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人机设计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人机设计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课题:学生用床设计学院:姓名:目录摘要前言 (4)1.人机工程学概述 (5)1.1人机工程学概述.............................................. .51.2人机工程学简史............................................. 51.3人机工程学的目的.......................................... .62. 数据建立 (6)3. 现有组合式床铺人机系统分析 (8)3.1床.......................................................... .83.1.1床面距离天花板高度 (9)3.1.2床的长度分析........................................... .9 3.1.3床的宽度 (9)3.2 桌面作业面积的问题分析 (9)3.2.1 桌面水平作业区........................................ .9 3.2.2 桌面高度的问题分析及改进. (10)3.2.3桌面光环境的问题分析及改进............................ .10 3.3椅子的问题分析及改进..................................... (11)3.4扶梯的问题分析及改进....................................... 123.5 容膝空间的问题分析........................................134 结束语........................................................14本文主要介绍了人机工程学的定义、概述以及简短历史,通过对人机工程学这门学科的了解,从而提高在对于产品的开发、使用时候能够按照人机工程学原理进行分析的能力,并且提出合理化建议,这次以安徽工业大学宿舍的组合床铺为例,根据人机工程学原理,对于床铺的高度、长度、宽度,书桌的高度,书架高度、宽度,以及衣橱设计做了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分析,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全面考虑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因素,考虑其型式及居住的空间能适合人的生活方式,根据宿舍具体情况和同学们对于现在床铺设计的意见,对于现有床铺提出合理的改造意见,在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工作学习效率。

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范本

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范本

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范本摘要:自行车是目前最流行、最便捷的交通工具之一,本着低碳环保的特点,越来越成为人们青睐的对象。

本设计就是要运用安全人机工程学的相关知识对自行车的设计进行安全分析评价,为自行车设计提供参考,使自行车更加安全舒适,造福人群。

关键词:自行车、低碳环保、安全人机工程学、安全分析评价、设计Abstract Bicycle is the most popular, the most convenient means of transport, in the low carb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haracteristic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object. This design is to use safety ergonomics knowledge of the bicycle design safety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for the bicycle,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design, make the bike more safe and comfortable, to benefit the people.Key wards Bicycle、Low-carbonlife、Safety Ergonomics、Safety analysis and evaluation、Design目录0 前言 (1)1 课题简介 (1)1.1课题现状与问题 (1)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自行车的结构尺寸 (1)3 坐垫 (2)3.1坐垫的人机关系 (2)3.2坐垫的人机评价 (3)3.3坐垫的优化设计 (4)4 车把 (5)4.1车把的人机关系 (5)4.2车把的人机评价 (5)4.3车把的优化设计 (5)5 车架 (6)5.1车架的人机关系 (6)5.2车架的人机评价 (6)5.3车架的优化设计 (7)6 脚蹬与曲柄 (7)6.1脚蹬与曲柄的人机关系 (7)6.2脚蹬与曲柄的人机评价 (7)7 结束语 (9)参考文献 (9)0 前言在现代提倡“低碳、绿色、环保”的口号下,自行车在冷淡了一段时期后重新成为了时代的潮流。

人机工程课程设计

人机工程课程设计

人机工程课程设计《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论文(设计)指导书一.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的目的是更深入了解《安全人机工程学》学习内容,加深对“人-机-环境”的理解。

通过具体的设计实践掌握产品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和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课程设计的要求是通过对现有产品的介绍,说明其不足之处,然后根据人机工程的基本原则进行改进设计。

