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查理宝典》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合集下载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通用10篇)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通用10篇)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通用10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穷查理宝典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篇1有一句很流行的话:“知道了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不禁让人怀疑到底是读书无用还是自己打开书的方式错得离谱。

今天要推荐的《穷查理宝典》是一本收集了巴菲特合伙人——查理芒格一生的思想精华和人生体验的的书,在这本书里你们可以洞见查理对“如何过上更好人生”的真知灼见,当然本书的精华也绝不止如此。

虽然查理十分低调内敛,但是查理对巴菲特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查理的思考体系深深影响了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并帮助其在投资邻域获得了前无古人的成功。

近20年来,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研究巴菲特和查理芒格的热潮,而作为巴菲特的精神导师——查理的思想价值也逐渐被人重视。

查理芒格一生阅书无数,他视富兰克林为榜样并用一生践行着“获得智慧是一种道德责任”这一人生教条,他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他通过自学的方式掌握了物理学、工程学、数学、化学、经济学、生物学、心理学等学科,并独创了“多元思维模型”和“误判心理学”两套理论体系。

十年磨一剑,查理将这两套理论融会贯通,应用在投资上,甚至人生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为让更多人了解到查理的智慧和人格,《穷查理宝典》一书的作者皮特·考夫曼收集了查理发表的最具影响力的十篇演讲及对误判心理学的分析进行汇编,于是便有了《穷查理宝典》这一书。

《穷查理宝典》中提及的十篇演讲,内容汇集了查理对人生智慧的终身思考、对投资决策的分析、对如何用跨学科思维解决问题的系统说明、对当今高校教育存在的问题的讲解、对金融大丑闻的剖析、对自创的误判心理学的解说等等,其内容涵盖范围之广、剖析之深、见解之独到,实为世间罕见。

但是通读全书,我们不难发现查理自始由终一直在强调的三个思维引导着他自己的人生轨迹。

一、逆向思维:如何才能过上痛苦的人生书中查理对如何过上更痛苦的人生提出了四点建议。

《穷查理宝典》读书有感

《穷查理宝典》读书有感

《穷查理宝典》读书有感《穷查理宝典》是一本充满智慧和启示的书籍,它汇集了查理·芒格的演讲、访谈和文章。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生活、学习和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芒格的思想强调了跨学科思维的重要性。

他主张广泛阅读各个学科的知识,将不同领域的思维模型应用于解决问题。

这种跨学科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从多个角度看待事物,打破思维的局限性。

正如他所说:“必须拥有多元的思维模型,这些模型必须来自各个不同的学科。

”这让我明白,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学习不同的学科知识,将它们融合运用,才能培养出更全面、更深刻的思维能力。

芒格还强调了好奇心的重要性。

他认为,对知识的渴望和好奇心是智慧的开端。

我们应该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不断追问“为什么”,勇于探索未知,追求真理。

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探索,我们才能不断进步,增长见识。

此外,芒格的思想还强调了准备的重要性。

他说:“比求胜的意愿更重要的是做好准备的意愿。

”这意味着我们不能仅仅有追求成功的愿望,还需要付出努力,做好充分的准备。

只有通过持续的学习和积累,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才能在机会来临时抓住它,取得成功。

芒格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关于声誉和正直的价值。

他指出,声誉和正直是最有价值的财产,而且能够在瞬间化为乌有。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要珍惜自己的声誉和正直,坚守道德底线,做一个诚实守信、值得信赖的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区分“重要的事”和“紧急的事”。

芒格的观点提醒我们,不要被紧急的事情所迷惑,而忽略了重要的事情。

我们应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那些对我们的长远目标和幸福有重要影响的事情上。

同时,芒格的思想也对我们的职业发展和人际关系有启示。

他强调了选择正确的工作和同事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选择那些我们尊敬和钦佩的人作为工作伙伴,这样可以激发我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此外,他还建议年轻人在工作中要坚守三个基本原则:不兜售自己不会购买的东西,不为不尊敬和钦佩的人工作,只跟自己喜欢的人共事。

穷查理宝典读书笔记

穷查理宝典读书笔记

穷查理宝典读书笔记最近读了《穷查理宝典》这本书,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感触颇多。

