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摄影作品的评价标准

第一讲-摄影作品的评价标准
第一讲-摄影作品的评价标准

第一讲摄影作品的评价标准

一、摄影师的眼力——“追求什么”

在书籍杂志上你看到的美妙照片或许已经成百上千。或许你也像大多数人那样向往着:“但愿我也能拍出那种水平的照片!”然而只是观赏别人的照片实际上无助于你拍出自己的好作品来。

原因何在呢?因为你并不懂得该寻求什么。当你看到一幅美妙的照片,就觉得它的确很美。然而你说不出它为什么美,你也说不出作者是怎样把它创作出来的。也许书籍杂志会写明作者使用的是什么相机,什么镜头,或许甚至告诉你光圈和胶片。然而这些都是技术细节,并不能帮你拍出佳作来,正像一个尽管知道达·芬奇用的是什么颜料和画笔,却画不出像《蒙娜丽莎》那样的名画一样。

这里面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需要知道应当追求什么。而这一点正是我们这本教材即将教给你们的。所以在讲课伊始我们就要告诉你们一些简明的指导原则,并通过教材上的精美照片讲解追求什么的问题。

在通过照片逐步理解这些指导原则的过程中,你会培养出自己的一种意识,懂得在周围世界该追求什么。这种能在周围世界中发现和捕捉到美好画面的能力就是我们所说的“摄影家的眼力”。

“追求什么”基本的原则

在讨论这些照片时,我们现在只集中讨论三条基本原则。

1.一幅好照片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有时也称之为题材)。或是表现一个人,或是表现一件事物,甚至可以表现该题材的一个故事情节。主题必须明确,毫不含糊,使任何观赏者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2.一幅好照片必须能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换句话说,使观赏者的目光一下子就投向被摄主体。

3.一幅好照片必须画面简洁,只包括那些有利于把视线引向被摄主体的内容,而排除或压缩那些可能分散注意力的内容。

只要根据这三条基本原则开始思考,你就会发现你作为摄影者的生活开始发生变化。你会用新的标准去观赏一幅美丽的照片。更重要的是你会用全新的方式去观察这大千世界,从而用全新的方式捕捉画面。你会开始运用摄影家的眼力通过取景器去观察世界!

这里所讲的三项基本原则,是你赖以进步成长为一个摄影家的基础。所以我们要逐项加以详细探讨……

二、好照片要有主题

这幅照片确实很简单,但却有其动人之处,为什么?

原因之一是这位老师的姿态。他看着学生,目光温和而认真。

原因之二是他的周围环境:他周围的景物能说明他的身份以及他工作的环境。

原因之三是他周围的气氛:黑板、学生都有力地强调了他所做的事情都是非常平凡的。

好照片起码要显示出主题是什么--我们称之为第一原则--并且确保让观赏者也能一目了然。这是你拍摄幅照片时必须树立的一个基本目标。

对于真正的杰作要有进一步的要求。它不仅要有明确的一般性的主题,还要能表现普遍性的主题。这个目标虽然难达到,但正是这一点使杰作区别于佳作。最起码你应该在每次拍摄时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以争取成为佳作。一旦你发现自己拍到一幅能表现普遍性主题的杰作时,就不会感到意外了。这张照片里的所有因素综合起来表现了一个普遍性的主题。

在本学期的学期中,我们不仅要提高摄影技艺,更要在你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你观察、发现、选取你周围世界各种主题的能力。本学期我将为你们提供很多精美的作品,而你们也要在观看的时候去提出问题:"该作品的主题是什么?""从中可以获得什么样的普遍性寓意?""能表现该寓意的又是什么?"

但是不要指望看了不多几幅作品就茅塞顿开,恍然大悟。啊!我明白了,这就是普遍性奥秘之所在!不,这是不可能的!

不过,当你随着学习的内容循序渐进,你就会慢慢地、逐步地、日积月累地,能透过你自己的相机取景器找到普遍性的主题,并把它表现在你的作品里。这需要时间。

当然,我们要教给你们这类摄影师赖以谋生的摄影技术。但是我们更要训练你们走向更高层次去捕捉具有普遍意义的主题。因为这一点才是能在业余摄影比赛中获奖和成为一流的专业摄影师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从一定意义上说,本课程所讲的所有基本原则和一切技巧综合起来都是为了强化这们一个目标:使你有能力最有力地表现每幅照片的主题--带普遍性寓意。所以,不论什么时候只要你打算按下快门,必须提醒自己的第一问题:第一、这张照片我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三、一幅好照片要有一个能吸引注意力的主体

通常,为了表现主题,一幅作品中要有一个主要的趣味中心。这个被摄主体可能是一个人,一件东西或者一群人或一组事物。一幅照片的寓意取决于观赏者对它的理解。这和作者的意图可能一致,也可能相左。

在你的作品里,怎样做才能把注意力吸引到被摄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怎样布光,怎样运用快门和光圈,如何使用滤光片。以上种种摄影技术是专业摄影家按自己的意图在所拍的每一幅照片上为吸引观众注意力所惯用的一些行业诀窍。在日常的拍摄中中,你也要学会如何把所有这些诀窍运用到你的作品中去。

到现在,你要是再去拍照时,就该在任何时候都要向自己提出两个问题了:

第一、这张照片我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第二、我怎样把注意力集中到被摄主体上,又如何把观赏者的视线引过来。

四、好照片画面要简洁

所谓简化就是要去掉那些分散注意力、削弱主题的因素。这并不意味着把背景上的东西统统去掉。如果周围环境有利于表现主题,它们就是必不可少的,不能去掉。在这幅照片里,树和房子恰恰有利于说明这位善良老人的生活世界。这个环境有利于我们对她的了解。所以,不但是恰当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必须拍摄进去。一个简洁的画面决非偶然得到,而是作者周密安排、精心简化的结果。她仔细地安排了被摄主体和相机的位置,从取景器里看来看去,保证了画面的简洁流畅。

每当你透过取景器观察,并在按下快门前,总要问问你自己:"我是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到被摄主体身上了?是否瞄准了这个场景中的关键要素?分散注意力的东西都排除了吗?不必要的内容都舍去了吗?我是否把画面简化到了最佳程度?"在解决了这些问题之后,再按下快门!

于是,在你按下快门之前,就有三个问题值得考虑了:

第一、这幅照片我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第二、我怎样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到被摄主体身上,又如何把观赏者的视线吸引过来?

第三、画面简洁了吗?是不是只包括了有利于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的东西?是否舍掉了那些分散注意力的不必要的每一项内容?

