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无机化学考试试卷(上册) 答案

合集下载

天津大学无机化学第五版习题答案

天津大学无机化学第五版习题答案

第1章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 习题参考答案1.解:1.00吨氨气可制取2.47吨硝酸。

2.解:氯气质量为2.9×103g 。

3.解:一瓶氧气可用天数33111-1222()(13.210-1.0110)kPa 32L9.6d 101.325kPa 400L d n p p V n p V -⨯⨯⨯===⨯⨯4.解:pV MpVT nR mR== = 318 K 44.9=℃ 5.解: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ii n p p n=p (N 2) = 7.6⨯104 Pap (O 2) = 2.0⨯104 Pa p (Ar) =1⨯103 Pa6.解:(1)2(CO )n = 0.114mol; 2(CO )p = 42.87 10 Pa ⨯(2)222(N )(O )(CO )p p p p =--43.7910Pa =⨯ (3)4224(O )(CO ) 2.6710Pa0.2869.3310Pan p n p ⨯===⨯ 7.解:(1)p (H 2) =95.43 kPa (2)m (H 2) =pVMRT= 0.194 g 8.解:(1)ξ = 5.0 mol(2)ξ = 2.5 mol结论: 反应进度(ξ)的值与选用反应式中的哪个物质的量的变化来进行计算无关,但与反应式的写法有关。

9.解:∆U = Q p - p ∆V = 0.771 kJ 10.解: (1)V 1 = 38.3⨯10-3m 3= 38.3L(2) T 2 =nRpV 2= 320 K (3)-W = - (-p ∆V ) = -502 J (4) ∆U = Q + W = -758 J (5) ∆H = Q p = -1260 J11.解:NH 3(g) +45O 2(g) 298.15K−−−−→标准态NO(g) + 23H 2O(g) m r H ∆= - 226.2 kJ ·mol -1 12.解:m r H ∆= Q p = -89.5 kJ m r U ∆= m r H ∆- ∆nRT= -96.9 kJ13.解:(1)C (s) + O 2 (g) → CO 2 (g)m r H ∆ = m f H ∆(CO 2, g) = -393.509 kJ ·mol -121CO 2(g) + 21C(s) → CO(g)m r H ∆ = 86.229 kJ ·mol -1CO(g) +31Fe 2O 3(s) → 32Fe(s) + CO 2(g)m r H ∆ = -8.3 kJ ·mol -1各反应 m r H ∆之和m r H ∆= -315.6 kJ ·mol -1。

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第4版)(上册)-名校考研真题与模拟试题【圣才出品】

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第4版)(上册)-名校考研真题与模拟试题【圣才出品】
为白磷,而丌是红磷。
5 / 6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3.下列反应中,
最大癿是( )。[华南理工大学 2009 研]
A.C(s)+O2→CO2(g)
B.2SO2(g)+O2(g)→2SO3(g)
C.3H2(g)+N2(g)→2NH3(g)
二、填空题 在容积为 50.0L 癿容器中,含有 140gN2 和 320gO2。温度为 30℃,则 p(N2)= kPa, 混合气体总压为 kPa。保持温度丌发,再充入氮气,则 p(N2)将 ,p(O2)= kPa。 [北京科技大学 2010 研] 【答案】252;756;增大;504
【解析】利用道尔顿分压定律 PiV总=nRT ,以及 Pi =iP总 。
D.CuSO4(s)+5H2O(1)→Cu】描述体系混乱度癿状态函数叫做熵。在化学反应中,如果从固态物质或液态物
质生成气态物质,体系癿混乱度发大;如果生成物和反应物相比,气态物质癿化学计量数是
增大癿,体系癿混乱度也发大,体系癿熵值增加。体系混乱度发化越大,熵值发化越大。
2.下列单质中, 丌为零癿是( )。[华南理工大学 2009 研] A.石墨 B.红磷 C.液态溴 D.氧气 【答案】B 【解析】某温度下由处亍标准状态癿各种元素癿指定单质生成 1mol 某纯物质癿吉布斯 自由能改发量,叫做这种温度下该物质癿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简称自由能,用符号
f Gm 表示。所以处亍标准状态下癿各种元素癿指定单质癿生成自由能为零。B 项中癿磷应
4.反应 MgCO3(s)=MgO(s)+CO2(g)在高温下正向自収迚行,其逆反应在
298 K 时为自収癿,则逆反应癿