查理·芒格,这个名字可能对于一些人来说还比较陌生,但在投资界,他可是如雷贯耳的人物。

他是沃伦·巴菲特的黄金搭档,他们共同创造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传奇。

而这本书,就像是一扇窗户,让我们有机会窥探到他的智慧和思维方式。

在书中,芒格反复强调了多元思维模型的重要性。

他说,我们不能只用一种思维方式去看待世界,而应该掌握多种学科的核心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曾经的一次经历。

那是一次和朋友一起去旅游,我们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小镇。

这个小镇风景优美,但是交通却不太方便。

我们原本计划在那里待上两天,好好放松一下。

第一天,我们兴致勃勃地去参观当地的一个景点。

那是一座古老的寺庙,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历史的韵味。

我们在那里欣赏了精美的壁画,感受着岁月的沉淀。

然而,当我们准备返回住处的时候,却发现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我们用手机导航,但是信号不好,地图加载不出来。

这时候,我的朋友开始着急了,他一直在抱怨,说这地方太糟糕了,连个路都找不到。

而我,想到了芒格说的多元思维模型。

我冷静下来,开始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知识。

我想起了地理课上学过的一些关于方向的判断方法,比如通过太阳的位置来辨别东西南北。

我看了看天空,虽然有云遮挡,但还是能大致判断出太阳的方向。

然后,我又想起了在一本小说里看到的情节,主人公在迷路的时候会沿着水流的方向走,因为水通常会流向低处,最终会汇聚到有人居住的地方。

于是,我拉着朋友,沿着一条小溪的流向开始走。

一路上,我们遇到了不少困难,有荆棘丛生的小路,有陡峭的山坡。

但是,我一直坚信我们能够走出去。

走了大概一个多小时,我们终于看到了一个小村庄。

那一刻,朋友对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说:“你怎么这么厉害,居然能想到这些办法。

”我笑着说:“这得多亏了平时的积累呀,不能只靠一种方法解决问题。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多元思维模型的力量。

读《穷查理宝典》读书有感

读《穷查理宝典》读书有感

读《穷查理宝典》读书有感一、初遇二、第一次阅读当我收到这本书时,我迫不及待地开始阅读。

然而,上册书的内容让我感到有些失望。

它显得极其碎片化,读了将近一半时,我终于无法坚持,把它束之高阁了。

三、正确的打开方式后来,我有幸听到了得到王烁的《思维认知训练营》第一讲,他提到了《穷查理宝典》。

这让我意识到,这本书对于投资、认知和人生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于是,我决定重新开始阅读。

这一次,我采用了不同的阅读顺序。

我先阅读了下册的第三讲、第一讲和第二讲,然后是上册的下篇,最后才是上册的上篇。

这样的阅读顺序让我对全书有了一个总体性的轮廓,再去看分散的言论时,就不会觉得过于碎片化了。

通过这种方式,我终于没有错过查理·芒格。

四、收获我阅读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投资的需求,同时也渴望能得到站在财富顶端的智慧老人的指导。

在投资方面,芒格对当前时代对股票及其他金融衍生品的各种模型和测算不屑一顾。

他认为,最好的投资是价值投资,即寻找当前价值远低于该公司如果整体出售的价格的机会。

对于人生,芒格十分推崇阅读。

他认为,通过不断学习和进步,获得并拥有基本的、普世的智慧(多元思维模型)是非常重要的。

芒格还强调了重视基础科学的学习,包括数学、会计学、心理学以及硬科学和工程学中的思维模型。

将跨学科的思维模型运用到生活、投资等领域,就可以获得成功。

五、后记以前,我对传记文学不屑一顾,认为自传文学是“捧”。

然而,通过阅读《穷查理宝典》,我意识到自己的误解。

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成功的人往往非常热爱他们所从事的工作,通过阅读自传文学,我们可以与伟人成为朋友,获得他们成功的经验,并避免重蹈他们的失败。

最近,我阅读了斯蒂芬·金和查理的自传,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成功的人们无一不是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因为对他们来说,这是一种享受。

