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中药材荠菜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中药材荠菜市场调查报告1. 引言本报告是对中药材荠菜市场进行的调查研究。
荠菜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降血脂等药用价值。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荠菜市场的销售情况、价格变动、消费者需求和供应商情况,为相关企业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2. 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共计调查了10个主要中药材市场。
问卷内容包括销售商的基本信息、荠菜的销售情况、价格信息和消费者需求等。
实地观察主要观察了荠菜的摆放位置、销售区域和供应商数量等情况。
3. 调查结果3.1 销售商信息调查结果显示,在10个中药材市场中,有7个市场销售荠菜。
销售荠菜的商家主要是中药材店和农产品市场。
其中,中药材店占比60%,农产品市场占比40%。
3.2 销售情况荠菜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较高的销售量。
调查发现,每个销售商每天平均售出荠菜约100斤。
荠菜的销售量在周末和节假日会有所增加。
3.3 价格变动根据调查结果,荠菜的价格在不同市场和季节呈现一定的差异。
荠菜的平均价格为每斤20元人民币。
其中,价格较高的主要是一些高档中药材店,价格达到30元/斤以上。
3.4 消费者需求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对荠菜的需求较高。
荠菜主要被购买用于烹饪和药用。
消费者普遍认为荠菜具有清热解毒、养肝明目等功效。
3.5 供应商情况荠菜的供应主要由农民和批发商提供。
调查发现,供应荠菜的农民主要来自山区和农村地区,他们通过批发商将荠菜送到市场销售。
4. 结论通过对中药材荠菜市场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荠菜的销售情况良好,消费者对荠菜的需求较高。
荠菜的价格在不同市场和季节有所差异,但整体趋势相对稳定。
供应商主要由农民和批发商提供,他们通过市场销售荠菜。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讨荠菜的营养成分、药用价值和种植技术等方面的问题,以推动荠菜产业的发展和应用。
以上是本次2024年中药材荠菜市场调查报告的内容,供参考。
亳州市中药材市场调查报告

亳州市中药材市场调查报告
一、引言
亳州市是中国安徽省的一个地级市,也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城市。
中药材市场
在亳州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报告通过实地调查,对亳州市中药材市场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二、市场概况
亳州市中药材市场主要集中在市区内的老字号药店和药材市场,产品种类繁多,从常见的人参、黄芪、当归到稀有的石斛、冬虫夏草等应有尽有。
市场规模较大,每天都有大量顾客光顾,交易繁忙。
三、市场调查结果
1. 产品品质
经过调查发现,亳州市中药材市场的产品质量整体较好,很多药材都是当地种植,无添加剂,顾客对产品的品质普遍给予了好评。
2. 价格水平
在亳州市中药材市场,价格相对较为合理,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相比于其他
城市来说价格并不算高,受到消费者青睐。
3. 市场特色
亳州市中药材市场在产品的种类和规模上有一定的独特性,在周边地区有一定
的知名度,也吸引了一些外地顾客前来选购。
四、市场发展趋势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亳州市中药材市场有着良好的基础,市场趋势较为乐观。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中药的需求量将会继续增长,市场潜力巨大。
五、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亳州市中药材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但也需要不断完善市场监管机制,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吸引更多顾客前来购买。
建议市场管理者加强和药农的合作,推广当地优质中药材,提高市场竞争力。
以上是对亳州市中药材市场的调查分析报告,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2024年双黄连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双黄连市场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双黄连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抗菌和抗病毒的功效。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双黄连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本文通过对双黄连市场进行调查,旨在了解其市场潜力和竞争态势。
二、市场规模根据本次调查的数据,双黄连市场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双黄连市场总规模达到XX亿元,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保持每年X%的增长率。
双黄连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在医药行业中有较高的市场渗透率。
三、市场需求1.双黄连的主要需求方为药品生产企业。
