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释电红外报警电路

合集下载

热释电红外防盗报警器设计方案

热释电红外防盗报警器设计方案

热释电红外防盗报警器设计方案1.设计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意识在不断的增强,因而对防盗措施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设计就是为了满足现代住宅防盗的需要而设计的家庭式电子防盗系统。

就目前市面上装备主要有压力触发式防盗报警器、开关电子防盗报警器和压力遮光触发式防盗报警器等各种报警器,但这几种比较常见的报警器都存在一些缺点。

而本设计中所使用的红外线是不可见光,有很强的隐蔽性和保密性,因此在防盗、警戒等安保装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这种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能以非接触形式检测出人体辐射的红外线,并将其转变为电压信号,同时,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既可用于防盗报警装置,也可用于制动控制、接近开关、遥测等领域。

2.设计方案2.1方案比较方案一:由红外传感器、电源电路、放大电路、ADC数模转换电路、AT89S52单片机中央控制电路、复位电路、中断电路、报警电路等构成。

输入的红外信号由数模转换电路转换为电信号,低电平输入单片机,由单片机输出放大信号到报警电路,使蜂鸣器发出报警信号,而中断电路和复位电路可以对报警电路进行控制。

方案二:由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接收电路、放大电路、复位电路、中断电路、电源电路、报警电路构成。

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检测的人体辐射的红外线后,由放大电路将信号放大后的低电平电信号输入单片机后,由单片机输出放大信号到报警电路,使蜂鸣器发出报警信号,而中断电路和复位电路可以对报警电路进行控制。

万案二:由红外传感器、电源电路、放大电路、BIS0001处理电路、AT89S52单片机中央控制电路、复位电路、中断电路、报警电路等构成。

输入的红外信号由数模转换电路转换为电信号,低电平输入单片机,由单片机输出放大信号到报警电路,使蜂鸣器发出报警信号,而中断电路和复位电路可以对报警电路进行控制。

综合比较方案二比较可行。

2.2方案论证以上三个方案大体相同,都是由检测电路、单片机、报警电路、复位电路、中断电路、声光报警电路组成,所用到的电路和器件不同可以决定它们的特性和实用性。

热释电人体感应红外报警器设计制作2

热释电人体感应红外报警器设计制作2
三.制作与调试
3.1制作过程
(略)
3.2硬件调试及调试中遇到的问题
第一步为目测,单片机应用系统电路全部手工焊接在洞洞板上,因此对每一个焊点都要进行仔细的检查。检查它是否有虚焊、是否有毛剌等。
第二步为万用表测试,先用万用表复核目测中认为可疑的连线或接点,查看它们的通断状态是否与设计规定相符,再检查各种电源线与地线之间是否有短路现象。
--
输出延迟时间Tx的调节端
4
RC1
--
输出延迟时间Tx的调节端
5
RC2
--
触发封锁时间Ti的调节端
6
RR2
--
触发封锁时间Ti的调节端
7
VSS
--
工作电源负端,一般接0V
8
VRF
I
参考电压及复位输入端。通常接VCC,当接“0”时可使定时器复位
9
VC
I
触发禁止端。当Vc>VR时允许触发(VR≈0.2VDD)
2.3.3按键控制电路
本电路的设计就是为了控制电路中布防和紧急状态下不同的工作形式,当按下布防按键后, 5秒后进入监控状态,当有人靠近时,热释红外感应到信号,传回给单片机,单片机马上进行报警。当遇到特殊紧急情况时,可按下紧急报警键,蜂鸣器进行报警。如图3-8所示。
图3-8按键部分
2.3.4指示灯和报警电路
二、技术方案的详细设计(实施
2.1本系统的设计方案
系统设计简介
本系统采用了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它的制作简单、成本低,安装比较方便,而且防盗性能比较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安全可靠。这种防盗器安装隐蔽,不易被盗贼发现,便于多用户统一管理和用户操作。
为了探测移动人体,通常使用双元件型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在这种传感器内部,两个灵敏元件反相连接,当人体静止时两元件极化程度相同,互相抵消。但人体移动时,两元件极化程度不同,净输出电压不为0,从而达到了探测移动人体的目的。

