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理想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理想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理想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一、交流电的产生及变化规律:1、产生:强度和方向都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交流电。

三、理想变压器的构造、作用、原理及特征构造:两组线圈(原、副线圈)绕在同一个闭合铁芯上构成变压器. 作用:在输送电能的过程中改变电压. 原理: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特征:正因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来工作的,所以变压器只能在输送交变电流的电能过程中改变交变电压.四、理想变压器的理想化条件及其规律如图1所示,在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两端加交变电压U 1后,由于电磁感应的原因,原、副线圈中都将产生感应电动势,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t n E ∆∆Φ=111,tn E ∆∆Φ=222 忽略原、副线圈内阻,有 U 1=E 1 ,U 2=E 2另外,考虑到铁心的导磁作用而且忽略漏磁,即认为在任意时刻穿过原、副线圈的磁感图1线条数都相等,于是又有 21∆Φ=∆Φ由此便可得理想变压器的电压变化规律为2121n n U U = 在此基础上再忽略变压器自身的能量损失(一般包括线圈内能量损失和铁芯内能量损失这两部分,分别俗称为“铜损”和“铁损”),有而21P P = ,111U I P = ,222U I P =于是又得理想变压器的电流变化规律为 12212211,n n I I I U I U ==由此可见:(1)理想变压器的理想化条件一般指的是:忽略原、副线圈内阻上的分压,忽略原、副线圈磁通量的差别,忽略变压器自身的能量损耗(实际上还忽略了变压器原、副线圈电路的功率因数的差别.)(2)理想变压器的规律实质上就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在上述理想条件下的新的表现形式.2、远距离送电:由于送电的导线有电阻,远距离送电时,线路上损失电能较多。

特别提醒:⑴ 2121n n U U =,即对同一变压器的任意两个线圈,都有电压和匝数成正比; (2)只有当变压器只有一个副线圈工作时,才有:12212211,n n I I I U I U == (3)P 入=P 出,即无论有几个副线圈在工作,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总等于所有输出功率之和;(4)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由输出功率决定,往往用到:R n U n I U P /2112111⎪⎪⎭⎫⎝⎛==,即在输入电压确定以后,输入功率和原线圈电压与副线圈匝数的平方成正比,与原线圈匝数的平方成反比,与副线圈电路的电阻值成反比.式中的R 表示负载电阻的阻值,而不是“负载”,“负载”表示副线圈所接的用电器的实际功率.实际上,R 越大,负载越小;R 越小,负载越大.三、典例分析例1.如图2所示,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1的理想变压器正常工作时( )图2A.原、副线圈磁通量之比为2∶1B.原、副线圈电流之比为1∶2C.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之比为1∶1D.原、副线圈磁通量变化率之比为1∶1解析: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磁通量总相等(无漏磁),A 错误D 正确;输入功率总等于输出功率,C 正确;电流与匝数满足n 1n 2=I 2I 1,故B 正确.答案:BCD例2.如图3所示,理想变压器三个线圈的匝数之比为n 1∶n 2∶n 3=10∶5∶1,其中n 1接到220 V 的交流电源上,n 2和n 3分别与电阻R 2、R 3组成闭合回路.已知通过电阻R 3的电流I 3=2 A ,电阻R 2=110 Ω,求通过电阻R 2的电流和通过原线圈的电流.解析:闭合铁芯中磁通量的变化率处处相同,对绕在同一铁芯上的线圈来说,每一匝产生的电动势相同,所以有U 1∶U 2∶U 3=n 1∶n 2∶n 3.根据功率关系P 1=P 2+P 3得U 1I 1=U 2I 2+U 3I 3, 由此可见I 1/I 2并不等于n 2/n 1.根据电压比的关系,得U 2=n 2n 1U 1=110 V ,通过R 2的电流I 2=U 2/R 2=1 A , 根据功率关系有I 1U 1=I 2U 2+I 3U 3, 且U 3=n 3n 1U 1=22 V .则有I 1=I 2U 2+I 3U 3U 1≈0.7 A答案:1 A ,0.7 A例3.如图4所示为一理想变压器,电路中的开关S 原来闭合,在原线圈输入电压不变的条件下,要提高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可采用的方法是( )A.只增加原线圈的匝数B.只增加副线圈的匝数图4图3C.只增加用电器R 1的电阻D.断开开关S解析:设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是n 1、n 2,输出电压为U ′,P 出=P 入=U ′2R 副,而U ′=n 2n 1U ,可见要提高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可以减少原线圈的匝数,增加副线圈的匝数,减小负载电阻,故只有B 正确.答案:B。

