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思路

合集下载

华阳集团企业级数据管理体系建设与应用实践研究

华阳集团企业级数据管理体系建设与应用实践研究

标准实践华阳集团企业级数据管理体系建设与应用实践研究■ 王 辉 邢 伟 曹 帅 阴鹏飞 史梦瑶 姜志萍 刘 佳 杨 敏(山西阳煤联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摘 要:目前,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数据库是独立设计和开发的。

数据的异构性和不共享性限制了数据资产的有效性。

本文介绍了华阳集团企业数据管理体系建设过程,描述了数据管理系统框架和数据治理系统框架,阐述了元数据、数据标准、数据质量、数据安全、数据模型、数据监管、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数据服务和数据分析算法等关键技术,重点展示了智能推荐、智能搜索、履约、智能问答、用户画像等企业数据资产与AI智能相结合的应用结果。

关键词:元数据,数据模型,算法,标准数据库,数据采集,智能检索,智能问答,用户画像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3.22.021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Practice of Enterprise DataManagement System in Huayang GroupWANG Hui XING Wei CAO Shuai YIN Peng-fei SHI Meng-yaoJIANG Zhi-ping LIU Jia YANG Min(Shanxi Yangmei Lianchu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Abstract:At present, databases are designed and developed independentl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business requirements. The heterogeneity and non-sharing of data limit the effectiveness of data asset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Huayang group enterprise data management system, describes the framework of data management system and data governance system, and expounds the key technologies such as metadata, data standards, data quality, data security, data model, data supervision, data life cycle management, data service and data analysis algorithm. It focuses on the application results of intelligent recommendation, intelligent search, contract performance, intelligent Q&A, user portrait and other enterprise data assets combined with AI intelligence.Keyword: metadata, data model, algorithm, standards database, data acquisition, intelligent retrieval, intelligent Q&A, user portrait0 引 言随着企业蓬勃发展,华阳集团致力于科技创新、数据驱动和企业转型优化的发展战略新思路,逐步形成“一主两翼七大板块”的产业格局。

人才库信息化建设方案

人才库信息化建设方案

人才库信息化建设方案前言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人力资源的管理也越来越复杂。

人才库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企业招聘、培训、评估等重要任务。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人才库,我们需要进行信息化建设。

现状分析目前,企业的人才库管理存在许多问题:•纸面档案管理工作量大,效率低下。

•数据单一,无法满足多维度查询需求。

•信息安全存在隐患,纸质档案易丢失。

信息化建设思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需要进行人才库信息化建设。

具体思路如下:1. 数据库建设建立全面、细化的数据分类体系,包括基本信息、工作经历、项目经验、技能特长、职业规划等多个模块,以满足多维度的查询需求。

同时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避免信息丢失或泄露。

2. 系统建设基于数据库建设,开发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库管理系统。

该系统需要具备以下特点:•易用性:界面直观,操作简单。

•多样性:满足不同用户需求,包括招聘、培训、评估等多个模块。

•高效性:查询速度快、响应及时。

3. 数据迁移将已有的纸质档案数据转化为数字化数据,上传至人才库管理系统中,并对已有数据进行核对和整合,以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

4. 安全措施针对人才库管理系统的数据安全,采取多重措施进行保护,包括数据加密、备份、监测等,以防止信息泄露或丢失。

实施步骤为了保证人才库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施,我们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需求分析明确企业的具体需求,以及需要实现的功能模块。

2. 数据库设计根据企业需求,设计全面、细化的人才库分类体系。

3. 系统开发开发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库管理系统。

4. 数据迁移将已有的纸质档案数据进行数字化转换,并上传至管理系统中。

5. 安全措施针对人才库管理系统的数据安全,采取多重措施进行保护。

6. 培训与推广为了提高系统的使用率,需对用户进行培训及推广,以提升用户使用的积极性和意愿。

总结人才库信息化建设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路径之一。

通过对人才库的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对人力资源的高效、精细化管理,提升企业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数据仓库分层建设的基本思路

