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装配教程(强烈推荐)

UG装配教程(强烈推荐)
UG装配教程(强烈推荐)

7.4.2 产生爆炸效果

1.爆炸组件

在新创建了一个爆炸图后视图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接下来就必需使组件炸开。

UG/装配中组件爆炸的方式为自动爆炸,即基于组件关联条件,沿表面的正交方向自动爆炸组件。选择菜单命令【装配】→【爆炸视图】→【自动爆炸组件】,或者是在爆炸图编辑工

具栏中点击图标,系统将打开一个类选择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点击Select All(选择

所有的)按钮选种所有组件就可对整个装配进行爆炸图的创建,若利用选择球选择则可以连续的选种任意多个组件,实现对这些组件的炸开。

完成了组件的选择后将会弹出一个【爆炸距离设置】对话框,用于指定自动爆炸参数,如图7-81所示。

图7-81 设置爆炸参数

该对话框各个选项说明如下:

1)Distance(距离)

该选项用于设置自动爆炸组件之间的距离,自动爆炸方向由输入数值的正负来控制。

2)Add Clearance(增加间隙)

该选项用于增加爆炸组件之间的间隙。它控制着自动爆炸的方式:如果关闭该选项,则指定的距离为绝对距离,即组件从当前位置移动指定的距离值;如果打开该选项,指定的距离为组件相对于关联组件移动的相对距离。

在对话框中输入距离后,若空置Add Clearance(增加间隙)选项,单击OK(确定),则完成一种自动爆炸方式的操作,其过程和结果如图7-83所示。

图7-83 完成自动爆炸

在该对话框中输入了距离值后,再选中Add Clearance(增加间隙)选项,单击OK(确定)键,就可以实现另一种自动爆炸的效果,如图7-84所示。

图7-84 完成自动爆炸

自动爆炸只能爆炸具有关联条件的组件,对于没有关联条件的组件不能用该爆炸方式。

2.爆炸效果调整

采用自动爆炸,一般不能得到理想的爆炸效果,通常还需要对爆炸图进行调整。

在UG/装配中选择命令【装配】→【爆炸视图】→【编辑爆炸】,或者是在爆炸图编辑工具栏中点击图标,系统将会打开一个类选择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要求用户选择需

进行调整的组件,如上一节中所建立的自动爆炸图,其组件炸开后并没有呈现装配时的真实步骤,用户可以利用该命令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在打开的类选择对话框中选取组件。

同时将会弹出爆炸组件对话框,该对话框可以实现单个或是多个组件位置的调整,在该对话框中输入所选组件的偏移距离和方向后单击Apply(应用)键,既可完成该组件位置的调整,如图7-85所示。

图7-85 编辑爆炸视图

该对话框中各个选项具体说明如下:

1)选择

该选项用于选择要编辑的爆炸组件。

2)移动对象

该选项用用于定义组件爆炸移动的方向和距离。

3)只移动手柄

该选项用于控制坐标控制手柄的移动。

4)距离

该选项用于指定爆炸的距离。

5)点构造器

该选项用于指定爆炸组件移动到的目标点。

6)矢量构造器

该选项用于指定爆炸组件移动的方向。

7)非爆炸

选择该选项使组件回到爆炸前位置,该选项只有在组件爆炸后才激活。

使用说明:

选择编辑爆炸功能,弹出如图7-85所示的对话框,用鼠标选择要编辑的组件,然后按鼠标中键(或者用鼠标点选“移动对象”),这时屏幕上出现坐标控制手柄,可以直接用鼠标点选目标点,则组件会随之移动到该点位置。也可以用鼠标点选坐标控制手柄的方向箭头,该方向箭头显示为红色,则选中了移动方向,然后在距离对话框中输入移动的距离,即可完成组件的爆炸编辑。

7.4.3 编辑爆炸图

1.复位组件

在UG/装配中选择命令【装配】→【爆炸视图】→【组件不爆炸】,或者是在爆炸图编辑工具栏中点击图标,选择该图标后,弹出类选择对话框。选择要复位的组件后,单击OK

(确定)即可使已爆炸的组件回到其原来的位置。

2.删除爆炸图

选择命令【装配】→【爆炸视图】→【删除爆炸图】,或者是在爆炸图编辑工具栏中点击

图标,选择该图标后系统弹出选择爆炸图对话框,其中列出了所有爆炸图的名称,可在列表框中选择要删除的爆炸图,删除已建立的爆炸图,如图7-87所示。

图7-87 选择爆炸图对话框

注意:在图形窗口中显示的爆炸图不能直接删除。如果要删除它,先要将其复位。

3.切换爆炸图

在爆炸图编辑工具栏中有一个下拉菜单,其中各个选项为用户所创建的和正在编辑的爆炸图。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该下拉菜单中选择要在图形窗口中显示的爆炸图,进行爆炸图的切换,如图7-88所示。同时,用户也可以选择下拉菜单中的选项No Explosion(无爆炸)隐藏各个爆炸图。

