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教案中专中职第一课第二

合集下载

哲学与人生-第1课 第二框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引人生路》教案

哲学与人生-第1课 第二框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引人生路》教案

第1课第二框教案一、教学分析【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引人生路【授课类型】新授课【授课时数】1课时【教材选用】中等职业学校教科书《思想政治基础模块哲学与人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学情分析】本课授课对象是中职高二学生。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通过初中和前两个学期思政课程的学习,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一些基本的认知,对哲学理论也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这为本课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无论是作为在校学生,还是日后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学生在成长成才、三观塑造、科学思维训练以及处理自身与外在世界的关系等方面都需要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引,所以学生对本课学习有内在需求。

但是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知还处在零碎的感受阶段,缺乏系统性、学理性认知,同时社会中一些功利化、庸俗化的现象和虚无主义思想也对一些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让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知到信继而行,这是本课教学会面临的问题。

【教学目标】(第1课)1.政治认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强化时代方位感、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

掌握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努力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职业精神: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历史使命,认可选择职业时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全面发展。

领会“学习哲学,终身受用”的道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自觉地把个人追求和国家利益统一起来,展现自身价值,谱写灿烂人生。

3.法治意识: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法学具有指导意义,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培养法治意识;理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增强法治思维能力,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积极参与法治中国建设。

中职-哲学与人生完整教案(按课排版)

中职-哲学与人生完整教案(按课排版)

中职哲学与人生完整教案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教学目标】1.认知: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2.情感态度观念: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与观念。

3.运用:运用本课知识把握客观规律,判明客观实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生选择的基本能力。

【教学重点】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

2.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教学难点】1.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2学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选择正确的道路,永远比跑得快更重要。

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生命,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

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富于哲理的话: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

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生处处有选择。

选择是什么?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命运,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因而,选择就是人生的第一推动力。

只有选择,人生才有主题;只有选择,人生的坎坷才会被踏平;只有选择,人生才能冲破世俗的藩篱;只有选择,人生才能演奏出生命的华彩乐章。

通过短文让学生了解人生必须要选择,并思考选择的依据是什么!运用教材第2页中“小赵从事农机维修成功”的事例,让学生讨论分析,导入本课的学习,引入客观实际的教学内容。

<新课讲授>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王强的父亲是个足球迷,一心想把儿子培养成未来的足球明星,为此,他把儿子送进一家有名的足球学校。

经过几年的刻苦训练,王强的球踢得有模有样了,但在一场校内的训练比赛中,他不幸被同伴踢伤,伤势非常严重。

医生告诉他的父母:别再让孩子踢球了,他的身体条件已经不再适应大运动量的体育活动,再练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难以估量的伤害。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章:哲学与人生的关系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哲学与人生的基本关系,理解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

让学生通过学习哲学,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和思考能力。

1.2 教学内容哲学的定义和特点哲学与人生的关系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哲学的定义和特点,阐述哲学与人生的关系。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

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哲学与人生的理解。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能力。

第二章:中职生的价值观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价值观的含义,认识到价值观对人生的重要性。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2.2 教学内容价值观的定义和特点价值观对人生的影响中职生的职业价值观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价值观的定义和特点,分析价值观对人生的影响。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职生的职业价值观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价值观的理解。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和思考能力。

第三章:自我认知与人生目标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学会通过自我认知确定人生目标。

帮助学生培养自我认知的能力,为实现人生目标努力。

3.2 教学内容自我认知的含义和重要性人生目标的定义和制定方法自我认知与人生目标的关系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自我认知的含义和重要性,介绍人生目标的制定方法。

自我反思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

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自我认知和人生目标的理解。

自我反思报告:评估学生在自我反思中的表现和思考能力。

第四章:情绪管理与人际关系让学生了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学会基本的情绪管理方法。

4.2 教学内容情绪管理的含义和重要性人际关系的定义和建立方法情绪管理与人际关系的关系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情绪管理的含义和重要性,介绍人际关系的建立方法。