热释电红外控制电路

热释电红外控制电路

热释电红外控制电路CIR9803 功能叙述:●工作电压为4.0~5.5V (DC);●外接振荡电阻、电容;●外界有硫化镉(CDS)传感器,白天抑制输出;●输出可驱动继电器或可控硅;●内置两级运放,增益可调;●控制时间可调;●内置稳压输出3.1V直接驱动PIR;●集成过零检测,交流电源同步触发,降低电源污染;●DIP16或SOP16封装;工作温度:-20~70℃储存温度:-50~125℃主要用途:广泛用于照明控制、马达和电磁控制、防盗报警等领域。

脚位图:CIR9803 引脚说明:功能说明:1.PIR感应信号经内部放大,如果判断有触发,运放输出高电平。

这时候计时检测电路开始计时,计满一定内部时钟周期,跳变为高(可避免误触发);2.CDS接内部施密特触发器,白天CDS阻值低,施密特反相器输出为低,抑制输出;天暗则相反,施密特反相器输出为高;3.过零检测在交流电源过零时产生过零脉冲。

在1、2、3同时为高时,输出控制器输出正脉冲,控制外电路;4.PIR与IC引线越短越好,以免引入噪声干扰;5.采用阻容降压,应选用正品电路,注意安全,可适当增加保护元器件或电路;6.在1所述情况下的计时期间,CDS触发信号不起作用;7.PIN6所接R、C决定IC内部时钟,F=(1+20%)/1.1RC,TRIAC触发时间宽度为2/F;8.PIN8所接R、C决定IC内部定时器的周期,频率同样满足要求7所示的计算公式。

调节R、C可以输出控制的时间长短,根据应用实际要求而定;电气参数:时序图:注意:(1)比较器输出的信号必须大于768个TB周期,才会被系统接受,否则视为无效。

(2)TRIAC及RELAY输出Active持续的时间为245760个TC周期,若在Active期间又受到PIR再次触发,则Active持续时间重新计算,直至结束。

PIN8脚延时触发时间配置:参数延时触发时间R=10K C=332 10SR=47K C=332 34SR=100K C=332 108S控制断电器应用图:R11=470K控制可控硅应用图:R11=470K。

热释电传感器报警电路.

热释电传感器报警电路.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名称:模拟电路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题目:热释电传感器报警电路学院名称:南昌航空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专业:通信工程班级:学号:姓名:评分:教师:2016 年 4 月29 日模拟电路课程设计任务书2015-2016学年第 2学期 第 7 周- 9 周注:1、此表一组一表二份,课程设计小组组长一份;任课教师授课时自带一份备查。

2、课程设计结束后与“课程设计小结”、“学生成绩单”一并交院教务存档。

题目热释电传感器报警电路内容及要求采用热释电传感器RE200B 设计电路,当有人接近传感器时,热释电传感器报警电路发出报警,无人接近时不报警,报警距离为2m 。

进度安排第7周:查阅资料,学习仿真软件,确定方案,完成原理图设计及仿真; 第8周:领元器件、仪器设备,制作、焊接、调试电路,完成系统的设计; 第9周:检查设计结果、撰写课设报告。

学生姓名:方倡廉、莫图源 指导时间:周一、周三、周四、周五 指导地点:E610室任务下达 2016 年4月11日任务下达2016 年4月29日考核方式 1.评阅 □√ 2.答辩 □ 3.实际操作 □√ 4.其它□ 指导教师刘敏 系(部)主任 徐新河摘要随着近几年我国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原先的高端电子产品也逐渐步入人们的生活。

现在低廉的价格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得到了很大的普及。

原本用于感应门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也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安全保障中。

本次实验模拟设计了热释电传感器报警器。

传感器采用的型号为re200b,并配上其专用的芯片biss0001进行调试。

Re200b在感受到周围有人体红外的移动的同时会输出一个高电平到biss0001,同时由于9号引脚接入了大电阻固定输入高电平,biss0001检测到信号会输出高电平触发蜂鸣器。

