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纸形态造型
小学美术《纸造型》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章《纸的奇妙变化——纸造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了解不同类型的纸张及其特点;2.学习纸造型的基本技法,如折、剪、贴等;3.发挥创意,运用所学技法制作纸造型作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纸造型的基本方法,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审美素养。具体内容包括: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纸造型》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纸张可以变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比如,我们可以用纸折成飞机,或者剪出漂亮的窗花。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纸造型的奥秘。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引导学生探索纸造型的奥秘。首先,通过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纸张的多样性,这样做的效果不错,学生们都表现得非常积极。我发现他们对纸造型有着浓厚的好奇心,这也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到纸造型在实际中的应用。在讲解重点难点时,我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示范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不过,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折叠和剪切技巧上还是存在一定难度,这让我意识到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个体差异,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1.欣赏和分析不同的纸造型作品,了解纸张的多样性;
2.学习折叠、剪切、粘贴等基本技法,掌握纸造型的制作过程;
3.创作自己的纸造型作品,表达个人想法和情感。
二、核心素养目标
1.美术表现:通过动手实践,掌握纸造型的基本技法,培养学生在美术创作中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用纸造型》教案 百变纸条

《用纸造型》教案百变纸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纸条的折叠和卷曲技巧,探索纸条的不同造型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纸条造型作品。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对纸艺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纸条的折叠和卷曲技巧。
2. 探索纸条的不同造型方法。
教学难点:1. 纸条的折叠和卷曲技巧的运用。
2. 创意纸条造型的设计。
教学准备:1. 彩色纸条。
2. 剪刀。
3. 胶水。
4. 示范作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纸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展示一些纸条造型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基本技巧(10分钟)1. 教师示范如何折叠和卷曲纸条。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折叠和卷曲纸条,掌握基本技巧。
三、自由创作(10分钟)1. 教师提出创作要求:用彩色纸条创作一个动物或人物形象。
2. 学生发挥创意,用纸条进行折叠、卷曲和粘贴,完成作品。
四、作品展示(5分钟)1. 学生将作品展示在教室的展示区。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感受。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和感受,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尝试用其他材料和技巧进行纸艺术创作。
2. 组织纸艺术作品展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审美能力。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创作水平,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调整,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创作能力。
六、进阶技巧(10分钟)1. 教师介绍更复杂的纸条造型技巧,如编织、缠绕等。
2. 学生观看示范作品,了解不同技巧的运用。
3. 学生尝试运用新学的技巧进行创作,教师提供指导。
七、创意实践(10分钟)1. 教师提出新的创作主题,如“未来的城市”。
2. 学生利用纸条和之前学到的技巧,进行创意实践。
3.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创作中的问题。
八、作品分享与讨论(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单介绍创作思路。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 纸塑造型--纸箱板立体造型 |广西版

程教学流程师:拿出纸箱板,我们来摸摸它看它有什么有意思的地方吗?生:感受反馈。
表面有条纹状的凹凸;背面光滑,正反面颜色相同;侧面有波浪状的花纹,可以顺着条纹弯折具有质轻、抗压、抗散裂和缓冲等性能能够循环再利用,经济轻便易堆放,对环境无污染。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把纸箱板变一个样子。
(板书课题)师:引导学生欣赏书中作品:都利用纸箱板做了什么?都有哪些样式的作品?你最喜欢哪一个?你能看出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吗?生:欣赏,小组交流,汇报感受。
师:小结师:课件:“制作步骤”观察制作过程,思考我们做的时候可以分几步,要注意些什么?生:观察、交流、汇报。
师:演示在切割、组合时的动作要点。
生;:观察,提出自己不懂得技巧师:课件:“学生作品”看都用了哪些方法?你觉得哪件作品最好?你想用什么方法,表现怎么样的情景?生:小组交流欣赏的感受。
全班汇报自己的想法。
1)小组内欣赏交流:教材中的立体造型作品是如何构成的?(2)讨论:有哪些方法可以让平面的纸材构成立体形状?四描绘步骤4.尝试练习。
请学生试着将平面的纸材变成立体形状,比一比谁变出的形体多。
归纳:合理解构成的形式和规律达标测评:用纸进行立体造型,要求有自己的特色2)教师巡回辅导,提示学生正确使用剪刀,大胆表现5.展示作业,欣赏交流。
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选出“最佳作品”、“最佳创意”、“最佳工艺”等奖项并颁奖。
学生将上节课制作好的各种纸立体形状用合适的方法组合,变成一件完整的立体造型作品。
桂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7课纸塑造型课件(共18张PPT)

优秀作品赏析
同学们,再见!
