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腕部结构分析

合集下载

第3章3.3 机器人腕部结构

第3章3.3 机器人腕部结构
1) 1液.压1 直工接业驱机动器三人自由的度基手本腕概念
2020/2/27
33
3.3 机器人腕部结构 3 三自由度手腕
2) 1齿.轮1 链工轮业传机动器三人自由的度基腕本部概念
俯仰 偏转
回转
2020/2/27
❖ 结构特点: ▪ 该机构为 由齿轮、 链轮传动 实现的偏 转、俯仰 和回转三 个自由度 运动的手 腕结构。
轴主动
行星运动
齿轮固 定不动
2020/2/27
31
3.3 机器人腕部结构
2020/2/27
2 二自由度手腕
俯仰 1.1 工业机器人的基本概念❖思考?
▪ 图中所示的情况,当 S轴不输入,只有B轴 输入时,腕部存在哪
些运动,为什么?
回转
齿轮传动回转和俯仰型腕部原理
32
3.3 机器人腕部结构
3 三自由度手腕
6
3.3 机器人腕部结构
2020/2/27
2 腕部的转动
滚转1:.能1 实工现业36机0°器无人障的碍基旋本转的概关念节运动,通常用R来标记。
弯转:转动角度一般小于360°。弯转通常用B来标记。
滚转可以实现腕部的旋转;弯转可以实现腕部的弯曲
7
3.3 机器人腕部结构
2020/2/27
3.3.2
1 单1.自1由工度业腕机部器人的基本概念
俯仰
偏转
回转
齿轮链轮传动三自由度手腕原理图
1—油缸;2—链轮;3、4—锥齿轮;5、6—花键轴T;7—传动轴S;8—腕架;9—行星架;10、11、22、24—圆
38 柱齿轮;12、13、14、15、16、17、18、20—锥齿轮;19—摆动轴;21、23—双联圆柱齿轮;25—传动轴B

关节型机器人腕部结构结构设计说明

关节型机器人腕部结构结构设计说明

关节型机器人腕部结构结构设计1绪论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本题设计的是关节型机器人腕部结构,主要是整体方案设计和手腕的结构设计及控制系统设计,此课题来源于实际生产,对于目前手工电弧焊接效率低,操作环境差,而且对操作员技术熟练成都要求高,因此采用机器人技术,实现焊接生产操作的柔性自动化,提高产品质量与劳动生产力,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改善劳动条件。

题目要求是:动作范围:手腕回转ο150,摆动ο90,旋转ο360。

各轴最大速度要求:s /30ο。

额定载荷kg 5,最大速度s m /3。

2、腕部最大负荷:5kg 。

机器人是近3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的、独立的自动化生产工具。

在制造工业中,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是提高生产过程自动化,改善劳动条件,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新技术革命的一个重要内容。

自古以来,人们所设想的机器人一般是一种在外形和功能上均能模拟人类智能的机器。

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捷克和美国的一些科幻作家创作了一批关于未来机器人与人类共处中可能发生的故事之类的文学作品,更使机器人在人们的思想中成为一种无所不能的“超人”。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民间工匠根据这些文学描绘,也制造出一些仿人或仿生的机器人。

然而在当时的科技条件下,要使机器人具有某种特殊的“智能”而成为“超人”,显然是不可能的。

美国的戴沃尔设想了一种可控制的机械手,他首先突破了对机器人的传统观点,提出机器人并不一定必须像人,但是必须能做一些人的工作。

1954年,他依据这一想法设计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台机器人实验装置,发表了《适用于重复作业的通用性工业机器人》一文,并获得了美国专利。

