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民间谚语、谜语、歇后语 2

合集下载

民间歇后语大全及答案100条

民间歇后语大全及答案100条

民间歇后语大全及答案100条一般歇后语,蕴含丰富的文学知识,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民间歇后语大全及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民间歇后语大全及答案(一)1、蓝天上的气球——轻飘飘的2 烂膏药贴在好肉上——没病找病3、老子偷瓜儿盗果,老子杀人儿放火——辈更比一辈坏4、老鼠吃猫——怪事5、老鼠进洞——拐弯抹角6、老太婆搽胭脂——不知自丑7、雷公劈城隍——以上压下8、雷婆找龙王谈心——天涯海角觅知音9、冷水烫鸡——一毛不拔10、离了水晶宫的龙——寸步难行11、理发师教徒弟——从头来;从头学起12、鲤鱼护窝——不会走多远13、鲤鱼找鲤鱼,鲫鱼找鲫鱼——物以类聚14、利剑斩乱麻——一刀两断15、笼里的斑鸠——不知春秋16、聋子戴耳机——充耳不闻17、聋子放炮——充耳不闻;听而不闻18、聋子见哑巴——不闻不问19、芦柴秆做门闩——难撑20、芦沟桥上石狮子——数不清21、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22、卤煮寒鸭子——肉烂嘴不烂23、鲁班门前问斧子——讨学问来了24、鲁智深出家——无牵无挂25、落水的桃花——随波逐流26、落雪天过冰大坂(ban山坡;斜坡)——从头凉到脚27、落雨天担禾草——担子越来越重28、麻布鞋上镶绸子——不成体统29、麻秆手仗——靠不住;不可靠30、麻秸秆做扁担——挑不起重担;难挑担民间歇后语大全及答案(二)1、要饭花子穿西装------穷讲究。

2、瞎子磨刀------快了。

3、猪鼻子插葱------装(象)相。

4、小鸡不撒尿------各有各的道、5、猪往前拱鸡往后刨------各有各的活法。

6、杀猪杀屁眼------各有各的杀法。

7、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8、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

9、窝头踹一脚------不是块好饼。

10、关帝爷掉灶坑------灰头鼠脸。

11、洗脸盆里扎猛子------不知深浅。

12、马尾串豆腐------提不起来。

民间俗语顺口溜歇后语大全

民间俗语顺口溜歇后语大全

民间俗语顺口溜歇后语大全民间俗语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它常常以生动有趣的顺口溜和歇后语的形式传承下来。

这些俗语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被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民间顺口溜和歇后语,希望能给您带来阅读的乐趣和启发。

1. 吃人不吐骨头(顺口溜)吃人不吐骨头,对人有多残忍;心地黑无道德,早晚会有报应。

这是一句用俗语形式表达的警示之词。

它寓意着人如果做了坏事,不仅要将别人坑害殆尽,更不能留下任何痕迹和责任。

然而,这种残忍的行为势必会招致天道轮回,最终遭受到报应。

2. 守株待兔(歇后语)农夫守在株边等,蹲起管它兔子歇;盼望兔群前来逢,没想晚上一只能。

这句歇后语形象地描绘了农夫守株待兔的情景。

它告诫人们不能依赖于机遇,而是需要主动努力。

只有不断努力和追求,才能在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3. 画蛇添足(歇后语)本来群蛇好,画蛇添足谁陪他;一只多了四只脚,显得滑稽又可笑。