瓦楞纸动物造型赏析
如何完整设计一个纸塑造型?
a.构思:根据材料的特性进行构思 ,要做什么样的造型。 b.设计:把构思用笔画下来,形成 一个草图。 c.制作:根据草图动手制作纸塑造 型的各个部件。 d.合成:用胶水把各部件黏合成型 。
艺术实践
尝试运用不同质地的纸做材料, 运用折、卷、剪、贴等方法, 创作一件立体的纸塑作品, 注意造型新颖、美观, 体会不同纸材的美感。
·剪:用剪刀按设计好的图样线条剪 。
·卷曲:把纸慢慢地卷曲,使之变成 圆圈形状。
纸塑造型的方法有哪些?
·插:把纸切割成条状后,可以用它来插接,做成各种形状。 ·粘贴:把各种形状的部件用胶水粘贴在一起,组合成一个纸塑造型 。
如何用瓦楞纸做一只猫头鹰?
瓦楞纸动物造型赏析
瓦楞纸动物造型赏析
瓦楞纸动物造型赏析
广西美术出版社 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
五年级下册第七课
你能看出这是什么做的吗?
你能看出这是什么做的吗?
纸塑
纸塑是通过纸的折曲、剪 刻、粘贴等方法,设计制作有 立体感并具有观赏性和实用性 的造型艺术。它材料易找,工 具简单,可塑性强,作品结构 简洁、形式感强、极富装饰性 。
纸塑造型的方法有哪些?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7课纸塑造型--纸箱板立体造型|广西版

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7课纸塑造型纸箱板立体造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纸箱板立体造型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观念。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纸箱板立体造型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2. 纸箱板立体造型的设计原则和审美标准。
3. 纸箱板立体造型的制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纸箱板立体造型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2. 难点:如何设计和制作出具有创新性和美感的纸箱板立体造型。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纸箱板、剪刀、胶水、颜料、画笔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的纸箱板、剪刀、胶水、颜料、画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纸箱板立体造型的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出本课的主题。
2. 讲解:教师讲解纸箱板立体造型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包括剪切、拼接、涂色等,并示范制作过程。
3. 实践: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利用自带的纸箱板、剪刀、胶水、颜料、画笔等工具和材料,进行纸箱板立体造型的制作。
4. 指导:教师在学生实践过程中进行个别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克服制作过程中的困难。
6. 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板书设计:1. 纸箱板立体造型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2. 纸箱板立体造型的设计原则和审美标准。
3. 纸箱板立体造型的制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作业设计:1. 让学生根据本课所学的内容,利用纸箱板、剪刀、胶水、颜料、画笔等工具和材料,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纸箱板立体造型。
2. 要求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充分发挥创新意识,注重造型美观和创意独特。
课后反思: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潜能。
3. 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需要重点关注的是作业设计部分。
沪少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纸的立体构成》教案及教学反思

沪少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纸的立体构成》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纸的原材料和制造工艺,明确纸是由纤维材料制成的;2.掌握纸张的辨别方法,如根据纸张厚度和平滑度来判断纸张的质量;3.学习纸质雕塑基本技法,包括剪、折、弯、贴、刻等;4.运用所学技能完成一件立体造型作品,体现纸张的立体构成。
教学内容1. 纸张起源纸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明之一,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它起源于中国,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如今已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
纸是由纤维材料制成的,包括植物纤维和动物纤维。
植物纤维如竹子、草木、麻等,动物纤维如丝绸、羊毛等。
不同的原材料会影响到纸张的质量和特性。
