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大于过,罪不至死”的心态要不得!

合集下载

鬼谷子:人到中年一事无成,五句处事口诀,让你越来越顺

鬼谷子:人到中年一事无成,五句处事口诀,让你越来越顺

鬼谷子:人到中年一事无成,五句处事口诀,让你越来越顺
为人处世的分际就是分寸感,最好的分寸就是得体!说话得体,交流起来不会尴尬;办事得体,参与其中的人都不吃亏!谋圣鬼谷子教导世人智谋之术的精妙就在于恰到好处,方显智慧本色。

今天就来分享五句前人总结的为人处世经验:
第一句:盛满易为灾,谦冲恒受福。

盛气凌人,骄傲自满的人容易发生灾祸,而谦虚谨慎,步步为营的人才能永远得到福报。

稳扎稳打,方能走的更加长久。

第二句:放荡功不遂,满盈身必灾。

行为放荡之人不可能建功立业,人生太过顺利完美必然会导致祸患,所以做人切莫骄盈!骄兵必败,相信大家都理解其中的含义。

第三句:人之欲,持中有弃;人之求,进中有退。

人的欲望能催人进步,但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人的追求让人前行,进步时思考退路。

心中一定要有方向,不要三心二意。

第四句: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

功勋卓著却谦虚和顺,拥护他的人就多;倨傲自大还不知悔改,
离开他的人就多,越往后就越会发现身边没有人可以陪伴了。

第五句:话不可以说尽,把握余地;事不可以做绝,留条后路。

凡事留有余地,虚心永远有益,坎坷孕育美好,磨难造就人生。

做任何事情,一定要给自己留下一条后路,以便日后不时之需。

小编总结:为人处世要想恰到好处,只可意会,无法言传,花开
半开时,饮酒微醉处,做人不要可以强求,做事不必追求极致,这也许就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一个人不要得意有多少人认识你;而是落难时有多少知道你。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满盈者,不损何为?。

功不可以补过辩论稿

功不可以补过辩论稿

谢谢主席,大家好。

开宗明义,概念先行。

功即功劳,是指那些出于正当动机,积极目的并对国家社会或个人产生良好影响的事物(既包括大范围也包括小范围);过指的是过失与过错,往往造成一定损失,产生不良后果,既包括可见的财力人力物力的损失,也包括不可见的对人心理的影响,社会风气的影响等。

而补不同于改,弥补是指使之有一定程度的修复,而这个程度往往随事件改变而改变很难捉摸。

可以则是能够的意思(把可以强化)今天我们讨论的功与过,是建立在这个崇尚法治,公平正义的社会的。

正如将褶皱的白纸抚平依旧留有皱纹一般,我方坚定的认为,功是不可以补过的。

下面我方将从三个方面来论述。

第一,从事物性质角度看,功和过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一旦存在,不会改变。

改变的只是功的效益和过的影响。

历史上没有因为秦始皇统一六国、修长城统一货币的功来掩盖他焚书坑儒的过,过没有被覆盖和抹煞,改变的只是过的影响。

比如,一个人犯了法,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但是后来做了许多好事,对社会产生了积极作用,这时,我们需要对比两者的影响,是相互抵消还是功大于过,或者过大于功,同时每个人都有着每个人不同的看法,众说纷纭角度多样,功可以补过做不到全面完整,打不到能够即可以的状态,并且不管怎样过错的事实没有改变。

功是功,过是过。

同时功与过本身就不是一个可以量化的概念,如果功可以补过,那么我杀一个人再救一个人,我的罪就能弥补抵消了吗?所以,功过分明,功是不能补过的。

(原稿有点和定义矛盾,定义中说了弥补不是改正,而这里却有要功完全磨灭过的意味。

)第二,从现实角度看,过的影响有很多,物质的和精神的影响,对国家和个人的影响等。

我们承认功的效益,但一方面,很多时候,过是无法挽回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扔下的垃圾袋再重新捡起来,看似和原来没有什么不同,环境没有受到污染,捡起垃圾袋抵消了扔垃圾袋,但是却无法弥补这种行为对社会风气带来的不良影响。