图7-88 爆炸图编辑工具栏

4.隐藏组件

隐藏组件是将当前图形窗口中的组件隐藏。

选择命令【装配】→【爆炸视图】→【隐藏组件】,或者是在爆炸图编辑工具栏中点击图

标,系统将会打开选择组件对话框。选择组件的方法有多种,既可在组件列表中选择组

件,也可通过输入组件名称来选择组件,还可在图形窗口中直接选择组件,选择的组件将以高亮度显示。完成组件选择后,单击OK(确定),则所选组件在图形窗口中隐藏5.显示组件

显示组件是将已隐藏的组件重新显示在图形窗口中。

选择命令【装配】→【爆炸视图】→【显示组件】,或者是在爆炸图编辑工具栏中点击图

标,系统将会打开选择组件对话框。选择组件的方法有多种,既可从组件列表框中选择组件,也可通过输入组件名称来选择组件。完成选择组件后,单击OK(确定),则所选组件重新显示在图形窗口中。如果没有组件隐藏,执行此项操作时,会出现信息提示窗口,说明不能进行本项操作。

7.4.4 爆炸图创建实例

1.爆炸图的建立

在UG主界面中打开一个装配文件,选择命令【应用】→【装配】打开UG/装配的主界面,

此时将会在界面上弹出装配工具栏。在装配工具栏中点击爆炸图按钮 (Exploded View),

系统将会自动的打开爆炸图编辑工具栏。在该工具栏中点击生成爆炸按钮 (Create

Explosion),将会弹出创建爆炸图对话框,要求用户为新爆炸图命名。输入新的爆炸图的名称后单击OK(确定)键,即完成了一个新爆炸图的建立,如图7-89所示。

图7-89 爆炸图的建立

2.爆炸效果的创建

新的爆炸图建立之后该工具栏中的其他选项将自动被激活。在UG/装配中爆炸图爆炸效

果的创建方式为自动爆炸,点击爆炸图编辑工具栏中的自动爆炸组件按钮(Auto-Explode Components),将会打开一个类选择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选择Select All (选择所有的)选项,单击OK(确定)完成对整个装配的选择。系统将会弹出一个爆炸距离设置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输入爆炸距离值为50,同时选中Add Clearance(增加间隙)选项,完成爆炸效果的设置,如图7-90所示。

图7-90 完成爆炸效果的设置

设置完后单击OK(确定)键,在UG的图形窗口中将会自动的显示自动爆炸后的效果图,如图7-91所示。

图7-91 爆炸效果的创建

3.爆炸图的编辑

完成自动爆炸后,用户可以观察到一般的爆炸效果都不是很好,需要用户进一步的对各个零部件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表现装配结构的爆炸图。

在爆炸图编辑对话框中点击编辑爆炸视图按钮(Edit Explosion),系统将会打开编辑爆炸视图对话框,利用选择球在图形窗口中选种需要进行调整的组件。如图7-92所示,为了调整两个没有自动炸开的组件的位置,选种其中一个组件,同时,在编辑爆炸视图对话框中点击移动对象选项。

图7-92 爆炸图的编辑

系统将会自动出现坐标系控制手柄,如下图所示用鼠标选择坐标系控制手柄的X轴方向(要在X轴的箭头位置点选),则对话框中距离数值对话框被激活,输入距离数值40,设置完成后单击Apply(应用),就可以实现该组件位置的调整,如图7-93所示。

图7-93 爆炸图的编辑

按照上述操作方法,对位置不合适的组件都进行进一步的调整直至得出最理想的爆炸效

果,最后结果如图7-94所示。

图7-94 最后爆炸结果

7.5 装配工程图

7.5.1 装配工程图概述

对于装配图用户可以用所述方法来生成投影视图、向视图、剖视图和局部放大图等,并进行尺寸和文本标注。本节主要介绍装配工程纸的建立、剖视图中不剖零件的处理、引入爆炸图和进行装配轴测图局部挖切的方法。

下面介绍装配工程图建立的一般步骤:

