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的构造与原理
电动汽车原理与构造 何洪文 1第三章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新

第八节 典型的混合动力汽车结构
第三章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图3-1 第一个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专利
第三章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图3-2 混合动力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
第一节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概念和类别
(1)动力传动系 这是汽车上用于存储、转化和传递能量并使汽车
获得运动能力的所有部件的总称,具体包括车载能量源、动力装 置、传动系和其他辅助系统四部分。 (2)车载能量源 这是在汽车动力传动系中,用于能量存储或进行 能量的初始转化以向动力装置直接供能的所有部件的总称,由能 量直接存储装置或能量存储、调节和转化装置组成。 (3)动力装置 这是在汽车动力传动系中,用于把其他形式的能量
图3-3 汽车动力传动系简化模型
(5)辅助系统 是指在汽车动力传动系中,用于从动力装置中获取 动力,区别于直接驱动车辆,主要用于维持汽车良好的操控特性、 舒适性等的所有部件的总称,如转向助力系统、制动助力系统、 表3-1 汽车动力传动系的基本组成 空调系统(动力装置直接拖动 )、辅助电气系统(12/24V发电机系统) 等。
(2)车载能量源 这是在汽车动力传动系中,用于能量存储或进行 能量的初始转化以向动力装置直接供能的所有部件的总称,由能 量直接存储装置或能量存储、调节和转化装置组成。
(3)动力装置 这是在汽车动力传动系中,用于把其他形式的能量 转化为机械动能(旋转动能)的装置,并直接作为传动系的输入, 如常规汽车上的内燃机、纯电动汽车上的电机等。
输出功率限制时,发动机-发电机组起动发电,并同动力电池组一
起输出电功率,实施混合动力驱动工作模式。
第二节 串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4)当动力电池组的电量不足且发动机-发电机组输出功率在驱动车
辆的同时有富裕时,实施动力电池组强制补充充电工作模式。 5)当动力电池组的电量不足且发动机-发电机组处于发电状态时, 若汽车减速制动,电动机-发电机工作于再生制动状态,汽车制动 能量通过再生发电与发动机-发电机组输出功率一起为动力电池组 充电,实施动力电池组的混合补充充电。 6)当动力电池组的电量在目标范围内,且发动机-发电机组输出功
电动汽车结构与原理

名词解释1.纯电动汽车:指由蓄电池或其他储能装置作为电源的汽车。
2.再生制动:指将一局部动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在储能设备装置内的制动过程。
3.续驶里程:指电动汽车在动力蓄电池完全充电状态下,以一定的行驶工况,能连续行驶的最大距离。
4.逆变器:指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的变换器。
5.整流器:指将交流电变化为直流电的变换器。
6.DC/DC变换器:指将直流电源电压转换成任意直流电压的变换器。
7.单体蓄电池:指构成蓄电池的最小单元,一般由正、负极及电解质组成。
8.蓄电池放电深度:指称为"DOD〞,表示蓄电池的放电状态的参数,等于实际放电量与额定容量的百分比。
9.蓄电池容量:指完全充电的电池在规定条件下所释放的总的电量,用C表示。
10.荷电状态:称为"SOC〞,指蓄电池放电后剩余容量与全荷电容量的百分比。
11.蓄电池完全充电:指蓄电池内所有的活性物质都转换成完全荷电的状态。
12.蓄电池的总能量:指蓄电池在其寿命周期内电能输出的总和。
13.蓄电池能量密度:指从蓄电池的单位质量或体积所获取的电能。
14.蓄电池功率密度:指从蓄电池的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所获取的输出功率。