角色扮演法: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提升人际沟通能力。

完整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

完整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章:哲学与人生的关系1.1 理解哲学的定义和特点1.2 探讨哲学与人生的关系1.3 理解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第二章:人生的本质和价值2.1 探讨人生的本质2.2 理解人生的价值2.3 分析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第三章:人生观的选择3.1 理解不同的人生观3.2 探讨人生观的选择3.3 分析人生观对个人发展的影响第四章:目标设定与实现4.1 学习如何设定目标4.2 掌握实现目标的方法和技巧4.3 分析目标实现中的困难和挑战,并寻求解决方案第五章:人生幸福的追求5.1 理解幸福的含义5.2 探讨人生幸福的追求5.3 分析影响人生幸福的因素,并提出改善建议第六章:人生意义的探索6.1 理解人生意义的多样性6.2 探讨寻找人生意义的方法6.3 分析人生意义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第七章:人生道德观念的培养7.1 学习道德观念的形成与培养7.2 掌握道德行为的原则和标准7.3 分析道德观念在个人生活中的应用第八章:人生哲学思想的流派8.1 了解不同的人生哲学流派8.2 探讨各个流派的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8.3 分析不同流派对个人生活的影响第九章:人生哲学经典著作的阅读与理解9.1 学习人生哲学经典著作的选取与阅读方法9.2 深入理解经典著作中的核心思想9.3 分析经典著作对个人生活哲学的影响第十章:人生哲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10.1 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10.2 探讨人生哲学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10.3 分析人生哲学在心理健康维护中的应用第十一章: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1.1 理解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11.2 探讨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与责任11.3 分析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第十二章:人生中的选择与决策12.1 学习有效决策的原则和方法12.2 分析选择与决策对人生的影响12.3 掌握应对人生困境的策略和技巧第十三章:职业规划与发展13.1 理解职业规划的重要性13.2 学习如何进行职业规划13.3 分析职业规划在个人发展中的作用第十四章:人际关系与沟通14.1 学习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14.2 掌握有效沟通的技巧和方法14.3 分析人际关系与沟通在人生中的重要性第十五章:人生哲学在实践中的应用15.1 理解人生哲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5.2 探讨人生哲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指导作用15.3 分析人生哲学对个人综合素养的提升重点和难点解析1. 哲学与人生的关系:理解哲学的定义和特点,探讨哲学与人生的关系,以及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追求人生理想(全2课时)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追求人生理想(全2课时)
四、课后作业
1.与学生交流课堂学习效果,对有疑惑的知识点加以补充讲解;
2.网络查找相关知识资料拓展学习;
督促学生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并进行课后反思。
板Hale Waihona Puke 书设计教后札记
步骤五:
观看毛泽东故事提出问题
青年毛泽东是如何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结合的?
三、启思导行
选取身边人如老师、父母等,结合他们的职业及承担的社会责任开展一次访谈活动。听取并分析他们关于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看法,以及他们是如何将小我融入大我的,并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心得。
采访对象:
采访时间:
采访内容:
个人心得:








一根根注满液态氣的密封空心钢管插入路基所在的冻土层传输热量,有效避免了地基塌陷;还创造出了路基通风管、遮阳棚和碎石护坡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一代代建设者不懈努力,极大地改善了西藏地区的交通面貌。
思考:人在青藏铁路修建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步骤二:讲授主观能动性
1.主观能动性的含义:
人能够自觉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作用于客观世界,这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亦称自觉能动性,是人所特有的一种能力。
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社会是个人的联合体,社会理想归根到底要靠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来




实现。今天,我们的社会理想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全体中国人民现阶段的共同理想;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的远大理想。
步骤三:讲解如何实现理想
实现理想要脚踏实地。 只有把远大的理想寓于具体的行动中,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人生理想。如果空谈理想、眼高手低、浅尝辄止,最终只能一事无成。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最好的学习阶段,我们要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掌握过硬本领,为实现人生理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哲学与人生教案完整版

哲学与人生教案完整版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教学目标】1.认知:使学生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2.情感态度观念:培养学生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与观念。

3.运用: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知识把握客观规律,判明客观实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生选择的基本能力。

【教学重点】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

2.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教学难点】1.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2学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选择正确的道路,永远比跑得快更重要。

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生命,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

人生如同在池塘里钓鱼,选对池塘才能钓大鱼,在错误的地方垂钓,肯定钓不到想要的鱼。

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富于哲理的话: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

