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器械认识及外科各种缝合教案

合集下载

《实验三外科缝合技》课件

《实验三外科缝合技》课件

PART FOUR
清洁伤口:使用生 理盐水或消毒液清 洗伤口,去除血迹、 污垢和异物
消毒伤口:使用碘 伏或酒精对伤口进 行消毒,防止感染
准备缝合材料:准 备缝合线、缝合针 、剪刀、镊子等缝 合工具
准备缝合环境:确 保手术室无菌、无 尘,避免伤口感染
选择缝合线:根据 伤口类型和位置选 择合适的缝合线
定位:确定缝合位置和 方向
缝合:按照预定的缝合 方向进行缝合
检查:检查缝合效果, 确保伤口闭合良好
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等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促进伤口愈合和功能恢复
PART FIVE
缝合时间:记录 缝合所需时间
缝合质量:评估 缝合的紧密程度 和美观度
PART SIX
掌握了外科缝合技术的基本操作步骤和技巧 提高了缝合技术的熟练度和准确性 学会了如何处理缝合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增强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对外科缝合技术的未来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微创技术: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手术效果 生物材料:开发新型生物材料,提高缝合效果 机器人手术:提高手术精度,降低手术风险 远程医疗:实现远程手术指导,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伤口愈合情况:观 察伤口愈合情况, 包括愈合速度、疤 痕大小等
患者满意度:询问患 者对缝合效果的满意 度,包括疼痛程度、 活动受限程度等
外科缝合技术对伤口愈合的影响 不同缝合技术对伤口愈合的影响 缝合技术的选择对伤口愈合的影响 缝合技术的操作技巧对伤口愈合的影响
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缝合技术不熟练、缝合时间过长等 改进措施:加强缝合技术的训练,提高缝合速度,保证缝合质量 实验结果的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改进方案:根据实验结果,提出改进方案,如改进缝合技术、优化缝合工具等

外科护理学手术器械教案及反思

外科护理学手术器械教案及反思

外科护理学手术器械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外科手术器械的名称和功能。

2. 掌握手术器械的正确使用方法。

3. 熟悉手术器械的消毒和清洗流程。

4. 培养注意手术器械使用安全的意识。

教学内容及步骤:1. 引入(5分钟)介绍外科手术器械的重要性和作用,以及外科护士在手术中的角色。

2. 理论知识讲解(20分钟)2.1. 常见外科手术器械的名称和功能:- 外科刀具:手术刀、剪刀、钳子等。

- 外科吻合器:缝合针、缝合线。

- 外科止血器:止血夹、电刀、凝血剂等。

- 外科引流器:引流管、引流袋。

- 其他手术辅助器械:各种夹子、皮肤锁针等。

2.2. 手术器械的正确使用方法:- 准确识别器械,了解其使用方法和适用范围。

- 确保器械的清洁度和完整性。

- 根据手术需要合理选择和摆放器械。

3. 操作演示(30分钟)向学生展示常见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包括正确握持、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4. 消毒和清洗(15分钟)讲解手术器械的消毒和清洗流程,包括使用消毒液浸泡、清洗器械表面和内部,最后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5. 安全注意事项(10分钟)强调手术器械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包括避免损坏器械、注意刀刃方向、正确存放和清洗等。

6. 反思(10分钟)鼓励学生针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反思,包括对手术器械的理论知识、操作演示和安全注意事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学辅助资料:- PowerPoint演示文稿:包括器械名称、功能及使用方法的介绍。

- 视频演示:手术器械使用示范及注意事项的详细演示。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向学生提问,检查他们对手术器械的理解程度。

2. 操作实践:让学生模拟手术器械的使用,观察他们的操作技巧和安全意识。

3. 反思:学生撰写反思笔记,反馈自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知识讲解、操作演示和安全注意事项的讲解,使学生对外科手术器械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通过实际操作和反思,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手术器械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外科器械识别和打结缝合训练31页PPT