戴沃尔将遥控操纵器的关节型连杆机构与数控机床的伺服轴联结在一起,预定的机械手动作一经编程输入后,机械等就可以离开人的辅助而独立运行。

这种机器人也可以接受示教而完成各种简单任务。

示教过程中操作者用手带动机械手依次通过工作任务的各个位置,这些位置序列记录在数字存储器中,任务的执行过程中,机器人的各个关节在伺服驱动下再现出那些位置序列。

任务二机器人的手腕结构课件

任务二机器人的手腕结构课件
任务二机器人的手腕结 构课件
• 机器人手腕结构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 机器人手腕结构的优化与创新设计
CHAPTER 01
机器人手腕结构概述
手腕结构的重要性
提高机器人的灵活性
提升机器人的工作效率
手腕结构可以使机器人更准确地控制 末端执行器的姿态和位置,实现更加 精细和复杂的操作。
手腕结构可以扩大机器人的工作范围, 使其能够到达更远的空间位置,提高 工作效率。
详细描述
柔性手腕具有较好的柔性和顺应性,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工作需求。由于其结构简单,重量较轻,转动惯量较小, 响应速度快。但是,柔性手腕的刚度较低,承载能力有限,通常用于轻量级、对精度要求不高的机器人中。此外, 柔性手腕的设计需要考虑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机构的稳定性。
多关节型手腕
总结词
多关节型手腕是一种复杂的手腕结构,由多个关节组 成,可以实现多自由度的运动。
详细描述
机械臂型手腕具有较高的刚度和承载能力,可以用于重负载、高精度的机器人中。由于 其结构复杂,机械臂型手腕的转动惯量较大,响应速度较慢。但是,通过优化设计,可 以减小转动惯量,提高响应速度。此外,机械臂型手腕还可以通过改变关节长度和连杆
结构来实现不同的运动轨迹和姿态。
柔性手腕
总结词
柔性手腕是一种特殊的手腕结构,通过柔性材料或机构实现弯曲和扭转。
机器人手腕结构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工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是手腕结构应用的主要领域之一,它们在生产线上的装配、焊接、搬运 等任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工业机器人的手腕结构通常采用关节式或滑槽式设计,具有较高的自由度和灵活性, 能够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工业机器人将在智能制造、柔性制造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机器人手部结构

机器人手部结构
空, 吸取物料。放料时, 管路接通大气, 失去真空, 物体放下。 为避免在取、 放料时产生撞击, 有的还在支承杆上配有弹簧
缓冲。为了更好地适应物体吸附面的倾斜状况,有的在橡胶吸
盘背面设计有球铰链。真空吸附取料手有时还用于微小无法抓 取的零件, 如图1.2.11所示。
图 1.2.10 真空吸附取料手

1.2.3.机器人手部的分类 • 由于被握工件的形状、尺寸、 重量、 材质 及表面状态等不同,因此机器人取料手是多 种多样的, 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 (1) 夹钳式取料手; • (2) 吸附式取料手; • (3) 仿生多指灵巧手; • (4)其它手。
1.2.3.1 夹钳式取料手 • 夹钳式手部与人手相似, 是工业机器人广为 应用的一种手部形式。 它一般由手指(手爪) 和驱动机构、 传动机构及连接与支承元件 组成, 如图1.2.1所示, 能通过手爪的开闭动 作实现对物体的夹持。
用时, 往往采用如图1.2.15(b)所示的盘式电磁铁, 衔铁是固
定的, 衔铁内用隔磁材料将磁力线切断, 当衔铁接触磁铁物体 零件时, 零件被磁化形成磁力线回路,并受到电磁吸力而被吸
住。
图 1.2.15 电磁铁工作原理
图1.2.16所示为盘状磁吸附取料手的结构图。铁心1和磁盘
3之间用黄铜焊料焊接并构成隔磁环2,既焊为一体又将铁心和磁 盘分隔, 这样使铁心1成为内磁极, 磁盘3成为外磁极。其磁路
如图1.2.2所示的三种V型指的形状, 用于夹持圆柱形工件。 如图1.2.3所示的平面指为夹钳式手的指端,一般用于夹持方形工件(具有两 个平行平面), 板形或细小棒料。 另外,尖指和薄、长指一般用于夹持小型或柔性工件。 其中, 薄指一般用
于夹持位于狭窄工作场地的细小工件, 以避免和周围障碍物相碰; 长指一