15.蓄电池充电终止电压:指蓄电池标定停顿充电时的电压。
16.蓄电池放电终止电压:指蓄电池标定停顿放电时的电压。
17.蓄电池能量效率:指放电能量与充电能量之比值。
18.蓄电池自放电:指蓄电池内部自发的或者不期望的化学反响造成的电量自动减少的现象。
19.车载充电器:指固定安装在车上的充电器。
20.恒流充电:指以一个受控的恒定电流给蓄电池进展充电的方式。
21.感应式充电:指利用电磁感应给蓄电池进展充电的方式。
22.放电时率:电流放至规定终止电压所经历的时间。
23.连续放电时间:指蓄电池不连续放电至中止电压时,从开场放电到中止电压的时间。
24.记忆效应:指蓄电池经过长期充放电后显示出明显的容量损失和放电电压下降,经过数次完全充放电循环后可恢复的现象.25.蓄电池的循环寿命:在一定的充放电制度下,电池容量下降到*一规定值时,电池所能经受的循环次数。
新能源汽车总体构造部件的名称及其作用安装位置

电池系统电池组:存储电能,并提供给电动机驱动汽车;根据不同车型,电池组可能由多个电池模块组成。
电池管理系统(BMS):监测和调节电池组的状态,以确保电池组的安全和优化效能。
电驱动系统电机:负责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车轮转动。
逆变器:将电池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以提供给电机使用。
电控器:调节电池输出电流和电压的控制器,确保电动机的安全和高效运行。
充电系统充电口:连接外部充电设施和电池组,用于将电池充满电。
充电器:将外部提供的交流或直流电源转换为适合电池组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充电。
充电线束:连接充电器、电池、电机以及控制系统,管理电能的流动。
底盘系统轮胎和悬挂系统:提供对路面的缓冲和稳定性。
刹车系统:由制动盘、刹车片、刹车钳组成,转换车辆内部能量为热能并停止车辆。
转向系统:由转向机构、传动轴、万向节等组成,实现车辆的转向操作。
车身结构框架/车身结构:整车的主体骨架,支撑车身其他部分。
门/窗:车身进出口,以及通风、观察等作用。
灯光系统:前/后灯、转向灯、雾灯、照明灯等,用于行车安全和人员及车辆能见度。
安全系统气囊系统:安装在散热器内部、车门、座位等位置,以防止碰撞时乘客受伤。
防抱死刹车系统(ABS):使用电控制,避免轮胎在紧急制动时阻塞,增加车辆行驶的稳定性。
车身稳定控制系统(ESP):在车辆行驶中,通过传感器读取车辆的转向状态,进行刹车或驱动控制,保证车辆行驶的稳定性。
以下是新能源汽车主要部件的安装位置:电池系统电池组:根据不同车型,主要安装的位置有:车身下方、后备箱、车门等。
电池管理系统(BMS):主要安装在电动车的电控箱中。
电驱动系统电机:一般安装在车轮轴或者变速器上的位置。
逆变器:一般安装在电动车的电控箱中。
电控器:一般安装在电动车的电控箱中。
充电系统充电口:一般安装在车辆侧面、前脸等位置。
充电器:一般安装在电动车的电控箱中。
充电线束:一般安装在车身底部或者车架内部。
底盘系统轮胎和悬挂系统:安装在车轮下方的部位。
电动汽车轮胎的构造和原理

电动汽车轮胎的构造和原理电动汽车轮胎是电动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整个汽车的重量,同时负责传递动力和提供悬挂效果。
下面将详细介绍电动汽车轮胎的构造和原理。
一、电动汽车轮胎的构造电动汽车轮胎通常包括胎体、胎帘、胎床、花纹层和胎侧等几个主要部分。
1. 胎体:胎体是轮胎的主体部分,由多层尼龙或钢丝帘子层和胶胎层组成。
胎体承受着车辆的重量,并且在行驶过程中,胎体还要承受来自地面的挤压和摩擦力,因此胎体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
2. 胎帘:胎帘位于胎体的内部,由一层或多层尼龙帘布组成。
胎帘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胎体的强度和硬度,以提高车辆的操控性和稳定性。
胎帘的布角和胎侧角决定了轮胎的柔韧度和变形程度。
3. 胎床:胎床是轮胎与车轮相配合的部分,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
