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无障碍城市工作方案
无障碍建设城市管理方案

无障碍建设城市管理方案一、引言无障碍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城市发展任务。
为了实现人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目标,无障碍建设应当贯穿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为残障人士和其他特殊群体提供便利、安全、舒适的城市环境。
本文将提出从城市管理层面推动无障碍建设的方案。
二、完善法律法规1. 制定相关法律:制定《无障碍建设法》或相关法律,明确城市管理部门在无障碍建设方面的职责和义务。
2. 改进现有法规: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加入无障碍建设的要求和标准,确保无障碍建设纳入城市管理范畴。
三、加强城市规划和设计1. 无障碍评估:在城市规划和设计阶段,进行无障碍评估,确保街道、建筑、公共设施等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2. 提供无障碍交通:在城市规划时,优先考虑无障碍交通设施的布局,如辅助斑马线、无障碍电梯等,方便行动不便的人群出行。
四、加强城市建设管理1. 引进专业人才:加大对无障碍建设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城市管理部门无障碍建设能力。
2.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媒体、宣传栏等形式,向公众宣传无障碍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提高公众对无障碍建设工作的关注度。
3. 建立监督机制:建立无障碍建设的监督机制,对城市管理部门在无障碍建设方面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考核。
五、提供无障碍服务1.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加大对公共服务设施的改造和建设力度,确保残障人士能够顺利使用公共设施,如无障碍厕所、无障碍停车位等。
2. 提供无障碍信息:在公共场所设置无障碍信息牌,方便视力、听力障碍人士获取信息。
此外,也应提供视力、听力障碍人士可用的无障碍地图和指示牌。
六、加强无障碍建设的监督和评估1. 建立评估机制:建立无障碍建设的评估机制,定期评估城市的无障碍建设水平,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 推动标准化:推动无障碍建设的标准化,确保各项无障碍建设工作的质量和可行性。
七、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1. 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参与制定国际无障碍建设标准,使我国无障碍建设与国际接轨。
2024年整理城市无障碍设施施工方案(设施设计与施工要求)

《城市无障碍设施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城市的宜居性和包容性要求越来越高。
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不仅是对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关爱,也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本施工方案旨在为城市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提供全面、规范的指导,确保无障碍设施的设计与施工符合国家规范,为特殊群体创造安全、便捷的出行环境。
目前,城市中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区域无障碍设施不完善、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不高等等。
这些问题给特殊群体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也影响了城市的形象。
因此,加强城市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刻不容缓。
二、施工目标1. 按照国家规范和标准,建设高质量的无障碍设施,满足特殊群体的出行需求。
2. 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和包容性,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
3. 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高效,按时完成施工任务。
三、施工步骤(一)前期准备1. 现场勘查组织专业人员对施工区域进行详细的现场勘查,了解地形、地貌、周边环境等情况,确定无障碍设施的具体位置和布局。
2. 设计方案审查对无障碍设施的设计方案进行严格审查,确保设计符合国家规范和标准,满足特殊群体的使用需求。
同时,结合现场勘查情况,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和调整。
3. 材料采购根据设计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制定材料采购清单,选择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材料供应商进行采购。
确保材料的规格、型号、性能等符合设计要求。
4. 施工队伍组建组建专业的施工队伍,包括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安全员等。
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无障碍设施的施工规范和技术要求。
(二)基础施工1. 土方开挖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土方开挖,确保基础的深度和宽度符合要求。
在开挖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周边的管线和设施,避免造成损坏。
2. 基础处理对基础进行处理,包括夯实、铺设垫层等。