2. 纸张辨别方法纸张的种类很多,品质也参差不齐。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辨别纸张的好坏:1.厚度:纸张厚度越大,代表着它的密度越大,质量越好;2.平滑度:质量好的纸张表面会更加平滑;3.色泽:自然白色的纸张比较纯净,不会影响后续上色效果;而颜色会影响后续上色效果,因此要选择白色或浅色的纸张;4.质量:好的纸张质量稳定,不会变形、发黄等。
3. 纸质雕塑技法纸质雕塑技法包括以下几种:1.剪:用剪刀剪出纸张的形状;2.折:将纸张折成所需要的形状;3.弯:将纸张弯曲成所需要的形状;4.贴:将不同形状的纸张黏合在一起;5.刻:在纸张上刻画出轮廓和图案。
这些技法是纸质立体造型的基础,用好它们能够营造出更生动的效果。
4. 立体造型作品创作通过教学学生可以灵活使用纸质雕塑技法完成一件立体造型作品。
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能力,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中获得启示,发想出具备立体感的主题。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让我有了许多收获。
首先是对纸的认知有所加深,我更加了解了纸的制造工艺和质量评判标准。
同时也意识到纸这一日常用品是从纤维材料到加工成品的复杂过程,大有可为。
在课程设计方面,我相信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实践课堂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纸质雕塑技法。
我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意识,让他们能够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优化自己的创作方案。
《用纸造型》教案 百变纸条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纸条的基本造型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通过纸条造型的实践,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纸条的折叠与卷曲2. 纸条的缠绕与编织3. 纸条的拼接与粘贴4. 纸条的切割与塑形5. 纸条造型的展示与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纸条的基本造型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教学难点:纸条的折叠、卷曲、缠绕、编织、拼接、粘贴、切割和塑形等方法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纸条、剪刀、胶水、尺子、圆规、三角板等教学工具。
2. 学生准备:每人一份纸条、剪刀、胶水等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纸条造型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纸条可以变成什么样子。
2.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和示范纸条的折叠、卷曲、缠绕、编织、拼接、粘贴、切割和塑形等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
3.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动手实践,完成自己的纸条造型作品。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让大家一起欣赏和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5. 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和创作,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方法:1. 演示法:教师通过实际操作,展示纸条造型的制作过程,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方法。
2. 实践法: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提高技能,培养创新意识。
3. 互助法: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作品,培养团队精神。
4. 评价法: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多角度评价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七、教学步骤:1. 折叠纸条:教师示范如何将纸条折叠成各种形状,如squares、triangles 等。
2. 卷曲纸条:教师示范如何将纸条卷曲成各种形状,如circles、scrolls 等。
四年级美术上册《会动的纸造型》教案、教学设计

1.教师邀请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作者分享创作心得和经验。
2.学生共同评价和欣赏作品,从创意、技巧、美观等方面进行评价,提高审美能力。
3.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折纸技巧的掌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以及审美能力的提升等方面。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继续练习折纸技巧,创作出更具创意的纸造型作品,并鼓励他们将作品带回家与家人分享,增进亲子关系。
1.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实物展示,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会动的纸造型》。展示一些富有创意的纸造型作品,如纸飞机、纸船、纸弹簧等,让学生初步感受纸张的趣味性和可塑性。
