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苗语语法 Microsoft Word 文档
苗语翻译大全

苗语翻译大全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苗族人民使用的语言是苗语,而苗语是一种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的语言。
苗语是苗族人民的母语,是他们日常交流、生活、工作的语言。
苗语的文字系统是经过长期的发展而形成的,它使用苗文来书写。
苗语有着自己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因此苗语的翻译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
苗语翻译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更是文化、历史、习俗等方面的传承和交流。
苗语翻译的工作需要翻译人员对苗族文化有着深刻的了解,才能做到准确传达原文的含义。
苗语翻译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日常用语、祝福语、歌曲歌词、民间故事等等。
在日常用语方面,苗语翻译需要做到简洁、地道,能够准确表达出原文的意思。
在祝福语的翻译中,翻译人员需要考虑到苗族人民的信仰和习俗,选择合适的词语来表达祝福的心情。
而在歌曲歌词和民间故事的翻译中,则需要更加注重语言的优美和形象的描绘,使得翻译后的作品能够传达出苗族文化的魅力。
苗语翻译的工作需要有一支经验丰富、专业素养高的翻译团队来完成。
他们需要对苗族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能够准确把握原文的语境和含义,做到忠实、准确地翻译。
同时,翻译团队还需要有着良好的语言功底和文字表达能力,使得翻译后的作品能够通顺、流畅,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苗族文化的魅力。
总的来说,苗语翻译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意义重大的工作。
它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通过苗语翻译的工作,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到苗族文化的魅力,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人投入到苗语翻译的工作中,共同为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做出贡献。
苗语简单的日常用语

苗语简单的日常用语1.i see.我明白了。
2.i quit! 我不干了!3.let go! 放手!4.me too.我也是。
5.my god! 天哪!6.no way! 不行!8. hold on.等一等。
9. i agree。
我同意。
10. not bad.还不错。
11. not yet.还没。
12. see you.再见。
13. ! 闭嘴!14. so long.再见。
15. why not? 好呀! (为什么不呢?)16. allow me.让我来。
17. be quiet! 安静点!18. cheer up! 振作起来!19. good job! 做得好!38. they hurt. (伤口)疼。
39. try again.再试试。
40. watch out! 当心。
41. whats up? 有什么事吗?42. be careful! 注意!43. bottoms up! 干杯(见底)!44. dont move! 不许动!45. guess what? 猜猜看?46. i doubt it 我怀疑。
47. i think so.我也这么想。
48. im single.我是单身贵族。
49. keep it up! 坚持下去!50. let me see.让我想想。
51. never mind.不要紧。
52. no problem! 没问题!53. thats all! 就这样!54. time is up.时间快到了。
55. whats new? 有什么新鲜事吗?56. count me on 算上我。
