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风貌规划设计导则共77页文档

合集下载

(精品)城市风貌规划设计导则

(精品)城市风貌规划设计导则
百牙山塔和清溪塔是城市中重要的历史地 标,也是城市天际轮廓线上的重要标志。
杏花村位于城市东南,与历史城区有着密 切的联系,是城市重要的历史和人文景观 资源。
自然山水、历史景观和人文景观共同构筑 了池州城市景观特色意象。
皖江
百牙山塔
清溪塔
平天湖
杏花村
白洋河
清溪河 孝肃街
齐山
4.城市景观分区
依据城市空间整体框架及总体规划功 能布局,将城市划分为若干景观分区。 池州城市景观分区包括
老城历史文化风貌区 杏花村文化旅游区 站前综合商贸风貌区 城北滨江风貌区 中心城综合风貌区 齐山-平天湖风景区 湿地森林景观区 东部现代产业风貌区 东部新城风貌区
5.城市景观结构分析
通过景观结构确定城 市景观要素的类型和位置, 建立要素之间的区位逻辑 和空间秩序,确保城市景 观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池州城市景观结构由 自然环境基底、生态景观 廊道、人工景观组团等景 观要素组成。
史景观,发展城市现代景观,焕发城市活力与生机。
百牙山塔 平天湖 池州傩戏
2.城市风貌规划原则
保育自然风景 尊重环境特征
规划应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过程和格局的完整性,突显山水城市风貌特征。尊 重和利用地形地貌、植被等自然生态要素,使得自然形态和人工建设在空间上达 到和谐组合并相互衬托。
保护历史风貌 延续城市文脉
二、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4.建筑学理论
建筑风格:欧陆、现代、传统(园林、徽派等)
1、传统徽派建筑的基本特 “青砖出檐长、马头白粉墙” 。 第一,显露山水。
第二,淡雅简约。
第三,尺度宜人。
第四,重细部装饰。
第五,建筑用材:因地制宜。 第六,建筑形式具有多样性。
2、新徽派建筑 第一,“徽而新” “徽而新”——充分吸取徽派传统建筑及聚落的特征和风貌,对 窗楣、门楣以及马头墙、屋脊等徽派元素进行简化,主要应用在低层 和多层建筑中。

内蒙建设风貌导则

内蒙建设风貌导则

内蒙建设风貌导则1.引言1.1 概述内蒙建设风貌导则是指在内蒙地区进行城乡建设时要遵循的规划准则和建设原则。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重要的边疆省区之一,面积广阔,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

为了保护内蒙地区的自然风景和文化遗产,规划建设一个宜居宜业的城乡环境,内蒙建设风貌导则应运而生。

内蒙建设风貌导则旨在引导内蒙地区的城乡规划和建设向着宜人宜业、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在制定导则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内蒙地区的生态环境特点和资源利用问题,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目标。

通过制定内蒙建设风貌导则,可以规范内蒙地区的建设规划与设计,统一建设形象和标准。

导则不仅包括了建筑和景观设计的要求,还涉及到内蒙地区的气候特点、土地利用、水资源管理等多个方面。

这些要求旨在保护内蒙地区的自然生态,提升城乡环境品质,打造与内蒙人文和自然特色相融合的城市和农村环境。

内蒙建设风貌导则的制定和实施需要积极倡导合理、生态、可持续的发展理念,鼓励科学技术的应用,保护文化遗产和传统建筑,提倡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

同时,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内蒙建设风貌导则的认识和理解,形成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共同参与内蒙地区的城乡建设和保护。

通过遵循内蒙建设风貌导则,我们可以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呈现出独特的地域特色和建设风貌。

内蒙古自治区将能够开创一个既宜居宜业、又富有内蒙特色的美好未来。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整体框架和内容安排,它对于文章的逻辑性和阅读体验都非常重要。

本文的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通过概述来简要介绍内蒙建设风貌导则的主题内容,明确文章的研究方向。

接着,详细描述文章的结构,说明各个部分的目的和内容安排,以帮助读者在阅读全文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重点。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核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通过对内蒙建设风貌的背景进行深入探讨,包括历史文化背景、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分析,从而为后续的建设风貌导则提供理论依据。

南平风貌管控导则

南平风貌管控导则

南平风貌管控导则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南平是一个历史悠久、风景优美的城市,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遗产,南平市制定了《南平风貌管控导则》,旨在规范城市建设和保护传统文化,使南平的历史风貌得以延续和发展。

第二,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南平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是一个自然环境优美的地方,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在城市建设中,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自然景观。