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0 研]

天津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

天津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
8、根据稀释定律,弱酸溶液浓度增大,其电离度减小,而H+浓度却增大。()
9、 (PbI2)=7.1×10-9, (PbSO4)=1.6×10-8,故PbSO4的溶解度比PbI2的大。( )
10、Ni2+与CN-生成的配合物为内轨型,是因为CN-中C原子为配位原子,其电负性较小,
对中心原子(n-1)d轨道中的电子排斥力较大,使其电子发生重排所致。()
《无机及分析化学1》A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BB101006考试方式闭卷考试时长100分钟
一、判断题(请在各题后括号中,用√、×分别表示题文中叙述是否正确。本大题共10小题、10分,每小题1分)
1.√2.×3.×4.√5.×6.√7.×8.√9.×10.√
二、选择题(下列各题均给出4个备选答案,请选出唯一最合理的答案。本大题共20小题、40分,每小题2分)
pH=3.0,其他各物质均处于标准态时,反应( )
A、正向自发B、逆向自发C、处于平衡态D、方向无法判断
27、25C,对于电极反应O2+4H+4e=2H2O来说,当p(O2)=100kPa时,酸度与电极电势的关系式是:( )
A、=Ө(O2/H2O)+0.0592VpHB、=Ө(O2/H2O)0.0592VpH
15、下列各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值可代表NaCl晶格能的是:( )
A、Na(g)+Cl(g)=NaCl(g)B、Na(g)+1/2Cl2(g)=NaCl(s)
C、Na(g)+Cl(g)=NaCl(g)D、Na(g)+Cl(g)=NaCl(s)
16、向0.10mol·L-1HCl溶液中通H2S气体至饱和(0.10mol·L-1),溶液中S2浓度为(H2S: =9.110-8, =1.110-12)( )

天津大学无机化学习题答案一

天津大学无机化学习题答案一

第1章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 习题参考答案1.解:1.00吨氨气可制取2.47吨硝酸。

2.解:氯气质量为2.9×103g 。

3.解:一瓶氧气可用天数33111-1222()(13.210-1.0110)kPa 32L 9.6d 101.325kPa 400L d n p p V n p V -⨯⨯⨯===⨯⨯ 4.解:pV MpV T nR mR== = 318 K 44.9=℃5.解: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i i n p p n=p (N 2) = 7.6⨯104 Pap (O 2) = 2.0⨯104 Pap (Ar) =1⨯103 Pa 6.解:(1)2(CO )n = 0.114mol; 2(CO )p = 42.87 10 Pa ⨯(2)222(N )(O )(CO )p p p p =--43.7910Pa =⨯(3)4224(O )(CO ) 2.6710Pa 0.2869.3310Pan p n p ⨯===⨯ 7.解:(1)p (H 2) =95.43 kPa(2)m (H 2) = pVM RT= 0.194 g 8.解:(1)ξ = 5.0 mol(2)ξ = 2.5 mol结论: 反应进度(ξ)的值与选用反应式中的哪个物质的量的变化来进行计算无关,但与反应式的写法有关。

9.解:∆U = Q p - p ∆V = 0.771 kJ10.解: (1)V 1 = 38.3⨯10-3 m 3= 38.3L(2) T 2 = nRpV 2= 320 K (3)-W = - (-p ∆V ) = -502 J(4) ∆U = Q + W = -758 J(5) ∆H = Q p = -1260 J11.解:NH 3(g) + 45O 2(g) 298.15K −−−−→标准态NO(g) + 23H 2O(g) m r H ∆= - 226.2 kJ·mol -1 12.解:m r H ∆= Q p = -89.5 kJm r U ∆= m r H ∆- ∆nRT= -96.9 kJ13.解:(1)C (s) + O 2 (g) → CO 2 (g)m r H ∆ = m f H ∆(CO 2, g) = -393.509 kJ·mol -121CO 2(g) + 21C(s) → CO(g) mr H ∆ = 86.229 kJ·mol -1 CO(g) + 31Fe 2O 3(s) → 32Fe(s) + CO 2(g) m r H ∆ = -8.3 kJ·mol -1各反应 m r H ∆之和 m r H ∆= -315.6 kJ·mol -1。

