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运动会竞赛编排讲解学习

合集下载

田径竞赛的编排_大学体育_[共4页]

田径竞赛的编排_大学体育_[共4页]

二、田径竞赛的编排
1.编排准备工作 田径竞赛编排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审校报名表,编排运动员名单和比赛号,统计各项目参 赛人数、兼项人数、各代表队参加人数,选聘仲裁及裁判人员,编制竞赛相关表格(见表 5-1、 表 5-2、表 5-3、表 5-4、表 5-5)等。
表 5-1
田径运动会报名表
单位
组别
领队
教练
填表人: 6
表 5-3
女子运动员兼项统计表
项目 人数 项目
100 米
……
跳远
100 米

……

7
8
……
35
填表日期
运动员号码
姓名
出生年月
100 米
200 米
……
跳远
跳高
…… 备注
每项参加人数
说明:运动员号码由大会统一填写;参加项目以“√”表示。
联系人:
表 5-2
径赛检录表和终点记录表
男、女子组



组第
组取

道次
1
2
3
4
5
号码Biblioteka 姓名单位名次
成绩
备注
记录员: 检录长: 终点裁判长: 计时长: 竞赛裁判长: 年 月 日
第二节 体育竞赛的组织编排
阶段、时间、工作内容、要求、进度、负责人等。运动会的各项工作应按照计划流程有条不紊 地推进。
(5)落实赛前工作。主要包括:组织裁判实习、检查场地器材、确保后勤服务等工作。 2.赛中管理工作 竞赛期间,组织与管理工作较为繁重:开幕式、闭幕式的安排,比赛时间的把握,赛场秩 序的控制,突发事件的处理,竞赛成绩的公布,裁判队伍的管理,颁奖仪式的设计等,其成效 直接影响着赛事的顺利进行。 3.赛后汇总工作 竞赛结束后,组织工作的主要任务有:编印、发放成绩册,财务结算,赛后总结,将相关 文件、资料整理归档等。

田径运动竞赛编排

田径运动竞赛编排

一、编排前的准备工作
比赛的编排工作大部分均要在比赛前完 成。它是一项重要的组织工作,又是一项 复杂而细致的专业技术工作。编排前的准 备工作,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准备 (二)编排前应掌握的情况 (三)物质准备
(一)思想准备
充分的思想准备是做好编排工作的首要条 件,首先要明确运动会的目的意义,要有 吃苦、受累的思想准备,对于复杂的编排工 作,要有必胜的信念,要敢于迎接困难, 战胜困难做好编排工作。
(3)径赛项目的赛次安排,田赛项目是否 举行及格赛等,均要根据竞赛规程的规定 来确定 2· 遵循有利于创优成绩,提高运动技术 水平的原则。 (1)比赛是运动员之间的全面较量,人体 在二天之内的承受负荷是有限的,竞赛日 程的编排应特别注意运动员所承受的运动 负荷量是否合理。一般来讲,比赛层次越 低,运动员的负荷量相应降低。
5· 编排的技巧性
编排的技巧性高,就会使比赛有活力、有生机。 (1)编排时,最好将精彩的项目或决赛的项目分 开安排在开幕式或观众较多的单元里,活跃场上 的气氛。 (2)将男、女,青少年甲组、乙组合理安排,短 距离跑与长距离跑,跨栏跑,单项与全能,高度 与远度,长投与短投等交替安排,使比赛场上始 终保持活跃的气氛,体现田径运动会的特点。
(二)编排竞赛日程的注意事项
确定主编人选,该人选应具有全面、科 学的思维能力,有丰富的经验,而且是对工 作精益求精的专业技术人员。 日程编排应实行主编责任制,即由主编 拿出日程方案,通过集体讨论提出不足之处, 再由主编去通盘考虑,权衡得失利弊,处理 好矛盾,最后定案。
竞赛日程的编排工作程序
1、准备阶段 (1)熟悉编排原则,明确前提。 (2)掌握竞赛规程的内容和要点。 (3)编制 "竞赛项目、赛次计划表"。 (4)准备径赛项目、赛次的明细卡、组别、项 目、赛次、人数、分组数及需用时间,不同组别 的卡片,用不同颜色加以区分;同一项目的不同 赛次应以不同符号表示。 (5)核实校对,用明细卡与赛次计划表逐一核 对,做到不缺项,不差赛次。