57. dont worry.别担心。
58. feel better? 好点了吗?59. i love you! 我爱你!60. im his fan。
我是他的影迷。
61. is it yours? 这是你的吗?62. thats neat.这很好。
63. are you sure? 你肯定吗?64. do l have to 非做不可吗?65. he is my age.他和我同岁。
汉语语法 Microsoft Word 文档

2018-8-25第一节概说现代汉语语法基本知识,包括语素、词语、短语、句子、句群等五个方面。
语素是汉语中最小的语义单位词:有意义的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如:电、电脑、电视、水、水稻等。
语素:有意义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如:电、脑、视、水、稻等附:汉语语法知识结构图语素的概念语素语素的种类(单音节、多音节/自由、半自由、不自由)语素与汉字的关系(一字一素/一字多素/多字一素)词语的概念词语的种类(实词、虚词)词语词语的结构(并偏支补陈加叠,外加名量很特别)词语的意义(同义词、近义词、熟语、成语)词语的色彩(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短语的概念短语短语的语法种类短语的结构种类(成语)句子的概念句子句子的种类(用途和语气、结构、骈散等来划分)句子的结构(单句、复句)句式的变换、选用和仿用※语病的辨析与修改※句群(句子之间的各种逻辑关系)[歌诀]五级语言单位,意义结构切分。
语素、词语、短语,还有句子、句群。
汉语语法高考中似乎不涉及,实际在词语的选用,近义词辨析,语病的辨析与修改,句式的变换、选用和仿用,甚至在写作(包括微型写作)方面都有涉及,而且语法知识的熟练系统掌握,对于语言水平的提高,对于文章的阅读和理解,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在语文复习应考中,这些知识的复习、梳理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词语的概念词语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
根据结构来考察,词语首先可以分作两大类,一类是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另一类是合成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
我们主要研究合成词,合成词根据语素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七种,如下所示:并列式:领袖、是非/开关、发展/高大、正误偏正式:粗心、红色/大战、高中/笔直、金黄支配式:求学、补课、打球、提水、走路、看书补充式:提高、走高、扩大、放大、缩小、变小陈述式:地震、月亮、脸红、眼红、腰酸、背疼附加式:老师、老虎/学者、老者/木头、砖头重叠式:朝朝、暮暮/走走、说说/潇潇、皎皎/常常除了这基本的七种构成方式,还有一种很特殊的词语构成方式。
阿江苗文简易教程(新手入门苗语一日通)

阿江苗文简易教程——新手苗文入门一日通王永康【摘要】苗族语言文字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个地区苗族同胞交流沟通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纽带,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现在镇宁、关岭等中部苗语方言区的苗族青年并没有多少人学习苗族文字。
根据本人调查,很多苗族青年没学习苗族文字,并不是因为苗族语言文字有多么的难学,而是他们很大程度上认为苗文很高深,难以入门学习,因此没有进行本民族文字的学习。
为了让该地区更多的苗族同胞进行苗族语言文字的入门和学习,本人特编写此苗文入门简易教程。
本教程以镇宁、关岭地区的中部苗语方言为标准,按照当地的苗族土语的读法编写,主要适应本土语使用地区苗族同胞的入门学习。
镇宁、关岭地区的中部苗语方言与广大的黔西南地区中部苗语方言属于同一个土语方言,相同程度很高,也希望能给这些地区的苗族同胞学习苗文入门带来一些帮助。
