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采棉分析
研究分析影响棉花(机采棉)清理加工质量的因素

没有好的原料是加工不出好的产品 , 因此 , 在籽棉的 收购 中不 收 人情 花 、 不合格花 , 严 格 控 制水 分 , 杜 绝
超水 棉 。将不 同品质 、 不 同品 种 的棉花 分开 堆放 , 从 源头 上杜 绝混 级 、 混 轧现象 。规范 籽棉 收购 的 “ 一试 五定 ” 及“ 密码检验 ” 程序 , 做 好 上 垛 籽 棉 的分 选 工 作, 严 防混 等 、 混级 , 保 证 籽 棉 收 购 的一 致性 和均 匀 性, 并 有效 地控 制异 性 纤维 的混 入 , 从 而 提 高皮棉 的
以上可以看 出棉花 的品种不同 , 即使在籽棉品 级相同 、 轧工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 轧出皮棉的各项指 标 也 不 同 。如果 把 不 同 的棉 花 混 到一 起 , 优 棉就 得
不到优价 , 同样 也 得 不 到 优用 。 为此 收 购及 管理 部 门应 与 棉农 配 合 , 积极 宣 传 “ 四分 ” , 提 高 采 摘 质量 , 维 护 购销 双方 的利 益 。 2 . 籽 棉 采收 质量 的好 坏 直接 影 响皮棉 的质量 。
啊
翊
研 究分 析 影 响棉 花 ( 机 采棉 ) 清 ~ , . = 月 王 _ - 理 一 I . 田 E 加 1 1 H _ _ 工质 l _ J _ L 里 量 . 三 三 三 一 的 g I l ' J - 因 _ " 1 - - 素 系 =
毛头率低 , 同时籽棉卷运转轻松 , 其 中游离纤维少 , 很少产生棉结索丝 , 刷棉 时易于排 出不孕籽 , 因此 ,
轧工 质 量 好 , 皮 棉 加工 质 量 好 。籽 棉 的 回潮率 过 高
在采收前合理地喷洒落叶剂并控制好采收的时 间, 严把籽棉采收关 , 杜绝超水棉 , 将不同品质 、 不同
机采棉等级扣杂问题值得关注——兵团机采棉与手采棉调查分析

团场棉花 加工厂 应该将机 采棉新增 加工清 理设备 等新增费 用在全 的角度考 虑 问题 , 对 那些 关系 到公众 利益 的决 策 、 计划、 行 为等 , 企 业 团范 围内公开, 让职工了解 新增加工费用具体内容, 有 效化解矛盾 。 相关 不要单方面做 出决 定, 而是要采用双 向沟通的方 法进行沟 通。 这样企 业 才能 有效 的进 行公共关系管理 , 才能在 公众 部 门应尽快 制定 机采籽 棉收购 办法和定等 、 扣杂标准 , 收购办法 的制定 才能建立 良好的公共关 系,
【 2 ] 黄建 国, 习明星, 刘兆海. 农八 师一四八 团机 采棉发展现状 、 问题 与对 策[ J ] . 新疆农垦科技, 2 0 1 2 年O 2 期
[ 6 1 冯巨 章. 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特性及其启示[ J 】 . 现 代管理科 学, 2 O l O ( S ) . 【 7 l 贾生华, 陈宏辉 . 利益 相关 者 的界 定方 法述评 【 J 】 . 国外 经 济与管 理, 2 0 0 2 , ( 5 ) . 【 8 】 刘宗让 . 大学战 略 中利 益 相 关者 管理 策略 研 究【 J 】 . 中国高教 研 究, 2 0 1 0 , ( 2 ) . 【 9 ] 杨魁 . 后现 代语境下的公共 关系 学转向[ J ] . 国际公关, 2 0 o 8 (  ̄ ) . [ I o 】 郭惠 民. 詹 姆斯 ? 格鲁 尼 格 一一 美国卓 越的公 关学者【 J 】 . 公 关世 界, 1 9 9 7 , ( 5 ) . 【 1 1 】 钱 海红 . 媒介 公共 关系 的理念与运作模 式研究[ D 】 . 复旦大学博士 学
一