喷涂机器人手腕分类

喷涂机器人手腕分类

喷涂机器人手腕分类
在机器人手臂和手爪之间用于支撑和调整手爪的部件就叫机器人手腕。

机器人手腕主要用来确定被抓物体的姿态,一般采用三自由度多关节机构由旋转关节和摆动关节组成,三个关节可形成27种配置。

按照机器人手腕(4、5、6轴)结构形式的不同,喷涂机器人可分为正交球型手腕喷涂机器人、直线形非球型中空手腕喷涂机器人、斜交非球型中空手腕喷涂机器人。

一、正交球型手腕喷涂机器人
正交球型手腕结构喷涂机器人除了具备防爆功能外,其手腕结构与通用六轴关节型工业机器人相同,4、5、6轴为正交球型结构,即一个摆动轴、2个旋转轴,三个轴线相交于一点且两相邻关节的轴线垂直的喷涂机器人。

二、直线形非球型中空手腕喷涂机器人
直线形非球型中空手腕结构喷涂机器人4、5、6轴为三个回转轴,且三个回转轴可重合为一条直线。

三、斜交非球型中空手腕喷涂机器人
斜交非球型中空手腕结构喷涂机器人4、5、6轴为三个回转轴,且三个回转轴相交于两点的形式。

关节型机器人腕部结构设计(全套,CAD有图)

关节型机器人腕部结构设计(全套,CAD有图)

1前言1.1机器人的概念机器人是一个在三维空间中具有较多自由度,并能实现较多拟人动作和功能的机器,而工业机器人则是在工业生产上应用的机器人。

美国机器人工业协会提出的工业机器人定义为:“机器人是一种可重复编程和多功能的,用来搬运材料、零件、工具的操作机”。

英国和日本机器人协会也采用了类似的定义。

我国的国家标准GB/T12643-90将工业机器人定义为:“机器人是一种能自动定位控制、可重复编程的、多功能的、多自由度的操作机。

能搬运材料、零件或操持工具,用以完成各种作业”。

而将操作机定义为:“具有和人手臂相似的动作功能,可在空间抓放物体或进行其它操作的机械装置”。

机器人系统一般由操作机、驱动单元、控制装置和为使机器人进行作业而要求的外部设备组成。

1.1.1操作机操作机是机器人完成作业的实体,它具有和人手臂相似的动作功能。

通常由下列部分组成:a.末端执行器又称手部,是机器人直接执行工作的装置,并可设置夹持器、工具、传感器等,是工业机器人直接与工作对象接触以完成作业的机构。

b. 手腕是支承和调整末端执行器姿态的部件,主要用来确定和改变末端执行器的方位和扩大手臂的动作范围,一般有2~3个回转自由度以调整末端执行器的姿态。

有些专用机器人可以没有手腕而直接将末端执行器安装在手臂的端部。

c. 手臂它由机器人的动力关节和连接杆件等构成,是用于支承和调整手腕和末端执行器位置的部件。

手臂有时包括肘关节和肩关节,即手臂与手臂间。

手臂与机座间用关节连接,因而扩大了末端执行器姿态的变化范围和运动范围。

d. 机座有时称为立柱,是工业机器人机构中相对固定并承受相应的力的基础部件。

可分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类。

1.1.2驱动单元它是由驱动器、检测单元等组成的部件,是用来为操作机各部件提供动力和运动的装置。

1.1.3控制装置它是由人对机器人的启动、停机及示教进行操作的一种装置,它指挥机器人按规定的要求动作。

1.1.4人工智能系统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感觉系统,另一部分为决策-规划智能系统。

机器人腕部结构

机器人腕部结构

k定义:腕跚是臂跚和手部的连接件,起支承手跚相改变手部姿态的作用。

2、手U的自由度:■为了便手貉能处于空ranfn向,要求腕册能实现对空间三个坐林轴X、Y、Z的废转运动。

迪便是腕笳运动的三个自由度,分别称为制转R(Roll)、ffin P ( Pitch ) 和19 转Y(Yaw)o■并不是所有的手腕邵必须具笛三f自由度,而是根据实际便用的工作性能要求来确定。

手腕的PDWI 手腕的回转3、手H的披廿要*■结构紧凑、虫量轻;■朋作灵活、平稳,定EH青度高;■强8L啊度高;■与臂册及手部的连接81位的合理连接结构,传感器和驱动装置的合理布局及安装等。