以上就是你在拍摄和研究每幅照片时都应考虑的三项基本原则。

五、对三项基本原则的运用

六、找出最好的一张

艺术摄影作品的评价标准

艺术摄影作品的评价标准艺术摄影作品与新闻摄影作品、商业摄影作品一样,都是摄影作品的子概念。艺术摄影作品的价值取向,主要在于如何通过艺术形象感动(或感染)受众,引起受众由形象思维获得审美享受的因素方面。具体来说,艺术摄影作品的主要价值体现于审美追求和创新追求这两个向度上的成熟程度。也正因为如此,艺术摄影作品在摄制方面可以没有任何限制。凡是能够表现画面审美情趣,体现创新意图的拍摄特技、暗房特技或电脑制作特技,都可以运用。 艺术摄影作品的价值取向,在不能兼顾的时候,可以忽视摄影作品的记录性,也可以忽视摄影作品直接或潜在的商业要求。艺术摄影作品的价值取向,决定了艺术摄影以美为目标。 黑格尔说:"熟知的东西所以不是真正知道了的东西,正因为它们是熟知的。"要问什么东西是美的,人人都可以做出回答;要问美是什么,人们就困惑了。艺术摄影作品的评价标准正是这样一种东西,如果问大家哪一张艺术摄影作品好看,谁都能说出来。要是问根据什么标准来判断艺术摄影作品的好坏,要回答清楚就难了。 艺术摄影作品的评价标准,曾经众说纷纭。上个世纪80年代,张绍先在《论摄影艺术的本质》一文中,把形象性、审美性、摄影性、可塑性、逼真性这五性在作品中的统一程度,看作评价标准。丁遵新在《摄影美的演替》中,说:"一是求美,二是求新,三是力求形式多样。"陈晓琦、于德水、宋聚岭合写的《试论摄影艺术创作与欣赏信息传递的同构关系》,把艺术形象与认识表象的同构关系的贴切、

和谐程度,作为摄影作品的评价标准…… 近年来,国内的摄影理论工作者在消化了西方现代美学思潮带来的新鲜素养后,对于艺术摄影作品的评价标准,有了不少虽然并非体系性的,却也很有见地的论述。这些论述令人印象深刻的有:李树峰于《图片编辑与格式塔》中,将完形心理学的视觉力学引入对艺术摄影作品的评价,并在《摄影的"三个依赖"》一文里,以辨证的方式,这样阐述了思想于作品的重要性:"器材是工具,题材是取向,思想才是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单纯依赖以上哪一种都不足以成器,大量的事实都能说明这一点。"鲍昆在《复制行为和摄影内心》一文中,为"观念摄影"的价值理念引入国内主流艺术摄影展览的作品评价,做了理论的阐述。顾铮在介绍中国摄影家对国外都市的视野时,提出"文化碰撞"的"他者性"在摄影画面中的价值体现。林路在解读百年经典风光摄影的时候,既强调贴近自然关注地球生态,也提倡"拉开摄影家与自然的距离,以宏观的角度俯瞰自然,从而将原本清晰的自然形态,形成点、线、面等抽象的构成?quot;藏策在谈到摄影界对作品评价的滞后现状时说:"这种好/坏评说式的'批评',多为即兴的、随意的,主观印象式的,往往缺乏理论上的深度和学术上的严谨。比如,你认为某一文本(无论文字的还是影像的)为'好/坏',这种表述除表明你的个人倾向、偏好和态度外,很难说明更多的东西。因为你没有指出'好/坏'标准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这一标准是否可靠,其作为一种被'历史化'了的产物,背后的深层关系为何,哪些'意识形态'被加以掩盖了?"……

摄影大赛评分表

计信学院摄影大赛评分表 参赛者(参赛班级)参赛作品名称扣主题 性(满 分30) 创意构 图(满 分30) 视觉效 果(满 分20) 艺术性 (满分 10分) 拍摄技 巧性(满 分10 分) 总分 专项类别 类别获得者(获得班级) 最佳创意奖 最佳视觉效果奖 最佳拍摄奖 最佳人气奖

评分细则 为了增强评比的公平、公正、公开,请各位评委务必按照以下评分细则进行评分,如有弄虚作假者,取消评分资格。 一、主题内涵: 1、主题明显且紧扣比赛的主题,准确表达主题内容、寓意。(30分) 2、主题较为明显,与比赛主题联系较密切,能引起欣赏者一定共鸣。(20—30分) 3、主题不明显,与比赛主题相差较远。(10-20分) 4、主题涣散、不集中。(10分以下) 二、创意构图: 1、构图较完美。整个作品看起来均衡、稳定、有规律。有明显的视觉美。(30) 2、构图和谐。轮廓清晰,主题突出,线条分明。(10-20) 3、构图杂乱、头重脚轻、主体过多。整个作品给人以混乱的感觉。(10分以下) 三、视觉效果: (一)色觉饱和度(15分) 1、色彩鲜艳、饱和、丰满,层次分明,有较强的感染力。十分妥当的契合创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内涵。(12-15分) 2、色彩多样,较能表达作者创作意图。其中不乏搭配不合理之处。(8-12分) 3、色彩单调,基本没有运用什么色彩搭配技巧。整个画面不能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4-8分) (二)对焦、曝光(15分) 1、对焦清晰,曝光正确。主题突出,细节明了。(12-15分) 2、对焦比较清晰,曝光良好。主题相对突出。(8-12分) 3、对焦效果较差,曝光不准。整个作品呈现“散焦”。(8分以下) 四、艺术性: 根据作品的艺术表现来适当给分。 五、拍摄技巧: 1、拍摄角度合适,拍摄出的效果给人一种特殊美的感觉,体现出作品者的个性(5-10) 2、拍摄效果不是很好,体现不出作品的特色。(5分以下)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分团委宣传部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五日