另一方面,再来看可以挽回的过,有些过可以来弥补,但是弥补这个过的是补救行为,而不是功。

人生在世这三十件事情千万不要去做,人生不能做的事30件

人生在世这三十件事情千万不要去做,人生不能做的事30件

人生在世这三十件事情千万不要去做,人生不能做的事30件人生在世这三十件事情千万不要去做,人生不能做的事30件1、不要追求事事完美。

现实世界不偏爱完美主义者,它只回报那些最终能够完成任务的人。

2、不要再责备自己所犯的那些错误。

我们或许会爱错人、或许会为不值得的事痛哭流涕,但有一点是确信无疑的,那就是错误能帮助我们找到对的那个人,也能让我们下次做得更好。

有谁不犯错呢?我们都有过痛苦的经历,也曾为了一点往事而懊悔不已。

但是,你不能把你自己和你所犯的那些错误画上等号,你也不能把你自己与你所经历种种痛苦经历等同看待,你只活在此时此刻,而且你也有能力让今天变得与众不同,你还有能力开创美好的未来。

你人生所经历每一件事情都为未来的某个时刻埋好了伏笔。

3、不要再犹豫不决了。

不要总是思前顾后,否则你就给带来了根本就不存在的问题。

先分析情况,然后果断地采取行动。

你无法改变你不想面对的现实。

取得进展就意味着承担风险。

不迈出第一步,你就无法走出第二步,生活就是这样的。

4、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向别人解释你自己上。

你的朋友不需要你作任何解释也能理解你,而你的敌人永远都不会相信你说的话。

所有,你的内心告诉你什么事是正确的,那就去做吧。

5、不要把注意力都放在你不想要的事情上。

你应该要把注意力放在你想要它发生的事情上。

积极思考总是出现在每一则成功故事的序幕里。

假如你每天醒来时在脑子里想的都是美好的事情就会在今天发生的话,你就会发现事实就是如此的。

6、不要走阻力最小的人生道路。

人生不易,尤其是当你有了一个伟大的梦想的时候,你将来会遭遇到的困难会更大、更多。

不要去做没有挑战性的事,去做些一鸣惊人的事吧。

7、不要嫉妒别人。

嫉妒其实就是在计数别人的幸福却忽视了自己的幸福。

你应当这样想:"我拥有哪些令别人羡慕不已的东西呢?"8、不要因为别人而降低了自己的期望。

不要为了迎合哪些不愿激励别人的人而降低自己对目标的期望。

9、不要假装一切都很顺利。

这9种心态,才能会被埋没的!

这9种心态,才能会被埋没的!