市政府要加大对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治理力度,建设绿色城市,让市民和游客都能享受清新的空气和优美的自然风光。

第四,加强文化产业发展。

南平拥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传统产业,应该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和发展力度。

市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吸引更多的文化企业和机构进驻南平,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要加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结合,打造一批具有南平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第五,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南平市政府要加强城市管理力量,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要加大对乱搭乱建行为的查处力度,保持城市的整洁和有序。

要加强市容环境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市容市貌的美观和整洁。

只有做好城市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展示南平的优美风貌,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南平风貌管控导则》是南平市政府为了保护和传承城市历史文化而制定的重要文件,对于规范城市建设、保护文化遗产、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南平市政府能够认真贯彻实施导则,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工作,让南平这座美丽的城市更加繁荣和宜居。

第二篇示例:南平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城市,拥有着独特的风土人情和建筑风貌。

为了保护和传承南平的历史文化遗产,加强城市风貌管理,南平市政府制定了南平风貌管控导则。

一、总则南平风貌管控导则的制定目的是为了规范城市建设,维护南平城市的形象,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该导则适用于南平市境内所有建筑、景观和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和施工。

片区 风貌管控导则

片区 风貌管控导则

片区风貌管控导则
一、总则
本导则旨在规范片区风貌管控,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确保片区风貌与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保护等要求相符合。

二、管控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城市规划确定的片区范围内的风貌管控。

三、管控原则
1. 整体性原则:片区风貌管控应从整体出发,确保片区内各类建筑、景观、公共空间等元素协调统一。

2. 保护性原则: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景观等应采取保护措施,保持其原有风貌特色。

3. 可持续性原则:片区风貌管控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确保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4. 公众参与原则: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片区风貌管控,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充分体现城市居民的共同意愿。

四、管控措施
1. 制定片区风貌规划: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结合片区特点,制定片区风貌规划,明确建筑风格、景观设计等方面的要求。

2. 严格控制建筑高度:在片区内应合理控制建筑高度,保持与周边环境协调,避免对城市天际线造成不良影响。

3. 统一建筑色彩:鼓励采用与周边环境协调的建筑色彩,避免过于突兀的颜色搭配。

4. 规范店面装修:对片区内店面装修进行规范管理,确保其与整体风貌相协调。

5. 完善公共空间:合理规划片区内公共空间,如绿地、广场等,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6. 保护历史文化: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地区、建筑等采取保护措施,禁止随意改建、拆除。

7. 执法与监管:加强执法与监管力度,对违反风貌管控要求的建筑、景观等进行整改或拆除。

五、附则
本导则由城市规划部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城市风貌规划设计分析PPT文档56页

城市风貌规划设计分析PPT文档56页
城市风貌规划设计分析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56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城市风貌规划设计

城市风貌规划设计

外狮子山拥有众多的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是下关区的一大亮点。
2 场地概况—地貌水文分析
水文:规划区域西临长江、东临护城河、弧形铁轨遗迹内留有
大兴池
长江:世界第三大河,中国第一大河,途径南京下关区,是规
划场地中最大的地理优势及自然资源优势,临江码头的兴建所带 动的水上运输一度繁荣了整个下关。
护城河:下关区护城河主要围绕着狮子山,流经绣球公园,是
研究篇· 现状分析
3 现状分析—用地性质分析
规划场地用地主要为: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居住用地,此外还有文物 古迹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医疗卫生用地、公共绿地等。
规划场地现用地较多的为工业用地,很多废弃的工厂,从中可以看出下 关过去繁华的景象。但如今那种繁华已然逝去,很多工厂失去了其旧有 的功能,处于待开发、待修建阶段。
大观天地
大观天地二楼入口
绣球公园
大马路粮食仓库旧址
承德路
承德路待拆民居
承德路
大马路粮食仓库旧址
兴安路
扬子饭店旧址
废弃铁轨
规 划 场 地 现 状 土 地 利 用 性 质 图
3 现状分析—交通分析
公路 民国首都计划时期规划成了下关区的道路框架结构,主 要干道有:中央北路、中山北路、建宁路、大马路、江 边路、永济大道、和燕路、虎踞路、热河路、热河南路、 大桥南路、幕府西路、幕府东路等。 铁路 铁道线路:宁铜铁路、京沪铁路(途径)、京沪高铁(途 径) 火车站:南京西站(位于龙江路8号,一等编组站,不办 理客运,直属上海铁路局) 航运 轮渡:宁浦线 码头:中山码头 港口:南京港 过江通道:南京长江大桥、南京地铁3号线(在建)、南 京地铁4号线(在建) 规划场地中道路 快速路:郑和中路—郑河北路 主干道:中山北路、建宁路 次干道:热河路 支路:江边路、公共路、大马路、龙江路、哈尔滨路、承 德路