新闻摄影知识点

新闻摄影知识点整理

————————————————————————————————作者:————————————————————————————————日期: 2

摄影知识点整理 一、新闻摄影的定义: 新闻摄影主要是以摄影手段记录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结合具有新闻信息的文字说明(包括标题)进行报道。在广义上讲,值得是一项事业一门学科;在狭义上有两种理解,一是指新闻活动的采编活动,二是指新闻摄影的作品即新闻照片。(媒介形态:报纸、杂志、新闻网站、通讯社) 二、光比: 是摄影的重要参数之一,指被摄物体受光面亮度与阴影面亮度的比值。被摄物体在自然光及人工布光条件下,受光面亮度较高,阴影面虽不直接受光(或受光较少),但由于散射光(或辅助光照射)仍有一定亮度。常用“受光面亮度/阴影面亮度”比例形式表示光比。光比还指对象相邻部分亮度之比,被摄体主要部位明亮与阴暗之间的反差。光比大,反差则大,光比小,反差则小。光比的大小,决定着画面明暗反差,形成不同的影调和色调构成。拍摄人像时,巧用光比,可有效的表达被摄体的“刚”与“柔”的特性。例如拍女性、儿童常用小光比,拍男性、老人常用大光比。直射光比较容易形成大光比,散射光比较容易形成小光比。 三、荷赛: 荷赛奖是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ORLD PRESS PHOTO,简称“WPP”,通称“荷赛”),由总部设在荷兰的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WORLD PRESS PHOTO FOUNDATION)主办。该会成立于1955年,1957年举办第一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发起于荷兰,故又称荷赛,被认为是国际专业新闻摄影比赛中最具权威性的赛事。该会成立于1955年,自1957年举办第一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以来,迄今已举办了54届。“荷赛奖”分突发新闻、一般新闻、新闻人物、体育动作、体育专题、当代热点、日常生活、肖像、艺术、自然共10类,每类还分单幅和组照两项,组照最多不超过12幅。每项各评出一、二、三等奖,大赛从所有参赛作品10类20项中评出年度最佳新闻照片一张。并由儿童评委会从当年部分获奖图片中选一张为“儿童奖”。荷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的主办者强调并鼓励摄影记者深入现场、不畏艰险的采访作风,倡导有创造性的、形象感染力强的表现手法。 四、感光度: 胶片对光线的化学反应速度,也是制造胶片行业中感光速度的标准。ISO50~100为低感光度。ISO200~800属于中感光度。ISO1600~6400是高感光度。 五、色温: 表示光源光色的尺度,单位为K(开尔文)。色温是在摄影、录象、出版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光源的色温是通过对比它的色彩和理论的热黑体辐射体来确定的。热黑体辐射体与光源的色彩相匹配时的开尔文温度就是那个光源的色温,它直接和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相联系。 六、测光: 数码相机根据环境光线系统依靠特定的测量方式而给出的光圈快门值组合的方式,测光元件安放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外测光和内测光。内测光:这种测光方式是通过镜头来进行测光,即所谓TTL测光,与摄影条件一致,在更换相镜头或摄影距离变化、加滤色镜时均能进

《新闻摄影》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新闻摄影 课程英文名称:News Photography 课程学分数:2 课程学时数:36 授课对象:新闻学、网络传播、广播电视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 专业学生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新闻学概论、新闻发展史、传播学 一、课程性质 新闻摄影是新闻学专业本科的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程,是为培 养新闻专业人才而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在众多新闻报道形式中,新 闻摄影是一种视觉传播新闻。学生在新闻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对新 闻摄影知识的掌握是其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一门理论 与实践相结合,特别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 以新闻图片和文字说明见诸报刊的新闻摄影是一种综合的传 播手段。与它直接相关的课程有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以及传 播学等,间接相关的有美学、哲学、文学、史地、新技术等课程。 三、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新闻摄影,顾名思义,就是一门培养学生摄影技巧能力的课程,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新闻摄影的敏感和素养。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和了解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摄影与新闻摄影的基本理论;二是照相机和暗房等摄影器材的技术操作;三是数码摄影及相关技术和伦理。培养他们利用镜头抓拍新闻的敏感和基本技能以及专业素养。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1、掌握新闻摄影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区别新闻摄影与其它摄影的不同。

2、牢固树立新闻摄影的真实、形象、及时的观念。 3、掌握新闻摄影的构成包括新闻图片和文字说明两部分的运用和技巧。 4、了解和掌握摄影器材知识,初步掌传统摄影和数码摄影的技术操作。 5、掌握新闻摄影的专业素养要求和技术伦理。 四、教学方法与重点 1、教学方法:由于新闻摄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课堂上讲授理论、分析作品,同时还结合学生暗房操作和室外拍摄的实习(有专门的摄影实验课)进行实践的分析。 2、教学重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主要有两个:一是在理论上强调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形象性、及时性以及新闻摄影的专业敏感与素养;二是数码摄影器材和操作技巧。 五、学时分配 新闻摄影课分为理论课部分和实验课部分,本课程是新闻摄影的 理论课,总课时为36学时。 教学内 容 讲 学 课 时 备注 绪论:视觉传播时代 的新闻摄影 第一章新闻 摄影的定义 第二章新闻 摄影的特性与优势 第三章新闻 摄影的地位与作用 4 第四章新闻 摄影的主题与题材 第五章新闻 摄影的评价标准 第六章形象 采访与现场抓拍 第七章新闻 摄影记者的修养 6

对一幅摄影作品欣赏与赏析

要做到对一幅摄影作品的欣赏与赏析,首先应该需要摄影的艺术特征。 1892年创刊号的《斯汀迪奥》精美地再现了摄影和绘画作品,并把摄影与绘画、雕塑并列在艺术领域,杂志的第三期刊登了布林古尔《摄影艺术的诞生》的文章,这是摄影史上具有开创性的事件,从此,摄影正式踏入艺术殿堂。摄影艺术有着他特有的性质。 首先,摄影与其他视觉艺术形式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摄影创作依赖于照相机。在意识上,摄影更趋向于客观。摄影家在创作的时候,无论怎样选择他的拍摄对象,却总要面对物质世界的某个方面,它不以摄影家的意志而转移。虽然现代摄影技术和数字影像技术使摄影家的创造发挥空间得以扩展,但反映和揭示现实生活仍然是摄影创作的主流和本质。正如苏珊桑塔格所言:“画家的任务是构筑,而摄影家的任务是揭示。” 其次,摄影的时间性。摄影者必须适应自己的拍摄对象,而且往往要完全取决于它。摄影大师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理论把摄影的时间性和瞬间性简述的淋漓尽致。他提出:“摄影主要在一张照片里抓住事物的全部精华,”因此,摄影者的思考必须抢在曝光瞬间之前,一旦按下快门就无法改变注意。 再次,摄影与机遇也体现于好的摄影创作之中。这需要摄影者对手中相机的熟练掌握成都及预见能力。 第四,再现细节。摄影再现一切细节的能力其精确度是任何其他视觉手段都无法企及的。摄影能精确地再现物体的形态、色彩、光影、体积、空间、质感、机理等,体现拍摄对象本身材质的美、肌理的美、秩序的美。 第五,摄影家根据相机的曝光速度进行创作,产生真是与虚幻的效果,从而表达摄影家的思想和想法。 第六,在某种程度上,摄影者是“用光来作画”。摄影者在为拍摄画面进行视觉设计即构图时,摄影的这六个特点是决定性的,最重要的。摄影者一方面要有对客观世界敏锐的观察能力,也要有摄影者所特有的预见能力,并能在按下快门之前安排被摄体,选择角度、视点、俯仰,运用线条、块面、形状等形式,突出作品主题,使画面简洁,有条不紊。 对摄影作品的赏析需要一定的条件。首先了解摄影技术知识是欣赏摄影作品的基本条件。其次,对摄影艺术语言的解读能力。对一幅摄影作品的光线、色彩、透视、影调、清晰与模糊的解读可以为我们进一步欣赏做好铺垫。但很多摄影艺术作品所蕴藏的内涵却并非画面表现出来的那样简单,要求我们在更深的层次去探寻。第三,对作者及作品的时代背景的了解可以更好的帮助解读摄影作品的艺术语言,从而更好的欣赏一幅摄影作品。第四,建立与作者的心灵沟通,认真体会摄影作品的思想,读懂作品的思想内涵,才能达到欣赏摄影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要对一幅摄影作品进行分析,首先要了解摄影作品的拍摄主题。只有首先根据作品的主题思想来明确该作品的思想深度和人文立场,进而体会到作品的价值及对社会的影响,确定其思想品味的高低。其次,分析摄影作品的表现技巧,读懂摄影家运用的摄影技巧所表达的思想目的,继而对其进行正确客观的分析。对一幅摄影作品分析的步骤课分为读图、了解作者的拍摄意图、解读创作者、再回到读图;摄影图像是具有深刻意义、富含大量信息的平面,既然摄影是一种视觉语言,那么分析摄影作品先要从读图做起。当一张照片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首先想了解作者在画面里拍的是什么。拍摄的主体是什么,陪体是什么;进而我们想要知道作者在何时、何地拍摄的;然后我们会利用所知的摄影知识推断作者拍摄的角度,运用的摄影技巧、光线的处理、色彩处理等;最后再分析作者是如何运用视觉心理学、摄影视觉语言和构图原理组织画面。作者的拍摄意图(即作品的主题)是摄影作品的灵魂所在,摄影的拍摄技巧、构图原则都是为拍摄主体服务的。如果体会不到摄影家的真实拍摄意图,那你所看到的摄影技巧、表现形式、绚丽画面只不过是一个没有灵魂的空壳。我们应运用所知的相关知识从前面内外尽可能多地了解摄影画面所要表达的真实内涵。虽然