这9种心态,才能会被埋没的!编辑:荣高宣传部1、过于专注细节有人做事希望面面俱到,却花了80%的时间在做20%的细节工作。

应放弃完美主义念头,允许在小问题上有失误。

先完成重要任务,再做日常杂物。

2、将问题归咎于他人把问题归于外因,会失去改变现状的努力。

即便有能力,不行动也是徒劳。

抱怨是在吸收不幸。

正确做法是反问自己:我能为自己做什么?3、沉溺于过去以过去为标尺,逃避当下的困难,会摧毁行动力。

此时需要面对眼前的困难,赶紧着手做点什么,而不是躲在旧时光里。

4、事必躬亲根源在于你“自恋”地认为自己做得最好,怀疑别人的能力。

给别人一些犯错的机会吧!每个人都是从稚嫩到成熟,从无知变老道。

与同事有磨合,团队配合才会逐渐好起来,这样你也有时间去做更重要的事。

5、否定自己这让我们把精力放在“努力做好与自我怀疑”的内在消耗中。

其实,多进行新的尝试,失误的经验可能增多,但是成功的经验也会增加。

只有失败多了,才知道成功路上应该规避什么。

只有小的成绩多了,才能真正信任自己。

6、计较得失谁都希望自己能收获更多,但太在意眼前的结果,会使目光短浅,失去更好的机会。

请将注意力放在未来更大的木匾,比如刚毕业的大学生,第一份工作的付出和收获很可能是不对等的,但千万别消极怠工。

你眼下的努力是在积累,耕耘时不适合谈收获,收获在未来。

7、喜欢猜忌有猜忌心理的人,总爱用不信任的眼光审视对方和外界事物,整天疑心重重、捕风捉影。

整天提心吊胆地生活,总有摆脱不了的矛盾,会活得很累。

这样做,其实是在自我封闭,阻隔与外界的正常交流,害人害己。

8、压抑负面感受回避面对自己的不良情绪、压力等,假装它们不存在。

根源在于以为忽略,恶劣的感受就会消失。

事实上,忽略也是一种压抑,仅仅是让负面感受流落到潜意识层面,实际上没被处理。

我们需要表达自己的感受,让别人明白。

9、不愿与人合作如果你才干过人,那么更应当学会与人沟通、合作,这样才能使你的个人意志得到更好地实现。

【为人处世】凡事有度,过犹不及,做人要做足

【为人处世】凡事有度,过犹不及,做人要做足

【为人处世】凡事有度,过犹不及,做人要做足
凡事有度,做人知足
人生有度,过则为灾,
做人不必刻意,做事不求完美。

功不求盈,业不求满,
花看半开时,酒饮微醉处。

可以清高,但要有宽容之心,
否则就是孤傲。

可以仁慈,但要有果断之举,
否则就是软弱。

可以强势,但要有所敬畏,
否则就是暴戾。

有财,要懂得节俭,
否则就会奢侈。

有识,要懂得谦虚,
否则就是骄傲。

尊贵,要懂得谦卑,
否则就是刁蛮。

话不可以说尽,要把握分寸,事不可以做绝,要留有余地。

人生无完满,缺憾亦是美,
优雅的
人生

是阅尽世事的坦然,
是沧桑饱尝的睿智,
是过尽千帆的淡泊。

聪明的人懂得,
该说的时候要说,该哑的时候要哑。

睿智的人懂得,
该进的时候要进,该退的时候要退。

智慧的人懂得,
该显的时候要显,该藏的时候要藏。

于事,要三思而行,勿乱,
于情,要痛后而放,莫恨。

于欲,要持中有弃,勿执,
于求,要尘中不染,勿贪,
凡事当有度,做人应知足。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功不抵过”之我见:以功抵过不能有 自我批评不能丢

“功不抵过”之我见:以功抵过不能有 自我批评不能丢

工作中就员工而言往往看重的是自己的优势和以往的成绩,就企业而言往往看重的是员工工作结果和未来发展。

因侧重点不同,就导致了自已还挺当自己是回事的时候,企业却已悄无声息的把你甩在了后面。

“资历”在前几年国有企业遍地的日子里,这还真是个值得炫耀的褒义词,但如今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和诸多民营企业,“资历”早已不是可以居功自满、抹和过失、随便对年青人指手画脚的资本,贡献面前无老少,错误面前无资历。

功与过就是两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功就是功,过就是过,功过不能相抵,那些所谓的功能补过,其实补的也只是过的消极影响而不是过的本身,因为功、过本就不是一个可以量化的概念。

补过的永远不是功,而是补救行为,补救行为与功绝不是同义词,更不能画等号。

工作中是真的不存在“一笑泯恩仇”、“将功补过”,错了就是错了,无心的也好,有心的也好,违背了公司制度,违背了公司的发展方向,用所谓过去的功绩是无法为今天的错误买单的。

公司发展靠理性,作为员工就应该今天事今天做,做好每一件事,做对每一件事。

什么大错不犯小错不算,我有资历,用以功抵过考验公司是否“人性化”这些乱七八糟的心思还是趁早打消为妙。

用自我批评提升自己存在居功自满的人多为追求“虚面”的人,好个面子,觉得自己曾经业绩累累,今天就可以一叶障目的掩盖过失,忽视自己的缺点,其最大的并发症莫过于不能接受批评。

他人的批评听不得,自我批评要不得。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老祖宗传下来的道理,怎么就读了那么多书做了那么多事反而变糊涂了。

成天拿功说事,岂不知“功的起始点乃自我分析,成功的秘诀则是自我批评。

”成功是什么,不是我们做了多少事,而是在于做事的过程中我们有没有战胜自己,连自己都看不清楚的人,有什么资本居功?突破管理思维、突破工作思路、突破科技成果这些都容易,难的是突破自己,困在自己给自己定位的光圈中,不情愿突破出去,讳疾忌医。