所以,找到自己的热爱之好是如此重要,它是获得幸福人生的唯一途径。

我非常喜欢阅读这类能给予指导的书籍,因为我经常感到迷茫。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2023 年已接近尾声,在这个特别的时刻,《穷查理宝典》这本书如挚友般陪伴着我。

尽管我对财经类书籍并不感兴趣,但一直以来,我都渴望实现财务自由,渴望找回儿时无忧无虑、不为金钱烦恼的生活。

打开这本书,截至目前,书中的观点令我深受启发,尤其是关于财富和满足感的论述。

书中明确指出,一个对财富没有兴趣、不读书的人,几乎不可能真正实现财务自由,也难以获得满足感。

这一观点让我深刻反思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常常被各种物质和欲望所驱使,而忽略了内心真正的渴望。

或许,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财富的意义,不仅仅是追求金钱的数量,更要注重财富带来的自由和满足。

书中描述的查理·芒格的投资经历让我深感敬佩。

他在看似平凡的投资过程中,运用了物理、哲学等多学科的知识,这些知识对他的为人处事和投资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让我认识到,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和知识储备对于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拓宽自己的视野,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以便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

此外,本杰明·富兰克林和西塞罗的思想也给我带来了深刻的触动。

富兰克林在《论老年》中提到,晚年的最佳保护铠甲是一段悉心度过的生活,致力于追求有益的知识、光荣的功绩和高尚的举止。

这让我明白,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应该有其价值和意义,我们应该在不断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创造美好的回忆和成就。

西塞罗的言论则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断提升自己,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晚年享受幸福的果实。

同时,书中关于生活和职场的经验也让我受益匪浅。

它告诉我,在追求事业成功的同时,不能忘记生活的本质和幸福。

我们应该在工作中寻找乐趣,在生活中保持平衡。

正如罗永浩所言,边做业务,边生活,幸福;边交朋友,边挣钱,光荣。

《穷查理宝典》这本书不仅让我对财富和成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还为我的生活和职场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它让我明白,要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追求内心的满足和幸福。

《穷查理宝典》读书笔记(13篇)

《穷查理宝典》读书笔记(13篇)

《穷查理宝典》读书笔记《穷查理宝典》读书笔记(13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书笔记吧。

那么你会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穷查理宝典》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穷查理宝典》读书笔记1查理·芒格是沃伦·巴菲特的合作伙伴,是上世纪最成功的投资人之一,拥有巨额的财富,与之相匹配的是博学多才和理性智慧。

是一个有文化底蕴的成功人士,他毫不吝啬的分享了他对生活的智慧,以及对投资的各种心得,是难能可贵的,希望对后一辈的有所启发,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了解并掌握跨学科知识的好处。

不知为何,我每次读完一本书,就有一种得亏这本书不是前几年读,也不是后几年读,因为芒格的书单,有几本我是已经读过了的,比如《自私的基因》、《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影响力》,好吧其实也就三本。

但是我对他的跨学科思维还是深有体会的,比如我掌握了健身的知识、营养的知识、市场营销的知识、管理的知识、历史的知识、时间的知识等,我看待一件事情可以采用多种视角,从而有不同的认识,这可能就是我们平时所的博学多闻的感觉吧。

这种体会,让我能感受到读书的一种乐趣,就好像缘分一样,只是此时此刻此地读到这本书,而书中的内容页刚好可以理解,能够得到运用。

我想,如果我前几年读了这本书,可能会认为这本书不咋样,因为这本书的翻译真的很蹩脚,内容真的缺乏条理,虽然芒格的智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本书其实并没有形成体系,他只是为了给世界留下一种生活中的智慧,所以,我们也不要太为难整理者了。

我认为书中最有价值的启示是芒格的心理误判21讲。

综合了影响力的互惠、对比、联想、权威、承诺和一致等心理学倾向,又加入了好几种常见的心理倾向,对我们重新认识自己的情绪、认识自我提供了很多条线索。

也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生活。

当然我忽略了书中最重要的关于投资的建议,因为我除了了解一点经济学的概念外,比如机会成本,沉没成本,对投资一无所知,也实在是没有看到这方面的知识。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4篇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4篇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穷查理宝典读后感4篇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穷查理宝典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1这个时代,但凡对财富有追求的人,一定知道沃伦?巴菲特,而查理?芒格是巴菲特的黄金搭档。