田径运动竞赛组织与编排ppt课件

田径运动竞赛组织与编排ppt课件
b、田赛项目:按次序册排定的顺序,把运动员的号码、姓名、 单位分别填入“田赛高度成绩记录表”和“田赛远度记入表”。
径赛检入表和田赛检入表填好后逐项核对和清点,并按天或单元 整理好,于赛前交给有关裁判。
3、编排比赛次序册
1)估计比赛时间
a、计算全部比赛时间 = 天数*每天比赛的时数—开幕式—闭幕式— 其他非比赛占用的时间
2、统计工作 1)统计各单位参加人数。 2)统计各项目参加的人数。 3)统计兼项情况。 3、编排运动员单位、姓名、号码对照表。 1)单位编号:按报名顺序或大会指定的顺序排。 2)运动员号码:按先男后女,不同组别则先成年后少年,
先甲组后乙组,每组再按先男后女排 3)校运会的编号可与年级、班级对应,号码以四位数组成,
② 分组的方法
a、有报名成绩 一般采用蛇行法:按成绩优劣由 上而下,再由下而上依次分排。例如:100米24人 分三组
1 6 7 12 13 18 19 24 第一组
2 5 8 11 14 17 20 23 第二组
3 4 9 10 15 16 21 22 第三组
b、无报名成绩 可采用将运动员(或号码)按单位依次上下分排,再 按斜线通过号码的方法分组。 例如:100米每单位报三人,则
各单位号码 分组 初一 初一 初一 初一 初一 初一
(1) (2) (3) (4) (5) (6)
第一组 1101 1201 1301 1401 1501 1601
第二组 1102 1202 1302 1402 1502 1602
第三组 1103 1203 1303 五 六 七 八 号码:006 097 117 146 204 315 503 704 姓名 单位 b、田赛分组表示例(略)
2)填写各项比赛表格,一般在次序册印发后由编排人员填写。

田径次序册编排

田径次序册编排

第一节田径运动竞赛的组织工作一、学校举办田径运动会的意义和要求竞赛是体育运动的特点之一。

在学校中,通过举办田径运动会,能够推动全校田径运动的开展,吸引广大的学生积极参加到田径运动的活动中来;能够检阅学生参加田径运动锻炼和训练的效果,促使田径运动的普及和提高;能够丰富学校的课余生活,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振奋精神,加强团结,使学校教育朝气蓬勃,奋发向上。

举办学校运动会,属于群众体育比赛的性质,其要求如下:第一、学校举办田径运动会要有学校自身的特点,要坚持以“团结、奋进、文明、育人”为宗旨。

第二、在制定运动会方案和竞赛规程时,应考虑吸收更多的学生参加比赛,让他们在运动会中当运动员,而不是当观众。

第三、在项目设置上,要从学校和广大学生体质和体育水平的实际情况出发,把一些《体育教学大纲》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规定的项目做为主要比赛项目。

另外,也可设置一些集体项目和表演项目。

第四、在分组上,要尽量考虑学生年龄和身体发育情况的差异,中学举行运动会时,最好按年级分组进行比赛。

第五、在比赛规则上,也应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适当降低比赛规则的要求,制定符号学生实际并能调动学生参加比赛积极性的规则。

第六、学校运动会的时间,一般以一天到一天半为宜,以使运动会起到积极性休息的作用,不应给学生造成过度疲劳。

总之,学校举办运动会应有学校自身的特点,要使运动会开得简朴、隆重,有节日气氛,使学生兴高采烈,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学校田径运动会的筹备工作学校举办筹备田径运动会,应在主管体育工作的校长领导下,成立一个领导小组,负责领导运动会的筹备工作。