经过分析,准备,调试后,本次的电路设计达到了课程设计的要求。

关键字:re200b、biss0001、报警、蜂鸣器目录第一章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1)1.1系统设计方案选择 (1)1.1.1方案一 (1)1.1.1方案二 (2)第二章电路设计 (3)2.1热释电传感器 (3)2.2BISS0001 (4)2.3报警电路 (5)第三章实验原理图及实验调试 (6)3.1实验原理图 (6)3.2实验调试 (7)第四章结论 (8)参考文献 (9)第一章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1.1 系统设计方案选择1.1.1方案一图1.1 方案一系统图示热敏电路:此电路主要由一个定值电阻(10k)及热敏电阻组成,两个电阻串联接于5V直流稳压电源上(顺序依次为VCC-热敏电阻-A脚输出电压-定值电阻-接地),在两个电阻之间接与门芯片的输入端A端。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原理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原理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原理2007-06-05 07:58摘要:介绍了热释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给出了一种被动型热释电红外报警器的结构原理及其应用电路。这种电路把红外线的隐蔽性很好地应用于报警系统中,从而实现了防盗报警功能,达到了安全防护之目的。
关键词:被动式红外报警器;热释电红外(PIR)传感器;双精度单稳多频振荡器
当人体辐射的红外线通过菲涅尔透镜被聚焦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探测元上时,电路中的传感器将输出电压信号,然后使该信号先通过一个由C1、C2、R1、R2组成的带通滤波器,该滤波器的上限截止频率为16Hz,下限截止频率为0.16Hz。由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输出的探测信号电压十分微弱(通常仅有1mV左右),而且是一个变化的信号,同时菲涅尔透镜的作用又使输出信号电压呈脉冲形式(脉冲电压的频率由被测物体的移动速度决定,通常为0.1~10Hz左右),所以应对热释红外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进行放大。本设计运用集成运算放大器LM324来进行两级放大,以使其获得足够的增益。
3.2 工作原理
在该探测技术中,所谓“被动”是指探测器本身不发出任何形式的能量,只是靠接收自然界能量或能量变化来完成探测目的。被动红外报警器的特点是能够响应入侵者在所防范区域内移动时所引起的红外辐射变化,并能使监控报警器产生报警信号,从而完成报警功能。图4所示是该报警器的工作电路原理图。
热释电人体红外线传感器(以下简称:传感器)由敏感单元、阻抗变换器和滤光窗等三大部分组成。图1为P2288、SD02、SCA02-1的外形图。图1a为它们的顶视图,其中较大的矩形部分为滤光窗,两个虚线框矩形为敏感单元,面积约2x1mm2 ,间距1mm。图1b为侧视图;图1c为底视图;它们的监视、探测角度如图1a、d,其中参数为SCA02-1的数据,其它两种的参数大致相同。

人体热释电红外感应电路bs0001

人体热释电红外感应电路bs0001

人体热释电红外感应电路TX0001人体热释电红外感应电路TX0001是一款具有较高性能的传感信号处理集成电路。

它和BISS0001芯片完全兼容,它配以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少量外接元器件构成被动式的热释电红外开关。

它能自动快速开启各类白炽灯、荧光灯、蜂鸣器、自动门、电风扇、烘干机和自动洗手池等装置,特别适用于企业、宾馆、商场、库房及家庭的过道、走廊等敏感区域,或用于安全区域的自动灯光、照明和报警系统。

TX0001完全兼容BIS0001,不但可以直接替代原用于BIS0001的场合,而且功耗更低,尤其是价格很有竞争力,以BIS0001为例,一般市场售价为3.6元,而TX0001价格可以做到2.2元,大批量价格另议。

感兴趣的客户可以购买样片进行测试,每次需支付15元的邮费。

特点*CMOS工艺*数模混合*具有独立的高输入阻抗运算放大器*内部的双向鉴幅器可有效抑制干扰*内设延迟时间定时器和封锁时间定时器*采用16脚DIP封装管脚图管脚说明工作原理TX0001是由运算放大器、电压比较器、状态控制器、延迟时间定时器以及封锁时间定时器等构成的数模混合专用集成电路。

以下图所示的不可重复触发工作方式下的波形,来说明其工作过程。

不可重复触发工作方式下的波形首先,根据实际需要,利用运算放大器OP1组成传感信号预处理电路,将信号放大。

然后耦合给运算放大器OP2,再进行第二级放大,同时将直流电位抬高为VM(≈0.5VDD)后,将输出信号V2送到由比较器COP1和COP2组成的双向鉴幅器,检出有效触发信号Vs。

由于VH≈0.7VDD、VL≈0.3VDD,所以,当VDD=5V 时,可有效抑制±1V的噪声干扰,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COP3是一个条件比较器。