它的作用是通过与车轮的配合来固定轮胎,防止轮胎在行驶过程中从车轮上脱落。
4. 花纹层:花纹层是轮胎的外表面,由导水纹、胎面纹和侧向纹组成。
花纹层的设计和排列可以影响轮胎在不同路况下的抓地力和排水性能。
对于电动汽车来说,为了提供更好的减震效果和低滚动阻力,轮胎通常采用胎面较宽、胎纹较浅的设计。
5. 胎侧:胎侧是轮胎的侧面部分,由橡胶材料制成。
胎侧的主要作用是保护轮胎的胎体和胎帘,并且对防止轮胎磨损和碰撞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二、电动汽车轮胎的原理电动汽车轮胎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到摩擦力、弹性变形和悬挂效果等方面。
1. 摩擦力: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是驱动电动汽车的重要力量源。
在驱动过程中,轮胎通过与地面的摩擦力来传递动力,推动汽车前进。
因此,轮胎对地面的抓地力和摩擦系数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电动汽车的行驶性能和能耗。
2. 弹性变形:当电动汽车轮胎与地面接触时,由于胎体和胎帘的弹性,轮胎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形。
这种变形可以起到减震效果,降低车辆行驶时的颠簸感,提供更加舒适的行驶体验。
同时,轮胎的弹性变形还能够提供更好的附着力,增加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3. 悬挂效果:电动汽车的悬挂系统起到支撑和缓冲的作用,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减震器等装置吸收和减轻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振动和冲击力。
混合动力汽车及结构和原理

1.2 HV的种类
发展概述 电动汽车是与燃油汽车相对应的,1881年就出现了电 1881年 1881 动汽车。在20世纪20年代达到了鼎盛时期,然而在燃 油汽车出现后电动汽车无论在整车质量、动力性能、 行驶里程、机动性和灵活性方面愈来愈落后于燃油汽 车。 在全球温室效应与能源问题逐渐受到各国政府的 重视下,主要国家之污染法规渐趋严格,因此对低污 染车辆之需求势必增加。随着各种高性能蓄电池和高 效率电机不断地出项,使人们把目光又转向了零污染 或超低污染排放的电动汽车。从20世纪70年代起,新 一代电动汽车脱颖而出,出现了各种高性能的电动汽 车。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
几 种 电 能 储 存 装 置 的 比 能 量 和 比 功 率 比 较
2.1 电能储存装置的主要性能指标
几 种 电 能 储 存 装 置 的 性 能 比 较
2.2 二次电池
二能 次指 电标 池 的 主 要 性
开路电压 电池的内阻 电池的工作电压 终止电压和放电曲线 电池容量 能量 功率 成本 寿命
e = 2.72 Kσ / ρ
2.3飞轮储能器
FWB 几种 复合 材料 特性 参数
2.3飞轮储能器
FWB的结构 ① 飞轮 ② 永磁电动/发电机 ③ 固定轴 ④ 旋转轴 ⑤ 真空室
2.3飞轮储能器
FWB面临的问题 ① 车辆转弯或颠簸产生 的陀螺力矩严重影响 操作性 ② 出现故障时对车辆产 生巨大破坏
飞轮储能器FWB(Flywheel Batteries)只利用飞 轮高速旋转储存和释放能量的一种装置。 FWB的特点是质量小,只有几十公斤,转速可 达每份几十万转 要求: ① 既有能够承受超高速运行的高强度 ② 具有能够将电能和机械能进行高效双向转换的 电动机和功利性变换器 ③ 质量轻和转速极高
电动汽车原理与构造(第3版)课件:电动汽车电动化辅助系统

电源系统承担着控制器、两个执行马达以及其它车用电器的供电任务, 其中仅前 轮转角执行马达的最大功率就有500- 800W, 加上汽车上的其它电子设备, 电源 的负担已经相当沉重
电动汽车原理与构造
电动汽车电动化辅助系统
概述
哪些辅助系统需要电动化?