高中物理之变压器知识点

高中物理之变压器知识点

高中物理之变压器知识点理想变压器是高中物理中的一个理想模型,它指的是忽略原副线圈的电阻和各种电磁能量损失的变压器。

实际生活中,利用各种各样的变压器,可以方便的把电能输送到较远的地区,实现能量的优化配置。

在电能输送过程中,为了达到可靠、保质、经济的目的,变压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变压器理想变压器的构造、作用、原理及特征构造:两组线圈(原、副线圈)绕在同一个闭合铁芯上构成变压器。

作用:在输送电能的过程中改变电压。

原理: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

特征:正因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来工作的,所以变压器只能在输送交变电流的电能过程中改变交变电压。

理想变压器的理想化条件及其规律在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两端加交变电压U1后,由于电磁感应的原因,原、副线圈中都将产生感应电动势,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忽略原、副线圈内阻,有U1=E1,U2=E2另外,考虑到铁心的导磁作用而且忽略漏磁,即认为在任意时刻穿过原、副线圈的磁感线条数都相等,于是又有,由此便可得理想变压器的电压变化规律为。

在此基础上再忽略变压器自身的能量损失(一般包括线圈内能量损失和铁芯内能量损失这两部分,分别俗称为“铜损”和“铁损”),有P1=P2 而P1=I1U1,P2=I2U2,于是又得理想变压器的电流变化规律为由此可见:(1)理想变压器的理想化条件一般指的是:忽略原、副线圈内阻上的分压,忽略原、副线圈磁通量的差别,忽略变压器自身的能量损耗(实际上还忽略了变压器原、副线圈电路的功率因数的差别。

)(2)理想变压器的规律实质上就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在上述理想条件下的新的表现形式。

规律小结(1)熟记两个基本公式即对同一变压器的任意两个线圈,都有电压和匝数成正比。

②P入=P出,即无论有几个副线圈在工作,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总等于所有输出功率之和。

(2)原副线圈中过每匝线圈通量的变化率相等(3)原副线圈中电流变化规律一样,电流的周期频率一样(4)公式中,原线圈中U1、I1代入有效值时,副线圈对应的U2、I2也是有效值,当原线圈中U1、I1为最大值或瞬时值时,副线圈中的U2、I2也对应最大值或瞬时值(5)需要特别引起注意的是:①只有当变压器只有一个副线圈工作时,才有:②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由输出功率决定,往往用到:即在输入电压确定以后,输入功率和原线圈电压与副线圈匝数的平方成正比,与原线圈匝数的平方成反比,与副线圈电路的电阻值成反比。

高中物理之理想变压器知识点

高中物理之理想变压器知识点

高中物理之理想变压器知识点一、理想变压器的基本规律原、副线圈的电压比等于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即1. 只有一个副线圈时,即“一一对应”时,有;2. 有多个副线圈时:由P入=P出,得或原线圈的输入功率等于副线圈的输出功率,即二、各个物理量的决定关系1、由,可知U1决定U2,即原线圈两端的电压决定副线圈两端的电压;2、由,可知I2决定I1,即副线圈中的电流决定原线圈中的电流;3、由P入=P出可知,P出决定P入,即副线圈中的功率决定原线圈中的功率,且功率按需分配.三、典型问题和方法1、理想变压器基本公式的应用例1、如图1所示,L1和L2是输电线,甲是电压互感器,乙是电流互感器. 若已知甲的变压比为500:1,乙的变流比为200:1,并且已知加在电压表两端的电压为220V,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为5A,则输电线的输送功率为()A.B.C.D.分析:理想变压器是利用互感的原理工作的,只能改变交变电流的电压和电流。