新闻摄影的评价标准

新闻摄影的评价标准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新闻摄影的评价标准》的内容,具体内容:大家好,下面我为大家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一、之一报刊选择新闻摄影报道的一般准则1、编辑选稿的标准1)不同报纸具有不同的编辑方针和特点,同一报纸在不同时期也有... 大家好,下面我为大家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之一报刊选择新闻摄影报道的一般准则 1、编辑选稿的标准 1)不同报纸具有不同的编辑方针和特点,同一报纸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报道重点,这些方针、重点,是选择一切稿件的重要依据。当然也应是图片编辑选择稿件的主要依据之一。 2)选稿的具体标准: 新意、独创性、较高的图像质量、图文结合得好 图像质量应有以下标难:层次丰富、反差适度、主体突出、构图完美。编辑可以和摄影记者共同研究,来加以补充和修改,使图文结合得密切完美 3)根据当日总体情况以及版面设计来选择好稿件。 2、图片编辑与版面编辑的配合 新型的图片编辑和版面编辑的关系应是平等互助的关系。图片编辑除了为版面编辑提供所需图片外,还应能对版面编辑提供建议。推荐好的图片,并对图片的版面体现有发言权。由于读者在读报和看杂志时有不同的心

理需求,一般来讲,报纸上应选择刊登简洁、率直的图片;杂志则应选择细微、全面、有看头、意味深长的图片。 二、之二以内部形式为主的图片评价原则 新闻图片的形式有内外之分 外部形式是指新闻形象所借以传达的物质媒介的组成方式,即线条、形体、影调、色调、空间、结构的组合方式,这种组合方式也叫做"构图"、"造型"。 内部形式则是指画面形象的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与组合方式,主要表现为情节、细节、现场环境气氛,以及人物的性格、情感等。 1、瞬间的张力 抓取和记录的只能是事物存在过程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环节或瞬间。这些环节、瞬间抓取得好.人们就可以透过某一环节或瞬间来看到事物的全貌和发展、演化的过程,从瞬间性之中感受到事物发展的连续性、情节性。 1)瞬间的黄金点:高潮到来之前的那一顷刻 将过去的和将要到来的都凝聚在同一瞬间里,揭示本质特征,引起悬念.产生心理冲击,具有耐人寻味的效果。 从对动作的表现上捕捉的是欲就未达之势 从对情感的表达上所表现的是感情欲露还含的微妙动人之处。 2)高潮瞬间 高潮是激情的顶点,也是动体造型完美之时。 高潮往往最惊心动魄,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3)高潮后的瞬间

摄影大赛评分表

锦屏中学摄影大赛评分表参赛者 (参赛班级)参赛作品名称 扣主题 性(30 分) 创意构 图(30) 视觉效 果(20) 艺术性 (10分 拍摄技 巧性(10 分) 总分专项类别 类别作品名称获得者年级班级备注最佳创意奖 最佳视觉效果奖 最佳拍摄奖 最佳人气奖

评分细则 为了增强评比的公平、公正、公开,请各位评委务必按照以下评分细则进行评分,如有弄虚作假者,取消评分资格。 一、主题内涵: 1、主题明显且紧扣比赛的主题,准确表达主题内容、寓意。(30分) 2、主题较为明显,与比赛主题联系较密切,能引起欣赏者一定共鸣。(20—30分) 3、主题不明显,与比赛主题相差较远。(10-20分) 4、主题涣散、不集中。(10分以下) 二、创意构图: 1、构图较完美。整个作品看起来均衡、稳定、有规律。有明显的视觉美。(30) 2、构图和谐。轮廓清晰,主题突出,线条分明。(10-20) 3、构图杂乱、头重脚轻、主体过多。整个作品给人以混乱的感觉。(10分以下) 三、视觉效果: (一)色觉饱和度(15分) 1、色彩鲜艳、饱和、丰满,层次分明,有较强的感染力。十分妥当的契合创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内涵。(12-15分) 2、色彩多样,较能表达作者创作意图。其中不乏搭配不合理之处。(8-12分) 3、色彩单调,基本没有运用什么色彩搭配技巧。整个画面不能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4-8分) (二)对焦、曝光(15分) 1、对焦清晰,曝光正确。主题突出,细节明了。(12-15分) 2、对焦比较清晰,曝光良好。主题相对突出。(8-12分) 3、对焦效果较差,曝光不准。整个作品呈现“散焦”。(8分以下) 四、艺术性: 根据作品的艺术表现来适当给分。 五、拍摄技巧: 1、拍摄角度合适,拍摄出的效果给人一种特殊美的感觉,体现出作品者的个性(5-10) 2、拍摄效果不是很好,体现不出作品的特色。(5分以下) 锦屏中学校 2012-12-11