其它部件 泵系统
动力转 向系统
电动汽车
冷却 系统
空调 系统
制动 系统
低压供 电系统
概述
为什么要电动化?
结构合理化 的需要
取消发动机 的需要
为什么 要电动化
节能的 需要
提高性能 的需要
教学提纲
7.1 电动转向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 7.2 电动制动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 7.3 电动空调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
G1
G3
基
极
驱
M
动
电
路 G2
G4
Ua
T1
T1 T2
U
d
T1 T
U
d
U d
电动机脉宽调制原理
电动转向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电动式EPS中的电磁离合器主要是起到安全保护的作 用,当EPS系统发生故障、助力电机工作电流过大等 情况下.电磁离合器会及时切断,汽车仍可以以传 统的机械转向装置进行工作,从面保障整个系统和 行车的安全。为了不使电动机和电磁离台器的惯性 影响转向系的工作,离合器应及时分离,以切断辅 助动力
电动转向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Tm
pN
2a
电动汽车原理与构造第2版-第2章

纯电动汽车的工作原理
双轮毂电机驱动系统
纯电动汽车的工作原理
双轮毂电机驱动系统
33
纯电动汽车的工作原理
两种轮毂电机驱动方式
34
纯电动汽车的工作原理
四轮毂电机驱动系统
7
四轮毂电机即安装4轮独立控制的电动机和逆变器的驱动系统,这样可以使结构更加紧凑, 同时能够使车辆达到前所未有的机动性。
28
纯电动汽车的工作原理
双电机-固定速比变速器一体化结构
29
纯电动汽车的工作原理
双电机-固定速比变速器一体化轮边驱动传动系统
5
为了进一步简化驱动系统,牵引电机与车轮之间取消了传统的传动轴,由驱动电机直 接驱动车轮前进。
30
纯电动汽车的工作原理
双轮毂电机驱动系统
6
在完全舍弃驱动电机和驱动轮之间的机械传动装置之后,轮毂电机的外转子直接连接在 驱动轮上。驱动电机转速控制与车轮转速控制融为一体,构成了所谓的双轮毂电机。这 种分布方式需要驱动电机提供更高的转矩来启动和加速车辆。
在对交流感应电动机供电之前, 首先需要安装逆变器将直流电 变换成交流电。这样就不可避 免的增加了交流驱动系统的制 造成本,另外对交流感应电机 的控制技术也相对复杂很多, 常用的控制方法有:变频变压 控制、磁场定向矢量控制和直 接转矩控制。
19
纯电动汽车的工作原理
交流电机驱动系统
纯电动汽车的工作原理
纯电动汽车的优势
✓ 行驶过程零排放、噪声小; ✓ 结构简单、维修方便; ✓ 使用费用低廉; ✓ 消峰抑谷(城市电网); ✓ 利于智能交通系统的实现(“智能城
市”)。
5
纯电动汽车的系统组成
6
纯电动汽车的系统组成
新能源车辆工作原理及基本构造

新能源车辆(如电动车、混合动力车)是以新型能源为动力源的汽车,其工作原理和基本构造与传统燃油车有所不同。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新能源车辆的工作原理及基本构造。
一、工作原理1. 电动车工作原理电动车主要依靠电池组提供电能来驱动电动机,电动机转动后通过传动装置带动车轮运动,从而实现汽车行驶。
整个过程可以简化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 混合动力车工作原理混合动力车采用燃油发动机和电动机相结合的方式,两者可以分别或同时驱动车辆。
在不同的驾驶模式下,可以根据驾驶需求进行切换。
主要工作原理为:燃油发动机驱动发电机发电,将电能储存于电池中,电池再提供电能给电动机,驱动车辆行驶。
二、基本构造1. 电动车基本构造(1)电池组:电动车使用的是大容量的蓄电池组,包括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等。
电池组负责储存电能,提供给电动机使用。
(2)电动机:电动车使用的是交流电动机或直流无刷电动机。
电动机接收电池组提供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车辆行驶。
(3)电控系统:电动车的电控系统包括控制器、电控单元等,用于控制电池组和电动机的工作状态,实现驱动控制和能量管理。