领导小组由校长办公室、教务处、总务处、体育组、共青团或少先队等单位负责人参加,讨论决定运动会的组织方案、竞赛规程、组织机构等。

(一)组织方案组织方案由运动会筹备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它是筹备召开运动会工作的依据。

组织方案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运动会的名称和目的任务根据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和其他特殊要求来制定。

田径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编排课件

田径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编排课件

(三)运动会比赛期间的编排记录公 告工作
1、 要做到准确、及时。 2、比赛期间,编排记录工作收到成绩
单后,应立即核对排出下一赛次的分组, 并一式五份分别送检录、宣告、张贴、 留底等。 3、决赛后将结果填入总分、总成绩表 并核对。 4、及时整理每天的成绩资料等。
(四)运动会结束后的工作
运动会结束后,要整理好运动 成绩和记录等资料,有条件和 有必要时编印成绩册。清理好 场地、器材和各种用具。做好 运动会工作总结。
告工作 (四)运动会结束后的工作
(一)运动会召开前的工作
1、召开领队、教练员会议 2、组织裁判员学习 3、准备场地器材 4、布置好会场
(二)运动会进行中的工作
1、组织好入场和开幕式。 2、根据比赛要求,做好场地布置及器材供应和回收工
作。 3、编排和记录公告组要登记好比赛成绩,及时公布径
2、分组的方法
主要有斜线连接法 蛇形排法。

1)主要有斜线连接法
2)蛇形排法
按成绩排号
2)田赛项目
田赛项目比赛一般不分组,运动员应 按大会抽签排定的顺序参加比赛,人 数过多时可在正式比赛前举行及格赛。 基层举办的运动会如不举行及格赛, 正式比赛时也可分组,但要在条件基 本相同的场地上比赛。
同一组内。 ③如按名次录取下一赛次参赛运动员①,分组时应将成绩较好的运动员
分别编在各组之内;如按成绩录取下一赛次参赛运动员,分组时则应将 成绩较好的运动员编在一组。 ④如果没有报名成绩,一般按各单位报名表的先后顺序排列,然后用 “斜线通过法”分组。 ⑤如有全能项目比赛,其径赛项目分组时,每组最好为5人或5人以上, 一般不少于3人。全能最后一个径赛项目的分组,应将前面比赛各项累 积分较好的运动员编在一组。 (2)不分道跑项目的分组:不分道跑的中长跑项目一般不分组。若人数多 必须分组时,应注意把成绩好的运动员集中在一组。

田径编排工作详细解读

田径编排工作详细解读

田径运动会的编排和记录田径运动会的编排和记录公告工作是大会全面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它关系到竞赛工作的顺利进行,运动员有准备的参加比赛和裁判,工作人员有秩序进行工作。

其主要任务是:在竞赛开始前编排秩序册,准备比赛用的各种表格。

竞赛中及时公布比赛成绩,临场编排复、决赛秩序。

竞赛结束后统计和整理成绩记录,编印大会成绩册。

第一节赛前准备和分组编排工作一、比赛前的准备工作(一)学习竞赛规程和田径规则规程和规则是运动会的法规性文件,是竞赛工作的指南,编排和记录工作人员必须学习、熟悉它,而且对规程和规则的具体要求以及各种规定有全面、准确的理解,并了解以下情况:(1)运动会的期限,举行的天数,每天的作息时间,开幕式和闭幕式(包括表演)所需的时间等。

(2)参赛单位、组别、项目等。

(3)参加办法:每单位限报几人,每人限报几项。

(4)奖励及计分办法。

(5)场地器材情况:了解直道、弯道分道数。

跳跃、投掷场地数量,器材设备条件。

(6)裁判员人数和裁判员水平等情况。

(二)准备有关用具,绘印各种比赛表格(见后叙各表格)(三)按竞赛规程审查报名单根据规程的规定,审查报名单有无错误,如有错误要及时解决。

(四)编排运动员姓名、号码对照表(1)单位编号:可按报名先后秩序排定,或按大会指定顺序编号排列。

(2)编排运动员号码(五)统计各项目的运动员人数(六)填写卡片根据报名单把参加各径赛项目的运动员、姓名、单位、号码和报名成绩等,填写在“径赛成绩记录卡片”上,卡片填完经核对后按项目归类,以备编排径赛时用。