《无机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无机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无机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无机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试卷 (一)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44分)1.当体系的状态被改变时,状态函数的变化只决定于_________,而与_________无关2.空气中的SO2与水作用并经氧化,生成 ___________ 使大理石转化为_________, ________,因而使雕象遭到破坏.3.:碘元素的电势图: 0.145V E? 0.535VIO3–IO–I2I–0.49V 那么:E?IO–/I2=_______, E?IO3–/I–=_____________﹣·L1的H2SO4溶液(铂为电极),阴极产物是______, 阳极产物是 ______﹣﹣﹣:E? O2/OH=1.229V, E? H+/H2 = 0.000V, E? S2O82/SO42=2.01V5.我国化学家徐光宪总结归纳出了能级的相对上下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且能级的上下与值有关的近似规律.6.制备胶体的方法有_______和_______.7.气体的根本特征是它的性和性。

··L-1NaAc溶液,HAc的电离度将________________,这种作用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9.离子的结构特征一般包括: 离子电荷、、三个方面.10.:2A+B=2C为简单反响,此反响对A物质反响级数为___________,总反响为____________级反响.11.共价键按共用电子对来源不同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共价键按轨道重叠方式不同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12.亚氯酸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响而制得水溶液,它极不稳定迅速分解,反响式为:1。

13.在化学反响方程式 2KMnO4+5H2O2+6HNO3=2Mn(NO3)2+2KNO3+8H2O+5O2↑中,氧化产物为 ___________, 复原产物为 ____________14.O2分子中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键,依公式 _________________ 可以算出O2的磁矩.15.A,B两种气体反响,设A的浓度增加一倍,速度增加一倍,B的浓度增加一倍,那么反响速度增加三倍,假设总压力减小为原来的1/2时,反响速度将变为原来的_________倍,该反响的总反响级数为____________. —————————,,是由————————于————————年制备的。

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第4版)(上册)-章节题库-第1~2章【圣才出品】

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第4版)(上册)-章节题库-第1~2章【圣才出品】

第1章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一、选择题1.初始压强均为100kPa的2dm3N2和1dm3 O2充入抽空的1dm3容器中,如果温度保持不变,N2的分压是()。

A.100 kPaB.200 kPaC.300 kPaD.400 kPa【答案】B【解析】当n、T一定时,按波义耳定律的分压为2.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在两个体积相同的容器中分别充满N2和He,则两容器中物理量相等的是()。

A.分子数B.密度C.电子数D.原子数【答案】A【解析】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相同的温度、压强和体积的两种气体,物质的量相同。

3.下列实际气体中,性质最接近理想气体的是()。

A.H2B.HeC.N2D.O2【答案】B【解析】理想气体是指分子本身不占有体积、分子间没有作用力的气体。

在题中所给出的实际气体中,单原子分子He的体积和分子间作用力均最小,其性质最接近理想气体。

4.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性质接近的条件是()。

A高温高压B.低温高压C.高温低压D.低温低压【答案】C【解析】在高温低压条件下,实际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较远,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小,可忽略;同时,分子本身的体积与气体的体积相比小得多,可忽略。

5.扩散速率约为甲烷3倍的气体是()。

A.H2B.HeC.N2D.CO2【答案】A【解析】根据气体的扩散定律,气体的扩散速率与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平方根成反比:6.下列各组气体中,在相同温度下两种气体扩散速率最接近整数倍的是()。

A.H2和HeB.He和N2C.He和O2D.H2和O2【答案】D【解析】气体的扩散速率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平方根成反比:7.将5dm3300 K、300kPa的O2与8dm3 400K、200kPa的N2以及3.5dm3 350K、600kPa的He压入10dm3的容器中,维持体系温度300K,则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

A.O2的压强降低,N2和He的压强增加B.N2的压强增加,O2和He的压强降低C.N2的压强不变,总压比混合前的总压低D.O2、N2和He的压强均降低【答案】D【解析】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当n一定时,有混合气体中各气体的分压为8.气体的溶解度与气相中气体的分压成正比,可用c A=kp A表示。