(4)传动装置:电动车的传动装置主要包括减速器和差速器,将电动机的转速转化为适合车轮的转速,实现车辆行驶。
(5)充电系统:电动车需要通过充电系统进行电池组的充电,包括充电接口、充电桩等设备。
2. 混合动力车基本构造(1)燃油发动机:混合动力车使用的燃油发动机与传统燃油车相似,可以使用汽油或柴油作为燃料。
燃油发动机主要用于驱动发电机发电,提供电能给电动机使用。
(2)发电机:发电机通过燃油发动机带动,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储存于电池中。
(3)电池组:混合动力车同样配备电池组,用于储存由发电机产生的电能,并提供给电动机使用。
(4)电动机:混合动力车同样采用电动机作为辅助动力装置,接收电池组提供的电能,与燃油发动机共同驱动车辆行驶。
(5)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可以实现燃油发动机和电动机的切换和协调工作,将两者的动力输出到车轮,实现车辆驱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联式驱动系统是串联式和并联式的总和,图1-3是一种典 型的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丰田Prius)。发动机的输出功 率一部分通过传动系统传输给驱动桥,另一部分则驱动发 电机发电。发动机发出的电能由控制器控制,输送给电机 或电池,电机产生的转矩通过动力复合装置传给驱动桥。 混联式驱动系统在汽车低速行驶时,主要以串联方式工作, 而在高速稳定行驶时,则以并联工作方式为主。混联式驱 动系统的结构形式和控制方式充分发挥了并联式和串联式 的优点,使电机、发动机、发电机等部件进行更多的优化 匹配,从而在结构上保证了在复杂的工况下是系统工作在 最优状态,因此更容易实现油耗和排放的控制目标。
3.4 柴油混合动力车
标致雪铁龙集团推出基于“柴油-电力”混合动力 的两款展示车——标致307和雪铁龙C4。这种混合动 力车平均百公里能耗为3.4升柴油,二氧化碳的排放 量为每公里90克。在高速行驶模式下为80g/km,与 307及C4的柴油发动机车型相比,分别减少了28%和 45%。柴油混合动力车的燃效为29.4km/L,比汽油 混合动力车提高25%,每100km可节省1L左右的燃 料。
混合 动力 系统 布置 形式
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 Parallel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
其特点是:动力系有两种动力源——发动机和电动机。当 汽车加速、爬坡时,电动机和发动机能够同时向传动系提 供动力;一旦汽车车速达到巡航速度,汽车将仅仅依靠发 动机维持该速度。并联式HEV能设置成用发动机在高速公 路行驶模式,加速时由电动机提供额外动力。这种结构形 式的混合动力汽车较多,如本田Insight就属于这种结构。
3.1 HEV的工作过程
HEV采用发动机-发电机和电动驱动系 统。发动机的动力保证HEV正常行驶时所 需要的基本动力。然后采用控制发动机转 速范围、降低发动机的最高转速、保持发 动机的稳定均衡地运转和“开—关”的控 制方式,使发动机避开启动、怠速和转速 突然变化时,燃料燃烧不完全而引起的燃 料经济性降低和增加有害气体的排放。 HEV以电动机驱动作为辅助动力。一般在 HEV发动机启动、车辆启动、加速和爬坡 时起作用。还起发电机的作用,使发动机 的动能转换为电能,储存到电池组中去。
太阳能汽车
2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
采用燃料电池作电源的电动汽车称为燃料电池电 动汽车即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 (FCEV)。其动 力源是用燃料电池发动机-电动机系统。燃料电池驱 动系统是FCEV的核心部分,不同燃料作为动力源, 发电机系统组成是有差别的。目前,多以压缩氢气 或液化氢气及作为基本燃料。
1.3蓄电池电动汽车的发展
EV发展的瓶颈在于电池。近年来由于电 池技术的制约使得EV发展速度有所缓慢。 在车载电源得到解决后,电动汽车必会迅 速地发展。
目前EV趋于小型化、个性化和家庭化发 展,主要为家庭辅助用车或休闲用车。 1.4 几种典型EV 世界各国有各种微型和小型EV在使用。
