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采棉栽培技术
机采棉栽培技术

一
、
选 择 地 表 平整 、 土壤 肥 力 中等 以 上 连 片 、 面积 较 大 的 无埂 条 田 , 采 用 节水 滴 灌 地块 。犁 地 前 , 行 作 物茎 秆 粉 碎 还 田 且 进 和 化 肥深 施 , 条 件 的 多施 有 机 肥 。带 茬 灌 或 犁 地后 冬 灌 , 有 提
掌 握 , 般 每 67 一 6
1- 5千 克 。 52
后 滴 水 出苗 , 以躲 避 春 季 大风 、 低温 的影 响 , 实现 一 播 全苗 。 点 播 器 选 用 准精 量 点播 器 , 每穴 下 种 1 , 粒 空穴 率 小 于 2 播深 %。 控 制 在 25 3 . . 米 , 墒浅播 , - 5厘 适 种孔 覆 土 严 密 , 厚 1厘 米 。 土
二 、 种 机 械 播
6 7 用缩节胺 6 8 , 6 - 克 打顶后进行第 4次化 控 , 6 7 每 6
用缩节胺 9 1 。 - 2克
3水 肥 运 筹 .
犁地 时 全 层 施 肥 , 67 施 二 铵 1 克 、 机 复 混 肥 每 6 5千 有
5 0千 克 。 棉 花生 育 期 随 水 施 肥 , 个 生 育 期 滴 水 1 整 2次 左 右 ,
对 长 势 偏 旺 的 棉 田进 行 人 工 整 枝 , 下 旬 一 7月 8月 上 旬 打 老 叶 、 空枝 、 剪 抹赘 芽 , 善 棉 田通 风 透光 条 件 。 进 早 熟 。 改 促
打 顶 坚 持 “ 到 不等 时 、 到 不等 枝 ” 原 则 , 般 7月 5 枝 时 的 一
日开始 , 7月 1 0日结 束 。打顶 后 果枝 台数 保 留 8 9台 , - 自然 株 高理 种
坚持前期量小 、 花铃期量大、 后期量小的原则 , 67 施滴 每 6
机采棉配套农艺技术的研究与示范

采 净 率是 9 .% , 力 大 , 身 重 , 油量 相 应 比迪 47 马 机 耗 尔采 棉机 高 。 尔采棉 机 滚筒分 布前 后排 列 , 面采 迪 单 收 , 净率 9 . 采 33 %。
共施 10 10千克标 肥 。 2 ̄ 3
浅埋 4 8厘米 ,  ̄ 有利 于水肥 吸 收 , 到保 墒 、 水 、 起 节 提
单纯使用脱落宝时 的推荐剂量是 2 ̄ 0克/ 6 米 54 67 ,
效果好 , 但成本 太 高 。 落宝 与 乙烯利 的混 合 液较 经 脱 济, 虽然 也 可 达 到脱 叶效 果 , 易 降低 棉 花 的 品质 。 但 使用 乙烯 利 以后 , 叶 易焦 脆 , 棉 枯死 后 仍 与棉 叶枝 相 连 , 械采 收时 , 棉 叶片杂 质偏 高 。 机 籽 施 药机械 以高架 袖筒式喷雾机械 最好 , 能漏喷 , 不 对后期 旺长 棉 田喷施两 次 , 保证 有 足够 的水 量 。 并 二、 采棉 机采 收技 术要 求 1采棉 机 性能有 待进 一 步提 高 , 芳草 湖农 场 自 19 开 始推 广 机 采棉 技术 , 9 9年 现
高肥料利用率等作用。前几年 , 滴灌毛管 1 厘米行 O
距旁置 , 利于水分吸收 , 不 毛管旁渗直径达到 4 O厘
米 ,滴 水 时 间在 1 时 以上 ,而在 1 O小 0厘米 之 内浅 埋, 滴水 时 间只需 要 3 5 时 即可 。 -小 机 采棉 犁地 时进行 全层 施肥 , 6 每67米 2 ̄ 5 施 0 2 千克复 合肥 。 花生 育期 常规滴 灌 1 ̄4次 , 生育 棉 21 全
威达、 乙烯利 等 。
当前普 遍使 用脱 落宝 5 %可溶 性 粉 剂或 脱 落 宝 0 与 国产 乙烯利 ( 液剂 ) 混合 液 。通过 今 年我 公 司实验 :
棉花栽培技术

棉花栽培技术规程为实现棉花优质、高产、高效,必须贯彻早、密、矮、膜、匀综合栽培技术,抓好播前准备、一播全苗、化学调控、田间管理和收获五个生产环节,围绕系列化调,增加密度,降低株高,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以达到棉花四月苗、五月蕾、六月花、七月桃、八月絮的田间动态指标,实现棉花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1 主要技术指标1.1 行距配置1.1.1 机采棉采用宽膜(2.05m)二膜十二行(66+10)cm一管三行16穴精量膜上点播的方式,平均行距38cm,株距9cm,亩理论穴数19730穴。