【关键词】苗族语言文字;民族文化;中部苗语方言;黔西南;反推法一、苗文入门学苗文我们先从汉语拼音开始入手,下面我们来看汉语拼音和苗语文字的联系:汉语形式:nang囊=吃 ga嘎=饭 nang ga囊嘎=吃饭苗文形式:nang+x ga+d= nangx gad囊嘎=吃饭(苗文最后一个字母是声调)知识总结:苗族语言文字的拼读原理和汉语拼音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通过相拼碰击而发出的音。
二、苗文简介苗文的一个字一般由三个部分构成,前面部分是该字的声母,中间部分是韵母,后面部分是声调。
如:在hmao b “苗族”一字中,前面部分hm为声母,中间部分ao为韵母,最后部分b为该字的声调;又如:在leix“字,文字”中,其声、韵、调分别是l、ei和x。
[1]三、苗文的组成苗族文字由32个声母、26个韵母和8个声调组成。
声母在前,韵母居中,声调最后,例如hmaob=hm+ao+b(苗族)。
苗语拼音和汉语拼音共有的的声母,韵母的读法基本是相同,不同的就是苗语中多出来的一些特有的声母和韵母部分。
声母:(32个)b p m hm f hf w d t n hn dl hl l zc s hs r j q x hx y g k ng v hv gh kh h韵母:(26个)i e a o uai ei ia io ie iuang en ong in iang iongee ao iee iao ui ua uai un uang声调:(8个)音调有八个:b x d l t s k f就是苗文的第一调到第八调四、苗文学习重要的方法——反推法反推法就是利用在知道的苗族文字读法和其中的某个的声母、韵母或调的基础之上,来推断出自己未知的声母、韵母或者声调的方法。
苗族语言的产生、语法、发展和现状

苗族语言的产生、语法、发展和现状苗族同其它民族一样,也起源于类人猿,初期也不会说话,但是他们在交往在联系。
开头他们只是用声带振动发出的声音来表达,如要远呼人就以打“喔——”来表示,应别人呼叫就用唉或者啊表示,向别人招呼就用口每表示等等,就慢慢地产生简单的声响词语。
后来需要表示的意思越来越多,就得想更多的声响来表示,如果要告诉别人有些什么东西时,就指着实物哼个音作为该实物的代号,由音符声作实物代号产生了实物名,产生人的语词。
各种不同实物要有不同的代号,集聚多了便成了人的词汇。
每个人都会哼有不同的声符并相互交流起来便成语言。
也许开初每个人对某种实物都哼不明,对很多样实物哼出来的音符区别都很小,例如苗语把鸡叫格啊(这格啊不能拉长音节说,应象汉语拼音样,“格”读重短,“啊”读轻长,形成带啊韵的尾声,或者基本听不出啊音)。
但有的人把红也叫格啊,实际应为勒啊,格啊和勒啊仅有维小的区别。
苗语中也有把几种实物哼出同一个音符的,例如对鸡叫格啊,对好或者好看也叫格啊,这就出现多意词语。
经过漫长的发展和变化,对各个实物哼出的音符就区别开了,表示就正确了。
苗族最开始的时候,仅仅是单音节的单词,如“搞”(你)“哥”(我)“蒙”(走)“利”(碗)。
由于声带发展,发音会改变频率即发音能转弯,就出现由哼出的音符转到另一个音符,象“喔火”就是由喔转火的。
如此这样慢慢发展出多音词和词组。
例如蒙给gei(走路)、劳猫(吃饭)、厂洛(太阳),时间长了又学会缀句,例如:哥蒙啦(我走了),比要容古得(我们是好学兄或者好朋友)。
就这样逐步发展成语系。
第一节苗语产生的方式苗语有几种产生方式。
1、自创的,如蒙(走)、劳(吃)、搞(你)、哥(我)、那(妈妈)、劳猫(吃饭)。
2、借用的,如:锅铲(锅铲)、南瓜(南瓜)、黄河(黄河)、毛主席(毛主席)。
这种方式一般苗语为轻声,汉语音要重些。
这种词多指发现较晚的事物或者专用的名词,苗族一时未发明而借用别族的。
苗族语言教学零基础教案

苗族语言教学零基础教案第一课,认识苗族语言。
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苗族语言的基本特点和发音规律,并能够用苗族语言进行简单的问候和自我介绍。
教学内容:1. 苗族语言的基本特点。
2. 苗族语言的发音规律。
3. 苗族语言的基本问候用语和自我介绍。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苗族的风俗、习惯、服饰等,激发学生对苗族语言的兴趣。
二、认识苗族语言(10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苗族语言的基本特点,如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有自己独特的文字系统等。
