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哲学用哲学读书心得
《学哲学用哲学》读后感

《学哲学用哲学》读后感《学哲学用哲学》读后感(精选8篇)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
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哲学用哲学》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哲学用哲学》读后感篇1《学哲学用哲学》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05年9月出版的。
作者李瑞环同志是我们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之一,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
全书共分上、下两册,55万三千字,选自作者自1981年至2004年在天津和中央工作期间的有关文章和讲话的摘编。
全书除开头、结尾两部分谈哲学用哲学的道理外,共分十个专题:一、从客观实际出发;二、坚持实践观点;三、重视总结经验;四、掌握辩证方法;五、注意研究特殊性;六、坚持发展的观点;七、坚持生产力决定论;八、坚持群众观点;九、弘扬中华民族"和"的思想;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作为一名文科生,又是行政管理专业出身,在上大学的时候,也学过一些哲学课程,但当时给我的感觉哲学是一门相当高深却又枯燥乏味的学科,由于其的纯理论性使得离现实生活很遥远,因此造成学而不用,学了没用的现象。
在带教老师开始向我推荐这本书的时候,我内心其实暗暗有些发憷,甚至怀疑这样一本哲学书,我能够坚持看几页?但细细品读下来,这本书却第一次真正引起了我对哲学的兴趣,一路阅读下来自觉受益匪浅,诚如带教老师推荐时所说的那样:"哲学是明白学、智慧学,学懂了哲学,脑子就灵、眼睛就亮、办法就多;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都给你方向、给你思路、给你办法。
""学点哲学,终身受益"是李瑞环同志的肺腑之言,切身体会。
他从二十几岁开始学哲学,一直坚持在工作中学,边干边学,几十年从未间断过。
在下放期间,他一边推着平车,一边读书。
为方便阅读,自制卡片插到车上,许多哲学著作他都反复读过,有的甚至可以背下来,所以才有了书中平实的语言,简单的事例,于细微处见一般,使艰涩高深的哲学原理放下了架子,深入到生活中,深入到百姓中。
学哲学用哲学心得体会范文(二篇)

学哲学用哲学心得体会范文学习哲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哲学的价值和意义。
哲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
通过学习哲学,我对自身的思维和认知能力得到了提升,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生活目标和价值观。
以下是我在学习哲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心得。
首先,在学习哲学的过程中,我意识到思维的重要性。
哲学是理性思考的基础,它要求我们用批判性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不随波逐流,不盲从他人的意见。
通过学习哲学,我学会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善于提出合理的论证和观点。
这种思维方式不仅在学术上有用,也在生活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比如,在面对社会现象和个人抉择时,我能够更加冷静地思考和权衡利弊,不轻易做出决策,而是经过思考后再做出选择。
其次,学习哲学让我认识到人的自由与责任。
在学习伦理学的过程中,我了解到自由并不是无约束的,而是受到道德和法律的制约。
人的行为要受到道德规范和社会规则的限制,我们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同时,哲学也让我意识到自身的责任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应该努力去履行责任,为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
通过学习哲学,我明确了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
再次,学习哲学让我对人类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哲学作为人类思维的一种表达方式,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通过学习哲学,我了解到各个时期的哲学家们对世界和人生的思考和理解,认识到不同思想家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哲学也让我明白了人类思维的多样性和相互交融的特点。
世界上存在着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我们应该用宽容和谦逊的心态去对待他人的观点,并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点。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和理解。
此外,学习哲学还让我意识到人生的种种困境和无常。
通过学习存在主义哲学,我明白到人生是充满苦难和挫折的,我们需要面对现实并积极应对。