数据仓库分层建设的基本思路

数据仓库分层建设的基本思路
数据仓库分层建设的基本思路如下:
1. 数据源层:这是数据仓库的基础,包含了各种原始数据,来自不同的业务系统、数据库、文件等。

2. 数据存储层:数据经过抽取、转换和加载(ETL)过程后,被存储在这一层。

它可以是关系型数据库、列式存储、NoSQL 数据库或数据湖泊等。

3. 数据处理层:在这一层,对数据进行清洗、转换、脱敏、标准化等处理,以提高数据质量和可用性。

4. 数据集市层:根据不同的业务主题或部门需求,将处理后的数据组织成数据集市。

数据集市通常是针对特定主题或业务领域的数据集合。

5. 数据应用层:这是数据仓库的顶层,为用户提供各种数据分析和应用工具,如报表、仪表盘、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

6. 元数据管理层:元数据用于描述数据仓库中的数据、处理过程和数据模型等信息。

元数据管理层负责管理和维护元数据,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7. 数据质量管理层:数据质量是数据仓库的关键要素之一。

这一层负责监控和管理数据质量,包括数据清洗、数据验证、数据监控等。

通过分层建设,数据仓库可以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数据,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同时,分层结构也有利于数据仓库的扩展、维护和性能优化。

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业务需求和数据特点,对分层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

教务管理系统设计思路及系统架构

教务管理系统设计思路及系统架构
二、系统架构——两级平台
6、新系统运行环境(软件)
操作系统:WIN2000 (Web服务器可以Linux作为替代) 数据库:SQLSERVER企业版 其它: Web 服务器Tomcat、 EJB容器Jboss 、JDK1.4、
7、新系统运行环境(网络)
带宽要求:100M ?网通、电信、联通
二、系统架构——两级平台
2、支撑环境
学生
教务管理人员
二、系统架构——两级平台
3、特点:
省电大及其分校、教学点共用一个数据库; 省教务管理平台能实现对省、分校、教学点三级教务业务管理的不同需要; 省电大只需在省校安装,下级电大通过网络访问系统,实现对各自单位教务业务的管理; 增加了为学生服务功能,允许学生通过网络访问教务管理系统,实现注册、选课、报考等;
学生平台——学生通过该界面实现个人信息维护、课程注册、报考、成绩查询、学籍异动申请及学生毕业申请;
二、系统架构——三级管理
分校 学生形考成绩的录入、考试通知单的打印、更改指定班对应的考点; 试卷订单管理; 学籍异动的审批;
二、系统架构——三级管理
谢谢!
4、优点:
避免省以下电大的设备投入; 避免由于省、分校、教学点三级教务系统数据分离而导致的繁琐的数据管理流程; 即时掌握省内各单位数据状况; 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二、系统架构——两级平台
5、新系统运行环境(硬件) *新系统的设备配置与使用人数相关
新系统启用面向学生服务功能的设备配置要求说明 新系统关闭面向学生服务功能的设备配置要求说明
省电大子系统主要功能: 本省可开课程、学期开设课程的制定; 本省实施性专业规则的制定; 对下级教学点选课、报考的控制; 本省考试的安排以及成绩的录入、上报(中央平台); 本省范围内学籍管理和毕业初审;

人才大数据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思路

人才大数据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思路

人才大数据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思路一 .项目建设目标和意义伴随着我国经济环境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也面临巨大压力,扶持新兴产业发展、推进创业创新已经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落实这些工作必须依托人才优先的发展战略,必须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手段聚集各类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才能推进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型。

人才资源大数据平台建设目标是构建和完善人才资源基础库,包括企业库、人才库、资质证书库等,实现各业务和外部数据有机融合,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为区域经济发展、人才规划决策提供依据和支撑;搭建起政府部门、企业和人才这三者之间的沟通互动桥梁,为企业和个人提供精准、便捷的服务。

通过项目实施可以将高端产业发展与整体产业提升相结合,人才国际化与本土化相衔接,区域人才与本市人才相融合,以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大力培养、聚集各类优秀人才,以人才为支点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创新发展。

(一)建设人才资源大数据平台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的重要举措,通过平台建设可以加快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发展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党政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建立与企业协同的人才引进、激励、服务机制,促进各类人才在充分发挥价值,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二)建设人才资源大数据平台是落实我省“十三五”规划,促进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立足点。