1.打开一个装配部件模型,在主菜单条上选择【应用】→【工程图】菜单项,进入工程图设计模块。

2.此时主菜单条上将增加一个图纸下拉菜单。在主菜单条上选择【图纸】→【编辑】菜单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图样尺寸大小和比例等参数,如图7-95所示。

图7-95 【设置图样】对话框

3.接着进行相关参数设置。在主菜单菜上选择【预设置】→【可视化】菜单项,在弹出的对话框图中,选择名称/边界选项卡,将视图名称和边框设置为关闭。同时在主菜单条上选择【预设置】→【视图显示】菜单项,在颜色/线型/宽度部分,设置线型为不可见的。

4.选择添加视图图标。根据表达装配结构的需要,在图样中添加主视图、投影视图、向视图、局部放大图和剖视图等。

5.根据需要,在各视图中添加中心线、部件序号和其它符号。

6.在各视图中标注尺寸、形位公差和相关文本。

7.引入图样和产生装配明细表。

8.调整各视图的布局,使各视图处于理想位置。

7.5.2 部件剖切特性编辑

在装配部件的剖视图中,有的部件一般不需要剖开,如螺栓、螺母、销钉等标准件。

要使这些部件在剖视图中不剖,有两种方法可以实现:一是通过为部件指定不剖属性;二是在建立剖视图后,通过对剖视图的编辑,使部件不剖。

1.为部件指定不剖属性

要使某部件在装配的剖视图中不剖开,则要为该部件指定不剖属性。指定部件属性的具体方法,在7.2.2.4节中已经介绍,这里不再重复。

在指定部件属性的过程中,当弹出输入部件属性名称对话框时,输入Section-Component 为属性名称;当弹出输入部件属性值对话框时,输入No为属性值。这样,该部件就指定了一个不剖属性,如图7-96所示。

图7-96 设置不剖属性

在装配部件的各剖视图中,该部件不被剖开,如图7-97所示两边螺钉的属性值为No没有被剖开,而中间的螺钉属性值为Yes而被剖开。

图7-97 不剖效果

2.编辑剖视图

选择图标,系统将会打开一个编辑剖视图对话框。该对话框中的选择视图图标自动激活,可在视图名称列表框中选择视图,也可在图形窗口中选择视图,所选视图在图形窗口中高亮度显示。

选择视图后,选择组件图标自动激活。可在视图中选择要编辑的组件,一次可选多个组

件,所选组件在图形窗口中自动以高亮度显示,如图7-98所示。

图7-98 编辑剖视图对话框

编辑剖视图对话框选项说明如下:

1)使不被剖切

选择该选项,为所选组件指定不剖特性。

2)使被剖切

选择该选项,为所选组件指定剖切特性。

3)删除特定视图

该选项移去视图指定的特性。

4)视图中所有的

该选项用于选择多个相同组件。打开该选项,在选择一个组件后,则同一视图中的多个相同组件全部选择。

完成组件选择后,应设置组件剖开选项。如果要使组件在该剖视图中不剖开,应打开Make Non-Sectioned(使不被剖切)选项,单击OK(确定)或Apply(应用),则完成所选组件剖切特性编辑工作。但剖视图编辑后,图形没有变化,需要更新视图才能看到编辑效果。

选择【图纸】→【更新视图】菜单项,从弹出的【更新视图】对话框中选择All(全部)选项,单击OK(确定)或Apply(应用),则视图更新,从中可看到剖视图的编辑效果。

7.5.3 引入爆炸图到装配工程图

爆炸图的用途之一是将其引入到装配工程图中,使装配结构更加清晰,方便装配工程图的阅读。

1.引入爆炸图

要将爆炸图引入到装配工程图,首先要在UG/装配应用中生成爆炸图,然后,再到工程图应用中将其引入。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在建模图形窗口中单击右键,弹出如图7-99快捷菜单,选择【替换视图】→【三角轴侧图】菜单项,改变视图到等轴侧视图TFR-TRI。

图7-99 快捷菜单

2)在TFR-TRI(三角轴侧图)视图中建立或打开一个爆炸图。

3)在主菜单上选择【应用】→【工程图】菜单项,进入工程图应用。

4)选择【图纸】→【添加视图】菜单项,弹出添加视图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选择图标

输入视图。

5)在对话框的视图列表框中选择TFR-TRI(三角轴侧图)视图。将鼠标移到图形窗口,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单击鼠标左键,则爆炸图就被放置在了装配工程图之中。