外科器械识别和打结缝合训练31页PPT

实训一、器械识别与打结缝合训练
本次实训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实训后应能
认识各类外科手术器械, 掌握各类打结的方法;初 步了解常规缝合的方法。
外科手术刀
主要用于切开和分离组 织,有固定刀柄和活动刀柄 两种,活动刀柄手术刀,是 由刀柄和刀片两部分构成.
1 指血钳
又称血管钳,主要用于夹住出血 部位的血管或出血点,以达到直接 钳夹止血,有时也用于分离组织、 牵引缝线.止血钳一般有弯、直两 种(图)。
1 直止血钳 2弯止血钳
3 有齿止血钳
右手及左手松钳法
持针钳
又称叫持针器,用于夹持缝 针缝合组织。普通有两种形式, 即握式持针钳和钳式持针钳 (图),兽医外科临床常使用握 式持针钳。
Thank you
持针钳与握式持针钳的方法
缝针、牵开器
又称拉钩,用于牵开手术部 表面组织,加强深部组织的显露, 以利于手术操作。根据需要有各 种不同的类型牵开器(图 )
各种牵开器
巾钳 与 肠钳
1 方结2外科结3三叠结4 假结5滑结
单手打结法
双手打结法
结节缝合与减张缝合
钮扣状缝合
螺旋缝合与锁扣缝合
伦勃特氏间断缝合法
伦勃特氏連续缝合法
库兴氏缝合
康乃尔氏缝与荷包缝合
拆线
器械识别与打结缝合训练注意问题
1、能认识各类外科手术器械 2、掌握各类打结的方法 3、初步掌握常规缝合的方法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外科常用缝合法.

外科常用缝合法.
1.按层次由深到浅分层进行缝合将相同类型的组织予以正确对齐缝合,不留残腔,以免积血、积液而致感染。
2.适当的针距、边距和结扎松紧度针距、边距应适当,如腹部皮肤切口缝合的针距、边距一般为1cm,筋膜缝合针距、边距约3mm,肠吻合边距约2mm、针距1.5mm;适当结扎松紧度可保证缝合处张力合适,以切口皮肤自然对合为准,不宜过紧、过密或过稀,因为术后伤口仍会肿胀,此时就显得密切对合了。结扎过紧,则出现切开重叠、卷曲,甚至影响血运,不利于组织修复,易形成瘢痕。
实验过程
旁批
(三)常用的缝合方法
根据缝合后切口边缘的形态分为单纯缝合、内翻和外翻缝合三类。各类缝合又有间断和连续缝合两种。
1.单纯缝合(simple sutures)
将切开组织的两边缘对正缝合(不内翻或外翻)称单纯缝合。它包括间断缝合和连续缝合两类。
(1)单纯间断缝合单纯间断缝合是手术中最简单、最常用的缝合法,用于皮肤、皮下组织、肌膜、腱膜及腹膜等。
(2)“8”字缝合又称双间断缝合。缝合线在组织深面交叉,缝合打结后形状类似数字“8”。常用于缝合膜膜及腹直肌前鞘,手术中的缝扎止血常采用“8”字缝合。有内“8”与外“8”字之分。
(1)单纯间断缝合(2)内8字缝合(3)外8字缝合
实验过程
旁批
(3)单纯连续缝合常用于缝合腹膜及胃肠吻合时吻合口后壁缝合。如病情危急,需要迅速结束手术时,也可用此法缝合腹壁全层。开始先作一单纯间断缝合,打结后剪去缝线短头。用其长头连续缝完切口全长,缝合时助手要协助拉紧缝线。结束时将线尾留在穿入侧与缝针所带之双股缝线结扎。此种缝合法具有缝合速度快、打结少,创缘对合严密,止血效果较佳等优点。但抽线过紧,可使环形缝合口缩小,且若有一处断裂或因伤口感染而需剪开部分缝线作引流时,均可致伤口全长哆开。