( 四) 提高采棉机 系统效 率 目 前 兵团机 采棉 的含杂率 在6 %以上 , 最高在 1 2 - 1 5 %, 机采棉 的含 杂 率居高 不下原 因很多 , 棉叶 小、 种植 密度 过高、 地膜 的普遍 使用等 都 会 造成含杂率 高, 造 成进 口 采棉 机与本地机 采棉花 品种的不适应 。 这 迫 切需 要各方 加大 国产 采棉 机的研发力度 , 根据 我国棉 花生产 的实 际国情 设 计适合 中国的采棉 机 。 要建立 机采棉行业 规范 , 制 定机采棉采净率 、 生 产率 、 亩 油耗 、 故 障率等 标准 , 提高采棉 机系 统效率 , 降低 采棉机 维 护成本 和故 障率 。 ( 五) 努力提 高扎花厂清理加工生 产线 水平 美 国1 8 5 0 年开始研 究采棉机 , 至今 已有 1 5 0 年 的历史 , 1 9 7 5 年 就已实 现棉 花机 械采 摘 1 0 0 %, 机 采棉 采净率达 到9 7 %。 澳 大利 亚、 巴西 、 以色 列等 国家也 已实现棉花 生产全 程机械化 。 兵 团应引进、 消化 和吸收先进 的 国外加 工技术 和经 验 , 尽可能 选用适用 于兵团的新型 、 先进、 不 损伤 纤维 的机采籽棉 清理设备, 努力提 高扎花厂清理 加工生产 线水
机采棉知识简介

机采棉知识简介
一、国外机采棉和国内机采棉的区别:
1)国外机采棉主要产地在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农场式管理的发达国家,大概有700万亩机采棉。
特点:无异纤、整齐度好、含杂率低,一致性好。
2)国内机采棉主要产于新疆兵团(北疆机采棉占本地棉花80%左右,南疆机采棉占本地棉花40%左右);内陆很少,只有几个有机采棉示范区有机采棉。
国内大概有150万亩机采棉。
特点:含杂率高、有地膜等混入棉花中引起的三丝。
二、机采棉和手摘棉概况:
1)机采棉:
一次性采摘方式
1、优点:
产量高、棉花采摘容易管理、运输方便、异性纤维含量少,成本比手摘棉低(每公斤可节约2元左右)。
2、缺点:
籽棉的含杂率高、原棉的各类疵点数量多、原棉的短绒率高(16%-20%)、整齐度差、强力低、成熟度差、死棉多,籽棉加工流程长。
纺纱时落棉多,纱线毛羽大。
3、纺纱适应性:
棉内质可纺支数一般为21支以下普梳纱和气流纺纱,最高达到40支。
2)手摘棉:
分层采摘方式
1、优点:
籽棉的含杂率低、原棉成熟度好,死棉少,短绒率低(11%-12%),整齐度好,单产相对较高。
2、缺点:
用工多,采摘成本高,异纤多。
3、纺纱适应性:
棉内质可纺支数一般为40支,最高可达60支左右。
三、皮棉价格计算:
皮棉价格=【籽棉每斤单价-棉籽每斤单价*(1-衣分率-加工时棉籽伤耗)】/衣分率x2000 每吨加工费
例如:籽棉单价3.5元/斤,棉籽单价1元/斤,伤耗2%,衣分率40%,加工费800元/吨
皮棉价格=(3.5-1*58%)*2000/0.4 800=15400元/吨。
试谈机采棉技术的试验与推广

试谈机采棉技术的试验与推广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农作物的种植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与改进中。
其中,机采棉技术是一种较为先进的种植方法,能够大幅提高生产效益和降低劳动成本。
下文将试谈机采棉技术的试验与推广。
机采棉技术是指通过机械化的方式,利用专门设计的机械设备,完成整个棉花种植过程的一种方法。
相对于传统的人工种植方式,机采棉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
首先,在机采棉技术中,种植整个过程实现了机械化,大幅减少了人工投入和人力劳动,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种植周期。
其次,机采棉技术能够减少传统人工施肥过程中对土地的压力,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再次,机械化的棉花翻松、采摘、打包等过程,可以减少机器失误和损坏的风险,提高棉花的质量和收成率。
针对机采棉技术的试验研究,首要任务是通过小范围的试验,验证此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试验的过程需要关注的主要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需要选取合适的农田和试验地点。
机采棉技术对农田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土地平整、排灌设施完善以及充足的日照等条件。