这句歇后语指出了画蛇添足的滑稽之处。

它告诫人们要懂得克制,不要过分追求完美和多余的东西,否则反而会破坏原有的美好。

4. 赴汤蹈火(顺口溜)英雄赴汤蹈火,信念不可抛;不怕艰险与困境,勇往直前不后退。

这句顺口溜赞美了英雄们为了信念和正义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

它传递出了坚定信念与不畏困难的力量,鼓励人们勇敢面对挑战,积极拼搏。

5. 一寸光阴一寸金(歇后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寶貴要珍惜,錯过了無法复返。

这句歇后语表达了时间宝贵的观念,强调了时间的珍贵和不可逆转。

它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合理安排生活,不要虚度光阴。

6. 鸟尽弓藏(歇后语)射鸟不露声,弓箭藏身旁;百发百中的好手,他的箭无人能抵挡。

这句歇后语形容了一个技艺高超的射击手,他能够射中目标而不露声张。

它意味着有些人能够做到事半功倍,轻松解决问题而不引起他人的注意。

7. 一石二鸟(顺口溜)一石投入两鸟中,巧妙又省了力;一举两得实在好,事半功倍大家喜。

生活谚语和歇后语

生活谚语和歇后语

生活谚语和歇后语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用到过谚语吧,谚语是民众的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总结。

你知道民间谚语都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生活谚语和歇后语,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生活谚语:山洞里开河--只进不出山上溜冰--滑坡肉包子打狗--去无回筛子装水--漏洞多杀鸡的刀子--派不上大用场山头上吹喇叭--名(鸣)声远扬山洪冲石子--不滚也得滚杀鸡用牛刀--小题大作山中的野猪--嘴巴厉害肉包子打狗--白奶东西(比喻徒然付出代价,没有效果。

)山上钓鱼--财迷转向山中的小溪--掀不起大浪旗杆上挂地雷--空想(响)瘸驴的屈股--邪(斜)门歪道浅滩上放木排--拖再拖七八月的南瓜--皮老心不老(比喻人虽老了,但上进心还很强。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肉骨头落了锅--啃(肯)定了(比喻确定无疑。

)肉锅里煮元宵--浑蛋山差别额头的肉--没有多少油水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瘸子靠着瞎子走--取长补短七尺汉子六尺门--不得不低头前藤子上上吊--难死人杀人的偿命,借债的还钱--应该山崖上滚鸡蛋--没有一个好的山西老乡--爱吃醋山鸡娶凤凰--不般配晒过的麻杆--宁折不弯七擒孟获--叫他口服心服山要崩拿绳子箍--杠费心机茄子开黄花--变了种杀猪不吹--蔫退(火退)筛子装水--漏洞百出杀猪分下水--人人挂心肠山里红包粽子--没找(枣)山上的.竹子--内部空虚山顶上打井--徒劳无益七石缸里捞芝麻--费功夫山坡上烤火--就地取材(柴)七仙女嫁董永--采取主动山羊野马在一起--不合群杀人不见血--阴毒人到矮檐下--不得不低头山猴于爬树--拿手的戏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三十六计——走为上;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厕所里趟(划)桨——敲死(屎)(地方语)。

小葱拌豆腐——一穷二白矮子骑大马——上下两难矮子坐高登——上下两难矮子坐高凳——够不着接着葫芦挖籽——挖一个少一个接着脑袋往火炕里钻——憋气窝火接着中头喝水——勉强不得(比喻不能强迫人去做不愿做的事。

民间谚语、俗语、歇后语

民间谚语、俗语、歇后语

民间谚语、俗语、歇后语民间常见的俗语有哪些?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民间谚语、俗语、歇后语,欢迎阅读。

