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第一册综合练习题[人教版]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练习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广州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校园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校园里总能传出郎朗读书声,全市中小学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里,感受着中华经典美文的艺术魁力,经典诵读活动以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将经典美文演绎得淋漓尽致,为创建和谐校园再添亮点。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字。

(2)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句子,使之构成排比。

我爱古诗词,不仅仅因为她是汉语最美丽的珍珠,更因为她带给我无数瑰丽的梦想。

我梦想,驰骋于塞外辽阔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觉“长河落日圆”的雄浑;我梦想,置身于江南秀丽的小镇,在绵绵的细雨中,体味“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情调;我梦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广州市中小学开展“校园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2)登临上齐鲁秀美的泰山;在日出的辉煌中;体会“一览众山小”的气魄【解析】【分析】(1)分析时,可以对新闻导语部分内容进一步的提炼概括即可,导语是:广州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校园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要抓住主要的关键词:广州市、中小学、开展“校园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故可以概括为:广州市中小学开展“校园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2)仿写句的类型看,大致可分为三种:以内容格式为主的仿写、从句式词性角度去仿写、以修辞为主的仿写。

本题属于内容格式为主的仿写,应注意仿写句要注意内容上的连惯性与延伸空间的关系。

结合“(动词)……,在……中,(动词)……”的句式进行仿写。

故答案为:⑴广州市中小学开展“校园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⑵登临上齐鲁秀美的泰山,在日出的辉煌中,体会“一览众山小”的气魄【点评】⑴新闻标题是对新闻主体内容的高度概括,拟写新闻标题,注意从导语中概括即可。

标题往往不需要时间,但一般需具备两个要素:主体(人物或事物单位)、事件。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 《论语十二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 《论语十二章》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论语十二章》一、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并称“四书”。

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时期人,春秋末期的、、,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论.语()不亦说.乎()不愠.()三省.吾身()传.不习乎()不惑()不逾矩..()()不思则罔.()不学则殆.()一箪.食()曲肱..而枕.()()()好.之者()笃.志()三、解释加点词语1. 学而时习..之()2.有朋自.远方来()3.人不知.而不愠.()()4.不亦君子..乎()5.吾日三省...吾身()()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7.传.不习乎()8.三十而立.()9.四十不惑.()10.不逾矩..()()11.温故.而知新..()()12.学而不思则罔.()13.思而不学则殆.()14.可以为...师矣()()()15.人不堪.其忧()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18.饭疏食...饮水.()()()19.曲肱而...枕之()()20.不义..而富且贵()21.于.我如浮云()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3.择其善者..而从之()24子在川上..曰()25.逝.者如斯.夫()()26.不舍.昼夜()27.三军..可夺帅也()28.匹夫..不可夺志也()29.博学而笃.志()30.切问..而近思..()()四、通假字1.不亦说乎通,意思是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意思是五、古今异义词语1.学而时习..之(时,古义:;今义:。

习,古义:;今义:)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今义:。

三,古义:,今义:)3.温故.而知新(古义:;今义:)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今义:。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题(第八课)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题(第八课)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题(第八课)【学法导引】本文是周国平写的两则现代寓言。

它通过两个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小故事,告诉我们:拥有是一件好事,但拥有也可能将失去人生的许多乐趣;遭厄运是件坏事,却也可以锻炼人的意志。

学习本文,首先要理清故事的情节,理解课文的内容,进而了解寓言所蕴含的寓意。

《白兔和月亮》中的白兔在不占有月亮的日子里,她能无忧无虑地嬉戏,心旷神怡地赏月;在拥有月亮的日子里,她紧张不安,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落难的王子》生性多愁善感,可是当他失去了父母的呵护,失去了尊贵的王位,流落异乡靠行乞度时却得到了要顽强的挑战命运的人生感悟。

两则寓言启示我们:不配拥有而拥有,便会生出无穷的忧患;而厄运则会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此外,要能准确地理解揣摩作品中人物的心理;能流利地、动情地朗读课文;能了解寓言的特点,体味《白兔和月亮》精美的语言和《落难王子》巧妙的构思。