工作中常常有这样的困惑,自己认为已经干的够好的了,没法在拔高了。

并不是没法,实际上是忽略了自我批评。

表示除了死亡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句子

表示除了死亡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句子

表示除了死亡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句子珍惜当下,永远是最优解。

生死之间的告别与忘记。

人生两样苦,生离与死别。

人生不易,且走且珍惜。

珍惜当下,余生很贵。

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闲事?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闲事。

日常生活中,总是觉得这个重要,那个重要;这个离不开自己,那个必须去做。

而当死亡即将来临时,你是否问过,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人世间,有什么比面对健康更重要呢?健康、平安其实才是人生最重要的!在生命即将面临灭亡时,平日所看重的那些——功名富贵,此刻可能都显得无足轻重!甚至,人会对自己平日的追求,觉得有些滑稽。

除却生死无大事,凡事看开点,再大的困难,再难熬的折磨,放在漫长的一生里,都不过是如烟往事,不值一提。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看淡人生应是心态上的调整:人生在世,当解天律,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瑶宫寂寞锁千秋,九天御风只影游。

不如笑归红尘去,共我飞花携满袖。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最佳的报复不是仇恨,而是打心底发出的冷淡,干嘛花力气去恨一个不相干的人。

英勇非无泪,不洒敌人前。

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除了生死,其他的事都是小事。

放弃与放手的区别:放弃是牺牲本来属于你的,而放手是放下那些从来不是你的。

人生谁不曾伤过痛过执着过感怀过。

岁月因为经历而懂得,生命因为懂得过而精彩。

从美丽的邂逅到痴痴的相恋,从一见钟情的浪漫到生死相许的约定,匆匆而过的天,让一对男女仿佛经历了几年的爱情蜕变。

为了自己的工作,不顾生死,我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所在,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产生自我人的价值,也会给自己人生带来一份成长!你就是我人生当中最大的执着,你就是我最爱的那个人,我对于你从来不顾生死,我愿意为你付出我的人生所有,这就是我爱你的力量!花繁柳密初处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跟。

廉洁从政,“五种心理”要不得

廉洁从政,“五种心理”要不得

廉洁从政,“五种心理”要不得作者:史兆琨来源:《畅谈》2018年第07期“越是临近终点越是小心,思想更加集中,精神更加专注,脚步更加谨慎。

”一名多年从事高空“走钢丝”表演的杂技演员,在被问及始终保持“零失误”纪录的秘诀时这样回答。

这个秘诀对为政者来说也同样适用。

“为政者不难于始,而难于克终也。

”记者通过梳理涉贪腐的公职人员堕落轨迹发现,他们中有不少在为政之路的“最后一公里”出现了自满心理、麻痹心理、自负心理、无关心理、放松心理等。

一位长期从事反腐理论研究和实践的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无论何种心理,问题都出在思想意识上。

清白做人、廉洁从政的思想意识一旦松懈,心态就很容易发生扭曲,歪风邪气就会有机可乘、有隙可钻,距离“触红线”“闯雷区”的危险也就越来越近。

但愿以下这些涉及“五种心理”的典型案例,能给公职人员敲响警钟。

自满心理:对手中“权力变现”感到很满足在河南鹤壁煤业公司铁路运输处生产科原科长李元继前20年的工作履历中,50余项荣誉称号、十几项各类科技成果赫然在列。

每年单位的干部考核他都是前三名。

这样一位在领导、同事眼中精明强干的干部,仅仅因为志得意满的自满心理,人生画上了一个可耻的句号。

2013年4月底的一天,鹤壁煤业公司安监科原科长李某找到李元继,直言有一个水电企业想请他帮忙协调,在公司的铁路上铺设一个临时道口。

“这个企业有的是钱,你可以把预算做高点儿。

”李某笑着叮嘱李元继。

李元继会意后便将预算提高至50万元左右。

在去签订合同的路上,李某告诉李元继:“我已经跟这个企业谈好了,总共费用19万元。

我还以协调关系等为由,让他们再出点钱。

”几天后,李某拿着一张加油卡和一沓购物卡出现在李元继面前:“他们不好出现金,变通成了加油卡和购物卡,这是2万元的卡,你先拿着。

”截至2013年8月,李元继伙同他人,利用职务之便,索取收受款物共计5万元。

2014年8月20日,鹤壁市鹤山区法院以受贿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二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大于过,罪不至死”的心态要不得!
作者:王国斌
来源:《中华魂》2018年第09期
近日,江苏盐城市级机关部门结合“5·10”警示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干部集中观看了廉政教育影片《第一大案》。