《新闻摄影》课程成绩评价标准

《新闻摄影》课程成绩评价标准 传媒学院汪奇彬 一、课程性质 《新闻摄影》为新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是新闻传播人才必须学习的一门专业技术课。主要研究摄影技术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以及新闻摄影理论方面的知识,是理论指导下进行新闻摄影创作的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新闻摄影的基本技能和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观察新闻事件特征的能力、以及利用镜头抓拍新闻的意识,使其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初步达到独立从事新闻摄影工作的要求。 二、考核目标 《新闻摄影》课的讲授内容包括新闻摄影的基本理论、新闻摄影的拍摄技能、新闻照片的后期数码处理等内容。相应的实践有户外拍摄实践、数码照片的后期制作等。总体考核目标主要是围绕拓展学生的新闻摄影知识视野、增强学生的新闻摄影思维与创作能力、塑造和完善学生的新闻摄影艺术修养与文化素养、审美品格来进行。具体分为以下五个环节来展开考核: 第一、平时考勤,占总成绩5 %,主要监测学生的到课情况; 第二、平时作业,占总成绩10%,本环节的考核重点在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第三、阶段测验占总成绩10 %,本环节的考核重点在于学生阶段学习成果; 第四、小组讨论,占总成绩10 %,本环节的考核重点在于学生的分工合作能力以及进行资料查阅、收集、整理和运用的能力,并能结合当下的中外新闻摄影实践与思潮进行发散性思考。 第五、课堂提问,占总成绩15 %,本环节重点考核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课质量,能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准确理解并作答。 第六、期末考查,占总成绩50 %;考核目标有二,其一考核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熟悉与掌握程度;其二考核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的吸收、转化与运用能力。

[方案]摄影大赛评分标准

[方案]摄影大赛评分标准 摄影评分标准 一、主题内涵(40分) 评分依据: 1、主题明显且紧扣比赛的主题,准确表达主题内容、寓意。(40—30分) 2、主题较为明显,与比赛主题联系较紧密,能引起欣赏者一定共鸣。(30—20分) 3、主题不明显,与比赛主题相差较远。(20—10分) 4、主题涣散、不集中。(10分以下) 二、创意构图(30分) 评分依据: 1、构图较完美。整个作品看起来均衡、稳定、有规律。有明显的视觉美。(30—25分) 2、构图和谐。轮廓清晰,主体突出,线条分明。(25—20分) 、构图杂乱、头重脚轻、主题过多。整个作品给人以混乱的感觉。(20—10 分)3 4、基本没有构图规划。作品布局杂乱,主体模糊,没有视觉焦点。(10分以下) 三、视觉效果(30分) (一)色彩饱和度(15分) 1、色彩鲜艳、饱和、丰满,层次分明,有较强的感染力。十分妥当的契合创 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内涵。(15—12分) 2、色彩多样,较能表达作者创作意图。其中不乏搭配不合理之处。(12—8分)

3、色彩单调,基本没有运用什么色彩搭配技巧。整个画面不能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8—4分) 4、没有色彩方面的技巧运用,光线昏暗,照明效果较差,照片灰暗,缺乏亮度。(4分以下) (二)对焦、曝光(15分) 1、对焦清晰,曝光正确。主题突出,细节明了。(15—12分) 2、对焦比较清晰,曝光良好。主题相对突出。(12—8分) 3、对焦效果较差,曝光不准。整个作品呈现“散焦”。(8分以下) 本评比办法的最终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所有,如有任何疑问请与信工10党支部负责人联系。 “和谐心灵,健康成才”主题摄影大赛 评分表 作品编号作品名称作者姓名班级主题内涵创意构思视觉效果总分 (40分) (30分) (30分) (100分)

新闻摄影的视觉形象表达分析

新闻摄影的视觉形象表达分析 新闻摄影是表述于形象的一种新闻传播手段,新闻摄影照片如何拍得更加形象动人是每个记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视觉形象泛滥,读者对新闻摄影的要求也随之变高,表现效果一般的新闻摄影图片已经不能博得大众的眼球引发人们的观看兴趣。所以摄影记者在实践中需要不断地去探索如何让自己的作品更加备受大众的热爱使得自己的作品被大众所接受。木文针对新闻摄影的视觉形象表达,提出新闻摄影应该如何做好形象表达工作。 一、新闻摄影要是新闻主题的最好映射 新闻摄影就是摄影新闻它要通过摄影的方式来对新闻进行报道。新闻摄影需要用图片对新闻主题内涵进行反映。新闻摄影图片必须要始终坚持将新闻题材更好地反映出来。新闻摄影要是新闻主题的最好映射。而要想做好这个工作必须要找到如何拍摄好主体的方法,拍摄记者要始终坚持决定性瞬间的原则,决定性瞬间多数是对最佳镜头的比喻,即不错过一刹那拍摄的机会。 决定性瞬间原则在一些优秀作品中的应用可以全面地体现l{来,如20XX 年荷兰体育类优秀作品《快乐的奔跑》,该作品是反映印度尼西亚在年底收获的时候,举办较为激烈的公牛赛跑活动。从这部作品中我们看到两只牛在拉动后面的驾车人那一刻起,水混合着泥飞溅起来,这部作品在反映人们对收获的喜悦同时,也更好地诊释人类具有无所畏惧的精神力量。该作品能够得奖主要是因为其作者对决定性瞬间原则的掌控,这种原则并不是所有记者都可以很好的掌控好。因此,摄影者需要在平时的拍摄中对瞬间进行更好地抓拍,并且还要有足够的信心去掌控好决定性瞬间原则。 二、新闻摄影要更加符合大众传播形象 新闻摄影记者拍摄图片主要的口的,就是利用拍摄图片以达到和读者产生心理共鸣的口的,所以,新闻摄影记者必须要具备让大众接受的意识,即所有拍摄的作品必须要遵循让大众所能接受的原则。能否接受需要遵循的原则是大众能否看懂大众能否接受而大众能否接受的原则是需要保证作品必须要在法律和伦理的基础上被完成。 20XX年荷赛焦点新闻类一等奖《巴基斯坦孩子的葬礼》作品中反映了在巴基斯坦两岁的Suhaih Hijazi和他的哥哥Muhammad以及他们的父亲在以色列导弹轰炸中被炸死在屋内,母亲身负重伤在重病监护室中生死未卜。两岁儿子的葬礼是由父亲的兄弟举办的。该作品最大的亮点就是孩子的葬礼并不是父母为自