1.1.2 非机采棉采用宽膜(2.05m)二膜十二行(18+50+18+50+18)cm一膜三管一管二行16穴精量膜上点播的方式,接行76cm,平均行距38.67cm,株距9cm,边行采光面18cm,亩理论穴数19410穴。
1.1.3 非机采棉采用宽膜(2.05m)二膜十六行(10+38+10+50+10+38+10)cm一膜二管一管四行15穴精量膜上点播的方式,接行68cm,平均行距29.25cm,株距9cm,亩理论穴数23992穴。
1.2产量结构亩保苗株数为1.5—1.9万株,亩收获株数为1.4—1.8万株,果枝台数5—6台,单株结铃5—5.5个,单铃重为5克,亩铃数为8—9万个。
亩产籽棉400--450公斤1.3 生育进程播种期:4月5日—4月20曰,出苗期:4月25日—4月30日,现蕾期;5月25日—6月1日,开花期:6月22日—7月1日,吐絮期:8月25日—9月1日,生育期120—130天.1.4 长势长相苗期高度15—20cm,主茎日生长量为0.3---0.5cm,红茎比为50%;蕾期株高40cm左右,日生长量为0.8--1cm,红茎比为60%;花铃期株高60—65cm、日生长量为1.2—1.5cm,红茎比为70%。
1.5 理想株型设计亩收获株数在1.5万株/亩以下打顶后棉株自然高度65cm,亩收获株数在1.5—1.8万株/亩打顶后棉株自然高度55—60cm,亩收获株数在1.8万株/亩以上打顶后棉株自然高度50—55cm,第一果枝以下高度小于18cm(不包括机采棉),果枝台数5—6台。
国审棉Z1112机采高产高效农艺配套栽培技术

国审棉Z1112机采高产高效农艺配套栽培技术付 杰(新疆锦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奎屯 833200)摘要:Z1112由新疆兵团第七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锦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陕5051为母本、97-185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
适宜在北疆早熟棉区黄萎病无病或轻病棉田种植。
在满足水肥和其他管理条件下,增产潜力大。
本文确定Z1112早熟非转基因陆地棉采用机械采摘各项配套技术与经济指标,总结与机采棉配套的早熟、优质、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与管理措施,达到职工丰产增收,团场增效。
关键词:棉花;Z1112;机采;优质高产高效;配套技术国审棉Z1112因产量高,增产潜力大,加工后的皮棉品级优异,颇受纺织企业的青睐;皮棉市场成交价格高,带来的经济效益好,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已成为兵团第七师非转基因机采棉主要品种。
本文确定Z1112机采棉各项技术与经济指标,总结与机采棉配套的早熟、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与管理措施,探究机采棉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管理模式,用于指导农业大田生产。
1 品种选育Z1112由新疆兵团第七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锦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选育而成。
亲本组合为陕5051×97-185。
陕5051是本所引进的种质资源,97-185是本所育成的优质品系。
2002年以陕5051为母本、97-185为父本进行杂交,对杂交后代连续进行南繁北育、抗病鉴定、品质测试和田间选择。
2009年性状稳定,陆续参加各级品系比较试验。
2016年7月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棉2016009。
2 特征特性2.1 农艺性状 Z1112属早熟非转基因陆地棉,生育期123d。
Ⅱ式果枝,株型较紧凑,茎秆硬,生长势强,后期不早衰。
