赞同这一意见。

(连词)(5)王经理同小张谈过一次话了。

(介词)(6)等我跟朋友协商一下再告诉你吧。

(介词)(7)南端与苏州河相连。

(介词)(8)小张没跟小李一齐来。

(连词)(9)小张和小李都是北方人。

(连词)(10)你去跟小李说说吧。

(介词)(11)小李跟小王都来过我家。

(连词)(12)你同小李都是安徽人吗?(连词)(13)北部与蒙古接壤。

(介词)(14)中国与埃及都有悠久的文化。

(连词)四、助词:助词起辅助作用的词,表示附加关系或时态等语法意义或语气的虚词。

常见的有下面这些:结构助词:的、地、得、所比况助词:似的时态助词:着、了、过、来着语气助词:陈述语气:的、了、吧、呢、着呢、嘛、呗、罢了(而已)、也好、也罢、啦,嘞、喽疑问语气:吗(么)、吧、呢、啊祈使语气:吧、呢、了、啊(呀、哇、哪)感叹语气:啊(呀、哇、哪)、呵(一)结构助词:指表示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系的助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