人生中的困境和挫折并非我们所能控制的,但我们可以选择我们的态度和方式去面对他们。
只要我们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我们就能从失败中学到经验,从困境中找到突破口。
学哲学用哲学读后感

学哲学用哲学读后感在我翻开《学哲学用哲学》这本书之前,哲学于我而言,就像是夜空中遥远而神秘的星辰,看似璀璨,却难以触及。
我曾以为哲学是高深莫测的理论,是哲学家们在象牙塔里的沉思,与我这平凡的生活毫无关联。
然而,当我真正沉浸在这本书中,我才发现,哲学原来就在我们身边,它是生活的智慧,是解决问题的钥匙。
书中没有晦涩难懂的术语,没有复杂冗长的论证,有的只是平实的语言和生动的事例。
这让我想起了一次我在菜市场的经历。
那天,我去买苹果,摊主信誓旦旦地说他的苹果是“又甜又脆,不甜不要钱”。
我满心欢喜地挑了几个,回家一尝,却发现又酸又面,和摊主说的完全不一样。
我气冲冲地回到菜市场找摊主理论,摊主却一脸无辜地说:“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样,你觉得酸,别人可能觉得甜呢。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这就是哲学中的“主观与客观的不一致”。
摊主主观地认为他的苹果是甜的,但我的客观感受却是酸的。
我们对于事物的判断往往受到自身经验、期望和情感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主观与客观的差异。
就像哲学中所说,我们要努力克服主观偏见,尽可能地从客观实际出发去认识事物。
还有一次,我和朋友一起去爬山。
一开始,我们都充满了激情,步伐轻快,觉得很快就能到达山顶。
然而,随着山路越来越陡峭,我们的体力逐渐消耗,脚步也变得沉重起来。
我的朋友开始抱怨:“为什么要选择这么难爬的山,真是自讨苦吃!”我安慰他说:“我们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困难,想想爬到山顶后的美景,那会是多么令人陶醉啊。
”这让我联想到哲学中的“发展的观点”。
事物的发展总是曲折前进的,不可能一帆风顺。
在爬山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到达山顶,看到更美丽的风景。
生活也是如此,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困难而放弃追求,要相信未来会更好。
书中还提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这让我想起了我找工作的经历。
我曾经投递了很多简历,参加了无数次面试,但总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拒绝。
我感到非常沮丧,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学哲学用哲学心得体会(精品5篇)

学哲学用哲学心得体会(精品5篇)学哲学用哲学心得体会篇1哲学是一门探索人生本质和思考宇宙的学科,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
学习哲学可以让我们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例如生命的意义、自由意志、道德伦理等等。
在哲学的学习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启示和心得体会。
首先,学习哲学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在哲学中,思维和存在是不可分割的,它们相互依存。
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入思考了思维的本质和局限性,也探索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我明白了只有通过不断地思考和探索,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
其次,学习哲学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类的无知和局限性。
在哲学中,有很多问题是没有明确答案的,例如自由意志、道德伦理等等。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思考和探索,才能更好地理解它们的本质和意义。
通过学习哲学,我认识到了人类的无知和局限性,也更加珍惜我们所拥有的知识和智慧。
最后,学习哲学让我更全面地认识了自己和他人。
在哲学中,有很多思考和讨论的问题都需要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看待。
通过学习哲学,我认识到了自己和他人的差异和共性,也更加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想法。
总之,学习哲学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更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类的无知和局限性,更全面地认识了自己和他人。
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哲学将继续给我带来更多的启示和思考。
学哲学用哲学心得体会篇2哲学,这个古老而又永恒的学科,一直以来都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学习哲学不仅是对知识的探索,更是对生命和自我意义的思考。
在这篇*中,我将分享我的哲学学习心得体会。