同时本课程设计更鼓励对某产品或设备的全新设计,不过要注意把握时间,按时完成课程设计。

二. 课程设计题目1. 工作台、椅设计类1.1 工作台和椅设计:如何与作业人员和工具、作业环境配合好1.1.1 儿童桌椅:突出可调节性,以及使用过程的安全性1.1.2 绘图桌椅:结合现有绘图桌椅,着力改进其不足 1.1.3 可折叠桌椅:结合已有产品进行改进,要求更轻便1.2 电脑操作台设计:结合已有产品改进,重点在选择材料,配色方案,功能分配2. 展示台和文具设计类2.1展览台设计:强调照明设计,防震设计,提供语音服务功能,增加显示控制装置2.2 文具设计:可变色的笔、可变粗细的笔3. 电脑周边设备设计类3.1 特殊键盘设计:可折叠的键盘3.2 专用鼠标设计:有键盘的鼠标4. 新型手机键盘、电视遥控器设计类4.1新型手机键盘设计:结合已有机型,重点突出材料选择,配色方案,键盘排列顺序,功能分配4.2 家电遥控器设计:结合已有产品,重点改进材料选择,配色方案,按钮排列顺序,功能分配5. 手推车设计类5.1 婴儿车设计:安全,舒适,易操纵,可调节性强5.2 轮椅设计:安全,舒适,易操纵,可调节性强6. 其他设计类上述未列入的各种设计三. 课程设计的基本程序1. 确定设计任务,提出基本原则和要求;2. 查阅文献资料,标准法规,开展调研;3. 提出设计方案(至少两种方案);4. 修改或确定设计方案(确定方案设计书);5. 功能定义与分配;6. 结构设计、强度设计、人机界面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强度核算,颜色搭配,键盘按钮或操纵器的排列布置等);7. 作业环境因素分析;8. 作业辅助设计(作业基本要求,人员素质要求,说明书,帮助等);9. 简单的技术经济分析;10. 设计结论、总结和自我评价。

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

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

河南城建学院《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班级专业课程名称安全人机工程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杨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2015年6月前言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是一个专业性的高校图书馆。

始建于1985年,1992年建成4178平方米的图书馆楼,1999年建成计算机局域网, 实现了采访、编目、流通的自动化管理,2000年建成电子阅览室,开始为读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信息服务。

2006年2月投入使用的新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是一个大开放大流通、馆藏资源多样化、特色化,融传统图书与数字资源于一体的现代化复合图书馆。

一个合理舒适的照明环境,会把人留在图书馆的时间更长,对人的视觉健康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1975年,国际图书馆协会和机构联合会在法国里昂召开的图书馆职能科学讨论会确认了现代图书馆具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进行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等主要的社会职能。

书店在法国里昂召开的图书馆职能科学讨论会确认了现代图书馆具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进行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等主要的社会职。

也就可以这么说:图书馆的照明要与保存人类文化遗产、进行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等功能相适应。

大学图书馆是大学生读书学习的重要场所,图书馆的照明质量对学生的学习和视觉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探讨我国的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对图书馆照明的要求和实际中存在的不足,提出解决方式,保护大学生的视觉健康具有现实意义。

目录1图书馆建筑对照明环境的要求 (1)1.1馆藏区 (1)1.2阅览区 (1)1.3工作区 (1)2图书馆建筑现有照明标准 (1)2.1照度 (2)2.2眩光 (2)2.3一般显色指数 (2)3 调整图书馆建筑照明设计的方法 (3)3.1在源头上考虑解决问题,设计方与使用方充分沟通。

(3)4 改进LED照明系统需求 (4)4.1智能照明控制原理 (5)4.2节能量计算 (7)5结语 (8)6参考文献 (9)1图书馆建筑对照明环境的要求图书馆建筑是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建筑,其基本职能是保存文献资料和提供这些文献资料的使用。

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

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

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安全人机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人、机、环境之间的关系。

2. 使学生了解安全人机工程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掌握相关安全标准和法规。

3. 培养学生分析、评估和解决安全问题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安全人机工程知识对生产环境、设备进行安全评估的能力。

2. 使学生掌握事故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提高预防和处理安全事故的技能。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能够就安全问题进行有效讨论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安全问题的敏感性和责任感,提高安全意识。