通过本项目建设,围绕“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发展重大战略、国际科技发展前沿动态和我省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需求,不断业、核心技术倾斜,重点引进聚集创新研究和企业急需紧缺人才,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优化引才结构, 引导人才向重点领域、新兴和战略性产(三)建设人才资源大数据平台是打造东北地区人才高地,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

通过本项目建设,可以从人才规划、吸收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服务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同时避免人才资源流失,做到“人才层次全覆盖、生命周期全服务”,形成强有力的人才发展模式,建立持久的人才优势,促进区域发展。

数据中心建设项目数据库设计开发方案及实施方案

数据中心建设项目数据库设计开发方案及实施方案

数据中心建设项目数据库设计开发方案及实施方案本项目中, 数据库设计与建设包括用于数据中心进行数据存储、交换、应用的数据中心数据库, 和用于数据统计、分析、挖掘的数据仓库的设计与建设。

本数据中心数据库的建设要满足金信工程的相关设计要求, 满足上级工商、质监、知识产权等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要求。

数据中心顾名思义, 是专注于数据处理和服务的中心, 旨在建立数据采集、更新、管理、使用机制, 加快系统内部信息交流与反馈, 为公众服务和相关政府部门数据交换建立基础, 为工商、质监、知识产权部门各级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支持服务。

1.1.数据中心应用功能与业务处理功能的不同之处在于数据中心是以数据为管理对象, 而业务应用系统以业务为管理对象。

数据中心将从业务应用系统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和统一存放, 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加工, 生成不同的数据产品供各系统使用。

数据中心独立于应用系统之外, 又与应用系统有密切的联系。

1.2.数据中心是存储市场监督管理局经过筛选、去重、整理后的核心业务、人员数据等信息, 整合了全市各类主体信息资源和市场主体、人员相关的信息资源, 并进行统一管理和维护;数据中心通过深入挖掘数据价值, 开发实现灵活、高效的数据查询、业务报表、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等功能, 为政务公开、业务协同、绩效考核、决策支持、公共服务等提供数据保障。

1.3.数据中心建设原则金信工程数据中心建设遵循如下原则:1.总体规划, 建立科学、完整的信息资源管理体系整体规划, 将以往分散的数据资源进行整合, 建立科学、完整的信息资源体系结构, 确保业务人员、技术开发人员等使用和维护信息资源的用户从整体上把握数据资源的情况, 方便、准确的利用信息资源和有效的维护、管理信息资源。

科学、完整的信息资源管控体系不但包括信息资源自身的完整性, 科学性, 也应包括信息采集、管理、共享、利用方式的规划, 以及数据模型、数据指标等规范化、标准化的考虑。

2.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各类信息资源统一规划数据资源, 不只是要对各类信息资源进行物理集中存储管理, 还要在对业务数据分析的基础上, 一体化规划并设计系统数据模型, 统一制定业务数据指标体系, 以管理服务对象为核心, 组织相关联的业务数据, 实现对内业务使用、对外服务应用的统一视图。

自然资源数据综合管理系统

自然资源数据综合管理系统

应用一. 土地审批
人工审核为主,计算机辅助
计算机审核为主,人工辅助
打通网络,使业务系统运行在同一张网上
归集整理基础数据,形成统一格式、统一标准的基准数据
根据法律法规制定完整、详尽的审批规则,建立规则库
对主要审批环节,依据规则库、基准数据,对报审的项目进行以 计算机为主的审批,减少人工参与环节
遥感测绘类
矿产资源类
地质环境类
土地利用类
地下管线类
城市三维类
测绘管理类
土地管理类
矿产管理类
规划管理类
地环管理类
不动产管理类
专项规划类
空间规划类
矿产规划类
土地规划类
地环规划类
城乡规划类
项目类
经济类
物/互联网类
人口类
手机信令类
法人类
矿山环境现状
数字线划图
土地利用现状
地质环境监测
电子地图
地名地址
城市三维模型
数据资源中心
生态补偿类数据
资源有偿使用类数据
资源资本化类数据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数据
占补平衡指标数据
建设用地指标数据
权益金数据
自然资源交易数据
矿产储量数据
土地储量数据
……
……
……
应用服务
自然资源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数据展示平台
04.生态文明成果展示平台 - 自然资源生态补偿
生态补偿机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观
2019年一季度黑龙江省产业用地出让数量共计344宗,面积达13993.95亩,缴纳土地出让金突破20亿元。2018年安达市农村“三块地”改革试点实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23宗,面积11.8公顷,成交1518万元。