外科总论教案-手术带教-手术器械+清创缝合+伤口换药+拆线

外科总论教案-手术带教-手术器械+清创缝合+伤口换药+拆线
外科剪:线剪、组织剪(分离剪)、拆线剪;直剪、弯剪、眼科剪;握持和剪线方法,钝性分离和锐性分离的方法。
钳:介绍种类用途和基本握持松钳方法,分别讲解血管钳、组织钳(Allis钳)、有齿血管钳(Kocher钳)、海绵钳(卵圆钳、蚊式钳、肠钳、布巾钳。重点掌握血管钳的使用方法;左、右手松钳方法。
镊子:齿镊、平镊的用途,正确握持方法(左手、右手)。
清洗包含擦洗周围皮肤、清洗周围皮肤、冲洗伤口三项主要内含;清创包含皮肤清创、清除失活组织及异物、重要深部组织清创三项主要内容;缝合包含深部重要组织缝合修复、伤口引流和伤口缝合三项主要内容。
换药目的:观察伤口的情况和变化;针对各种伤口的清洁或污染程度,通过规范的换药操作,创造有利条件,促进伤口愈合;保护伤口,避免再损伤;预防及控制伤口继发性感染。
XX大学医学部教案
讲授题目:外科器械使用;清创术;伤口换药、拆线。
学生专业、班级:临床医学(八年制)
授课日期、课时数:2015年8月21~26日,4学时
主讲教师:
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
表达方式
时间分配
掌握常见外科器械的辨识、使用方法。
掌握清创术目的、适应证、主要步骤。
掌握换药、拆线操作要点。
手术刀:刀柄、刀片介绍,安装及拆卸刀片方法;手术刀的四种拿法和用途:执弓式、执笔式、反挑式和握持式。
学生自行练习缝合、换药、拆线。
15min
15min
30min
20min
60min
20min
40min
40min
思考题:
1.外伤后多长时间内可进行伤口清创?
2.外伤后伤口清创处理后还应如何处置?各部位伤口拆线的时间?
参考资料:
Sabiston Textbook of Surgery, 19th ed.

外科学缝合教案

外科学缝合教案
3.间断水平褥式内翻缝合
4.连续水平褥式内翻缝合
5.荷包缝合
(三)外翻缝合
1.间断垂直褥式外翻缝合
2.间断水平褥式(一)组织分层缝合、严密对合、勿留死腔
(二)根据不同的组织器官类型,选择适当的缝针、缝线和缝合方法
(三)针距边距应均匀一致整齐美观,过密和过稀均不利于伤口愈合
连续缝合法 continuous Suture
“8”字缝合法 figure-of eight Suture
褥式缝合法 mattress Suture
课堂总结
1、缝合的基本要领
2、常用缝合方法
3、缝合的注意事项
复习思考题
及作业题
1、内翻和外翻缝合的原理?
实施情况
及分析
良好
熟悉:缝合的注意事项
了解:常用的缝合方法以外的其他缝合方法。
教学重点
及难点
重点:常用的缝合方法:单纯间断缝合、“8”字缝合、全层内翻缝合、间断垂直褥式内翻缝合、间断水平褥式内翻缝合、间断垂直褥式外翻缝合、间断水平褥式外翻缝合。
难点:内翻与外翻的缝合方法
教研室
审阅意见
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同意在教学中使用。
(四)缝合线的结扎松紧度取决于缝合的对象
教学方法
1.启发式
2.问题式
3.讲授式
辅助手段
1.板书
2.板图
3.手术器械、模型等
时间分配
1.复习
5分钟
2.讲授及演示
45分钟
3.学生操作练习
75分钟
4.课堂测试
50分钟
5.小结
5分钟
本课题方面的新进展
缝合线研究的新进展
专业外语
词 汇
间断缝合法 interrupttedSuture

教案外科基本操作打结剪线拆线缝合

教案外科基本操作打结剪线拆线缝合

教案外科基本操作打结剪线拆线缝合教案:外科基本操作打结剪线拆线缝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外科打结的方法,包括单手打结、双手打结和器械打结。

2、学生能够准确地进行剪线操作,确保线头长度适中,不影响伤口愈合。

3、学生能够规范地进行拆线,避免对伤口造成二次损伤。

4、学生能够掌握常见的缝合方法,如单纯间断缝合、单纯连续缝合、“8”字缝合等,并能根据伤口情况选择合适的缝合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打结的方法和技巧,尤其是单手打结和双手打结的操作要点。