注意:三维模型图与TFR-ISO(等轴侧图)视图关联,而爆炸图与TFR-TRI(三角轴侧图)视图关联,因此引入爆炸图时应选择TFR-TRI(三角轴侧图)视图。如果返回到Modeling (建模),隐藏TFR-TRI(三角轴侧图)视图中的爆炸图,再回到Drafting(工程图),即使更新视图,在Drafting(工程图)中的爆炸图也不会隐藏。

2.为爆炸组件添加轨迹线

在Drafting(工程图)中,为爆炸图中的爆炸组件添加爆开的轨迹线,能更清楚地表达组件的装配关系。为爆炸组件添加轨迹线的步骤如下:

1)设置轨迹线参数。在主菜单上选择【预设置】→【对象】菜单项,弹出【预设置对象参数】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设置对象类型为直线、设置颜色为黄色、设置线型为长点划线,如图7-100所示。

图7-100 完成爆炸轨迹线的添加

2)将鼠标定位在爆炸图上,单击右键,弹出右键快捷菜单。此时,弹出菜单中的扩展菜单项激活,选择扩展菜单项,则所选爆炸视图独占窗口。

3)选择【插入】→【曲线】→【基本曲线】菜单项,弹出基本曲线对话框,关闭线串模式,应用直线功能,在爆炸组件与基础组件之间绘制直线作为爆炸轨迹线。

3.添加自定义爆炸图

由于TFR-TRJ(三角轴侧图)视图是从顶一前一右3个方向观察模型,因此,插入到工程图中的爆炸图其方向是固定的。如果要改视角,观察某些局部,用一般引入TFR-TRI(三角轴侧图)视图的方法难以满足要求,需要自定义爆炸图。自定义爆炸图的步骤如下:1)在建模状态,按建立爆炸图的方法,在TFR-TRI(三角轴侧图)视图中建立爆炸图。并旋转爆炸图到合适方位。

2)选择【视图】→【操作】→【另存为】菜单项,弹出【存储工作视图】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输入自定义爆炸图的名称,单击OK(确定)。

3)再到工程图状态中,选择【图纸】→【添加视图】菜单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图标引入自定义爆炸图到工程图中。

4)如果轨迹线要穿过中间组件,则轨迹不能连续。此时可用与某坐标轴或边缘平行的绘线方式,用屏幕点在组件间分多段绘制直线。

7.5.4 四分之一剖切图

在装配工程图中,用户可以通过对轴测图进行局部挖切,创建一个四分之一剖视图,来表达装配部件的内部结构,这种表达方式更加直观明了。

对装配轴测图进行四分之一剖视的方法是先建立与轴测图中关联的剖切线,再用局部剖切方法利用建立的剖切线进行剖切,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打开一个装配文件,同时在UG的主界面中选择菜单项【应用】→【工程图】,系统将

会在主菜单项中添加图纸菜单项,同时UG界面转换为工程图工作界面。在工程图工作界面中选择菜单项【图纸】→【添加视图】或者在工具栏中点击图标,将会弹出【添加视图】对话框,如图7-101所示。

图7-101 【添加视图】对话框

2.在弹出的添加视图对话框中选择图标输入视图,并且在对话框的视图列表框中选择TFR-ISO(三角轴侧图)选项,设置Scale(缩放比例)为0.2,其他各个选项取默认值,同时在图形窗口中拖动系统自动显示的方框将其放置在装配工程图中合适的位置(即引入一个轴测图),如图7-102所示。

图8-102 引入一个轴测图

3.将鼠标定位在轴测图上,单击右键,弹出右键快捷菜单将其中的扩展菜单项激活。选择扩展之后则所选轴测图独占窗口,可建立与轴测图关联的对象,对该轴测图进行各种操作。在UG主菜单项中选择【工作坐标系】→【原点】命令,在弹出的坐标系创建对话框中建立一

个XY平面与部件底面重合的坐标系,移动坐标原点至部件底面中心位置,如图7-103所示。

图7-103 移动坐标系

4.选择【插入】→【曲线】→【矩形】命令,在轴测图的底面上绘一个矩形。使其中一

个顶点与坐标原点重合。如图7-104所示。

图7-104 创建一个矩形

5.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右键快捷菜单中选择选项扩展,返回装配工程图。选择产生局部剖的图标局部剖,弹出【局部剖切】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选择创建选项,则选择视图图标被激活,在图形窗口中选择轴测图或者在该对话框的视图列表框中选择视图,如图7-105所示。