且遵循如下规律: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即;当原、副线圈“一一对应”时,有解析:根据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电压比可知,输电线上的电压. 再根据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电流比可知,输电线上的电流. 由功率公式得. 故选项D正确。

2、多个副线圈的变压器问题例2、如图2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匝数n1=1000匝,副线圈有两个线圈,匝数分别为n2=500匝,n3=200匝,并分别接一个阻值为R=55Ω的电阻,在原线圈1两端接U1=220V的交流电压时,求:(1)两副线圈输出的电功率之比= ;(2)原线圈中的电流I1= A.分析:对于两个以上的副线圈的理想变压器,电压与匝数成正比是成立的,而电流与匝数成反比的规律不成立. 但在任何情况下电流关系都可以根据原线圈的输入功率等于副线圈的输出功率,即P入=P出求解。

对于理想变压器,已知n1、n2、n3以及U1可由,分别求出U2和U3. 再根据,求出。

又依据欧姆定律可求出I2和I3,最后由,可求得I1。

高中物理5.4变压器详解

高中物理5.4变压器详解

高中物理| 5.4变压器详解理想变压器是高中物理中的一个理想模型,它指的是忽略原副线圈的电阻和各种电磁能量损失的变压器。

实际生活中,利用各种各样的变压器,可以方便的把电能输送到较远的地区,实现能量的优化配置。

在电能输送过程中,为了达到可靠、保质、经济的目的,变压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变压器1理想变压器的构造、作用、原理及特征构造:两组线圈(原、副线圈)绕在同一个闭合铁芯上构成变压器。

作用:在输送电能的过程中改变电压。

原理: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

特征:正因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来工作的,所以变压器只能在输送交变电流的电能过程中改变交变电压。

2理想变压器的理想化条件及其规律在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两端加交变电压U1后,由于电磁感应的原因,原、副线圈中都将产生感应电动势,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忽略原、副线圈内阻,有U1=E1,U2=E2另外,考虑到铁心的导磁作用而且忽略漏磁,即认为在任意时刻穿过原、副线圈的磁感线条数都相等,于是又有,由此便可得理想变压器的电压变化规律为。

在此基础上再忽略变压器自身的能量损失(一般包括线圈内能量损失和铁芯内能量损失这两部分,分别俗称为“铜损”和“铁损”),有P1=P2而P1=I1U1,P2=I2U2,于是又得理想变压器的电流变化规律为由此可见:(1)理想变压器的理想化条件一般指的是:忽略原、副线圈内阻上的分压,忽略原、副线圈磁通量的差别,忽略变压器自身的能量损耗(实际上还忽略了变压器原、副线圈电路的功率因数的差别。

)(2)理想变压器的规律实质上就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在上述理想条件下的新的表现形式。

3规律小结(1)熟记两个基本公式即对同一变压器的任意两个线圈,都有电压和匝数成正比。

②P入=P出,即无论有几个副线圈在工作,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总等于所有输出功率之和。

(2)原副线圈中过每匝线圈通量的变化率相等(3)原副线圈中电流变化规律一样,电流的周期频率一样(4)公式中,原线圈中U1、I1代入有效值时,副线圈对应的U2、I2也是有效值,当原线圈中U1、I1为最大值或瞬时值时,副线圈中的U2、I2也对应最大值或瞬时值(5)需要特别引起注意的是:①只有当变压器只有一个副线圈工作时,才有:②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由输出功率决定,往往用到:即在输入电压确定以后,输入功率和原线圈电压与副线圈匝数的平方成正比,与原线圈匝数的平方成反比,与副线圈电路的电阻值成反比。

理想变压器基本关系的应用ppt课件

理想变压器基本关系的应用ppt课件

原、副线圈的电压比等于匝数比,与负 载情况、副线圈个数的多少无关
2.电流关系:
只有一个副线圈时,电流和匝数成反比; 有多个副线圈时,由输入功率和输出功
率相等确定电流关系
3.功率关系: P入=P出
4.频率关系: 原、副线圈中电流的频率相等