4、手H的分类(门二自由度手H:可以由一个R关节相一fB关节联合构成BR关节实现,或由两个B关节组成BB关节实现, 但不能由两个RR关节构戒二自由度手腕,因为两个R关节的功能是車复的,实际上只起到单自由度的作用。

翻转(c)RR手腕(属于单自由厦)(2 )三自由度手Rh有R £节和B关节的组合构成的三自由度手腕可以有多种型氏,实观甜转、備仰和備转血能。

BBR手腕BRR手腕5. 按手ji的烟动方式分:■直接駆动手Ji:■驰动澹宜接芸在手腕上。

逹种直接驱动手腕的关址是能否设岀尺寸小、車量轻而驱动扭拒夫、驰动性能好的驱动电机或液压马达。

■传动手阖:■有时为了保证貝有足昭大的驰朋力,驱动装置Q不能做得足够小,冋时也为了廠轻手腕的車量,采用远卽离的驱动方式,可以实现三个自由度的运动。

220-偏钱浪压肓接駆动BBR手腕图例远即离传动手腕图例6、典里结构(D g动浪压H 压缸):■结枳■由缸体、用板、叶片、花邃套等壬要跚件构戒。

貝中叶片7固定在转子上,用花键将转子与驱朋轴连接,用螺栓2將隔极与H体连接。

■工作原理:■在密封的iltt,用板与活动时片之同围应两个油腔,当油亂中的无杆腔和有杆腔。

液压力作用在Siinf片的端面上,对传动轴中心严生力矩使被驱动(2) 单自由SBftg 动手H :■ 结构箝点:■机器人手部的合是由汽紙驱动的,而手腕的回转运动则由回转液圧幻实现。

详解机器人手腕结构图

详解机器人手腕结构图

详解机器人手腕结构图————————————————————————————————作者:————————————————————————————————日期:【详解】机器人手腕结构图机器人手腕是连接末端操作器和手臂的部件,它的作用是调节或改变工件的方位, 因而它具有独立的自由度,以使机器人末端操作器适应复杂的动作要求。

工业机器人一般需要6个自由度才能使手部达到目标位置并处于期望的姿态。

为了使手部能处于空间任意方向, 要求腕部能实现对空间三个坐标轴x、y、z的转动,即具有翻转、俯仰和偏转三个自由度,如图2.31所示。

通常也把手腕的翻转叫做Roll,用R表示;把手腕的俯仰叫做Pitch,用P表示; 把手腕的偏转叫Yaw,用Y表示。

图2.31 手腕的自由度(a)绕z轴转动; (b)绕y轴转动; (c) 绕x轴转动;(d) 绕x、y、z轴转动手腕的分类1.按自由度数目来分手腕按自由度数目来分, 可分为单自由度手腕、2自由度手腕和3自由度手腕。