(2)剪线的原则和方法,如何正确判断线头长度。

(3)拆线的步骤和注意事项,防止伤口裂开。

(4)常见缝合方法的操作规范和适用情况。

2、难点(1)打结时的手部协调和力度控制,避免滑结和假结的出现。

(2)剪线时的角度和力度掌握,确保线头整齐。

(3)在拆线过程中,如何准确判断伤口愈合情况,选择合适的拆线时机。

(4)缝合时针距、边距的把握,以及如何保证缝合的美观和牢固。

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讲解外科基本操作的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2、实践操作演示教师在模拟人体组织上进行打结、剪线、拆线和缝合的操作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流程和技巧。

3、学生实践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4、案例分析通过实际病例,让学生分析如何选择合适的操作方法,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准备足够数量的缝合线、手术剪、持针器、镊子、模拟人体组织等教学用具。

2、教学场地选择宽敞、明亮、通风良好的实验室作为教学场地,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操作空间。

五、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外科手术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学生对外科基本操作的了解程度,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理论讲解(30 分钟)(1)打结介绍打结的目的和作用,即在外科手术中用于结扎血管、缝合组织等,以防止出血和组织分离。

第一次手术示教课教案A组——外科基本操作切开缝合

第一次手术示教课教案A组——外科基本操作切开缝合

第一次手术示教课教案(A组)——外科基本操作:切开、缝合主讲大夫:陈跃鑫(血管外科)助教:李沛、张晔、张杰石一、基本工具及使用方法介绍1、手术刀手术刀由刀柄和可装卸的刀片两部分组成。

正确装卸方法;正确持刀方法(执弓式、执笔式、握持式、反挑式)2、持针器持针持方法:掌握法、指扣法、掌指法 (夹针于中后三分之一处)3、手术镊正确持法:执笔式4、血管钳正确持法:掌握法、指扣法(注意正确开放方法)5、手术缝针三角针、圆针二、皮肤切开切口选择的原则:切口应选在病变附近,能充分显露手术视野,利于操作,并便于必要时延长切口。

过大过小均不适宜;切口方向应尽量与该部的重要血管和神经路径相平行,减少组织损伤。

注意事项:刀口与皮肤垂直;刀尖先垂直剌入皮肤,然后再转至与皮面成45度斜角,用刀均匀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直至预定切口的长度,再将刀转成90度与皮面垂直方向,将刀提出切口;均匀用力,力求一次切开全层皮肤,使切口深浅一致平滑光整;也不可用力过猛,以免误伤深部重要组织三、缝合单纯间断缝合:是最常用的基本缝合方法;每缝一针单独打结,多用在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腱膜的缝合,尤其适用于有感染的创口缝合。

注意:进针出针都应与组织垂直,注意针的走行和弧度;缝合组织层次应一致,对合严密,勿留死腔;针距、边距应均匀一致,整齐美观,过密影响血运,过稀对合不佳。

一般皮肤切口缝合时,针距1cm,进针与出针处距切缘0.5cm;缝合线的结扎应松紧适度,打第一结的同时,右手稍加牵引,将线结牵向切口的一侧,然后再打第二结,皮肤稍外翻。

线结不要打在切口线上。

【同学感言】:第一次的手术示教课中,最大的收获无疑是学会了正确的持刀、镊等手术常用器械的方式。

陈老师时刻结合手术器械实战应用的详细介绍,不仅让我形成了正确的第一印象,在之后的解剖实验中对各种器材没有了陌生的感觉,更让我们认识到了在手术过程中每一件小事都不容忽视,细致严谨是医者的基本素养,每一个步骤也都蕴含着丰富的经验和智慧,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大量的实践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科手术基本技能目的要求1.掌握外科常用器械的名称、用途,会正确使用。

2.能规范地进行单手及持钳打结,徒手打结达每分钟30个以上。

3.规范进行切开、止血、分离、结扎、缝合、拆线等基本操作,学习常见缝合法。

实习内容1.认识外科常用手术器械、练习用法。

2.练习单手及持钳打结,练习剪线。

3.皮肤切开、止血、分离、结扎、缝合、拆线。

实验准备1.每实验小组常用手术器械一套,打结示教线一根,粗棉线、缝合线、尼龙线若干。

2.每实验小组医用纱布口罩两个、手术刀、手术剪、止血钳、持针器、手术镊、缝线等。

实习方法1.由教师用物进行逐一介绍其名称、用途、用法及注意事项,然后同学门自己练习用法。

2.教师示范外科常见的三种打结方法,即方结(又称平行结)、三叠结、外科结;学生按教师要求练习各种打结。

3.教师示范常见的三种缝合方法,即单纯、内翻、外翻缝合方法;学生按教师要求练习各种缝合技术。

思考题外科常用器械的种类,用途以及用法?外科结的种类及单手打结及持针钳打结的方法与注意事项?外科基本缝合方法有几种?授课内容第一节外科常用手术器械认识(一)手术刀:1、结构及分类:由刀柄和刀片两部分组成;刀片、刀柄各种型号(图2-1-1、2)。