确保基础的承载力和稳定性符合要求。
3. 基础浇筑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基础浇筑,确保基础的强度和耐久性符合要求。
在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坍落度等参数,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2024无障碍建设工作方案

2024无障碍建设工作方案____年无障碍建设工作方案一、背景及目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无障碍建设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无障碍建设旨在营造一个无障碍的环境,让残疾人士和其他特殊群体能够自主、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
____年,我们将制定一项全面的无障碍建设工作方案,旨在打造一个更加包容和平等的社会。
本方案的目标包括:1. 提升城市中心区域和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建设水平,确保残疾人士能够自由出行和参与社会活动。
2. 加强无障碍教育和培训,提高服务人员和社会大众对无障碍知识的了解和认识。
3. 增加无障碍设施的普及率,推动社会各个领域的无障碍建设。
4. 加强无障碍技术研发和创新,提供更好的辅助工具和技术设施。
二、重点工作和措施1. 城市中心区域和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建设(1)加大无障碍设施建设投入,包括无障碍卫生间、无障碍通道、无障碍电梯等设施。
(2)建立无障碍设施管理机制,完善设施的维护和保障措施。
(3)加强无障碍设施监督和评估,确保设施的使用效果和满意度。
2. 无障碍教育和培训(1)开展无障碍知识宣传活动,增加对无障碍问题的普及和关注。
(2)组织无障碍培训班,提高服务人员和社会大众的无障碍意识和能力。
(3)推动无障碍教育纳入学校课程,加强学生的无障碍教育。
3. 无障碍设施普及率提升(1)制定无障碍设施普及计划,明确时间表和目标。
(2)加强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共同推动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和普及。
(3)加强对社会各个领域的无障碍建设引导和支持,如无障碍交通、无障碍建筑等。
4. 无障碍技术研发和创新(1)设立无障碍技术创新基地,培养和支持无障碍技术创业企业。
(2)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推动无障碍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3)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无障碍技术创新,提供更好的辅助工具和技术设施。
三、组织保障1. 成立无障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方案的组织和实施工作。
2.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共同推进无障碍建设工作。
北京市无障碍整治实施方案

北京市无障碍整治实施方案为了建设更加人性化、便利化的城市环境,北京市决定制定无障碍整治实施方案,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包容性。
本方案的实施旨在为残障人士和其他行动不便的群体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同时也将为整个城市的发展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活力。
一、基础设施改造首先,我们将加大对公共交通设施和场所的无障碍改造力度。
包括但不限于地铁站、公交车站、轮渡码头、公共停车场等,我们将对这些场所进行全面的无障碍设施改造,包括增设无障碍通道、无障碍电梯和无障碍卫生间等设施,以确保残障人士和行动不便的群体能够方便地进出和使用这些公共设施。
其次,我们还将对道路和人行道进行无障碍改造。
这包括修建无障碍斜坡、减少路面高差、修复破损的人行道等措施,以确保行动不便的人群能够安全、方便地在城市中行走。
二、公共服务设施改造除了基础设施改造外,我们还将对一些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无障碍改造。
例如,医院、学校、社区服务中心等公共场所,我们将逐步增设无障碍设施,包括无障碍电梯、扶手、盲道等,以方便残障人士和行动不便的群体能够更好地享受这些公共服务。
三、宣传教育和法律保障除了设施改造外,我们还将加大对无障碍设施的宣传和教育力度。
通过开展无障碍设施的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市民对无障碍设施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同时也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无障碍事业中来。
另外,我们还将加强对无障碍设施的监督和检查力度,确保各类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得到有效使用和维护。
对于违反无障碍设施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我们将依法予以严厉打击,以保障残障人士和行动不便群体的合法权益。
四、社会参与和国际交流最后,我们将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参与到无障碍事业中来。
通过开展无障碍设施设计大赛、志愿者服务活动等形式,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中来,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无障碍事业的良好氛围。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理念,推动北京市的无障碍事业走向更加开放、包容、国际化的发展道路。
无障碍城市建设工作方案

