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3单元 空气 7 找空气》_5

合集下载

苏教2017课标版科学一年级下册《3单元空气7找空气》课教学设计0

苏教2017课标版科学一年级下册《3单元空气7找空气》课教学设计0

《找空气》教课方案知识与技术经过用塑料袋装空气的活动,发现我们四周有一种能将袋子撑得鼓鼓的东西。

经过做将袋子里的空气放出来的活动,调换多种感官,感知空气的存在。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憋气活动,知道人类的生计离不开空气。

经过动画、视频观看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安全教育。

要点与难点要点:知道我们的四周有空气。

难点:运用多种方法、调换多种感觉器官,感知空气的存在。

教课准备教师准备:PPT、有关视频。

学生疏组资料:塑料袋5个;水槽、抹布;口哨气球。

教课过程课前准备播放儿歌《小手拍拍》师:小朋友,你能从儿歌中找到哪些感官?(眼睛、鼻子、耳朵、嘴巴、小手)小朋友们听得真仔细!一会儿我们就要借助这些感官帮助我们察看四周的事物,想和老师一同进行科学研究吗?一、谜语导入师:小朋友们喜爱猜谜语吗?今日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猜猜看是什么?谜语: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和滋味,动物植物都需要。

小结后揭露:今日我们就一同来学习《找空气》。

(板书:找空气)二、把空气装进袋子里出示一个大袋子:大家看看这是什么呀?它是什么样子的?给你抱抱,你有什么感觉?给你一个袋子,你能把它像这样装的鼓鼓的吗?同学们比较小,因此给大家准备了小袋子,就在你们眼前的桌上,成功的同学把袋子举起来。

你是怎么把袋子装的这么大这么鼓的,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教师示范,用手撑开袋子,在空中兜一下,迅速收紧袋口。

假如再将袋子转两圈,你觉得有什么利处?想再试一次吗?成功的小组请把袋子放进桌箱。

除了在教室里能把袋子装的鼓鼓的,还有那些地方能够?是什么把你的塑料袋撑得鼓鼓的?(多问几位同学)大家把袋子放在桌上吧!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可是我们能够用塑料袋把它找出来。

【板书】三、用多种感官感觉空气的存在拎起一个袋子,问:袋子里的空气去哪里了?你怎么知道它跑出去了呢?哦,本来这样。

除了看出袋子瘪了,我们还有其他方法能够清楚的感觉到空气从袋子里跑出来了吗?同桌相互议论,想到方法的小朋友举起手来。

苏教版教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找空气》

苏教版教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找空气》

苏教版教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找空气》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空气存在的概念。

(2)认识到空气是无色无味的。

(3)初步了解空气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2. 能力目标:(1)观察和描述空气的特点。

(2)初步使用实验器材进行简单实验,培养探究精神。

3. 情感目标:(1)对空气有初步的探究和认识,培养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2)了解到空气在我们生活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1)了解空气存在的概念。

(2)初步了解空气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1)理解空气是气体状态。

(2)掌握空气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1)讲授(2)实验探究(3)课堂讨论(4)互动交流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两个瓶子,请学生分辨其差异,并引导学生谈一谈:“一个装满了东西,一个装的是什么呢?”教师让学生试着从一个瓶子里看看,然后问:“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不能看到空气?”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气球、棉花、水杯、香皂等物品让学生看、摸、感受,让学生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看不到、摸不到、闻不到、但是它们确实存在。

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物品是气体,学生可能不认识这个概念,教师用让不同性格的人来介绍气体(工厂烟囱、水杯里的冷气、烧火时产生的蒸汽等),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气体。

3.实验探究(15分钟)教师布置实验任务:“我们现在要找找空气,看看它到底长什么样子?”请学生自觉地选择实验仪器,建议老师提前准备好以下器材:1. 塑料板(或遮光板)2. 蜡烛3. 盆(或玻璃杯4. 盖子或揭开机器上的盖子)5. 风扇(或手风琴)6. 筛子(或薰衣草盒子)7. 饮料管(或吸管)学生自由地去探究。

老师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空气是什么?(2)空气有哪些特征?(3)如何描述空气?4.小结(10分钟)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并追问学生空气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5.操练(10分钟)教师出示漫画,让学生看懂它里面展示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解答问题。