2、装卸方法,安装:用血管钳夹住刀片尖端,使刀柄下端侧方的槽口嵌入刀片中间的槽口,应从刀片槽口上方向尖端嵌入;卸下:用血管钳夹住刀片尾端,向上推即可取下。

3、作用:用于切开组织和解剖组织;4、执刀姿势:有如下四种(图2-1-3):⑴执弓式:为最常用的一种,动作范围大而灵活,其动作涉及整个上肢,而力量在腕部;用于各种胸腹部皮肤切口,切开腹直肌前鞘等。

⑵执笔式:是操作最为精细的一种,其动作和力量主要在手指;用于解剖血管、神经、切开腹膜小切口等。

⑶握持式(指压式):为操作力量最大的一种,其切割范围广,力量较大,主要分布在腕部;用于切肢以及切开较长的皮肤切口等。

⑷反挑式:为最具有保护深部组织的一种操作,动作向上、力量分布在手指,动作较为准确,以免损伤深部组织;用于挑开脓肿、腹膜等。

图2-1-1手术刀片的型号图2-1-2手术刀柄的型号a—执弓式 b—持握式(指压式) c—执笔式 d—反挑式图2-1-3手术刀的正确持握姿势(二)手术剪:1、结构分类:根据结构特点分为两类,各类有不同的大小型号(图2-1-4⑴~⑷)。

⑴线剪:又分普通线剪和拆线剪。

前者头端尖,刃较厚;后者一侧头端待有小钩,便于拆线(如图2-1-4⑶⑷)。

⑵组织剪:尖端较薄而尖,有一定弯度,刃锐利而精细。

有直、弯以及大小之分,(图2—4⑴⑵)。

2、持握姿势:拇指和无名指分别插入剪刀的一个环内,食指放在剪刀臂上(图2-1-4⑸)。

3、作用:⑴线剪:剪断缝线,剪开敷料和引流管等。

⑵组织剪:一是剪断组织(即用于锐性分离);二是分离组织(即用于钝性分离),利用剪刀头尖端,插入组织间隙后撑开,分离疏松粘连和穿通无血管组织,如系膜、网膜等。

⑴直组织剪⑵弯组织剪⑶普通线剪⑷拆线剪⑸手术剪的正确持握姿势图2-1-4手术剪及正确的持握姿势(三)血管钳:1、结构分类:根据结构特点分为直、弯,各类有不同的大小型号;直血管钳用于浅表组织和皮下止血,弯血管钳用于深部止血;蚊式血管钳是最小的一种,用于精细的止血和分离组织(图2-1-5)。

2、持握姿势:(图2-1-6⑴~⑸)⑴关闭血管钳:两手姿势一致,用拇指和无名指各固定一个环,两指同时向手心挤压即可。

⑵松开血管钳:两手操作不一致。

右手是用以套入血管钳环口的拇指与无名指相对挤压,继而以旋开的动作开放血管钳;左手是用拇指与食指捏住血管钳的一个环,中指与无名指挡住另一个环,拇指和无名指稍用力对顶一下,即可开放。

3、作用:用于钳夹血管或出血点,以达到止血的目的;注意只需夹住血管或出血点,力求避免夹住过多的组织。

也可用于钝性分离组织,牵引缝线,夹住和拨出缝针等。

a—弯头血管钳 b—直血管钳 c—有齿血管钳 d—蚊式血管钳(Cocher钳) e—曲柄血管钳 f—肾蒂钳图2-1-5血管钳的种类⑴持握血管钳姿势⑵右手松开血管钳方法⑶左手松开血管钳方法⑷携钳操作⑸结扎或缝扎时血管钳尖端朝上图2-1-6血管钳的持握姿势⑴~⑸(四)持针钳:1、分类:有大小型号(图2-1-7⑴)2、持握姿势:(图2-1-7⑵~⑷)3、作用:用于夹持缝针,做各种缝合;注意应夹持缝针尾端和中部1/3交界处。