首先,学习哲学的过程就像是一场心灵的冒险。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地提问、探索和思考,试图解开生活中的各种困惑。
例如,在阅读柏拉图的《理想国》时,我对“正义”和“公正”的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
通过思考这些问题,我逐渐地认识到哲学不仅是知识的累积,更是对世界观的塑造。
其次,哲学教会了我如何批判性思考。
在学习哲学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分析问题,探究各种观点背后的逻辑,并对其进行评估。
学哲学用哲学读后感

学哲学用哲学读后感《学哲学用哲学》读后感。
《学哲学用哲学》是一本以哲学为主题的书籍,作者在其中探讨了哲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运用哲学的思维方式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在阅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哲学的重要性,以及它对我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首先,书中作者对哲学的定义和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哲学并不仅仅是一种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
它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世界和人生,引导我们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哲学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更加客观地看待问题,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是去探索问题的根本原因和内在规律。
这种思维方式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着积极的影响,使我们更加理性和深刻地思考问题,不轻易被情绪所左右。
其次,书中还介绍了哲学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哲学不仅仅是一种学科,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哲学的思维方式来解决一些难题和困惑。
比如,在面对人际关系、工作压力、人生选择等问题时,我们可以借鉴哲学的思维方式,通过深入思考和理性分析来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
哲学的思维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更加理性地看待问题,不被情绪所左右,找到问题的本质和解决之道。
最后,书中还介绍了一些哲学思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哲学思想在人类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
比如,柏拉图的理想国观念影响了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康德的道德哲学影响了人们的道德观念,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影响了人们的社会观念等等。
这些哲学思想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塑造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
通过阅读《学哲学用哲学》,我对哲学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哲学不仅仅是一种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
它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世界和人生,引导我们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哲学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更加客观地看待问题,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是去探索问题的根本原因和内在规律。
哲学的思维方式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着积极的影响,使我们更加理性和深刻地思考问题,不轻易被情绪所左右。
关于李瑞环学哲学用哲学读后感

关于李瑞环学哲学用哲学读后感篇一关于李瑞环学哲学用哲学读后感嘿,朋友们!最近我读了一本超牛的书——关于李瑞环学哲学用哲学。
这可真是让我大开了眼界,心里那叫一个波涛汹涌啊!你说哲学这东西,以前我总觉得它高高在上,遥不可及。
但看了李瑞环的经历,我突然发现,原来哲学就在咱们的生活里,就在那些普普通通的事儿中。
也许有人会问,学哲学有啥用?能当饭吃吗?我觉得吧,还真能!李瑞环通过哲学思维解决了好多实际问题,这不是明摆着告诉咱,哲学能让人更聪明,更有办法应对生活中的种种难题吗?就拿我自己来说,有时候遇到事儿就容易慌,不知道该咋办。
但读了这本书,我就想,要是能像李瑞环那样用哲学的方法分析分析,是不是就能找到出路了?可能一开始会觉得有点难,毕竟哲学这玩意儿不是一下子就能搞明白的。
但多琢磨琢磨,也许就能发现其中的奥秘。
我觉得吧,学哲学不能死记硬背那些理论,得活学活用。