苏教2017课标版科学一年级下册《3单元 空气 7 找空气》公开课PPT课件_6

苏教2017课标版科学一年级下册《3单元 空气 7 找空气》公开课PPT课件_6
第7课 找空气
猜一猜
看不见,摸不着, 没颜色,无味道, 生命世界当个宝, 无时无刻少不了。
——空气
你们觉得空气是怎 样的一种东西呢,它 在哪里?你能把它找
出来吗?
找找空气在哪里?
(1)塑料袋 “装”空气
找找空气在哪?
(2)粉笔里 的空气
做一做
把袋子里的空气放出来。
1.在塑料袋上戳一个洞,将洞口 对着自己的脸。你有什么感觉?
2.在塑料袋口装一个小哨子, 挤压袋子。你能听到什么?
3.在压入水中的塑料袋中扎 一个孔。你能看到什么现象?
了解空气的作用
人的呼吸离 不开空

一年级下册科学课件-3.7 找空气69-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科学课件-3.7 找空气69-苏教版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时35分了。进入校门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 跳跳,你真厉害,考了个全班第一!”我腼腆的笑了笑。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一个声音从广播里传出来,“现作文在公布全级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前 二十名同学的名单……”顿时,大家都安静了下来,心里既紧张又充满了期待。“第四名,202, 王跳跳。第五名……”这时全班同学都尖叫了起来,纷纷看着我,眼里充满了羡慕。我也开心得差 点就跳起来了。
奇妙奇妙真奇妙, 看不见来摸不到, 没有颜色和味道, 动物植物需要它。
你们觉得空气是一种
怎样的东西,它在哪里? 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空气
找找空气在哪
把空气“装”进来
注意: 1、在兜空气时,要轻轻地 上下抖动塑料袋几次,直到 塑料袋鼓起为止。 2、塑料袋鼓起后,要迅速 用手抓紧袋口。 3、兜完空气后,把用过的 塑料袋放入红色垃圾桶内。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一个声音从广播里传出来,“现作文在公布全级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前 二十名同学的名单……”顿时,大家都安静了下来,心里既紧张又充满了期待。“第四名,202, 王跳跳。第五名……”这时全班同学都尖叫了起来,纷纷看着我,眼里充满了羡慕。我也开心得差 点就跳起来了。
这次期末,我得了好多好多奖:年级第四名、文明生、三好学生……
注意:
用安全图钉在袋上扎一个小孔,使用完将安全 图钉放回原处。
2
3
1
3
步骤: 1、将装有空气的袋子 轻轻压入水中。 2、用安全图钉在浸入 水的位置,给袋子上 扎一个小孔。 3、轻轻挤压袋子。
2
闭上小嘴巴,用 右手捏住小鼻子年有57000人因为溺水 导致无法呼吸而死亡,相当于每天有150多人。

一年级下册科学课件找空气 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科学课件找空气 苏教版
3.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 受尽折 磨的处 境,但 是其中 也有一 些值得 宽慰的 东西。 4.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 世人: 在困境 中,我 们可以 把好处 和坏处 对照起 来看, 并且从 中找到 一些东 西来宽 慰自己 。 5.我的朋友是一位中学老师,她的职 业性质 决定了 她要经 常与粉 笔打交 道。当 粉笔灰 尘雪花 一样把 她的世 界装点 得银装 素裹的 同时, 也悄然 腐蚀着 她的手 指。 6.到了冬天,天冷的时候,她的手指 常常被 冻裂开 ,一堂 课板书 下来, 疼痛不 已。上 课前擦 的润肤 油,不 到几分 钟的时 间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结束
潜水员
宇航员
1.从前,有一个叫鲁滨逊的英国人, 他喜欢 航海和 冒险, 到过世 界上很 多地方 ,碰到 过许多 危险, 但他一 点儿也 不畏惧 ,希望 走遍天 涯海角 。 2.他每天或是拿着枪,带着狗到森林 里去打 猎,或 到海边 去捕鱼 ,还把 捕到的 活山羊 畜养起 来。后 来他竟 有了成 群的山 羊,可 以常喝 羊奶, 吃羊肉 。
泰山路实验小学 毕丹燕
活动一:装空气
时间:一分钟
活动二:感受空气
让你身边的小伙伴 感受你袋子里空气 的存在。
活动三:听见空气
每两位同学一起配合操作,活动时 把手背放在哨子口前方感受一下。
活动四:看见空气
如果给你一盆水,你有办法让我 们看到空气跑出来吗?
有气泡
袋子瘪了
开始
30
29
28