图7-105 【局部剖切】对话框

系统将会自动激活指定基点图标,选择轴测图轴端的中心作为剖切的基点,如图7-106所示。

图7-106 选择剖切基点

6.指定基点后,将剖切方向图标激活,并提示指定剖切方向,按点到点的方法,分别选择两个同轴圆环的圆心,产生如图7-107所示方向矢量。

图7-107 选择剖切方向

7.设置完了剖切方向之后,开始设置剖切工具线。在对话框中选择剖切线图标,同时在图形窗口中选择开始创建的矩形线,如图7-108所示。

图7-108 选择剖切线

8.最后在该对话框中单击Apply(应用)键,系统将会自动完成轴测图的剖切,在图形窗口中显示部件3(压气机轴)的四分之一剖视图,如图7-109所示。

图7-109 四分之一剖视图

Arduino智能小车安装说明

Aduino智能小车安装说明 产品概述: 该套件可以智能判断引导线并检测躲避障碍物,可实现自动导引和避障功能,AS-4WD寻线避障移动机器人使用Mini红外寻线传感器感知引导线,使用Mini红外避障传感器感知障碍物。 充电开关 步骤1:准备工作 ?将导线剪成要求长度,在其端部将导线的外皮剥除,镀锡。 ?将准备好的热缩管均匀的用斜口钳剪成6段 ?将充电接口和拨动开关焊接好接线,注意图中拨动开关的连接,一定要按照图示进行操作!(拨动开关具有单向导通特性)。 步骤2:连接充电接口和拨动开关 将两个部件连接到一起之前要把热缩管套到红色短导线上

用扎带将导线整理好,是其显得规整一些,然后用斜口钳把扎带多余的部分去掉,这样一个既能充电又能作为开关使用的充电开关就做好了 电源连接线图示

平台安装步骤 步骤1:平台侧板电机安装 两侧电机安装相同,注意安装前将电机接线用电烙铁焊接好,套上热缩管加热塑封。使用零件:平台侧板*2个、直流减速电机*4个、M3*25螺丝*8个、M3六角螺母*8个 步骤2:平台底板安装 使用零件:步骤1中安装好电机的侧板*2套、平台底板*1个、M3*6螺丝*4个

步骤3:双H桥电机驱动板安装 驱动板安装方向随意,注意同侧电机接线方向顺序,保证同侧电机转向是相同的。 使用零件:步骤2中的组合体、双H桥直流电机驱动板*1个、M3*10尼龙柱*4个、M3六角螺母*4个、M3*6螺丝*4个

步骤4:电池盒安装 电池盒可用双面胶固定,后轮电机接线需插入杜邦线帽,接入步进电机接口 使用零件:电池盒*1个或锂电池*1块 步骤5:4WD端板安装 使用零件:4WD端板*1个、步骤4中的组合体*1个、M3*6螺丝*4个、M3六角螺母*4个

高清车牌识别系统安装与调试介绍册(详细版本)

高清智能车牌识别系统安装与调试手册 V2.1(详细版本)

智能车牌识别停车场管理系统简介 智能车牌识别停车场管理系统是我司根据当前市场发展与客户的需要,开发 出来的一款以车辆车牌作为车辆进出车场主要凭证,同时可辅以IC卡刷卡、可 实现固定车辆和临时车辆收费、基于以太网的停车场管理系统。该系统支持多通 道进出与图像对比、满足复杂的收费需求;数据处理速度快、信息存储安全、扩 展性强,能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合适的停车场系统解决方案。 主要特点: ●正常情况下,完全以车牌作为出入场凭证 ●对临时车牌可进行精确收费,月租车牌过期后可进行临时收费,有效地防止停 车费用的流失 ●具备脱机与脱网功能。在脱机与脱网时,月租用户可自由出入 ●车牌识别一体机可代替传统的视频系统,不需要补光灯、摄像机等。成本 低,有较强的竞争力 ●支持多种车牌识别器,客户可选择面多 ●提供多种网络显示屏,可播放与显示广告词、出入场欢迎词、时间、剩余 车位、收费金额等

目录 第一章系统配置 (1) 1.1系统相关材料、器件的准备 (1) 1.1.2 软件清单 (1) 1.2工具需求 (1) 第二章软件安装 (1) 2.1 PC机型及配置的选择 (1) 2.1.1硬件环境 (1) 2.1.2 软件环境 (1) 2.1.3 局域网通讯环境 (2) 2.2 数据库安装 (2) 2.3 停车场系统软件安装 (10) 第三章车道信息显示屏安装 (14) 3.1车道信息显示屏安装 (14) 3.6车牌识别相机的安装接线 (15) 第五章系统调试 (17) 5.1网络的组建 (17) 5.2 系统初始化设置 (20) 5.2.1启动SQL Server服务器 (20) 5.1.3 数据库创建配置 (22) 5.1.4 运行车牌识别系统服务服务器 (26) 5.1.5 车牌识别系统初始化 (26) 5.1.5.1管理员登录 (26) 5.1.5.2系统参数初始化 (26) 5.1.5.3创建岗亭 (28) 5.1.5.4创建通道 (29) 5.1.5.5设置收费规则 (31) 5.1.5.6注册车牌 (33) 5.12 数据整理与系统备份 (34)