三、理想变压器的制约关系:
1.电压制约关系:副线圈电压U2 由原线圈电压U1和匝数比决定 2.功率制约关系: 原线圈的输入功率P1由副线圈的输出功率 P2决定 3.电流制约关系:原线圈电流 I1 由副线圈电流 I 2和匝数比决定
有多个副线圈时由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相等确定电流关系副线圈电压由原线圈电压和匝数比决原线圈的输入功率由副线圈的输出功率原线圈电流由副线圈电流和匝数比决定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当导体棒在匀强磁场中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切割磁感线时图中电流表a1ma12mama48理想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功率关系的应用
高 三 物理
解:由 U1 n1 , 得 220 1100 ,
U 2 n2
36 n2
n2 180
由I 2
P2 U2
,而
I1 I2
n2 n1
, 得I1
n2 n1
I2
n2 n1
P2 U2
180 6011 A 3A
1100 36
6
典型问题:理想变压器的动态分析问题 两种常见情况:
(1)原、副线圈匝数比不变,分析各物理量随负载电阻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进行动态分析的顺序是R→I2→P2→P1→I1.
理想变压器基本关系 的应用
芜湖市田中 王海霞
1
一、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及理想变压器模型
1.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原副线圈利用互感现象,
实现改变电压的。

理想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理想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n1
6 1100 220
30匝
I(1U 2)1设原I2线U2 圈输In3 3入U 3 电UU13流Pn12为IP121312,00由1P入 1I010P出 P得 25U51: P3匝 02202600A0.36A
8
变式训练 如图所示,在铁芯上、下分别绕有匝数n180和 0n220的0两个线 圈,上线圈两端与 u5s1i3n1 tV 4的交流电源相连,将下线圈两端接交流电 压表,则交流电压表的读数可能是( )
故变压器只有在交流电路


中工作
变压器通过闭合铁芯,利用互感现象实现了:
电能
(U1、I1)
磁场能
(变化的磁场)
电能 的转化
( U2、I2)
3
理想变压器模型:没有能量损失的变压器
1.理想变压器也是一个理想化模型。 2.因为原副线圈共用一个闭合铁芯,所以:
(1)12
(2) 1 2 (3)1 2
t t
4
A.2.0 V C.12.7 V
B.9.0 V D.144.0 V
解析:
由U n11 U n22得U2
n2U1, n1
其U 中 1521 V得 ,U24521V9.0V,
因此题中两线圈并非处于理想状态,会出现漏磁,所 以交流电压表的读数小于9.0 V,故选项A正确.
9
•小结: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互感现象
1.电压关系: U 1 n1
U 2 n2
2.电流规律
P入 P出 即 U1I1U2I2
I1 U2 n2 I2 U1 n1
10
谢谢
11
谢谢观赏!
高 三 物理
理想变压器的工作原 理
芜湖市田家炳中学 王海霞

理想变压器原理与公式总结资料讲解

理想变压器原理与公式总结资料讲解

理想变压器原理与公式总结理想变压器原理与公式总结变压器的定义:为一组交变电压、电流变成另一组交变电压、电流提供能量转换途径的器件。

理想变压器的定义:在变压器定义的基础上,去除实际的影响因素,就是理想变压器。

而影响因素有如下几点:1、没有磁漏,即通过两绕组每匝的磁通量都一样;2、两绕组中没有电阻:从而没有铜损(即忽略绕组导线中的焦耳损耗);3、铁芯中没有铁损(即忽略铁芯中的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4、原、副线圈的感抗趋于,从而空载电流趋于0。

满足这些条件的变压器就叫做理想变压器。

理想变压器的经典结构:初级线圈+闭合磁芯+次级线圈。

根据变压器经典结构图,可得知其工作的过程是:当初级线圈中通过交变的电流或电压时,闭合磁芯(铁芯)里面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使次级线圈中感应出交变电流或电压。