第一节谚语农事活动类若要富,多栽树。

家有千株柳,富贵不断头。

植树造林,防沙防风。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喂猪养羊,本短利长。

牛是庄户宝,常吃露水草。

马不吃夜草不胖。

糜黄谷黄,绣女下床。

八九月龙口夺食。

伏里耕地一碗油,秋里耕地一碗水,开年耕地胡日鬼。

刮风扬场,下雨叠墙。

头遍锄浅二遍深,三遍把土壅到根。

锄糜糜,溜皮皮。

糜锄双耳谷锄针,庄稼长得黑洞洞。

锄头自带三分水,锄过三遍顶场雨。

锄地不锄畔,三墒种成两墒半。

干种糜子湿种豆。

豌豆种在九里头,收不收也打几斗。

小满前后,栽瓜种豆。

头伏荞麦二伏芥,三伏种得好白菜。

种地不上粪,不如不下种。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人哄地皮,地哄肚皮。

节令不饶人,种地赶时分。

荞麦开花怕南风。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秋分糜子寒露谷,霜降黑豆守住哭。

处暑不出头,砍了喂老牛。

饥牛年,饿牛年,羊牛年,广种田。

气象、节令类东虹轰隆雷,西虹当日雨,南虹发大水,北虹卖儿女。

早烧不出门,晚烧晒死人。

乌云结掌,半夜雷响。

南风不过午,过午连夜吼。

黄云雨多,黑云怕死老婆。

星宿稠,晒死牛。

清明一点雨,黄风四十五(天)。

日耳单(日晕)不出三;日耳双,滚沙梁。

大暑小暑,灌死老鼠。

八月的雷,不空回。

秋雨如刀刮,瘦牛不瘦马。

雾在山上戴个帽,水在地下冲个窖。

八月十五下一阵(雨),旱到来年五月尽。

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一冬干;重阳有雨看十三,十三有雨冻冰山。

雨打白地天年收。

伏里有雨,锅里有米。

蚂蚁搬家蛇过道,旱哈蟆叫唤比神仙妙(非下雨不可)。

云走东,一场空;云走西,淋死鸡;云走南,推倒山;云走北,沤不烂瓦碴沤烂铁。

春雨贵如油,下得多了连籽丢。

九九有雪,伏伏有雨。

大寒小寒,冻死老汉。

过一冬,长一针;过一腊八,长一镢把。

头九二九,哈门叫狗;三九四九,冻烂石头;五九六九,水在浮头;七九八九,开门大走;九九又一九,犁牛遍地走。

谚语俗语歇后语大全

谚语俗语歇后语大全

谚语俗语歇后语大全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

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歇后语,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歇后语篇11、脑壳上顶西瓜——滑头对滑头2、金针落海——无出头之日3、赶鸭子上架——吃力不讨好4、胡桃里肉——不敲不出来5、黄鼠狼吃鸡毛——填不饱肚子6、热窝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7、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8、孙悟空守蟠桃园——非坏事不可9、柳树接桃——好看不好吃10、猴子照镜子——里外不是人11、裁缝做嫁衣——替别人欢喜12、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13、猪向前拱,鸡往后扒——各有各的路14、没笼头的野马——悄悄儿跑了15、秋后的石榴——一肚子红点子16、咧嘴的石榴——尽是红点子17、鸡蛋西瓜——经不起摔打18、狗掀门帘——全凭一张嘴19、按彩球的乞丐——高兴得发傻20、保姆做嫁妆——替别人欢喜21、甘蔗当火筒——一节也不通22、千里送鹅毛——礼轻情谊重23、绝壁上的爬山虎——敢于攀__24、大水淹了龙王庙——不认自家人25、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26、猫被老虎撵上树——多亏留一手27、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28、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29、兔子逼急了——还会咬人哩30、肥猪跑进屠户家——送上门的肉