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的营养需要及研究
周桂莲-黄羽肉鸡饲料营养研究(林州)

2016年01月09日
林州
目
录
第一部分 黄羽肉鸡营养需要
第二部分非常规饲料原料的应用
第一部分 黄羽肉鸡营养需要
快大型黄羽肉鸡(以岭南黄鸡为研究对象)
代谢能; 粗蛋白质、蛋能比; 蛋氨酸、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异亮氨 酸; 钙、非植酸磷; 锌、锰、硒; 维生素A、E、D3、B2、烟酸。
公母混养条件下: 0-4周龄:20-23%;5-8周龄:17-19%;9周龄-出栏:16-18%。
试验鸡品种 石歧黄肉鸡
试鸡性别 生长阶段 母鸡 0-3周龄 0-4周龄 5-8周龄 9-12周龄 13-16周龄 0-4周龄 5-8周龄 9-12周龄 13-16周龄 0-5周龄 6-8周龄 9-11周龄 12-14周龄 0-5周龄 0-5周龄 6-10周龄 11-13周龄 0-6周龄 7-12周龄
慢速广西黄鸡
公母混养
5-8周龄 9-12周龄 0-4周龄
生长性能 生长性能 生长性能 生长性能
13.40 12.97 12.38 12.69 12.74 宋素芳等,2003 康相涛等,2002 田亚东等,2004
固始鸡
公母混养
5-8周龄 9-12周龄
公母混养条件下: (1)受试鸡品种特性不同,代谢能需要量有差异。代谢能需要量与品种长速没 有相关性; (2)0-4周龄:12.13(2.9)-12.55(3.0 )MJ/kg;5-8周龄:11.72(2.8)12.97(3.1) MJ/kg;9周龄-出栏:12.55(3.0)-13.18(3.15)MJ/kg。
获得最大能量沉积率时,公、母鸡代谢能需要量均为3.0Mcal/kg。
饲粮代谢能水平对43-63日龄黄羽肉鸡胴体品质的影响
肉鸡的饲料营养技术

量(MEr)为 235.82 kJ/d,相应饲粮代 谢能水平为 12.59 MJ/kg。以上模型的 建立,对于提高黄羽肉鸡营养供给和饲 料配制的精准性以及动态调控营养需 要来满足不同类型、不同日龄黄羽肉鸡 的生长和最大发挥其生产潜能具有重 要指导意义 [2]。
4 肉鸡矿物质元素应用研究
矿物质是动物机体组织生长发育 和维持所必须的基本元素,可调节多种 生理生化代谢过程,并作为酶的辅助因 子催化生成能量,对黄羽肉鸡的营养代 谢必不可少。在黄羽肉鸡微量元素需 要量的研究中,关于铁、铜、锰、锌等 微量元素需要量的研究较多,而近两 年,研究者对黄羽肉鸡饲粮钙与磷适宜 水平做了广泛探究。通过对生长性能 及胫骨灰分含量测定,确定不同生长阶 段的优质黄羽肉鸡、中速型黄羽肉鸡、 矮脚黄肉鸡生长适宜的饲粮钙水平与 非 植 酸 磷 水 平。 饲 粮中 添 加 适 量 钠 和 氯可提高黄羽肉鸡生长性能、降低饮水 量与死亡率,并推荐 1 ~ 21、22 ~ 42、 43 ~ 63 日龄的黄羽肉仔鸡最佳饲粮钠 和氯水平分别为 0.14%、0.10% 和 0.09%。 产蛋高峰期黄羽肉种鸡饲粮中锰的适宜 添加水平为 90 ~ 135mg/kg。以产蛋率、 蛋黄锌含量、种蛋受精率与孵化率为评 价指标,肉种鸡适宜锌添加量分别为 71.09、92.34、94.44 和 98.65 mg/kg[3]。
[2] 王一冰, 蒋守群, 周桂莲, 等. 1-63 日龄 黄羽肉鸡饲粮赖氨酸需求量研究 [J]. 动物营养 学报, 2019(7): 3074-3085.
[3] 李龙, 范秋丽, 蒋守群,等. 相同营养条 件下不同出栏时间黄羽肉鸡肉质比较 [C]. 中国 畜牧兽医学会: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2018: 409.
