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网络教育中药资源学模拟题精华
山大网教中药学模拟试题

中药学模拟试题(C)一、名词解释1.中药学2.先煎3.祛风湿药4.活血化瘀药二、填空题1.宋代本草学的代表作是唐慎微的()。
2.河南产道地药材有()、()、()、()。
3.中药对人体具有()、()、()、()四种不同的作用趋向。
4.配伍禁忌中,藜芦反()、()、()、()、()、()。
5.煎药时,有效成分难溶于水的药物需(),气味芳香的药物需()。
6.菊花的功效是()、平抑肝阳、()、清热解毒。
7.常用的清热凉血药有()、()、()、()。
8.火麻仁的功效是()。
9.常用的祛风湿强筋骨药有()、()、()、()。
10.木通的功效是()、清心火、()。
11.常用的消食药有()、()、()、()。
三、简答题1.配伍禁忌“十八反”包括哪些内容?2.请列举五种常用的清热解毒药。
3.请简单列出五种常用的温里药。
4.什么是解表药?其应用的主要注意事项有哪些?参考答案:1.配伍禁忌“十八反”包括哪些内容?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2.请列举五种常用的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贯众、蒲公英等。
3.请简单列出五种常用的温里药。
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小茴香、丁香、高良姜等。
4.什么是解表药?其应用的主要注意事项有哪些?概念:凡以发散表邪、治疗表证为主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注意:(1)不可发汗过多,应以四肢微微汗出为度。
(2)不宜久煎。
(3)阴血不足者慎用。
四、问答题中药的五味理论,是指药物有“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
在临床应用中,“五味”所分别代表的药物的作用是什么?参考答案:辛: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
甘: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
酸: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苦: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等作用。
咸: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
药学《药剂》山东大学网络教育考试模拟题及答案.doc

药剂学一、名词解释1 .倍散是在小剂量的毒剧药中添加一定量的填充剂制成的稀释散,以利于下一步的配制。
2.乳析指乳剂放置后出现分散相粒子上浮或下沉的现象。
3.生物利用度是衡量血管外给药用药剂量中进入体循环的相对数量与在大循环中出现的相对速率。
4.等张溶液是指与红细胞张力相等的溶液.也就是与细胞接触时,使细胞功能和结构保持正常的溶液。
二、写出下列物质在药剂学中的主要作用1.苯甲酸钠:又称:安息香酸钠。
苯甲酸钠是酸性防腐剂,在碱性介质中无杀菌、抑菌作用;其防腐最佳PH是2.5-4.Oo2.焦亚硫酸钠:又称二硫五氧酸钠。
为水溶性抗氧剂。
3.糊精:是淀粉水解中间产物的总称,习惯上亦称其为高糊(高黏度糊精),即具有较强的黏结性,一般很少单独大量使用糊精作为填充剂,常与糖粉、淀粉配合使用。
4.HPMC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简称。
本品选用高度纯净的棉纤维素作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经专门醍化而制得,是常用的增稠剂、分散剂、乳化剂和成膜剂等材料。
主药 压片1 .物理灭菌法包括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紫外线灭菌法、过滤除菌法、辐 射灭菌法、微波加热灭法。