31、烂瓢西瓜——满肚子坏水32、豁牙齿啃西瓜——尽出坏道道33、河马打呵欠——好大的口气34、扁担挑水——一心挂了两头35、壁画上的樱桃——中看不中吃歇后语篇21、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2、喝血的蚊子——全凭嘴伤人3、倒水入葫芦——吞吞吐吐4、袜子里长草——慌(荒)了脚5、八仙聚会——神聊6、老太婆吃黄连——苦口婆心7、黄连水洗胸口——一番苦心8、黄连拌成醋——又苦又酸9、向日葵的孩子——没数10、葫芦下水——吞吞吐吐;浮起来了;富起来了11、趴在屋顶上瞧人——把人看矮了12、施耐庵看打狗——无巧不成书13、甘蔗地里栽黄连——又苦又甜14、铁拐李里葫芦——不知装里啥药15、秦叔宝卖马——穷途末路16、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17、精沟子穿裙子——全凭围滴好18、吃口黄连吃口蜜——同甘共苦19、变戏法的本领——全凭手快20、井底青蛙——目光短浅21、得过且过——不求长进22、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23、诸葛亮舌战群儒——全靠一张嘴;凭嘴;贫嘴24、小孩不识葵花秸——麻木25、开了发票没盖章——不足为凭26、一年四季刨黄连——专门挖苦人27、西瓜皮钉鞋掌——不是那块料28、牛背上放葫芦——不稳当;非倒不可29、韩信点兵——多多益善30、比着被子伸腿——量力而行歇后语篇31、池塘里的风波——大不了2、叭拉狗蹲墙头——硬装坐地虎3、对牛弹琴——白费劲4、砍倒的柳树——死不甘(干)心5、拔苗助长——急于求成6、嘴上涂石灰——白说(刷)7、大老爷坐堂——吆五喝六8、骨头埂在喉咙里——吞不下,吐不出9、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10、麻雀斗鸡——越小越凶11、接着中头喝水——勉强不得12、螃蟹过街——横行霸道13、猪鼻上插葱——装象14、半天云里吹唢呐——哪里哪里15、瞎子寻了个没眼的——赶巧了16、砍倒大树捉鸟——呆子17、狸猫换太子——以假充真18、飞机上点灯——高明19、口袋里装钉子——锋芒必露20、瞎子逛大街——目中无人21、草船借箭——满载而归22、一根筷子吃藕——专挑眼23、冰凌调豆腐——难办(拌)24、老鼠跳进糠囤里——空欢喜25、白日做梦——胡思乱想26、冰上走路——小心在意27、冰山上画画——好景不长28、王字和玉字相比——只差一点29、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30、老虎头上拔毛——不知厉害31、冰凌挂胸口——凉透心;冷透了32、孙悟空听见金箍咒——头疼33、开园菜——新鲜34、开会请了假——没也息(席)35、打针拔火罐——当面见效。

谚语 谜语 对联 歇后语

谚语 谜语 对联  歇后语

一种是逻辑推理式的,说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

例如:水仙不开花——装蒜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百川归海——大势所趋还有一种是谐音的歇后语,它在前面一种类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

例如: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火烧旗杆——长叹(炭)粪坑关刀──文(闻)也不能,武(捂)也不能。

百日不下雨——久情(晴)百尺竿头挂剪刀——高才(裁)老爷下轿——不(步)行老公拍扇——凄(妻)凉阿斗的江山——白送阿斗式的人物——没能耐阿二吹笙——滥竽充数阿二当郎中——没人敢请阿二满街串——吊儿郎当阿哥吃面——瞎抓阿婆留胡子——反常;不正常阿庆嫂倒茶——滴水不漏;点滴不漏挨鞭子不挨棍子——吃软不吃硬挨打的狗去咬鸡——拿别人出气挨打的乌龟——缩脖子挨刀的鸭子——乱窜挨了巴掌赔不是——奴颜媚骨挨了棒的狗——气急败坏挨了打的鸭子——乱窜挨了刀的肥猪——不怕开水烫挨了刀的皮球——瘪了挨了霜的狗尾巴草——蔫了挨着火炉吃辣椒——里外发烧矮梯子上高房——搭不上言(檐)矮子穿高跟鞋——高也有限矮子打狼——光喊不上矮子放风筝——节节高;节节上升矮子放屁——低声下气也叫做民间谜语,儿童谜语。