1 肉鸡营养需要研究进展
肉用仔鸡的营养需要

四、肉用仔鸡的营养需要这里只讨论肉用仔鸡的营养需要,肉用种鸡的后备鸡培育可参照蛋用后备鸡的培育办法,但更应注意到后期限制饲养,防止过肥和早产的问题。
肉用种鸡的营养需要可参考产蛋种母鸡的资料。
肉用种鸡更应注意防止过肥。
因为肉用种母鸡产蛋量少于来航鸡,所以在产蛋高峰以后,如果产蛋量降低大多,可按是否经济上核算而加以淘汰。
肉用种鸡产蛋高峰时产蛋率亦可达到80%以上。
(一)能量的需要肉用仔鸡是一种快速生长的家禽,生长快,6周龄时体重就可以达到上1.8kg以上,所以即使是饲养7周龄也是按其需要分三阶段饲养。
为了使它生长快,所以都采用能量高蛋白的饲粮,自由采食,以充分发挥它的生长强度。
肉用仔鸡的饲养标准都介绍用公斤3.2Mcal代谢能的饲粮,这样高能量的饲粮用玉米、豆饼和鱼粉也配不出来,必需补加油脂。
公母鸡的生长速度是不同的,公鸡比母鸡约早一周上市,所以有些规模鸡场都将公母鸡分群饲养,便于管理,鸡长势一致体重均匀,符合商品要求。
(二)肉用仔鸡饲粮营养标准1.能量、蛋白质与矿物质的营养标准与产蛋鸡一样,肉用仔鸡分三阶段饲养,饲粮能量在2.9~3.2Mcal的范围,甚至更低一些也可以,,主要看饲料资源的优劣所决定,肉仔鸡生长快速,高能量高蛋白饲粮生长快些,饲料效率可以提高,反之生长慢些,效率低些,一切都依条件可能与饲养成本来决定。
本饲粮标准列出代谢能为3Mcal/kg的营养标准,其它则以每兆卡代谢能所含克数来表示。
鸡无论进食高能量或低能量饲粮都有根据其能量的需要和饲粮的适口性来调节其进食量,使之尽量获得大致的营养素。
每公斤含3Mcal代谢能的饲粮在0~3周时,需要采用玉米、豆粕和少量鱼粉,3~6周或6周以上饲粮,用玉米、豆粕即可。
代谢能3Mcal/kg以上的饲粮则需要采用玉米、豆粕、鱼粉和动植物油脂才能达到。
为了帮助仔鸡采食方便,肉仔鸡饲料都要尽可能制成大小适宜的颗粒,以促进采食量、减少浪费。
2.微量元素需要量及预混料配方肉仔鸡微量元素需要量在生长的三个阶段都是一样的,所以有一个预混料就能适用于整个生长期。
nrc 肉鸡 营养标准

nrc 肉鸡营养标准肉鸡是指用于肉食目的的家禽,也是人们日常餐桌上常见的肉类食材之一。
作为一种优质的蛋白质来源,肉鸡对于人体的营养十分重要。
为了确保肉鸡的健康生长和充分发挥其营养价值,很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肉鸡营养标准。
其中,美国的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制定了一套全面而科学的肉鸡营养标准,以保障肉鸡的生长发育和供给人类所需的营养物质。
NRC肉鸡营养标准主要包括饲养肉鸡所需的能量、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要素的摄入量。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要素的营养标准。
首先,能量是饲养肉鸡的重要营养需求。
能量的供给与肉鸡的体重增长、生产性能以及饲料的利用效率有着密切的关系。
对于肉鸡来说,蛋白质的利用效率要高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因此,在营养标准中,NRC建议在肉鸡饲料中提供适量的能量,并根据鸡龄和肉鸡的生产性能进行调整。
其次,氨基酸是肉鸡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由于肉鸡对赖氨酸、甲硫氨酸等运用比较高,NRC肉鸡营养标准中专门对这些氨基酸的含量进行了规定。
此外,NRC还根据肉鸡的需要,对其他20种氨基酸含量进行了详细的摄入标准制定。
再次,维生素的摄入对于肉鸡的健康生长和生产性能的提高也十分重要。
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是肉鸡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所必需的维生素,而维生素C、维生素K、维生素B族等也都在NRC肉鸡营养标准中有所考虑,确保肉鸡的维生素需求。
最后,矿物质是肉鸡健康生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钙、磷、钾、钠等矿物质不仅对于肉鸡骨骼的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还能维持正常的酸碱平衡和神经肌肉的功能。
NRC肉鸡营养标准中对于矿物质的含量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确保适量的矿物质摄入。
综上所述,NRC肉鸡营养标准是一个科学、全面的标准,涵盖了肉鸡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个方面的要素。
正确地按照这些标准进行饲养,可以使肉鸡充分发挥其营养价值,同时为人体提供高质量的蛋白质来源。
因此,无论是养殖户还是消费者,在肉鸡的饲养和饮食选择中,都应该遵循NRC肉鸡营养标准,对肉鸡进行合理而科学的营养供给,以保障肉鸡的健康生长和提供给人类优质的食物。
我国黄羽肉鸡营养需要研究进展

三、黄羽肉鸡饲料配制
1、参考营养需要量来配置饲料