(完整版)房地产成本数据库的建设思路

(完整版)房地产成本数据库的建设思路

一、成本数据库的应用场景:目前成本数据库的应用场景主要为以下四个场景:1、拿地决策阶段:此阶段主要需要有项目的部分规划指标、产品单方建安成本、当地的地方性规费等数据;(粗)2、目标成本测算:此阶段主要需要有项目规划指标、测算科目级的单价、单方指标、含量指标、建造标准和地方性规费;(全)3、标底编制阶段:此阶段主要需要有综合单价和材料价格信息库等数据;(细)4、材料认价阶段:此阶段主要需要的是材料的价格库;(实时)二、成本数据库目前的管理现状:目前地产行业的成本数据库的管理存在以下几种情况:1、无思路:很多地产企业都知道成本数据库的好处,但是到底自己应该如何结合日常成本管理工作着手去沉淀成本数据库尚无清晰的思路;2、大而全:较多的企业都认为成本数据库越全越好,越细越好,希望把所有的价格和指标都沉淀下来,没有考虑企业成本管理的需要,也完全不顾自身的成本管理水平;3、少而精:考虑到企业自身实际情况,本着渐进明细的思路,先沉淀几个关键的成本数据指标,再视企业的发展规模和精细化管理要求,逐步延展至更多的成本指标管理;三、成本数据库分类:按照应用类型分:历史成本数据库(支撑测算)、企业标准数据库(指导控制)、外部成本数据库(优化提升);按照成本费项分:四项费用造价指标库(前期工程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基础设施费、开发间接费)、分部分项工程造价指标库、关键技术经济指标库(按业态)、服务类收费指标库、总包工程造价指标库;四、建设历史成本数据库的要点:1、将测算科目分类:将成本测算科目树分为三类——建安类、非建安类、费用类;2、规划指标分门别类整理:总体指标、产品指标、景观指标、水电气条件指标、场地土方指标;3、明确建造标准:从结构形式、层高、外墙内墙标准、防水做法、装修标准、智能化标准、园建标准等,按照不同的产品进行固化;4、逐步完善各项指标:运用“限额设计”手段,在方案审查时针对几个关键的指标进行把关,同时注意指标的沉淀应与前期测算和方案把关相结合,总结是为了应用;五、如何建设与自身企业匹配的成本数据库?1、从制度层面保障成本指标的应用与沉淀:可借鉴标杆企业的三段式管理——启动会阶段目标成本填报审批时必须明确含量指标、单方造价指标的使用情况和标杆项目的对照情况;施工图阶段必须对规划指标、含量指标、单方造价指标进行详细的审核和对比分析;竣工阶段必须结合项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正,将各指标数据在剔除无效成本后审批入库;2、按照三个维度来建设材设价格库:市场询价、甲指乙供核价、实际采购价,并明确各价格的应用场景:市场询价主要应用于成本测算、招标采购指导价、乙供核价指导价,甲指乙供核价和实际采购价主要用于合同结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数字正射影像数据、扫描影像 图数据等栅格数据; – 专项用地统计调查数据; – 专题图数据(标准分幅土地利用图、经过缩编的县 级土地利用挂图等) – 元数据。
湖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办公室
县级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
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基本流程包括:
– 数据库建设方案设计; – 矢量化底图准备; – 图件扫描和几何纠正; – 图形和属性数据采集; – 分幅数据接边; – 拓扑关系构建; – 数据检查与入库等。
湖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办公室
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总体要求
建立市县地籍信息系统
各市(县)按照地籍信息系统建设有关技术标准和要求,
以市(县)为单位,组织建立地籍信息系统,对市(县) 地籍调查和地籍测量结果的图形数据、宗地属性以及各 种表、卡、册等数据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并提供编辑录 入、查询统计、日常变更、制图输出、登记发证以及办 公流程等管理功能,满足日常业务及管理需求。
• 确定全国调查成果管理系统方案,开发全国成果管理系统;
• 开展数据库及时更新研究,建立数据库及时变更上报机制。 湖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办公室
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相关问题说明
关于数据库标准及建设规范; 关于数据库软件和平台;
关于标准的数据交换格式;
关于全省数据库质量检查; 关于土地调查数据库成果逐级汇交; 关于各级数据库的及时维护和变更; ……
• 统一标准,保证质量。根据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建设数据库
及管理系统,采用标准的空间数据交换格式和标准化的系统 通讯协议,开展成果汇交和共享。严格检查验收,建立可靠 成果质量保障体系。
• 及时更新,维护数据现势性。建立国家、省、市、县四
级土地调查数据更新和维护机制,保证数据的现势性。
• 充分利用现有成果。充分利用现有国土资源管理和信息化
1.
2.
3.
4.
5.