就像李瑞环一样,把哲学用到工作中、生活中,那才叫真本事。
不过,我也在想,哲学这么高深的东西,我能学好吗?我能像李瑞环那样运用自如吗?哎呀,心里还真没底。
但不管咋说,先试试呗,万一我也能有所收获呢?总之,读了这本书,让我对哲学有了新的认识,也有了想要去探索的冲动。
这一路的阅读体验,真好!篇二关于李瑞环学哲学用哲学读后感哟呵!今天我要跟大家唠唠我读《关于李瑞环学哲学用哲学》的那些事儿!说实话,刚开始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还嘀咕呢:“这能有意思吗?”结果呢,一读就停不下来啦!李瑞环这个人可真不简单!他把哲学用得那叫一个出神入化。
我就想啊,为啥人家能把哲学玩转,咱就只能在一旁干瞪眼呢?也许是咱没那份悟性?还是没下那个苦功夫?我读着读着,脑海里就浮现出各种画面。
比如他在解决工作难题时,那沉着冷静、深思熟虑的样子,简直酷毙了!这让我明白,哲学不是光摆在那里好看的,而是能实实在在帮我们解决问题的利器。
但我又有点纠结,像咱这种平凡小老百姓,能像他那样把哲学用得那么好吗?我觉得可能有点悬。
学哲学用哲学读后感

学哲学用哲学读后感《学哲学用哲学》读后感。
《学哲学用哲学》是一本让人耳目一新的哲学读物。
作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哲学的基本概念和思想方法,引导读者用哲学的眼光看待世界,思考人生的意义。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哲学这门学科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作者在书中强调了哲学的实用性。
他指出,哲学不仅仅是一种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
通过哲学的思辨和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找到人生的方向和目标。
哲学的智慧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人生的品质和幸福感。
这种强调哲学的实用性的观点,让我对哲学产生了更大的兴趣,也让我意识到哲学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学科,而是可以贴近生活、影响生活的学问。
其次,作者在书中详细介绍了哲学的基本概念和思想方法。
他通过举例和比喻,让抽象的哲学概念变得具体易懂。
比如,作者用“哲学就是给人生做思维的整理”来解释哲学的意义,用“哲学就是给脑袋洗澡”来形象地说明哲学的作用。
这种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让我对哲学的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我对哲学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最后,作者在书中提出了“学哲学用哲学”的理念。
他认为,学习哲学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将哲学的智慧运用到生活中。
只有将哲学的思想方法和智慧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真正体会到哲学的魅力和价值。
这种“学用结合”的理念,让我深受启发。
我意识到,哲学不仅仅是一种学科,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
只有将哲学的智慧融入生活,才能真正感受到哲学的力量和魅力。
通过阅读《学哲学用哲学》,我对哲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我明白了哲学的实用性,对哲学的基本概念和思想方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意识到了“学用结合”的重要性。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哲学,将哲学的智慧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哲学成为我人生的指南针,引领我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学哲学用哲学读后心得总结

学哲学用哲学读后心得总结学哲学用哲学读后心得总结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
那么要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哲学用哲学读后心得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哲学用哲学读后心得总结篇1拿到《学哲学用哲学》这套书的第一时间我就上豆瓣查了评价,出乎意料的是并没有多少不同的声音出现,硕果仅存的3篇评论中还是获得三分之二的正能量。
全书平实通俗的语言想必对于任何没有接受系统哲学知识洗礼的人来说也能做到易懂,是一本受众群体很广的读物。
哲学在百科上是这样定义的,它是对普遍而基本的问题的研究,这些问题多与实在、存在、知识、价值、理性、心灵、语言、思想等有关。
而在日常用语中,哲学一词可以引申为个人或者团队最基本的信仰、概念和态度。
说到信仰和态度,再说到读书,我想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感受吧。
那么,他们之间又是如何影响生活、影响追求幸福、影响我们读书的呢?1、形而下的生活生活笼统的分为形而上的生活和形而下的生活。
而我们都发现形而下的乐趣怎么就比形而上的乐趣乐那么多呢?越形而下就越有乐趣,读历史比读哲学有趣,读八卦比读历史有趣,看电影比读书更有趣。
