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心理学知识点分类整理

合集下载

生理心理学笔记总结归纳

生理心理学笔记总结归纳

精心整理第一章绪论1.生理心理学:生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即研究外界事物作用于脑而产生心理现象的物质过程的科学。

生理心理学正是以脑为中心,研究心理的生理机制或行为的生理机制。

2.研究对象和任务: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因此,研究并3.4.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和技术:●脑立体定位技术●脑损伤法●原理:大脑皮层机能定位说、大脑皮层机能等势说●具体方法:不可逆损伤:横断损伤吸出损伤电解损伤●可逆损伤:扩布性阻抑冰冻方法神经化学损伤●刺激法(电刺激法,化学刺激法)原理:任何心理和生理活动都是由神经系统的兴奋所引起,电刺激和化学刺激可以代替外部刺激。

●电记录法:原理:神经系统的兴奋是以生物电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生物化学分析法原理:机体活动受化学物质的影响(递质、受体),并且能●●耗竭能够提高皮层的脑电活动。

上行胆碱能系统的作用机制:一种可能性是胆碱能投射通过提高新意刺激的作用,帮助了刺激在皮层水平的加工,另一可能是通过提高信号/噪声比的机制而起作用。

4)上行5—HT系统的功能:5-HT的操作影响到与行为抑制有关的过程。

总结:蓝斑皮层NE系统有维持紧张或唤醒的情境下辨别能力的保护功能,因而参与了选择性注意的加工;中脑边缘DA系统和中脑纹状体DA系统有助于不同形式的行为激活,从而在认知或运动的传出中扮演重要角色;皮层胆碱能系统促进刺激在皮层水平的加工,在注意和记忆信息加工中处于基础地位;5-HT能系统有助于行为抑制即降低无关信息引起的活动,他与上述三个系统的功能是对立的。

这些上行网状模式,前额叶损伤导致了行动的选择性和组织性受到了破坏。

背外侧前额叶和扣带回是参与对许多不同新意刺激或微弱提示活动的注意的脑区。

注意的生理学过程:注意的转移机制:优势兴奋中枢的转移——优势兴奋中心从其他区域转移到这种强烈刺激的皮层代表点。

注意产生的中枢过程是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大脑皮层上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服从于优势原则——当有集体把某种事物作为自己心理活动的对象时,该事物在大脑皮层上引起一个强烈的优势兴奋中心,这个优势兴奋中心对皮层其他区域较弱的兴奋起抑制作用。

生理心理学考点整理

生理心理学考点整理

生理心理学复习第一章、绪论1.学科性质:沈政:传统观点认为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与生理学之间的边缘科学,近年来认为是心理学、神经科学和信息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

2.生理心理学与各个学科之间的融合:(1)与生理学、神经生理学:都是以动物为实验对象;都是以生理活动的控制为自变量,以心理和行为反应为因变量;(2)与普通心理学:都涉及到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问题。

(3)与神经心理学:都要了解心理活动的解剖学和生理学基础。

(4)与认知生理心理学:认知生理心理学是在生理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重视对高等灵长类动物的复杂认知活动的研究。

3.相关概念:(1)生理心理学与心理生理学: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小,几乎可以等同。

心理生理学更加注重生理变化。

(2)精神病学与神经病学:精神病是一些心理活动障碍或疾病的总称;神经病指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

都与脑或神经系统障碍的问题有关,可以丰富、补充生理心理学的知识。

4.生理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观点:一切心理过程都是脑细胞的有组织的整体活动;不忽视整个神经系统的组织等级(或水平)关系。

5.传统生理心理学的研究途径(研究途径的融合):(1)临床病理的研究:Phineas.Gage(铁棍、额叶损伤--性情大变);前额白质切除术(治疗精神病);(2)动物实验的研究:对动物的脑或整体施加干涉;控制动物的行为(PPT1-29)6.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传统的干预与测量技术,现代认知成像技术)(PPT1-30~42):(1)传统的干预与测量技术有脑实体定位技术、神经解剖技术、脑损伤技术、电刺激法、生物化学技术、电记录技术、脑成像技术(传统的三大脑造影技)、行为测量技术;(2)现代认知成像技术:计算机断层扫描构像技术(CT)、核磁共振扫描技术(MRI)、功能性核磁共振扫描技术(f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构像技术(PET)。