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生处处有选择。

选择是什么?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命运,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因而,选择就是人生的第一推动力。

只有选择,人生才有主题;只有选择,人生的坎坷才会被踏平;只有选择,人生才能冲破世俗的藩篱;只有选择,人生才能演奏出生命的华彩乐章。

通过短文让学生了解人生必须要选择,并思考选择的依据是什么!运用教材第2页中“小赵从事农机维修成功”的事例,让学生讨论分析,导入本课的学习,引入客观实际的教学内容。

<新课讲授>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公元前638年11月初一,宋楚两军在泓水(今河南柘城北)相遇。

宋军的数量小于楚军,处于劣势。

但是宋军占据了河边的有利地形,在楚人还没渡完河的时候,宋军已经列阵完毕。

公子目夷建议说:“彼众我寡,我军获胜的希望不大,不如趁现在楚军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我们发动截击,完全有把握扭转劣势。

中职哲学与人生完整教案

中职哲学与人生完整教案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一)第一章:哲学与人生的关系1.1 了解哲学的定义和起源1.2 理解哲学与人生的密切关系1.3 探讨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哲学的基本概念和起源。

使学生认识到哲学与人生的紧密联系。

引导学生思考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

教学内容:哲学的定义和起源:解释哲学的概念,介绍哲学的历史发展。

哲学与人生的关系:探讨哲学对人生的影响和指导作用。

哲学的指导作用:讨论哲学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生和面对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哲学的基本概念和起源,引导学生理解哲学与人生的关系。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讲授和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深度。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二)第二章:人生的意义与目标2.1 探讨人生的意义和目标2.2 理解不同哲学流派对人生意义的解释2.3 分析个人价值观对人生目标的影响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标的重要性。

使学生了解不同哲学流派对人生意义的解释。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价值观对人生目标的影响。

教学内容:人生的意义和目标:探讨人生为何重要,人生有哪些目标。

不同哲学流派的人生意义:介绍不同哲学流派对人生意义的观点和解释。

个人价值观对人生目标的影响:分析个人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生目标的确定和实现。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人生的意义和目标,介绍不同哲学流派的人生意义观点。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个人价值观对人生目标的影响,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讲授和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深度。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三)第三章:道德与伦理3.1 理解道德和伦理的概念3.2 探讨道德和伦理的原则和价值观3.3 分析道德和伦理在个人和社会中的应用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道德和伦理的基本概念。

使学生了解道德和伦理的原则和价值观。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完整版)(2024)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完整版)(2024)

课程性质
《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 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 引导学生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观和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人生发
展。
课程内容
本课程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以及运用这些观点和方法分析
人生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
课程意义
通过学习《哲学与人生》,学生 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他人 、把握社会,从而做出正确的人 生选择,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
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 和自我管理能力,提 高情感表达和沟通能 力。
24
情感教育目标及实施方法
01
实施方法
2024/1/29
02
03
04
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心 理辅导等多种形式进行情感教
育。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情感教育方案。
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建 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5
心理健康标准及维护方法
2024/1/29
勇于尝试和创新实践
将创新想法付诸实践,通过不断尝试和调整 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22
06
情感教育与心理健康
2024/1/29
23
情感教育目标及实施方法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 观和道德观,形成健 康的人格和良好的情 感品质。
营造积极、和谐、健 康的校园氛围,促进 学生全面发展。
2024/1/29
自我修养
个人应该注重自我修养的提升,通过阅读、思考、实践等方式不断提 高自己的道德境界和素质。
18
05
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 力培养
2024/1/29
19
批判性思维概念及重要性
批判性思维定义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理性思维,旨在评 估、分析和改进思考过程,从而做出 明智的判断和决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与人生教案中专中职第一课第二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教学目标】1.认知:使学生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2.情感态度观念:培养学生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与观念。

3.运用: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知识把握客观规律,判明客观实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生选择的基本能力。

【教学重点】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

2.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教学难点】1.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2学时。

<p>[教学过程]</p><导入新课>选择正确的道路,永远比跑得快更重要。

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生命,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

<p>生活就像在池塘里钓鱼。

选对池塘才能钓到大鱼。

如果你在错误的地方钓鱼,你就钓不到你想要的鱼。

</p> <p>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哲学名言: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没有不选择的自由。