二、各项竞赛分组的编排方法(一)竞赛分组的编排原则和方法1.径赛(1)编排组只负责分组,各赛次的道次分配在裁判长监督下由检录处组织运动员抽签排定。

(2)应根据各个项目的参加人数、赛次和各赛次录取的名额,直道和弯道分道数以及裁判员的情况等,拟定出“径赛分组计划表”(3)分组时,每组人数尽量均等,不应相差太大。

同一单位的运动员尽量避免排在同一组里,尤其是预赛更应注意这一点。

编排田径运动会竞赛日程的步骤和流程

编排田径运动会竞赛日程的步骤和流程

编排田径运动会竞赛日程的步骤和流程步骤一:确定竞赛项目首先,组织者需要确定参赛项目,包括田径中的各个项目,如短跑、长跑、跳远、跳高、铅球、标枪等。

根据参赛人数和时间限制,确定参赛人员的数量和时间分配。

步骤二:制定时间表根据竞赛项目数量和参赛人数,制定出一个细致的时间表。

时间表需要包含每个项目的开始时间、持续时间、休息时间等。

为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需要合理安排每个项目的时间,避免出现时间冲突。

步骤三:分组根据参赛人员的水平和人数,将他们分组。

分组的目的是确保同一组内的选手水平相当,在比赛中有公正的竞争。

一般情况下,每组的人数应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既不至于过少导致比赛时间过长,也不至于过多导致比赛混乱。

步骤四:审核日程在确定好时间表和分组后,组织者需要再次审核日程。

这一步是为了确保日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项目之间要有适当的休息时间,以充分为参赛选手准备和恢复体力。

步骤五:与参赛队确认在日程确定后,组织者需要与参赛队确认日程。

在确认的过程中,需要注明每个队伍参赛的项目和时间。

确保每个参赛队与日程一致,并及时提醒他们相关事宜。

同时,还要为参赛队提供详细的比赛规则和相关说明,以便参赛选手能够准确了解比赛流程。

步骤六:制作赛程表根据确定的日程,制作赛程表,并在比赛现场进行布置。

赛程表需要详细标明每个项目的开始时间和地点,以及参赛选手的名字和所属队伍。

赛程表的制作应简洁明了,易于辨识和查找。

步骤七:进行现场调整在比赛当天,组织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现场调整。

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可控因素,如天气、运动员伤病等,需要对日程进行及时调整,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

同时还要加强与裁判员和工作人员的沟通,确保他们了解日程并按规定进行工作。

步骤八:总结在比赛结束后,组织者需要对比赛日程进行总结。

回顾比赛中的不足之处和问题,以便在下次比赛中进行改进。

同时也要对比赛顺利进行的部分加以肯定,作为后续工作的参考。

以上就是编排田径运动会竞赛日程的步骤和流程。

学校田径运动会编排流程和注意事项

学校田径运动会编排流程和注意事项

田径运动会编排流程和注意事项第一:整理运动会报名人数,各个项目的报名人数和姓名及参赛单位。

第二:编写比赛程序和运动会的竞赛规程、运动会的活动日程表。

第三:统一编排参赛单位的运动员号码(注明:这样做能节省时间和减少很多的错误)。

第四:编写竞赛日程表一定要计算好径赛各项目用的时间,还有项目与项目之间的时间。

然后就用卡片棋子的方法把各个项目串联起来。

一定要按照竞赛日程的编排原则。

1 .竞赛日程的编排原则( 1 )竞赛日程的编排原则:全能项目以及径赛和个赛次之间,要保证有最短间隔休息时间。

比赛的最短间隔时间为: 200 米及 200 米以下各项为 45 分钟; 200 米以上至 1000 米的项目为 90 分钟; 1000 米以上的项目不在同一天。