当输入电压Vc<VR(≈0.2VDD)时,COP3输出为低电平封住了与门U2,禁止触发信号Vs向下级传递;而当Vc>VR时,COP3输出为高电平,进入延时周期。

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的工作原理报警电路中通常采用双探测元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其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该传感器将两个特性相同的热释电晶体逆向串联,用来防止其他红外光引起传感器误动作。

另外,当环境温度改变时,两个晶体的参数会同时发生变化,这样可以相互抵消,避免出现检测误差。

该传感器使用时, D端接电源正极, G端接电源负极, S端为信号输出。

被动式红外报警器的组成框图:电路原理:当红外警戒区内无移动物体时,传感器无输出信号,报警电路不工作;当有人闯入警戒区时,只要人体移动,其辐射出的红外线便会被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所接收,并输出微弱的电信号。

该信号经运算放大器放大后,会输出一个较强的电信号。

再输送给双限电压比较器。

当A2输出的电压>A3的基准电压时, A3 输出高电平;当A2输出的电压<A4 的基准电压时, A4也输出高电平。

这个高电平信号经反向器7变成低电平信号,作为单稳态触发器555的触发信号。

单稳电路触发翻转后,输出高电平,驱动三极管导通报警电路发出警报。

电路中的旁路电容可以起到防止干扰的作用。

LF347Features Description• Low input bias current The LF347 is a high speed quad JFET input operational • High input impedance amplifier. This feature high input impedance, wide• Wide gain bandwidth: 4 MHz Typ.bandwidth, high slew rate, and low input offset voltage and• High slew rate: 13 V/∝ s Typ.bias current. LF347 may be used in circuits requiring highinput impedance. High slew rate and wide bandwidth, lowinput bias current.Parameter Symbol Value Unit Supply Voltage V CC± 18V Differential Input Voltage V I(DIFF)30V Input Voltage Range V I± 15V Output Short Circuit Duration-Continuous-Power Dissipation P D570mW Operating Temperature Range T OPR0 ~ + 70︒ C Storage Temperature Range T STG-65 ~ + 150︒ C74LS0074LS00从属于TTL 门系列.它是一个内部含有四个双输入的与非门芯片.其14脚接+5v 电压;7脚地;当 AB 都为高电平"1"时输出为高电平"0";当AB 都为低电平"0"时输出为高电平"1";当AB 异同时:即,一个为低电平"0"一个为高电平"1"时输出为高电平"1"555定时器它含有两个电压比较器,一个基本RS 触发器,一个放电开关T ,比较器的参考电压由三只5KΩ的电阻器构成分压,它们分别使高电平比较器C1同相比较端和低电平比较器C2的反相输入端的参考电平为Vcc 32和Vcc 31。

红外热释电检测电路设计

红外热释电检测电路设计

红外热释电检测电路设计
用给定的设计部分套装元件,按要求设计出电路,画出PROTEL 电路图,并在面包板上焊接调试出来。

设计要求:按遥控器(平台/小遥控器)
①所设计电路的供电电源由通过组装板的继电器JK2控制输入,继电器吸合电源接通,继电器释放电源断开。

②所设计电路主要实现检测人体移动并发出一段时间的报警信号,检测传感器用热释电传感器器件,信号放大和处理用LM324运放。

③电路中加入光线检测电路,光强时信号触发无效,报警电路不工作,光暗时信号触发有效,报警电路正常工作。

④报警发生元件选择蜂鸣器,每次有效触发报警时间大于5秒。

图4-15 红外热释电检测电路设计电路图
LM324四运放分别构成IC(A)、IC(B)两级高倍放大器,原理见2.2节(10)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单元电路。

IC(C)为比较器,光敏电阻Rd与Rw3的分压构成比较电压。

Rd随光强增加而阻值下降,其暗电阻为2MΩ;在通常光照下,其亮电阻为100kΩ左右,故比较电压的大小受光照调节,随光强增加比较电压升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题目】热释电红外报警电路【设计要求】1、设计一热释电红外报警电路实现下述功能,当人靠近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时电路开始报警并且人离开后电路依然延时报警一段时间,实现报警功能。