一年级下册科学课件-3.7 找空气103-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科学课件-3.7 找空气103-苏教版
• 放学后,我跟着思颐去她家。她家很好看,很精致。我们一起当老师,很好玩,很开心。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课
找空气
动动手 找空气
1.让自己的袋子鼓起来。 2.介绍一下你让袋子鼓起来的经验。
到校园内自己想去的地方找空气
温馨提示: 注意安全,小组同伴不要分开。 装好空气后,立刻回到教室来。 比一比,看谁的袋子装得最鼓,保留的时间最长。 说说你们在哪里把塑料袋装满的。
感受空气的存在
谢谢
• 难忘的一天 • 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学校了。
•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时35分了。进入校门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 跳跳,你真厉害,考了个全班第一!”我腼腆的笑了笑。
•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一个声音从广播里传出来,“现作文在公布全级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前 二十名同学的名单……”顿时,大家都安静了下来,心里既紧张又充满了期待。“第四名,202, 王跳跳。第五名……”这时全班同学都尖叫了起来,纷纷看着我,眼里充满了羡慕。我也开心得差 点就跳起来了。
• 这次期末,我得了好多好多奖:年级第,很精致。我们一起当老师,很好玩,很开心。
• 难忘的一天 • 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学校了。
•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时35分了。进入校门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 跳跳,你真厉害,考了个全班第一!”我腼腆的笑了笑。
• 小组合作,寻找清晰感受到空气从袋子里 跑出来的好办法。看看哪组的办法多!

一年级下 7.《找空气》 苏教版实用PPT

一年级下 7.《找空气》 苏教版实用PPT
3.指纹作为契约文书的签署标志,具 有法律 的效力 。其在 契约文 书上的 运用, 既推动 了古代 契约制 度的发 展完善 ,又丰 富了中 国指纹 文化的 内容和 形式。 同时, 它也为 现代信 用制度 的发展 奠定了 基础。 每个人 都是独 特的, 从指纹 这里似 乎再次 得到了 印证 4.凡是创造之中都有欣赏,但是创造 却不仅 是欣赏 。创造 和欣赏 都要见 到一种 意境。 欣赏见 到意境 就止步 ,创造 却要再 进一步 ,把这 种意境 外射到 具体的 作品中 去。
一年级下 7.《找空气》 苏教版实用PPT 一年级下 7.《找空气》 苏教版实用PPT
一年级下 7.《找空气》 苏教版实用PPT
1、2012年,英国一名15个月大的女婴, 在和母亲同睡一张沙发的时候,被母亲 盖着的被子压到窒息,导致悲剧发生。
2、四川省一对父母带着7岁的男孩开车 去办事,下车后没注意到小孩是否跟着 下车了,几个小时过后回来才发现小孩 躺在后座,导致窒息。
5.比如我此刻想象到一个很美的夜景 ,其中 园亭、 花木、 湖山、 风月, 件件都 了然于 心,可 是我不 能把它 画出来 。我何 以不能 把它画 出来呢 ?因为 我不能 动手, 不能像 支配筋 肉一样 任意活 动。 6.起初都要模仿。“模仿”和“学习 ”本来 不是两 件事。 姑且拿 写字做 例来说 。小儿 学写字 ,最初 是描红 ,其次 是写印 本,再 其次是 临帖。 这些方 法都是 借旁人 所写的 字做榜 样,逐 渐养成 手腕筋 肉的习 惯。
空 气的 重 要 性
开始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找空气》优秀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找空气》优秀教案

7.找空气【教材分析】部编教材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3单元第1课《找空气》。

本节课由三个活动组成,引导学生感知我们的周围有空气,知道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

第一个活动,把我们周围的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装进袋子里。

通过动手实践,学生发现无论是在操场上、树林里,还是在教室里、桌肚里,都能把袋子装得鼓鼓的。

第二个活动,把袋子里的东西放出来,运用不同的感官感受空气的存在。

它包含三个小活动:当学生在袋子上戳一个洞,将洞口对着自己的脸挤压时,可以感觉到有东西拂过面颊;当学生在塑料袋口装一个小哨子,挤压袋子时,可以听到有东西吹响哨子;当学生在水里将塑料袋扎了孔时,可以看见有气泡冒出。