为了满足黄羽肉鸡的营养需求,需要参考相关的营养需要量标准来配置饲料。 根据《中国鸡营养需要》标准,黄羽肉鸡每千克体重需要消耗的能量和蛋白质分 别为2.5-3.0兆焦和20-30克。同时,根据黄羽肉鸡的不同生长阶段,需要适当调 整饲料中的能量、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素的含量。
3、疫病防控和药物使用
疫病防控是黄羽肉鸡养殖中的重要问题之一。要建立科学的免疫程序和疫病 监测制度,定期对鸡群进行检查和疫苗接种。同时,要合理使用药物,避免滥用 抗生素和化学药物,保障黄羽肉鸡的健康生长。
五、结论
本次演示从黄羽肉鸡的营养需要、饲料配制和养殖中的问题与对策等方面探 讨了我国黄羽肉鸡营养需要研究进展。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黄羽 肉鸡的营养需求和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因素。这些研究成果对黄羽肉鸡养殖业的 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推动作用,有助于提高我国黄羽肉鸡养殖业的生产水 平和国际竞争力。
2、满足特殊需要的关键营养素
除了基本的能量和蛋白质需求外,黄羽肉鸡还需要一些关键营养素来满足其 特殊需要。这些营养素包括维生素、矿物质、必需氨基酸等。研究表明,适量的 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锌、硒等营养素可以增强黄羽肉鸡的免疫力,提 高其抗病能力。
3、确保营养平衡和全面的需求
为了满足黄羽肉鸡生长过程中各种营养素的需求,需要在饲料中添加各种饲 料原料,并确保营养平衡和全面。一般来说,黄羽肉鸡饲料中需要添加能量饲料、 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等。同时,要根据黄羽肉鸡的不同生长阶 段来合理配置饲料,以确保其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的提高。
四、黄羽肉鸡养殖中的问题与对 策
1、黄羽肉鸡养殖的环境要求
良好的环境条件是提高黄羽肉鸡生长速度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养殖过 程中要注意保持鸡舍的清洁卫生和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此外,要合理 安排饲养密度,确保每只鸡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和饮水饮食条件。
肉鸡的饲养标准

一、肉鸡的营养
水
维生素 矿物质
肉鸡的营养 脂肪
蛋白质 能量
二、肉鸡的营养需要
营养需要
(一)营养需要的概念
营从饲料中摄取的营养物 质,环、组织更新等必 要的生命活动于生产活 动,即生产需要。
饲养标准是长期生产实 践积累的经验和科学实 验研究得出的结果,对 合理地确定肉鸡的营养 需要量,科学地配制肉 鸡日粮具有普遍的指导 作用。但饲养标准反映 的是鸡在一定生产条件 和环境下群体的平均需 要量,其使用有一定的 限制。
(二)营养需要量的表示
1、每只每 天需要量
2。单位饲粮营 养物质浓度
二、肉鸡的饲养标准
(一)饲养标准的概念
(二)饲养标准的使用
饲养标准是根据肉鸡 的不同品种、性别、 年龄、体重、生理状 态、生产目的与生产 水平等,科学地规定 每只肉鸡每天应供给 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物 质的数量。目前主要 依据我国农业部推荐 的《鸡饲养标准》 (NY7T33-2004)确 定肉鸡的营养需要量。
肉鸡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

2020年第11期肉鸡的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
因此应根据不同阶段的发育特点,提供相应的饲料营养和采取不同的饲喂方式,以获取最佳效益。
1育雏前期从出壳到2周龄为肉鸡的育雏前期,此时肉鸡的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速度最快,但是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发育还不太完善,因此,肉鸡的体质和抗病能力较差,对外界环境条件要求特殊,也是提高肉鸡成活率的关键时期。
因此除了提供合适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条件外,还要供给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饲料营养。
为了满足肉鸡快速的生长发育需要,供给全价的饲料配方,要求饲料中必须有较高的蛋白质水平,其中蛋白质含量应达到18%~19%,尤其是蛋氨酸、赖氨酸和胱氨酸等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应充足,以满足机体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要。
雏鸡消化系统处于分化阶段,消化道内的消化酶种类相对较少且含量低些,对饲料中各种营养的消化和吸收能力较差,这就要求选择饲料原料时,首先选用高质量的玉米和豆粕,在保证能量和蛋白含量充足的前提下,有利于雏鸡消化和吸收。