韩国现代公司推出的蓄电池电动跑车
适用于市内常见的频繁起步、加速和低速运行工况,可以使原动机在最佳工况点附近稳定 运转,通过调整电池和电动机的输出来达到调整车速的目的,从而使复杂最佳 工作区域内稳定运行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低速、加速等工况,而在汽车中高速行驶 时,由于其电传动效率低,抵消了发动机 油耗低的优点,因此串联型混合动力汽车 更适合在市内,低速运行的工况;在繁华 的市区,汽车在起步和低速运行时,还可 以关闭发动机,只利用电池输出功率,使 汽车达到零排放的要求。
混合 动力 系统 布置 形式
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 Series & Parallel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
这种布置形式包含了串联式和并联式的特点,即功率流既可以象串联 式流动,又可象并联式流动。它的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发电机和电 动机。根据助力装置不同,它又可分为发动机为主和电机为主两种。 在发动机为主形式中,发动机作为主动力源,电机为辅助动力源,日 产公司(Nissan)Tino属于这种情况。在电机为主形式中,发动机作 为辅助动力源,电机为主动力源。
3.2 HEV的主要技术组成
(1)发动机 采用四冲程内燃机(包括汽油机 和柴油机)、二冲程内燃机(包括汽油机 和柴油机)、转子发动机、燃气轮机和斯 特林发动机等。
(2)电动机 采用直流电动机、交流感应电动 机、永磁电动机和开关磁阻电动机等。
(3)电池 采用不同的蓄电池、燃料电池、储 能器和超级电容器等。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功率也是以汽车以某一速度稳定行驶时所需的 功率选定的,当汽车在低速或变工况行驶时,须通过加速踏板和变速器来调 节发动机的功率输出;而在高速行驶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低于汽车行驶时 所需的功率时,由控制器控制电动机协助助力驱动。
并联式混合驱动系统适合在中高速稳定工况行驶,而在其 他的行驶工况,由于发动机不在最佳的工作区域运行,发 动机的油耗和排污指标不如串联。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也 可实现零排放控制。在繁华的市区低速运行时,可通过关 闭发动机和使离合器分离,也可使汽车以纯电动方式运行。 但这样需要功率足够大的电机,所需的电池容量也相对大; 在市郊和城间运行时,汽车经常处于中高速平稳运行状态, 而且对排放没有苛刻要求,并联式驱动系统可以关闭电机 驱动部分,只使用发动机进行驱动。因而,并联式结构适 用于市郊和城间工况,在开发市郊和城间交通工具时并联 式结构应受到重视。
配备柴油混合动力系统的展示车,左为“标致307混合动力 HDi,右为“雪铁龙C4混合动力HDi。
雪铁龙C4柴油混合动力系统的构成示意图
柴油混合动力系统
1-1.6升Hdi柴油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为66kW) 2-柴油机 微粒过滤器(DPF) 3-”停车-启动”系统 4-电动机(额定功 率为16kW) 5- 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6-逆变器 7-低压电池 8-动力传输管理单元 9-高压电缆 10-高压镍氢充电电池 (288V)
法国文图瑞(Venturi)公司推出,集各种高端性能于一身, 当今世界上最昂贵的一款电动车。
i-unit是部变形車,分 為低速與高速兩種模 式,以锂电池为动力。
當低速行駛時,前、 後輪靠攏,間距收縮 到最短,讓車身挺直, 乘坐在車上,人與車 幾乎成為一體,可以 在狹小空間內,靈活 地執行進、退、迴轉 等動作。
马达在连续使用时的额定功率为16kW,可产生 80N·m的扭矩。在超车等情况下进行暂时辅助时, 最大输出功率为23kW,最大扭矩为130N·m。马 达与逆变器连接,以210~380V的电压驱动。在 车辆后部通常用于配备备用轮的位置上配备了由 240个电池单元构成的镍氢充电电池。充电电池 的容量为6.5Ah,普通电压为288V。仅凭马达可 持续行驶5km。