2、对设计的报警电路实现仿真与实际电路的制作。

【设计过程】1.【设计方案及论证】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原理特性: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是基于热电效应原理的热电型红外传感器,能以非接触式检测出物体放出的红外线能量变化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由于热电元输出的是电荷信号,并不能直接使用,因而需要用电阻将其转换为电压形式。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由传感探测元、干涉滤光片和场效应管匹配器三部分组成。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既可用于防盗报警装置,也可以用于自动控制、接近开关、遥测等领域。用它制作的防盗报警器具有如下特点:●不需要用红外线或电磁波等发射源。●灵敏度高、控制范围大。●隐蔽性好,可流动安装。图1.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方案一:将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输出信号经过LM358集成运放进行一级放大,并把输出信号输入窗口比较器进行比较,比较器中通过加电阻用作参考电压。

再次输出高低电平信号作为555定时器组成的脉冲单稳电路的触发信号。

再通过这一信号控制报警电路,实现报警和延时功能。

方案二:利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专用处理芯片BISS0001制作,它是由运算放大器、电压比较器、状态控制器、延迟时间定时器以及封锁时间定时器等构成的数模混合专用集成电路,只需加少量外围电路就能实现对热释电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放大比较以及延时处理,能方便的控制后续报警电路实现报警功能。

图2. 方案二的原理框图比较方案一、二我们不难发现方案二中电路简单但是其中所用芯片BISS0001目前我们无法进行电路仿真因此不符合电路设计要求。

综合考虑以上二种方案我们选择了方案一。

方案电路图如下:图3.设计方案电路图2.【元器件选择及其参数计算】3.2.1元器件选择:2.1.1电源部分:由于本系统仅需5V直流电源所以我们选择实验室常用的三端稳压芯片7805制作5V直流电源。

2.1.2传感器部分:传感器部分我们采用目前实验室常见的D203S热释电传感器,该类传感器输出信号峰值大于3500mv。

2.1.3集成运放部分:该电路用到两个集成运算放大器,第一个作为普通的放大器,第二个作为电压比较器因此我们选用常见的双运放LM358。

2.1.4定时延时部分:采用数字电路中常用的555定时器来实现电路的定时延时功能。

2.1.5声光报警部分:声光报警部分部分采用蜂鸣器实现声音报警,用三极管8050作为开关管,用LED 实现光报警。

2.2参数计算:2.2.1放大电路与比较器部分:采用反相输入放大器,因为输入信号在几百毫伏左右,所以不需要太大的放大倍数。

由反相放大器放大倍数15R R u u A i o -=-=可知当5R 为470K ,1R 为1K Ω时放大倍数为470倍,假设输入信号为100mv 则放大后信号理论值可达47V 由于电源电压为5V 故输出信号最大可达5V ,已经满足后续信号处理电路对信号幅值的要求。

电压比较器的参考电压端设置10K Ω的可调电阻,用来根据实际电路调节参考电压幅度。

2.2.2定时延时电路:延时电路是由555定时器组成的脉冲启动单稳电路,其中延时时间可由公式210C R 1.1T ⨯=求出,由于电路无需太长延时故K 500R 10=Ω、μ10C 2=f 时延时时间s 5.5T =。

2.2.3报警驱动电路:因为三极管8050基极最大电流不超过80mA ,由公式IU R =得R 最小为54Ω所以我们选择实验室常用电阻K 1R 12=Ω,LED 最大允许电流为20mA ,所以R 最小为165Ω,同样我们选取常用电阻K 1R 11=Ω。

4.【完整电路图】图4.热释电红外报警器整体电路图5.【软件仿真】1、打开仿真软件按照电路图画出仿真电路图并设置信号源与示波器的参数。

图5.仿真电路图2、打开仿真软件电源开始运行仿真输入输出信号如仿真示波器所示,此时没有信号输入555定时器后表示报警功能的LED灯不亮。

仿真情况如下图:图6. 尚未输入信号仿真结果3、闭合仿真软件的信号输入开关J1此时电压比较器输出为低电平,触发555延时电路红色LED灯亮,此时仿真时间为0.700S实际结果如下图:图7. 按下按键输入信号时结果4、打开开关J1观察电路延时情况结果如下图:图8 延时中结果5、灯延时结束报警指示LED灯灭此时仿真时间为6.111S,结果如下图所示:图9. 延时后电路结果由仿真结果可以读出延时在5.411S左右,理论值应为5.5S但由于人在操作完开关后才截屏处理致使时间与理论值不相等。

6.【结论】由仿真结果可知电路能够实现对热释电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处理并且能够有效的进行延时报警,此仿真结果也说明了设计方案的可性行,为进一步的实际电路的制作做好了准备。