无障碍城市建设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创办全国文明城市和建设中西部经济强市为目标,扎实推进设施建设示范城创建工作,科学大幅提升城市功能,为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等广泛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条件,促进全区经济社会扶贫开发和谐发展。
二、任务与职责分工按照“谁建设、谁改造、谁维护”和“产权机关具体负责,主管部门监视督办”原则,全市各类建筑物、城市道路、公共服务场所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实行政府共管领导、部门监督指导、行业组织实施。
(一)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规范,严格城市各楼层设施建设规划审批管理,凡不符合无障碍设计规范要求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一律不予办理规划许可手续。
加强对规划开始实施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和查处不按规划建设无障碍设备行为。
责任单位:市规划局(二)加强建设项目施工图设计审查和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施工不符合无障碍设计规范要求的建设工程一律不予办理凡许可手续和二期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手续。
责任单位:市建管委(三)城市市区和郊区新建城市道路人行道交叉路口、街坊路口、出入口及人行横道等处缘石坡道设置率达100%。
城市主干道、次干道、支路、街道人行道各种路口坡化改造率达80%。
城市建成区主干道及市区级商业街、步行道等人行道按规定设置人行道。
长风街、迎泽大街、解放路、新建路、滨河东路已建人行道、人行天桥按规定设置坡道、扶手和提示盲道或自动升降梯和国际通用软件系统无障碍标志牌。
城市公园、广场、商业区及重点公共建筑人行道口设提示盲道,人行横道安全岛修建担架通道。
新建扩建公交车站等候区无障碍设施建设率达100%,城市建成区至少有5条街道按规定在公交车站等候区设置提示盲道。
责任单位:市市政局、市建设管理中心(四)新建室外公厕无障碍设施建设率达100%,已建成户外公厕无障碍教学设施设施改造率达60%。
责任单位:市市容环卫局(五)体育设施扩建扩建公园无障碍设施建设率达100%,已建成城市公园、城市广场等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改造商业城市率达80%。
无障碍环境实施方案

无障碍环境实施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无障碍环境建设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无障碍环境不仅是对残疾人群体的一种尊重和关爱,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和文明素质的体现。
为了营造一个更加包容和友好的社会环境,我们需要制定并实施无障碍环境实施方案。
首先,我们应当对城市建设进行全方位的无障碍规划。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老年人、残疾人以及行动不便的人群的需求,确保他们在城市环境中能够自由出行。
这包括但不限于修建无障碍坡道、安装无障碍电梯、设置无障碍通道等。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可以让城市更加便利和舒适,让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城市的便利。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对公共交通设施的无障碍改造。
公共交通是城市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因此公共交通设施的无障碍建设尤为重要。
我们可以在地铁、公交车站等交通枢纽设置无障碍设施,比如无障碍卫生间、无障碍通道等,以便残疾人和行动不便的人群能够更加方便地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此外,也可以在公交车上设置专门的座位和设施,为残疾人提供更加舒适的出行环境。
另外,我们还应该加强对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建设。
公共场所是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交的重要场所,因此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建设也至关重要。
比如在商场、医院、学校等场所设置无障碍通道、无障碍卫生间、无障碍停车位等设施,以便残疾人和行动不便的人群能够更加便利地进入和使用这些场所。
这不仅能够提升这些场所的服务水平,也能够为残疾人提供更加舒适和便利的生活环境。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对无障碍环境的宣传和普及工作。
无障碍环境的建设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工作,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和文明素质的体现。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包括但不限于媒体宣传、社区活动、学校教育等,向社会大众普及无障碍环境的相关知识和理念,增强社会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认识和支持,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良好氛围。
综上所述,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一个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的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每一个公民共同努力。
无障碍建设工作方案模版(2篇)