其次,需要选取合适的棉种进行试验,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再次,需要设计合理的试验方案和操作流程,完善记录试验过程中的各项指标,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结果统计。
最后,需要进行试验过程的监控和跟踪,发现并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试验的结果是机采棉技术能否推广的重要依据。
在试验过程中,需要对机采棉技术的各项指标进行详细的监测和记录,包括棉花的生长速度、根系发育情况、叶片状况等方面的指标。
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和比对,可以判断机采棉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效果。
如果试验结果表明机采棉技术在生产效益和劳动成本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那么就可以推进机采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机采棉技术的推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充分考虑到种植区域的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农民的实际情况等因素。
推广机采棉技术需要有相关政策的出台和支持,包括提供资金支持、技术咨询和培训等方面的支持措施。
机采棉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和QTL定位

“ M一1 .A dQ L e co f eet i a e p ydi tsppli .【 e l】 h oc s n T ” n T s t tno t s rt w s m l e i ou tn R s t T ecnl i d e i as o h nh ao u uo
( ot e ac ntu ,C i s A ae yo r u ua Si cs A y n ea 5 0 0 hn ) C t nR s r Istt hn e cd m A i l rl c ne, n agH n n 5 0 ,C ia o e h ie e f gc t e 4
现蕾 的 1 Q L 个 T 位点 , 释的表型变异率为 1. %。【 解 26 4 结论 】 通过机采棉品种新陆早 3 号 F 群体进行 Q L 3 T
定位共获得了控制 3个机采棉性状的 5个 Q L位点 , T 覆盖 的遗 传距离为 12 0 M, 4 . 5c 机采 棉农艺性 状的相关 性及 Q L的研究 为提 高机采棉育种效率提供初步技术信息。 T
A s at【 bet e n to 】h o e t n eeng wh e os dy fedn d i , bt c:O jcv dMe d T e r li t e o t pr d (a el go ud g r i a h c r ao b w r i os i tb n
新疆机采棉品质现状与分析

新疆机采棉品质现状与分析机采棉得到纺织企业的重视,而且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市场上占有较高的份额。
自2014年以来,新疆地区取缔了原有的收储政策,对于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但是,很多的纺织企业对新疆棉持有不满意态度,特别是机采棉不予以认可。
本论文针对机采棉品质现状与分析进行研究。
标签:机采棉品质现状分析引言新疆地区为了提高棉花产量,获得更高的受益,引进了机采棉,使得手摘棉过程中所产生的质量问题消除,投入成本大大地降低。
但是,由于新疆地区的机采棉起步较晚,且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机采棉质量不被市场所认可。
针对新疆地区的机采棉品质量现状进行分析,以为提高机采棉质量提供参考。