( 2 )全能各单项间休息 30 分钟,以最后一人结束比赛到下一项比赛第一人开始计算时间。

按兼项的一般规律,尽量把相关项目分开编排,以减少兼项冲突,如100 米与 200 米、 4 * 100 米接力、跳远; 800 米与 1500 ; 5000 米与 10000 米;跳远与三级跳远;铅球与铁饼等。

( 3 )对性质相近的项目要注意先后顺序。

例如,一般先 100 米,后 200 米;先5000 米,后 10000 米;先跳远,后三级跳远。

( 4 )在时间允许情况下,尽量照顾到兼项之间的时间间隔。

及格赛后间隔一天在进行正式比赛。

( 5 )不同组别的同一田赛项目,一般不连续安排在同一单元内进行。

而不同组别的同一径赛项目,最好衔接进行,如男子 100 米和女子 100 米等。

短距离径赛项目赛次如果少,最好安排一天结束。

( 6 )跨栏项目一般应安排在各单元的第一项,还可安排在长距离跑、竞走之后进行。

( 7 )决赛时预计能破纪录的项目,可分配到各个比赛单元。

( 8 )同一时间不要排两个田赛长投项目。

( 9 )撑杆跳高要考虑阳光的照射方向刚和比赛时间较长,最好安排在上午早些时候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根据已经统计好的参赛人数、跑道的分道数以及比赛时间是否 充裕等情况,拟定“径赛分组计划表”(表5-3)。然后根据此表 进行分组。
②分组时尽量使每组的人数大致相等。同一单位的运动员尽 量避免分入同一组内。
③有报名成绩时,如按名次录取下一赛次参赛运动员,分组 时应将成绩绩较好的运动员分别编在各组之内;如按成绩录取 下一赛次参赛运动员,分组时则应将成绩较好的运动员编在一 组。
9.其他事项
包括号码布的要求、召开领队会议的时间及其他未尽事 宜。学校举办田径运动会的竞赛规程,要根据学校的实际 情况而定。
(三)组织机构
田径运动会的组织与进行,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 为统一管理,必须建立组织机构。机构的构成和规模根据 实际需要而定。学校筹备和举办田径运动会,通常在领导 小组领导下,设立3个组开展工作。
5. 参加比赛办法
对参加多少人(男、女),每人可报几项,每项限报几人, 集体比赛(几人接力跑项目)的参加办法以及参加者的资 格规定等。
6.报名办法 (电子文档及书面报名表)
7.记分及奖励办法。(单项前八名按97654321计分)
8.比赛规则
说明采用中国田径协会审定的某年田径竞赛规则和根据 实际情况自己制定的补充规则等。
为了编好秩序册,编排和记录公告组成员在编排前必须认真学习竞 赛规程和比赛规则,了解运动会的期限和每一个单元(上午、下午) 可安排的比赛时间、比赛的组别和项目、参加办法、记分和奖励办 法、场地器材条件以及裁判员人数和水平等情况,然后进行编排。 编排的步骤与方法如下:
(一)审查报名单
按照竞赛规程规定的参加办法,对各单位的报名 单进行审查具体见表5--1,如发现报名人数和项目 超出限额,应立即与有关单位联系,及时解决。
(二)竞赛规程
竞赛规程是开展竞赛工作的依据,学校(基层)田径运动会的竞赛规 程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运动会的名称、目的、任务和主办单位 2.比赛日期和地点 3.参加单位和组别(班级/年级 ) 4.比赛项目 比赛项目要根据运动会的性质、规模 、参加组别、运动员水平拟定,对有
关比赛器材的规格应具体写明。基层单位(学校)举办田径运动会,在比 赛项目一定要具有群众性和广泛性。
④如果没有报名成绩,一般按各单位报名表的先后顺序排列, 然后用“斜线通过法”分组(表5-4,表5-5)。
(四)编排各竞赛项目分组
2.田赛项目
田赛项目比赛一般不分组,运动员应按大会抽签排定的 顺序参加比赛。人数过多时可在正式比赛前举行及格赛。
远度项目先进行前3次的试跳或试掷,然后选出成绩好的 8人再进行后 3次试跳或试掷。高度项目分组比赛时,每次升 高的高度应相等,在同一高度淘汰相当人数后,再合并比赛。