《穷查理宝典》就是一本全面介绍查理?芒格思想与伦理价值的经典。

在这本书中,芒格介绍了几个重要的投资原则:逆向思维,凡事总是反过来想;拥有良好的性格,毫不焦躁地持有看好的股票,并保持浓厚的兴趣去提高自己的能力;在自己的能力圈中做投资,并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圈;等待好的投资机会出现,一旦出现,倾全力集中投资。

这些投资原则都有巴菲特投资思想的影子,也是芒格与巴菲特成为当今投资界最佳搭档原因,正是两人的默契合作,才有了伯克希尔公司的今天。

通过阅读这本《穷查理宝典》,我感受到了超越投资的智慧,尤其是那些普世智慧。

芒格认为,投资能力的培养,绝不是靠某一个学科的专业知识所能达到的,相反,需要基本、普世的智慧。

传统的教育,哪怕是哈佛、斯坦福这些高等学府,都没有传授给学生们这种普世智慧,人们需要通过自学来获取,而最好的自学方式就是阅读。

读书在芒格眼中是非常“神圣”的一件事情,无论是在等车、用餐、开会空隙他都在读书。

正是这种阅读带来的洞察力,对芒格的投资决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本书与其说是商业投资书,不如说是人生智慧书或哲学书。

芒格与巴菲特这些优秀投资大师的智慧思想,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今投资界的众多人。

也正是在这些投资大师思想的传承下,当前做投资的中国人中已经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比如芒格的合伙人李路、高瓴资本管理公司创始人张磊、旅美独立投资人步步高总裁段永平等。

投资理念的传承与发扬,尤其是普世智慧的传播是没有种族、没有国界的。

科学家钱学森先生从美国学成后归国报效,为祖国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往事,相信这一幕在投资界必然会再现。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4篇)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4篇)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穷查理宝典读后感(4篇)读完某一作品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穷查理宝典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1读本书的原因,是因为最近十分喜欢的作家连岳,看他的文章我获益良多,并且不断自省,十分想了解对他影响巨大的书本,恰巧看到他在自己的一篇热点文章《推荐几本理财书》中推荐本书。

于是毫不犹豫的下单,拿到书后,又迫不及待的开始阅读,通过喜欢的作家或者作者荐书,是我发散阅读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早晨五点起床读到现在,我意识到这本书通篇都是重点,决定开始做读书笔记,加深自己对本书的感悟,也分享自己阅读的感悟。

在开篇查理·芒格传略里,就提到查理最开始启动自己人生第一份律师工作时,谨记祖父教导的铁律:专注于当前的任务,控制支出。

之后查理在谈到吸引客户时,也提到:“关键是把手头的事情做好……把手头的事情做好,把已经拥有的客户照顾好,其他的自然会找你。

”他创建的律师事务所成为当时美国一流商业律师事务所,也基于大家普遍认同查理的观点:带来新客户的最佳办法就是把案头的工作做好。

可见这句话对查理自己和身边人都有巨大的影响。

而且这句话听着十分耳熟,跟传扬于网络的把握当下十分相似,只是比把握当下更加具体。

回望我身边的亲人朋友及曾经的同事客户,包括我自己,我也曾经多次意识到,为什么有些人的事情能够越做越好?而有些人路越走越窄?就我曾经的猎头同事而言,至今为止都是我认为最优秀的猎头,就是贾同学,她身上有一个及其明显的特质就是专注手里的猎头单子,所有她经手的猎头单子,她都以极大的热情和精力专注完成。

服务产品不像其他产品,有明显的可看到的等级之分,特级一级等。

尤其是猎头服务,这种比较有要求的高级招聘服务,有些人马马虎虎结果可能也不错,有些人投入十二分精力把服务做到同类的五星级,也仅仅是完成任务,获取同样的业绩。

因为缺少必要的服务等级划分依据,大部分人在提供猎头服务的时候只侧重结果,至于服务过程无可把控,往往结果良好也无法给客户好的体验和收获,从而无法持续留住客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穷查理宝典》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整本书读完了,并没有找到什么股票战法,巴菲特说查理成就了更好的巴菲特,查理说没有查理,巴菲特也会一样好,大概是自己吹自己总不大好。