一、机采棉品质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机采棉是一个系统化工程,运行复杂,所涉及到的内容也很多,包括棉花品种的选择、棉花的采摘、棉花的轧花,以及不同品种棉花的配置,所采用的纺纱工艺等等。
整个的机采棉系统运行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就会导致棉花质量存在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棉花纤维短而且粗新疆的棉农采收棉花的时候,往往注重棉花的产量,对棉花的质量没有给予高度重视,使得所采摘的棉花普遍质量比较低。
从近年来新疆地区所生产的棉花品种来看,以马克隆值高的棉花为主,多数的棉花衣分也比较高。
其中,马克隆值是衡量棉花质量的重要指标,表达了棉花纤维的粗细程度和成熟度,直接关系到棉花的使用价值。
衣分率单位重量的籽棉与皮棉之间的比例。
可见,新疆地区的棉花质量是比较高的。
但是,一些棉农更为重视棉花的产量,在采收棉花的时候,没有对棉花详细分类,导致马克隆值进入衣分率都有所降低[2]。
从2014年以来,新疆的机采棉质量就普遍下降,在市场上不在具有竞争力。
特别是2014 年以来,新疆地区采用了高产量的棉种,依然沿用手摘棉技术,只有在收棉花的时候才使用机采棉。
由于棉花的种植中,包括行距和株距都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在棉花田的管理上也采用规范的传统田间管理模式,使得收棉花的时候即便采用了机采棉技术,棉花的质量也难以保证。
机采棉地膜含量检验与分析

机采棉地膜含量检验与分析目前机采棉中异性纤维(以下简称异纤)含量仍然很高,其中主要就是地膜。
为了定量分析机采棉中地膜的实际含量,我们在新疆某机采棉生产线上进行了近一个月的跟班检测,这期间共加工皮棉4059包,净重910.2吨。
检测方法是在总集棉管道上定时取样130次,每次装满两个钎样铁桶,平均每桶样重0.93kg,棉样总重量240.39kg,手工检出异纤7944.1mg。
本次检测棉样的采集量已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按此推算每吨皮棉中的异纤含量33.05g,其中地膜含量29.79g,占异纤含量的90.13%。
国家棉花标准(GB1103)中规定的皮棉异纤中等级(M 级)含量的上限是不大于0.7g/t,实际超标46倍。
现将详细情况介绍如下。
一、异纤构成分析机采棉中的异纤含量及种类构成与手摘棉明显不同。
手摘棉是通过人工采摘、装袋,人与棉花直接接触的次数较多而且包装材料本身易破损形成异纤、生活环境污染等几率较高,所以主要构成是布条、有色线、丙纶丝、薄膜、羽毛等多种;机采棉是采棉机与棉花直接接触并将棉花装入特制箱内或就地制成棉模后运往轧花厂货场,几乎没有手工接触,所以异纤种类较少,主要含量是地膜和滴灌带。
为了便于分析异纤的清理难度和危害程度,我们在挑拣棉样中的异纤时既记录了重量又记录了数量,有些特殊的还记录了尺寸、颜色、荧光特性等。
人所共知,手摘棉的异纤含量很高,本文不再赘述。
机采棉异纤含量详见表1、表2。
机采棉异纤含量统计表(按个数)表1机采棉异纤含量统计表(按重量)表2从表1中可以看出,机采棉异纤的个数构成主要是地膜和有色线。
机采棉中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有色线呢?我们做过深入调查,发现有色线是布块被刺钉多次打击和锯齿多次钩拉破碎后所形成的丝线,布块的来源是籽棉货场的苫布,因为籽棉垛平时要用苫布盖着,加工时用大铲车将籽棉推入地坑喂棉机中,铲坏苫布是常有的事,所以这是生产管理问题,也不一定每个厂都这样。
如果去掉表中的有色线这一项,则地膜的数量将占总数的90%以上了,其他异纤含量很少,无论是重量还是数量都不足为患。
机采棉及思考

机采棉技术推广王西博通过2年来的机采实验,机采棉,脱叶剂使用效果的好坏与否,不但与棉花的施药时的温度光照有直接关系,最主要与施药期棉花的长势长相有密切关系,通过今年对常规脱叶剂,脱吐隆的使用效果调查,脱吐隆的使用效果在同等气象条件下不同长势,表现出不同的脱叶效果,通过2年来的实验,我们对脱叶剂施用效果调查,脱叶剂在使用方面,本着节约增效的理念,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田间管理方面采用机采棉的棉田管理因注意应注意以下几点:1〃1 苗期管理目标注意采取促苗早发措施,适度培育高脚苗,始果节控制在18~21cm,少控或不控,出苗水不宜过多,水量控制在10-15m3/667m2,避免因水量过足影响地温,造成大范围烂根情况。
