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鼻炎

合集下载

鸡传染性鼻炎

鸡传染性鼻炎

鸡传染性鼻炎病变图
病鸡颜面肿胀, 肉垂水肿 眼及口腔内 有多量分泌物 鼻孔与眼之间横切 上额,腔壁增厚, 内有多量粘稠渗出物
鸡传染性鼻炎的防治
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和良好的鸡舍 空气。定期用疫苗预防。发病鸡群进行 带鸡喷雾消毒,每晚1次,连续5次。 10%百病消溶液1:2000倍稀释饮水,每天 1 次,连用 4 天。病鸡注射卡那霉素、庆 大霉素或链霉素,中药用克菌宁和康呼 散,每 100 公斤饲料各加 500 克拌料,连 用3—5天。
鸡传染性鼻炎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 急性呼吸道病。多发于中鸡和成鸡,秋冬寒冷 季节易感。病鸡和带菌鸡是主要传染源。 病鸡 鼻流浆液性分泌物,干燥后在发炎肿胀, 流出粘液性分泌物,上下眼睑粘合,有的失明。 成鸡剖检鼻腔和窦腔腔壁增厚,粘膜肿胀充血 潮红,内有粘稠的渗出物,有的气囊、腹腔和 输卵管内有黄色干酪样物存在,公鸡睾丸萎缩。

鸡传染性鼻炎的特征 鸡传染性鼻炎的表现症状

鸡传染性鼻炎的特征   鸡传染性鼻炎的表现症状

鸡传染性鼻炎的特征鸡传染性鼻炎的表现症状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鸡副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本病的特征是鼻腔、咽喉和窦隙黏膜呈急性卡他性炎症,黏膜充血、水肿、打喷嚏,从鼻腔流出浆液性、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

达龙菌虫佳+达龙氟立康,鸡传染性鼻炎的克星。

任何年龄的鸡都易感,但幼鸡一般不太严重。

成年鸡,特别是高产蛋鸡,潜伏期短,病情严重,病程也比较长。

病情进一步发展,鼻腔内流出浆液性或黏液状分泌物,逐渐变浓稠,并有臭味,打喷嚏,呼吸困难。

病鸡常摇头,并不时用爪搔鼻喙部。

黏液干燥后于鼻孔周围凝结成淡黄色结痂。

病鸡面部发炎,一侧或两侧眼周围组织肿胀,严重的造成失明。

一清:即彻底清除鸡舍内粪便和其他污物;二冲:清扫后的鸡舍用高压自来水彻底冲洗;三烧:冲洗后晾干的鸡舍用火焰消毒器喷烧鸡舍地面、底网、隔网、墙壁及残留杂物。

鸡传染性鼻炎的特征与防治

鸡传染性鼻炎的特征与防治

鸡传染性鼻炎的特征与防治汇报人:2023-11-30CATALOGUE目录•鸡传染性鼻炎概述•鸡传染性鼻炎的症状与病变•鸡传染性鼻炎的流行与防治•鸡传染性鼻炎对产蛋的影响•鸡传染性鼻炎的疫苗接种策略•鸡传染性鼻炎的防治经验分享鸡传染性鼻炎概述0102定义及病原慢性感染则常见于6-12月龄的产蛋鸡,表现为生产性能下降和持续性感染。

病鸡会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羽毛凌乱、鼻腔和眶下窦肿胀等症状。

急性感染通常在3-6周龄的肉鸡和产蛋鸡中发生,会导致鸡群突然出现呼吸道症状。

发病特点病鸡通过直接接触或通过污染的环境和饮水传播给健康鸡。

空气也是传播途径之一,特别是在密闭的鸡舍中容易通过空气传播。

病鸡的排泄物和分泌物中都含有病原菌,可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等传播。

传播途径鸡传染性鼻炎的症状与病变临床症状01鸡传染性鼻炎的病理变化主要发生在鼻子和附近的骨骼。

02鼻粘膜发炎、充血、肿胀,并伴有大量黏液和脓性分泌物。

03鼻窦和附近骨骼炎症导致鼻窦腔内积聚渗出物,鼻甲骨膜发炎、增厚。

04病鸡的鼻腔和气管常常有黄色干酪样物质堵塞。

病理变化诊断方法鸡传染性鼻炎的流行与防治流行病学特点预防措施01020304药物治疗免疫接种中药治疗辅助治疗治疗方法鸡传染性鼻炎对产蛋的影响该病持续时间较长,一般需要2-4周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对鸡的产蛋周期造成严重影响。