2植物性药材的浸出过程一般包括浸润渗透、溶解、扩散和置换四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3.防止药物氧化的常用措施有煮沸除氧、加抗氧剂、加金属离子螯合剂、通 惰性气体、调节PH 值、避光。
四、简答题1. 简述低温粉碎的特点?在常温下粉碎困难的物料如软化点、熔点低的及热可塑性物料,例如树脂、树胶、 干浸膏等,可以得到较好粉碎;含水、含油较少的物料也能用该法粉碎,可获得 较细的粉末,并且可以保存物料中的香气及挥发性有效成分。
2. 写出湿法制粒压片的工艺流程?辅F 粘合剂粉碎—I —►混合 —L 制软材料—> 制粒3. 热原的污染途径及除去热原的方法有哪些?途径:从注射用水中带入;从原辅料中带入;从容器、用具、管道和设备等带入; 制备过程中的污染;从输液器具带入。
除去方法:高温法;酸碱法;吸附法;超滤法;离子交换法;凝胶滤过法;反渗 透法。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药物分析试题及答案

药物分析模拟题1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E 1. 我国现行的中国药典为A.1995版B.1990版C.1985版D.2000版E.2005版B 2. 中国药典的英文缩写为A. BPB. CPC. JPD. ChPE. USPC 3. 相对标准差表示的应是A.准确度B.回收率C.精密度D.纯精度E.限度C 4. 滴定液的浓度系指A.%(g/g)B.%(ml/ml)C.mol/LD.g/100mlE.g/100gC 5. 用20ml移液管量取的20ml溶液,应记为A.20mlB.20.0mlC.20.00mlD.20.000mlE.20±1mlA 6. 注射液含量测定结果的表示方法A.主要的%B.相当于标示量的%C.相当于重量的%D.g/100mlE.g/100g E 7. 恒重系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为A.0.6mgB.0.5mgC.0.4mgD.0.3mgE.0.2mgC 8. 阿斯匹林中检查的特殊杂质是A.水杨醛B.砷盐C.水杨酸D.苯甲酸E.苯酚E 9. 以下哪种药物中检查对氨基苯甲酸A.盐酸普鲁卡因B.盐酸普鲁卡因胺C.盐酸普鲁卡因片D.注射用盐酸普鲁卡因E.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E 10. 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A.鉴别、检查、写出报告B.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写出报告C.检查、含量测定、写出报告D.取样、检查、含量测定、写出报告E.取样、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写出报告C 11.含锑药物的砷盐检查方法为A.古蔡法B.碘量法C.白田道夫法D.Ag-DDCE.契列夫法E 12. 药物中杂质的限量是指A.杂质是否存在B.杂质的合适含量C.杂质的最低量D.杂质检查量E.杂质的最大允许量C 13. 维生素C注射液测定常加哪种试剂消除抗氧剂干扰A.NaClB.NaHCO3C.丙酮D.苯甲酸E.苯酚C 14. 旋光法测定的药物应是A.对氨基水杨酸钠B.盐酸普鲁卡因胺C.葡萄糖注射液D.注射用盐酸普鲁卡因E.盐酸利多卡因A 15. 用来描述TCL板上色斑位置的数值是A.比移值B.比较值C.测量值D.展开距离E.分离度二、B型题(配伍选择题)备选答案在前面,试题在后。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生药学(C)试题及答案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生药学(C)试题及答案第一篇: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生药学(C)试题及答案评卷人一、概念题1、中草药:是中药、草药和民族药的统称。
2、苷类:是糖或糖的衍生物与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形成的化合物。