7.脑损伤技术:通过破坏脑皮层或其他结构(尤其高等动物脑深部结构)来研究其机能。

(PPT1-32)(1)横断损伤:在中脑水平上(上丘与下丘之间)横断脑,横断以下部分称孤立大脑动物。

生理心理学复习重点汇总

生理心理学复习重点汇总

生理心理学复习重点汇总一、大脑的基本结构大脑是生理心理学的核心,了解其基本结构对于理解其功能至关重要。

大脑可以分为两个半球,每个半球负责不同的功能。

大脑皮层是大脑最外层的部分,负责高级认知功能,如语言、记忆和决策。

脑干和下丘脑是大脑的其他重要部分,负责基本生命功能,如呼吸、心跳和体温调节。

二、神经系统的基本原理神经系统由神经元组成,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神经元通过突触相互连接,传递信息。

神经递质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多巴胺、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

了解这些基本原理有助于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和行为。

三、感觉和知觉感觉和知觉是生理心理学中的另一个重要主题。

感觉是指我们通过感官接收到的信息,如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

知觉是指我们如何解释和处理这些感觉信息。

了解感觉和知觉的基本原理有助于理解我们如何感知和理解世界。

四、记忆记忆是生理心理学中的另一个关键主题。

记忆可以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短期记忆是指我们暂时存储信息的能力,而长期记忆是指我们长期存储信息的能力。

了解记忆的基本原理有助于理解我们如何学习和记忆信息。

五、情绪和动机情绪和动机是生理心理学中的另一个重要主题。

情绪是指我们对特定事件的反应,如快乐、悲伤、愤怒和恐惧。

动机是指我们追求特定目标的原因。

了解情绪和动机的基本原理有助于理解我们如何感受和行动。

六、心理障碍心理障碍是生理心理学中的另一个重要主题。

心理障碍是指影响我们心理健康的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和强迫症。

了解心理障碍的基本原理有助于理解我们如何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

七、药物和心理治疗药物和心理治疗是生理心理学中的另一个重要主题。

药物可以影响我们的神经系统,从而改变我们的行为和心理状态。

心理治疗是一种治疗方法,旨在帮助人们改变不良的行为和思维模式。

了解药物和心理治疗的基本原理有助于理解我们如何治疗心理障碍。

八、跨学科研究生理心理学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与其他学科如神经科学、生物学和社会学等密切相关。

生理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生理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生理心理学知识点总结生理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生理过程与心理过程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领域。

它探讨了许多与人类行为和认知有关的重要知识点。

本文将对生理心理学的几个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知识点一:感知与知觉感知是指我们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刺激,并对其进行处理和解释的过程。

知觉则是根据感知结果构建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和理解。

感知与知觉的过程包括感觉器官的接收、传递神经信息、大脑对信息的加工和解释等。

知识点二:认知与注意认知是指人类对信息进行处理、存储和使用的过程,包括知觉、思维、记忆等。

注意是指有意识地将注意力集中在特定信息上的过程,它对认知起着重要的调节和控制作用。

知识点三:情绪与情感情绪是人们对特定事件或刺激的体验,它包括不同的情感维度,如快乐、悲伤、愤怒等。

情感则是对情绪的主观体验和感受,是情绪的内在表现。

知识点四:学习与记忆学习是指通过经验或训练获取新知识或技能的过程。

记忆则是学习后信息的存储和再现过程。

学习和记忆过程包括感知、编码、存储和检索等环节。

知识点五:生物钟与睡眠生物钟是人体一种内在的生物机制,调节着身体各项生理和心理活动的节奏。

睡眠则是人们周期性的休息状态,对身体和大脑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

生物钟和睡眠与人的精神状态、行为表现等密切相关。

知识点六:脑的结构与功能人脑是复杂的神经系统器官,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等部分。

