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_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北师大版_哲学与人生)

合集下载

第1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北师大版)

第1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北师大版)
微观世界:由分子以下的各种微观物质组成。 宏观世界:涵盖了从分子以上直到太阳系以内的天体 系统范围的不同层次的宏观物质。 宇观世界:涵盖了宏观物质以上的宇观物质。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共性: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物质 物质的定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 反映的客观实在。 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对一切可以直接或间接从感 觉上感知的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的抽象。 物质的根本特征:客观实在性
同样的客观条件 为什么成长了两个不 同类别的人呢?
良好而必要的客观条件,为人 们进行人生选择提供了基本保证 而对客观条件的认识和利用则 需依靠主观努力。 正确的进行人生选择,既要考 虑自身实际,也要考虑对象实际。
(二)人生发展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可能 现实 • 人生发展的可能性与现实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立:可能性是尚未实现的现实,而现实性则 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 统一:其一,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依存,可能性 的根据存在于现实性之中;现实性是由可能性发展 而来的。其二,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相互转化,一方面,可能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 现实,另一方面,转化为现实性也意味着出现了新 的可能性。
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由于人们的认 知水平不同,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也就会不同,即 人的意识是有差别的。
• 《驮盐的驴》 • 有一只驴子,帮助一个商人驮货物,第一次它驮 的是盐,盐很重,到了小河边,驴子觉得这袋盐重 得实在不行了,而且河边很滑,长满了青苔,驴子 不小心摔了一跤,跌到了河里,它好不容易才爬 了起来,这时他发现背上的盐轻了好多.商人埋 怨驴子,你毁了我好多的盐.驴子才不管呢,反正 盐很轻了,它轻轻松松就到了家门口.第二天,商 人又带驴子去运货,这次运的是棉花,虽然棉花 很轻,但是棉花很多,聚起来就会很重,驴子想没 关系,到了小河边就好了,到了小河边我要装得 象一样,再摔一跤,到了小河边,驴子故意叫了声 “哎哟”,商人说你今天又把棉花弄湿,驴子想 今天我要在水里多待一会儿,让货物轻一点,不 然的话,货物一定轻不了多少的.谁知等驴子站 起来时,怎么也站不起来了,因为棉花吸了水,驴 子“哦哦”叫了两声就被河水淹死了.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人生选择体现个体的责任和担当
选择不仅是个人的自由,也意味着对结果的承担和 责任,需要个体具备勇气和担当精神。
人生选择的原则
01
02
03
04
客观实际原则
在作出选择时,应充分考虑各 种实际情况和条件,避免盲目 和冲动。
价值导向原则
选择应符合个体的价值观和目 标,能够体现个体的意义和价 值。
全面考虑原则
案例一:个人职业规划的选择
总结词:长期规划
详细描述:个人职业规划不应只关注眼前的利益,而应考虑长期的职业发展。制定长期规划有助于个人保持持久的动力和目 标感,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逐步实现职业发展目标。
案例二:面对挫折的人生选择
总结词:积极心态
详细描述:面对挫折时,保持积极的心态非常重要。应相信挫折 是成长的机会,勇敢面对并从中吸取教训。积极的心态有助于提 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克服困难并取得成功。
主观意识应符合客观实际,不能违背 客观实际。
客观实际对人生选择的影响
人生选择应基于客观实际,不 能脱离现实。
客观实际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 种可能性,同时也限制了某些 选择。
人生选择应考虑长远利益和整 体利益,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和 局部利益。
03
人生选择
人生选择的含义
人生选择:指个体在生命历程中面临关键时刻,需 要作出决定或抉择的一种状态。
02
01
03
帮助学生理解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02
客观实际
定义与特性
定义
客观实际是指不依赖于人的主观 意识而存在的客观事实和环境。
特性
客观性、实在性、多样性、规律 性。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教学设计(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教学设计(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第一单元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能力目标:运用本课知识把握客观规律,判明客观实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生选择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与观念。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观点看问题。