3、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对包括种子、栽培、釆收、加工、炮制、贮藏、流通等方面进行控制。
4、生药学: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生药的名称、来源、鉴定、活性成分、生产、釆集、品质评价及开发利用的科学。
得分评卷人二、填空题1、我国最早的本草著作是(《神农本草经》)2、鉴别生物碱的常用沉淀试剂有(碘化铋钾试剂)、(碘-碘化钾试剂)、(碘化汞钾试剂)和(硅钨酸试剂)。
3、在生药的理化鉴定中,常用到一些物理常数,如:(相对密度)、(旋光度)、(折光率)、(硬度)、(黏稠度)、(沸点)、(凝固点)、(熔点)等。
4、检查氰苷最常用的方法是(苦味酸钠试验)。
5、检查鞣质最常用的试剂是(三氯化铁试剂)6、写出下列生药的主要化学成分黄连(小檗碱、黄连碱、甲基黄连碱、巴马亭、药根碱、表小檗碱)厚朴(厚朴酚、和厚朴酚、四氢厚朴酚)西红花(番红花苷-1,2,3,4、番红花苦苷、番红花醛)槟榔(摈榔碱、槟榔次碱、去甲基摈榔碱、去甲基摈榔次碱)冬豆草(腺苷腺嘌呤、次黄嘌呤梵核苷、尿嘧啶、麦角甾醇、D-甘露醇牛黄(胆红素、胆甾酸、胆酸、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7、写出下列生药的主要药理作用:何首乌(l对心脏有强心、兴奋作用,能阻止胆固醇在肝内的沉积,降低血清胆固醇,2护肝作用,3通便,4抗衰老,5抑菌))肉桂(1 扩冠状动脉降压,2 抗溃疡,3 抑菌消炎,4 桂皮醛作用,解热、镇痛、镇静、抗惊厥,5 抗血小板凝集,抗炎,抗肿瘤斑蝥(抗癌、抗病毒、抗菌、局部刺激作用)鹿茸(1 强壮作用,2对神经系统作用:镇静、益智,3 对心血管作用,4 抗脂质过氧化、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力、促进发育等任用)8、写出下列生药的主要功效:柴胡(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丹参(活血通经,祛瘀止痛,清心除烦)厚朴(燥湿消痰,下气除满)麻黄根(止汗)9、下列形象术语指的是哪一种生药?“雁脖芦、枣核艼、珍珠须”(野山参)“铜皮铁骨狮子头”(三七)“合把”(羚羊角)10、写出下列生药的商品规格:枸杞子(西枸杞、血枸杞)朱砂(朱宝砂、镜面砂、豆瓣砂)牛黄(胆黄、管黄、肝黄)得分评卷人三、判断题(填√或×)1、对栽培品种来说,创造最适宜的生态环境是培植优良品种的主要原因。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中药鉴定学(2)

一、概念题1.性状鉴定:2.中药总灰分:3.当门子:4.蚯蚓头:二、选择题(一)单选题1.下列哪本著作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家药典():A.神农本草经B.新修本草C.证类本草D.本草纲目E.植物名实图考2.测定药材酸不溶性灰分常用的酸是()A.稀H2SO4B.稀HClC.稀HNO3D. 稀HAC3.横断面皮部有云锦状花纹的药材是()A.牛膝B.商陆C.何首乌D桔梗E.大黄4.延胡索的道地产区为()A.四川B.江苏C.浙江D.吉林5.粉末升华物有黄色针状、片状和羽状黄色结晶,此结晶加碱液显红色的药材为( )A.黄连B.黄芪C. 黄芩D.大黄E.蒲黄6. 粉末显微鉴别时可见橙皮甙结晶的药材是()A.甘草B.大青叶C.厚朴 E.白芍E.半夏7.矿物类中药的透明度时,应将矿物磨成的标准厚度是( )A. 0.3mmB. 0.03mmC.0.003mmD.0.003nm(二)多选题1.以下花类药材,在含苞待放时采收的有()A.金银花B.辛夷C.丁香D.红花E.槐米2.下列药材在春末和夏初采收的是( )A.肉桂B.大黄C.泽泻D.厚朴E.钩藤3.主要化学成分中含砷的矿物类药材为()A.信石B.滑石C. 朱砂D. 雄黄E雌黄4.下列药材原植物相同的是()A.红花和白平子B.益母草和茺蔚子C.枸杞子和地骨皮D.何首乌和天仙藤5.在产后加工过程中需要“发汗” 的药材有():A.厚朴B.杜仲C.白芍D.丹皮6.“四大怀药”是指()A. 贝母B.山药C.地黄D. 菊花E.牛膝F. 三七7.黄柏的主产地是()A.四川B.贵州C.吉林D.辽宁E.河北8.下列药材的药用部位为心材的有()A.通草B.鸡血藤C.钩藤D.沉香E.苏木三、填空题1.“铜皮铁骨狮子头”描述的是药材()的性状。