在此情况下,混合动力汽车成为电动汽车开发过程中 最有可能市场化的一种新车型,它将现有内燃机与一定 容量的储能器件通过先进控制系统相组合,可以大幅度 降低油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国外普遍认为它是投资少、 选择余地大、易于满足未来排放标准和节能目标、市场 接受度高的主流清洁车型,从而引起各大汽车公司的关 注。
2.1介绍几种典型的燃料电池电动车 下面分别介绍以氢为燃料和以甲醇为燃料的燃料
电池发动机系统。并介绍通用的一款用氢气作为燃 料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13逆变器
驱动电机 氢气压力调节器
12 DC/DC转换器 热交换器
燃
料
氢气储存罐
电 池
组
11电源开关
空气加湿、去离子 过滤器
氢气循环泵
空 气
压
水泵
缩
5冷凝器、汽水分离器
通用Hy-wire氢动三号的电池组
2.2 FCEV的发展现状
燃料电池技术被认为是21 世纪首选的洁 净、高效的发电技术,其具有能量转化效率 高、不污染环境、使用寿命长等不可比拟的 优势。但是由于目前燃料电池研究还没有取 得重大突破,必须解决寿命、成本、稳定性、耐
久性、环境适应性等诸多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 是寿命和成本问题。现在国际上每辆氢源燃料电 池汽车的成本,一般在100万美元到200万美元之 间,造价的确非常昂贵。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发 展受到了限制。
3.3按发动机和电动机的不同形式的组合可分为:
(1)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SHEV) (2)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HEV)
(a) 发动机轴动力组合式 (b) 动力组合器组合式 (c) 驱动轮动力组合式 (3)混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SHEV) (a) 动力组合器动力组合式 (b) 驱动轮动力组合式 日本、美国开展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研究。混 合动力电动轿车多采用并联和混联的结构型式不 同,混合动力电动公共汽车的结构型式以串联为 主。
“雪铁龙C4混合动力HDi”发动机室
混合动力系统布置形式
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 Series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
发动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其电能通过电机控制器直接输送到电动机,由 电机产生电磁转矩驱动汽车。在发动机和驱动桥之间通过电能实现动力 传递,因此更象是电传动汽车。电池通过控制器串接在发电机和电动机 之间、其功能相当于电动机和发动机之间的“水库”,起功率平衡作用, 即当发电机的功率大于电动机的功率时(如汽车减速滑行、低速行驶或 短时停车等工况),控制器控制发电机向电池充电,而当发电机的功率 小于电动机的功率时(如汽车起步、加速、高速行驶、爬坡等工况), 电池向电动机提供额外的电能。
水箱
机
以氢为燃料的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
甲醇储存罐
H净化器
重整器带燃烧气
氢气净化泵
以甲醇为燃料的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
通用Hy-wire
氢动三号由200块相互串联在一起的燃料电池块组成的电池组产 生电力,通过68升的氢气储存罐向燃料电池组提供氢气。电池组 所产生的电能输入电动机后,通过功率为60千瓦/82马力三相异 步电机驱动车辆行驶,并几乎不产生任何噪音。氢储存罐分为两 种,一种罐内储存的是温度为-253°C的液态氢,另一种罐内储存 的是承受最高压力可达700Pa的高压氢气。一次充气行驶里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