这种能把塑料袋撑得鼓鼓的、能拂过面颊、能吹响哨子、能在水中冒气泡的神秘的东西就是空气。

第三个活动,通过憋气活动以及对一组图片的分析,知道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

【教学目标】1.通过在不同地点装空气的活动,发现我们周围有一种能将袋子撑得鼓鼓的东西。

2.通过做将袋子里的空气放出来的活动,调动多种感官,感知空气的存在。

3.通过憋气活动,知道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

【教学重点】知道我们周围有空气。

【教学难点】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多种感觉器官,感知空气的存在。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PPT、相关视频、牛皮纸袋,透明水槽,保鲜袋,安全图钉。

学生材料:塑料袋4个、安全图钉、小纸龙、吸管、橡皮筋、透明水槽。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猜谜激趣,把不同地点的空气装进袋子里1.出示一个牛皮纸袋,小朋友们,今天徐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神秘的礼物,你觉得这个神秘的礼物可能是什么?你有什么办法知道里面是什么呢?(打开看看、用手摸摸)摸不着、看不见。

指名上台摸一摸,用自己的方法来研究袋子里有什么。

指名说一说,描述自己初步探究的感受。

捏上去感受里面的东西怎么样?(捏上去感觉软软的),收紧袋口,这样再捏捏呢?(感觉硬硬的)想不想把手伸进去摸一摸?摸到了袋子里有什么?(板书:摸不着)那袋子里究竟是什么呢?我们打开看一看,师慢慢打开袋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找空气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在不同地点装空气的活动,发现我们周围有一种能将袋子撑得鼓鼓的东西。

2.通过做将袋子里的空气放出来的活动,调动多种感官,感知空气的存在。

3.通过憋气活动,知道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

二、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我们的周围有空气。

难点: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多种感觉器官,感知空气的存在。

三、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揭示空气的存在
1.出示塑料袋,正面看、反面看,拎高看、张开袋口直接朝里看,自问自答地:里面有东西吗?
2.回应同学们的跟从与参与:边说“到底有没有”边慢慢收紧袋口。

让同学们判断。

3.针对同学们不同看法采用不同的回应策略:
对A:让其拍拍、捏捏鼓着的袋子。

对B:有什么?什么样?
揭示“空气”这个词:或顺应同学们,或告知同学们。

(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4.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着,无孔不入到处跑,动物植物都需要。

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是我们可以用塑料袋把它找出来,这就是我们今天科学课要学习的内容《找空气》。

【板书】(二)把空气装进袋子里
你们觉得空气是一种怎样的东西,它在哪里?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我们怎样可以用塑料袋把空气找出来呢?下面老师先示范一种方法,大家开动脑筋再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收集空气?(教师示范,用手撑开袋子,在空中兜一下,快速收紧袋口。

)给你一个袋子,你能把它像这样装的鼓鼓的吗?(同学们比较小,所以给大家准备了小袋子,成功的同学把袋子举起来。

)如果再将袋子转两圈,你觉得有什么好处?
(三)用多种感官感受空气的存在
1. 拎起一位同学的袋子,袋子里的空气去哪里了?你怎么知道它跑出去了呢?
2. 除了看出袋子瘪了,我们还有别的办法可以清晰的感受到空气从袋子里跑出来了吗?【板书】
虽然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我们可以用塑料袋把它找出来,我们还可以通过这么多办法“看见”、“听见”、“感觉到”空气。

同学们太棒了,真的把空气找出来了,我们表扬一下自己吧!
(四)空气是生命之源
1.大家看着PPT,思考一下为什么游泳时要将头露出水面,大口换气呢?
那同学们能离得开空气吗?
2.我们一起做一个憋气30秒的游戏,等会儿告诉大家憋气
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

全体起立,伸出右手捏住鼻子,注意要将你的嘴闭紧了,不能偷偷的用嘴呼吸哦!实在难受你就结束憋气坐下来。

你有什么感受?
3.小朋友们看这是谁来了,他在做什么?
那你最喜欢空气给我带来哪些香起呢?同桌说一说。

其实我们除了有喜欢的香气还有难闻的气味,看!
观看图片
你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难闻的味道吗?
我们能做些什么吗?
4.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在很多地方都找到了空气,又用各种方法感受到了空气,还知道了我们的生存离不开空气。

接下来的科学课中,我们一起继续研究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神秘的空气,好不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