2. 白芷药材的根上散生的皮孔样的横向突起,俗称()。
3. 松母鳞茎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抱小瓣,未抱部分成心月形,习称()4.牛黄的水溶液可使指甲染黄,习称()。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药剂3试题及答案

药剂学模拟题3一.名词解释1.经皮给药系统是指经皮给药而引起全身治疗作用的控释制剂2.置换价栓剂中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的基质的重量的比值即为该药物对该基质的置换价. 3.靶向给药系统靶向给药系统靶 (target-oriented drug delivery system,简称TODDS)又称靶向制剂是借助载体、配体或抗体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胃肠道或全身血液循环而选择性地浓集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结构的制剂。
4.纳米粒纳米粒是以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为载体的固态载药胶体微粒,一般粒径在10~1000nm。
二、简答题1.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有哪些?答 1.将弱酸或弱碱性药物成盐. 2.使用潜溶剂 3.加入助溶剂4. 使用增溶剂2.什么叫热原?热原的检查法有那些答热原是微生物产生的内毒素,是由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其中脂多糖是内毒素的主要成分。
它能引起一些动物与人的体温异常升高。
(一)家兔升温法:为经典检查方法。
(二)鲎试剂法:为内毒素的体外检查法。
较家兔法灵敏,但对革兰氏阴性菌以外的内毒素不够灵敏,尚不能完全取代家兔法3.防止药物氧化可采取哪些措施?答 (一)煮沸除氧(二)通入惰性气体(三)加入抗氧剂(四)加入金属离子螯合剂(五)调节pH (六)避光4.举例说明复凝聚法制备微囊的原理是什么?答:系使用两种带相反电荷的高分子材料作为复合囊材,在一定条件下交联且与囊心物凝聚成囊的方法。
例如,以明胶和阿拉伯胶为囊材,囊心物与明胶和阿拉伯胶的溶液形成混悬液或乳状液,将溶液的pH值调至低于明胶的等电点使之带正电荷,而阿拉伯胶仍带负电荷,由于电荷互相吸引交联形成正、负离子的络合物,因溶解度降低而包裹囊心物凝聚成囊。
三、填空题1.药物经直肠吸收的主要途径(经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而进入肝脏在肝脏代谢后转运至全身)(通过直肠中静脉和直肠下静脉及肛静脉而进入下腔静脉)2. 气雾剂是由(药物和附加剂)(抛射剂)(耐压容器)(阀门系统)组成3.常见的液化气体类的抛射剂有(氟氯烷烃类)(碳氢化合物类)(压缩气体).4.膜控型经皮给药制剂由(背衬膜)(药物储库膜)(控释膜)(胶粘层)(保护膜)组成5.从方法上分类,靶向给药系统可分为(被动靶向制剂)(主动靶向制剂)(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中药资源学模考试题(含答案)

中药资源学模考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中药资源的定义是:()A. 自然界中所有的植物、动物和矿物B. 自然界中可用于药用和保健的植物、动物和矿物C. 人类用于医疗、预防疾病的物质基础D. 中医学所使用的药物及其来源答案:C2. 下列哪项属于中药资源的属性?()A. 可再生资源B. 非可再生资源C. 生物资源D. 矿产资源答案:A3. 中药资源调查的主要目的是:()A. 了解中药资源的种类和数量B. 了解中药资源的地域分布特点C. 掌握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D. 