叶片中等大小,叶量少,植株通透性好。
结铃性强,棉铃卵圆形,铃较大,铃嘴突出,铃面较光滑,单铃重6.0g,衣分43.2%,子指11.5g,霜前花率96.5%。
抗逆性好,抗倒伏,易脱叶,吐絮畅,始果节高度≥20cm,采净率高,适宜机采,丰产性好。
机采棉种植基本要求

一、棉花全程机械化技术概述
棉花全程机械化路线如图所示:
一、棉花全程机械化技术概述
棉花全程机械化作业图如图所示:
一、棉花全程机械化技术概述
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 有利于发挥适度规模的经营优势,提高劳动生产率; 有利于加快农业机械化推广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 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户收入; 有利于植棉生产的节本增效。
运等作业,应做到农机、农艺相融合和技术统一集约化管理 。 种植棉田地表较平坦, 无沟渠、较大田埂,便于各类大型农机具作
业。 机具作业时,悬挂机组纵向稳定性应>0.4。
二、机采棉种植具体要求
机采棉平均行距36.738CM, 穴距9.5-11.5CM, 每亩理论株数在1.8-2万株 均可。
“一播两膜十二行”种 植模式中,一膜铺三条滴灌 带,一条滴灌带管两行棉花, 如图所示:
二、机采棉种植具体要求
机采棉种植具体要求与栽培技术要求、耕地作业、整地作业、铺管 铺膜精密播种作业、植保(脱叶)作业、采收作业、机采籽棉贮运作业、 棉杆处理作业和棉田残膜治理作业密切相关。 棉田应实施规模化集中连片,适度规模并统一经营管理。 应采用机采模式种植,实施精量播种、化学控制、脱叶、采收、贮
02
机采棉种植具体要求
二、机采棉种植具体要求
机采棉种植技术一般采用“一播两膜十二行”,地膜宽度2.05m, 如图所示。
二、机采棉种植具体要求
在株行距配置中,既要考虑棉花株行分布时空的合理性,又要尽量 缩小滴灌带供水、供肥的半径距离,以减少水、肥输送的不均匀性,减 小边行与中行棉株发育的差异。株行距配置中最好采用66+10cm,以 减少采摘中撞落损失,如图所示:
目录
一、棉花全程机械化技术概述 二、机采棉种植技术要求
中晚熟机采棉高产栽培技术

6 7米 6 保苗 1 5万 株 ,6 . 6 6 7米 收获 1 . 5万株 左
右 ,单 株 果枝 台数 8 1 - 0台 ,6 6 7米 数 9万一 1 铃 l 万 个, 单铃 重 5克 以上 ,6 产 量 4 0 5 0千克 。 67 5 -5
中耕深 度 1 5厘 米左 右 。
④早定苗
秋 收后清 理 残膜 , 时秋 耕 冬灌 , 及
1 1 叶 心开始定苗 , 穴 1 ,不 留 1 株
① 土地 准 备
双株 , 2叶 1心期 结束定 苗 。
6 7米? 水 8 - 0 6 灌 0 10米 做 到灌 水均 匀 , , 不重 不漏 。
④ 全 层施 肥
翻地 前 6 7米 6 深施 尿 素 8 l 一 3千
中心积 极探 索并 推 广机 采 棉模 式化 种 植 ,为 生产 优 质、 高效 棉 花提供 技术 支持 。
一
克、 三料 磷肥 2 - 8千 克 、 酸钾 5 1 克பைடு நூலகம் 02 硫 - 2千 为确 保
施肥 质量 必须 做到施 肥均 匀 。
带。
3产量 结构 .
⑥ 化学 除草
2播种技 术 .
6 7米 10 10克施 田补 , 6 用 0 ̄5 对
水3 0千克 进行 土壤 处理 , 均匀 喷施 , 至待播 状 态 。 整
① 播 种期 当膜 下 5 米 地 温稳定 通 过 1℃时 厘 2 即可播种 ,正 常年 份 3月底试 播 , 5日大面 积播 4月
行 株 距技 术 支 持采 用 (0 6 + 0 1+6 1 )厘 米x 90 (.—
95 厘米 , .) 接行 行距 控制 在 ( 6 2 厘 米 。 6 6± ) 6 7米 论 理
机采棉单产皮棉200kg高产栽培技术

( 牵 引 式 喷 雾 机必 须将 地 隙 提 高 至 7 O~8 0 c m) , 拖 拉 机 和牵 引式 喷雾 机要 求全 部安 装分 禾器 。为使 药 剂 有效 地 喷施 到棉株 的 中下 部 ,喷施 脱 叶剂要 求 采
6 秋季 备耕
“
一