大脑是心理活动的中枢,控制着认知、情绪、运动等重要功能。

不同脑区的结构和功能不同,对人的行为和心理过程产生着巨大影响。

知识点七:压力与应对压力是指人在面临挑战、威胁或不利条件时,心理和生理上的应激反应。

适当的压力可以激发人的学习和工作积极性,但过度的压力可能导致身心健康问题。

人们通过积极应对和适应来调节和缓解压力。

知识点八:人格与个体差异人格是指个体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特征,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

每个人的人格特征各不相同,个体差异对人的行为和心理过程产生着重要影响。

人格的形成受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

生理心理学杨艳杰第三版知识点总结

生理心理学杨艳杰第三版知识点总结

生理心理学杨艳杰第三版知识点总结
1、生理心理学的定义生理心理学是研究行为与生理活动的生理机制(脑机制)的一门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学科。

2、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的区别生理心理学以心一身关系问题作为研究的基本命题,借助于神经科学和信息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试图闸明心理现象产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脑在整体形态,细胞和分子等各个水平上的运动和变化规律。

心理生理学:以人类被试为实险对象,在无损伤的条件下测定一些生理功能参数,主要研究
脑在整体水平上人心理活动的脑机制,
二、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
1、脑损伤法:不可逆性损伤(横断损伤、吸出损伤、电解损伤)可逆性损伤(扩布性阻抑、冰冻法、神经化学损伤)
2、脑刺激法:电刺激法、经顿磁刺激、化学刺激法
3、事件相关电位(ERP的定义:外加一种特定的刺溢,作用于感觉系统的某一部位,在给予刺激或撒消刺激时,(通过平均叠加技术)从头颅表面记录的大脑的电位变化。

ERP的特性:两个恒定:潜伏期、波形。

4、(平均)诱发电位(AEP的定义:平均诱发电位(AEP多次进行重复刺激,对相同刺激下记录到的电位数据进行叠加平均以虑去噪声,得到的与刺激相关的电位事件相关电位受到心理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化的
AEP。

5、平均诱发电位AEP的成分(三种成分及发生的时间AEP的成分刺激10毫秒之内出现的5个波为早成分:10-50毫秒之间的5个波称为中成分:50一500毫秒之间的一组波为晚成分无创性脑成像技术的分类分为结构、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技术和功能成像。

生理心理学知识总结(一)2024

生理心理学知识总结(一)2024

生理心理学知识总结(一)引言概述:生理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和动物的生理过程对心理活动产生的影响的科学领域。

在本文中,我们将总结生理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包括神经系统对于行为的影响、感觉与知觉、意识、学习和记忆以及动机与情绪等五个主要领域。

正文:一、神经系统对行为的影响1. 神经元和神经传递的基本原理2. 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区域的作用3. 神经系统对行为的调控机制4. 神经系统的发育和衰老对行为的影响5. 神经科学技术在行为研究中的应用二、感觉与知觉1. 感觉系统的组成和感知过程2. 感官器官对于不同感觉的作用3. 感官适应和感知细节的能力4. 感觉错误、注意力和意识对知觉的影响5. 感觉与知觉研究的应用领域三、意识1. 意识的定义和作用2. 意识和觉醒的关系3. 意识内容的组成和表达方式4. 潜意识和非意识过程的研究5. 意识障碍和意识状态的调控机制四、学习和记忆1. 学习的定义和类型2. 焦虑和动机对学习的影响3. 记忆过程的分类和特点4. 记忆存储和提取的机制5. 记忆障碍和增强方法的研究五、动机与情绪1. 动机的概念和类型2. 情绪的定义和产生机制3. 情绪表达和识别的方式4. 情绪对行为和认知的影响5. 动机与情绪相关疾病的研究与治疗总结:本文总结了生理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包括神经系统对行为的影响、感觉与知觉、意识、学习和记忆以及动机与情绪等五个主要领域。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类和动物的心理活动是如何与生理过程相互作用的。