田径运动会的组织与编排
学习目标
1.熟悉基层单位(学校)召开小型田径运动会的筹 备和组织工作。
2.能够制定田径运动会竞赛规程,掌握编排田径运 动竞赛日程的规律与方法。
3.掌握田径运动竞赛的主要规则和裁判方法。
4,通过本节学习,初步具备小型田径运动会的组织 和裁判工作能力。
第一节 田径运动竞赛的组织工作
工作部门的工作人员名额等内容。(注意调动其他非体育工作者)
4.运动会的日期和地点 学校运动会通常放在一个学期的中间举行为宜。
5.运动会的经费预算 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一般包括:会场布置、场地修建、比赛器材、 裁判用具、宣传、奖品、印刷、文具、医药等费用。
6.工作步骤 主要说明运动会的筹备工作分哪几个阶段进行,各阶段主要工作 安排等。
(一)组织方案
由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通常包括:
1.运动会名称和目的、任务 根据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和其他特殊要求来确定。
2.运动会的规模
主要包括参加单位、参加人数(运动员、裁判员、工作人员)、 竞赛组别和竞赛项目等内容。
3.运动会的组织机构 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包括机构构成部门、各工作部门负责人、各
(二)编排运动员姓名、号码对照表 运动员姓名、号码对照表的格式如下:
(三)统计各项目参加比赛人数
统计参加各项目比赛人数和集体项目队数,为分组和编排工 作做好准备,然后填人“各项参加比赛人数统计表”(表52)。
(四)编排各竞赛项目分组
1、径赛项目
(1)、分道跑和部分分道跑项目的分组:在短距离跑、4X100m 接力跑、跨栏跑等分道跑项目以及800m和4X400m等部分分道跑中, 如果组数超过分道数,必须分组,分组注意以下几点:
l 、宣传组
负责宣传教育、会场布置、开幕式和闭幕式的组织以及奖状、奖品 的发放等
2及竞赛裁判等工作。
3、后勤组
负责场地与器材准备、奖品的购置、赛会饮水供给和医务人员配备 等工作
三、田径运动会秩序册的编排
田径运动会秩序册的编排,是成功举办运动会的关键。 科学合理的比赛秩序,有利于参赛学生公平竞争;有利于 参赛学生运动能力的发挥,有利于参赛学生积极休息和保 证身心健康;有利于场地器材的布置及大会裁判工作有条 不紊地进行。
第四,学校运动会的时间,一般以两天到三天为宜,以使运动会起到 积极性休息的作用,不应给学生的身心造成过度疲劳。
……
二、学校田径运动会的筹备组织工作
学校筹备举办田径运动会,应该在主管体育工作的校长领导下, 成立领导小组,负责运动会的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可以由校长办 公室、教务处、体育组等单位负责人参加,讨论决定运动会的组 织方案、竞赛规程、组织机构等,开展运动会的筹备工作。
(五)编排竞赛日程
竞赛日程是运动会一切项目比赛时间的依据,它直 接影响整个比赛的展开、运动员水平的发挥和赛场的 气氛。
1.编排竞赛日程应注意的事项
一、 学校举办田径运动会的要求
学校举办田径运动会,属于群众比赛的性质,通常有以下要 求:
第一,在制定运动会方案和竞赛规程时,应考虑吸收更多的 学生参加比赛,让他们在运动会中当运动员而不是当观众。
第二,在分组上,要尽量考虑学生年龄和身体发育的差异。 中学举办田径运动会时,最好按年级分组进行比赛。
第三,在比赛规则的执行上也应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适当降低 规则要求。例如:短跑比赛的起跑不一定作使用起跑器;跳远的起跳板可 适当加宽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