天津大学无机化学考试试卷(上册) 答案

天津大学无机化学考试试卷(上册) 答案

天津大学无机化学考试试卷(上册)答案天津大学无机化学考试试卷答案一、填表题 1. 原子序数33 23 2. 反应2CO (g) + O2 (g) 固定条件T、P P、V 3. 物质中心原子杂化类型分子空间构型 4. 物质SiC NH3 晶体类型原子晶体氢键型分子晶体晶格结点上粒子Si原子、C原子NH3 分子粒子间作用力共价键分子间力、氢键熔点相对高低高低HgCl2 sp 直线型SiCl4 sp3 正四面体型BBr3 sp2 正三角形PH3 不等性sp3 三角锥型改变条件加催化剂降低温度价层电子构型4s24p3 3d34s2 区p d 周期四四族ⅤA ⅤB 2CO2 (g) (?rHm k正增加减小k 逆增加减小υ正增加减小Kθ 不变增加平衡移动方向不移动向右移动 5. 在?L-1NH3?H2O中加入下列物质,写出NH3?H2O的解离度α和pH值变化趋势加入物质α pH值二、填空题 1. 随着溶液的pH值增加,下列电对Cr2O72-/Cr3+、Cl2/Cl-、MnO4-/MnO42-的E值将分别减小、不变、不变。

2. MgO晶体比金属Mg 的延展性差;石墨晶体比金刚石晶体的导电性好;SiO2晶体比SiF4晶体的硬度大;I2晶体比NaI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小。

3. 健康人血液的pH值为~。

患某种疾病的人的血液pH可暂时降到,此时血液中c(H+)为正常状态的28~35 倍。

4. 已知B2轨道的能级顺序为σ1sσ*1sσ2sσ*2sπ2pyπ2pzσ2pxπ*2pyπ*2p zσ*2px,则B2的分子轨道分布式为NH4Cl (s) 减小减小NaOH (s) 减小增大H2O 增大增大(σ1s)2(σ*1s)2(σ2s)2(σ*2s)2(π2py)1(π2pz) 1,成键数目及名称两个单电子π键,价键结构式为强的是PbO2 ,还原性最强的是Sn2+ 。

??H?6. 表示?rHm=fm(AgBr, s)的反应式为Ag(s) + 1/2 Br2(l) → AgBr(s) 。

天津大学无机化学考试试卷

天津大学无机化学考试试卷

五、配平反应式(要求写出配平过程) (6 分) 1. 用氧化数法配平: MnO4- + Cl- → Mn2+ + Cl2 2. 用离子-电子法配平: MnO4- + SO32- + OH- →MnO42- + SO42六、计算题 (27 分) 1. 室温下,在 1.0L 氨水中溶解 0.10mol 固体的 AgCl(s),问氨水的浓度最小应为多少? Kөsp (AgCl)=1.8×10-10;Kөf (Ag(NH3)2+)=1.6× 107 2. 已知Eө(Ag+/Ag) = 0.7991V。25℃时下列原电池 (-)Ag∣AgBr︱Br-(1.00mol· L-1)‖Ag+(1.00mol· L-1)︱Ag(+)的电动势为0.7279V,计算 AgBr 的Kөsp。 3. 在 100mL 含 0.10 mol· L-1Cu2+和 0.10 mol· L-1H+的溶液中,通入 H2S 使其饱和(饱和 H2S 溶液的浓度 为 0.1 mol· L-1) ,计算残留在溶液中的 Cu2+有多少克?
(C) 减小总压力,反应速度减慢.PCl5 转化率降低 ( 降低温度,PCl5 的分解率降低,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12. 下列电对中,标准电极电势 Eө 最低的是 (A)H+/H2 (C)HF/H2 ( ( ( (A) 化学键 (A)sp )15 (A)沸点极低; (C)有三电子键; ( ( ( (B)H2O/H2 (D)HCN/ H2 (B) 原子轨道重叠 (B)sp2 (C)磁性作用 (C)sp3 (D)电性作用 (D)sp3d
(B). 2Cu2++4I﹣=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uI↓+I2 D. 2Na2S2O3+I2=Na2S4O6+2Na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大学无机化学考试试卷(上册)答案一、填表题(20分)1.原子序数价层电子构型区周期族33 4s24p3 p 四ⅤA23 3d34s2 d 四ⅤB2. 反应2CO (g) + O2 (g) 2CO2 (g) (∆r H m<0),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固定条件改变条件k正k逆υ正Kθ平衡移动方向T、P 加催化剂增加增加增加不变不移动P、V 降低温度减小减小减小增加向右移动3.物质HgCl2 SiCl4 BBr3 PH3中心原子杂化类型sp sp3sp2不等性sp3分子空间构型直线型正四面体型正三角形三角锥型4.物质晶体类型晶格结点上粒子粒子间作用力熔点相对高低SiC 原子晶体Si原子、C原子共价键高NH3 氢键型分子晶体NH3分子分子间力、氢键低5. 在0.1mol·L-1NH3·H2O中加入下列物质,写出NH3·H2O的解离度α和pH值变化趋势加入物质NH4Cl (s) NaOH (s) H2O α减小减小增大pH值减小增大增大二、填空题(20分)1. 随着溶液的pH值增加,下列电对Cr2O72-/Cr3+、Cl2/Cl-、MnO4-/MnO42-的E值将分别减小、不变、不变。