摄影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一、主题内涵(40分) 作品主题要求思想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同时要求参赛作品名称、介绍、内容相符。 评分依据: 1、主题明显且紧扣比赛的主题,准确表达主题内容、寓意。(40—30分) 2、主题较为明显,与比赛主题联系较紧密,能引起欣赏者一定共鸣。(30—20分) 3、主题不明显,与比赛主题相差较远。(20—10分) 4、主题涣散、不集中。(10分以下) 二、创意构思(30分) 作品表达形式新颖,构思独特,作品能够通过形象化的摄影语言符号与创新的立意去诠释摄影作品的主题。 评分依据: 1、构图较完美。整个作品瞧起来均衡、稳定、有规律。有明显的视觉美。(30—25分) 2、构图与谐。轮廓清晰,主体突出,线条分明。(25—20分) 3、构图杂乱、头重脚轻、主题过多。整个作品给人以混乱的感觉。

(20—10分) 4、基本没有构图规划。作品布局杂乱,主体模糊,没有视觉焦点。(10分以下) 三、视觉效果(30分) 取景、构图、曝光、色调、清晰度等符合摄影技术基本要求,色彩与谐,构图比例协调。 评分依据 (一)色彩饱与度(15分) 1、色彩鲜艳、饱与、丰满,层次分明,有较强的感染力。十分妥当的契合创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内涵。(15—12分) 2、色彩多样,较能表达作者创作意图。其中不乏搭配不合理之处。(12—8分) 3、色彩单调,基本没有运用什么色彩搭配技巧。整个画面不能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8—4分) 4、没有色彩方面的技巧运用,光线昏暗,照明效果较差,照片灰暗,缺乏亮度。(4分以下) (二)对焦、曝光(15分) 1、对焦清晰,曝光正确。主题突出,细节明了。(15—12分) 2、对焦比较清晰,曝光良好。主题相对突出。(12—8分)

摄影作品评分标准

摄影作品评分标准 一、主题内涵(40分) 评分依据: 1、主题明显且紧扣比赛的主题,准确表达主题内容、寓意。(40—30分) 2、主题较为明显,与比赛主题联系较紧密,能引起欣赏者一定共鸣。(30—20分) 3、主题不明显,与比赛主题相差较远。(20—10分) 4、主题涣散、不集中。(10分以下) 二、创意构图(30分) 评分依据: 1、构图较完美。整个作品看起来均衡、稳定、有规律。有明显的视觉美。(30—25分) 2、构图和谐。轮廓清晰,主体突出,线条分明。(25—20分) 3、构图杂乱、头重脚轻、主题过多。整个作品给人以混乱的感觉。(20—10分) 4、基本没有构图规划。作品布局杂乱,主体模糊,没有视觉焦点。(10分以下) 三、视觉效果(30分) (一)色彩饱和度(15分) 1、色彩鲜艳、饱和、丰满,层次分明,有较强的感染力。十分妥当的契合创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内涵。(15—12分) 2、色彩多样,较能表达作者创作意图。其中不乏搭配不合理之处。(12—8分)

3、色彩单调,基本没有运用什么色彩搭配技巧。整个画面不能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8—4分) 4、没有色彩方面的技巧运用,光线昏暗,照明效果较差,照片灰暗,缺乏亮度。(4分以下) (二)对焦、曝光(15分) 1、对焦清晰,曝光正确。主题突出,细节明了。(15—12分) 2、对焦比较清晰,曝光良好。主题相对突出。(12—8分) 3、对焦效果较差,曝光不准。整个作品呈现“散焦”。(8—4分)

摄影作品评分标准 一、主题内涵(50分) 评分依据: 1、主题明显且紧扣比赛的主题,准确表达主题内容、寓意。(50—40分) 2、主题较为明显,与比赛主题联系较紧密,能引起欣赏者一定共鸣。(40—30分) 3、主题不明显,与比赛主题相差较远。(30—20分) 二、创意构图(20分) 评分依据: 1、构图较完美。整个作品看起来均衡、稳定、有规律。有明显的视觉美。(20—5分) 2、构图和谐。轮廓清晰,主体突出,线条分明。(15—10分) 3、构图杂乱、头重脚轻、主题过多。整个作品给人以混乱的感觉。(10—5分) 三、视觉效果(30分) (一)色彩饱和度(15分) 1、色彩鲜艳、饱和、丰满,层次分明,有较强的感染力。十分妥当的契合创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内涵。(15—12分) 2、色彩多样,较能表达作者创作意图。但存在搭配不合理之处。(12—8分) 3、色彩单调,基本没有运用什么色彩搭配技巧。整个画面不能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8—4分)

《新闻摄影》课程标准

贵州民族大学 《新闻摄影》课程标准 一、课程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总体目标 《新闻摄影》为新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是新闻传播人才必须学习的一门专业技术课。主要研究摄影技术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以及新闻摄影理论方面的知识,是理论指导下进行新闻摄影创作的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新闻摄影的基本技能和理论知识。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新闻事件特征的能力、以及利用镜头抓拍新闻的意识。 3、素质养成目标 使其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初步达到独立从事新闻摄影工作的要求。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

三、课程实施和建议 1.教学方法和手段 综合考虑教学效果和教学可操作性等因素,本课程选用了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 2.评价方式 本课程重视教学过程评价,突出阶段评价、目标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等,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 四、单元设计 第一章新闻摄影的定义 【知识及能力目标】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新闻摄影的定义、内涵,;熟悉新闻摄影的基本特性;熟悉新闻摄影的地位、作用于功能。 【重点难点】

重点:新闻摄影的定义、内涵、特性与优势、社会功能 难点:新闻摄影的地位、作用与功能 【主要内容】 第一节新闻摄影定义 第二节新闻摄影定义的内涵 第二章新闻摄影的特性与优势 【知识及能力目标】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新闻摄影的定义、内涵,;熟悉新闻摄影的基本特性;熟悉新闻摄影的地位、作用于功能。 【重点难点】 重点:新闻摄影的定义、内涵、特性与优势、社会功能 难点:新闻摄影的地位、作用与功能 【主要内容】 第一节新闻摄影的基本特性 第二节新闻摄影的优势 第三章新闻摄影的地位、作用与功能 【知识及能力目标】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新闻摄影的定义、内涵;熟悉新闻摄影的基本特性;熟悉新闻摄影的地位、作用于功能。 【重点难点】 重点:新闻摄影的定义、内涵、特性与优势、社会功能 难点:新闻摄影的地位、作用与功能 【主要内容】 第一节新闻照片的版面地位与作用 第二节新闻摄影的社会功能 第四章新闻摄影的体裁及文字说明的写作 【知识及能力目标】