头水根据气温、地温情况适期早上,蹲苗期不宜过长,为培育高脚苗做好充分的准备,提高机采采净率。
1〃2中期管理目标加强化控及水肥运筹工作,培育健壮植株,在管理方面,主抓“及早打顶,及时封顶化控,主抓伏桃、伏前桃的结铃率,大幅度降低秋桃(风险桃)的成铃率,”打顶以每亩不超过9万台果枝为宜,株高控制在60-70公分左右,原则上,打顶后,水肥不宜过足,水量控制在20-25m3/667m2,肥量控制在5kg/667m2以内,施肥以磷钾肥为主,尿素不宜过多,这样有利于减缓棉花营养生长势头,加速棉花生长势向生殖生长转化。
此期,促使棉花保持适度的点片旱象,为塑造机采棉紧凑的理想株型打好基础,同时为机采棉早熟高产创造良好的基础,通过今年的实践证明(见表1),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表1 2010年90团七连机采棉打顶试验调查表打顶日期7月2日7月8日7月13日单铃重(g) 5.94 5.64 5.26单株结铃(个) 5.44 5.46 5.231〃3中后期田间管理目标积极采取水肥调控措施,对于晚熟棉田,采取化控及减水的有效措施,尽力避免棉花出现贪青晚熟现象。
断花棉田以适量多施磷钾肥为主攻目标,促进棉铃的养分积累,有利于棉铃及早成熟,为脱叶剂效果的充分发挥打好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采棉分析报告
一.新疆机采棉基本情况
随着集约化大农业的发展,机采棉已成为世界棉花生产发展的方向,在发达的植棉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国,棉花全部采用机械采摘。
1996年起,新疆兵团也开始了推广机采棉的尝试。
经过5年不懈努力,兵团在机采棉的种植、采收和加工等诸多关键环节取得了突破,2001年开始,机采棉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
2009年新疆拥有采棉机586台,机械化收获面积达1O多万hm2,2010年机采棉面积超过l1万hm2。
二.机采棉和手采棉产品质量对比
手采棉3级以上,玛值在3.7以上,即在A级或高B级,纤维成熟度指数在0.86以上,纤维长度大部分在29毫米。
短纤维率在8%-10%之间,短纤维含量中等,长度整齐度好,断裂比强度在30g/tex以上,强度高;每批棉花杂质粒数最多不超过15粒,一级棉花机检杂质在0.5%-0.9%。
二级在0.6%-1.1%,三级在1.0%-1.5%,棉花的发射率(即光亮度)很高,一般在81以上,黄度值7.2左右,棉花看起来很光亮,色呈洁白或乳白色,有光泽,与实物标准较为相符。
机采棉玛值大部分在A级,部分在B级,纤维成熟度指数在0.85-0.9,纤维大部分是成熟的,长度在28-31毫米之间,短纤维率在9%-11%之间,高的可达13%,短纤维含量中等,但略高于手采棉,长度齐度稍差,断裂比强度在29g/tex,强度一般;每批棉花杂质粒数几本在20-45粒,最高97粒,一级机检杂质在0.8%左右,二级在0.8%-1.3%之间,三级在1.5%-1.9%之间,最高可达2.3%。
索丝,棉结等杂质瑕点较多。
棉花的反射率不好,一般在77左右,棉花看起来色泽灰暗,不光亮,光泽差。
三.机采棉和手采棉成本对比
1.人工拾花:人工采摘每公斤籽棉为1.2元至2元。
(往返车票报销,吃住全包)。
2.机械拾花:机采棉亩采单价为150元,单台日采收进度可达200亩至250亩,一台采棉机日采籽棉可超过4万公斤以上,一台采棉机可顶600至800个采花工,采棉机的综合成本比人工采摘费用每亩减少100亩以上。
2008年每亩棉花机械采收费为115元,平均单产籽棉按350公斤计算,每公斤籽棉机采费
仅为0.33元,而人工采摘每公斤籽棉为1.2元至2元。
从中可看出,机采比人工采摘棉可节省费用63%至67%,上述对比数据足以看出推广机械化采棉增加棉农收入的潜力。
四.机采棉采收技术要求与标准
4.1农艺配套技术