持续时间较长明显降低产蛋量蛋黄品质下降对种鸡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种鸡受精率下降鸡传染性鼻炎会导致种鸡受精率下降,影响种蛋的孵化率。

孵化率下降由于种蛋品质下降,孵化出来的雏鸡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导致孵化率下降。

鸡传染性鼻炎的疫苗接种策略疫苗种类鸡传染性鼻炎疫苗主要包括灭活疫苗和弱毒活疫苗。

其中,灭活疫苗包括全病毒灭活疫苗和亚单位疫苗,弱毒活疫苗主要是全病毒弱毒活疫苗。

接种方法灭活疫苗一般采用肌肉注射方式进行接种,而弱毒活疫苗则采用滴鼻或饮水的方式进行接种。

疫苗种类及接种方法免疫程序接种效果免疫程序及接种效果选用正规渠道的合格疫苗遵循正确的接种程序注意鸡只的个体差异避免与其他呼吸道疾病混合感染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鸡传染性鼻炎的防治经验分享某鸡场在发现部分鸡只出现呼吸道症状后,立即请兽医进行诊断,确认是否为鸡传染性鼻炎。

鸡传染性鼻炎的防治

鸡传染性鼻炎的防治

602023.8鸡传染性鼻炎的防治孙文君(辽阳市太子河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 辽阳 111000)鸡传染性鼻炎是由鸡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鸡嗜血杆菌为兼性厌氧菌,形态为多形性,对环境的抵抗力差,对热、阳光和消毒剂都敏感。

鸡嗜血杆菌有3个血清型,都有致病性,该菌无荚膜,不形成芽孢,没有鞭毛,不会运动。

鸡嗜血杆菌抵抗力差,离开宿主会死亡,4℃条件下在培养基上能存活2周,在自来水中能存活4小时,真空冻干条件下能保存10年之久,因此保存该菌多用真空冷冻方法实现。

加热45℃以上或消毒药(0.25%的福尔马林)可将其杀灭。

鸡传染性鼻炎传播速度相对较慢,主要危害产蛋鸡群,鸡群在雏鸡期不发生,在育成阶段可能会发生,但对鸡群的影响不是很大。

如果某个产蛋鸡群发生了该鸡传染性鼻炎,初期对鸡群的影响不大,没有明显的打蔫和掉头,但是如果发现和治疗不及时,一般六七天后鸡群的产蛋率会明显下降,并且鸡群会出现部分打蔫伴随掉头。

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也很高。

很多养殖户容易当流感治疗,耽误治疗。

1 症状鸡传染性鼻炎潜伏期一般2~3天,部分长达2周左右。

单独发病,病程可达3~4周。

本病无季节性,秋、冬季节多发,如果鸡舍内的温度低、湿度大,通风不良或不同年龄的鸡一起混养,存在较大的饲养密度等,都会显著提高鸡传染性鼻炎的发病率。

鸡传染性鼻炎感染初期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鸡群出现流鼻液,鸡甩头,鼻孔湿类似泪痕,鼻孔粘料。

鸡传染性鼻炎发病过程中由于鼻腔产生了大量鼻液,诱发鼻腔和眼部的眼睑肿胀,继而出现肿头肿脸(鸡传染性鼻炎不一定肿头肿脸),有时单侧肿胀,有时双侧肿胀,严重的时候会封住眼睛(眼睛看不见了)。

以上是初期发病症状,随着发病病程的增长,发病四五天后,鸡只的鼻孔处有鼻液干涸后的鼻痂堵在鼻孔,呈黄色,此时挤压鼻孔,出来脓鼻涕,鸡打蔫(鼻炎发病后诱发卵泡液化引起坠卵性腹膜炎,此时鸡只才会打蔫)、掉头、蛋成下降等。