除了少量的字谜以外,事物谜的谜底大都是一些我们生活中常见常用的“事”和“物”。

比如动物、植物、各种器具、用品、人体器官、自然现象、宇宙天体……它常常采用朗朗上口的民谣或者短诗歌的形式。

比如:猜字:有马行千里,有水能养鱼,有人不是你我,有土能种谷物。

谜底:也。

猜动物:有头无颈,有眼无眉,有尾无毛,有翅难飞。

谜底:鱼。

猜植物:有丝没有蚕,有洞没有虫,有伞没有人,有巢没有蜂。

谜底:莲藕。

猜机器:别看名字消极,其实却很积极,成天忙着劳动,干活特别卖力。

谜底:拖拉机。

猜用物:哥俩一般高,出门就赛跑,老是等距离,总也追不到。

谜底:自行车。

猜日常用品:有嘴不能说,有肚不吃馍,虽说无胃病,黄水吐得多。

谜底:茶壶。

猜人体器官:根底不深站得高,要长要短看爱好,为求姿容仪态美,难计功夫费多少。

民间俗语谚语歇后语大全

民间俗语谚语歇后语大全

民间俗语谚语歇后语大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上至几千年传统文化,下至民间俗语歇后语。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间俗语谚语歇后语大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民间俗语谚语歇后语大全【一】1. 秃子打雨伞------无(发)法无天。

2. 老虎拉车------谁(赶)敢啊。

3. 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啊?4. 上坟烧报纸------糊弄鬼啊。

5. 庙里放屁------(惊)精神。

6. 裤裆里放屁------两叉了。

7. 被窝里放屁------玩毒滴。

8. 瘸子屁股------邪门。

9. 捧着屁股亲嘴------不知道哪头香臭。

10. 老太太吃麻花------(咬)要的就是这个劲。

11. 老太太咬牙------好狠啊。

12. 酱杆打过梁------小打粗。

13. 裤门没关------怎么露出个你。

14. 半夜进茄子地------老嫩一起掐。

15. 窗户外吹喇叭------(鸣)名声在外。

16. 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17. 帮助别人要忘掉,别人帮己要记牢。

18. 饱带饥粮,晴带雨伞。

19. 爆饮爆食易生病,定时定量保康宁。

20. 病急乱投医,逢庙就烧香。

21.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22. 病人心多,忙人事多。

23. 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

24. 不担三分险,难练一身胆。

25. 挨金似金,挨玉似玉。

民间俗语谚语歇后语大全【二】1. 不到江边不脱鞋,不到火候不揭锅。

2. 不懂装懂,永世饭桶。

3. 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二成丢。

4. 不会烧香得罪神,不会讲话得罪人。

5. 不会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来。

6. 不见兔子不撒鹰。

7. 地瓜摔墙上------软硬那也是个(橛)角。

8. 尿盆里生豆芽------都吱开了嘴。

9. 屁股底下坐耗子-----(吱吱)积极。

10. 放屁敲糖锣-----赶上点了。

11. 凌霄殿里放屁------那叫惊天动(帝)地。

12. 西瓜皮开屁股------没完没了。

有关民间歇后语和谚语

有关民间歇后语和谚语

有关民间歇后语和谚语天上乌云盖,大雨来得快。

下面是挑选较好的有关民间和范文,供大家参考阅读。

一、有关民间歇后语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2、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3、蚕豆开花--------黑心4、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5、打破砂锅--------问到底6、和尚打伞--------无法无天7、虎落平阳--------被犬欺8、画蛇添足--------多此一举9、箭在弦上--------不得不发10、井底青蛙--------目光短浅11、大海捞针--------没处寻12、竹篮打水--------一场空13、打开天窗--------说亮话14、船到桥头--------自会直15、飞蛾扑火--------自取灭亡16、百米赛跑--------分秒必争17、拔苗助长--------急于求成18、仇人相见--------分外眼红19、芝麻开花--------节节高20、新官上任--------三把火21、瞎子点灯--------白费蜡22、兔子尾巴--------长不了23、偷鸡不成--------蚀把米24、王婆卖瓜--------自卖自夸25、老虎屁股--------摸不得26、老虎拉车--------谁敢27、老鼠过街--------人人喊打28、麻雀虽小--------五脏俱全29、墙上茅草--------随风两边倒30、三十六计--------走为上计31、塞翁失马--------焉知祸福32、韩信点兵——多多益善33、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34、有借有还--------再借不难35、猫哭耗子--------假慈悲36、饺子破皮--------露了馅37、扁担挑水--------一心挂了两头38、对牛弹琴--------白费劲39、八仙聚会--------神聊40、霸王敬酒--------不干也得干二、有关民间谚语雨打五更,日晒水坑。