(1)单自由度手腕,如图2.32所示。

图(a)是一种翻转(Roll)关节, 它把手臂纵轴线和手腕关节轴线构成共轴形式。

这种R关节旋转角度大, 可达到360°以上。

图(b)、(c)是一种折曲(Bend)关节(简称B关节), 关节轴线与前后两个连接件的轴线相垂直。

这种B关节因为受到结构上的干涉, 旋转角度小,大大限制了方向角。

图(d)所示为移动关节。

图2.32单自由度手腕(a) R手腕;(b) B手腕;(c)Y手腕;(d) T手腕(2) 2自由度手腕,如图2.33所示。

2自由度手腕可以由一个R关节和一个B关节组成BR手腕(见图2.33(a)),也可以由两个B关节组成BB手腕(见图2.33(b))。

但是,不能由两个R关节组成RR手腕,因为两个R共轴线,所以退化了一个自由度, 实际只构成了单自由度手腕,见图2.33(c)。

图2.33 二自由度手腕(a) BR手腕; (b) BB手腕; (c) RR手腕(3)3自由度手腕,如图2.34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自由度手腕图例:
R手腕
B手腕
B手腕
T手腕
1.按自由度的数目分(2): .按自由度的数目分( ):
二自由度手腕: 二自由度手腕: 手腕
可以由一个R关节和一个B关节联合构成 BR关节实现,或由两个B关节组成BB关节 实现,但不能由两个RR关节构成二自由 度手腕,因为两个R关节的功能是重复的, 实际上只起到单自由度的作用。
机器人腕部结构
主讲 郝建豹
引言:
腕部是臂部和手部的连接件,起支承 手部和改变手部姿态的作用。
一、手腕的自由度
1.手腕的自由度: .手腕的自由度:
为了使手部能处于空间任意方向,要求 腕部能实现对空间三个坐标轴X、Y、Z 的旋转运动。这便是腕部运动的三个自 由度,分别称为翻转R(Roll)、俯仰P (Pitch)和偏转Y(Yaw)。 并不是所有的手腕都必须具备三个自由 度,而是根据实际使用的工作性能要求 来确定。
结构: 结构:
由缸体、隔板、叶片、花键套等主要部件构成。 其中叶片7固定在转子上,用花键将转子与驱动轴 连接,用螺栓2将隔板与缸体连接。
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在密封的缸体内,隔板与活动叶片之间围成两个 油腔,相当油缸中的无杆腔和有杆腔。液压力作 用在活动叶片的端面上,对传动轴中心产生力矩 使被驱动轴转动。摆动缸转角在270°左右。
直接驱动手腕: 直接驱动手腕: 手腕
驱动源直接装在手腕上。这种直接驱动手腕的 关键是能否设计和加工出尺寸小、重量轻而驱 动扭矩大、驱动性能好的驱动电机或液压马达。
远距离传动手腕: 远距离传动手腕: 手腕
有时为了保证具有足够大的驱动力,驱动装置 又不能做得足够小,同时也为了减轻手腕的重 量,采用远距离的驱动方式,可以实现三个自 由度的运动。
摆动液压缸结构图:
2.单自由度回转运动手腕 : .
结构特点: 结构特点: 特点
机器人手部的张合是由汽缸驱动的,而手 腕的回转运动则由回转液压缸实现。
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将夹紧汽缸的外壳与摆动油缸的动片连接 在一起,当摆动液压缸中不同的油腔中进 油时,即可实现手腕不同方向的摆动。
单回转油缸驱动手腕图例:
三、手腕的分类
1.按自由度的数目分(1): .按自由度的数目分( ):
单自由度手腕: 单自由度手腕: 手腕
手腕在空间可具有三个自由度,也可以具备以下 单一功能:
单一的翻转功能:手腕的关节轴线与手臂的纵轴线共 线,常回转角度不受结构限制,可以回转360°以上。 该运动用翻转关节(R关节)实现。 单一的俯仰功能:手腕关节轴线与手臂及手的轴线相 互垂直,转角度受结构限制,通常小于360°。该运动 用折曲关节(B关节)实现。 单一的偏转功能:手腕关节轴线与手臂及手的轴线在 另一个方向上相互垂直;转角度受结构限制,通常小 于360°。该运动用折曲关节(B关节)实现。
附加运动动作分解:
轴主动
行星运动
齿轮固 定不动
4.轮系驱动的三自由度手腕: .轮系驱动的三自由度手腕:
结构特点: 结构特点: 特点
该机构为由齿轮、链轮传动实现的偏转、 俯仰和回转三个自由度运动的手腕结构。
轮系驱动三自由度手腕图例(1):
偏转
俯仰
回转