2.物质的多样性和人生选择的多种可能性。

教学难点:1.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观点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2.努力实践和不断调整自己的人生选择【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选择正确的道路,永远比跑得快更重要。

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生命,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

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富于哲理的话: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

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生处处有选择。

选择是什么?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命运,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因而,选择就是人生的第一推动力.只有选择,人生才有主题;只有选择,人生的坎坷才会被踏平;只有选择,人生才能冲破世俗的藩篱;只有选择,人生才能演奏出生命的华彩乐章。

通过短文让学生了解人生必须要选择,并思考选择的依据是什么!运用教学内容。

用教材第2页中“王莉丽”的事例,让学生讨论分析,导入本课的学习,引入客观实际的二、讲授新课:(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案例分析:王强的父亲是个足球迷,一心想把儿子培养成未来的足球明星,为此,他把儿子送进一家有名的足球学校.经过几年的刻苦训练,王强的球踢得有模有样了,但在一场校内的训练比赛中,他不幸被同伴踢伤,伤势非常严重。

医生告诉他的父母:别再让孩子踢球了,他的身体条件已经不再适应大运动量的体育活动,再练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难以估量的伤害。

20160315001107-《哲学与人生》中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教案

20160315001107-《哲学与人生》中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教案

第一课客观实质与人生选择【教课目的】1.认知:认识全部从实质出发的辩证唯心主义基本看法,理解从实质出发、尊敬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活路的前提。

2.感情态度看法:正视现实,发奋图强,尊敬规律,脚扎实地的人生态度与看法。

3.运用:运用本课知识掌握客观规律,判明客观实质,并在此基础长进行人生选择的基本能力。

【教课重点】1.全部从实质出发的看法和方法。

2.正确选择合适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教课难点】1.物质世界的一致性和多样性。

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教课方法】议论法、案例剖析法。

【教课手段】多媒体课件教课。

【课时安排】2学时。

【教课过程】<导入新课 >选择正确的道路,永久比跑得快更重要。

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找寻行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掌握自己的生命,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从头注入激情。

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富于真谛的话: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

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真谛:人生到处有选择。

选择是什么?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找寻行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掌握自己的命运,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从头注入激情,因此,选择就是人生的第一推进力。

只有选择,人生才有主题;只有选择,人生的崎岖才会被踏平;只有选择,人生才能突破世俗的藩篱;只有选择,人生才能演奏出生命的华彩乐章。

通太短文让学生认识人生一定要选择,并思虑选择的依照是什么!运用教材第 2 页中“小赵从事农机维修成功”的案例,让学生议论剖析,入本的学,引入客的教课内容。

<新授 >一、持全部从出王的父是个足球迷,一心想把儿子培育成将来的足球明星,此,他把儿子送一家闻名的足球学校。

几年的勤苦,王的球踢得有模有了,但在一校内的比中,他不幸被伙伴踢,特别重。

医生告他的父亲母亲:再孩子踢球了,他的身体条件已不再适大运量的体育活,再会孩子的身体造成以估计的害。

王的母想孩子退出足校,但父,好多足球明星都曾受重,不是有人靠的意志恢复了身体,又重返?于是,父决定王疗养一段再回学校踢球。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第一课时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第一课的第一课时,学习唯物主义“关于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的观点,引导学生形成能从主客观条件出发的人生态度,正确进行人生选择,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从哲学知识角度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的根本要求,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

从解决人生问题的出发点来说,本课的核心内容是以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为指导,为帮助学生做好人生选择、增强自信自强的意识、走好人生路奠定理论基础。

教学重点: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人生的客观实际。

●学情简要分析中职生正值青春期,随着身心状态的巨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突出、独立精神的加强,认知水平也有很大提高,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能力、对事物的分析与综合能力、创造性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可能达到较高级的水平;情感变得丰富细腻;意志力逐渐成熟。