在疫情期间,双黄连的抗病毒功效备受关注,使得需求量大幅增加。
2.医疗机构也是双黄连的重要需求方。
双黄连作为配方中药的一部分,被广泛应用于抗感染和抗炎方面。
3.部分个人消费者也购买双黄连制品,希望通过食用双黄连来增强免疫力和预防疾病。
四、市场竞争双黄连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目前市场上有多家相关企业在生产和销售双黄连产品。
竞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品质量:品牌企业注重产品的质量控制和研发创新,以提供更好的效果和口碑。
2.品牌知名度:已有知名品牌的企业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竞争优势,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其产品。
3.定价策略:企业通过灵活的定价策略来争夺市场份额。
一些企业采取低价策略来吸引消费者,而其他企业则通过高品质和高价格来树立高端形象。
五、市场展望根据市场调查和分析,双黄连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中国医药市场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将为双黄连市场提供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需要注重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以区分自己并赢得更多市场份额。
六、结论双黄连市场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和竞争压力。
企业在生产销售双黄连产品时需要注重产品质量和研发创新,建立知名品牌和良好口碑,并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
只有不断满足市场需求,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长期发展。
中药材调查报告

中药材调查报告中药材调查报告(一)近年来,中药材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
中药材以其独特的疗效和药理作用,对人们的健康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研究中药材,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首先对中药材的生长环境进行了考察。
中药材的生长环境往往与它的药用价值密切相关。
我们发现,大部分中药材喜好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例如人参、黄芪等,它们通常生长在土壤肥沃、气温适宜的山区地带。
而一些寒性中药材,如柴胡、防风等,喜欢生长在寒冷干燥的高海拔地区。
我们还对中药材的栽培和采收进行了了解。
中药材的栽培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和经验。
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中药材的栽培过程需要精细的管理,如控制灌溉量、施肥、病虫害防治等。
同时,对于一些不易栽培的中药材,如野山参、野生枸杞等,采取野生资源保护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在中药材的调查过程中,我们还对各种中药材的功效和临床应用进行了了解。
中药材通过复杂的化学物质成分,对人体的机能产生积极的调节作用。
例如,人参具有补气养血、益精填髓的作用,常用于调理失血过多、气血不足等病症。
黄芪则是一种常用的免疫调节剂,它能增强人体免疫力。
通过对中药材的功效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中药材进行保健和治疗。
最后,我们对中药材的市场现状进行了调查。
中药材已经成为市场上的热门商品之一,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然而,我们也发现市场上不乏一些劣质的中药材产品,给消费者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因此,在购买中药材时,我们应该选择正规渠道和有信誉的品牌,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中药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同时也是世界居民健康的重要资源。
通过对中药材的生长环境、栽培和采收、功效和临床应用以及市场现状的调查,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利用中药材的价值和优势。
希望通过我们的调查报告,对中药材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中药材调查报告(二)本文是对中药材调查结果的详细阐述。
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不仅对中药材的生长环境、栽培和采收、功效和临床应用以及市场现状进行了了解,还深入研究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药材的特点。
玉林中药材市场调查报告

玉林中药材市场调查报告玉林中药材市场调查报告一、市场概况玉林是中国南方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城市,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
中药材市场作为玉林农产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连接农民和消费者的桥梁作用。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玉林中药材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市场规模玉林中药材市场位于市中心,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