这些知识对于心理学研究和应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理心理学知识总结(二)

生理心理学知识总结(二)

生理心理学知识总结(二)引言概述:生理心理学是研究生物机制和心理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学科领域。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生理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包括情绪的生理基础、记忆与学习的神经机制、性别差异的生理基础、睡眠与梦的生理心理学解释以及应激与健康的关系。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探讨,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行为与心理状态,并为心理健康的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一、情绪的生理基础:1.自主神经系统与情绪的关系: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活动对不同情绪状态的调节作用;2.激素与情绪的关系:多巴胺、内啡肽等激素在情绪调节中的作用机制;3.心理反应与情绪的关系:心率、呼吸等生理指标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变化情况;4.身体姿势与情绪的关系:脑内激素分泌与身体姿势的关联性及其对情绪的影响;5.情绪调节策略:身体活动、呼吸技巧等对情绪调节的生理效应。

二、记忆与学习的神经机制:1.神经元活动与记忆的形成:突触可塑性、长时程增强等机制在记忆形成中的作用;2.海马体与记忆的关系:海马体在空间记忆和事实记忆中的重要作用;3.皮质与学习的关系:前额叶皮质在学习和决策中的功能及其神经回路;4.情绪与记忆的关系:情绪对记忆存储和提取的影响;5.学习策略与神经机制:分散练习、深度加工等学习策略的神经机制解释。

三、性别差异的生理基础:1.性别激素与大脑发育:雌激素和雄激素在大脑发育过程中的作用;2.性别差异的神经回路:男性和女性在认知、情绪等方面的神经回路差异;3.神经递质与性别差异:多巴胺、血清素等神经递质在性别差异中的调节作用;4.性别差异的行为表现:男女在认知任务、社交行为等方面的差异;5.性别差异的神经可塑性:环境对性别差异形成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

四、睡眠与梦的生理心理学解释:1.睡眠的生理调节:光照、生物钟等因素对睡眠的调节机制;2.睡眠的阶段:快速眼动期睡眠和非快速眼动期睡眠的特点及其生理意义;3.睡眠与记忆的关系:睡眠对记忆巩固和学习的促进作用;4.梦与创造力:梦对创造力和问题解决的启示作用;5.睡眠障碍与心理健康:失眠、睡眠呼吸暂停等睡眠障碍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生理心理学主要知识点总结

生理心理学主要知识点总结

生理心理学主要知识点总结生理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和精神活动与生理机制之间关系的学科。

它涉及到神经系统、生物化学、荷尔蒙、认知、情绪等多个领域。

下面将对生理心理学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神经系统与大脑结构人类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而外周神经系统则包括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

大脑的结构主要包括脑干、小脑、边缘系统和皮质系统。

脑干负责基本的生理功能,小脑参与协调和控制运动,边缘系统与情绪、动机等有关,而皮质系统则是思维和意识的中枢。

二、感觉和知觉感觉是指我们对外界刺激的感知,知觉则是对感觉信息的加工和理解。

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多个方面。

感觉信息经过神经传递到大脑,并在大脑中进行加工和解读,最终形成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三、学习和记忆学习是指通过经验和训练获取新的行为和知识,记忆则是对学习过程中所获取信息的储存和保持。

学习和记忆是通过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来实现的,尤其是突触的改变。

学习和记忆可以分为情境记忆、声明记忆和无意识记忆等不同类型。

四、情感和情绪情感是指对外界刺激产生的主观感受,而情绪则是一种更持久和综合的情感状态。

情感和情绪在大脑的边缘系统中得到表征和调节。

不同的情绪状态会对行为和思维产生影响,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五、意识和睡眠意识是指人对自己和外界的感知和认识,睡眠则是意识状态的一种特殊形式。

