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课件:吴冠中作品赏析

合集下载

吴冠中大师美术鉴赏

吴冠中大师美术鉴赏

《春山新雨后》
《春山新雨后》

本质上,吴冠中是一个诗人。苏轼说:“诗画本 一律。”诗人应该有的一切,敏锐的视角、善感 的心灵以及澎湃的激情,他都拥有,而且切实地 表现于他的画作中;就像这幅《春山新雨后》, 朦胧的、空灵的、欲语还休的、欲罢不能的,就 如春夜里,聆听窗外雨滴芭蕉的那种刻骨缠绵。 烟雨后的春山,粉红的桃,新绿的柳,白的壁, 黑的瓦,迂回的小道,以及三三两两檐前树影里 隐约着的盛装春沐的人们,似乎在告诉你,这不 是实在的江南,而只是梦里的江南;或者,只是 江南的梦。谁能说清楚,究竟是庄周跌入了蝶的 梦还是蝶跌入了庄周的梦?
大师语录

1、我有两个观众,一是西方的大师,二 是中国老百姓。二者之间差距太大了,如 何适应?是人情的关联。我的画一是求美 感,二是求意境,有了这二者我才动笔画。 我不在乎像和漂亮,那时在农村,我有时 画一天,高粱、玉米、野花等等,房东大 嫂说很像,但我觉得感情不表达,认为没 画好,是欺骗了她。我看过的画多矣,不 能打动我的感情,我就不喜欢。


油画民族化 中国画现代化 吴冠中是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杰出代表性画家之一。他为中国现代 绘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长期以来,他不懈地探索东西方绘画两种艺术语言的不同美学观念, 坚韧不拔地实践着“油画民族化”、“中国画现代化”的创作理念,形成 了鲜明的艺术特色。他执著地守望着“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 心底”的真切情感,表达了民族和大众的审美需求;吴冠中的作品具有很 高的文化品格。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他的艺术观念和绘画创作就适应历史发展和时 代的需要,推动了中国现代绘画观念的演变和发展。 吴冠中在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致力于油画民族化 和中国画现代化的探索,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多次在中国美术馆和全 国十余个主要城市举办个人画展,并先后在新加坡国家博物馆、香港艺术 中心、美国旧金山中华文化中心、伯明翰博物馆、堪萨斯大学艺术馆、纽 约州圣约翰博物馆及底特律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巴黎市立塞纽奇博物馆 等举办画展。已出版个人画集50余种、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 冠中散文选》《美丑缘》《生命的风景》《吴冠中文集》等十余种。

课件1:第12课 桥之美

课件1:第12课 桥之美

品味句子的情味:
无论使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 下的水波协同谱成形与色的乐曲。
这句话的意思是,桥横跨在面上, 与桥下的流水在平面上形成交错;同时, 桥的颜色与流水的颜色也相互映衬。桥 与流水如一支乐曲一样是一个整体。
品味句子的情味:
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 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桥之美Fra bibliotek吴冠中
学习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作者喜 爱桥的原因。
2、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3、学习从某一角度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走近作者
吴冠中(1919~)江苏宜兴县 人,中国现代画家。现任中央工艺 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 务理事,全国政协委员。他擅长表 现江南水乡景色,和谐、清新的色 调,宁静、淡美的境界,使画面产 生一种抒情诗般的感染力。
吴 冠 中 的 作 品
字词积累:
美感: 对于美的感受或体会。 驻足: 停止脚步。 史诗: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
的叙事长诗。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意思是说相差
虽小,而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
听课文朗读,思考:
1、在作者的眼中桥美在何处? 2、为了说明桥之美作者主要举了哪些例
子? 3、联系课文说说怎样欣赏一幅画?
1、在作者的眼中桥美在何处?
作者并不着眼于桥自身的结构美,而是缘于桥
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美。
二十四桥
巴黎的桥
廊桥
2、为了说明桥之美作者主要举了哪些例子?
形式举独了特四的个广例子西:、云南、贵州山区的风雨桥
江南乡间细柳下的石颐桥和园的仿卢沟桥
苏州的宝带桥 水天间的长桥
乌镇石桥
3、联系课文说说怎样欣赏一幅画?