三、学习苗族语言的发音规律(1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苗族语言的发音规律,重点讲解苗语中的元音和辅音,并进行发音练习。
四、学习基本问候用语(20分钟)。
教师向学生教授苗族语言中常用的问候用语,如“你好”、“谢谢”、“再见”等,并进行语音模仿练习。
五、学习自我介绍(20分钟)。
教师向学生教授苗族语言中的自我介绍用语,如“我叫…”、“我来自…”等,并进行角色扮演练习。
六、课堂练习(15分钟)。
教师设计一些小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苗族语言的口语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七、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继续练习苗族语言的发音和基本用语,并准备下节课的口语对话。
第二课,苗族语言的基本语法。
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苗族语言的基本语法规则,能够进行简单的句子构造。
教学内容:1. 苗族语言的基本语法规则。
2. 苗族语言的句子结构。
3. 苗族语言的常用动词和名词。
教学步骤: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0分钟)。
教师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苗族语言的基本特点、发音规律和基本用语,并进行口语练习。
二、学习苗族语言的基本语法规则(1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苗族语言的基本语法规则,如主谓宾的基本结构、时态的表达方式等。
三、学习句子结构(20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苗族语言中句子的基本结构,如肯定句、否定句、疑问句的构造方式,并进行句子构造练习。
四、学习常用动词和名词(20分钟)。
苗语台江话参考语法

苗语台江话参考语法苗语台江话是苗瑶族语言家族中的一种,主要流行于海南岛台江县以及广东省凤冈县和湖北省应城县等地。
它也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南方方言,既有象声词又有古月曲,还有一些特殊结构和语法特征。
本文将重点介绍苗语台江话语法的一些基本特征,其中包括语言形态、句法结构以及苗语台江话的句子类型等。
苗语台江话的语言形态特征主要集中在名词和动词,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特点。
在苗语台江话中,名词有单数和复数两种形式,但是没有显性标记;复数形式可以通过发音上的改变来表达,例如苗语台江话中的“瓜”,复数形式可以通过读音变成“瓜瓜”,来表达复数的意思。
动词也有一些特殊的变化,例如“吃”的变化形式有“吃坏”、“吃着”、“吃烂”等。
苗语台江话的句法结构特征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语序比较随意,没有严格的语法规则;第二是它可以使用祈使句或者否定句,但是不使用疑问句。
句子中的语言元素可以按照主谓宾、主谓、主语定语状语等结构形式表达,例如“你来吧”就是主谓宾结构,“下雨了”就是主语定语状语结构。
苗语台江话句子主要分为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和否定句四类,不属于任何一类的句子也可以使用这四种句子类型中的其中一种表达。
陈述句是最常见的句式,用来表达客观的事实,常常没有特定的语气;祈使句用来表达请求、命令、劝告等,具有强烈的语气;感叹句用来表达惊讶、怀疑等,具有明显的情感色彩;否定句则是用来反对、拒绝等,也具有明显的语气。
以上就是关于苗语台江话语法的基本介绍,苗语台江话是一种充满活力的方言,其独特的语言特征和句法特性为族人们所熟悉,也使它们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在研究苗语台江话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深入了解苗瑶族的历史、文化和语言,还可以对比研究不同方言之间的语言特征。