高清车牌识别系统安装与调试手册V2.1(详细版本)

高清智能车牌识别系统安装与调试手册 V2.1(详细版本)

智能车牌识别停车场管理系统简介 智能车牌识别停车场管理系统是我司根据当前市场发展与客户的需要,开发 出来的一款以车辆车牌作为车辆进出车场主要凭证,同时可辅以IC卡刷卡、可 实现固定车辆和临时车辆收费、基于以太网的停车场管理系统。该系统支持多通 道进出与图像对比、满足复杂的收费需求;数据处理速度快、信息存储安全、扩 展性强,能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合适的停车场系统解决方案。 主要特点: ●正常情况下,完全以车牌作为出入场凭证 ●对临时车牌可进行精确收费,月租车牌过期后可进行临时收费,有效地防止停 车费用的流失 ●具备脱机与脱网功能。在脱机与脱网时,月租用户可自由出入 ●车牌识别一体机可代替传统的视频系统,不需要补光灯、摄像机等。成本 低,有较强的竞争力 ●支持多种车牌识别器,客户可选择面多 ●提供多种网络显示屏,可播放与显示广告词、出入场欢迎词、时间、剩余 车位、收费金额等

目录 第一章系统配置 (1) 1.1系统相关材料、器件的准备 (1) 1.1.2 软件清单 (1) 1.2工具需求 (1) 第二章软件安装 (1) 2.1 PC机型及配置的选择 (1) 2.1.1硬件环境 (1) 2.1.2 软件环境 (1) 2.1.3 局域网通讯环境 (2) 2.2 数据库安装 (2) 2.3 停车场系统软件安装 (10) 第三章车道信息显示屏安装 (14) 3.1车道信息显示屏安装 (14) 3.6车牌识别相机的安装接线 (15) 第五章系统调试 (17) 5.1网络的组建 (17) 5.2 系统初始化设置 (21) 5.2.1启动SQL Server服务器 (21) 5.1.3 数据库创建配置 (23) 5.1.4 运行车牌识别系统服务服务器 (27) 5.1.5 车牌识别系统初始化 (27) 5.1.5.1管理员登录 (27) 5.1.5.2系统参数初始化 (27) 5.1.5.3创建岗亭 (29) 5.1.5.4创建通道 (30) 5.1.5.5设置收费规则 (32) 5.1.5.6注册车牌 (34) 5.12 数据整理与系统备份 (35)

新双电机智能小车组装教程

电机支架 M3*8螺丝 M3螺母 金属底板 电机 M3*6螺丝 双电机智能小车装配教程 准备工作:备好螺丝刀、十字套筒、配套螺丝、相关支架。 组装过程:组装前对照我们的发货清单检查下物品是否齐全。 检查好了我们就开始组装。 1. 拿出金属底板、电机支架、M3X8螺丝、M3螺母如下图组合在一起: 2. 拿出电机,将电机装到上面支架上。用M3*6螺丝固定好如下图: 正面 反面 正面 侧面

正面 M3*6螺丝 M3*8螺丝 3. 拿出6mm 联轴器跟车轮分别装到电机输出轴上,如下图所示: 4. 拿出多功能支架固定在金属底板上,如下图所示: 反面 联轴器 车轮 侧面放大视图 M4*6 M3螺母 多功能支架

支撑板 (锁 M3*8螺丝) 注意:舵机的输出轴在这侧 M3*22铜柱 (反面锁M3*8螺丝) M3螺母 M3*10螺丝 5. 拿出舵机装在上面多功能支架上(舵机默认在中间位置,不要人为转动输出轴),如下图: 6. 拿出M3*22铜柱、支撑板分别固定在底板上如下图:

7.拿出相关支架,按下图组装在一起: 把两个轴承放进转向杯里,大小轴承里外各放一个,使轴承完全卡进转向杯里。 8.然后将轮子跟这个转向杯用M4X20螺丝、M4自锁螺母装在一起。如下图: 自锁螺母这头用十字套筒套住,另外一边用螺丝刀转动M4x20螺丝,不要锁太紧要保证轮子能够自如转动。用这种方法装好两个轮子放在一旁。