市场内设有200个摊位,供应各类中药材。
调查发现,市场每天平均流量约为500人次,其中以老年人居多。
市场年销售额约为2000万元人民币。
三、主要中药材品种在玉林中药材市场,主要的中药材品种包括人参、黄芪、当归、川芎、白芍等。
这些中药材被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具有较高的市场需求。
四、供应链与质量控制市场上的中药材供应主要来自于当地农民和周边地区的种植户。
农民通过与市场的合作,将自己种植的中药材直接供应给市场,确保了供应链的可追溯性。
市场方对于供应商的中药材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市场上销售的中药材符合国家标准。
五、市场竞争玉林中药材市场面临着来自其他农产品市场的竞争。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提高,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市场开始涉足中药材销售。
为了保持市场竞争力,玉林中药材市场通过提供更多的品种和优质的服务来吸引消费者。
六、消费者需求调查显示,玉林中药材市场的消费者主要是老年人和中医药爱好者。
他们购买中药材的目的主要是保健和治疗疾病。
消费者对于中药材的质量和来源非常关注,更倾向于购买有机种植的中药材。
七、市场发展趋势随着中医药的国际化趋势,玉林中药材市场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市场方应积极与国内外中医药机构合作,推广玉林中药材的品牌和知名度。
同时,市场方还应加强对中药材的质量控制,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八、结论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到玉林中药材市场的规模和现状。
市场在供应链和质量控制方面做得较好,但仍面临着来自其他农产品市场的竞争。
未来,市场方应抓住机遇,与国内外中医药机构合作,提升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发展壮大玉林中药材市场。
中药材调查报告

中药材调查报告一、引言中药材是指用于中医药治疗,能够保健养生的天然药材。
自古以来,中药材在中医药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使用中药材。
本文将对中药材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特点、应用和市场情况。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
实地走访主要是参观中药材市场和种植基地,了解中药材的来源和采集方式;问卷调查则是通过在线调查平台,针对中药材的消费者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中药材的认知和使用情况;文献研究主要是查阅相关的中医药文献和行业报告,了解中药材的研究进展和市场变化。
三、中药材的特点中药材有以下几个特点:1. 天然药材中药材大多采自天然植物,对人体无毒副作用。
与西药相比,中药材的疗效更加温和,对身体的负担较小。
2. 综合疗效中药材通常具有多种功效,可以综合治疗多种疾病。
例如,黄芩具有清热解毒、抗炎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感冒、肠炎等多种疾病。
3. 个体化治疗中药材的治疗方法因人而异,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等个体差异进行调配。
这种个体化的治疗方式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四、中药材的应用中药材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中医药治疗中药材是中医药治疗的核心,广泛用于中医药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
中药材可以通过不同的煎煮、炮制等方式进行制剂,并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发挥最大的疗效。
2. 食疗保健中药材不仅可以治疗疾病,还可以作为食物的调味料或主要成分,用于食疗保健。
例如,人参可以作为滋补品使用,对身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3. 化妆品与护肤品中药材在化妆品和护肤品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许多中药材具有抗氧化、美白、保湿等功效,可以用于制造高品质的化妆品和护肤品。
4. 养生保健品中药材作为养生保健品的销售也逐渐增加。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中药材来维持身体健康,并提高免疫力。
五、中药材市场情况根据调查分析,中药材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
目前,中药材市场的年销售额稳步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中药材市场调查报告(共6篇)

中药材市场调查报告(共6篇)第1篇:新版中药材调查报告张掖市中药材种植情况调查甘肃中药材生产主要集中于中南部的高寒阴湿贫困区,是甘肃变自然条件劣势为特色资源优势的主导产业之一,种植中药材也是贫困地区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最具潜力的发展之路。
全省有70个县区种植中药材,其中10个县种植面积在5万亩以上,3个县种植面积20万亩以上,尤其以“中国当归之乡”岷县,“中国黄芪之乡”陇西县,“中国党参之乡”渭源县最为著名。
在我省中药材主产区,中药材产值占农业产值相当大的比例。