但知识基础比较薄弱,部分中职生有失落和自卑感,个别中职学生惰性和厌学心理较重,感恩心和责任感不强等。

由于他们生活经验有限,看事物做事情往往不能从个人的主客观条件出发,不能做出人生的正确选择,从而影响自身的成长和人生发展。

●教学目标分析认知目标:了解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的重要意义和措施;理解从实际出发是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和基础。

情感态度观念目标:学生能够正视现实,尊重规律,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主观行动,做出人生选择的人生态度与观念。

运用目标:学生能够把握客观实际,判明自身主观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人生选择的基本能力。

●课堂教学过程【创境激趣——直面生活感受人生选择】理想有多远,路就有多远,“选择”关系着未来的发展,“选择”关系着未来的方向,对与错都是自己的选择,关键是要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哲学家萨特说过:“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讲: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讲: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教学目标:1.了解客观实际对人生选择的影响,理解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2.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生选择不能只靠主观意志,必须结合客观实际。

3.启发学生在想问题、办事情时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

教学重点:1.客观实际对人生选择的影响。

2.人生选择不能只靠主观意志。

3.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客观实际对人生选择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你对未来的人生有什么规划?你的规划是否考虑了客观实际因素?二、讲解(15分钟)1.客观实际对人生选择的影响客观实际是指客观存在的事物和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人生选择需要考虑客观实际因素,否则会导致不切实际的目标和方向。

例如,一个不喜欢学习的学生如果非要报考大学,那么他就要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可能会导致失败和挫折。

2.人生选择不能只靠主观意志人的主观意志是很重要的,但它并不能决定一切。

在人生选择时,必须结合客观实际,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同时也要考虑社会和环境的因素。

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3.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不仅可以避免不切实际的目标和方向,还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例如,一个数学天才选择从事数学研究工作,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价值。

三、案例分析(15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析一些案例,讨论客观实际对人生选择的影响,以及如何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

四、小结(5分钟)通过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客观实际对人生选择的重要性,以及不能只靠主观意志做出选择的限制。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请学生写一篇关于客观实际对人生选择的影响的短文,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案例分析,阐述客观实际对人生选择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教案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教案

《哲学与人生》教案(二)开课单位:授课教师:授课班级:教材版本:《哲学与人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主编:杨耕单元第一单元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课题第1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授课时间年月日第节授课地点学时2学时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等基本观点及其对人生发展道路的重要意义;指导学生从主客观条件出发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教学内容1.一切从实际出发2.正确选择人生道路学生分析以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学生应该能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本观点,但具体到自己人生道路选择上,可能对自身条件的影响和制约认识不到位,甚至可能更多强调客观条件。

要引导他们认识到主观要符合客观。

教学方法讲授、体验教学形式课堂教学教学效果评价方式通过提问考察学生对课题的认知程度教学进程及安排第1课时导入:看图提问:读漫画“宝宝快跳”,你对该父母的要求有什么看法?该父母犯主观主义。

不从实际出发。

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首先要解决一个出发点问题,也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1.世界具有无限多样性花鸟鱼虫、山川树木,日月星辰、宇观物质,社会事物、文化现象、人类自身,故事1:胸有成竹宋朝有个画家叫文与可,善于画竹。

他画的竹子栩栩如生受到大家的称赞。

原来文与可在他居住的地方遍种竹子,一年四季观察竹子的变化,他对竹枝竹叶在不同时期的形状姿态都有透彻的了解,所以他画竹时能下笔有神,他的朋友晁补之写下一首诗,称赞他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从此胸有成竹作为脍炙人口的成语流传至今。