M2*35螺丝 舵盘支架 注意:这里用套筒跟小扳手紧固的时候不要将M2自锁螺母完全锁死,要保证其与底板之间有一点空隙。 舵盘 舵盘 M2小扳手 9. 将两个前轮安装到上面支架上,如下图所示: 10. 拿出一个金属舵盘跟舵盘支架,将舵盘跟舵盘支架依次装在舵机上如下图: M3*6螺丝 套筒 注意:这里舵盘安装时两孔之间连线要保证在水平跟垂直位置。 M2自锁螺母

智能循迹小车详细制作过程

(穿山乙工作室) 三天三十元做出智能车 0.准备所需基本元器件 1).基本二驱车体一台。(本课以穿山乙推出的基本车体为例讲解) 2).5x7cm 洞洞板、单片机卡槽、51单片机、石英晶体、红色LED 、1K 电阻、10K 排阻各一个;2个瓷片电容、排针40个。 3).5x7cm 洞洞板、7805稳压芯片、红色LED 、1K 电阻各一个;双孔接线柱三个、10u 电解电容2个、排针12个、9110驱动芯片2个。 4).5x7cm 洞洞板、LM324比较器芯片各一个;红外对管三对、4.7K 电阻3个、330电阻三个、红色3mmLED 三个。 一、组装车体 基本设计思路: 1.基本车架(两个电机一体轮子+一个万向轮) 2.单片机主控模块 3.电机驱动模块(内置5V 电源输出) 4.黑白线循迹模块

(图中显示的很清晰吧,照着上螺丝就行了) 二、制作单片机控制模块 材料:5x7cm洞洞板、单片机卡槽、51单片机、石英晶体、红色LED、1K电阻、10K排阻各一个;2个瓷片电容、排针40个。 电路图如下,主要目的是把单片机的各个引脚用排针引出来,便于使用。我们也有焊接好的实物图供你参考。(如果你选用的是STC98系列的单片机在这里可以省掉复位电路不焊,仍能正常工作。我实物图中就没焊复位)

三、制作电机驱动模块 材料:5x7cm洞洞板、7805稳压芯片、红色LED、1K电阻各一个;双孔接线柱三个、10u电解电容2个、排针12个、9110驱动芯片2个。 电路图如下,这里我们把电源模块与驱动模块含在了同一个电路板上。因为电机驱动模块所需的电压是+9V左右(6—15V 均可),而单片机主控和循迹模块所需电压均为+5V。 这里用了一个7805稳压芯片将+9V电压稳出+5V电压。 +9V

智能车安装图文教程

直插发光二极管,直插电解电容都有正负极之分,长脚为正,短脚为负。贴片发光二极管从正面看注意有标记的一边为负极,标记可能是一个小点,或一条细线。 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点亮后肉眼看不出来,可以借助手机摄像头观察,就可以判断这个 发光二极管好坏。 找出集成电路的引脚1:贴片集成电路的正面有一个小凹点,这个凹点对应的引脚就是 引脚1,双列直插集成电路的正面边沿有一个小缺口,把这个集成电路的缺口朝上放,缺口左边第一个引脚就是引脚1.

电机没有正负极之分,但是需要注意两个电机的接法要相同。

四路红外线感应二极管的灵敏度调节 红外感应灵敏度控制原理: 图1 如图1,红外线接收二极管D2反接在电路中,其反向电流会随着受到的红外光线照射量的大小而变化,红外光线增强,反向电流增大。R2上的电压增大。这个电压输出到电压比较器的一个输入端3。电压比较器的另外一个输入端2的电压通过可调电阻Rp1调节。当电压比较器的3脚电压高于2脚电压时,比较器输出1(5V),发光二极管D3两端电压相同,不会发出光亮。当3脚电压小于2脚电压时,比较器输出0V,D3正偏导通,发出光亮。调节RP1,使比较器的2脚电压变得很低。当D2受到及小的红外光照射时,比较器3脚的电压也会比2脚高,使得比较器输出5V电压,D3截止。调节Rp1使比较器的2脚电压升高,这样就需要更大的红外线照射量才会使比较器输出5V。这样就实现了红外感应灵敏度调节。 调节灵敏度:。用于循黑线时,将红外线收发二极管对准黑线。调节RP1,使得D3刚好处于点亮状态,(比较器2脚电压只比3脚高一点点,比较器输出0),这样,红外线感应灵敏度就调好了。用于避障时,将红外接收二极管对准空旷的地方(前方没有障碍物) ,调节RP1,使得D3刚好处于点亮的状态,(比较器2脚电压只比3脚高一点点,比较器输出0),这样,红外线感应灵敏度就调好了。 在智能车上,采用集成电路LM339,他是一个四路电压比较器,在内部有四个独立的电压比较器,只要知道如何调整其中一个的灵敏度。其余相同。