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潮湿,西风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谚语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就 已出现了谚语。《易经》、《诗 经》、诸子著作以及少数民族古老 的史诗中都保存和引用了许多古代 人民的谚语。如“如出而作,日入 而息”、“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虽鞭之长,不及马腹”、“远水 不救近火”等。
先秦以后,历代都有谚语产生和流传,如 后魏的《齐民要术》、宋代的《农书》、 元代的《农政全书》和《田家五行志》、 明代的《古今谚》、清代的《古谣谚》等 书中,都不同数量地收录了我国古代谚语。 谚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人们 思想认识的提高和社会经验的积累,不断 地发展、创新。
(五)民间谚语的艺术特点
1、精练是谚语的最基本的特征。谚语一 般只用一、两句话,少则三、四个字,多 则十多个字,就能概括一条经验,或说明 一个道理。因此鲁迅称谚语是“炼话”, 高尔基说:“谚语和歌曲总是简短的,然 而在它里面却包涵着可以写出整部整部书 的思想和情感。”如:
斤鸡叫 众人是圣人
(二)民间谚语的范围
狭义的民间谚语就是指上面所 说的富有教育意义和哲理性的 传言。广义的既包括“俚谚”, 也包括“俗语”,即所有流传 在民间的脍炙人口的传言都在 谚语范围之中。我们支持狭义 的谚语概念和范围。
(三 )民间谚语的作用
民间谚语是人民群众语言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各民族语言的精华。它极大 地丰富了民间语言的口头文学的宝库。 它是人民生活的百科全书,向劳动人 民传授生产知识和生活经验。它在指 导人民分清善恶是非、鼓舞斗争意志、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等方面,都发挥 了而且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钱落公人手,鱼落猫儿口。 皇帝是土匪,土匪是皇帝。 财主门前孝子多。 虎瘦雄心在,人穷志不短。 蛇放在竹筒里也直不了。 狼在梦里也想着羊。 见蛇不打三分罪。 放虎归山,必有后患。
3、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总结人民群众丰 富多彩的生活经验,反映人民的世界观、健康的 生活态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些谚语是劳动人 民判断是非的标准和指导行动的指南。如:
钟敬文先生认为谜语在传说的黄帝时代就已 出现,如《弹歌》:“断竹,续竹,飞土, 逐肉。”有人认为是谜语诗,其谜底是“弹 弓”。看来,谜语的起源相当古老。先秦历 史文献中已有“隐语”,“廋(SOU)辞”, 如《国语·晋语》:“有秦客廋辞于朝,大夫 莫之能对也。”已出现了猜谜活动。荀子的 《蚕赋》等,很象是用谜语的形式写的赋。
我国古代把谜语叫做“廋辞”、“隐语”, 在文献记载中多用于政治、外交活动中, 有时也用于生活礼仪和宗教仪式之中,可 见其使用范围之广。但它更多的是用于社 会生活之中。谜语在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 中具有多种功能,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三)谜语的种类和内容 谜语的题材包罗万象,涉及自然界和
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其内容和 种类都很多。根据
(四)民间谚语的基本内容和类型
民间谚语是人民群众集体经验和 智慧的结晶,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 面面,内容十分丰