高考苗语考试知识点

高考苗语考试知识点高考是每位学生人生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对他们多年学习成果的综合检验。
而苗语考试作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之一,同样在高考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高考苗语考试的知识点,帮助考生更好地备战考试。
第一部分:苗语语音苗语是一种声调语言,拥有八个声调,分别是阳平、阴平、阳上、阴上、阳去、阴去、上声和入声。
其中上声和入声只出现在部分方言中,考生在学习苗语语音时需要注意这一点。
苗语的音节结构一般为(C)V(m)(n)(ŋ),其中C代表辅音,V代表单个元音,m、n、ŋ分别代表鼻音韵尾。
学习者需要注意正确发音,尤其是注重对鼻音韵尾的处理,避免发音错误影响理解。
第二部分:苗语基础词汇苗语词汇丰富多样,大部分词汇带有名词化后缀,“v”通常表示动作,如lüv(吃)、buh(看),而“qv”通常表示动态过程,如bilqv(写)、paraqv(说话)。
同时,苗语中还有很多表示时间和空间方位的词汇,如दद(今天)、दददद(明天)、दद那(这里)、दद扒那(那边)。
考生需要通过大量的词汇积累和实践运用,扩展自己的词汇量。
第三部分:苗语语法苗语的语法结构较为简单,通常采用主谓宾的结构。
在肯定句中,主语和谓语之间不需要添加助词,例句如“ꆃꉻꀗꑻꋈ”。
当出现否定形式时,可以在主谓宾之间添加助词“ꋈ”。
苗语的名词有单数和复数之分,表示复数时,在名词前面添加“ꀣ”。
另外,苗语中还有一些代词和形容词的变化形式,要特别注意它们的用法和变形规则。
第四部分:苗语交际用语苗族是一个友善热情的民族,他们的交际方式也独具特色。
在苗语考试中,考生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际用语,如问候语、“谢谢”、“对不起”等。
考生还需要学习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句子,如“你好吗?”、“有什么事吗?”、“我叫XXX,来自XXX”等。
这些基本的交际用语和句子可以帮助考生在实际应用中更好地交流。
第五部分:苗语文化学习一门语言不仅仅是学习语音、词汇和语法,还要了解其背后的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易苗语语法诸君一看此标题一定不感兴趣,或曰“落后”、或曰“无关”、抑或曰“不懂”。
但不要紧,只望诸君看完“序”即可!另:本文所用为汉语拼音加“切音”再加音调符号(右上角)。
一,序。
苗语是铸就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古老语言,而且一直延续至今。
说它古老,是因为对客观事物的描述较为简单;例如对于颜色的描述,只有五种色:红(Xiao)、黄(Fie6)、绿(Niao6)、白(Dlu3)、黑(Hnai3)。
树叶是绿的,天空是绿的,海洋是绿的;紫红不分,黄橙不分,蓝黑不分。
说它古老,随便说一句苗语,就能对应一句古文。
十年前时值七旬,我回老家,见到堂弟媳妇,她至少比我小十岁。
一见面,她来了一句:苗语:Wie2 lu2 ei5 ,Luo8hmi5hga6lu2ye5。
对照汉语:吾老矣,落齿即老也。
我所说的苗语是湘西黔东所谓红苗苗语。
(红苗、黑苗、青苗其实就一种苗,是不知就里的汉官的称呼。
)从湖南的澧县到永州、道县画一道直线,把这直线往西推到贵阳都匀一线;自古是不化之地。
外部没有被“王化”融合;内部社会推行“巫蛊”舆论控制。
(对为富不仁者,众说他家有“蛊”,马上就破产,逃亡他乡。
)内部没有形成“王者”;农耕社会只有定期农村集市交流。
语音、语法结构几千年基本维持不变(当然也不受外来宗教的影响。
)苗语之所以能延续几千年,还因为在单音语言中,绝大部分语法与汉语相通而与汉语融合在一起。
而特殊的不同部分是名词的“类别冠词和后定语”结构。
它具有无限的扩展性和包容性。
这种词法结构也是殷商语法或吴楚语法的词法结构。
语言学的分类都是先从西方开始的,他们先期掌握了话语权。
唐朝时,以现在拉萨为中心的吐蕃兴起,虽然在河西走廊打败了薛仁贵(查看旧唐书西戎);但当时吐蕃还没有文字。
西方18世纪,英占领了印度、缅甸,成为印缅英联邦;法占越南、老挝、柬埔寨,成为法属印度支那;都是殖民地。
侵略势力波及泰国和中国的云南、西藏。