2. 增强学生遵守安全规定、尊重生命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关注安全人机工程领域的前沿动态,激发创新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对安全人机工程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但对安全人机工程的概念和实际应用相对陌生,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实践来加深理解。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案例分析、讨论、实验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他们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安全人机工程基本概念:介绍人、机、环境及其相互关系,阐述安全人机工程的核心思想。

教材章节:第一章 安全人机工程概述2. 安全人机工程应用领域:分析生产、生活等领域中的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 安全人机工程应用3. 安全标准和法规:讲解我国安全人机工程相关法规、标准,提高学生的法规意识。

教材章节:第三章 安全标准和法规4. 事故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安全事故案例,使学生了解事故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教材章节:第四章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5. 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教授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预防和控制安全事故的能力。

安全工程人机课程设计

安全工程人机课程设计

安全工程人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安全工程中的人机交互基本概念,掌握人机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学生能够了解安全工程中人机界面设计的原则,掌握界面布局、信息传递和操作方式等相关知识。

3. 学生能够掌握安全工程中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并运用到人机系统的安全分析中。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人机交互知识,设计出符合用户需求、易于操作的人机界面。

2. 学生能够运用风险评估方法,对人机系统的潜在安全问题进行识别和分析。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协作,完成安全工程人机课程设计项目,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安全工程的重要性,增强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2. 学生能够在课程学习中,培养对安全工程领域的兴趣和热爱,激发继续探究的热情。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协作,培养沟通、协作、尊重他人意见的良好品质,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安全工程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课程,旨在通过人机课程设计,提高学生对安全工程领域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安全工程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欲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通过课程目标分解,确保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安全工程人机交互基本概念:包括人机系统的定义、分类及功能,人机界面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及人机交互在安全工程领域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1章 安全工程概述,第2章 人机交互基础2. 人机界面设计:讲解界面布局、色彩、图标、文字等设计要素,以及信息传递和操作方式。

教材章节:第3章 人机界面设计3. 风险评估方法:介绍风险评估的基本流程、方法及其在安全工程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4章 安全风险评估4. 安全工程人机课程设计实践: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人机界面设计和风险评估的实践操作。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1. 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的相关内容。

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一门关注人类与机器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旨在提高人机系统的安全性和效率。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和理论的结合,让学生掌握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通过设计和评估人机界面来实践这些知识。

2. 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如下: - 了解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 掌握人机界面设计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学会运用人机工程学知识评估和改进人机界面的安全性和效率; - 掌握常用的人机界面设计工具和软件。

3. 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安全人机工程学概述:介绍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和研究领域。

- 人机界面设计原理:介绍人机界面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用户需求分析、任务分析、界面设计原则等。

- 人机交互技术:介绍常见的人机交互技术,如图形界面、语音交互、手势识别等。

- 人机界面评估与改进:介绍人机界面评估的基本方法和工具,包括用户测试、问卷调查、专家评审等。

- 人机界面设计工具与软件:介绍常用的人机界面设计工具和软件,如Axure、Sketch、Adobe XD等。

4. 课程设计流程本课程设计按照以下流程进行实施:1. 确定课程设计题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一个人机界面设计的项目。

2. 项目分析与需求调研:学生对选择的项目进行分析和需求调研,了解用户需求和项目背景。

3. 任务分析和界面设计:学生运用人机界面设计原理和方法进行任务分析和界面设计,完成初始设计方案。

4. 原型设计与评估:学生利用人机界面设计工具制作交互原型,并进行用户测试和评估。

5. 优化改进与最终实施:根据评估结果对界面进行优化和改进,最终实施人机界面设计。

6. 结果展示与总结:学生对课程设计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展示和总结,分享经验和教训。

5. 评分标准本课程设计将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分: - 项目分析和需求调研的深度和广度; - 任务分析和界面设计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 原型设计和评估的质量和有效性; - 优化改进和最终实施的可行性和实际效果; - 结果展示和总结的逻辑性和完整性。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说明书-精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说明书-精