【典题例析】例题:精读《白兔和月亮》下面语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白兔仍然夜夜到林中草地赏月。

可是,说也奇怪,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了,脑中只绷着一个念头:这是我的月亮!她牢牢盯着月亮,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

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她终于去拜见诸神之王,请求他撤消那个慷慨的决定。

1、这段文字采用哪些方法来写白兔?表现了白兔的什么特点?2、选段第一句中的仍然一词用得好,好在什么地方?3、她牢牢地盯着月亮,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这个句子是比喻句吗?为什么?4、选段最后一句中的和人类不同的是这几个词能删去吗?为什么?5、文段中说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请你根据具体的情境,展开想象,将白兔所看到的险象具体的描述出来。

6、为这段文字添上一句结尾点明寓言的寓意。

精选题库精选题库初中语文生命,生命》 同步练习1人教版

精选题库精选题库初中语文生命,生命》 同步练习1人教版

生命,生命》同步练习1作者:陈婷婷生命生命第一部分: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骚扰()小憩()庸碌()辜负()擎天()2.文章开头写小飞蛾是什么意思?3.瓜苗一例,从这个角度去说生命力之强大。

4.作者的三点思考是什么?有什么联系?5.说小瓜苗“茁壮生长,昂然挺立”,又说“它仅仅活了几天”,是不是有点自相矛盾?6.细读课文,第一段都是围绕“”一语展开的,第二段都是围绕“”一词展开的。

7.下列各句搭配恰当的一句是()A.根据“一国两制”的构想,我国政府分别同英国、葡萄牙政府达成了解决澳门、香港问题的决议,并于1997年和1999年顺利地进行了政权交接。

B.高新科技园区以智力密集为依托,以开拓新产业和高科技成果为目标,不断促进科研、教育与生产相结合。

C.那苗族姑娘看我这样一比一划地,终于明白了我的意思,高兴得笑起来,忙放下背篓,指给我出山的小路。

D.会员家属除凭发出的入场券外,并须有家属徽章,无二者之一即不能入场。

8.把下面的句子的内容放在以下两种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转述。

⑴要求:不变更原意,力求简明;⑵人物、人称表达正确;⑶时间、地点交代清楚、合理。

1月4日上午,村长对李湖说:“郝铃上省城办事去了,我明天要去北京联系工作。

她这几天就回来,告诉她,20天以内一定要把咱们村机械厂的那批产品发往南京前进化工厂,已经来电话催了好几次了。

”A.5日,外村刘机去省城办事,李湖托他转告郝铃。

当天下午,刘机见到郝铃,刘机说:“”B.18日,郝铃还没有回来,李湖打电话给郝铃。

李湖说:“”第二部分:阅读分析(一)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中的男孩,常常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有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笑而不答。

有一天,院长交给男孩一块石头,说:“明天早上,你拿这块石头到市场去卖,但不是真卖()记住()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角落,意外地有好多人要向他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愈出愈高。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配套练习册综合性学习综合题答案含答案(Word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配套练习册综合性学习综合题答案含答案(Word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配套练习册综合性学习综合题答案含答案(Word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练习1.七年级某班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写出有关交友的两个成语典故。

(2)作为风华正茂的少年,你一定有值得自豪的地方吧,请你用“这就是我,一个……的我”的句式,写几句话。

要求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准确概括自己的特点。

(3)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多种多样的网络交友方式有利也有弊,请说说你对网络交友的看法。

(注:网络交友指QQ、微信等交友方式)【答案】(1)伯牙绝弦、割席断交、刎颈之交、管鲍之交、莫逆之交、忘年之交、鸡黍之交、杵臼之交、金兰之交、竹马之交。

(2)这就是我,一个热爱生活的我;这就是我,一个不骄不躁的我;这就是我,一个沉着稳重的我。

(3)示例一:我认为网络交友有利。

网上交友打破了地域的限制,空间限制,时间限制,年龄限制,可以广交四海和全世界的朋友。

而且网上的朋友可以随心所欲地交流,不像向身边朋友交流总有所顾忌,怕说真心话。

示例二:我认为网络交友有弊。

在虚拟的世界里不能做到相互了解,只能听其言,不能观其行,而且网上所说的跟现实世界总会有所差距,如果把握不好,容易上当受骗。

【解析】【分析】(1)从积累的成语中选择两个有关交友的成语作答即可。

(2)排比是将三句或三句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

根据题意,选择值得自己自豪的品行,运用“这就是我,一个……的我”的句式,写三个句式相同,意思相关的句子作答即可,答案是多元的,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3)主观性试题。