意识是由大脑中的不同区域联动来实现的,包括皮质和脑干等结构的相互作用。

睡眠对于人的健康和认知功能至关重要,它有助于恢复体力和巩固记忆。

六、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是指人在心理和行为上出现异常的情况,可能涉及到生理和环境等多个因素。

常见的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包括抑郁症、焦虑症和精神分裂症等。

生理心理学对于揭示和理解这些障碍和疾病的发生机制起到了重要作用。

总结:生理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行为和精神活动与生理机制之间的关系。

它涉及神经系统、感觉和知觉、学习和记忆、情感和情绪、意识和睡眠以及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等多个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盲:两半球颞下回的损伤使猴不能识别现实刺激物。它们看见蛇也视而不见,冷若冰霜,失去了原本应该有的 回损伤造成的认知障碍称为精神盲
脑事件相关单位N1波:是用活体实验的。在注意力集中、分散和不注意条件下,N1波波幅依次
1、概念:并不是心理过程,只不过是一种心理状态,是某种心理活动的指向性、选择性和集中性。可以是感知过
认知学习:与经验式学习不同,高等灵长类动物和人类的许多学习过程并不总是建立在重
往一次性观察和模仿就能完成。这种学习模式建立在视觉认知过程的
味-厌恶式学习
概念:味觉刺激具有长时间延缓的效 应
印记式学习:鸟类和低等哺乳动物中,存在特殊的习得行为模式
脑的等位理论与机能定
位论的统一
学习及神 经生物学
基础
颞顶枕联络区功能及 功能:①远离枕叶颞下回部分与三维
多模式感知神经元:一些神经元不仅对复杂视觉刺激物单位发放量增加和发生最大反应,而且对多种其他刺激也能 。
区别和生理学意义:1、范围:功能柱只能对视觉的个别特性;超柱只能对同一属性中各属性的综合反映形成简单 元却能够实现复杂知觉;2、位置:功能柱在视皮层表面;超柱在视皮层上;而多模式感知神经元在联络区皮层。 的功能单位;超柱可能是简单知觉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多模式感知神经元形成复杂知觉,是知觉细胞生理心理
破坏 :智力正常,无知觉障碍,突出问题是难以形成新的长时记忆;对 形成似是而非的记忆而不能形成明确巩固的长时记忆;④海马和内 侧颞叶损伤是形成顺行性遗忘的脑结构基础
语义表达性记忆
间接性事物的联想记忆:两个无关 内隐记忆:本人
的事几乎同时发生,重复次数多 未觉得已经记住
了,它们就在脑中形成了两个巩固 的事,经过测查
3、
统为主的知觉,也是这些感觉系统与注意、记忆、语言中枢共同活动的产物
功能柱:具有相同感受野和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功能的视皮层神经元,在垂直于皮层表面的方向上呈柱状分布,它只能对视觉的某 是这种视觉特性的功能结构基本单位。
超柱:在大脑视觉皮层中具有相同感受野的几种特性检测的功能柱组合而成,是简单知觉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结果证明:①延
缓反应和交替延
缓反应既是空间