与传喉不同,原发病就可造成鸡群打蔫,而传鼻是继发性造成鸡群打蔫。

鸡传染性鼻炎

鸡传染性鼻炎

鸡传染性鼻炎鸡传染性鼻炎(Infectious coryza,IC)是由副鸡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gallinarum)引起的鸡的急性或亚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是鼻腔和鼻窦发炎,打喷嚏、流鼻液、颜面肿胀等。

本病可在育成鸡群和产蛋鸡群中发生,可造成鸡只生长停滞、淘汰率增加以及产蛋显著下降(10%~40%),目前该病在我国已广泛流行。

一、病原形态及培养特性副鸡嗜血杆菌呈多形性。

幼龄时为一种革兰氏阴性的小球杆菌,两极染色,不形成芽孢,无鞭毛。

兼性厌氧,在含有5%的大气条件下生长较好。

对营养要求较高,需要V因子即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鲜血琼脂或巧克力琼脂可满足本菌的营养需求,经24小时后可形成露滴样小菌落,不溶血。

由于葡萄球菌能产生V因子,所以与葡萄球菌在同一培养皿培养时,在葡萄球菌附近常出现布满副嗜血杆菌菌落的现象,称为“卫星现象”。

本菌可经鸡胚卵黄囊内接种,24~48小时内致死鸡胚,在卵黄和鸡胚内含菌量较高。

本菌不发酵半乳糖、海藻糖,无过氧化酶。

发病初期鼻液含菌量高,经7~10天菌体基本消失,但与支原体、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时排菌期延长。

分型及抗原特点 Page氏用玻片凝集试验将本菌分为A、B、C 三个血清型。

我国流行的以A血清型为主,少数是C型。

Kume氏采用间接血凝抑制试验将本菌分为Ⅰ、Ⅱ、Ⅲ血清群,后改为A、B、C 血清群,使之与Page的A、B、C血清型对应,并分A1、A2、A3、A4、B1、C1、C2、C3、和C49个血清型。

Page分型的重要意义在于,血清型与免疫特异性相符,即不同血清型的菌苗不能提供交叉保护。

最近的研究表明,Page的B血清型内各菌株之间的交叉保护仅仅是部分的。

本菌的保护性抗原主要位于菌体表面,包括血凝素和菌体的某些成分(如多糖)。

另外至少有三种毒力相关抗原。

第一种是脂多糖,它能引起动物发生中毒症状;第二种是多糖,它能引起心包肌水;第三种是含透明酸质的荚膜,它与鼻炎症状有关。

鸡传染性鼻炎的防治要点

鸡传染性鼻炎的防治要点

综合防治
采用综合防治手段,包 括疫苗接种、药物治疗 、生物安全等,以提高 防治效果。
建立监测系统
建立鸡传染性鼻炎的监 测系统,及时发现疫情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 情的扩散。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防治措施
缺乏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疫 苗接种不及时,饲养管理混乱 ,消毒不彻底。
防治效果
未能有效控制鸡传染性鼻炎的 爆发,疫情迅速蔓延,大量鸡 只死亡,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原因分析
养殖场对鸡传染性鼻炎的防治 重视不够,缺乏专业知识和有 效的防治方案,导致疫情失控

05
鸡传染性鼻炎防治的未来展望
新药研发方向
垂直传播
感染副鸡嗜血杆菌的母鸡 ,通过种蛋将病菌传给雏 鸡。
鸡传染性鼻炎的症状表现
鼻腔流出粘液性或粘脓性分泌物 ,有时分泌物干燥结痂堵塞鼻孔 ,病鸡呼吸困难,摇头、打喷嚏

眼结膜发炎,眼睑肿胀,流泪, 严重时导致失明。
病鸡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体重 下降,产蛋量减少。
02
鸡传染性鼻炎的预防措施
疫苗接种计划
辅助治疗
加强饲养管理
保持鸡舍通风良好,降低饲养密 度,提供充足的营养,以提高鸡
的抵抗力。
环境消毒
定期对鸡舍和周边环境进行消毒 ,杀灭病原菌,减少疾病传播。
疫苗接种
根据当地疫情和疫苗种类,制定 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提高鸡的
免疫力。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
对于某些严重感染或并发症,如眶下窦囊肿、鼻 甲骨畸形等,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防治效果
03
成功控制鸡传染性鼻炎的爆发,鸡群生长良好,产蛋率稳定。
成功防治案例二
养殖场情况