这是刘瑜在《送你一颗子弹》中为自己也为大众发问,她总结了下是因为形而上的生活它缺乏物质的光泽,没那么吸引人罢了。
我一直笃定检验一个人对一件事情是否真的有兴趣的标准就是这件事能否把他或者她从网络灌水/八卦中拽开。
当你面对一条刘强东和奶茶妹妹领证的新闻,能够像大禹过家门而不入那样泰然自若,做到不点击而直接跳入“另一件事”时,那么恭喜你终于找到人生的目标了。
何其容易,太多时候我们被形而下的五光十色迷住,陷入焦虑,无法静下心来做一件事,浮躁坐在我们中间太久了,我们需要的是拨开乌云的勇气。
2、幸福最值得追求幸福的能力包括智力上与精神上的,想要智力上的能力必须培养独立思考的'兴趣与习惯,想要培养精神上的能力就多读经典,同大师对话;勤写日记,与自我为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哲学用哲学》读书心得
孙爱芬
《学哲学用哲学》是本值得一读的书,是一本读了以后长见识、长知识、增智慧、添聪明的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长期以来,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给人一种很神圣、很正统、很严肃的感觉。
这本书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结合具体的工作实际谈哲学,使哲学原理的运用,深入浅出,易懂易记,读后使人有一种豁然开朗的亲切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主动学习的亲和力。
这本书是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典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
一是学点哲学,终身受益。
这是李瑞环同志的肺腑之言,切身体会。
他在书中说到:“有人说,由一个普通农民、工人,一步步走到党和国家最高领导层真不简单,这其中一定会有一些奥秘、诀窍,应该总结一下。
要我说还是那句老话: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物,当然也不能否认个人的努力。
光靠努力还不行,还要得法,得法就是要学习哲学。
我这一生对我帮助最大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我常讲,一个人要成长进步,要有所成就,有所建树,离不开上进心、求知欲、责任感这三条,这是无法代替的。
重要的是学了哲学,掌握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武器,养成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的习惯,这样就不会吃糊涂亏、占糊涂便宜,避免和少走弯路。
陈云同志讲过:‘学好哲学,终身受用’。
这完全是经验之
谈,我非常赞成。
”这些发自内心的讲话,对我们树立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信念是有很大帮助的,对学好称之为智慧学、明白学的哲学是很有示范作用的。
二是怎样学好哲学。
李瑞环同志提出“学哲学主要是学好基本观点”,“下大力量把基本观点真正弄懂,并且能和自己的实际工作相结合,不断提高认识水平,增强工作能力,这就是我们学习哲学的目的。
”本书列的十个专题,每个专题又分若干个题目,这些专题和题目,其实就包含了哲学的基本观点。
至于学哲学,从哪里入手、入门呢李瑞环同志根据自己的体会,提出学习“两论”(《实践论》、《矛盾论》)是哲学入门的一个有效途径。
真正学懂了“两论”,也就基本上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观点。
学习理论要联系实际,联系经历过的实际,结合历史的经验来学,是学习理论、运用理论的重要方式。
他提出:“如果把学习与自己熟悉的工作结合起来,拿实践的经验同理论相印证,就容易懂;把基本的观点与具体的形象的东西相联系,印象会比较深刻,就容易学;把书本的东西融入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干什么就从什么里头学、就在什么里头用,就容易活。
”一方面强调联系实际,一方面要强调刻苦认真的读书。
要认真地读,反复地读,深钻苦研,努力读懂弄通。
三是活学活用哲学原理的典范。
本书的最大特色之一,就是用我们熟悉的历史经验,用我们曾经经历的工作,用具体的工作实践,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来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因而,读起来不枯燥、不艰涩,使人感到哲学就
在我们身边,就在日常生活中。
比如,书中结合毛主席纪念堂建筑工程的施工实践,谈运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既生动具体又晓之以理,堪称理论联系实际的范例。
此外,这本书还有一个比较吸引人的特点,就是用平实的语言,老百姓的语言,将古今中外哲人贤者的典故、语录等随手拈来运用到说理论述中,使文章和讲话生色不少,也使理论的阐述生动起来,给人留下难忘印象。
李瑞环同志的语言风格是很有特色的,有些说法早就脍灸人口。
在书中,比较集中体现在《处处都有辩证法》这一节中,比如:“地球越来越小,发展越来越快,慢走一步,差之千里,耽误一时,落后多年。
”“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
‘民以食为天’,‘饭’字半边是‘食’字,半边是‘反’字,没有食就会反。
”“人类的知识有两个特点:从纵向讲是知识的延续性;从横向讲是知识的借鉴性。
人类社会知识的发展,纵向靠继承,横向靠借鉴。
”等等,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