保护中药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答案:D4. 下列哪项属于中药资源的保护措施?()A. 扩大药用植物的种植面积B. 禁止采挖野生药用植物C. 提高中药资源的利用效率D. 禁止出口中药资源答案:C5. 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A. 保护中药资源B. 合理开发利用中药资源C. 提高中药资源的利用价值D. 促进中药产业的发展答案:B6. 下列哪项属于中药材的商品规格?()A. 人参B. 黄连C. 川芎D. 甘草答案:A7. 下列哪项属于道地药材?()A. 黄芪B. 枸杞C. 川芎D. 甘草答案:C8. 下列哪项属于中药材的采收原则?()A. 成熟后采收B. 早熟早采收C. 晚熟晚采收D. 适时采收答案:D9. 下列哪项属于中药材的加工方法?()A. 晒干B. 烘干C. 煮沸D. 发酵答案:A10. 下列哪项属于中药材的质量评价方法?()A. 性状鉴定B. 显微鉴定C. 理化鉴定D. 分子鉴定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 中药资源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植物资源B. 动物资源C. 矿物资源D. 微生物资源答案:ABCD12.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中药资源的分布?()A. 气候条件B. 土壤类型C. 地形地貌D. 人类活动答案:ABCD13. 下列哪些措施可以促进中药资源的保护?()A. 设立自然保护区B. 禁止采挖野生药用植物C. 开展中药资源的人工种植D. 提高中药资源的利用效率答案:ABCD14. 下列哪些属于中药材的采收季节?()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答案:ABC15. 下列哪些方法可以用于中药材的质量评价?()A. 性状鉴定B. 显微鉴定C. 理化鉴定D. 分子鉴定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简述中药资源的特点及其保护意义。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中药资源学模拟题精华(可编辑修改word版)

中药资源学 A 卷一、单项选择题(选出下列药材的地道产地,将对应选项填在括号内。
)1、当归 ( C)A 隆林广西B 长清 ft东C 岷县甘肃D 仙游福建2、人参 ( A)A 抚松吉林B 遵义贵州C 莱西 ft东D 庆阳甘肃3、大黄 ( D)A 万宁海南B 新余江西C 牛庄 ft东D 果洛青海4、黄芩 ( B )A 肇庆广东B 承德河北C 滁州江苏D 罗田湖北5、黄连 ( C )A 阜康新疆B 荆州湖北C 石柱四川D 罗甸贵州6、皂角 (A)A 邹县 ft东B 西双版纳云南C 清源辽宁D 饶河黑龙江7、乌鸡 ( D )A 防城广西B 龙泉浙江C 恩施湖北D 泰和江西8、石膏 ( C )A 亳州安徽B 铜陵安徽C 应城湖北D 密县河南9、薄荷 ( A )A 太仓江苏B 阜康新疆C 荆州湖北D 西双版纳云南10、冬虫夏草 ( C)A 果洛青海B 恩施湖北C 巴青西藏D 遵义贵州1、梅花鹿茸(A)A 双阳吉林B 武陟河南C 江油四川D 徐闻广东2、珍珠(D)A 长清 ft东B 禹县河南C 温县河南D 合蒲广西3、薏苡(C)A 徐闻广东B 中甸云南C 牛庄 ft东D 湘阴湖南4、肉苁蓉(A)A 和田新疆B 易县河C 北巴东湖北D 中甸云南5、萝芙木(B)A 上杭福建B 西双版纳云南C 长清 ft东D 涟源湖南6、八角茴香(C)A 五常黑龙江B 文ft 云南C 南宁广西D 铜仁贵州7、杜仲( D)A 浑源 ft西B 和静新疆C 安国河北D 遵义贵州8、阿魏( B)A 金坛江苏B 阜康新疆C 盘安浙江D 丽江云南9、橘红(A)A 华州广东B 安国河北C 盘安浙江D 安阳河南10 关防风(D)A 长清 ft东B 武陟河南C 湘阴湖南D 杜尔伯特黑龙江二、多项选择题1、一类新药包括( A C D )A 中药材的人工制品B 中药注射剂C 新发现的中药材及其制剂 D 