鸡传染性鼻炎的特征与防治

鸡传染性鼻炎的特征与防治

鸡传染性鼻炎的特征与防治鸡传染性鼻炎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眼、鼻腔、眶下窦发炎,面部肿胀,流水样鼻液。

发病率高,传播迅速,易与慢性呼吸道病混感。

一、流行病学本病各种日龄鸡都能感染,但主要发生在育成鸡和产蛋鸡。

以秋、冬、春季多发,潜伏期短,传播快,饲养管理不良及应激可促进发病,如鸡群密度过大、拥挤、鸡舍寒冷、潮湿、通风不良、维生素A缺乏、寄生虫感染等均可使进本病的发生和流行。

主要以飞沫及尘埃经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经消化道感染,病源首先在鼻腔和眼眶下窦粘膜生长繁殖,随鼻液排出大量病源菌。

本病易复发,而且往往在初发时死亡率不高,复发时死亡率增高。

二、临床诊断该病在鸡群传播迅速,3~5天可波及全群。

病鸡精神萎靡,羽毛逆立,头部插入翅膀下,有的病鸡拉稀。

采食减少,产蛋下降,体重下降,发病初期死亡率低,恢复期死亡率增高。

发病初期,有呼吸道症状,流水样至浓稠的鼻液,有时打喷嚏,病鸡张口呼吸,常有甩头动作,不久以眼下部为中心,颜面发生浮肿并流泪。

一侧或二侧的肉垂发红、增厚和肿大。

三、解剖与诊断鼻腔及眶下窦充满水样至灰白色粘稠性分泌物或黄色干酪样物。

粘膜发红,水肿。

产蛋鸡发病时卵泡变形,出血,易破裂,有时坠入腹腔而引起腹膜炎。

四、鉴别诊断1.慢性呼吸道病引起眶下窦发炎,有硬结节,抗菌素治疗有效。

2.慢性禽霍乱在流行的后期出现肉垂肿大,部分病鸡表现歪颈,关节肿大,跛行,抗菌素治疗有效。

3.葡萄球菌出现皮肤破裂,肉垂肿大,出血坏死,抗菌素治疗有效。

4.流感肉垂和鸡冠发紫,出血,发病急,死亡率高,抗菌素治疗无效。

5.接种油佐剂疫苗反应接种油苗5~7天后可引起头、眼眶周围肿胀,发硬,但鸡群精神好,无产蛋下降现象,经3周左右即可恢复。

五、防治1.加强饲养管理,降低饲养密度,保证良好的通风换气,减少应激,提高鸡群的健康水平。

2.水剂和油剂灭活苗免疫,可预防和降低本病的发生。

8~10周龄首免,开产前二免。

鸡传染性鼻炎的防治

鸡传染性鼻炎的防治

鸡传染性鼻炎的防治鸡传染性鼻炎是一种由鸡传染性鼻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分泌物传播。

该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给养鸡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有效的预防与控制鸡传染性鼻炎对保障鸡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将重点介绍一下鸡传染性鼻炎的防治措施。

一、养鸡环境的管理鸡传染性鼻炎的病毒主要通过鸡之间的接触以及呼吸道分泌物传播,因此合理的养鸡环境管理是预防鸡传染性鼻炎的重要措施之一。

养鸡场的环境要保持清洁卫生,定期对鸡舍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及时清理积淤物,保持通风良好,排泄物及时处理等,有效缓解病毒在鸡场中的传播。

二、饲养管理的加强提高鸡的免疫力是预防鸡传染性鼻炎的关键之一。

要加强鸡饲料的营养,保证饲料的质量和添加适量的微量元素等,提高鸡的体质。

要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和抗菌素等药物,帮助鸡提高免疫力,减少对病毒的感染。

要经常给鸡进行免疫接种,增强鸡的抗体,提高抵抗力。

三、疫苗接种鸡传染性鼻炎的预防和控制需要注重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是最为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能够帮助鸡提前产生抵抗力,减轻病毒对鸡的感染。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多种针对鸡传染性鼻炎的疫苗,农民应选择合适的疫苗,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法进行接种,达到最好的预防效果。