“网络交友”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也有弊。

本题作答时,可采用“我认为……”这样的标志性语言,言简意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再用“比如”“例如”之类的词语结合生活实际叙写理由,做到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论说有力。

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

新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上册综合性学习综合题练习题含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上册综合性学习综合题练习题含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性学习综合题练习题含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练习1.综合性学习家风,是一种由父母或祖辈提倡并言传身教,用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言行的风尚和作风,是家庭成员成长的“地基”。

请按要求完成综合性学习活动。

材料一:为深入挖掘和宣传身边的“最美家庭”及感人故事,孝感市政府开展“最美家庭”评选活动,要求推荐或自荐赢得社会赞誉、彰显家庭美德和良好家风的家庭参评。

材料二:(1)写一下:材料二是孙仁同学在活动中创作的一幅反映家风的漫画,请你根据漫画内容完成下面的仿写。

好家风弘扬家庭美德。

孝行为________。

(2)说一说:假如你家自荐参加“最美家庭”评选,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家的家风和践行情况。

________【答案】(1)影响子孙品行(凸显言传身教、共享天伦之乐、践行和谐理念)(2)示例:我家的家风是“诚实经营,童叟无欺”。

家里在社区经营超市十多年,一直按照工商和物价部门规定,货真价实,诚信待人。

【解析】【分析】(1)解答漫画题最关键的是审题,审题可以理解漫画的寓意,通过所褒贬的社会现象悟出其中蕴含的道理,从而正确解题。

可补写为:影响子孙品行。

(2)可以简要介绍自己的家风,注意语句要通顺,意思要表达准确。

故答案为:⑴影响子孙品行(凸显言传身教、共享天伦之乐、践行和谐理念)⑵示例:我家的家风是“诚实经营,童叟无欺”。

家里在社区经营超市十多年,一直按照工商和物价部门规定,货真价实,诚信待人。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注意理解例句,注意例句的结构特点,修辞运用。

在内容上要注意上下文的联系,要与句子的主题一致。

⑵本题考查考生语言的表达能力,要求考生围绕主题进行阐述,语言要简洁、连贯。

2.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题目。

语文是诗,如画——这里,鸟儿在春光里卖弄①___________________歌喉,那边,荷叶在急雨中荫②_____________蔽着红莲,抬头,星星在缥miǎo③_____________的空中点燃了明灯,俯首,江水映着高悬山头的半lún④_____________秋月,悠悠地追随远行的诗……(1)为上面的加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全套重点习题练习复习课件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全套重点习题练习复习课件

第3课 乡 愁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拼音写词语。
乡愁是一杯酒,时间越久,味道越香醇

(A.chún B.zhūn)____A____。当游子徘徊• (A.huí B.huái)____B____在异乡的十字路口时,母亲的 dīng níng___叮__咛___会穿过万水千山,回荡在游子
第2课 我爱这土地
1.给加点字注音,用“____”标出语段中的三个错别字,
并改正在横线上。
想起故乡,一股情愫(

sù )便在胸中—凶涌。青青
的小山、绿绿的河水、宣—闹的桥头、静谧• ( mì)的古 树、乡亲的笑容如在眼前,父母的呼唤萦( yíng)绕耳

旁……啊,故乡,我要为你歌唱到喉咙撕—哑,歌唱到
示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改写:乡愁是李白床前的那一抹月光。 _______示__例__:__春__风__又__绿__江__南___岸__,__明__月__何__时__照__我__还__。__改__写: ___乡__愁__是__王__安__石__独__望__明__月__思__故__里__的__惆__怅__。_____________
5.【2019•杭州】下列各句中,所引古诗文名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贾爷爷真可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七十岁了还不想着颐养 天年,而是去山区兴办企业,带动当地人民脱贫致富。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自从富春江两岸实施了 “亮灯工程”,火树银花的夜景总是给游客带来惊喜。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祝愿远行求学的你,克 服成长路上的困难,学业进步,早日实现心中的梦想。 D.在中秋佳节这个特殊日子,归国探亲的旅法华侨用杜甫的诗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来表达心情,是最恰当不过了。