2. MgO晶体比金属Mg的延展性差;石墨晶体比金刚石晶体的导电性好;SiO2晶体比SiF4晶体的硬度大;I2晶体比NaI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小。

3. 健康人血液的pH值为7.35~7.45。

患某种疾病的人的血液pH可暂时降到5.90,此时血液中c(H+)为正常状态的28~35 倍。

4. 已知B2轨道的能级顺序为σ1sσ*1sσ2sσ*2sπ2pyπ2pzσ2pxπ*2pyπ*2pzσ*2px,则B2的分子轨道分布式为(σ1s )2(σ*1s )2(σ2s )2(σ*2s )2(π2py )1(π2pz )1,成键数目及名称两个单电子π键,价键结构式为 。

5. 根据E θ(PbO 2/PbSO 4) >E θ(MnO 4-/Mn 2+) >E θ(Sn 4+/Sn 2+),可以判断在组成电对的六种物质中,氧化性最强的是 PbO 2 ,还原性最强的是 Sn 2+ 。

6. 表示θm r H ∆=θm f H ∆(AgBr, s)的反应式为 Ag(s) + 1/2 Br 2(l) → AgBr(s) 。

7. 用电对MnO 4-/Mn 2+,Cl 2/Cl -组成的原电池,其正极反应为 MnO 4- + 8H + + 5e → Mn 2+ + 4H 2O ,负极反 应为 2 Cl - -2 e → Cl 2 ,电池的电动势等于0.15V ,电池符号为(-)Pt,Cl 2(p θ)|Cl -‖MnO 4-,Mn 2+,H +|Pt(+)。

(E θ(MnO 4-/Mn 2+)=1.51V ;E θ(Cl 2/Cl -)=1.36V )8. 下列各溶液浓度均为0.1 mol ·L -1,按pH 值从小到大顺序排列NH 4NO 3, NH 4F, NH 4OAc, KCN, Na 2CO 3。

KCN, NH 4F, NH 4OAc, NH 4NO 3, Na 2CO 3。

(已知K θ(NH 3·H 2O)=1.8×10-5, K θ(HF)=6.6×10-4,K θ(HCN)=6.2×10-10, K θ(HOAc)=1.8×10-5, θ1K (H 2CO 3)=4.4×10-7, θ2K (H 2CO 3)=4.8×10-11)9. 已知V E A /θ:Cr 2O 72- +1.36 Cr 3+ -0.41 Cr 2+ -0.86 Cr ,则E θ(Cr 2O 72- / Cr 2+)= 0.917 V ,Cr 2+能否发生歧化反应 不能 。

10. 已知氨水溶液中,c(OH -)=2.4×10-3 mol ·L -1, 则此氨水的浓度为0.32 mol ·L -1。

(K θ(NH 3·H 2O)=1.8×10-5) 11. 因为SnCl 2强烈水解,在配制其溶液时应加入HCl ,水解反应式为 SnCl 2+H 2O Sn(OH)Cl+HCl 。

12. K θ、θi K 、Δχ分别用来衡量 反应限度的大小、 电解质强弱 、 键的极性 。

13. HF 的沸点比HI 高,主要是由于 HF 中存在氢键 。

14. 物质NaCl 、MgO 、Na 2O 、KCl 的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是KCl 、NaCl 、Na 2O 、MgO 。

15.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趋势是逐渐 减小 ,因而其金属性依次 增强 ;在同一周期中自左向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趋势是逐渐 增大 ,元素的金属性逐渐 减弱 。