他们先期定义了名词后定语结构的语言为印支语系或南岛语系。
以至于在我国抗战时期,泰国倒向日本时,泰国总理栾披汶氏在1939年“六.二四”广播中,提出口号是“收复失地”。
唯恐大家不明白,又清清楚楚地加以解释“我泰语在暹罗境外者,有二千余万人,大都散布在中国南部滇、川、黔、桂一带”。
而恰恰当时我们国内民族学家(包括刚刚去世的吴泽霖先生)等却只能跟着洋人(传教士)的什么《巴黎通报》或《法国远东学院丛刊》的指点,将这一带语言分属于印度支那语系(好像是外来民族)的什么“藏缅系”,“台汉系”(1);以及后来的一会儿“苗傣语支”,一会儿“苗瑶语支”等等不一而足。
我认为都不是。
“印度支那”指的是中南半岛各国,即发源于我国横断山脉插入南海的陆地范围。
这一范围的语言就是古老中国南方部落的语言系统,是中华民族的一支古老语系的传播和扩展。
说得具体一点,就是“殷吴楚语系”。
或许从另一角度,我们可以更能加深这一信念。
不错印度也是文明古国,他们的语言文化也许早于中国传到中南半岛。
遗憾的是同时代的印度古文明,印度河上的摩亨佐.达罗文明在距今3500年前,1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连人带城市被像原子弹爆炸一样毁灭了(可能是陨石),考古学家称为“核死丘”。
而这个时候正是殷商最强盛的武丁时代。
殷商还留下乌龟壳的卜辞,使用了类别冠词的记录(2)。
老庄学说的《老子》变成“太上老君”走进“道观”,是在东汉《太平经》出现之后的事;中国最早佛经的书是《出三藏记集》,大致在东汉后的南北朝刘宋末年(3)。
而名词的“类别冠词和后定语”结构,恐怕在距今8000年前的《城头山文化》和“河姆渡文化”期间或之前,随着移民就已传到南岛。
成了所谓的印支语系和南岛语系。
好了,只要我们不想去巴黎或伦敦“领博士帽”,语法研究就简单多了。
对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研究,就以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为基础来研究即可。
本着这个思考,力求简洁和以最小篇幅来完成本稿。
因本人十一、二岁离开苗语环境,凭着童年记忆和短期回乡的一星半点交流,不足之处一定很多。
望来者补充完备。
二,拼音1,选什么文字,拼音用什么字母?在单音语系中,历史上采用中文为基础的方块字形式的文字,据我所知有党项八部的西羌拓跋氏李元昊建立西夏国的“西夏文”,和现在越南国的历史有关的“骆越文”。
古羌人或许与所谓的“窜三苗于三危”有关,属于西方所谓的“藏缅系”。
后者与当今之“壮文”(僮文)同原,应当属于所谓的“苗泰系”。
但不管怎么说,凡与汉文方块字同音同义的保留,而不同音者则在原有汉字旁添加偏旁,使用切音拼读。
不知现在国内京族(越南族)是否还有人用“骆越文”。
如若不再使用,这两种文字都已成为历史。
自秦汉以来苗人一直用汉文,说苗语(兼汉语)。
1905年柏格里等几个西方传教士创造了拼音苗语(柏格里苗文),(4)挺复杂,书写不便,像泰文一样。
据说存在清浊音难辨,声母音太多难分,标音调不严格等。
最初只是用来拼写苗语圣经,信教人渐多也得到推广;但苗人信教的少,使用范围有限。
凡是用栢格里字母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在中国通行汉文的情况下,水土不服,不适用也推广不开。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推广汉语拼音方案前后;国家为各南方少数民族创造拼音文字。
单就当时苗语“拼音文字”而言,基本采用英文(拉丁、罗马)字母,外添加切音,连音调也用英文字母。
甚至现成的汉字也变成英文,满篇单音节,一个一个的全英文单词,好写、难读(5)。
我认为基本能用;但我见到当时的某学者用它下乡采风(田野调查)的拼音苗语记录,到现在好几千页的手稿,想翻成汉语也翻译不出来(6)。
本文极力推荐,在汉语拼音方案已经全国老少推开的今天,力求简单,借用汉语拼音方案实现苗语拼音文字。
2,苗语拼音苗语拼音由声母、韵母、(切拼声母)构成。
(1)声母:同汉语拉丁字声母。
B(玻)p(坡)m(摸)f(佛);d(得)t(特)n(讷)l(勒);ɡ(哥)k(科)h(喝);j(基)q(欺)x(希);zh(知)ch(蚩)sh(诗)r(日);z(资)c(雌)s(思)。
例外加w(v)、y(i)为拼写字头用。
V特定为苗语声母,口型与读英文字母v时同,唯下唇不接触下齿即可。
如苗语称“石头”为“Baovi”的“vi”。
(2)韵母及拼写法完全同汉语拼音韵母表及注释。