中药材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及其制剂2、四大怀药包括( A B D )A 牛膝B ft药C 红花D 地黄3、记载中药资源的典籍(A C D )A 本草纲目B 新修本草C 植物名实图考D 神农本草经4、野外资源调查的取样技术包括(A B D)A 主观取样B 随机取样C 规则取样D 分层取样5、中药资源的更新方法有(A C )A 器官更新B 居群更新C 群落更新D 物种更新1、二类新药包括(A C D)A 中药注射剂B 中药材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及其制剂C 中药材新的药用部位及其制剂D 中药材、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及其制剂2、四大皖药包括(B C D )A 白芍B 菊花C 茯苓D 牡丹皮三、填空题1.藻类的代表药材有(海带、发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资源学 A卷一、单项选择题(选出下列药材的地道产地,将对应选项填在括号内。
)1、当归 ( C)A隆林广西 B长清山东C岷县甘肃D仙游福建2、人参 ( A)A抚松吉林B遵义贵州C莱西山东D庆阳甘肃3、大黄 ( D)A万宁海南 B新余江西C牛庄山东D果洛青海4、黄芩 ( B )A 肇庆广东B承德河北C滁州江苏D罗田湖北5、黄连 ( C )A 阜康新疆B荆州湖北C石柱四川D罗甸贵州6、皂角 (A)A邹县山东B西双版纳云南C清源辽宁D饶河黑龙江7、乌鸡 ( D )A防城广西B龙泉浙江C恩施湖北D泰和江西8、石膏 ( C )A 亳州安徽B铜陵安徽C应城湖北D密县河南9、薄荷 ( A )A太仓江苏B阜康新疆C荆州湖北D西双版纳云南10、冬虫夏草 ( C)A 果洛青海B恩施湖北C巴青西藏D遵义贵州1、梅花鹿茸(A)A双阳吉林B武陟河南C江油四川 D徐闻广东2、珍珠(D)A 长清山东B禹县河南C温县河南D合蒲广西3、薏苡(C)A 徐闻广东B中甸云南C牛庄山东D湘阴湖南4、肉苁蓉(A)A和田新疆B易县河C北巴东湖北D中甸云南5、萝芙木(B)A 上杭福建B西双版纳云南C长清山东D涟源湖南6、八角茴香(C)A 五常黑龙江B文山云南C南宁广西D铜仁贵州7、杜仲( D)A 浑源山西B和静新疆C安国河北D遵义贵州8、阿魏( B)A 金坛江苏B阜康新疆C盘安浙江D丽江云南9、橘红(A)A华州广东B安国河北C盘安浙江D安阳河南10关防风(D)A 长清山东B武陟河南C湘阴湖南D杜尔伯特黑龙江二、多项选择题1、一类新药包括( A C D )A 中药材的人工制品 B中药注射剂 C新发现的中药材及其制剂 D 中药材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及其制剂2、四大怀药包括( A B D )A 牛膝 B山药 C红花 D地黄3、记载中药资源的典籍(A C D )A 本草纲目 B新修本草 C植物名实图考 D神农本草经4、野外资源调查的取样技术包括(A B D)A 主观取样 B随机取样 C规则取样 D分层取样5、中药资源的更新方法有(A C )A 器官更新 B居群更新 C群落更新 D物种更新1、二类新药包括(A C D)A 中药注射剂B中药材中提取的有效成1分及其制剂C中药材新的药用部位及其制剂D中药材、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及其制剂2、四大皖药包括(B C D )A 白芍B菊花C茯苓D牡丹皮三、填空题1.藻类的代表药材有(海带、发菜)。
2.动物药的代表药材有(熊胆、鹿茸)。
3.地衣类的代表药材有(松萝、石蕊)。
4.菊科的代表药用植物有(红花、菊花)。
5.豆科的代表药用植物有(黄芪、甘草)。
6.唇形科的代表药用植物有(薄荷、益母草)。
7.毛茛科的代表药用植物有(白头翁、毛茛)。
8.中药资源调查的内容包括(种类调查)(产量调查)(更新调查)。
9.样方大小的设置一般草木植物、小灌木和大灌木及小乔木分别为(1-4、16-40、 100-200)。
m2。
10.中药资源的特点是(再生、共存)(地域、时效)(多用、脆弱)。
11.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层次分为一级开发(农业生产方式)、二级开发(工业生产方式)、三级开发(科学研究方式)。