三、是非题(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0分)1. 乙烷裂解生成乙烯:C 2H 6 (g) C 2H 4 (g) + H 2 (g) 。

在实际生产中常在恒温恒压下采用加入过 量水蒸汽的方法来提高乙烯的产率,这是因为随着水蒸汽的加入,同时以相同倍数降低了p (C 2H 6)、 p (C 2H 4)、p (H 2),使平衡向右移动。

………………………………………………………………………( √ )2. 波函数ψ表明微观粒子运动的波动性,其数值可大于零,也可小于零,2ψ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几率密度。

…………………………………………………………………………………….…..(√ )3. 因为I - 的极化率大于Cl -,所以θsp K (AgI) <θsp K (AgCl)。

……………………………………………( √ ) 4. 在298K 时,最稳定纯态单质的θθθmm f m f S G H ,,∆∆均为零。

…………………………………….. ( × ) 5. Δr G m 代数值越小,K θ就越大,反应进行得越完全。

……………………………………..…………….. ( × ) 6. 在相同温度下,纯水或0.1 mol ·L -1HCl 或0.1 mol ·L -1NaOH 溶液中,水的离子积都相同。

………. ( √ ) 7.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如果两个电对的电极电势相差越大,反应就进行得越快。

…………………. ( × ) 8. 当溶液中含有多种离子均可与沉淀剂发生沉淀反应时,溶度积小的对应离子一定先沉淀。

……. ( × ) 9. 溶度积规则适用于任何难溶电解质,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基元反应。