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人生处处有选择的道理。

</p><p>选择是什么?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给自己找一个方向,把握自己的命运,给自己的生活重新注入激情。

所以,选择是人生的第一动力。

只有选择,人生才有主题;只有选择,人生的坎坷才会被踏平;只有选择,生命才能冲破世俗的藩篱;只有选择,生活才能奏响生命的多彩乐章。

</p><p>通过短文,让学生知道人生必须选择,思考选择的依据!利用教材第2页“小昭在农机维修方面的成功”的例子,让学生讨论分析,将客观实用的教学内容引入本课程。

</p> <p>新课教学</p><p>一是坚持从实际出发。

</p>公元前638年11月初一,宋楚两军在泓水(今河南柘城北)相遇。

宋军的数量小于楚军,处于劣势。

但是宋军占据了河边的有利地形,在楚人还没渡完河的时候,宋军已经列阵完毕。

公子目夷建议说:“彼众我寡,我军获胜的希望不大,不如趁现在楚军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我们发动截击,完全有把握扭转劣势。

”宋襄公不听,他认为截击正在渡河的对手是不道德的,于是就约束全军不得出击。

待楚军渡过泓水、正在慌忙列阵的时候,公子目夷又建议道:“我们趁敌人还没有列阵完毕,掩杀过去,还有希望获胜。

”宋襄公又拒绝说:“要等敌人列阵完毕,我军才能出战。

”很快,楚军排列完毕,严阵以待,宋襄公这时候才下令对楚军发动全线进攻。

他自己亲自驾着兵车,车上飘扬着“尊王攘夷”的大旗,杀向楚国的中军。

一场大战下来,宋军惨败,宋襄公精锐的中军全军覆没。

宋襄公本人也在乱军中被砍伤了屁股,亏得公子目夷和公孙固等人拼死搭救才逃回商丘。

宋国在泓水之战中损失惨重,国势从此一蹶不振。

就连齐孝公也趁火打劫,借口宋国没有参加由陈国发起的颂扬齐桓公的盟会,起兵伐宋。

宋国开始沦为大国的附庸,在楚国、晋国等大国之间艰难摇摆以求生存。

<p>宋襄公称霸全国的梦想从此走到了尽头。

而他自己也因为在这场战争中受伤而死。

</p>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宋襄公会失败?引导学生得出客观实际的含义,以及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

通过引导得出下列三个结论。

<p>1.把客观实际作为思考问题、做事情的出发点,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p>2.从实际出发,就要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实事求是。

运用教材第3页中“张仲景诊病”一例,强调客观事物具有内在规律性。

<p>用教材第4页的“留点奶请客”的例子来强调违反客观规律的后果。

</p>3.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工作和处理好人生问题的基本要求。

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一只秃鹰飞过王宫,看见王宫中的一只黄莺十分受到国王的宠爱,于是就问黄莺:“你是怎么得到国王宠爱的?”黄莺回答说:“我到王宫后,唱歌十分动听,国王非常喜欢听我唱歌,就经常拿珍珠来打扮我。

”秃鹰听了,心中很是羡慕,它想:“我也应该学学黄莺,这样说不定国王也会喜欢上我的。

”于是它就飞到国王睡觉的地方,开始叫起来。

<p>国王碰巧在睡觉,当他听到秃鹰的叫声时,他感到非常害怕。

就下去看看怎么回事。

下属报告说秃鹫在召唤。

国王非常生气,于是他命令他的人下去抓住秃鹰,并命令拔掉秃鹰的羽毛。

</p>秃鹰浑身疼痛、满是伤痕地回到鸟群中,它恼羞成怒,到处对别的鸟儿说:“这都是黄莺害的,我一定要报仇!”<p>通过这个故事,要求学生思考秃鹰问题出在哪里。

再次分析,引导学生得出以下结论。

</p><p>1.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走好人生道路,从客观实际出发。

</p><p>2.生活的真实既包括对象的真实,也包括人自身条件的真实。

</p>3.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实际。

<p>一位圣人问古罗马的两个门卫:“请问,上帝,你为什么一个头上有两张脸?”“为了正视过去,铭记历史的教训;放眼未来,给人美好的憧憬。

”门神说。

</p><p>“但是你为什么不看看最有意义的礼物呢?”圣贤问。

</p>“现在……”门神哑然了。

<p>“你知道,”圣贤们说,“过去是现在的过去,明天是今天的延续。

</p>您既然无视现在,对那逝去者即使了如指掌,对未来者纵然明察秋毫,又意义何在?”<p>“呜呜……”饲养员听到这里忍不住抽泣起来。

</p><p>原来,正是因为先贤们指出的原因,它没能守住罗马城,被敌人攻陷,所以人们抛弃了它…</p>以此故事,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过去、现在和未来。