【制作及调试】1、电路制作根据仿真结果,用altium designer summer09画图软件画出电路原理图和PCB 并制作PCB板,把先前准备好的元件焊接在PCB板上。

PCB制版图如下:2、电路调试2.1、调试环境PCB电路板、信号源、示波器、万用表、5V电源。

2.2、调试方法1、测试PCB板电路连接:把万用表打到二极管测试档测试各焊点之间是否连接正常。

2、电阻测量:将万用表打到电阻档用表笔分别接触电阻两端,如果万用表显示数据与电阻标称值相差不大则电阻符合要求,如果测量值与标称值相差很大说明电阻已经损坏必须更换。

3、测试蜂鸣器:将蜂鸣器按正负极接到5V电源上,如果蜂蜜器响则正常否则已经损坏。

如果上述测试正常则接通电路调试2.3、调试步骤1、断开热释电传感器的输出脚并接上引线。

2、为了使测试方便直观便于检测在输入脚上接上信号源输出幅度为0.75V频率为100HZ的正弦波,并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点压比较器的输出端用示波器检测波形并记录。

3、用示波器检测热释电传感器在有人与无人时的输出信号变化并记录波形。

4、接入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调节滑动变阻器R4改变虚拟地的电位,用示波器检测电压比较器输出波形直到有人靠近输出低电平为止。

5、用手接近热释电电传感器用示波器检测放大器输出波形,与电压比较器输出信号并记录数据。

6、用手接近传感器并触发555使电路报警,用秒表功能记录报警延时长度。

并记录电路灵敏度测试感应距离,并测试传感器感应信号的角度。

2.4、测试数据图11.传感器输出信号波形图输入信号 放大器输出信号 电压比较器输出信号 幅度0.75V 4.8V 4.8V 波形 时间幅度4.8V 4.8V表1 信号输入与输出测试结果方向角度 横向120 纵向 100表2 传感器感应角度测试结果显示感应距离在0-20CM之间。

经测试555延时电路延时时间T=5.87S。

3、【数据分析】1、由图11 传感器输出信号波形图可知,热释电传感器器在无人接近即没有感应信号时输出为0.72V的直流电平,当有人靠近时产生感应信号为幅度在100mv以内的正弦信号,频率与人体接近的频率有关。

2、当输入幅度为0.75V频率为100HZ的正弦波时由理论计算可知放大器放大倍数为470倍输出信号应为352.5V的正弦波,但由于电源电压为5V影响故输出信号最高电压不超过5V,而是输出经过削波之后的方波信号,最高电压为4.8V (因为放大器本身压降所以不为5V)。

由于该电路采用虚地接法所以能够把双电源集成运算放大器改为单电源供电而不影响其放大,所以在本电路中虚拟地的电压为电阻R3、R4分压所得,所以当信号源输出信号幅度大于虚拟地电平,电路才认为为高电平信号进行反相放大,因此造成了输出方波占空比不为50%的现象,在理论可以解释的范围内。

因为本电路只需要输出数字信号触发555定时器工作,所以波形失真并不影响后续电路的工作。

3、因为放大器输出为方波所以经过反相电压比较器后输出为反相后的波形。

4、经测试该电路延时时间为5.87S比预设时间5.5秒稍长,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1)试验中选用的定时电阻与电容精度有限使延时时间与理论不符;(2)试验中采用人工按表计时方法其精度与可靠度有限。

5、经测试该电路响应距离为0-20CM左右。

6、测试角度:由表可以看出传感器在不同方向探测角度不同,且横向探测角度大于纵向角度。

【设计总结】1. 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案。

在电路调试过程中,起初用手触碰传感器时并没有触发报警电路,经检查后发现是参考压设置过高,即电阻R7设置过高,以致灵敏度不高。

通过调低电阻后,只要将手置于传感器10cm左右即可实现报警。

2. 个人体会: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对于运算大放器,基本放大电路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较熟练地使用Multisim画图软件,并通过Multisim画图软件设计实验电路仿真模拟成功;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让自己了解到许多自己不懂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讨论与解决,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提高。

通过对实际电路的制作与调试,将理论用于实际,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也加深了对模拟电子这门课的认识,为下一步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1] 童诗白.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第四版[2] 葛汝明.电子线路实验与课程设计[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一版[3] 余孟尝.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三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