脱 叶剂 的剂 型 、喷施 机械 及雾 化效 果是 提 高机 械采 净率 的关 键I 1 】 。喷施脱 叶剂 主要把 握 以下原 则 : 长 势正 常 的棉 田药量 宜少 , 过 旺 的棉 田药量 宜 多 ; 早 熟 品 种药 量 宜 少 , 晚熟 品种 药量 宜 多 ; 喷期 早 ( 平 均
年生 产 、 两年 准备 ” , 扎 实有效 的秋 季备 耕工
作可 以为来 年 的春耕 春播 工作创 造 有利 条件 。秋季 备耕要求清地 、 整地及时 , 实 现 7个 1 0 0 %, 即滴 灌 带 回收 、 残膜 回收 、 秸 秆还 田 、 全 层施 肥 、 犁地 、 整地
及茬( 冬) 灌 均达 到 1 0 0 %。
块、 砖头 、 残膜等。 ( 2 ) 滴 灌地 应拆 除支 管 、 附管 , 并 用
土压 实毛 管头 ,以防采 摘头将 毛管卷 入致使 机械 损 坏 。( 3 ) 棉 田地 头 两端组 织 人工采 摘 1 5 m, 以便 采棉
离 地 高度 1 5 c m, 棉铃 高 度 ≥ 2 0 e m, 可 减 少 采 收损 失,高度 范 围
尿素 4 0 k g / 6 6 7 m , 6 0 %含 量 的 磷 酸 二 氢 钾 1 5 k g / 6 6 7 mz 。 生育期 共滴 水 8~l O次 ( 滴 出苗 水 1次 , 6月
新疆棉花高产栽培种植技术规程

为实现机采棉优质、高产、高效,抓好播前准备、出全苗出壮苗、HI 间管理和收获四个生产环节。
首先,在棉花品种的筛选上应朝着高产、优质、生育期期与无霜期相宜、适合机采的棉花品种;第二,对现有的棉花栽培技术模式进一步更新与完善,与机采相适应\配套;第三,拓宽思路,探索适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新技术,为棉花生产取得新发展而努力。
1主要技术指标1.1三膜十二行播种机采用1.25m的地膜覆盖,边行采光面宽14cm。
1.2行距配置:三膜十二行单膜行距(10 + 66 + 10) cm,接行行距应控制在66±2cm,平均行距38cm。
应采用15穴的点种器(株距9.5cm,理论株数18467株)实行精量点种。
1.3三膜十二行播种机采用采用一膜一管,滴灌带置于两个中行的中间。
或一膜两管。
1.4产量结构:亩保苗株数1.65万株,亩收获株数1.5万株以上,单株果枝台数7〜8台,亩果枝台数10万台左右,亩铃数10万个,单铃重5g, 亩产450〜480kg。
2主要栽培技术2.1土地准备2.1.1秋收后秸秆还田:秸秆割茬高度5cm以下,秸秆粉碎长度为5〜6cm,做到到头到边,抛洒均匀,无集堆、无漏割现象。
2.1.2残膜回收:在秸秆粉碎还田前或后,用搂膜耙进行残膜回收;在播种前必须进行机械或人工捡拾残膜,减少残膜对土地的污染。
2.1.3全层施肥:每亩基施60-100公斤油饼+ 25公斤复合肥+ 5公斤硫酸钾+ 1~2公斤硫酸锌,为保证施肥质量必须做到不重不漏,施量准确,抛撒均匀,到头到边。
2.1.4秋季耕地平地作业:耕地作业:应达到〃深、齐、平、碎、严、净〃六字标准。
耕翻深度35cm, 应做到翻空均匀,覆盖严密,不重耕、不漏耕,地头地边整齐。
平地作业:达至广齐、平、碎〃,做到不重不漏,到头到边,地表平整, 无明显垄沟、土包和沟坑,无残草土堆。
2.1.5及时秋耕冬灌或者春灌,冬灌亩灌量100~180方,春灌亩灌量60~80方,做到灌水均匀,不重不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采棉栽培技术
摘要总结了机采棉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水肥管理、喷药脱叶催熟、采收等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机采棉;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脱叶催熟
随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棉花为绝对优势产业的现状逐渐被果品等各类产业相互依存的现状所代替。
拾花劳动力不足、职称管理定额难以提高、经济效益不高等因素严重制约着棉花产业的发展。
棉花要在各类农产品中站稳脚跟,走规模化、全面机械化的道路势在必行[1]。
为了推广棉花机械采摘技术,农一师南口农场经过多年经验总结,摸索出了一套可行的机采棉栽培技术,现总结如下。
1播前准备