本书主要汇总了查理的一些演讲,评论,和简单的生活经历。

它不像富兰克林的《穷查理年鉴》,本书的作者并不是查理芒格本人,所以整体上内容难免有很多重复的地方。

尽管作者很努力得把内容整合得更系统一些,但读起来难免会有些冗长。

这种冗长有点像你读唐诗宋词,会看到很多相似的意境,甚至一样的山水,而不是我读的公众号里面的一百篇八卦都透露着相似的狗血。

我从残存的印象中找出那些最震撼的而又苦于当时找不到铅笔不能抄下来的段子,分享给你。

关于老年
以前不大喜欢看老人写的东西,总是过于保守或是对过去充满怀念,也可能是对那种生活的抗拒,直到读到下面这段话:“晚年的最佳保护铠甲是一段在它之前被悉心度过的生活,一段被用于追求有益的知识、光荣的功绩和高尚的举止的生活;过着这种生活的人从青年时代就致力于提升他自己,而且将会在晚年收获它们产生的最幸福的果实;这不仅是因为有益的知识、光荣的功绩和高尚的举止将会陪伴他终生,甚至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会因为见
证了正直的人生的良心和对过往美好功绩的回忆将会给灵魂带来无
上的安慰。


查理推崇的西塞罗的《论老年》。

读完之后,关于这个话题,我没有什么要补充的了。

关于锤子
在查理的大半生,这个世界上还没有罗永浩的锤科,所以这里是指真的锤子。

“对于拿着锤子的人来说,每个问题看起来都像一只钉子。


查理给这种病起了个名字叫“拿锤综合症”。

这是一件细思极恐的事情,这个世界的进化像达尔文或者亚当斯密的描述一样,每个领域越来越专业,适者生存。

别说经济学家对物理学家的理解了,就是经济学家自己对于自己不研究的经济问题的理解很可能知之甚少。

对整个文明来说,这是好事,每个维度都在往前飞速,而对个体来说,我们渐渐会丧失对钉子以外的问题的处理能力。

举一个栗子,既然是芒格的书,股票吧。

一个刚刚毕业的经济学博士,读过很多经典,可能也写了不少文章,甚至发表了几篇不错的论文。

他踌躇满志得走进证券交易所,翻出倒背如流的模型,甚至高深莫测的数学定理,开始计算出收益最大的股票组合。

你猜结果会怎么样?可以用反证法来猜,假设经济学和数学能让这位博士赚一大笔钱,比如20%的收益。

那是巴菲特都到不了的年均收益。

在开户几乎没有任何门槛的今天,如果可以并且我猜他们也很期待这么做,那
么经济学和数学的研究院里应该人满为患了,不对,没有人教书了。

得出矛盾,证明结束。

和买股票一样,生活中每一件事都不是你拿着锤子就能搞定的,如果搞定了,一定要看看扶着钉子的手还在不在。

关于心理学
“新思想之所以很难被接受,并不是因为它们本身太过复杂。

新思想不被接受,是因为它们与原有的旧思想不一致。

凯恩斯教授的言下之意,就是人类头脑和人类卵子的运作方式非常相似。

当一个精子进入卵子,卵子就会自动启动一种封闭机制,阻止其他精子的进入。

人类头脑强烈地趋向于与此相同的结果。


一生都在不停学习,不停思考的查理在第十一讲的时候详细讲述了学到的一些心理学的倾向,包括上面这段,“避免不一致倾向。


为什么要广泛涉猎不同的学科,为什么要不停的刷新自己的观念,因为人类太容易自以为是了。

学了一招独孤九剑就以为自己天下无敌了,没想到被龟派气功一波打飞,哪怕你第一了也只是在一个次元的一口井里。

突然想到荀老先生的一句话,就以此结尾吧。

“我曾终日卧床抱着ipad思考人生,其实不如我起床看几本书走几条路学学自己学学别人;我曾垫着一块砖偷看隔壁洗澡的姑娘,其实不如我坐电梯上58楼看得远看得多。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