城市风貌设计导引(完整资料).doc

城市风貌设计导引(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第一章城市风貌设计导引1.1 基本原则城市风貌设计是对本次规划的进一步诠释,旨在通过保护、创造和发展优美的物质空间形态,提高环境质量,丰富城市内涵,凸显城市特色和个性。

规划以建设具有适宜居住的产业区为总体目标。

突出“北山南水,水绕城流”的地域风貌特色,强调对区内空间的总体要求,并为下层次的规划提供依据。

从城市总体形象、空间景观格局、公共空间系统、景观环境、空间尺度及色彩设计等方面,将城市景观中心与滨水岸线以及各功能组团,共同构建成一个完整、系统的城市景观环境,并遵循以下原则:⏹整体性和独创性相结合的原则,创造生态与现代城市新区风貌特色相结合的产业新城景观环境;⏹充分重视开放空间和道路作为空间构图骨架的作用,注重道路和开放空间的界面设计;⏹生态环境与人工环境相结合,注重保护原生态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街区;⏹构筑现代化城市环境,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系统组织城市开放空间,强化街道空间的特色,创造高品位的城市空间环境;强化细节,注重城市天际线的设计以及城市色彩控制。

1.2 总体形象控制总体形象控制是对形成城市总体意向的重要场所的控制。

总体意向的形成是通过常规的视点观察城市及城市活动,因此,城市的观景点和形成景观的城市区域是城市设计总体形象控制的具体内容。

总体形象控制的要点在于:依托秀才山以及秀才山水库良好的环境背景形成借景和对景,并通过加强与自然生态用地、河渠等绿地的沟通与联系,精心营造自然生态休闲景观区。

通过严格限制其开发强度和高度,保护山及河渠等自然景观的视觉通达性。

通过加强绿化和活动设施,与公园、街头绿地、商业和旅游休闲绿地等绿化开敞空间共同构筑现代化生态型城区的景观基准面。

依托景观基准面,通过武广高铁、广乐高速、昆汕高速等横贯规划区的道路防护绿化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主体构架,衬托合作区总体城市形象;以秀才山核心区形成主要自然生态休闲中心;以中央服务区城市中心地段展示城市界面;最终逐步形成脉络清晰的城市风貌区和城市轮廓。

安徽 建筑风貌 导则

安徽 建筑风貌 导则

安徽建筑风貌导则1. 引言安徽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建筑遗产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为了保护和传承安徽的建筑文化,制定安徽建筑风貌导则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安徽建筑风貌导则的内容和要求。

2. 建筑风貌导则的目标安徽建筑风貌导则旨在保护和传承安徽独特的建筑风格,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

具体目标如下:•保护重要历史遗迹和传统建筑;•统一城市规划和建设标准;•增强城市整体氛围和特色;•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尊重。

3. 建筑风貌导则的内容3.1 建筑样式安徽建筑以明清时期典型民居为代表,注重布局、结构、装饰等方面。

在设计新建或改造项目时,应参考传统民居样式,并适当融入现代元素,保持建筑风格的连贯性和延续性。

3.2 建筑材料传统安徽建筑多采用木结构和砖瓦材料,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在新建项目中,应尽量使用传统材料,并注重保护和传承传统工艺。

3.3 建筑色彩安徽建筑以黑、白、灰为主色调,简洁而典雅。

在设计新建或改造项目时,应遵循传统色彩搭配原则,并适度运用现代色彩,以提升整体效果。

3.4 建筑比例安徽建筑注重均衡与协调的比例关系,在设计新建或改造项目时,应遵循传统建筑比例原则,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3.5 建筑细部装饰安徽建筑细部装饰精美独特,如门窗、雕花等。

在设计新建或改造项目时,应注重细节处理,并尊重传统工艺技术。

3.6 绿化与景观安徽建筑注重庭院景观和绿化环境,传统民居常有四合院和花园。

在设计新建或改造项目时,应注重园林景观设计,并合理规划绿化空间。

3.7 建筑保护与修缮保护传统建筑是建筑风貌导则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维修、保护和修缮传统建筑时,应注重原汁原味的恢复,尽量使用传统材料和工艺。

4. 建筑风貌导则的实施为了有效实施建筑风貌导则,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和标准;•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传统建筑保护的认识;•加强监督和执法,严格执行相关规定;•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共同推动建筑风貌保护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