机采棉一般要求土地整齐规范、无难耕作的死角,连片耕作面积8 km2以上;整地质量要求达到齐、平、松、碎、墒、净。
适合机采的棉花品种要求株型紧凑,果柄短,果柄长5~7 cm,果枝始节要高,一般20 cm以上。
还要求吐絮期集中,抗倒伏。
南疆一般以中早熟品种新陆中36为机采棉主栽品种。
由于机采棉株型紧凑,只有保持一定的密度才能高产,因此对种子的发芽率要求很高,要求种子纯度在95%以上,净度99%以上,发芽率大于90%,破碎率小于5%。
2播种
为了适合采棉机采摘,机采棉播种行距为66 cm+10 cm模式,播种机为中宽膜2膜12行或3膜18行,平均行距32 cm。
穴距10.5 cm,理论株数26.4万株/hm2,收获株数21万~24万株/hm2。
要求空穴率低于1%。
机采棉为了适合采棉机采摘,要求行距误差不超过2 cm,播行要直,偏差100 m不超过10 cm,并要求播双横头,横头播2个播幅,即4~6张中宽(2 m宽)膜,横头宽8~12 m。
3田间管理
机采棉因为是规模化种植与采摘,在田间管理方面要求棉田整齐一致,无低矮弱苗与碱斑僵苗,株高80 cm左右,果节均匀,不旺长,无疯杈。
机采棉化调与手采棉不同,以新陆中36为例,机采棉5月一般不化调,因为要求果枝始节20 cm以上,如果前期化调会降低果枝始节高度,影响棉花后期的采净率。
6月是机采棉化调的重要时期,根据品种不同,化调3~5次,果枝节间距离保持5~7 cm为宜,7月打顶结束后分别在打顶后10、15 d重调2次,控制棉花长疯杈和侧枝。
由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生产全部采用地膜、滴管带种植方式,在机械采收过程中,操作上稍有疏漏,采棉机就有可能将田间片状残膜和滴管带推起
并吸混入籽棉中,严重影响机采皮棉的加工质量和销售。
可在棉花滴头水前,将棉花边膜全部钩起,避免滴水后边膜嵌入土中。
6月棉花未封行前,用切割圆盘对准棉花宽行将地膜切开。
8月一次性揭地膜,停水后再回收滴灌带。
这样在采摘棉花前可完成揭膜、回收地面灌、滴管带等大量工作。
4 水肥管理
为了培养棉花根系和防止棉花早衰,机采棉要求第1遍水“不旱不灌”,如果气候条件好,棉花有旺长迹象,6月底至7月初灌第1遍水都不晚。
全生育期滴水7~10次,每次间隔7 d左右。
为了防止棉花长疯杈和果柄过长而影响采净率,机采棉投肥要求基肥稍多,追肥适当减少,且不宜大量追施氮肥[2]。
5喷药脱叶催熟
机采棉要取得好的脱叶催熟效果,喷药机械的选择非常重要[3-4]。
飞机作业速度快,雾化程度好,雾液呈漂移状移动,能在最佳时期内完成大面积作业,有利于提高药效,但是飞机作业因费用高,需要很多硬件设施,一般农场难以承受。
近年来使用最多的是大功率进口凯斯喷药机,喷幅可达27 m,日作业面积150 km2,喷药雾化好,效果佳,深受种植户青睐。
机采棉喷药时间要根据气候、棉花生长情况等因地因时选择最佳时间,首先要求喷药时气温连续7 d保持在20 ℃以上,并且棉花顶部花铃的铃期达到40 d左右,南疆棉区一般在10月10日左右。
根据棉花长势和喷药时间、气候等条件掌握药量和选择药剂。
脱叶剂一般选用脱落宝600 g/hm2+乙烯利1.5 kg/hm2效果较好,其次是脱吐隆150 g/hm2+伴宝750 g/hm2+乙烯利1.5 kg/hm2,也可用脱叶清150 g/hm2+乙烯利1.5 kg/hm2。
6采收
在棉株脱叶率达90%以上、吐絮率达到95% 时进行机械采收,采收前清理田间杂草、残膜和滴管带等;采棉机采摘不到的地方可进行人工捡拾。
目前使用最多的采棉机是凯斯6行采棉机和迪尔6行采棉机,因采净率高、性能好、经久耐用得以推广。
机采棉将棉花采摘后,要及时交售,人工清理采棉机未采净的掉花,并及时粉碎棉杆,翻地打耕冬灌,为翌年高产做准备。
冬翻时病虫危害重的棉田可深翻60 cm以上,以有效减轻翌年病虫害。
7参考文献
[1] 杨采辉.机采棉配套栽培技术[J].新疆农垦科技,2010(3):6-7.
[2] 夏菊新,何江新,侯霞.机采棉综合技术应用[J].中国棉花加工,2009(6):9-11.
[3] 张建国,张茂兰.北疆棉区机采棉滴灌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10(5):60-61.
[4] 张志远.机采棉花高产栽培技术[J].石河子科技,2009(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