无障碍建设工作方案模版一、背景介绍无障碍建设旨在为身体残疾人士以及其他特殊群体提供一个无障碍的环境,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随着社会对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日益增加,无障碍建设成为了我们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____年,我们制定了以下的无障碍建设工作方案。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通过无障碍建设,实现社会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向身体残疾人士和其他特殊群体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服务。
2. 原则:平等、参与、可达到和可持续发展原则是本方案的核心原则。
三、具体措施1. 建设无障碍环境:对公共场所、交通设施、学校、医院、商业区等进行无障碍改造,确保无障碍通行通道、无障碍卫生间、无障碍电梯等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2. 提升信息可达性:推广无障碍信息技术和通讯设备的使用,确保身体残疾人士和其他特殊群体能够获得信息平等和及时的权利,包括无障碍网站、无障碍应用程序、盲文图书等。
3. 加强无障碍出行服务:完善无障碍交通、公共交通设施的服务,加大轮椅出行设施的投入,以及出行安全设施的建设,培训专业人员为身体残疾人士提供出行支持。
4. 提高无障碍教育水平:加大对无障碍教育的投入,建设无障碍教育设施,培训专业人员,提供适应特殊群体需求的教育服务。
5. 推动无障碍就业机会:通过政策扶持和优惠措施,鼓励企事业单位为身体残疾人士提供工作机会,推广无障碍就业服务,包括职业培训、职业咨询等。
6. 加强宣传和培训:通过媒体、社区等渠道加强无障碍建设的宣传工作,增加公众对无障碍建设的了解和支持。
同时,对公共服务者、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开展无障碍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7. 加强监督和评估:建立无障碍建设的监督机制,定期进行评估和检查,确保无障碍建设工作的有效实施和质量。
四、工作计划1. ____年上半年:制定无障碍建设方案和工作计划,开展无障碍环境检查和评估,加强公众宣传和教育活动。
2. ____年下半年:启动无障碍建设项目,加强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推动无障碍教育和就业机会的提供。
无障碍建设管治方案

无障碍建设管治方案无障碍建设是指为残疾人提供方便、顺利的出行和使用公共设施的一系列措施和设施。
无障碍建设包括城市规划、交通、建筑环境、信息通讯、服务环境等多个方面。
为了实现无障碍建设的目标,需要有一套科学有效的管治方案。
本文将从法律法规、政府行动、市场机制和社会参与四个方面探讨无障碍建设的管治方案。
一、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是无障碍建设的基础。
通过法律的约束力,可以推动各方面的无障碍建设工作。
首先,应加强对无障碍建设的立法工作,制定一部全面、系统的无障碍建设法。
该法应明确无障碍建设的目标和原则,规定各方面的具体责任和义务。
此外,还应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如交通、建设、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法律法规,以推动相关行业的无障碍建设。
二、政府行动政府是无障碍建设的主要责任方,应发挥其主导作用。
首先,政府应建立健全无障碍建设的机构和机制。
成立无障碍建设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无障碍建设的规划和政策,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工作。
其次,政府要加强对无障碍建设的监督和管理。
通过开展检查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无障碍建设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社会对无障碍建设的重视程度。
三、市场机制市场机制可以发挥有效的经济调节作用,推动无障碍建设的进展。
首先,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企业和建筑业从事无障碍建设相关项目。
其次,政府可以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无障碍建设提供融资支持。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和行业协会等组织的合作,共同推动无障碍建设的市场化进程。
四、社会参与社会参与是无障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发挥群众的积极性,推动无障碍建设的实施。
首先,要加强对公众的无障碍建设知识普及和教育。
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无障碍建设的认识和支持。
其次,要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积极参与无障碍建设。
社会组织可以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提供无障碍建设的咨询和服务。
志愿者可以参与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建无障碍城市工作方案为加快全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步伐,提高无障碍设施管理水平,促进创建全国无障碍环境城市工作顺利实施。
根据《》等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无障碍环境建设和改造力度,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保障包括残疾人、老年人、孕妇、儿童等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融入社会生活权益,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文明进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二、总体目标