2.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纸造型是如何制作的?它们为什么会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3.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让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期待。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期待在下一节课上看到大家充满创意的作品!同时,希望家长们能积极参与,鼓励和支持孩子们的学习,共同见证他们的成长。
(四)课堂练习
1.学生根据讨论结果,开始动手制作纸造型作品。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正确使用剪刀等工具。
2.教师巡回辅导,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所学技巧运用到作品中,使作品独具特色。
4.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品,教师对学生的作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
1.折纸技巧的掌握: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折纸方法,创作出富有动态和美感的纸造型是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
2.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大胆创新,使纸造型作品独具特色,这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3.审美能力的提升: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欣赏和评价纸造型作品,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 编:蒋慧娇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第七单元 第八单元 第九单元
目录
纸浮雕 折纸贴画 纸形态造型 泥工 造型与设计
半第 立二 体部 手分 工 及 泥 工
模块一 纸条造型 模块二 卷纸造型
第七单元 纸形态造型
纸形态造型是利用纸的柔软性及可塑性,通过搓、
卷、剪等方法,将纸搓成条状,或卷成某一形面,或揉成点状,然 后再进行造型。纸形态造型也是半立体纸工的一种形式,是介于平 面与立体之间的二点五维,是平面纸半立体形态的表现。
根据画稿选定纸条颜 色,用胶水和白胶在稿 纸上涂抹粘贴,再根据 事物的形体、特点粘贴 组合,粘后轻轻压一压 即可。注意点、线、面 的结合。
模块一 纸条造型
模块一 纸条造型
四、拓展训练
模块一 纸条造型
五、思考问题
模块一 纸条造型
六、参考图例(见图7-1-4~图7-1-7)
模块一 纸条造型
模块一 纸条造型 模块二 卷纸造型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模块二 卷纸造型
二、材料与工具
彩色手工纸、底纸、剪刀、铅笔、白胶等。
模块二 卷纸造型
三、制作步骤与方法(见图7-2-7)
1. 构思
2. 卷纸
3. 造型
4. 组合
确定内容。(内容以 昆虫、花卉为好。)
卷纸时先将纸的起始头 粘住,以防卷好后从中 间散开,然后再卷,卷 好后让它自然散开,再 将另一头粘住。
根据物体的形状进行造 型变形,变形时用大拇 指和食指将纸轻轻按压 即可。
组合时注意色彩搭配 及画面结构。
模块二 卷纸造型
模块二 卷纸造型
四、拓展训练
模块二 卷纸造型
五、-2-8~图7-2-12)
模块二 卷纸造型
模块二 卷纸造型
THANK YOU
搓的方法要两手并用,一手拿着纸绳一端 ,一手用大拇指及食指的力量将纸顺时针搓,要 搓得均匀而实。盘绕时要根据事物的形状由外到 内一层一层盘绕,要密而实,并且注意色彩的搭 配。在构图造型时要点、线、面结合(见图7-11)。
模块一 纸条造型
二、材料与工具
各色皱纹纸、剪刀、底纸、白胶、铅笔等。
模块一 纸条造型
模块一 纸条造型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理解纸条造型的含义,掌握纸条造型 的方法,并能用纸条进行构图造型,画面做到点、线 、面结合。掌握以线造型的技法,熟悉了解不同材质 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提高造型能力及对纸的应用能力 。
模块一 纸条造型
一、知识准备
纸条造型是将纸搓成绳状,然后以点、线 、面的形式,根据事物的形体特征,将纸条进行 盘绕再造型。
第七单元 纸形态造型
模块二 卷纸造型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卷纸的含义,掌握卷纸的方法, 能更好地用卷纸进行造型,并且造型准确、优美,构 图完整。培养学生对纸的应用能力及造型能力。
模块二 卷纸造型
一、知识准备
卷纸造型是将平面的纸条通过“卷”再造型,也是平面纸半立体形态的表现。它表现的形式主要以 面为主(见图7-2-1)。
三、制作步骤与方法(见图7-1-3)
1. 构思创意
2. 纸条制作
3. 组合造型
设定所组合的内容, 但所设定的内容要符合 纸条造型以线造型的特 点,如形体较简单的动 物及花卉、植物等,然 后在卡纸上用铅笔轻轻 画稿。
根据内容选择合适的色 纸,将皱纹纸剪成适当宽度 再拉开,双手的大拇指、食 指、中指协调配合搓成纸绳。 或双手掌相对,前后搓动, 搓成纸绳,并且将纸绳搓均 匀。
模块二 卷纸造型
制作卷纸造型时有一定要求,纸条的宽度一般以1厘米或少于1厘米为好,不要超过1厘米,并且在 同一幅作品里,所有纸条的宽度应一致。纸条的长度因需要而定,纸条的长度越长,卷的面越大,长度 如不够可多条纸条连接。卷要卷得实,可适当变形。卷纸的基本形有小圆形、月牙形、水滴形、爱心形 、三角形等(见图7-2-2~图7-2-6)。如蝴蝶,它的结构特点是身体小,翅膀大,翅膀上大下小,有触 角。身体可以用基本形月牙形造型,翅膀概括成水滴形,触角概括成小圆孔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