(完整版)摄影大赛评分标准

摄影评分标准 一、主题内涵(40分) 评分依据: 1、主题明显且紧扣比赛的主题,准确表达主题内容、寓意。(40—30分) 2、主题较为明显,与比赛主题联系较紧密,能引起欣赏者一定共鸣。(30—20分) 3、主题不明显,与比赛主题相差较远。(20—10分) 4、主题涣散、不集中。(10分以下) 二、创意构图(30分) 评分依据: 1、构图较完美。整个作品看起来均衡、稳定、有规律。有明显的视觉美。(30—25分) 2、构图和谐。轮廓清晰,主体突出,线条分明。(25—20分) 3、构图杂乱、头重脚轻、主题过多。整个作品给人以混乱的感觉。(20—10分) 4、基本没有构图规划。作品布局杂乱,主体模糊,没有视觉焦点。(10分以下) 三、视觉效果(30分) (一)色彩饱和度(15分) 1、色彩鲜艳、饱和、丰满,层次分明,有较强的感染力。十分妥当的契合创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内涵。(15—12分) 2、色彩多样,较能表达作者创作意图。其中不乏搭配不合理之处。(12—8分) 3、色彩单调,基本没有运用什么色彩搭配技巧。整个画面不能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8—4分) 4、没有色彩方面的技巧运用,光线昏暗,照明效果较差,照片灰暗,缺乏亮度。(4分以下) (二)对焦、曝光(15分) 1、对焦清晰,曝光正确。主题突出,细节明了。(15—12分) 2、对焦比较清晰,曝光良好。主题相对突出。(12—8分) 3、对焦效果较差,曝光不准。整个作品呈现“散焦”。(8分以下) 本评比办法的最终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所有,如有任何疑问请与信工10党支部负责人联系。

“和谐心灵,健康成才”主题摄影大赛 评分表

摄影作品赏析怎么写

摄影作品赏析怎么写 【篇一:摄影作品赏析怎么写】 发一篇自己专栏里面的文章,来回答一下题主的问题吧。 这里选择一张新闻纪实照片来做分析。 图片来自腾讯新闻的一周图片精选(2013.1.26—2.1日)图片介绍:当地时间2013年1月27日,印度新德里,边防士兵骑着骆驼参加“鸣金收兵”仪式的彩排。这个仪式标志着“共和国日”庆祝活动的结束。(摄影:adnan abidireuters) 整体感觉:稳重、庄严、严肃、风情、特色。 构图:构图是这张照片最大的特色和亮点。对称是世界艺术最古老 的艺术之美,具有稳重、平静、和谐的力量。在这庄严的时刻,用 这样一种对称(90%对称)的构图方式来表现,最为合适不过。 很显然,两只骆驼和士兵是画面的主体,占满了画面大部分。骆驼 是印度的国宝级动物,可以算作印度的代表。这样构思的方式叫做 以点带面,用骆驼表达出印度的风土民情;而中景的人群虽说看似 繁杂,但都被虚化处理,倒也不至碍眼;比较有意思的是中景白色 的旗杆,异军突起的亮眼;顺势而升至顶部,是印度鲜艳的国旗, 就在画面正中间,彰显庄重和气势;国旗的上部,是印度的标志性 建筑——印度门,处在最远景的位置,大致轮廓包围着国旗。 骆驼和士兵所站立的位置,是远远高于后面人群、马路、广场的。 我们可以看到,在平视骆驼(没有变形)的情况下,其头部比远处 的印度门(48.7米)都要高很多。这样的好处就是可以把后面的杂 乱元素压的很低,更好的突出主体。 一张好的摄影作品(本文特指新闻摄影)必须要包含四个要素:时间、主体、位置、事件。即:什么时间?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 了什么事? 从我们分析的这张照片来看,除了具体日期在照片上看不出来,但 时间还是可以大致推算出来的。从左侧士兵脑袋后面围巾上面的阴影,和右侧士兵身体前面的阴影(和背部的高光形成光比),以及 右侧骆驼脖子下方的阴影(左侧骆驼脖子下方没有阴影),等位置 的光影可以推断出,光线是从画面的右侧方向比较低的角度照射过来。根据谷歌地图查到的印度门所在纬度和方向,时间应该在上午 的9点钟左右。 两只健壮的骆驼和人物,说明了被摄主体:骆驼和士兵。

新闻摄影期末试卷及评分标准

浙江传媒学院《新闻摄影》期终考试A/B 卷 2013—2014 学年 第一学期 任课教师 胡立德 新闻与传播 学院 11新闻学 班 姓名 学号 装 订 区 装

浙江传媒学院《新闻摄影》期终考试A/B 卷评分标准 2013—2014 学年 第一学期 任课教师 胡立德 一、专题组照(100分) 评分标准: 95分—90分标准: 1、主题积极重大并具有较强现实意义 2、反映现实比较深刻 3、形象鲜明,瞬间典型 4、层次丰富,内容精炼 5、画面之间体现有机联系 6、有点题照片 7、标题准确生动,文字说明简练 8、图文相得益彰 9、照片数量8幅(含8幅)以上 10、题材内容在下沙高教园区以外 11、运用造型手段和技巧较好 12、照片技术质量合格 13、拍摄有较大难度 90分—85分标准: 1、主题积极并具有较强现实意义 2、反映现实比较深刻 3、形象鲜明,瞬间典型 4、层次丰富,内容充实 5、画面之间体现有机联系 6、有点题照片 7、标题准确生动,文字说明简练 8、图文相得益彰 9、照片数量8幅(含8幅)以上 10、题材内容在下沙高教园区以外 11、运用造型手段和技巧比较合理 12、照片技术质量合格 13、拍摄有较大难度 85分—80分标准: 1、主题积极并具有现实意义 2、反映现实达到一定深度 3、形象鲜明,画面内容不重复 4、层次丰富,内容充实 5、画面之间能够形成联系 6、有点题照片 7、标题准确生动,文字说明简练 8、图文相得益彰 9、照片数量达到8幅(含8幅)以上 10、题材内容在下沙高教园区以外 装 订 区

11、照片技术质量合格 12、拍摄有一定难度 80分—75分标准: 1、主题积极并具有现实意义 2、反映现实有一定深度 3、形象鲜明,不重复 4、层次丰富,内容充实 5、画面之间体现有机联系 6、难于确立点题照片 7、标题准确生动,文字说明简练 8、图文相得益彰 9、照片数量7幅(含7幅)以上 10、题材内容在下沙高教园区以外 11、照片技术质量合格 12、拍摄有一定难度 75分—70分标准: 1、主题积极并具有现实意义 2、反映现实有一定深度 3、形象鲜明,少量照片内容重复 4、内容充实,层次较为丰富 5、多数画面之间能形成有机联系 6、缺乏点题照片 7、标题比较生动,文字说明简练 8、图文相得益彰 9、照片数量不足7幅 10、照片技术质量合格 70分—65分标准: 1、主题积极并具有现实意义 2、反映现实有一定深度 3、形象鲜明,照片内容重复较为突出 4、内容充实,层次较为丰富 5、多数画面之间能形成有机联系 6、缺乏点题照片 7、标题不够准确,文字说明简练 8、图文相得益彰 9、照片数量不足6幅 10、照片技术质量合格 65分—60分标准: 1、主题积极并具有现实意义 2、反映现实缺乏深度 3、形象不够鲜明但能够说明问题 4、内容重复比较明显 5、少部分照片游离于主题之外 6、缺乏点题照片 7、标题不够准确,文字准确但不够生动