回转运动: 回转运动:
轴S旋转→齿轮副Z10/Z23、Z23/Z11→锥齿轮副Z12、Z13→锥 齿轮副Z14、Z15→手腕与锥齿轮Z15为一体→手腕实现旋转 运动
二自由度手腕图例:
BR手腕
BB手腕
RR手腕(属于单自由度)
1.按自由度的数目分(3): .按自由度的数目分( ):
三自由度手腕: 三自由度手腕: 手腕
有R关节和B关节的组合构成的三自由 度手腕可以有多种型式,实现翻转、 俯仰和偏转功能。
三自由度手腕图例:
R
BBR手腕
BRR手腕
2.按手腕的驱动方式分: .按手腕的驱动方式分:
轮系驱动三自由度手腕图例(2):
俯仰运动: 俯仰运动:
轴B旋转→齿轮副Z24/Z21,Z21/Z22→齿轮副Z20、Z16→齿轮 副Z16、Z17→齿轮副Z17、Z18→轴19旋转→手腕壳体与轴 19固联→实现手腕的俯仰运动
直线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
轮系驱动三自由度手腕图例(3):
偏转运动: 偏转运动:
轮系驱动三自由度手腕图例(5):
附加回转运动: 附加回转运动:
轴B、轴S不转而T轴回转→齿轮Z23、Z21不转→当行星架 回转时→迫使齿轮Z11 绕齿轮Z23 的过程中自转→经过Z12、 Z13、Z14、Z15实现附加回转运动
思考题: 思考题:
1、当B轴、T轴分别回转时,手腕存在哪些运动,为什么? 、 2、齿轮24、22所在的轴能否做成一体,为什么? 、 3、齿轮17作的什么运动?俯仰运动轮系属于什么轮系,试分析其运动。 、
手腕自由度图例:
腕部坐标系
手腕的偏转
手腕的俯仰
手腕的回转
二、手腕的设计要求
结构紧凑、重量轻; 结构紧凑、重量轻; 动作灵活、平稳,定位精度高; 动作灵活、平稳,定位精度高; 强度、刚度高; 强度、刚度高; 与臂部及手部的连接部位的合理连接 结构, 结构 , 传感器和驱动装置的合理布局 及安装等。 及安装等。
思考题: 思考题:
图中所示的情况,当 S轴不输入,只有B轴 输入时,腕部存在哪 些运动,为什么?
轮系驱动二自由度手腕图例(3):
附加回转运动:
轴S不转而B轴回转→锥 齿 轮 Z3 不转 → 锥 齿轮 Z3、 Z4 相啮合→迫使Z4 绕C轴 线有一个附加的自转, 即为附加回转运动。 附加回转运动在实际使 用时应予以考虑。 用时应予以考虑 。 必要 补偿。 时应加以利用或补偿。
轴S旋转→锥齿轮 副 Z1、Z2→ 锥 齿 轮 副 Z3、Z4→ 手 腕 与 锥齿轮Z4 为一体→ 手腕实现绕C轴的 旋转运动
俯仰
回转
轮系驱动二自由度手腕图例(2):
俯仰运动:
轴B旋转→锥齿轮副 Z5、Z6→ 轴 A 旋 转 → 手腕壳体7与轴A固联 →手腕实现绕A轴的 俯仰运动
轮系驱动二自由度手腕图例(4):
3.双回转油缸驱动手腕 : .
结构特点: 结构特点: 特点
采用双回转油缸驱动,一个带动手腕作 俯仰运动,另一个油缸带动手腕作回转 运动。 V-V视图表示的回转缸中动片带动回转油 缸的刚体,定片与固定中心轴联结实现 俯仰运动;L-L视图表示回转缸中动片与 回转中心轴联结,定片与油缸缸体联结 实现回转运动。
油缸1中的活塞左右移动→带动链轮2旋转→锥齿轮副 Z3/Z4→带动花键轴5、6旋转→花键轴6与行星架9连在 一起→带动行星架及手腕作偏转运动
轮系驱动三自由度手腕图例(4):
附加俯仰运动: 附加俯仰运动:
轴B、轴S不转而T轴回转→齿轮Z23、Z21不转→当行星架 回转时→迫使齿轮Z22 绕齿轮Z21 的过程中自转→经过Z20、 Z16、Z17、Z18实现附加俯仰运动
液压直接驱动BBR手腕图例:
偏转 俯仰 B
B
回转 R
远距离传动手腕图例:
偏转运动 俯仰运动
回转运动
问题能否 同时进行回转运动?
偏转 运动
动作分解:
回转运动
俯仰运动
四、典型结构
1.摆动液压缸(又称回转液压缸): .摆动液压缸(又称回转液压缸):
双回转油缸驱动手腕图例: 双回转油缸驱动手腕图例:
3.轮系驱动的二自由度BR手腕: .轮系驱动的二自由度 手腕 手腕:
结构特点: 结构特点: 特点
由轮系驱动可实现手腕回转和俯仰运动, 其中手腕的回转运动由传动轴S传递,手 腕的俯仰运动由传动轴B传递。
轮系驱动二自由度手腕图例(1):
回转运动: 回转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