长春建筑学院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姓名:赵亚杰专业:安全工程班级学号:安全1201班18号指导教师:周乾日期:2015.01.02城建学院摘要安全人机工程是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

它是运用人体测量学、生理学、心理学和生物力学以及工程学等学科的研究手段和方法,综合地进行人体结构、功能、心理以及力学等问题研究的学科。

本次课程设计针对城建学院501教室现有的一些不足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首先通过对教室及其中摆设的尺寸进行整体测量,考虑到人体尺寸百分位数,我国利用我国大学生的人体基本尺寸,课桌椅设计尺寸、温度环境和光环境等因素,找到存在的人机学问题。

把学生、教室、教室环境看做一个系统的三大要素,对照相关标准设计数据使系统三要素形成最佳组合的优化系统,让学生在教室上课时感到更加的舒适和人性化,提高听课率。

关键词:安全人机工程;教室;课桌椅;光环境;温度环境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前言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高校信息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大学校园硬件建设高速度发展,各类先进设备不断引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但同学们每天大量使用的课桌椅却并不尽如人意。

本设计针对城建教学楼501教室的现状,从课桌椅的空间分布和舒适度等方面,并根据国家相关的设计规范与问卷调查反馈信息,发现课桌椅的设计时存在着许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解决方案。

在学生听讲过程中,视觉的应用是最为重要和普遍的,大约80%以上的信息是由视觉得到的,当室内照明不良时,因反复努力辨认,易使视觉疲劳,学习效率下降。

本设计通过对教室的现状分析,从照明类别、照明设备的空间分布,整体视觉感的角度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教室内的温度环境是决定人的作业效能和健康的重要因素。

不当的温度环境会直接影响人的情绪,疲劳感和健康,从而使作业效率降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80651006 学时/学分:16/2
一、大纲使用说明
本大纲根据安全工程专业2010版教学计划制订
(一)适用专业
安全工程专业
(二)课程设计性质
必修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
《安全人机工程学》
2、后续课程:

二、课程设计目的及基本要求
(一)课程设计目的如下:
1.通过课程设计,巩固所学《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内容;
2.对上述综合体建立合理的方案,更好地在人机之间合理地分配功能、使人和机有机结合,有效地发挥人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为人提供安全卫生和舒适的环境,达到保障人的健康、舒适、愉快地活动的日的,同时提高活动效率。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书写课程设计的能力。

(二)基本要求如下:
1.依据教学计划,提高学生对《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内容熟悉程度;
2.巩固和加深学生对人、机之间的理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要求学生综合掌握《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内容,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安全人机工程设计。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
1.课程设计内容
(1)大小常性测量设计
(2)深度知觉设计
(3)实测变速色轮设计
(4)错觉设计
(5)其它
2.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查阅安全人机工程学知识与原理。

第二阶段:将所查阅的知识与所学知识结合在一起,对照可选题目,充分挖掘其中可进行课程设计的内容。

第三阶段:根据所选取的内容,进行课程设计。

第四阶段:在课程设计阶段,遇到问题,及时与指导教师进行交流,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疑难问题。

第五阶段:整理课程设计,按时提交。

四、指导方式
第一阶段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第二、三、四、五阶段集中讲授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五、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本课程设计主要是依据学生出勤、预习、上交课程设计等几方面进行成绩评定,其中,不出勤者本课程成绩直接为不及格。

六、课程设计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安全人机工程学》, 欧阳文昭、廖可兵,全国高等院校安全工程专业教材,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
2.《安全人机工程学》,白恩远、杨硕、王福生,兵器工业出版社,1996
3.《安全人机工程学》,欧阳文昭,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1
4.《人—机—环境系统》,袁克明,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1
编写人:李德顺
张敏革
王奕
审核人:崔岳峰
批准人:赵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