该片以新中国反腐第一大案——刘青山、张子善案侦办始末为蓝本,讲述了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专员张子善这两个红军时期就参加革命的党的高级干部,在革命胜利后,如何腐化堕落,蜕化变质,贪污救灾、治河、机场建设等巨款,最终被押上了人民的审判台,执行枪决的过程。

这部影片真实地再现了当年正义与邪恶之间的较量,情节复杂,扣人心弦,教育意义非凡。

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并能引起思考的,还是刘青山多次说过的一句话:“我功大于过,罪不至死”。

当曾经在枪林弹雨中一起滚过来的生死兄弟、反特专员陈怀邦与其单独谈话并指出他的问题时,刘青山满不在乎的说了句“我功大于过,罪不至死”;当问题调查清楚执行逮捕时,他还振振有词地强调说“我功大于过,罪不至死”……
好一个“功大于过,罪不至死”的心态。

无非是自认为对革命有功,组织上不会深究自己的罪过。

这简直是想得太美了!刘、张二人的最终结局,说明了一切!
“功大于过,罪不至死”的心态,是信仰动摇、党性缺失的一种表现。

当初,刘、张二人面向党旗举起拳头时的坚定信仰和坚强党性,丝毫不用怀疑。

问题是,革命胜利进城以后,环境条件变化了,身份地位变化了,个人的思想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

因而经不住各种诱惑,经不住糖衣炮弹的考验,逐步淡忘了长征途中草根充饥、雪地当床的艰苦生活,开始享受新生活了,住的是洋楼,享用的是美食,吸毒、逛青楼,革命意志衰退到了极点。

哪里还有什么信仰?哪里还有什么党性?
“功大于过,罪不至死”的心态,是居功自傲、唯我独尊的一种表现。

不错,刘、张二人当年都曾在国民党血腥的白色恐怖下,在艰苦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为党和人民的解放事业进行过英勇战斗,并立下了赫赫战功。

但在革命胜利后,居功自傲,利令智昏,贪赃枉法,以权谋私,最终成了人民的罪人,怎能罪不至死?
“功大于过,罪不至死”的心态,是无视法纪、心存侥幸的一种表现。

在刘、张二人想象中,作为党的高级干部,谁还能来监督?正如影片中刘青山与陈怀邦的对话中所说,我为天津人民做了那么多的事,我就享受了这么一点点,居然还调查我?在他的潜意识中,像他那样上过战场、中过弹、流过血的高级干部,就应该搞点特殊化,即使犯了一些错误,难道还真的上纲上线?事实上,他这种如意算盘的确是打错了。

眼下,确有一些领导干部至今仍然存在着类似刘青山这种“功大于过,罪不至死”的心态。

上任伊始,他们也的确勤政廉政,勇于创新,苦干实干,政绩突出,几年之内就改变了一个
乡、一个县,甚至一个市的落后面貌。

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之后,就开始在成绩面前飘飘然了,居功自傲,忘乎所以,贪图享受,以权谋私,目无法纪,不可一世。

有的明地里大搞城市建设,暗地里跟工程老板称兄道弟,收受回扣中饱私囊;有的明地里大搞招商引资发展经济,暗地里跟客商勾肩搭背,想方设法捞取各种好处费;有的明地里大搞扶贫项目、民生工程,暗地里截留挪用专项经费,侵占群众利益,等等。

像这种“为官一任,祸害一方”的干部,群众十分痛恨,当然,最终也不会落得好下场。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巩固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的决心必须坚如磐石。

要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有资料显示,近5年来,全国共审查省軍级以上党员干部有440人,纪律处分厅局级干部有8900人。

这充分表明了党中央从严治党、惩治腐败的决心,也同时说明了在党纪和国法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没有什么特权可言。

只要腐败一露头,不管你职务有多高,不管你过去的功劳有多大,都必将打击之。

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本分。

因此,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讲规矩、守纪律,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只讲奉献,不讲索取。

更不能滥用职权,损公肥私,侵害群众利益。

惟有这样,才能实现党风政风的根本好转,才能共同推进党的事业健康发展。

“功大于过,罪不至死”的心态万万要不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