1.品种选择:机采棉种植对品种要求较高,要满足中早熟、株型紧凑、吐絮快而集中、吐絮畅而含絮力中等、下部节间短、不易倒伏,同时果枝始节高度20厘米以上等条件。
2.种子处理:种子质量是保证出苗率为基础,加工出的种子通过机械精选、人工粒选,确保种子活力强、饱满、大小一致,健籽率在99%以上,净度98%以上,发芽率90%以上,种子纯度95%以上。
用农药拌种,并用福多甲种子包衣剂按1:50比例包衣。
3.种植模式:采用膜下滴灌,1个播幅2膜,1膜3行,采取(65+10+10)厘米播种模式,667米理论株数17 600株。
4.播种质量:机采棉播种质量要求较高,播行端直,连接行要严格控制,为机械采摘提供质量保证;深浅一致,播深2.5-3.0厘米,下籽均匀,每穴1粒,空穴率小于2%,错位率小于1.5%,出苗率达到95%左右。
4.2农业技术及机采质量要求
1.机采棉花种植行距必须是(10+66)cm,株高70--75cm以上,结铃距地面18cm以上。
2.喷施脱叶剂必须在采收前18--25天进行,(一般是9月10日至20日)每亩地用量脱吐隆12-15ml加伴宝助剂30--50ml,乙烯利80ml,亩工作液40公斤/亩,喷施脱叶剂时气温在12.5度以上进行。
3.适时采收,脱叶率达到90%以上,吐絮率达到95%以上,即可进行采收。
4.合理制定采摘计划,减少因采摘计划不周造成棉花采不干净的现象。
要求棉田采净率达94%以上,其中:挂枝率小于或等于0.8%,遗留棉花小于或等于1.5%,挂落棉花小于等于1.7%,含杂率小于等于12%,含水率小于或等于10%。
五.机采棉遇到问题
1.机采棉中混有残膜机采棉中不可避免混有残膜,成为目前影响机采棉质量和销售价格的主要原因,直接影响了机采棉的综合经济效益。
2.目前,机采棉清理加工设备及工艺使含杂率1.5%~ 1.6 %,质量较手采棉差,影响了销售价格,且导致机采棉市场销路不畅,使采棉机无法发挥应有效率和作用。
3.影响机采棉品级质量的根本因素是棉花品种、新疆干燥的气候与脱叶剂问题。
美国的棉花带气候湿润,棉株为杨树型,果枝始节高度在40cm 以上,枝权不多,一株只有5~6个铃,并且吐絮集中,同时其脱叶剂是一种落叶激素,喷施后可使叶片快速脱落,但不会焦枯变脆,棉花中即使混入棉叶,也很好捡出。
而新疆长期以来棉花科技都是以高产优质为根本目的,较少考虑吐絮的集中度,地膜栽培、早密矮的品种以及干燥的气候特点使得新疆机采棉相对于美棉有更多的技术难关要攻克。
首先,新疆棉花的始节高度低,一般为8~10 cm,机采棉专用品种也仅为18~20 cm。
采收作业时,极易吸附田间残存的地膜与地面尘土。
其次,新疆使用的脱叶剂实际是一种枯叶剂,喷洒后由于气候干燥与枯叶剂的综合作用,棉叶迅速干枯,且极易破碎,加上果枝分布是一种茂盛的树型,落叶不易掉到地上,机采时破碎的叶片极易混入棉花中,很难清除。
这些因素造成新疆机采棉中有残膜问题,且棉花碎叶与尘土明显高于美棉。
此外,催熟的棉纤维性能的一致性也不高。
由于新疆机采棉的上述特点,而我国棉花品级主要是依据外观来定,轧花厂必须增加清理次数及力度才能使皮棉达到较好的外观,但多次的打击使纤维内在质量受损程度较大,加上残膜问题,这就使得新疆机采棉在价格上竞争不过美棉,质量上比不过手摘棉。
六.疆内最大机采棉服务企业简介
新疆新建现代农业工程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建农业)成立于2004年8月13日,由新天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与新疆西部银力棉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组建,公司办公地点在乌鲁木齐市扬子江路61号天安名门小区2号楼21层。
公司拥有一个占地350亩的集采棉机、拖拉机、零配件、耗材、设备维修、员工及驾驶员培训为一体的永久综合基地,现有采棉机214台,番茄收获机3台,迪尔7810拖拉机35台,总资产近3.6亿元。
2005—2010年六年累计完成机采面积近260万亩,机采面积年均增长33%。
是全疆最大的以农机服务为主体的专业化农业工程公司。
以联系其业务副总,但未深入沟通交流。
七.备注:以上分析基于30多篇科研院所发表文章综合提取,因工作限制未能实际进行调研。
杨博
20111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