由上述工作过程,带出了两个疑惑:1、为什么初级线圈中通过交变的电流或电压时,会使闭合磁芯(铁芯)里面的磁通量发生变化?2为什么闭合磁芯(铁芯)里面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会使次级线圈中感应出交变电流或电压。

解决问题1:其实,上述问题1可理解为,为什么“电可以变磁”?由此,可以引入一个故事。

奥斯特实验: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的实验。

奥斯特实验内容:如果在直导线的附近,放置一枚小磁针,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磁针将发生偏转(两个磁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原理)。

这一现象由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于1820年4月通过实验首先发现。

奥斯特实验表明表明通电导线周围和永磁铁体周围一样都存在磁场。

他的实验揭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本质-----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电流是电荷定向运动产生的,所以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实质上是运动电荷产生的。

从判定电流周围磁场方向的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认识磁场的方向性及磁感线的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了解环形电流、通电螺线管磁场的磁感线,以及条形体和马蹄铁形磁体磁场的方向性。

上述实验,解释了“电生磁”的道理。

那么,再联系我们的变压器的经典结构,会发现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是一种螺线圈得一种绕法,而不是直接放一条导线就行了的呢?首先,如果一条直的金属导线通过电流,那么在导线周围的空间将产生圆形的磁场,导线中流过的电流越大,产生的磁场越强。

理想变压器与电路分析

理想变压器与电路分析

理想变压器与电路分析理想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常用的电力变换装置,它通过改变电压大小实现能量传输。

在电路分析中,理想变压器被广泛应用于电流变换、电压变换以及阻抗匹配等方面。

本文将重点探讨理想变压器的原理和在不同电路中的应用。

一、理想变压器的原理理想变压器是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设备。

它由两个线圈——一侧为输入线圈,也称为初级线圈,另一侧为输出线圈,也称为次级线圈——以及一个磁心组成。

当输入线圈中通入交流电流时,它会在磁心产生一个交变磁场,进而感应次级线圈中的电动势,并从次级线圈中提取出电能。

根据理想变压器的特性,可以推导出以下重要公式:1. 线圈匝数比公式:根据理想变压器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出电压和匝数的关系:\(\frac{V_1}{V_2} = \frac{N_1}{N_2}\)其中,\(V_1\)和\(V_2\)分别代表输入线圈和输出线圈的电压,\(N_1\)和\(N_2\)分别代表输入线圈和输出线圈的匝数。

2. 功率匹配公式:当变压器工作在理想状态下,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P_1 = P_2\)其中,\(P_1\)和\(P_2\)分别代表输入线圈和输出线圈的功率。