四、严格的动物检疫鸡传染性鼻炎是一种通过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所以要对进出鸡场的鸡和相关饲料、设备等物品进行严格的检疫工作。

要确保鸡场没有来自患有传染性鼻炎的鸡,以防止病毒通过这种途径传播。

对新引进的鸡进行隔离观察,确保其健康状况,避免疫病的传播。

五、及时的疫病监测鸡传染性鼻炎的病毒感染具有潜伏期,所以疫病监测是预防控制疫病的有效手段。

农民要加强对自家鸡群的观察,及时发现鸡传染性鼻炎的症状,如鼻部分泌物增多、咳嗽和打喷嚏等。

及时向动物疾病防控部门报告并进行隔离处理,防止病毒的扩散。

鸡传染性鼻炎对养鸡业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因此加强对鸡传染性鼻炎的防治工作尤为重要。

农民要加强饲养管理,保持清洁卫生的养鸡环境,增强鸡的免疫力,定期进行疫苗接种,严格进行动物检疫和定期监测疫病,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鸡传染性鼻炎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制
1、抗生素 、 2、不引进传染源 、 3、免疫接种 、
鸡传染性鼻炎, 图5 鸡传染性鼻炎, 鼻孔有分泌物。 鼻孔有分泌物。
鸡传染性鼻炎, 图6 鸡传染性鼻炎,头面 肿胀,鸡冠肉垂。 肿胀,鸡冠肉垂。
鸡传染性鼻炎, 图7 鸡传染性鼻炎, 头面肿胀。 头面肿胀。
鸡传染性鼻炎, 图8 鸡传染性鼻炎, 头面肿胀。 头面肿胀。
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1~ 天 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 ~ 3天 。 人工接种病料或 培养物24~ 小时内可发病 同居感染2~ 天也能 小时内可发病。 培养物 ~ 48小时内可发病 。 同居感染 ~ 3天也能 发病。 发病。 病鸡鼻腔有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 面部水肿、 鼻腔有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 病鸡 鼻腔有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 、 面部水肿 、 鸡冠和肉垂也可能肿胀。眼可能有分泌物, 鸡冠和肉垂也可能肿胀 。 眼可能有分泌物 , 眼眶周 围肿胀,严重的会失明。单纯感染病程约2~ 周 围肿胀,严重的会失明。单纯感染病程约 ~3周。 冬季发病较严重。 冬季发病较严重。与其他病混合感染刮造成高死 亡率。 亡率。
(二)发病及流行病学
鸡是副鸡嗜血杆菌的自然宿主, 鸡是副鸡嗜血杆菌的自然宿主,任何年龄 的鸡都可感染,但成年鸡较幼鸡更易感。 的鸡都可感染,但成年鸡较幼鸡更易感。
慢性病鸡和隐性带菌鸡是传染源。 慢性病鸡和隐性带菌鸡是传染源。
传播途径可通过飞沫或尘埃经呼吸道传染, 传播途径可通过飞沫或尘埃经呼吸道传染, 也可通过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经消化道传染。 也可通过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经消化道传染。
在血液琼脂平板上划线, 在血液琼脂平板上划线,然后再用表皮葡萄 球菌与之交叉划线, 球菌与之交叉划线,并将其置于有螺丝口的蜡烛 罐中于37℃培养。 罐中于 ℃培养。