吴冠中油画精选作品赏析

吴冠中油画精选作品赏析

吴冠中油画精选作品赏析吴冠中先生是20世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杰出艺术家,是中国现代美术发展的一面重要旗帜。

青岛红楼油画· 创作于1975他博采中西,融通古今,始终关注民族文化艺术的复兴,大胆提出“艺术无国界”,打通油画和水墨画的界限,把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推向了新的境界。

童年油画·画板61cm×46cm 2003 年他提出“风筝不断线”的观点,通过对比和移植,将具象和抽象两种绘画形态融为一体,创造出中西结合,雅俗共赏的意象世界,使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得以弘扬光大。

《水田》是吴冠中创作于1973年的油画“梯田种水稻,田里灌满水,一片明亮,四川人谓之镜子田。

偌大的镜子照水,照天空。

莫道水田仅是水,其间反映了微妙的天空、天光云影共徘徊、我半辈子在调色板上追求那种银灰的水色天光。

”《桑园》是吴冠中创作于1963年的油画“孩子们是喜欢桑园的,钻进去采桑椹吃,一面捉蚱蜢。

我到今天还喜欢桑园,喜欢春天那密密交错着的枝条线结构画面,其间新芽点点,组成了丰富而含蓄的色调。

”苗圃白鸡油画· 创作于1976鲁迅故乡油画·麻布78cm×139cm 1978 年《瓜藤》是吴冠中创作于1972年的油画《硕果》吴冠中创作于1974年的油画《规划荒山》1960《规划荒山》是吴冠中1960年在海南岛时的写生之作,也是画家风格转变期的典型作品。

画家在观察事物时,开阔的视野、豁达的心胸以及细微的关怀都付诸其中。

遒劲的线条和笔触充满了生力,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海岛晴天丽日的景象。

江南水乡作品描绘江南水乡一景,也就是艺术家从1980年代初以来最为喜爱、反复涉猎的题材,吴冠中曾描绘寻常百姓家的池塘民房一景,呈现平凡生活细节所蕴藏的美感启发,呼应他所追求的「生活的美感」理念。

艺术家更多使用平涂、薄质的油彩肌理来呈现江南湿润秀丽、水气氤氲的风景,使油彩传达出如水墨般的流畅轻灵风韵,更传神表现河水缓缓流转的动感,整个风景作品透露了江南春日的风光明媚、活泼生趣。

吴冠中课件

吴冠中课件

亮后 个择是图
的新 标正,是
银的 志是它吴
灰创 ,吴是冠
世作 它冠以中
界道 成中高以
路 为在调敏
70 70
之沟 的感
间 通年高和Βιβλιοθήκη 的 吴代级理纽 冠中灰性
带 中期处的
, 酝理形
它 年酿的式
将代 色美
吴冠中
画面中占据主体的山峦仅用墨笔勾勒起伏的结构,看似随 意洒脱,却显示艺术家坚实的造型功底;明快的墨点点出
吴冠中是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 画家之一。擅画油画,吴冠中的作品 具有很高的文化品格,从20世纪80年 代开始,他的艺术观念和绘画创作就 适应历史发展和时代的需要,推动了 中国现代绘画观念的演变和发展,他 是一位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实践上 都超越了中西,超越了画种界限的艺 术家。
他的部分优秀作品。《》、《北国风 光》、《小鸟天堂》、《》、《鲁迅 的故乡》等。中国画代表作有《春雪》 及《狮子林》、《》等;出版有《吴 冠中画集》、《吴冠中画选》、《吴 冠中油画写生》、《吴冠中国画选辑》
线 的、 一意 笔境 。处理,无处不透露出吴冠中对东西方文化精髓的独立探索,不吴仅冠是中吴冠中本人艺术生涯中的重要转折,也是中国油画史上浓重


吴之“ 彩加《 冠前 油关以坦

中的 水系处桑

“ 艺” ,理尼 带术 转而的亚
大 瀑
进探 换这,大 了索 过种更瀑 一与 程灰重布

个文 的的要》 明革 一选的构
吴冠中
吴冠中风格历程
•吴冠中的绘画充满了最能集中反映本 世纪中国艺术面貌的各种特点,即东 西方艺术的汇合及杂交。多年来,吴 冠中先生在一个十字 吴冠中 路口:西方文化
吴冠中风格历程