开展农村土地调查,以1:1万为主比例尺,查清农村各类 土地利用状况。按照调查内容分: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和农村土地权属调查。本次调查的重点任务,必须完成。 开展城镇范围内1:500比例尺土地调查,掌握城镇土地状 况,确定每宗土地界址、范围、界线、数量、用途、面积 等。通过汇总分析,掌握工业等专项用地土地利用状况。 开展基本农田状况调查,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基 本农田保护划定资料,将基本农田保护范围落实至现状图 上,统计汇总出各行政区域内基本农田的分布、面积、地 类等状况,并登记上证,造册,查清全国基本农田状况。 建设覆盖国家到县的土地调查数据库,实现调查信息的互 联共享。与第一次土地调查的明显区别! 建立土地资源变化信息的调查统计、及时监测与快速更新 机制。
湖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办公室
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相关问题说明
关于数据库标准和建库规范
– 两个标准作为调查数据库建设的根本标准; – 两个标准已经实现了代码及内容等的统一; – 是现有的数据库标准的修订,具有继承性; – 调查数据库建库规范提供最一般的建库规范; – 标准和规范也将是国家软件测评的根本依据。
市级国土资源 数据中心
县级土地 调查数据分中心
国土资源信息网络 总体框架纵向结构
湖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办公室
数据库及系统建设原则及总体框架设计
土地调查数据分中心
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存储 数据更新 数据维护 数据分发 数 据 交 换 协 议 与 标 准
土地调查数据 交换系统
交换管理 交换服务
上 下 级 分 中 心
组织开发,免费提供。
湖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办公室
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相关问题说明
关于全省调查数据库质量检查
–成果以数据库方式提供,数据库是调查成果主要载体;
–主要检查内容为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成果;
–数据库成果以县区为单元提供;
–数据库质量检查严格遵循成果质量检查办法;
–数据库检查方式:软件自动检查和人工检查相结合;
湖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办公室
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相关问题说明
关于各级数据库的及时维护和变更
–现势性是土地调查数据库的生命,也是数据库广泛应用 的前提。及时维护数据库,保持调查成果现势性; –变更主要是针对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 –调查提供了翔实的本底,变更以土地调查成果为基础, 定期开展;
湖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办公室
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相关问题说明
关于土地调查数据库成果逐级汇交
–成果汇总重要内容,严格按照汇总有关要求进行;
–各级逐级汇交主要是县级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成果;
–市(州)和省级对县级汇交成果及时整合,包括质量检
查、投影转换、属性和图形接边、格式转换等;
–数据库成果汇交提供明确的库体检查标识和检查报告; –成果汇交要求提供原始数据格式和VCT交换格式; –采用批次逐级汇交的方式进行汇交,不允许跨级汇交。
及更新等功能。满足对土地调查数据的调查统计、数据更新和维 湖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办公室 护,保证数据的现势性。
数据库及系统建设原则及总体框架设计
数据库建设遵循指导思想 • 系统部署,合理安排。建立有效的土地基础业务与国土资
源信息化内在联系,兼顾与其他国土资源管理重点工程的关 系,在国土资源管理和信息化总体框架安排下有序推进。
湖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办公室
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相关问题说明
关于数据库软件和平台
– 不统一数据库软件和平台; – 数据库软件及平台强制执行国家两个数据库标准; – 国家会对业界数据库软件及管理系统实施测评; – 数据库建设单位要具备一定的行业知识和经验。
湖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办公室
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相关问题说明
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
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建库流程:
– 建库准备;(人员、队伍、设备等)
– 资料收集;(原始资料、变更资料以及辅助资料等)
– 设计建库方案;(技术规范、方案、设计等) – 资料预处理;(图件扫描、纠正、拓扑、编辑等) – 建库质量控制与检查; – 建库成果输出及技术和工作报告编写;
– 建库成果验收;
1985国家高程基准
采用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我省农村土地调查主要采用1:10000和1:5000的国际
标准分幅图,分带方式应按3°分带