三、人生选择的多样性和可能性近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莱布尼兹有一天同国王谈论哲学。

莱布尼兹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

国王不,马上命人在花园里找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结果总是被莱布尼兹挑出它们之间的差别。

其实何止是树叶,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会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孪生兄弟,也有差异。

有一位作家说过:“世上没有两粒相同的沙子,没有两只相同的苍蝇,没有两双相同的手掌,没有两个相同的鼻子。

”这个作家这样说是有道理的,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形形色色、千差万别、千姿百态。

莱布尼兹对国王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后,他又继续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不同的东西。

<p>国王不相,马上命令人去花园里找两片完全不同的叶子。

因此,莱布尼茨总是指出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

综上所述,问题在于,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是不可思议的不同,但又具有物质统一性。

</p>以此故事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概念。

1.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使用教材中的“名人名言”引导学生理解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使用教材第9页中“残奥冠军侯斌”一例,引导学生思考。

总结出总有一条适合你的人生路。

3.总有一条适合你的人生路。

<p>第四,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p><p>23岁的温华志是湖南省湘潭市新天地旅行社的导游。

温华志出生在韶山市大坪乡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家境贫寒。

为了弟弟妹妹的研究,她做出了很多牺牲。

2000年,她以优异的成绩从华智中专毕业后,在浙江一家酒店找到了工作。

工作3年,华智从来不回家过年,她把省下来的钱都寄回家。

平时在外面旅游,文华智总是想的最多的是游客。

她说:“作为导游,你得为游客着想!”有一次,一位游客在讲解过程中发现温华芝出了一身冷汗,问她是不是身体不适。

她说没关系。

</p><p>游客们很心疼,让她坐下来休息一下,她却坚持带着游客逛完所有景点,才在车上一屁股坐了下来。

</p> <p>2005年8月28日,22岁的文华智在随团旅游时遭遇交通事故。

左腿严重骨折时,她对前来救援的救援人员说:“我是导游。

请先营救游客。

”直到最后一名游客被送上救护车,文华智才同意接收。

</p><p>救援。

因为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文华智最后高位截肢了左腿。

</p>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文花枝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什么样的人生能实现自我的价值?从而得出下列的几个要点。

1.做力所能及的选择,使自己的选择符合自己的主观条件。

2.适应时代潮流,使自己的选择适应社会环境和时代的需要。

<p>3.抓住选择的机会,主动选择,掌握自己的命运。

</p> 组织学生进行选择实践与评价:要求学生写出希望自己将来第一份工作应该具备的五个条件,并排列顺序。

然后对这些条件进行逐项删除并排序。

最后剩下的一个条件,往往是学生心目中最重要的,也是真正需要的条件。

最后对这个条件进行分析,判断其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引导学生完整理解“客观实际”的概念。

体会从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

<板书小结><p>一是坚持从实际出发。

</p>1.把客观实际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p>2.从实际出发,要探索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实事求是。

</p>3.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工作和处理好人生问题的基本要求。

<p>第二,客观现实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p>1.正确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也要从客观实际出发。

<p>2.生活的真实既包括对象的真实,也包括人自身条件的真实。

</p><p>3.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现实。

</p>三、人生选择的多样性和可能性1.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p>2.生命发展的现实性和可能性。

</p>3.总有一条适合你的人生路。

<p>第四,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p><p>1.做出力所能及的选择,让自己的选择符合自己的主观条件。

</p><p>2.顺应时代潮流,让自己的选择适应社会环境和时代需求。

</p>3.抓住选择的机遇,主动选择,把握自己的命运。

<p>课堂练习</p>1.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