吴冠中国画赏析

吴冠中国画赏析

吴冠中国画作品赏析我曾将油画和水墨比之陆路和水路,我是水陆兼程者。

兼程当然比单程辛苦,但兼程较易克服单程者所遇山穷水尽的困惑。

这其实也是继承与吸取外来的关系问题。

作者有国籍,作品却无国籍之限,因人情与审美最终是相通的,隔膜毕竟只是一个历史阶段现象。

——吴冠中吴冠中,1919年生于江苏宜兴农村。

1942年毕业于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

1947年考取公费留学法国,在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进修油画。

1950年回国后,曾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后随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曾先后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香港艺术馆、台湾历史博物馆、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美国底特律四家博物馆、巴黎塞纽齐博物馆等处举办个人画展数十次。

国内外已出版画集和文集近百种。

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

1990年获法国文化部文艺最高勋位,1993年获巴黎市勋章,2002年入选法兰西学士院终生通讯院士。

2003年被中国文联授予金彩奖。

终生探索中西艺术结合之路,迄今兼作油画与水墨画。

吴冠中弃理工,投人文,跳入不可衣食的艺术苦海,背负丹青。

从东方到西方,又从西方回到东方,他把艺术当性命,一路独行,世称艺术“苦行僧”。

苦行僧,艺道煎熬痴情,苦作耕耘,世俗粉脂去尽,铁骨一身,满腔热血守望艺术精神。

描绘江南水乡是吴冠中作品中典型风格的代表和最著名的题材。

作为生于江南、长于水乡的画家,他对江南水景有着浓厚的深情。

如此深深的烙印与真切的情怀,使得其笔下的水乡流露出情真意浓的雅致与灵秀。

吴冠中早期水墨画中,最著名的代表作、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的《双燕》,既是典型的以水乡为题材的作品。

十分巧合也倍显难得的是,此幅水乡作品中也出现了一双飞燕虽此双燕非彼双燕,但同样在增加作品本身意境与情趣的同时,也注入了不同一般意义与别样的情结。

《双燕》燕子飞去画境犹存吴冠中一生都在以他的故乡江南为题,断断续续的记录着他对故乡的艺术印象。

吴冠中ppt课件

吴冠中ppt课件


多 利 亚 大 瀑 布

带 进 了 一 个 明 亮 的 银 灰 世 界
艺 术 探 索 与 文 革 后 新 的 创 作 道 路 之 间 的 纽 带 ,

水 转 换 过 程 的 一 个 标 志 , 它 成 为 沟 通 吴 冠 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70
彩 关 系 , 而 这 种 灰 的 选 择 正 是 吴 冠 中 在 年 代

山上深色的树丛和山脚村庄的生机盎然;片块状的淡墨深 深浅浅,既拉开了山与天的距离,又让山峦显得更加立体,

更同时营造了雪后初晴,斑驳陆离的美妙意境。这种点、

线、面的结合,艺术家在之后的创作中体现的更为淋漓尽 致,艺术家自己认为这些流动的线、断断续续的点,以及

出没无常的形和彩色的跳跃与跌落,好像纷乱的雪掠过人 间春色,带给人深沉的感慨


谢谢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加 以 处 理 的 , 更 重 要 的 是 , 它 是 以 高 调 的 高 级
《 坦 桑 尼 亚 大 瀑 布 》 构 图 是 吴 冠 中 以 敏 感 和 理
70
它 将 吴 冠 中
年 代 之 前 的

中 期 酝 酿 油
灰 处 理 的 色
性 的 形 式 美
画面中占据主体的山峦仅用墨笔勾勒起伏的结构,看似随 意洒脱,却显示艺术家坚实的造型功底;明快的墨点点出
吴冠中是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 画家之一。擅画油画,吴冠中的作品 具有很高的文化品格,从20世纪80 年代开始,他的艺术观念和绘画创作 就适应历史发展和时代的需要,推动 了中国现代绘画观念的演变和发展, 他是一位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实践 上都超越了中西,超越了画种界限的 艺术家。