如2005年当归、党参、黄芪的产值占岷县农业产值的60.7%,占渭源县农业产值的39.25%,占陇西县农业产值的20.87%,占漳县农业产值的21.86%,占临潭县农业产值的22.47%,占康乐县农业产值的19.62%。
张掖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发展中药材种植。
中药材种植除民乐作为六大支柱产业之一有了一定的发展外,其他各县的面积都较小,张掖甘州区、山丹县每年的面积在1000---5000亩间浮动,其他县也有零星种植,年份间差异很大,种植区域大都分布在安阳、花寨、陈户乡等干旱缺水山区。
2021年,张掖市中药材种植面积6.63万亩,比上年增长0.77万亩。
其中,民乐县种植面积5.81万亩,占全市的87.6%,2021年中药材种植情况与上年基本相同。
因此,这次中药材种植调查,我们以民乐县为主,对民乐种植中药材比较集中的乡镇,民联、三堡、六坝、顺化、新天、丰乐、南古进行了种植情况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涉及种植面积较大的柴胡、板蓝根、孜然、黄芪、甘草、王不留行等。
一、种植现状1、形成了一定的区域优势:中药材作为民乐县重点培育发展的六大特色农产品之一,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民乐县成功引进试种板蓝根、甘草、柴胡、孜然等中药材以来,中药材就以效益好的优势,迅速得到农民群众认可,种植面积快速膨胀。
到2002年高峰时,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7.2万亩,占全县总播种面积的近20%,总产量达到4.5万吨。
中药材调查报告

中药材调查报告中药材调查报告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中药材在近年来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药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进行了一次中药材的调查研究。
一、中药材的历史和传统应用中药材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应用。
自古以来,中药材就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保健养生。
中草药的独特功效和疗效得到了众多人们的认可和信赖。
二、中药材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中药材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中药材来调理身体和治疗疾病。
中药材的发展趋势也变得更加多元化,包括中药材的标准化生产、现代化加工技术的应用以及中药材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等。
三、中药材的种植与采集中药材的种植和采集是中药材产业链的重要环节。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中药材的种植和采集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一些中药材的种植技术和采集方法仍然较为落后,导致中药材的质量和产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其次,一些中药材的采集过程中存在过度采集和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对中药材的资源保护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四、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问题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一些中药材存在着质量不合格和安全隐患的问题。
这主要是由于中药材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规范操作和管理不到位的情况。
为了保障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我们建议加强对中药材的监管和管理,推行严格的质量检测标准,并加强对中药材生产企业的执法检查。
五、中药材的现代化加工技术为了更好地利用中药材的药用价值,现代化加工技术在中药材的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现代化加工技术,可以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并制成各种剂型,如中药饮片、中药浸膏等。
这不仅提高了中药材的利用率,还方便了人们的使用。
六、中药材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药材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对于中药材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可以促进中药材的国际化发展,提高中药材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材市场调查报告
要想进入一个新的市场,调查是少不了的,有了市场,便有了行情。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中药材市场调查报告,欢迎查看。
中药材市场,从传统淡旺季角度来讲正是处于由旺季向淡季过渡的时间节点,从实际销售情况来看,销量并不如往年同期,已有伏天淡季的味道,XX年淡季来得要早。
从区域板块来讲:河北地产区域品种领涨市场,大多数品种出现价格上涨。
从商家投资信心来讲:长线投资商活跃;中短线投资商观望;加工专业户、下乡收购商贩购货热情提高,市场投资指数应该说是达到XX年以来的最高值。
从品种监测数据来看:波动品种增多,且有逐步扩展势头,其带动作用和示范作用明显。
总之:在XX年1季度中药材市场出现“小阳春”行情背景下,延续了上涨行情,并且逐步放大影响,为二季度中药材市场行情奠定了好的基础!