富。主要有以下三种
类型(教材分为政治
谚语、道德谚语、科
学谚语三种):
1、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农 谚是其中的主要部分。我国地大物博, 自然条件复杂,农业历史悠久,作物种 类繁多,因此自古以来就产生了很多关 于农牧、气象、时令、耕作技术、家禽 家畜饲养等方面的谚语。这些谚语总结、 保存和传播了观察的结果和生产的经验, 是短小有效的教科书。如:
(1)弟兄七八个,围着柱子坐,老来分了家,衣裳 都撕破。——大蒜
(2)青石板,石板青,青石板上钉银钉。——星星 (3)弟兄两个一般大,隔着毛山看不见。——耳朵 (4)东一片,西一片,隔着毛山看不见。——耳朵
民歌里有盘歌、猜歌、问歌、对歌,往往就 是通过谜语来进行。这类作品也可以算作谜 语,因它是用于吟唱,所以也叫“谜歌”。 如:
这些解释都是侧重于语言方面,认 为谚语是一种广泛流传的俗语。外 国某些研究者则认为“谚语为日常 经验之女儿”、“谚语为街上的智 慧”(具体见薛诚之《谚语》, 《文学年报》第二期,燕京大学国 文学会一九三六年版)。
我们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根据谚 语的本质和作用,认为:谚语是劳 动人民用精练的语句,总结生产斗 争、阶级斗争以及各种社会经验的 语言艺术结晶。它是一种有教育意 义、有认识作用或含有哲理的民间 传言。
七十二行,种田为王。
孔子、孟子,当不得我们挑谷子。
不是靠天吃饭,全靠两手动弹。
地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金板,人勤地不懒。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一家盖不起龙王庙,一人造不起洛阳桥。 人多主意好,柴多火焰高。 土帮土成墙,穷帮穷成王。 有酒大家喝才香,有话当面说才亲(景颇族) 浇树浇根,交人交心。 宁交双脚跳,不交咪咪笑。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要吃龙肉,亲自下海。 要得惊人艺,须下苦功夫。 不怕年老,就怕心老(彝族)。
谚语不仅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群众, 也给古今优秀作家和仁人志士提供了丰富 的营养。如曹雪芹、施耐庵、吴敬梓、老 舍、赵树理、周立波、鲁迅、毛泽东等人 的作品中都有很多谚语。这种认真学习和 运用民间谚语的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们今天仍然要搜集、整理、出版谚语方 面的书籍,让更多的人了解谚语、运用谚 语,充分发挥民间谚语在生产、生活、思 想教育、文化传播等方面的作用。
中国古代对谚语的认识,在古文献中有 多种解释。如《左传·隐公十一年》陆德 明释文:“谚,音彦,俗言也。”《礼 记·大学》郑玄注:“谚,鱼变反,俗语 也。”《说文解字》:“谚,传言也。” 《汉书·五行志》颜师古注:“谚,俗所 传言也。”《国语·越语》韦注:“谚, 俗之善谣也。”《尚书·无逸》某氏传: “俚语曰谚。”《文心雕龙·书记》: “谚者,直语也。”
吉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2、反映阶级斗争情况和经验的谚语。谚语反 映了人们多方面的社会生活,形象地概括了阶 级斗争的经验教训。如:
不种泥田吃好饭,不养花蚕着好丝。
财主的铜钱,穷人的性命。
地主算盘响,穷人心里慌。
富家一席酒,穷汉半年粮。
有佛的地方妖魔多,有福的地方罪恶多。(蒙 古族)
问:什么弯弯弯上天?什么弯弯在水边?什 么弯弯街上卖?什么弯弯姑娘前?
答:月亮弯弯弯上天,白藕弯弯在水边,黄 瓜弯弯街上卖,木梳弯弯姑娘前。
(二)民间谜语的源流