血清学鉴定: 血清学鉴定: 用凝结试验检查血清中的抗体。 用凝结试验检查血清中的抗体。 动物接种: 动物接种: 另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是将鼻腔或眶 下窦内分泌物或培养物经眶下窦内接种2~ 下窦内分泌物或培养物经眶下窦内接种 ~ 3只健康鸡,若在 ~48小时出现鼻炎症状 只健康鸡,若在24~ 小时出现鼻炎症状 只健康鸡 即可做出诊断。 即可做出诊断。
该病常发生于秋冬季节。 该病常发生于秋冬季节。
(三)临床症状
鸡传染性鼻炎,肉垂肿胀。 图1 鸡传染性鼻炎,肉垂肿胀。
鸡传染性鼻炎,面部水肿, 图2 鸡传染性鼻炎,面部水肿, 鸡冠和肉垂肿胀。 鸡冠和肉垂肿胀。
鸡传染性鼻炎, 图3 鸡传染性鼻炎, 眼眶周围肿胀。 眼眶周围肿胀。
鸡传染性鼻炎, 图4 鸡传染性鼻炎, 面部及眼眶肿胀。 面部及眼眶肿胀。
(四)病理变化
鼻腔、眶下窦、气管黏膜和腺上皮脱落、 鼻腔、眶下窦、气管黏膜和腺上皮脱落、崩解和增 黏膜固有层水肿和充血并伴有异染细胞浸润。 生,黏膜固有层水肿和充血并伴有异染细胞浸润。 病变最早在感染后20小时左右出现, ~ 天时最 病变最早在感染后 小时左右出现,7~10天时最 小时左右出现 为严重,然后在14~ 天内逐渐恢复 天内逐渐恢复。 为严重,然后在 ~21天内逐渐恢复。 下呼吸道受侵害的鸡, 下呼吸道受侵害的鸡,可观察到急性卡他性支气管 肺炎, 肺炎,并在第二和第三级支气管的管腔内充满异嗜白细 胞和细胞碎片,毛细支气管上皮细胞肿胀并增生。 胞和细胞碎片,毛细支气管上皮细胞肿胀并增生。
鸡传染性鼻炎 (Infectious coryza, IC)
本病是由鸡副嗜血杆菌引起 本病是由鸡副嗜血杆菌引起 鸡副嗜血杆菌 的鸡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 的鸡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 症状为鼻腔和窦的炎症,表现流 鼻腔和窦的炎症 症状为鼻腔和窦的炎症,表现流 鼻涕、面部水肿和结膜炎。 鼻涕、面部水肿和结膜炎。
鼻腔黏膜水肿,鼻腔有黄白色干酪样物 鼻腔黏膜水肿,
鸡卵泡变形,易破裂 鸡卵泡变形,
疫苗接种不当,引起病鸡脸部肿胀,肿胀部位切开,有肉芽肿,皮 疫苗接种不当,引起病鸡脸部肿胀,肿胀部位切开,有肉芽肿, 下有出血点
接种部位的皮下有出血点或出血斑
(五)鉴别诊断
需要与慢性呼吸道病、慢性禽霍乱、 需要与慢性呼吸道病、慢性禽霍乱、非典型性新城 禽流感、鸡痘、传染性支气管炎、 疫 、 禽流感 、 鸡痘 、 传染性支气管炎 、 传染性喉气管 缺乏症等病区别。 炎、肿头综合症、维生素A缺乏症等病区别。 肿头综合症、维生素 缺乏症等病区别
(一)病原
病原体为副鸡嗜血杆菌, 病原体为副鸡嗜血杆菌,为革兰氏染色阴 性、不能运动的细菌。 不能运动的细菌。
培养物涂片镜检呈现杆菌或球杆菌,并可 培养物涂片镜检呈现杆菌或球杆菌, 呈丝状体。 呈丝状体 。 从病料中新分离到的菌可能有荚 膜。
位于表皮葡萄球菌生长线附近的副鸡嗜血 杆菌呈卫星状生长。 杆菌呈卫星状生长。
副鸡嗜血杆菌常同其他病原混合感染, 副鸡嗜血杆菌常同其他病原混合感染,在死亡率高 和病程延长的情况下,应考虑有其他细菌和病毒并发 和病程延长的情况下, 的可能性。 的可能性。
病原分离鉴定: 病原分离鉴定: 从 2~3只处于急性发病肤并用无菌刀片划开窦腔, 品。烧烙位于眼下的皮肤并用无菌刀片划开窦腔, 将无菌棉拭子伸入窦腔深部, 将无菌棉拭子伸入窦腔深部,这里的细菌往往很 纯净。 纯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