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真假识别(有温度的中药宝典)
蒲公英-2015版《中国药典》

标准出处:《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类别:药材和饮片笔画: 十三画页码: 第352页蒲公英PugongyingTARAXACI HERBA本品为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Hand.-Mazz.、碱地蒲公英Tarxacum borealisinense Kitam.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
春至秋季花初开时采挖,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性状】本品呈皱缩卷曲的团块。
根呈圆锥状,多弯曲,长3~7cm;表面棕褐色,抽皱;根头部有棕褐色或黄白色的茸毛,有的已脱落。
叶基生,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呈倒披针形,绿褐色或暗灰绿色,先端尖或钝,边缘浅裂或羽状分裂,基部渐狭,下延呈柄状,下表面主脉明显。
花茎1至数条,每条顶生头状花序,总苞片多层,内面一层较长,花冠黄褐色或淡黄白色。
有的可见多数具白色冠毛的长椭圆形瘦果。
气微,味微苦。
【鉴别】(1)本品叶表面观:上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表面角质纹理明显或稀疏可见。
上下表皮均有非腺毛,3~9细胞,直径17~34μm,顶端细胞甚长,皱缩呈鞭状或脱落。
下表皮气孔较多,不定式或不等式,副卫细胞3~6个,叶肉细胞含细小草酸钙结晶。
叶脉旁可见乳汁管。
根横切面:木栓细胞数列,棕色。
韧皮部宽广,乳管群断续排列成数轮。
形成层成环。
木质部较小,射线不明显;导管较大,散列。
(2)取本品粉末1g,加5%甲酸的甲醇溶液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滤过,滤液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每次10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咖啡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6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丁酯-甲酸-水(7:2.5:2.5)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中药材辨别如何辨别菊花与蒲公英

中药材辨别如何辨别菊花与蒲公英中药材辨别:如何辨别菊花与蒲公英中药材在中医药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正确辨别中药材的真实性和质量则是保证药效的基本保障。
在许多中药材中,菊花和蒲公英是两种常见且容易混淆的药材。
本文将介绍如何准确地辨别菊花和蒲公英,以便更好地应用于中医药实践。
一、外观特征菊花和蒲公英在外观上有一些明显的区别。
菊花为菊科植物,其花形状似伞状,花瓣呈舌状,色泽鲜艳,有明显的芳香气味。
而蒲公英则为菊科植物,花形状为球状,花瓣细小且呈金黄色,花朵没有明显的芳香气味。
二、叶片特征除了花朵外,叶片的形态也是区分菊花和蒲公英的一个重要特征。
菊花的叶片形状呈羽状复叶,每一片叶子都有锯齿状的边缘。
蒲公英的叶片则为长条状,边缘呈锯齿状,但没有明显的羽状特征。
三、根茎特征菊花和蒲公英的根茎也有一定的区别。
菊花的根茎较细而短,并且多为纤维状。
蒲公英的根茎较粗壮,有时呈分枝状,质地柔软。
通过观察和比较根茎的形态和特征,可以准确辨别两者之间的差异。
四、药用功能除了外观特征之外,了解菊花和蒲公英的药用功能也有助于正确辨别两者。
菊花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目赤肿痛、头痛等症状。
蒲公英则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湿热黄疸、水肿等症状。
通过了解其药用功能,可以差异化地使用两种中药材。
五、辨别方法总结综上所述,以下是辨别菊花和蒲公英的一些方法总结:1.观察花朵形态:菊花为伞状花,花瓣呈舌状,色泽鲜艳,有芳香气味;蒲公英为球状花,花瓣呈金黄色,没有明显芳香气味。
2.比较叶片特征:菊花叶片呈羽状复叶,每一片叶子有锯齿状边缘;蒲公英叶片为长条状,边缘呈锯齿状,没有羽状特征。
3.观察根茎形态:菊花根茎较细而短,多为纤维状;蒲公英根茎较粗壮,有时呈分枝状,质地柔软。
4.了解药用功能:菊花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的功效;蒲公英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作用。
通过结合观察花朵、叶片、根茎以及了解药用功能等方面的特征,可以相对准确地辨别菊花和蒲公英,避免在中医药实践中的混淆使用。
中药真伪鉴别 PPT