51智能小车安装指导说明书V1.0

POWSOS-51小车安装指导说明书 V1.0 版本说明: 2014-8-13V1.0

POWSOS-51智能小车的电源模块、驱动模块均已焊接到小车底盘上(底板正面焊接芯片),红外小板也焊接完毕,超声波模块固定需自行焊接。 材料清单: 小车底板1片 POWSOS-51主板1片 驱动电机固定支架4片 超声波小板1片 超声波模块1片 红外小板1片 电池盒1个 驱动电机(带变速箱)2只 舵机(带舵机臂,螺丝)1包 万向轮1只 M2x25螺丝(带螺母)2颗 M3x25螺丝(带螺母)4颗 M3x5螺丝16颗 M3x11铜柱8颗 M3x30铜柱2颗 轮胎2只 杜邦线(母对母)26pin 驱动电机导线2对(共4根)由电池引线截取4cm长便可14500锂电池1对 104瓷片电容2颗

安装步骤: 1.取M3x11铜柱4颗,M3x5螺丝4颗。安装ARDUINO UNO主板固定铜柱,POWSOS-51主板先不安装。如图: 2.焊接驱动电机引线,引线可以从电池盒线(较长有多余)截取,约4CM长,红黑各两段。引脚面向自己,左正右负,引线另一端暂不焊接到底板,以免安装电机时有妨碍。焊接方式如图:

为减少驱动电机电磁干扰(主要影响舵机,舵机不使用的时候必须拔掉插头,免得损坏),在电机两极就近焊接104瓷片电容(电容脚不要搭到电机壳和万向轮等金属):(之后照片未拍摄电容,望谅解) 取4片电机固定支架,M3x25螺丝(带螺母)4颗,把驱动电机固定到底板。

首先,插入一片固定支架到内侧插槽,另取一片安装到驱动电机上: 然后扣到底板上,注意左右电机安装方向,紧固螺丝:(另一侧重复步骤)

智能车制作全过程

智能车制作全过程 (本人在很久以前做的一辆用来比赛的智能车--获得华北一等奖,全国二等奖,有许多可改进地方.) 下面我们来立即开始我们的智能车之旅: 首先,一个系统中,传感器至关重要.

"不管你的CPU的速度如何的快,通信机制如何的优越,系统的精度永远无法超越传感器的精度" .是的,在这个系统中,传感器的精度,其准确性就显得至关重要.如果你问我传感器的电路,呵呵,我早就和大家分享了,在我发表的日志中,有一篇<<基于反射式距离传感器>>的文章就详细的说明了传感器的硬件电路以及可以采取的信号采样方式. 传感器安装成一排,如上面排列.(就是个一字排列,没有什么特别) 接下来,看看我们如何处理传感器得到的信息:

大家看到了.结构很简单,我们已经搞定了传感器通路.下面我们来看看多机的控制方面的问题:

其实,不管是便宜还是比较贵的舵机,都是一样的用法.舵机的特点就是不同的占空比方波 就对应着舵机的不同转角.当然不同的舵机有不同的频率要求.比如我用的这个舵机:方波频率50HZ。 仔细看,和后轮之间有一条皮带的这个貌似电机的东西,就是我的速度传感器,它的学名叫"旋转编码器".这个器件的特点就是:每转一圈,就会从输出端输出一定的脉冲,比如我这个旋转编码器是500线的,就是转一圈输出500个脉冲.因此,我只要在单位时间内计数输出端输出的脉冲数,我就可以计算出车辆的速度.显然,这个速度可以用来作为PID速度调节的反馈. 现在有了反馈,我们需要的是调节智能车驱动电机的速度了,如何来调速,就成了必须解决的问题了.我用的是驱动芯片MC33886.

其实,这个芯片就是一个功率放大的模块.我们知道,单片机输出的PWM信号还是TTL信号,是不能直接用来驱动电机的.非要通过功率模块的放大不可.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就像上次我给大家画的哪个电子琴电路的放大电路一样: 看上面的那个三极管,就是将TTL电路的电流放大,才能够来驱动蜂鸣器.其实这里的这个MC33886就是这样的一个作用.而且我们自己也完全可以用三极管自己搭建一个这样的功率放大电路,当然,驱动能力肯定不如这里的这个MC33886(如我们用三极管就搭建了超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