生产:份种植已基本到后期。
虽然份药价上涨,也刺激了部分品种生产的增加,但因种植较强的季节性,整体扩种幅度并不大。
XX年药材生产整体处于缩减势头。
销量:从实际销售情况来看,结合常年经营商家反馈情况分析,抛开投资性、存储性“需求”,实际销量并不佳,仍保持低迷徘徊势头。
库存:销量下降,意味着库存增加,对于一些投资性品
种,货源只是从农民、商贩手中集中到商家仓库中,从甲地到乙地,从分散到集中,并未进入实际生产、使用环节。
从库存流通形态来讲:库存集中在商家群体的品种,尤其是少部分商家手中,有利于后期行情的发展;库存分散在农民手中的品种,其行情波动相对较为缓慢。
信心指数:价格整体不高,虽然大多数品种与下跌粮价相比,并未达到“伤农”价格,但当前社会基础、生产力、消费水平、资金实力已上一大台阶,价格再跌空间已小。
因此,农民卖货积极性不高,低价不售;商贩积极参与购销,加速货源流通;经营商家、加工户积极储备,在经营中寻求价涨收益,提高市场热度;投资商家已无套牢风险,虽无明确预期,但无价大跌的资金风险,通过时间换取收益而积极介入,加速市场升温。
因此,份信心指数上涨。
投资指数:经济下行,各行各业生意难做,中药材价位不高,加之行情周期性波动,因此引来业内、业外资金的关注,投资指数处于上升势头。
持货指数:农民惜售;商家增加储备,信心得到恢复,持货指数也处于上升势头。
加工指数:因实际需求不足,国家监管力度加大,加工指数处于疲软势头。
价格指数:随着份涨价品种增多,带动市场整体价格指数翘头上扬,打破前期“胶着”状态。
价格上涨,有利于提
高商家信心,带动投资热情。
从以上8项指标来看:生产指标、信心指数、投资指数、持货指数、加工指数处于正方,对市场有利好作用;库存指标、销量指标、加工指数处于反方,对市场有利空作用,从指标分析来看:当前市场尚未形成统一,商家对后市走向仍有分歧,虽然利多指标多于利空指标,但利空指标中的库存、销量起决定性作用,利多指标多为多波动、情绪化指标,随着时间推移,如库存、销量仍不见好转,则将反过来影响利多指标。
从目前看,市场情绪乐观,短期内市场有持续走强的信心支撑!
经济:从国家近期发布的份统计数据来看:M2增速下跌,民间投资断崖式下跌,说明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大,XX年中国经济将更可能以L形态发展。
经济下行,则支撑药材底部的工值、粮价也难有大波动。
XX-XX年的“大牛市”借助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则当前经济状态则必然也会对价格发展起到压制作用。
政策:XX年,是食品、药品监管年,监管力度呈现加大势头。
同时新药典的执行,也将影响生产、流通等环节的变化和调整,市场还处于“调整、适应期”。
天气:XX年最不确定的是天气因素,因超强厄尔尼诺现象,今年南涝北旱现象突出,势必会对一些品种生产、加工带来影响。
在投资情绪高涨的背景下:稍微的利好因素都有
可能被放大,从而带来价格的大幅波动,天气影响将成为XX 年中药材市场价格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
资金: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各阶层经济实力都是成倍的增加,药农、药商实力已大幅提高。
在当前资本时代,资金跨行业流通更加方便、快捷。
业内投资的增加,业外资金的流入,都将影响行情波动。
综合来看:经济下行压制价格;政策收紧影响销量;但天气和资金的不确定性,又导致行情的波动性。
XX年行情发展将呈现更多的不稳定性和多变性。
1. 区域板块监测
河北地产区域板块涨幅高于份中药材整体市场走势。
因河北地产板块于XX年、XX年已提前其它区域板块进入低谷调整期,因此,河北地产板块价格恢复也应早于其它区域板块品种。
份,河北地产区域品种出现普涨,部分品种涨幅接近一倍。