(3)“切拼声母”是汉语没有的。
自东汉许慎编《说文解字》起到《康熙字典》,就有用两个字音快读法的“切拼”,叫“××切”。
例如本文序中之苗语白色的“白”字,拼写为“Dlu”(得鲁)快读即苗音。
我们把(dl)称为“切拼声母”。
列举如下:dl,hf,hl,hm,hn,hs,hx,hv,gh,kh,ng。
共十一个切拼声母。
和韵母拼音应用实例如下:(括号内汉字义读苗音)Dla5(狗),dlao3(四),dlu3(白);Hfa3(搓),hfang3(荒);Hla1(月亮、绳子),hlou1(铁);Hmou3(苗自称),hmou3(绣的图案),hmi5(齿);Hnai3(太阳、哪一天的“天”),hnang5(听、闻);Hsa3(钢),hsa5 (错),hsu5(锁);Hxa3(水车),hxa(愁)hxi3(害怕);Hva3(稀),hvi3(新、心),hvu(选);Gha3(名词前冠词--仡),gha5(屎),ghei3(鸡);Khei3(捆),kha3(挖),kha1(客人);Nga(婴儿),ngi6(肉),ngu6(笼子)。
注:拼音右上角的阿拉伯字为音调符号。
3,音调。
汉语的“韵书”是专讲字的音韵(声调)的书。
最早是隋朝的《切韵》,唐朝为《唐韵》,到宋朝时已是残本;宋真宗时重修名为《广韵》。
就是以前的平3、上6、去5、入无四声。
苗语采用广韵的四声,再加四声为八个音调。
如下排列:咪3、啦6、扫5、来2、叨1、入、hxong7、ya8。
右上角是音调符号。
前五个是简谱同一音阶的五个调,按简谱符号读音;读音可长可短;实际上是平3、上6、去5三调再加两个调。
“入”无音调符号,后两个音调符号是苗语“7”“8”数字的读音。
“7”“入”“8”三个音调分别是低、中、高“短促音”。
音调符号在电脑上可写在右上角,手机上写在英文字母拼音后即可,还可以当隔音符号,方便识别。
音调符号在文中,只要能识别,可以不注。
如文中有用汉字的“A爸”(阿爸)、“A妈”(阿妈)即可不注。
如“A3A5”(阿姐)就要注音。
如Ghadoumiehsaiyi(Gha3dou1mie6hsai3yi6)注音与不注,一连拼都能无误读出来,这是专有地名--“神仙枫树地儿”;苗语词序是“那地儿树枫神仙”。
又如日语中的“谢谢”:ありがとぅござぃます;加注苗语音调为实读音调,如下(あ3り6が6と5ぅ5ご2ざ6ぃ6ま8す7);但实用上一连读平假名就自然读出这些音调来。
三,句法。
苗语句法与汉语句法同。
主、谓、宾、状语差异很少。
没有性、数、格变化;时态用状语完成,一字对应一字。
例如:我打你。
(主动语句)Wie2 due3 meng6。
我被你打。
(被动语句)Wie2 kao7 meng6 due3。
我正吃饭。
(现在时态)Wie2 niang3 nang6 ga5。
我吃饭了。
(过去时态)Wie2 niang6 ga5 ye6.我去吃饭去。
(将来时态)Wie mong2nang ga mong2。
汝吃饭与否?吾食(已)也。
(古语问答句)Meng nang6ga5a8pou2?Wie nang ye 。
我、你、他(她它)、我们(咱)、你们、他们。
Wie、meng、nei6、ba3、mie6、nei6tuo2。
汉语和苗语单多数都是分别用不同单词表示。
(她它)在苗语中无对应,也是汉语后加的。
谓语动词无单复数变化。
单从语法中的主谓宾关系来看,苗语和汉语完全相通。
在百度查了一下,单指句法就是越语和汉语也一样。
究竟是印度支那语是源头,还是古代中华语言是源头?四,类别冠词名词连用法。
(1)冠词“阿”苗语写为(A3)。
表示敬亲之意。
与汉语用法相同,但使用中很少分离。
阿公(Aghang),阿婆(Awu),阿妈(A妈),阿爸(A爸),阿哥(Adiu2),阿姐(AA5dlo3),阿妹(AA5you1)......因为是冠词音调可省,用大写字母代。
“A5”(姊妹)后加一个“dlo3”(大)为姐,加一个“you1”(幼)为妹。
颇似英语中“big sister”(姐姐),不过苗语是后连修饰(后定语)。
(2)冠词“bu3”。
用在老对小的关爱亲昵冠词。
(3)冠词“Tie2”。
一般泛用指向性冠词,区别性指向人、人群集团、动物、神鬼。
例如“Tie2hvie3”(音译太乙、泰耶,专指苗族唯一至高无上的天神),“Tie2nai6”(人,与他物区别。
);“gha6tiao7Tie2nai6 mong5”(就是那个人),(在人群中特定指出一个人。
);“Tie2A5you”(妹,与他人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