14
常见黄芪伪品
1.红芪(豆科多序岩黄芪) 2.金翼黄芪(豆科)
4.锦鸡儿(豆科)
5.梭果黄芪(豆科)
3.塘谷耳黄芪(豆科)
根灰棕色,常有栓皮剥 落后留下的棕色疤痕, 折断面粗纤维,横切面 皮部和木部呈淡棕色, 形成层处显棕色环,味 甜。
2.木薯(大戟科)
残留栓皮较厚,
3. 番薯(旋花科)
味甘甜
残留外皮棕色或棕褐色,近皮部 可见明显的经脉环纹
31
半夏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
采集加工: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 和须根,晒干。
【性状】本品呈类球形,有的稍偏斜,直 径1~1.5cm。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 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下 面钝圆,较光滑。质坚实,断面洁白,富 粉性。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采集加工 :多于秋季采挖,洗净经晒干或烘干。
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
常见人参商品名
5
1.商路 (商路科)
常见人参伪品
2.桔梗(桔梗科)
3.南沙参(桔梗科)
4.羊乳(桔梗科)
5.华山参(茄科)
6.刺五加(五加科)
6
天麻本品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1.的干燥 块茎。
球形, 断面白色
不规则块状
29
山药本品为薯蓣科植物薯蓣
Dioscorea opposita Thunb.的干燥根茎。
采集加工: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切 去根头,洗净,除去外皮和须根,干 燥,或趁鲜切厚片,干燥;也有选择 肥大顺直的干燥山药,置清水中,浸 至无干心,闷透,切齐两端,用木板 搓成圆柱状,晒干,打光,习称“光 山药”。
中药材不能随意种植(有温度的中药宝典)

中药材不能随意种植(有温度的中药宝典)药材不宜跨区种植,自古就有“道地性”之说。
“道地药材”是指实践证明质量优、疗效高、地域性强的中药材。
中药材不宜跨区种植,自古就有“道地性”之说。
“道地药材”是指实践证明质量优、疗效高、地域性强的中药材。
当归生长于甘肃中部,唯高寒阴湿地区才能适宜;甘草、麻黄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的钙质土壤生长;栀子偏好南方酸性土壤;雪莲花、蒲公英、肉苁蓉、锁阳能在强光照条件下生长发育;而人参、三七、黄连、细辛、半夏等只在微弱光照条件下才能长好。
如果违背传统规律,跨地区随意种植,不但农民缺少种植经验,生产过程中病虫害会大量发生,导致产量低下,产品质量也会大打折扣。
购买种苗要小心上当。
有些卖种苗的商人和公司,把自己的种苗夸得天花乱坠,宣传“只要长草的地方就能种药”。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先恩为此特别提醒农民,不要轻信药材种苗商贩。
他曾看到,商贩把山茱萸的产量和收购价都夸大了几倍,还和农民签订“正规合同”,可合同期只订三年。
实际上山茱萸要长六到七年以上才能结果,等果子结出,人家说,合同已失效。
把不准采收时间。
种植技术不规范——该掐顶时不掐顶,该剪枝时不剪枝,该采收时不采收,不该采收时乱采收,不仅使无序分散的生产会造成农民无谓的损失,也会使中药材的质量“缩水”。
中药专家金世元教授曾发现,没有五六年长不成的杭白菊、三七,有的农民却提前采收;根茎类的药物,该花开前或是花败后采收,但药农在花期就采收,结果上市后连专家都认不出来。
有的农民看市价不好,就把药材留在地里继续生长,像板蓝根、白芷、独活一类药,当年不收就开花抽薹。
力避盲目跟风,中药材是特殊的农产品,货紧价扬,而种植过多卖不出去,则没有其他用途。
有关专家最近到江浙一带调研,发现那里个别县、市的领导还在层层动员大种特种中药材,要求“家家户户种药材,乡乡村村闻药香”。
不遵循科学规律,“以大促产”和“以多求好”的观念,将造成严重后果。
怎样辨别是不是蒲公英 假蒲公英长什么样子

怎样辨别是不是蒲公英假蒲公英长什么样子
雨水节气后,雨水增多,植物喝饱了水纷纷从地底下钻出来,蒲公英是常见的植物,很多人都喜欢喝蒲公英水,买蒲公英的时候一定要留意买到真的,怎样辨别是不是蒲公英?假蒲公英长什么样子?
一、怎样辨别是不是蒲公英
从外形上可以进行简单的判断,形似蒲公英的植物有可能是大蓟。
大蓟
大蓟的叶片开裂较深,裂片锯齿状,边缘有针刺;茎上较光滑,少刺;花多蓝紫色。
蒲公英
蒲公英比较矮小,根茎为根状,基叶为羽毛状开裂,单独直立花茎,或从基部分枝,光滑无刺,无茎叶,顶上单一头状花序,花为黄色。
二、假蒲公英长什么样子
假蒲公英有刺;花不是黄色的;没有独立花茎。
和蒲公英相似的植物有很多中,大蓟只是其中一种,苦苣菜、萝藦、黄鹌菜和蒲公英都很相似,真正的蒲公英光滑无刺、有独立花茎,单一头状花序、开花为黄色。
三、蒲公英怎么晒干好
材料:蒲公英、清水。
做法:
1、用流动的清水将蒲公英表面的灰尘和污渍清洗干净。
2、用篮子沥干水分。
3、控水后将蒲公英放在通风处。
4、等表面的水分蒸发后翻过来再次晾晒。
5、等完全干后用密封的容器装起来。
四、蒲公英晒干后怎么食用
可以泡水或者炖汤食用。
蒲公英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营养成分,适量食用对身体好,用蒲公英泡水最为方便快捷,炖汤时间长些,可以将蒲公英中的营养成分充分的析出。
蒲公英药物的鉴别方法和含量测定