初中语文第一册试卷

初中语文第一册试卷

初中语文第一册期中测试题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共3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蟋蟀.(shuài)竹筛.(shuāi)缠.络(chán)倜.傥(ti tǎng)B、菜畦.(qí)觅.食(mì)秕.谷(bǐ)惩罚..(zhēng fá)C、哽.咽(gěng)踱.步(duó)凝.聚(níng)宛转..(wǎn zhuǎn)D、安恬.(tián)撷.取(xié)沉淀.(dìng)徜徉..(cháng yáng)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歌瑶狼籍祸不单行情郁于中变幻无常B、赋闲游逛变卖典质面面相觑小心翼翼C、簌簌唏嘘磨磨蹭蹭守珠待兔与日俱增D、干涩揉碎放任自流天涯海角踽踽独行3、将下面的语句编排为合理的语段,其正确的顺序是(2分)[ ]①写作还是一种主观情感的抒发,是一种个性化的精神劳动。

②心灵,只有经过颠簸与震荡才能成熟;文章,只有渗透着泪与笑才会获得真的生命!③熟悉的东西,是我们写作时大脑里现有的“存货”,但光把这些拿出来还是不够的。

④因此我们不仅要写最熟悉的东西,而且要写那些打动过我们心灵的东西。

A、○2○3○1○4B、○4○1○3○2C、○3○1○4○2D、○3○1○2○44、下面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她对我的爱好文字和接近文学,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B、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C、在一个孩子的眼里,她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D、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5、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2 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写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其作用是为了表现长妈妈的迷信思想。

B、《最后一课》一文的主人公是韩麦尔先生,小弗郎士只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人物。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最后一课》都采用第一人称“我”来写,我即作者本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第一册综合练习题
班级姓名得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

(20分)
1`注音或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
(1)又想起祖母,不禁sù sù____ 地流下眼泪。

(2)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
(3)想起这些,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铁戒尺。

(4)披着suō()戴着笠。

2 用横线划出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题后括号内。

(2分)
(1)懊悔简漏故弄炫虚()
(2)陡俏签赏弛担持刀()
3.下列句子加点词改变了愿意的一项是(2分)
A.他踌躇
..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B.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
..似的。

C.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
..了。

D.我决定委屈
..儿子。

4.将下列四句话填在下面横线上,最恰当的顺序是:□□□□(2分)
某校师生野营训练来到村里,和村民一道投入了战斗。

①就像勇猛的战士一样②不顾一天行军的疲劳
③马上扔下书包④听到大雨即将到来的消息
5.读对话,填空:(2分)
法官:“你为什么要用椅子砸你的妻子?”
被告:“因为我举不起桌子。


法官说话时重音位置在“”词上,而被告听话时重音位置在“”词上。

6.“未出土时先有节,直到云霄总虚心。

”这幅对联描绘了哪一种植物的特征?根据这幅对联,我们应该学习这种植物的什么精神?(2分)
7.修改病句:
(1)。

他那和蔼可亲的笑貌,循循善诱的教导,时时在我的眼前萦绕。

(2)。

你必须提前赶到那儿,否则如果你赶不到的话,就会完不成任务。

8.仿照例句,以“历史”和“时间”为主体,写一句话。

(2分)
例:如果历史是一条长河,那么时间就是这条河上的波涛。

仿写:
9。

根据课文的原文填空。

(2分)
(1)。

《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花草的诗句是“,。


(2)。

《游山西村》中的“,。

”这两句既写了美丽的农村风光,又含有深刻哲理。

(3)。

《木兰诗》中写军情紧急,将士奔赴前线,行军疾速的语句是:“,。


(4)。

《春》一文中,有三个比喻句,点明了全文的中心,又形象地描述了春天的成长过程,这三个比喻句依次是:;;。

二.阅读题:
(一)(16分)
…甲‟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

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万岁”,“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