12.《关于保护甘草和麻黄草药用资源,组织实施专营和许可证管理制度的通知》发布的时间是(2001)。
13.浙八味是指(白术、白芍、菊花、元胡)和(玄参、麦冬、浙贝母、温郁金)。
1.矿物药的代表药材有(硫磺、滑石、)。
2.菌类的代表药材有(灵芝、茯苓)。
4.蔷薇科的代表药用植物有(山楂、乌梅)。
5.五加科的代表药用植物有(人参、刺五加)。
6.百合科的代表药用植物有(百合、贝母)。
7.蓼科的代表药用植物有(大黄、何首乌)。
四、判断题(√)1、单株产量指一株植物利用部位(如全草、根、根茎、茎、叶、花、果实和种子、茎皮、汁液等)的平均产量(g/株)。
调查株一般不得少于30株,并应具有随机性。
(√)2、贮藏量指某一时期内一个地区某种中药资源的总利用部位生物量。
(×)3、华南地区栽培种类以砂仁、槟榔、益智、佛手、广藿香、五味子、党参为代表。
(√)4、中药资源沿纬度方向成带状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称为纬度地带性。
(√)5、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海拔一般超过4000m,有川贝母、冬虫夏草、胡黄连、大黄分布。
(√)6、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结合起来,影响并决定着一个地区植被种类和分布的基本特点,即所谓“三向地带性”学说。
(×)7、西南地区栽培种类以黄连、杜仲、川芎、红花、金银花、郁金、麦冬等为代表。
(×)8、西双版纳被誉为“植物王国”,南药资源有砂仁、槟榔、雪莲、儿茶、云南萝芙木、爪哇白豆蔻、千年健、胖大海、大黄等。
(√)9、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植物也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称为垂直地带性。
(×)10、华东地区栽培种类以贝母、金银花、延胡索、白芍、厚朴、白术、牡丹皮、西洋参为代表。
(√)1、中药资源从沿海向内陆方向成带状,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称为经度地带性。
(√)7、海洋药物分为渤海、黄海、东海昆布、海藻、石决明、海螵蛸、牡蛎区和南海海马、珍珠母、贝齿、玳瑁、海浮石区两个二级区。
2五、概念及计算方法1.稀有种:指那些不是立即有绝灭危险的、我国特有的单型科、单型属或少种属的代表种类。
这些种类在分布区内居群不多,数量也稀少,分布于有限的地区,或分布区范围较大,但只是零星分布。
2.保本点:能回收投资而实现有效销售的最小量。
保本点=新产品开发投资/(可能价格—成本)3.经济量:指某一时期内一个地区有经济效益那部分贮藏量。
即只包括达到采收标准和质量规格要求的那部分贮藏量,不包括幼年株、病株和未达到采收标准和质量规格要求的那部分贮藏量。
经济量=贮藏量×达到采收标准的比率要求在调查中分别统计达到和未达到采收质量标准植株所占比例。
4. 年允收量:指在一年内允许采收的贮藏量,即不影响其自然更新和保证持续利用的采收量。
年允收量需在中药资源种群更新能力或种群增长能力的基础上确定,是最理想的采收强度,但目前多数中药资源没有这方面数据资料,需加强研究。
可采用下式估计:年允收量=经济量×比例比率参考经验数据,茎叶类为0.3~0.4,根及根茎类为0.1。
1.中药区划中药区划就是以中药资源与中药生产地域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中药资源区域分布与中药生产规律,从自然、社会经济、技术发展角度,进行生态环境、地理分布、区域特征、历史成因、时空变化、区域分异,以及与中药资源数量、质量等相关因素的综合研究,按区域相似性和区际差异性,将全国划分成不同等级的中药资源保护和中药生产区域。
中药区划体系的建立有利于中药资源开发、保护及中药生产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级实施,有利于按市场机制调整中药生产与流通,创造更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中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2.蕴藏量指某一时期内一个地区某种中药资源的总利用部位生物量。