实验过程:①杰克逊的延缓反应试 验:让猴观察两个食物盘,其中一 个盘内有食物,然后用盖子盖上用 幕布遮蔽以免猴盯食盘。几秒或几 分钟后将幕布拿开,观察猴先打开 哪个盖子。如果先打开装有食物的 盒子就会得到奖励。②对试验程序 稍加修改,只有当猴记住前一次获 得奖励盘子的位置,下次打开另一 个盖子才会得到奖励,这种行为模 式叫交替延缓反应
①短时记忆——神经回路中生物电反响振动;长时记忆——神经生物化学与突触结构形态
时记忆痕迹变成长时记忆痕迹必须时间③长时记忆是突触和细胞变化主要:突触前变化—
释放等环节;突触后变化——受体密度、受体活性、离子蛋白通道和细胞内信使变化;形
大 不仅与学习记忆有关还参与注意、感知觉信息处理,情绪和运动等脑调节机制
知觉
神经基础 种类
视觉失认症
听觉失认症 体觉失认症
失认症:
初级感觉皮层区
次级感觉皮层区
名称
表现
统觉性(同时性视觉 对复杂物体只能认知个别属性,但不
失认症)
能同时认知事物的全部属性 能对复杂物体各种属性分别得到感觉
信息,也能将这些信息综合认知,很
联想性
好的完成复杂物体间的匹配任务,也 能正确描述物体的形状、颜色;但却
中、分散和不注意条件下,N1波波幅依次下降 指向性、选择性和集中性。可以是感知过程也可以是思维过程。总 有情绪体验和情绪表现 止正在进行的活动,使头、面部甚至整个机体转向新异刺激的方位
前运动中枢控制理论
观点 1、认为朝向反射的本质是大脑内发展了外抑制过程; 2、新异刺激在脑内形成强兴奋灶对其他脑区产生了负 诱导,因而抑制了已形成的条件反射; 3、新异刺激反复出现,使其失去了新异性,在脑内逐 渐发展了消退抑制过程,抑制了朝向反射; 4、通过动物的行为变化。总之:脑内外抑制是朝向反 射形成机制;而主动性内抑制过程——消退抑制则产 生了朝向反射的消退
15%两边相等
两半球优势
左侧大脑——言语、抽象
联络区皮层 受损部位
V2皮层及视皮层与支配眼动的皮层结构间联系受损 (中脑四叠体的上丘和眼动机制间联系遭到了破坏)
颞下回和枕-颞间联系受损视觉及其记忆功能和言语功 能之间的功能解体所造成的
双侧或右侧枕-颞叶联系受损
两侧枕叶右侧顶叶皮层受损 陌生人两侧颞叶次级听皮层区(22、42)同时受损
人物
理论
注意 非随意注意的生理机制
巴甫洛夫
外抑制
注意 非随意注意的生理机制
索科洛夫
匹配
5、儿童注意障碍 (ADHD)
认识过程:一百多年 特征:①、主动性、随意性注意极 前——多动症;50年 弱;而被动性不随意过程过度活跃; 代提出可能是早产时 ②由于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困难成 轻微脑损伤——轻度 绩差;③、新奇内容能吸引他们安静 脑损伤;1980年美国 的坐一会;④、由于注意力涣散动作 精神病分类和诊断手 目的性多,不等做完注意力就从一件 册——注意缺陷障碍 事转移到另一件事,容易产生多动印
左颞叶22区或42区次级 右颞叶22区和42区 右半球顶叶感觉区域记忆中枢联接损伤——左手触觉失认症
度,感觉系统与简单感受功能正常无恙,但不能通过该感觉系统识 ,对该物体不能形成正常知觉。
; 、语言中枢共同活动的产物
2、不是因为感知系 3、即使是与其中一种感觉系
的方向上呈柱状分布,它只能对视觉的某种特性进行反应,因此
言语、思 维
脑结构基础
左额中回
听觉——威尔尼克区损伤;视觉—— 顶叶皮层的顶下小叶和角回受损
韦达实验-言语运动
证明言语思维两半球一 侧化(不对称性)的实 验
功能不对称性;实验 结果:70%人左半侧 言语功能优势;15% 右半球言语优势;
双耳分听实验-听觉功能不对称性;实 验结果:左半侧——言语听觉刺激优 势;右半侧——音乐性刺激分辨能力
特点:①外部冻
种类:①尝试错误学习②经典条件 反射③操作性条件反射
因间联系②刺激反应联接③脑内 中枢间的联系