美学之形式美——吴冠中水墨画ppt课件

美学之形式美——吴冠中水墨画ppt课件

《 周 庄 》
美学之形式美——吴冠中水墨画
2、节奏韵律法则的体现
节奏韵律法则是吴冠中水墨画的重要表现形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彰显 吴冠中水墨画的形式美内涵,对吴冠中水墨画艺术价值的最大化具有 积极推动与促进作用。节奏韵律是中国水墨画在创作过程中所追求的 最高境界,吴冠中在水墨画的创作过程中更是将这种思想理念充分地 融入到创作之中。
《巴山春雪》
美学之形式美——吴冠中水墨画
2、基于生活的抽象意境美
相比于具象的事物,抽象绘画艺术更能够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也 就构成了水墨艺术的抽象之美抽象画虽无形,但在吴冠中看来,只要 来源于生活,并能够借助技法的运用于真情实感的承载便能够形成抽 象的意境之美。
《 松 魂 》
美学之形式美——吴冠中水墨画
形式美的追求者
——吴冠中水墨画欣赏和学习
美学之形式美——吴冠中水墨画
吴冠中
吴冠中作为二十世纪中国画坛代表画家之一,不仅开创了 中国绘画史的全新格局,更在国际艺坛具有无可替代的影响 力。作为学贯中西的绘画艺术大师,吴冠中的绘画涵盖了油 画、彩墨、速写和水墨画等等,尤其是在水墨画上更具有深 深的造诣。
美学之形式美——吴冠中水墨画
美学之形式美——吴冠中水墨画
谢谢观看
美学之形式美——吴冠中水墨画
吴冠中的一生,都在不懈追寻着中西绘画语言的融合之道, 在自身的创作实践中不断更新着美学观念。吴冠中的水墨画通 过中西结合的艺术手法在中国传统水墨画中融合了西方绘画理 论与实践精髓,由此形成了全新的意蕴并突出了吴冠中水墨画 的独特的形式之美。吴冠中水墨画的艺术风格特点在于通过更 为强烈且鲜明的形式向传统的水墨画表现手法提出挑战,由此 凸显出吴冠中水墨画本身的意境之美。
美学之形式美——吴冠中水墨画

刘琴 吴冠中作品赏析ppt课件

刘琴 吴冠中作品赏析ppt课件
– 不是金刚怒目,白桦的眼睛似秋波,听,林里吃吃的 笑声!
《耕耘与奉献——吴冠中捐赠作品
4
选》(之二)
武夷山村
• 武夷山村
• 70X140cm 水墨设色·宣纸 1988 上海美术馆藏
– 杉之群,山之硬,铁划银钩写精神。林下名胜九曲溪, 朱熹理学流潺潺,至今清澈见底。
《耕耘与奉献——吴冠中捐赠作品
5
理事、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等职务,2000年,获“法兰
西艺术院通讯院士”称号。
2
照壁
• 照壁
• 68X138cm 水墨设色·宣纸 1997 上海美术馆藏
– 冷冷清清,寻寻觅觅,桥前桥后,傍岸闲卧舟楫。
《耕耘与奉献——吴冠中捐赠作品
3
选》(之二)
白桦
• 白桦
• 97X180cm 水墨设色·宣纸 1991 上海美术馆藏
• 70X140cm 水墨设色·宣纸 1999 上海美术馆藏
– 墙上树影墙上藤,瞬间邂逅亦姻亲。
《泰山村
• 阿尔泰山村
• 97X180cm 水墨设色·宣纸 1986 上海美术馆藏
– 山顶是垂线之群,山麓是横线交错。从山麓爬向山顶,横线在婉转曲折 的过渡中终于转化成垂线,用线之横直的转换来表达空间的高远。没有 体面渲染,点、线之疏密冷暖替代了渲染,只为了裸露点、线之独特品 位。
《耕耘与奉献——吴冠中捐赠作品
– 新的艺术情思催生出新的艺术样式、新的艺术技法。
《耕耘与奉献——吴冠中捐赠作品
7
选》(之二)
长日无风
• 长日无风
• 70X140cm 水墨·宣纸 2000 上海美术馆藏
– 何处寻宁静,入画来,日长似小年,小鸟天堂,安于 黑白之乡。
《耕耘与奉献——吴冠中捐赠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⑥ 利用笔记抓住老师的思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抓住老师的思路。
2019/9/1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1
谢谢欣赏!
2019/9/1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吴冠中作品赏析
吴冠中简介
吴冠中(1919—2010),20 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画 家之一;终生致力于油画民 族化及中国画现代化之探索, 坚韧不拔地实践着“油画民 族化”、“中国画现代化” 的创作理念,形成了鲜明的 艺术特色;他执著地守望着 “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 在自己心底”的真切情感, 表达了民族和大众的审美需 求,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 化品格。
《母土春秋》1997
《夜宴越千年》1997
《依附》2001
《水乡行》1997
点线面的构成感
在设计领域,构成,指将一定的形态元素,按照视觉规律、力 学原理、心理特性、审美法则进行的创造性的组合。
《彩迹》2002
《墙上姻缘》1999
《建楼曲》2000
《四合院》1999
《水田》2002
《春风桃柳》1999
《春满》2000
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 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