10月自考新闻摄影(00659)试题及答案解析与评分标准

20XX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新闻摄影试卷 (课程代码 00659)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l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英国人塔尔博特发明的摄影方法是 A.银版摄影法 B. 卡罗摄影法 C.日光摄影法 D.火棉胶摄影法 2.在绘画暗箱基础上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独立制作的照相机的人是 A.戈公振 B.李少穆 C.邹伯奇 D.王小亭 3.“直接电影”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A.让·鲁什 B.莱尼·里芬斯塔尔 C.约恩斯·巴瑞利斯 D.弗雷德里克·怀不斯曼 4.“真理电影”和“直接电影”两大纪录电影的理论源头是 A.“还原现实”理论 B.“电影眼睛”理论 C.“认知电影”理论 D.“摄影影像本体”理论 5.中国有名可考的第一个职业摄影记者是 A.王小亭 B.戈公振 C.李少穆 D.邵飘萍 6.新中国第一份全国性画报是 A.《良友》 B.《人民画报》 C.《神州日报》 D.《晋察冀画报》7.电视新闻摄影的第一属性是 A.真实性 B.艺术性 C.现场性 D.客观性 8.1958年,标志中国电视新闻事业诞生的事件是 A.天津电视台开播 B. 北京电视台开播 C.上海电视台开播 D.中央电视台开播 9.20世纪60年代美国电视新闻进入黄金时代,下列不属于兰大电视网的电视机构是A.CBS B.NBC C.CNN D.ABC 10.消息类电视新闻中短消息一般时长在 A.1分钟以下 B.2分钟以下 C.3分钟以下 D.4分钟以下 11.新闻摄影的第一价值标准是 A.画面质量 B.新闻时效 C.新闻价值 D.影响价值 12.下列作品中,不属于美国摄影师尤金·史密斯的作品的是 A。《水俣》 B.《乡村医生》 C.《西班牙村庄》 D.《苦难的眼睛》13.专门抓拍政治人物肖像,开启新闻摄影抓拍先河的摄影师是

摄影大赛评分标准

第二十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 “作文明有礼北京人,为建设世界城市做贡献”主题摄影,DV 大赛 评分标准 一、主题内涵(40 分) 评分依据: 1、主题明显且紧扣比赛的主题,准确表达主题内容、寓意。(40— 30 分) 2、主题较为明显,与比赛主题联系较紧密,能引起欣赏者一定共鸣。 (30—20 分) 3、主题不明显,与比赛主题相差较远。(20—10 分) 4、主题涣散、不集中。(10 分以下) 二、创意构图(30 分) 评分依据: 1、构图较完美。整个作品看起来均衡、稳定、有规律。有明显的视觉美。(30—25 分)

2、构图和谐。轮廓清晰,主体突出,线条分明。(25—20 分) 3、构图杂乱、头重脚轻、主题过多。整个作品给人以混乱的感觉。(20—10 分) 4、基本没有构图规划。作品布局杂乱,主体模糊,没有视觉焦点。(10 分以下) 三、视觉效果(30 分) (一)色彩饱和度(15 分) 1、色彩鲜艳、饱和、丰满,层次分明,有较强的感染力。十分妥当的契合创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内涵。(15—12 分) 2、色彩多样,较能表达作者创作意图。其中不乏搭配不合理之处。(12—8 分) 3、色彩单调,基本没有运用什么色彩搭配技巧。整个画面不能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8—4 分) 4、没有色彩方面的技巧运用,光线昏暗,照明效果较差,照片灰暗,缺乏亮度。(4 分以下) (二)对焦、曝光(15 分) 1、对焦清晰,曝光正确。主题突出,细节明了。(15—12 分) 2、对焦比较清晰,曝光良好。主题相对突出。(12—8 分)

3、对焦效果较差,曝光不准。整个作品呈现“散焦” 。(8 分以下) 本评比办法的最终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所有,如有任何疑问请与语言学部校友会负责人联系。 欢迎各位老师同学积极参加本次主题摄影大赛,并热忱邀请您参与作品的评选活动! 北京城市学院 国际语言文化学部校友会 2010 年10 月

摄影作品赏析

摄影作品赏析——哺育之美 鉴赏这幅摄影作品,我将从三个方面进行评析: 一、主题:春天里,万物复苏、一片新绿,一只燕子妈妈找来食物,正在喂她的两只可爱的但是还不能觅食的燕子宝宝们,表达了春天里的生机勃勃和朝气,还有最重要的就是母爱之情。 二、从艺术手法上来解析这幅作品: 1、聚焦:主体燕子对焦准确,背景虚化,充分的突出了燕子妈妈在喂养燕子宝宝们的温暖情景的主题。 2、曝光:景物主体- 燕子的暗部曝光比较适中,同时兼顾了亮部的曝光,整体曝光比较和谐;高光部虽然损失了部分细节,但是成功刻画了三只燕子的形象,成为点睛之笔; 3、动态效果:使用了较高的快门速度成功凝固了燕子的动作,将燕子妈妈定格在边舞动翅膀边哺育燕子宝宝的瞬间,和燕子宝宝与树干形成了鲜明的动静对比。 4、构图:整体构图较好。作为一张以动物为主的情景照,动物占篇幅的比例恰到好处,而且按照“三分法“和简化的“三分之一法“曝光理论,动物一律偏向右边,使得整幅作品看起来整洁而又有序,同时在绿叶的陪衬下,让这幅作品更具动感和立体感,仿佛这一场景就发生在我们的眼前。其次就色彩而言,这幅作品虚化的背景色彩是由绿色和黑色构成,两种颜色看起来非常的和谐和清新,背景颜色的虚化为的是彰显主体的存在感,即燕子们的活动,燕子的灰色在背景颜色虚化的衬托下可谓使这幅作品达到了完美的境界,当然更是成功的色彩搭配才更使得这幅作品的主题得到最充分的表达和突出。 三、这幅作品所带来的心灵共鸣和评价 心灵共鸣:首先,在我们的心目中绿色代表着希望和未来,我们都爱春天、也爱春天带给我们的绿色、最爱的就是春天的绿色所赋予我们的生机勃勃和希望,而在这幅作品中处处充满了绿色、给我们一种清新而又温暖的春天的欣欣向荣。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