如果文与可不与竹子打交道,不论他怎样构思也不会胸有成竹即没有形成竹子的意识。

故事2:两只老虎的启示两只老虎,一只在笼子里,一只在野地里。

在笼子里的老虎三餐无忧,在外面的老虎自由自在,两只老虎经常进行亲切的交谈。

笼子里的老虎总是羡慕外面老虎的自由,外面的老虎却羡慕笼子里的老虎的安逸。

一日,一只老虎对另一只老虎说,咱们换一换,另一只老虎同意了。

于是,笼子里的老虎走进了大自然,野地里的老虎走进了笼子里。

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第一课客观现实与人生选择[教学目标]1、2、3、从实际出发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所有基本观点。

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运用课本知识,把握客观规律,判明客观实际,进行思考,进行人生选择。

【教学要点】1、2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与方法。

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教学难点】1、2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教学方法】讨论法和案例分析法。

【课堂安排】2学时【教学过程】“年轻人放弃作家理想,选择书法而成功”的事例,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引入客观实际的教学内容。

选择正确的道路总是比跑得快更重要。

选择是定位自己,选择是为自己找到方向,选择是把握自己的命运。

人生处处有选择。

如:下课,去东街口,就是选择,有了方向。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哲学大家应该学了很多了,我就学过好几遍,首要的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问题。

是哲学首先要分清的问题。

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是唯物主义哲学家。

物质决定意识。

就要讲求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

“王力的选择”这个故事首先要考虑的是它有什么条件。

引导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

影响人类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教育和环境。

再看,“中职生小赵”的故事,得出以下结论:1、以客观实际为出发点来思考和做事,使主观与客观相一致。

2、3、要从实际出发,探索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实事求是。

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工作、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要求。