………………………. ( √ ) 10. 偶极矩可衡量分子极性大小,极化率可衡量分子变形性大小,晶格能可衡量离子晶体的稳定性。

( √ )四、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将你选择的答案填入题前的括号中)(20分) 1. ( B ) 下列电对中,E θ值最小的是:A: H +/H 2; B: H 2O/H 2; C: HOAc/H 2; D: HF/H 2 2. ( C ) 下列函数均为状态函数的是:A: H ,G ,W ; B: U ,S ,Q ; C: T ,P ,U ; D: G ,S ,W3. ( B ) 0.010 mol ·L -1的一元弱碱(8100.1-⨯=θb K )溶液与等体积水混合后,溶液的pH 值为:A: 8.7; B: 8.85; C: 9.0; D: 10.5 4. ( C ) E θ(Cu 2+/Cu +)=0.158V ,E θ(Cu +/Cu)=0.522V ,则反应 2 Cu + Cu 2+ + Cu 的K θ为:A: 6.93×10-7; B: 1.98×1012; C: 1.4×106; D: 4.8×10-135. ( A ) 下列卤化物中,离子键成分大小顺序正确的是:A: CsF>RbCl>KBr>NaI ; B: CsF>RbBr>KCl>NaF ; C: RbBr>CsI>NaF>KCl ; D: KCl>NaF>CsI>RbBr 6. ( B ) 已知某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欲使此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k 和标准平衡常数K θ都增加,则反应的条件是:A: 恒温下,增加反应物浓度;B: 升高温度;C: 恒温下,加催化剂;D: 恒温下,改变总压力 7. ( D ) 下列物质极化率最小的是:A: CO 2; B: CS 2; C: CO ; D: H 2 8. ( B ) 已知θsp K (Ag 3PO 4) = 1.4×10-16,其溶解度为: A: 1.1×10-4mol ·L -1; B: 4.8×10-5mol ·L -1; C: 1.2×10-8mol ·L -1; D: 8.3×10-5mol ·L -19. ( B ) 已知反应 FeO(s) + C(s) → CO(g) + Fe(s) 的θm r H ∆>0,θm r S ∆>0,(假设θm r H ∆,θm r S ∆不随温度变化而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低温下为自发过程,高温下为非自发过程;B: 高温下为自发过程,低温下为非自发过程;C: 任何温度下都为非自发过程; D: 任何温度下都为自发过程10. ( A ) 某元素的原子序数小于36,当该元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时,其副量子数等于2的轨道内电子数为全充满,则该元素为:A: Cu ; B: K ; C: Br ; D: Cr 11. ( A ) BiCl 3水解产物为:A: BiOCl ; B: Bi(OH)3; C: Bi 2O 3; D: Bi(OH)Cl 2 12. ( B ) 欲使Mg(OH)2溶解,可加入:A: NaCl ; B: NH 4Cl ; C: NH 3·H 2O ; D: NaOH 13. ( D )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θm r S ∆越小,反应速率越快; B: θm r H ∆越小,反应速率越快;C: 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D: 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快 14. ( A ) 下列水溶液中(各相关物质浓度均为0.10 mol ·L -1),pH 值最小的是:A: HOAc-HCl 混合溶液; B: HOAc-NaOAc 混合溶液; C: NH 4Cl 水溶液; D: pH=1的水溶液 15. ( B ) 反应 H 2 (g)+Br 2 (g)2HBr(g) 在800K 时K θ=3.8×105,1000K 时K θ=1.8×103,则此反应是:A: 吸热反应; B: 放热反应; C: 无热效应的反应; D: 无法确定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16. ( D ) 下列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A: NaCl ; B: N 2; C: NH 3; D: Si 17. ( D ) 下列物质中沸点高低顺序正确的是:A :H 2Te>H 2Se>H 2S>H 2O ;B :H 2Se>H 2S>H 2O>H 2Te ;C :H 2O>H 2S>H 2Se>H 2Te ;D :H 2O>H 2Te>H 2Se>H 2S18. ( A ) 既能衡量元素金属性强弱,又能衡量其非金属性强弱的物理量是:A: 电负性; B: 电离能; C: 电子亲核能; D:偶极矩 19. ( B ) Pb 2+、Bi 3+离子均属何种电子构型:A: 18; B: 18 + 2; C: 8; D: 9-17不规则20. ( D ) 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H 2 (g)+S (s) H 2S(g): θ1K ; O 2 (g)+S (s) SO 2 (g): θ2K ;则反应:H 2 (g)+ SO 2 (g) O 2 (g) + H 2S(g) 的平衡常数为:A: θ1K -θ2K ; B: θ1K ·θ2K ; C: θ2K /θ1K ; D: θ1K /θ2K 五、配平反应式(要求写出配平过程)(6分)1. 用氧化数法配平:Ni(OH)2 + Br 2 + NaOH → NiO(OH) + NaBr+1×2-12 Ni(OH)2 + Br 2 + 2NaOH → 2NiO(OH) + 2NaBr + 2 H 2O -(1×2) ×12. 用离子-电子法配平:Cr 2O 72- + H 2O 2 + H + → Cr 3+ + O 2 + H 2O 1 Cr 2O 72- + 14H + + 6e → 2Cr 3+ + 7H 2O 3 H 2O 2 - 2e → O 2 + 2H +Cr 2O 72- + 3H 2O 2 + 8H + → 2Cr 3+ + 3O 2 + 7H 2O 六、计算题 (24分)1. 溶液中Fe 3+和Mg 2+的浓度均为0.01 mol ·L -1,欲通过生成氢氧化物使二者分离,问溶液的pH 值应控制在什么范围?(θsp K [Fe(OH)3]=2.79×10-39,θsp K [Mg(OH)2]=5.61×10-12) 解: 开始生成Fe(OH)3沉淀时所需OH -浓度: 113339333sp 1L m ol 1053.601.01079.2)Fe ())OH (Fe ()OH (---+θ-⋅⨯=⨯=>c K c开始生成Mg(OH)2沉淀时所需OH -浓度:152122sp 2L mol 1037.201.01061.5)Mg ())OH (Mg ()OH (---+θ-⋅⨯=⨯=>c K c c 1(OH -)< c 2(OH -) 所以Fe(OH)3先沉淀要使Fe 3+完全沉淀,c (Fe 3+)≤10-5, 所以112353sp 3L mol 1053.610))OH (Fe ()OH (---θ-⋅⨯=≥K c则要分离Mg 2+和Fe 3+,6.53×10-12 ≤ c (OH -) ≤ 2.37×10-5 所以pH 值的范围是:2.81≤ pH ≤ 9.372. PbSO 4的θsp K 可用如下方法测得,选择Cu 2+/Cu ,Pb 2+/Pb 两电对组成一个原电池,在Cu 2+/Cu 半电池中使c (Cu 2+)=1.0 mol ·L -1,在Pb 2+/Pb 半电池中加入SO 42-,产生PbSO 4沉淀,并调至c (SO 42-)=1.0 mol ·L -1,实验测得:电动势E =0.62V(已知铜为正极),计算PbSO 4的θsp K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