二、理想变压器在电路中的应用1. 电流变换理想变压器可以用来实现电流的变换。

根据线圈匝数比公式,当输入线圈的匝数大于输出线圈的匝数时,可以实现电流的升高。

反之,当输入线圈的匝数小于输出线圈的匝数时,可以实现电流的降低。

这种特性在电源适配器等电力设备中经常被使用。

2. 电压变换理想变压器可以用来实现电压的变换。

根据线圈匝数比公式,当输入线圈的匝数大于输出线圈的匝数时,可以实现电压的降低。

反之,当输入线圈的匝数小于输出线圈的匝数时,可以实现电压的升高。

这种特性在输电线路和变电站中被广泛应用。

3. 阻抗匹配理想变压器可以用来实现阻抗的匹配,即根据输入端和输出端的阻抗要求,选择适当的线圈匝数比以实现阻抗的变换。

这种应用在无线通信等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想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理想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一、理想变压器的构造、作用、原理及特征
构造:两组线圈(原、副线圈)绕在同一个闭合铁芯上构成变压器.
作用:在输送电能的过程中改变电压.
原理: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
特征:正因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来工作的,所以变压器只能在输送交变电流的电能过程中改变交变电压.
二、理想变压器的理想化条件及其规律
如图1所示,在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两端加交变电压U 1后,由于电磁感应的原因,原、副线圈中都将产生感应电动势,根据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
t n E ∆∆Φ=111,t n E ∆∆Φ=222 忽略原、副线圈内阻,有 U 1=E 1 ,U 2=E 2
另外,考虑到铁心的导磁作用而且忽略漏磁,即认为在任意时刻穿过原、副线圈的磁感线条数都相等,于是又有 21∆Φ=∆Φ
由此便可得理想变压器的电压变化规律为 2
121n n U U = 在此基础上再忽略变压器自身的能量损失(一般包括线圈内能量损失和铁芯内能量损失这两部分,分别俗称为“铜损”和“铁损”),有
而21P P = ,111U I P = ,222U I P =
于是又得理想变压器的电流变化规律为 1
2212211,n n I I I U I U == 图1
由此可见:(1)理想变压器的理想化条件一般指的是:忽略原、副线圈内阻上的分压,忽略原、副线圈磁通量的差别,忽略变压器自身的能量损耗(实际上还忽略了变压器原、副线圈电路的功率因数的差别.)
(2)理想变压器的规律实质上就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在上述理想条件下的新的表现形式.
特别提醒:
⑴ 2
121n n U U =,即对同一变压器的任意两个线圈,都有电压和匝数成正比;
(2)只有当变压器只有一个副线圈工作时,才有:1
2212211,n n I I I U I U == (3)P 入=P 出,即无论有几个副线圈在工作,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总等于所有输出功率之和;
(4)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由输出功率决定,往往用到:
R n U n I U P /2
112111⎪⎪⎭⎫ ⎝⎛==,即在输入电压确定以后,输入功率和原线圈电压与副线
圈匝数的平方成正比,与原线圈匝数的平方成反比,与副线圈电路的电阻值成反比.式中的R 表示负载电阻的阻值,而不是“负载”,“负载”表示副线圈所接的用电器的实际功率.实际上,R 越大,负载越小;R 越小,负载越大.
三、典例分析
例1.如图2所示,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1的理想变压器正常工作时( )
图2
A.原、副线圈磁通量之比为2∶1
B.原、副线圈电流之比为1∶2
C.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之比为1∶1
D.原、副线圈磁通量变化率之比为1∶1
解析: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磁通量总相等(无漏磁),A 错误D 正确;输入功率总
等于输出功率,C 正确;电流与匝数满足n 1n 2=I 2I 1
,故B 正确. 答案:BCD
例2.如图3所示,理想变压器三个线圈的匝数之比为n 1∶n 2∶n 3=10∶5∶1,其中n 1接到220 V 的交流电源上,n 2和n 3分别与电阻R 2、R 3组成闭合回路.已知通过电阻R 3的电流I 3=2 A ,电阻R 2=110 Ω,求通过电阻R 2的电流和通过原线圈的电流.
解析:闭合铁芯中磁通量的变化率处处相同,对绕在同一铁芯上的线圈来说,每一匝产生的电动势相同,所以有U 1∶U 2∶U 3=n 1∶n 2∶n 3.
根据功率关系P 1=P 2+P 3得U 1I 1=U 2I 2+U 3I 3,
由此可见I 1/I 2并不等于n 2/n 1.
根据电压比的关系,得U 2=n 2n 1
U 1=110 V , 通过R 2的电流I 2=U 2/R 2=1 A ,
根据功率关系有I 1U 1=I 2U 2+I 3U 3,
且U 3=n 3n 1
U 1=22 V . 图3
则有I 1=I 2U 2+I 3U 3U 1
≈0.7 A 答案:1 A ,0.7 A
例3.如图4所示为一理想变压器,电路中的开关S 原来闭合,在原线圈输入电压不变的条件下,要提高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只增加原线圈的匝数
B.只增加副线圈的匝数
C.只增加用电器R 1的电阻
D.断开开关S
解析:设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是n 1、n 2,输出电压为U ′,P 出=P 入=U ′2R 副
,而U ′=n 2n 1U ,可见要提高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可以减少原线圈的匝数,增加副线圈的匝数,减小负载电阻,故只有B 正确.
答案:B
图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