在饲喂方面遵守少给勤添的原则,因为雏鸡采食量较少,采食速度慢,如果一次性添加较多的饲料,不仅不利于刺激雏鸡食欲、促进雏鸡采食最多的饲料和加快生长速度,再加上舍内温度和湿度较高,还容易引起饲料发生霉变、霉菌毒素超标,严重危害雏鸡的健康水平。
因此在前3d 应每隔3h 饲喂一次,每次添加3~4g 饲料,随着雏鸡的生长,在3d 后逐渐学会自己寻找饲料了,就可以逐渐减少饲喂次数和适当增加饲喂料量。
由最初的每天饲喂6~8次,减少到每天饲喂3~4次。
建议育雏前两周均采用自由采食,促使雏鸡各个器官和系统均得到充分的发育,避免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发育不完善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和猝死症的发生。
2育雏后期从2~4周末为肉鸡的育雏后期,此时以生长骨骼和肌肉为主,也是生长发育最为关键的时期,除了需要饲料中较高的蛋白质水平外,应保证含有足够的能量水平,建议每吨饲料中能量达到2800大卡,促使机体储备充足的能量,促进肌肉和骨骼的生长和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
蔡辉益-肉鸡动态模型

2、最早的动物生长模型
最早在1925年,Gompertz发表了关 于动物生长模型的一部分原始工作。随 后其他科学家研究了各种动物对管理、 遗传选择和日粮处理反应的标准生长曲 线。近年来研究焦点开始转向开发能被 养殖公司用于模拟动物反应、预测营养 需要和生产决策的商用软件
3、最低成本生长曲线
以色列Hebrew大学的Hurwitz等人开发 的模型(Hurwitz et al.,1978;Talpaz et al.,1991),能利用计算机确定氨基酸和能 量的每日生长需要量和维持需要量,可以估 测出每日增重所需的饲料成本,并利用所得 结果确定最低成本生长曲线,采用该模型开 发的软件Chickpot于1995年上市。NRC也 认为该模型对于估测部分氨基酸需要量有很 好的效果。
以大约300个营养水平组合试验为基础建 立,保证了其模拟和预测的准确性,经多 次试验验证,其决定系数(R2)达到99%
为目前精确性最高的肉鸡生长和营养需要 模型
全世界有100家以上的肉鸡联合生产企业正 在使用
5、 “精准养殖”的技术
此外,南非Natal大学的EFG软件开发公司、 King(2001)等人也先后开发了Edinburgh模型和 BPHL模型技术,均可给出体成分日累计沉积量、活 重、屠体和羽毛重、采食量、饲料转化率、热损失以 及限制性氨基酸沉积预测值,利用与沉积效率有关的 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系数和饲粮浓度限定蛋白质沉积 量,该模型技术还能用方程描述应激条件下的采食模 式和脂肪损失。这些技术的应用有力推动了“精准养 殖”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肉鸡企业的生产效益。
肉鸡动态营养需要及生长模型预测应 用技术研究进展
蔡辉益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所
什么是模型方法?
模型方法就是把研究对象(原型)的一 些次要的细节、非本质的联系舍去,从而 以简化和理想化的形式去再现原型的各 种复杂结构、功能和联系的一种科学方 法。作为一种现代科学认识手段和思维 方法,模型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即抽象化和 具体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
100
适量
273
VK
5~10
200
10~20
20~30
40~80
100
100
适量
503
维生素供给量的确定
维生素 硫胺素 核黄素 维生素B6 维生素B12 泛酸 叶酸 生物素 烟酸 维生素C 多维素保 险系数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5~10 10~20 10~
Baker和Easter(1976)
痛风
痛风(Gout)是由于尿酸盐沉积于内脏器官或关 节腔而形成的一种代谢性疾病。
肾脏尿酸盐沉积关节病变 输卵管囊肿临床剖检时较为常见,可 见于各种日龄的蛋鸡或肉 仔鸡。
痛风(蛋白质代谢紊乱)
碳水化合物的营养
1、构成细胞和组织的成分
糖脂、糖蛋白、多糖——功能物质
维生素供给量的确定
维生素 多维素保 险系数 预混料3 个月 饲料类 型 环境温 度 舍饲笼 养 劣质脂 肪 球虫 其他疾 病与应 激 合计
VA
2~ 3
50~100
10~20
20~30
100
100
适量
318
VD
5~10
50~ 60
10~20
20~30
100
适量
198
VE
1~ 2
30
10~20
20~30
维生素拮抗 烟酸 B12
胆碱 B11
VC B2
VA VD K 泛酸钙
B1
(1)维生素的作用与需要量
维生素作用 营养作用 食欲促进 防病治病 维生素需要量确定 中国饲养标准 VE:8 mg/KG NRC饲养标准 VE:22 mg/KG 品种标准(PIC) VE:66 mg/KG 抗应激(或免疫) VE: 100~150 mg/KG Vc——重要性!