谜语大概产生于原始社会后期,是社会发 展、生产力水平提高、人的智力水平提高 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古希腊神话中 记载着原始谜语的使用情况,我国许多少 数民族在尚无文字,文学处于萌芽状态时 就有了谜语。我国汉民族谜语的原始情况, 古籍中缺乏记载,已很难详细考究,不过 还是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的。
谜语就是通过这样的隐喻和暗示对事物 的重要特征进行概括、描写,让人猜 测的艺术作品,所以解谜,就是解难 题,猜答案,故又叫“猜谜”、“猜 谜谜”。谜语既是人民智慧的产物, 也是用来检测和培养人们智慧、增长 知识、锻炼思维能力的艺术工具,还 可以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因此很受 人民群众尤其是少年儿童的欢迎。
谜底所属事物性质,
可以分为物谜、事
谜、字谜三种。
1、物谜:
以具体事物为谜底。有关宇宙万物、生产生活、 人体器官的各种事物都可以成为谜底,并据此制 谜、解谜。谜语大多属于这一类。如:
从南来个黑大汉,腰里插着两把扇,走一步,扇 一扇,阿弥陀佛好热天。——乌鸦
一只黄鼠鼠,地上刨土土。——扫帚
我国古代文论中第一篇涉及谜语的 《文心雕龙·谐隐》说:“荀卿蚕赋, 已兆其体。”传说汉代东方朔作“蚊 谜”:“利喙细身,昼匿出昏,嗜肉 恶烟,指掌所扪。”更接近民间谜语, 当时谜语在民间已经流行。唐宋时谜 语大大繁盛起来,成为斗智和娱乐的 重要形式之一,列入百戏之中。
元明清时期,猜谜之风更盛,当时的一些 谜语流传至今。明末冯梦龙编有《黄山 谜》,其中有我国有文字记录的较早的一 批民间谜语。
谜字“从言、迷”(《说文解字》),即它 是一种具有迷惑作用的语言艺术。其主要特 征就是对事物不作直接描写,而是通过隐喻 和暗示去表现,让人依据暗示所提供的根据、 线索,经过思考猜出这个事物。
谜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即:谜面——谜底。 谜面又叫喻体,以比喻的方式提出问题,谜 底又叫本体,是谜语的题旨,是问题的答案。 谜面与谜底之间由事物的共同点、相似点联 系着。
我们要防止一些珍贵的谚语因为生活的变 化而逐渐消失,对其进行抢救性的记录、保 存就显得十 分重要。这一 点在国外已有 了类似的行为, 值得我们重视
和借鉴。
二、民间谜语
(一) 民间谜语的含义和作用 谜语是民间文学中一种特殊的韵文形 式作品。它是表现
人民智慧、培养和测 验人民智慧的民间语 言艺术。
堂上一点朱,下民千滴血。
2、谚语是充满文学性的“论说文”,也 是包涵哲理和科学性的小诗,形象性是很 突出的。其大量使用修辞手法,如比喻、 对比、对偶、回环、颠倒、排比等。如:
贼来如梳,兵来如篦,官来如剃。
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
人多好做事,水大好行船。
头马不行百马愁,上梁不正下梁歪。
田间管理如绣花,工夫越细越到家。 玉米去了头,力气大如牛(去玉米雄穗)。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上粪不浇水,庄稼噘着嘴。 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八成收。 一年劳动在于秋,谷不到仓不算收。 农家第一宝,六畜挤满槽。 蚕无夜食不长,马无夜草不肥。 节气一把火,时间不让人。
民间谚语、谜语、歇后语
一、民间谚语 (一)民间谚语的概念
民间谚语就是用一句结构完整的话来概括 的真理或哲理,是人民口头创作中一种很 有特点的民间文学体裁。它形式短小,形 象生动,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有 不少包含着丰富的生产知识和生活经验, 有的还有深刻的科学性、哲理性和教训意 味。
谚语一般不独立存在,而是在 人们讲话、写文章时加以引用, 谚语有完整的结构和思想,语 言巧妙、流畅,是短小的韵文 作品,有一定的文学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