让我们来看看“为晚餐保存牛奶”的故事。

违反客观规律的后果。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就象兔子会跑,但不会爬树。

鱼儿会游泳,但不会走。

猴子可以爬树,但他们不会飞。

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现实来思考问题。

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钱学森的故事”引导同学们进行讨论。

得出:1、2、3、要做出人生选择,走一条好的人生道路,就要从客观实际出发。

我们还应该注意对象的真实性和它自身的真实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只秃鹰飞过王宫,看见王宫中的一只黄莺 十分受到国王的宠爱,于是就问黄莺:“你是怎 么得到国王宠爱的?” 黄莺回答说:“我到王宫后,唱歌十分动听, 国王非常喜欢听我唱歌,就经常拿珍珠来打扮 我。” 秃鹰听了,心中很是羡慕,它想:“我也应 该学学黄莺,这样说不定国王也会喜欢上我的。” 于是它就飞到国王睡觉的地方,开始叫起来。正 好国王在睡觉,听了秃鹰的叫声,国王感到十分 愤怒,就吩咐手下去把秃鹰抓来,并命令拔光秃 鹰的羽毛。 秃鹰浑身疼痛,满是伤痕地回到鸟群中,它 恼羞成怒,到处对别的鸟儿说:“这都是黄莺害 的,我一定要报仇!”
第一单元
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1 、一切从实际出发 §2 、正确选择人生道路
本课要点: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2.一切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 3.人生选择的条件性; 4.人生发展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5.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第一课
一、世界的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一)世界具有无限多样性 现代科学将整个世界划分为微观世界、宏观世界 和宇观世界。 微观世界:由分子以下的各种微观物质组成。 宏观世界:涵盖了从分子以上直到太阳系以内的 天体系统范围的不同层次的宏观物质。 宇观世界:涵盖了宏观物质以上的宇观物质。
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领悟什么道理?
第一单元
总有一条适合你的人生路
第一单元
三、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 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文花枝是湖南省湘潭市新天地旅行社 的一名导游员。花枝出生在韶山市大坪 乡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境贫寒,为 供弟妹读书,她做出了不少牺牲。2000 年,成绩优秀的花枝中专毕业后,在浙 江的一家酒店找到了一份工作。打工3年, 花枝没回家过过年,她把省下的钱,全 部寄给了家里。平时出游在外,文花枝 考虑最多的总是游客。她说:“作为导 游,得为游客着想!”一次,一位游客 发现文花枝在解说时直冒冷汗,问她是 不是身体不舒服,她说没事。游客感到 很心疼,要她坐下来休息一下,但她硬 是坚持带游客将所有的景点参观完后, 才瘫坐在车里。 2005年8月28日,22岁的文花枝率团 思考:为什么文花枝做出 旅游途中遭遇交通事故,在自己左腿严 了这样的选择?什么样的 重骨折的情况下,她对前来施救的救援 人生能实现自我的价值? 人员说:“我是导游,请先救游客。” 直到最后一名游客被送上救护车,文花 枝才同意接受施救。因错过了最佳救治
第一课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
公元前638年十一月初一,宋楚两军在泓水(今河南柘城北)相遇。 宋军的数量小于楚军,处于劣势。但是宋军占据了河边的有利地形,在 楚人还没渡完河的时候,宋军已经列阵完毕。公子目夷建议说:“彼众我寡, 我军获胜的希望不大,不如趁现在楚军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我们发动截击, 完 全有把握扭转劣势。”宋襄公不听,他认为截击正在渡河的对手是不道 德的,于是就约束全军不得出击。待楚军渡过泓水、正在慌忙列阵的时候, 公子目夷又建议 道:“我们趁敌人还没有列阵完毕,掩杀过去,还有希望 获胜。”宋襄公又拒绝说:“要等敌人列阵完毕,我军才能出战。” 很快,楚军排列完毕,严阵以待,宋襄公这时候才下令对楚军发动 全线进攻。他自己亲自驾着兵车,车上飘扬着“尊王攘夷”的大旗,杀向楚 国的中军。一场大战下来,宋军惨 败,宋襄公精锐的中军全军覆没。宋襄 公本人也在乱军中被砍伤了屁股,亏得公子目夷和公孙固等人拼死搭救才逃 回商丘。 宋国在泓水之战中损失惨重,国势从此一蹶不振。就连齐孝公也趁 火打劫,借口宋国没有参加由陈国发起的颂扬齐桓公的盟会,起兵伐宋。宋 国开始沦为大国的附庸,在楚国、晋国等大国之间艰难摇摆以求生存。 宋襄公的霸国梦自此彻底终结了。而他本人也因这次战争的伤势而 去世了。 问题:为什么宋襄公会失败 ?
第一单元
1.做力所能及的选择,使自己的 选择符合自己的主观条件 2.适应时代潮流,使自己的选择 适应客观环境和条件的需要 3.抓住选择的机遇,主动选择, 把握自己的命运

第一单元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1.把客观实际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做到主观 符合客观。 2.从实际出发,就要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 做到实事求是。 3.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工作和处理好人生问题的 基本要求。 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1.正确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也要从客观实际出 发。 2.人生实际既包括对象的实际,也包括人自身条件的实 际。 3.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实际。
第一课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物质的范畴: 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对 一切可以直接或间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的共同 的本质属性的抽象。 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不管物质 的具体形态和具体结构多么特殊,它们都永远保 持着客观实在这一共同的本质属性。
第一课
世界的统一性就在于物质性
1.自然界是物质的 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物质 的具体表现形式,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物质都具有 客观实在性。 2.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构 成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 类社会的物质性。 3.人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社会精神生活只能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反映。意识 是人们物质生活的“必然升华物”

思考:秃鹰的问题到底在哪里 ?
第一单元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与人生选择的条件性
1.正确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也 要从客观实际出发 2.人生实际既包括对象的实际,也包括 人自身条件的实际
3.人生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实际
第一单元
思考: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过去、现在和未来 ? 一位先哲询问古罗马的两面门神:“请问尊神,你为
第一课
第一单元 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 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导入