在拔针的时候要顺着针道的方向,以免引起缝针断裂(图2-1-7⑸⑹)。

图2-1-7持针钳及正确使用方法⑴~⑹(五)手术镊:1、结构分类:根据手术镊尖端的结构特点分为:⑴有齿镊:尖端有尖锐的对合齿(图2-1-8⑵),用于夹住较坚韧地组织,如皮肤、筋膜、肌腱等。

⑵无齿镊:亦称平镊。

尖端没有对合齿(图2-1-8⑴⑶),用于夹住脆弱的组织,如血管、神经、粘膜等。

2、持握姿势:以拇指、食指和中指,轻稳适当用力握住即可(图2-1-8⑷)。

3、作用:用于夹住或提起组织,便于剥离、切开或缝合等操作。

⑴尖头平镊⑵有齿镊⑶钝头平镊⑷正确持握方式⑸错误持握方式图2-1-8手术镊的种类及持握姿势⑴~⑸(六)组织钳:又称鼠齿钳。

1、结构特点:头端有一排细齿.弹性较好,钳柄较狭窄,也有大小之分(图2-1-9)。

2、作用:组织钳用于夹持组织,如皮瓣、筋膜或即将被切除的组织器官;也用于钳夹纱布垫与皮下组织的固定。

3、使用方法:组织钳的执法、关闭、开放方法同血管钳。

(七)胃钳:有一多关节轴,压榨力强,齿槽为直纹,夹持组织后不易滑脱(如图2-1-10)。

(八)肠钳:臂较薄,有弹性,齿槽也较浅,外套橡胶管用以暂时夹持阻断肠管但又不致对肠壁造成较重的损伤(如图2-1-11)。

(九)布巾钳:简称巾钳。

图2-1-9组织钳 图2-1-10胃钳 图2-1-11肠钳 图2-1-12布巾钳(十)拉钩:又称牵开器1、结构分类:大的分为人力拉钩和固定拉钩两大类,各类又根据牵拉的组织部位不同而有各种类型(图2-1-16⑴~⑶) 。

前者拉钩需要人力牵引。

后者节省人力,如腹腔自动牵开器,腹腔悬吊式牵开器、腹腔圆盘式自动牵开器等。

2、作用:可以根据手术的需要选用不同类型的牵开器,使手术部位显露良好。

使用时,拉钩与组织之间必须垫以纱布垫,拉力应均匀,不能突然用力过锰,拉钩的顶端不能压迫组织或脏器,以免造成损伤。

图2-1-15海绵钳 图2-1-16不同类型拉钩⑴ a 三叶式牵开器(Gosset ) b 圆盘式牵开器(Denis —Browne )图2-1-16不同类型拉钩⑵ 图2-1-16腹腔自动牵开器⑶(十一)缝线、缝针:了解缝线、缝针的用途ab1、?? 缝针(如图2-4-1)⑴三角针:用于缝合皮肤、肌腱等坚韧组织;⑵圆针:用于缝合腹膜和内脏组织;⑶铲型:针尾连线的无损伤针,其尖端为圆扁状,故称为铲针。

无论三角针和圆针、原则上应选用针径较细者,损伤较少,对一些脆弱精细组织,如血管、神经登台可选用所谓无创伤针,即制作时针尾带有缝线的针。

⑴圆针⑵三角针⑶铲形针图2-4-1各种手术缝针2、?? 缝线:用于结扎和缝合的缝线,分为可吸收和不可吸收两大类:⑴可吸收缝线:主要有羊肠线和各类型的人工合成的薇乔线,羊肠线分普通型(一般7天左右开始被吸收)和铬制型(约14—21天左右逐渐被吸收),羊肠线属异种蛋白质、在吸收过程中创口炎性反应较重;⑵不吸收缝线:常用的有丝线、棉线、金属线、尼龙线、涤纶线等。