AA平衡:日粮中的各种EAA的数量和相 互间的比例正好与动物本身的维持和生产的需 要量相符合。
氨基酸不平衡对动物生产水平的影响(猪增重)
日 粮 赖氨酸与CP水平 赖氨酸 (%) 日粮І(高梁+大豆 饼) 日粮Ⅱ (高梁+花生 饼) 日粮Ⅱ +赖氨酸 日粮Ⅱ +花生饼 1.07 0.54 1.07 1.07 粗蛋白(%) 20.2 20.2 20.2 40.0 生产性能 增重 (g) 540 250 420 310 增重/ 饲料 0.52 0.36 0.41 0.44
非营养物质的调控作用及其应用
各种非营养性添加剂: 抗生素、益生素、酶制剂、食欲增进剂、饲料改良 剂,抗氧化、防霉剂等。 应用的基础: 对畜产品质量、环境无污染问题 各种营养物质基本平衡。
肉鸡的营养需要及研究 进展技术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杨在宾 2008,5 济南
一、饲料工业对养殖业 的贡献
食物、营养——现实生活
糖尿病——能量 高血脂、血压——能量 脂肪肝——能量 通风病——蛋白质 减肥与增胖 早熟
饲料、营养——动物健康
玉米——小麦 蛋鸡——食盐 空怀母猪——怀孕母猪 肉鸡——维生素 猪——腹泻 奶牛——蹄页炎
粪
FFA+甘油一脂+其 它
未消化脂肪
1、鸡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2、脂肪的性质
水解作用——酸、碱、酶 酸败作用——微生物、湿度、温度 酸价——一克脂肪中游离的脂肪酸消耗 KOH的毫克数。 氧化作用——不饱和脂肪酸
饲料中的脂肪:
饲料保存的限制因素 鱼粉、肉粉 冬天——骨粉发热 夏天——鱼粉自燃 油脂——酸败
(2)影响维生素需要量的因素
参考标准:NRC、ARC、GB、品种手册? 生产水平:维持的倍数? 饲料加工:料型、制粒、膨化、发酵 配伍禁忌:烟酸——泛酸钙 胆碱、Vc——其他维生素 环境因素:酸、碱、光、热 疾病因素: 饲养方式:
维生素与动物生产水平
维生素 A D E K 硫胺素 核黄素 尼克酸 B6 泛酸 生物素 叶酸 B12 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增重 + + 产肉 产卵 + + + 繁殖 + 孵化 + + + ++ + 产乳*
矿物质协同作用 P Na
Ca Mg k
CI Fe S Co Zn Mo Mn Cu Se I
矿物质拮抗作用 P Na
Ca Mg k
CI Fe S Co Zn Mo Mn Cu Se I
产生的拮抗 P
Ca Mg k
Fe
Zn Mo Mn Cu I
2、维生素平衡与营养需要量
维生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颉抗作用、协同作用 氯化胆碱、 维生素C 烟酸
A:分娩 B:性成熟 C:体成熟 O:受精
(2)组织器官的生长规律:
体组织的生长规律: 骨骼→ 肌肉 → 脂肪 肾周脂肪→ 皮下脂肪 →肌肉内脂肪
动物体成分变化规律示意图
含 量 脂肪
蛋白质 水分 灰分 年龄
3.体成分的变化规律:
生 长 势 骨骼 肌肉 脂肪
骨骼
肌肉
脂肪
性成熟
体成熟
日龄
三、肉鸡营养需要特点
合计 115 110 115 115 110 118 103 110 115
维生素中毒问题
危险水平 高度 中等 维生素 维生素A 维生素D 烟酸 维生素E 维生素C 低度 硫胺素 核黄素 维生素B6 维生素K 泛酸 轻微 生物素 叶酸 维生素B12 供给量的倍数 10~30 10~20 50-100 100 100-1000 500 100-500 100-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3、动物体脂肪沉积效率
年龄顺序: ——26岁人易发胖 ——60-90kg猪易肥育 ——牛肉烹调方法 脂肪沉积顺序: 内脏脂肪——皮下脂肪——肌间脂肪 动物品种: 猪——禽——牛羊——兔(马)
矿物质和维生素的营养
1、矿物质的调控作用及其应用
矿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颉抗作用、协同作用 利用高剂量进行某一生产目的: 高锌、碘、硒等保健食品的生产 一种元素的高剂量对其他元素的需要量的影响
常用饲料的限制性氨基酸
饲料种类 玉米 杂交玉米 小麦 高梁 大麦 大豆饼 棉籽饼 花生饼 芝麻饼 葵籽饼 亚麻籽饼 玉米胚饼 鱼粉 肉粉 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赖 色 赖 赖 赖 蛋 赖 赖 赖 赖 赖 赖 色 色 第二限制性氨基酸 色 赖 苏 苏 ? 苏 苏 ? ? ? ? 色 ? ?