进一步提高全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完善无障碍建设管理体制,确保“十三五”末成功创建全国无障碍环境城市。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全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市创建全国无障碍环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四、创建任务
(一)组织管理。
*.编制《市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办法》《市创建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标准》《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规划》,将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纳入城市管理。
*.广泛征集残疾人、老年人等相关群体对无障碍环境建设与管理的意见,并做好改造落实工作。
*.对各成员单位工作人员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省实施〈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办法》《无障碍设计规范》等法规政策技术的培训。
*.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宣传和创建工作评比活动,对好的经验、好的做法进行推广,对成绩突出的单位进行表彰。
*.加强对已建成无障碍设施的监督管理和维护,对侵占、破坏无障碍设施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
(二)无障碍环境建设。
*.公共建筑设施无障碍环境建设与改造:主要包括公共服务建筑、教育建筑、医疗康复建筑、体育建筑、文化建筑、商业服务建筑、城市广场、城市绿地、汽车加油加气站、室外公共厕所等建筑的出入口坡化处理;设置无障碍通道、楼梯、电梯、厕位、低位服务设施;增加无障碍客房、轮椅席位;设置无障碍停车位、无障碍标志及无障碍行进路线图等。
*.居住小区、居住建筑无障碍环境建设与改造:主要包括居住小区、居住建筑的无障碍化处理。
*.福利及特殊服务建筑无障碍环境建设与改造:主要包括特教学校、福利企业、康复中心、残疾及综合服务设施、残疾人福利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养老机构、老年人服务设施的出入口坡化处理;设置无障碍通道、楼梯、电梯、厕位、低位服务设施;室内外主要区域地面铺设行进盲道和提示盲道;残疾人、老年人家庭设置扶手、低位灶台等设施。
*.道路无障碍环境建设和改造:主要包括道路人行道铺设盲道和缘石坡道;主要区域道路的人行横道设置过街音响提示装置;人行横道修建轮椅通道。
*.信息交流无障碍环境建设:将无障碍信息交流建设纳入信息化建设规划;市广播电视台应逐步在播放电视节目时配备字幕;各有关部门发布重要政府信息和与残疾人相关的信息,应创造条件为残疾人提供语音和文字提示等信息交流服务。
城市的公共图书馆开设视力残疾人阅览室;公共服务机构和公共场所为残疾人提供语音和文字提示、手语、盲文等信息交流无障碍环境。
*.公共停车场无障碍环境建设与改造:按照标准设置一定数量的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
*.公共交通设施无障碍环境建设和改造:主要包括火车站、汽车站等公共交通设施的出入口坡化处理,设置无障碍通道、楼梯、厕位、低位服务设施和无障
碍标识、行进路线图;火车站站台及公交车站等候区设置行进盲道和提示盲道;主要公交车车站等候区设置提示盲道无障碍标识。
五、职责分工
根据《》等有关规定,按照“谁建设、谁改造、谁维护”和“产权单位具体负责、主管部门跟踪督办”的原则,对市区内各类建筑、城市道路、公共服务场所等进行无障碍设施建设、改造和信息无障碍建设推广普及工作,实行政府统一领导,部门监督指导,有关单位组织实施。
具体职责分工如下:(一)市发改局、市审批服务管理局。
负责无障碍环境建设、改造项目前期工作的审批,在立项的审批过程中把好无障碍设施建设审批关;组织编制无障碍环境建设项目年度计划,并将无障碍环境建设项目列入我市年度建设项目投资计划。
(二)市财政局。
负责将创建无障碍环境建设改造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筹措拨付无障碍环境建设创建工作专项经费;筹措与核付公共基础设施及各街道、市直各单位办公建筑及公共建筑的无障碍设施建设、改造和建成后的日常维护经费;管理和监督财政投资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各项经费的使用;多渠道筹措资金,保证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全面展开。
(三)市委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市审批服务管理局、市人社局等市直各单位。
负责新建办公楼、行政审批服务管理中心(包括各类大厅)的无障碍设施建设率达*%;上述已建成项目的无障碍设施改造率达*%。
(四)市自然资源局、市审批服务管理局。
组织编制《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规划》;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加强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审批管理。
(五)市住建局、市审批服务管理局。
*.组织编制《市创建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标准》;加强建设项目施工图设计和工程竣工验收管理工作,确保新建、改建、改造的道路和建筑物按规定标准进行无障碍设施的设计和施工。
*.新建、扩建室外公厕的无障碍设施建设率达*%;已建成的室外公厕无障碍设施改造率达*%。
*.市区新建和扩建城市道路的人行道,在各路口、出入口及人行横道等处缘石坡道设置率达*%;人行道、人行横道各种路口坡化改造率不低于*%;市区主干道公交车站站台的无障碍设施改造率达*%;城市的主干道及商业街、步行道等人行道按规定设置盲道,视觉障碍者集中区域周边的道路和坡道的上下坡边缘处应设置提示盲道,道路周边场所、建筑等出入口设置的盲道与道路盲道合理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