一位呆秀才下乡,一条水沟挡住了去路。他取出书来,仔细翻 看,却怎么也找不到如何过沟的答案。一位农夫告诉他,不用 翻书,跳过去就行了。秀才听了他的话,双脚一蹬,往上一跳, 竟落入水中。农夫说,不是那么跳法。说吧,单脚起跳,一跃 而过。秀才看了埋怨道:“单脚起步为跃,双脚起步为跳,你 说该跃,不该说跳。”看,他还咬文嚼字呢。 听到秀才的话,我们觉得他迂腐了,拘泥于书本。从哲学 上看,秀才犯的是教条主义错误。教条主义的出发点是书本上 的语句和结论,领导人的讲话,上级的指示等等,不考虑实际 情况,往往表现为不重视实际经验的重要性。 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从实际出发的反面是从主观出发。 我们的实际生活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
3.下列哪一项内容属于个人自身实际 中的主观条件()。 D A.自己的体质 B.自己的学业基 础 C.自己的家庭情况 D.自身的性格 4.下列哪个成语可以正确体现从客观 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 A A.量力而行 B.自知之明 C.不自量力 D. 妄自菲薄
课后作业:
1.我们国家有很多成语,请同学们 查一查以下一些成语的意思和出 处:自知之明、不自量力、量力 而行、妄自菲薄。
什么一个头长着两副面孔?”“为的是一面察看过去, 记取历史的教训;一面展望未来,给人们以美好的憧 憬。”门神说。 “可是,您为什么不注视最有意义的现在呢?”先哲问 道。 “现在……”门神哑然了。 “要知道,”先哲说道:“过去是现在的逝去,明天是 今天的继续。您既然无视现在,对那逝去者即使了如指 掌,对未来者纵然明察秋毫,又意义何在?” “呜呜……”门神听到此,忍不住抽泣起来。 原来,正是由于先哲所指出的原因,它没有看守住罗马 的城池,被敌人攻陷了,于是,人们遗弃的多样性和可能性 1. 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 种可能性。 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3.总有一条适合你的人生路。 四、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1.做力所能及的选择,使自己的选择符合自己的主观 条件。 2.适应时代潮流,使自己的选择适应社会环境和时代 的需要。 3.抓住选择的机遇,主动选择,把握自己的命运。
第一课
1. 把客观实际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 出发点,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2.从实际出发,就要探寻和把握客观 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实事求是 3.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工作 和处理好人生问题的基本要求

第一课
正确选择人生道路
选择正确的道路,永远比跑得快更重要。 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 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生命,选择就 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 人生如同在池塘里钓鱼,选对池塘才能钓 大鱼,在错误的地方垂钓,肯定钓不到想要的 鱼。 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富于 哲理的话: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 的自由。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 人生处处有选择。
高小虎出生在陕西省宝鸡市西部山区晁峪乡一 个偏僻的村子里。这里地处渭河峡谷,山高坡陡, 土地贫瘠,交通不便,种地要爬坡,出门趟河, 全凭肩扛人背,常年背篼不离身,劳动强度很大, 经济收入却很差。高小虎高中毕业后回村参加劳 动,一心想大干苦干,改变家中贫穷状况。但几 年后,除了人变黑、变瘦之外,家庭生活状况却 丝毫没有改变。于是,他毅然走出深山,来到了 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并凭借吃苦耐劳、 忠厚老实和扎实的基础知识,创办了一家模具厂, 成就了事业,改变了家庭的生活面貌。
请列举说明这几个成语的出处 和意思。指出这几个成语的异同, 并谈谈这几个成语与从客观实际 出发的哲学观点的关系。
二、人生选择的现实性和可能性
人生发展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事对立统一的 可能性和现实性是对立的:可能性是尚未实现 的现实,而现实性则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
可能性和现实性是统一的:其一,可能性和 现实性相互依存,可能性的根据存在于现实性之 中;现实性是由可能性发展而来的。其二,可能 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一方面, 可能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现实,另一方面, 转化为现实性也意味着出现了新的可能性。
第一单元
1.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 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它体现了()。 C 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 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 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 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 2.“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字是指()。 B A. 客观实际 B. 客观规律 C. 主观愿望 D. 正确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