这些字帖挂在我们的课桌的铁杆
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个个人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
在纸上沙沙地响。

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
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象那也算是法国字。

屋顶上鸽子咕咕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
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乙‟一列火车缓缓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一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花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一个身体瘦弱的老妇人。

显然
她在独自沉思。

旅客们听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

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重复数起来。

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划脚,不加思索
地笑起来。

一个老头狠狠地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神志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

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

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妇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笑了。

我们刚刚失去三个儿了,他们是在战场上死去的。

现在轮到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
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吧啊!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1.〔甲〕段选自课文《最后一课》,作者是国作家。

(2分)
2.〔甲〕〔乙〕两段文字都以战争为背景,它们的主题是:()(2分)
A.〔甲〕段是爱国,〔乙〕段是反战。

B.〔甲〕段是反战,〔乙〕段是爱国。

C.〔甲〕〔乙〕两段都是反战。

D.〔甲〕〔乙〕两段都是爱国。

3.〔甲〕段写韩麦尔先生发给学生的新字帖都是“法兰西”、“阿尔萨斯”的圆体字。

其目的是要从侧面表现。

(1分)
〔乙〕段写老妇人多次重复“一、二、三”,其含意是指老妇人对的痛苦诉说,
也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2分)
4.〔甲〕段文字主要运用了细节描写,请摘要一例,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3分)
例子:。

作用:。

5.〔乙〕段对老妇人的身体状况的描写用了一个短语,请摘下来,说说这样的描写是为了揭示什么?(3分)
短语:。

揭示:。

6.从描写方法来看,〔甲〕段采用了描写,〔乙〕段采用了和描写。

(3分)
(二)(11分)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桓侯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桓侯又不应。

扁鹊出,桓侯以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柰何也。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十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桓侯遂死。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分)
不应.()还.()走汤熨.()火齐.()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2分)
(1)。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
(2)。

君有疾在腠理
..。

()
(3)。

桓侯故.使人问之。

()
(4)。

桓侯遂.死。

()
3.解释下列句子的含义。

(2分)
(1)。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译为:。

(2)。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译为:。

4.在文中用“║”划分三个层次。

(3分)
5.扁鹊“望桓侯而还走”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整个故事说明了的道理。

(三)(13分)
“啊,太凉了!”妈妈用双手抚摸着我的脸颊,因为妈妈的手冰凉冰凉,我禁不住高声喊了起来。

妈妈一面仍然用手摸着我的脸,一面和蔼地说:“妈妈的手确实很凉啊!一到冬天,不仅肿得老高老高,还特别粗糙呢!”
还脏乎乎的,简直像老祖母的手。

“妈妈,您为什么有这样一双手呢?您不能让手变得纤细白嫩些吗?”每当我指着妈妈的手这样说
的时候,妈紧总是推开我的手,爱抚地看着我,笑着说:“这双手既是做父亲的手,以是做母亲的手!
因为这双手要做的工作太多太重,根本不能变细变白啦!”
我拼命地思萦着:到底怎样才能使妈妈的手变得以纤细又干净呢?
1.请给这篇短文加一个适当的小标题:(2分)
2.给下面两个词注音。

(2分)
粗糙.()纤.()细
3..“我几乎对妈妈个地方喜欢,只讨厌一个地方,就是这冰凉的手”中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是(A。

那B。

哪)(2分)
4.从文中找出妈妈“为什么会有这样一双手”的原因。

(2分)
答:。

5.明是妈妈的手,为什么说“简直像老祖母的手”?这句话是比喻句吗?
答:。

6.本文写了妈妈的手,主要是为了表现妈妈和“我”之间的爱。

体现妈妈对“我”爱的词语是:,集中体现“我”对妈妈的爱的句子是:。

(2分)三.作文
1.小作文(15分)
发挥想像力,根据“蜜蜂——鲜花——公园——园丁”的联想过程,写一篇联想性文章,250
字左右,
2.大作文(25分)
题目:自信
要求:(1)。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

500字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