份中药材市场,河北地产区域品种表现不错,并且随着涨价品种增多,赚钱效应的示范,明显带动市场人气提升。
从我们监测的河北地产15个品种:天花粉从14-15元涨至20-25元,涨幅达40%。
射干从前期的16-18元涨至28-30元,涨幅达70-80%。
防风从10元涨至12-13元,涨幅达20-30%。
山药从-4元涨至6-7元,涨幅达80%。
菊花从18-20元涨至24-26元,涨幅达30%。
白术从5元
涨至7元,涨幅40%。
紫菀从10元涨至12元,涨幅达20%。
桔梗由18元升至22元,涨幅40%。
白芷由4元涨至-6元,涨幅达30%。
知母由13元涨至元,涨幅达15%。
苦地丁虽未产新,但商家已提前关注。
从以上看出:河北地产品种呈现普涨局面,一改前几年低迷、疲软势头。
多数品种价格上升,少部分品种行情也显坚挺。
行情涨幅较快、较猛,资本介入增多。
农民持货惜售,越涨越不卖;商家投资信心增强,资金持续介入,农民、商家共同作用,形成合力,促进行情上涨。
从监测15个品种来看,涨幅明显品种达到10个,价格坚挺品种5个,没有下跌品种。
其中涨幅超过50%以上的品种有2个,涨幅40%品种3个,涨幅20%品种4个,涨幅15%品种1个,说明地产市场整体走势较强,价格支撑因素较强,短期内,行情将持续坚挺。
河北地产板块涨幅第一,其次为四川产区,因麦冬强势上涨带动。
甘肃品种高位平稳运行。
东北品种涨跌不一,五味、平贝强势上涨,人参、细辛则显疲软。
云南三七、玛卡、草果等品种商家关注力度较高。
其它区域板块:南方品种因多雨、北方品种则天旱,但因尚不明朗,多数行情平稳运行。
2. 分类板块监测大宗家种类品种两极分化,价低品种关注商多,价虽高,但有减产因素关注力度高;普通家种品种,行情不高不低,则商家关注力度小,行情多数疲软。
野
生品种多数面临产新,行情整体以疲软为主,因在新常态经济下,工值对野生药材支撑作用到底有无变化,还需随着产新深入来证实。
二三类品种、小品种偶有热点出现,如吴萸、江西蔓荆子、枳实等都跃上高位。
从分类板块来看:家种品种关注力度提高;野生品种尚在犹豫观望,中小品种热点频出,说明市场利好因素在逐步聚集,将支撑市场短期内继续向好。
3. 用药部位分类监测
根茎类:常用品种110个,其中上涨30个,占比28%。
下降品种10个,占比仅9%,涨价品种多于跌价品种,反映在指数上则是趋势上涨,说明市场走势好于前期。
子仁类品种:常用监测品种90个,涨价品种15个,占比16%,跌价品种8个,占比9%,涨价品种仍多于跌价品种,从而侧证,市场仍处于强势。
全草、花叶类品种:总监测数100个。
涨价品种12个,占比12%;跌价品种10个,占比10%。
皮类、菌藻类:总监测数50个,涨价品种1个,跌价3个。
说明市场当前实际销售并不景气,此类品种外围商较少关注。
动物类:监测品种50个,涨价3个,跌价3个。
占比持平。
从以上监测数据来看:根茎类品种波动品种数量、波动
幅度都要高于其它类品种。
常用品种波动幅度高于不常用品种。
1. 商家:对于长线投资商来说:因资金实力较大,可选择价位偏低品种适当入手;对于中短期投资商来说,还是应看经济、政策、需求等情况进一步明朗。
对于常年经营商来说,应客观看待当前自己所经营品种现状,如果低价,可以适当增加储备。
对于业外资金来说:随着用药质量的规范,中药材市场门槛提高,也应充分了解市场后方可入手。
2. 厂家:随着价位波动频率的增加,厂家也应加强行情监测,对于自己用量较大的品种,应重点关注和跟踪;对于价位较低的品种,也应适当增加储备。
中药材指数上扬、涨价品种增多,商家信心、投资热情增加,这将为接下来行情波动奠定基础,但我们应看到,当前品种价格上涨,更多是“投资性需求”拉动,并不是实际需求所致,随着时间推移,行情反弹,投资热情降低,中药材市场将接受实际需求考验。
能否坚守住当前行情,下半年经济、实际需求将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