可通过下列方式计算:(1)用实测利用部位单位面积生物量计算。
贮藏量=单位面积平均产量×分布面积这是最准确的计算方法,但工作量大。
(2)用单株产量计算。
贮藏量=单株平均产量×单位面积平均密度×分布面积这是其次选择使用的方法。
(3)用盖度估计法计算。
贮藏量=1%盖度产量×平均盖度×分布面积这是最快捷的方式,一般可不做典型的样方调查,但准确度较差。
3.濒危种濒危(即临危)种是指植物在整个分布区或分布区的重要部分,处于有绝灭危险中的分类单位。
这些植物通常稀少,地理分布有很大的局限性,仅仅存在于典型地方和常常出现在有限的、脆弱的生境中。
它们走向绝灭的危险,可能是由于生殖能力弱,数量减少到快要绝灭的临界水平;或是它们要求的生境被破坏、改变已退化到不能适宜它们的生长;或由于过度开发等原因所致。
五、简答题1.举例说明中药区划中一级区的命名方法一级区:地理方位+热量带+药材发展方向。
东北寒温带、中温带野生、家生中药区华北暖温带家生、野生中药区2.地道药材概念及深刻内含地道药材(也称为道地药材)是指经过长期中医实践证明,特定产地出产的著名优质药材。
地道药材的概念各有其描述,但其核心的要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中医的实践检验,经过长期的中医用药的检验,在中医药界得到肯定的优质药材;二是特定产地出产,也就是特定的生态气候环境条件生长或生产的,离开其适宜的生态气候环境生产出的药质量会发生改变,地道药材的生态气候环境适宜药材的生长,地道产地的生态气候环境包括气候、土壤、生物等多种生态因子组成的生态环境;三是质量优良,质量优良是指经过中医用药检验,其疗效好、质量稳定,不是指单一化学成分含量的高低。
3.举例说明中药资源产品开发中药新药:参一胶囊中药食品(保健品、药膳)山药人参中药化妆品:何首乌薏米中兽药:陈皮山楂中药饲料:黄芪、党参食品添加剂(香料、香精、色素、甜味剂):丁香、白芷、栀子、藏红花、甘草、紫草3中药农药:苦参、银杏、芸香中药工业原料:芦荟、杜仲六、简答题1.中药资源的保护方法中药资源的保护方法一般分为就地保护一、建立中药资源保区二、采用有效的生产性保护手段异地保护离体保护2.举例说明热带雨林植被特点热带雨林中植物种类繁多,上层乔木高过30米,有的可高达80至100米,多为典型的热带常绿树和落叶阔叶树;望天树木质藤本植物随处可见,有的粗达20至30厘米,长可达300米,沿着树干、枝桠,从一棵树爬到另外一棵树,从树下爬到树顶,又从树顶倒挂下来,交错缠绕,好象一道道稠密的网;雨林中的树林多为双子叶植物,具有厚的革质叶和较浅的根系,用以营养的根部通常只有几厘米深;苏铁、旅人蕉有的还开着各种艳丽的花朵,有的甚至附生在叶片上,形成“树上生树”、“叶上长草”的奇妙景色;鹿角蕨有些种类的树干基部常会长出多姿多态的板状根,有些则生长着许多发达的气根;印度胶榕有些种类在老树树干或根颈处也能开花结果,成为热带雨林中特有的老茎生花现象。
可可、木奶果、聚果榕3.中药新药的开发思路1. 加强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研究,从中寻找一类新药2. 进行新药的二次开发3. 从古方、验方研究开发中药新药4. 加强中药有效部位研究5. 将生物技术应用于中药新药的研究6. 现代制剂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7. 扩大药用部位,增加新产品8. 充分利用各类化学成分9. 天然化合物的结构修饰4.样方调查的记载内容调查地点、日期、样方面积、样方号、植物所在的群落类型、生境、主要伴生植物。
药材挖出后要标明物候期、系上号码牌(和样方总号一致)。
七、论述题1如何进行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的质量评价对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进行评价比较复杂,目前尚未建立统一的指标体系。
参照森林资源和土壤资源分析评价方法,评价中药资源的指标主要有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