(暂时联系) 区别:习惯化是
由生物学意义不
种类:①习惯化②敏感化
明确的无关刺激 重复作用而引
起;敏感化有显
著生物学意义
中枢:小脑深部核
经典实验:兔瞬 眼条件反射实验
和人类的许多学习过程并不总是建立在重复的个体经验基础上,往 成。这种学习模式建立在视觉认知过程的基础上
乐音失认症 不能根据乐音分辨乐音音调 记忆、言语功能与脑结构间联接损伤-皮层性;右半球顶叶感觉区域记忆中枢联接损伤——
是一类神经心理障碍,患者意识清晰,注意力适度,感觉系统与简单感受功能正常无恙, 别或再认物体,对该物体不能形成正常知觉。
1、失认症是知觉障碍;
说明哪些问题
统的损伤而是由高层次脑中枢间的联络障碍所致;
的联系,一件事出现自然联想到另 可证明脑内留下
一件事
的深刻的印象。
脑结构基础:言语中枢局部受损
传导性失语症
才能听懂,能讲话但不能重复他人的话,也不能按照 别人命令做出反应
时记忆——神经生物化学与突触结构形态的变化;②1小时是从短
忆是突触和细胞变化主要:突触前变化——神经递质合成、储存、
性、离子蛋白通道和细胞内信使变化;形态结构——突触增多或增
大 理,情绪和运动等脑调节机制
脑前核-扣带回-海马。30年代就认识到的边缘系统的主要回路
逆行性遗忘:对病前近期发生事情选择性遗忘,对早 年的事情仍保持良好的记忆 伤的主要特点;②顺行性和逆行性遗忘都存在;③既不能形成新记 对记忆缺乏元记忆,因此用虚构内容填充脑内空白④远事记忆遭到
特点:1、既具有联想式学习的特点又具有非联想式学 习的特点;2、味觉刺激-毒物效应强度>皮肤痛-刺激 的习得行为模式
实验过程:1、让猴观察圆柱体, 结果证明:颞顶 当它将圆柱体已开会发现下面有一 枕联络区皮层在 块小食物。2、间隔10秒后,猴子 复杂空间关系、 面前出现两个物体,一个出现过的 视觉认知学习和 圆柱形,一个是未出现的长方形。 延缓记忆中有重 这时移动长方形得到食物,圆柱形 要作用。1、认知 则没有。训练几日,使行为模式得 学习和物体记忆 到巩固。3、对手术损毁与枕叶相 中,远隔枕叶的 邻的两半球颞下回,需要训练73次 颞下回有重要作 才能重新习得行为。枕叶远离部位 用;2、颞下回在 的颞下回损伤训练1500次仍不能学 不同颜色物体匹 会;4、将匹配时间从10秒逐渐延 配和延缓记忆中 长至120秒,前者不影响逐渐延长 具有重要作用。
帕帕兹环:海马—穹窿—乳头体-乳头丘脑束-丘脑前核-扣带回-海马。30年代就认识到的
三突触回路:
重要概念
脑损伤 记忆
顺行性遗忘:对刚刚发生的事不能形成新记忆。
元记忆:对自己记忆力的自知之明
间脑与科萨可夫氏记 忆障碍
①、遗忘加虚构是这类损伤的主要特点;②顺行性和逆行性遗忘都 忆又不能回忆某些往事,对记忆缺乏元记忆,因此用虚构内容填充
1、是包括许多脑结构在内的复杂功能系统; 2、特点:在新刺激下形成新异刺激模式与神经系统的 活动模式间不匹配。 3、同一刺激反复出现,传入信息已形成反应模式相匹 配,朝向反射就会消退。 4、一段重复刺激中只有前几次能有效引出朝向反射。
医学症状:①平均诱发电位有较低N1波②缺少高幅快 波③多巴胺B-羟化酶含量较低
是和认知过程同时存在还伴有情绪体验和情绪表现
2、朝向反射:是一种由新异强刺激引起机体的反射,表现为机体突然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使头、面部甚至整个
。是非随意注意的生理基础
网状核闸门理论:丘脑网状核 兴奋——额叶-内测丘脑兴奋
随意注意生理机制
引起,随意注意基础;抑制——中脑网状结构兴奋引起,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