蒲公英药物的鉴别方法和含量测定蒲公英药物的鉴别方法和含量测定蒲公英药物的鉴别方法和含量测定理化鉴别(1)取本品甲醇提取液1ml, 置水浴上蒸干.用冰醋酸1ml溶解残渣, 加入醋酐一浓硫酸(19∶1)试剂1ml, 观察颜色由黄色很快变为红色→紫色→青色→污绿色.(检查甾醇类)(2)取本品粉末1g, 加乙醇10ml冷浸过夜, 滤过.滤液蒸干, 残渣加稀盐酸4ml溶解, 滤过.取滤液1ml, 加改良碘化铋钾试液2滴,产生橙色沉淀.(检查水溶性生物碱)(3)薄层色谱①取本品粉末250g, 加乙醇500ml, 加热回流8小时, 减压回收乙醇至干, 加10%氢氧化钾乙醇液30ml皂化3小时, 加水60ml稀释, 加稀盐酸调至中性, 加乙醚10ml萃取(同量萃取3次).再用一定量水洗3次, 用无水硫酸钠脱水, 回收乙醚浓缩后作为供试品溶液.用β-谷甾醇、α-香树脂醇的乙醇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板上, 用氯仿展开, 展距16.5cm.取出晾干.喷以5%磷铝酸的乙醇溶液, 烘烤加热后, 可见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度位置上, 显相同的蓝色斑点.②取本品粉末50g, 加乙醇250ml, 于索氏提取器中回流提取, 回收乙醇2/3后, 加少量蒸馏水滤过.滤液浓缩蒸干, 加甲醇1ml溶解后作为供试品溶液.另以胆碱的甲醇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 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用正丁醇-乙酸-水(4∶l5)展开, 展距16.5cm.取出晾干.喷以碘化铋钾溶液后, 则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橘红色斑点.成分分析研究进展:略含量测定1. 抗菌:50%鲜草汁用平板挖沟法,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50%全草煎剂用平板挖沟法,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
中药材蒲公英根真伪鉴别方法

中药材蒲公英根真伪鉴别方法
摘要:
一、蒲公英根的鉴别特点
二、真伪蒲公英根的鉴别方法
1.外观特征
2.气味特征
3.泡水观察
4.显微观察
三、总结与建议
正文:
中药材蒲公英根因其药用价值而被广泛关注,但在市场上也容易出现伪品。
为了帮助大家准确鉴别蒲公英根的真伪,本文将介绍一些实用方法。
首先,了解蒲公英根的鉴别特点。
真品蒲公英根呈圆柱形,表面呈棕色,有纵皱纹和细根痕。
质地较硬,断面呈淡棕色。
闻起来有淡淡的香气,口尝味苦涩。
接下来,详细介绍几种鉴别方法:
1.外观特征:观察蒲公英根的形状、颜色、纹路和质地。
真品蒲公英根形状整齐,颜色较一致,表面有明显的纵皱纹,质地较硬。
而伪品形状不规则,颜色深浅不一,纹路模糊。
2.气味特征:闻蒲公英根的气味。
真品具有淡香气,伪品气味较刺激或无明显香气。
3.泡水观察:将蒲公英根放入水中浸泡,观察水色的变化。
真品泡水后水色呈淡黄色,伪品水色较混浊或无明显变化。
4.显微观察:的真品蒲公英根横切面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壁较厚;伪品细胞排列疏松,细胞壁较薄。
最后,总结与建议:在购买蒲公英根时,可通过观察外观、气味、泡水效果和显微观察等方法进行鉴别。
同时,建议购买正规渠道出售的蒲公英根,避免购买来路不明的药材。
中药材辨别如何识别蒲公英与菊花