湖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办公室
县级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
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主要内容包括:
– 基础地理信息、土地利用数据、土地权属数据、基
本农田数据等矢量数据;
总体框架横向结构
湖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办公室
数据库及系统建设原则及总体框架设计
集成整合
国家级土地 调查数据分中心
数据交换
国家级国土资源 数据中心
汇总
集成整合
省级土地 调查数据分中心
数据交换
汇总
集成整合
市级土地 调查数据分中心
数据交换
汇总
土地调查
土 地 调 查 数 据 交 换 系 统
省级国土资源 数据中心
数 据 更 新 子 系 统
数 据 存 储 子 系 统
数据 动态 分析 子系 统
数 据 公 共 服 务 子 系 统
市级土地调查 数据库管理系 统
县级土地调查 数据库管理系 统
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服务平台
湖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办公室
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
总体思路
• 编制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标准,制定数据库建设规范,指导地方 开展县级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 • 开发标准数据交换格式检查处理软件,统一数据交换格式,提供 各地和公司免费使用; • 开发数据库质量检查软件,分发地方供建库质量检查; • 制定数据库软件测评标准,开展软件测评工作,认证一批数据库 软件及管理系统平台,规范行业和建库工作; • 制定成果逐级汇交管理办法,统一汇交成果,保证全国成果格式 统一,逻辑正确;
建设成果,避免重复建设。 湖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办公室
数据库及系统建设原则及总体框架设计
土地调查数据服务系统
信息查询 统计分析 数据服务
法 规、 制 度
数据获取与 传输系统
土地调查数据分中心
数据管理 数据分发
数据仓库
数据交换
标 准 规 范
土地监测 土地调查 土地利用
土地权属
专题数据
软硬件、网络基础设施
数据传输
交换数据库
土地调查数据仓库
软硬件、网络基础设施
平台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平台、GIS平台等)
机房设施、软硬件网络设施、存储设施、备份设施、安全设施
本 级 国 土 资 源 数 据 中 心
土地调查数据分中心结构图
湖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办公室
县级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
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数学基础:
1980西安坐标系 高斯-克吕格投影、3°分带
湖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办公室
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总体要求
数据库建设实施要求
• 数据库建设在技术指标、标准体系、数据库结构等方面具有系统
性,并与金土工程及已有数据库良好衔接;
• 依据《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和《土 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等标准开展数据库建设; • 以GIS为平台,满足矢量、栅格和与之关联的属性数据管理; • 采用空间数据交换格式,实现成果数据正确汇交和共享,能够保 证省、市、县各级之间的互联互通; • 具有数据输入、编辑处理、查询、统计、汇总、制图、输出,以
湖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办公室
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
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
主要内容:土地权属、土地登记、土地利用、基础地理、影像等。 基本要求:
– 建设依据为《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城镇地籍数据库标 准》和二次调查技术标准、规范和办法等; – 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与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确定的城镇范 围相互衔接; – 根据城镇地籍测量、城镇地籍调查和土地登记成果,建立 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 – 以GIS平台为基础,满足矢量、栅格和属性数据的管理,具 有输入、编辑、查询、统计、汇总、制图、输出,以及更 新等功能。 湖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办公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