氨基酸的平衡
饲料 (口腔) 胃 和 小 肠
蛋白质 蛋白质 肽 氨基酸
NPN NPN 氨的剩余物 尿素 氨 氨基酸
肝 脏
大 肠
细菌蛋白质
氨 组 织 代 谢 尿素 尿中内源N
体 组 织
氨基酸 蛋白质 肽
粪
粪中代谢N 未消化蛋白质
尿
必需氨基酸种类
对于生长期动物需要的EAA有一下十种:
赖氨酸(Lys) 蛋氨酸(Met)色氨酸(Trp)组氨酸(His) 精氨酸(Arg)亮氨酸(Leu)异亮氨酸(Ile)苯丙氨酸 (Phe) 苏氨酸(Thr)缬氨酸(Val)
注:*产乳一项中:+——母猪;++——母猪和母牛
饲料加工过程对维生素需要量的影响
维生素 维生素A 维生素D 维生素E 维生素K 硫胺素 核黄素 维生素B6 维生素B12 泛酸 叶酸 生物素 烟酸 维生素C + + + + + + + + + + + + 微量元素 + + + + + + + + + + + + + + 制粒温度 + + 光 + + 饲料酸性 + + + + + + + + + 饲料碱性 氯化胆碱 + +
Tansky 和Baker(1976)
氨基酸不平衡对动物生产水平的影响(雏鸡)
日粮 Lys与CP水平 Lys(%) 日粮Ⅰ (玉米+大豆饼) 日粮Ⅱ (玉米+芝麻饼) 日粮Ⅱ +Lys 日粮Ⅱ +芝麻饼 日粮Ⅱ +芝麻饼+Lys 1.10 0.56 1.10 1.10 1.46 CP(%) 20.3 20.3 20.3 38.0 38.0 生产性能 增重(g) 243 68 222 144 181 增重/饲料 0.66 0.36 0.61 0.44 0.46
二、肉鸡生长的概念和 规律
1、生长的概念 生长动物:指从出生到身体各器官、组织和躯体 各部分都发育成熟时的动物, 即从出生→体成熟 生长:指动物体肌肉、骨骼、内脏和其他组织器 官在形体上的增加;
从营养化学的角度来分析,生长又可分为“生长” 和“肥育”; 生长:指动物体内Ca、P和蛋白质的沉积。 肥育:指动物体内脂肪的贮积。
4、碳水化物的消化吸收过程
1 单 胃 动 物 碳 水 化 物 的 消 化 、 吸 收
口腔 真胃 碳水化合物
(可溶性 可溶性 可溶性 不可溶性) 不可溶性 不可溶性 葡萄糖 未消化可溶性 VFA 不可溶性 血液VFA 血液葡萄糖
小肠
大肠
粪可溶性
甲烷 粪不可溶性
粪便
气体甲烷
5、粗纤维的营养
①作为潜在能源物质: ②填充动物消化道:粗纤维吸水后膨胀,且难消 化从而充满胃肠,给鸡以饱感。 ③CF可刺激消化道粘膜,使其分泌更多的消化 液,还可促进消化道蠕动,从而有利于食糜排 空。 ④CF可妨碍其它营养物质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