丝线是外科最常用线、它组织反应少、质软不滑、便于打结、拉力好、但组织是一种异物,使用时浸湿更能增加张力。

一般分如下几种:0~3-0为常用丝线、5-0~7-0为最细丝线、1~4号为中号线、4号以上为粗线。

第二节打结技术打结技术:打结及手术中的结扎1、?? 结的种类:常用的有单结、方结、三叠结结和外科结(如图2-3-1⑴~⑷)⑴方结:又称平结,是术中最常用的一种,第一结与第二结方向相反,不易滑脱;⑵三叠结:是在方结基础上再加一个结,共三个结,第二个和第三个结的方向也相反,较牢固、又称加强结;⑶外科结:打第一个结绕两次,使摩擦增大,在打第二个结时就不易滑脱和松动,比较可靠。

多用于结扎大血管或有张力的缝合。

2、?? 打结方法:常用的有三种⑴单手打结:为最常用的一种方法,简便迅速,左、右手均可打结,虽然各人打结习惯不同,但基本动作是一致的(如图2-3-3)⑵双手打结法:除用于一般结扎外,对深部或组织能力较大的缝合结扎较为方便可靠。

双手打结便于作外科结(如图2-3-4)⑶持钳打结法:用持针钳或血管钳打结,方便易行,用于深部结扎或线头较短用手打结有困难,或为节省用线。

此法缺点是缝合有张力时不易扎紧。

(如图2-3-5)必须注意的是无论何种方法打结,第一个结与第二个结的方向都不能相同,否则就是假结(如图2-3-1⑸),容易滑脱;即使两结方向相反,如果两力用力不均,只拉紧一根线,亦可成为滑结(如图2-3-⑹),并注意拉线方法(如图2-3-2)。

⑷正确剪线方法是手术者结扎完毕后,将线提起略偏向术者左侧,助手将剪刀微张顺线滑至上缘,再略向上偏将线剪断,所留线头一般在1mm左右。

如结扎大血管、系膜组织及深部出血区应适当将线尾留长些,一般约2~3mm,以防线结滑脱(如图2-3-6)。

⑴单结⑵方结⑶外科结⑷三重结⑸假结⑹滑结图2-3-1 线结种类⑴正确的拉线方法⑵错误的拉线方法⑶深部拉线方法图2-3-2 打结拉线方法⑴⑵⑶⑷⑸⑹⑺⑻图2-3-3 单手打结法⑴⑵⑶⑷⑸⑹⑺⑻(9)(10)(11)(12)图2-3-4 双手打结法⑴⑵⑶⑷⑸⑹图2-3-5 持针钳打结法⑴⑵⑶图2-3-6剪线方法第三节切开、止血、结扎、分离、缝合、拆线(一)切开1、切口选择(如图2-2-1)应根据病变部位和手术方式而设计切口。

理想的切口应符合下述要求:⑴、接近病变部位,最好能直达手术区,使显露充分,有利于手术,也便于必要时延长切口。

⑵、损伤组织少,尽量避开重要的神经、血管,利于组织的愈合。

⑶、适应局部解剖和生理特点,在关节部位选择切口时,应考虑术后关节的功能。

切口应避免越过关节,以免术后瘢痕挛缩影响关节功能或局部疼痛。

通常于这些部位常作“Z”形、“S”形或横切口。

⑷、愈合牢固,愈合期内不易裂开,愈合后不易形成切口疝。

⑸、皮肤切口一般最好按皮纹的方向和切口部位运动的方向。

⑹、切口最好避开负重部位,如手的掌面、足底和肩部,以防负重时引起瘢痕疼痛。

⑴腮腺手术切口⑵下颌角部手术切口⑶甲状腺手术切口⑷胸部手术切口⑸乳腺癌手术切口⑹腹部手术切口⑺手指手术切口⑻腕部手术切口⑼膝内侧部切口⑽踝内侧部手术切口⑾膝部手术切口⑿肘部手术切口图2-2-1 不同部位手术切口的选择2、切开时的注意事项⑴切开时要固定皮肤。

小切口由术者用拇指、食指在切口两侧固定。

较长切口由术者和助手在切口两侧或上下固定皮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