中药材辨别如何识别蒲公英与菊花中药材在中医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正确识别和辨别中药材对保证疗效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在众多中药材中,蒲公英和菊花往往容易被混淆。
然而,通过观察其外形、气味、味道等特征,我们可以辨别出它们的差异。
本文将就如何识别蒲公英与菊花进行探讨。
1. 外形特征蒲公英(学名:Taraxacum officinale)是一种常见的野生草本植物,全株可作药用。
其叶片呈基生状,长而狭,边缘锯齿状;花序为黄色,由多个小黄花组成;成熟后会形成一个类似于蒲公英的飞糖果状果实,并随风飘散。
而菊花(学名:Chrysanthemum morifolium)则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也可作药用。
其叶片多为互生或对生,形状多样,花色丰富,有黄色、白色、红色等不同颜色的花朵,花瓣往往宽扁。
通过外形特征,我们可以初步区分出蒲公英和菊花。
2. 气味特征蒲公英的部分地下茎、根和全草有特殊的气味,略带苦味和微香;而菊花则具有独特的香气,有时能闻到一些淡淡的菊花蜜香。
通过嗅觉来辨别蒲公英和菊花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3. 味道特征蒲公英具有苦、微咸的味道,而菊花则味甘、微苦。
对于识别两者之间的差异,可以通过尝试其味道来进行初步判断。
4. 其他辨别方法除了以上的观察方法外,还可以通过化学成分分析、显微镜下的细胞形态差异等方法来确定蒲公英和菊花的真伪。
这些方法可能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较少使用。
综上所述,通过观察外形特征、气味特征以及味道特征,我们可以初步区分蒲公英和菊花。
然而,为了确保中药材的准确辨别,建议在购买中药材时选择正规的药店或有资质的经营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仔细查看产品的包装、说明书等信息。
只有正确识别和辨别中药材,我们才能确保其疗效和安全性,为健康提供可靠的支持。
识别蒲公英与菊花,虽然有一定难度,但通过对外形特征、气味特征和味道特征的观察,我们可以初步区分这两种中药材。
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辨别和识别中药材需要专业的知识和经验,尽量避免因识别错误而导致用药不当,引发健康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蒲公英真假识别(有温度的中药宝典)
蒲公英又名蒲公草、尿床草、奶汁草,为菊科多年生药食两用的植物,性寒,味甘微苦,入肝、胃经,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
蒲公英又名蒲公草、尿床草、奶汁草,为菊科多年生药食两用的植物,性寒,味甘微苦,入肝、胃经,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用于治疗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疠,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尿路感染等症。
市场上有以同科植物苣荬菜(又称北败酱)冒充蒲公英,使用时注意鉴别。
真品蒲公英
外观呈皱缩卷曲的团块,根呈圆锥状;表面粗糙,棕褐色;根头部外围棕褐色或黑色;叶基生,多皱缩破碎,湿润展平后完整叶片呈倒披针形,绿褐色或暗灰绿色,先端尖或钝,边缘浅裂或羽状分裂,基部渐狭,下延呈柄状,下表面主脉明显;花茎1至数条,中空似压扁的秸秆,且柔软,常呈细长片形,上下几乎等宽,均2~3毫米,绝无分枝和节,每条顶生单支头状花序,有的可见多数具白色冠毛的长椭圆形瘦果;新生花茎较短,柔毛明显,顶部着生类蛋形的花蕾;闻之气微,口尝味微苦。
伪品苣荬菜
其根圆柱形,表面淡黄棕色,根头部表面色不黑;叶皱缩或破碎,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宽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边缘无裂,先端有小尖刺,基部呈耳状抱茎;偶见茎,稍硬,不等宽,有叶痕;闻之亦气微,但口尝味淡微咸。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真品蒲公英有良好的抗感染作用,已制成注射剂、片剂、糖浆等不同剂型。
蒲公英提取液、注射液对多种病菌均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代替抗生素使用;且能抑制谷丙转氨酶升高,使胆囊收缩,括约肌松弛,有保肝、利胆作用;能对应激性胃溃疡有显著保护作用;还能提高免疫力。
而伪品苣荬菜虽与蒲公英为同科植物,但不具备蒲公英的上述功效,故不可代替蒲公英药用。
借用古人孙思邈先生的话结语:何谓三部?寸关尺也。
上部为天,肺也;中部为人,脾也;下部为地,肾也。
何谓九候?部各有三,何为九候。
上部天,两额动脉,主头自之气也;上部地,两颊动脉,主口齿之气也;上部人,耳前动脉,主耳目之气也。
中部天,手太阴,肺之气也;中部地,手阳明,胸中之气也;中部人,手少阴,心之气也。
下部天,足厥阴,肝之气也;下部地,足少阴,肾之气也;下部人,足太阴,脾之气也。
合为九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