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疾病论文

合集下载

水产养殖动物常见疾病药物防治措施研究

水产养殖动物常见疾病药物防治措施研究

水产养殖动物常见疾病药物防治措施研究水产养殖是一种重要的水产养殖方式,它利用水域资源进行养殖,可以提供人类所需的鱼类、虾类等水产品。

水产养殖在生产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种疾病的侵害,这些疾病不仅会影响养殖动物的生长发育,还会导致养殖业的损失。

为了有效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的疾病,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药物防治措施。

本文将就水产养殖动物常见疾病及其药物防治措施进行研究。

一、水产养殖动物常见疾病1.细菌性疾病细菌性疾病是水产养殖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包括细菌性热病、细菌性败血症等。

细菌性疾病的症状表现为呼吸急促、浑身无力、食欲不振等。

这些疾病会导致养殖动物的死亡率增加,严重影响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3.寄生虫性疾病寄生虫性疾病主要包括鱼体内寄生蠕虫、外寄生虫等,这些寄生虫会在养殖动物体内寄生,导致养殖动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以上述疾病为例,接下来我们将就水产养殖动物常见疾病的药物防治措施进行研究。

二、药物防治措施1.抗生素类药物抗生素类药物是目前水产养殖中常用的治疗细菌性疾病的药物,常见的抗生素包括土霉素、氯霉素等。

这些抗生素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减轻养殖动物受到的细菌性感染。

2.抗真菌药物对于真菌性疾病,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包括甲硝唑、氢氧化氧化碘等。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清除养殖动物体表和鳃部的真菌,预防和治疗真菌性疾病。

3.抗寄生虫药物针对寄生虫性疾病,常见的抗寄生虫药物包括氯硝西林、阿维菌素等。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清除养殖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减少寄生虫对养殖动物的危害。

三、药物使用注意事项1.药物浓度在使用药物进行防治时,需要根据养殖动物的种类、体重等因素来确定药物的浓度,避免因浓度过高或过低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2.用药周期在使用药物进行防治时,需要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养殖动物的耐药性来确定用药周期,避免疾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

3.药物残留在使用药物进行防治时,需要严格遵守药物使用的指导书,避免因药物残留而导致水产产品的安全性问题。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疾病的防治与控制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疾病的防治与控制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疾病的防治与控制水产养殖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但由于环境因素、水质问题、病原微生物的侵袭等多种原因,养殖疾病成为水产养殖中面临的一大挑战。

为了维护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必须重视养殖疾病的防治与控制。

本文将就水产养殖中常见的养殖疾病,以及相应的防治和控制方法进行讨论。

一、常见养殖疾病及其病原微生物1. 肠胃炎肠胃炎是水产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之一。

其主要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细菌性肠胃炎主要由革兰氏阴性菌引起,如弧菌、副溶血弧菌等。

病毒性肠胃炎则由诸如鱼禽传不同型冠状病毒等病毒引起。

寄生虫性肠胃炎主要由鞭毛虫、纤毛虫等寄生虫引起。

2. 呼吸道疾病呼吸道疾病是水产养殖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广泛感染于鱼类、虾类等水产动物中。

其主要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寄生虫和真菌等。

细菌性呼吸道感染主要由革兰氏阴性菌引起,如嗜肺兔气单胞菌、鲍鱼病菌等。

寄生虫性呼吸道感染主要包括鳃虱和麻醉虫的感染。

真菌性呼吸道感染则由霉菌等真菌引起。

3. 皮肤疾病皮肤疾病在水产养殖中十分常见,其主要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寄生虫和真菌等。

细菌性皮肤病主要由革兰氏阴性菌引起,如弧菌和副溶血弧菌等。

寄生虫性皮肤病则由水母和鱼虱的感染引起。

真菌性皮肤病则主要由霉菌引起。

二、防治与控制方法1. 环境管理水质是水产养殖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合理管理养殖环境对于防治和控制养殖疾病至关重要。

首先,需要保持养殖水体的清洁。

定期对养殖场地进行清理和消毒,预防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传播。

其次,控制养殖密度,避免过度放养,以减少鱼类之间的竞争和压力。

此外,定期检测和监控水质,保持水体中的氧气含量和水温,为养殖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2. 健康养殖健康养殖是预防和控制养殖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首先,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进行养殖,提高养殖动物的抵抗力。

其次,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合理饲养管理,提供充足的营养,饲喂适量的饲料,避免饲料残渣及过多的废料对水质的污染。

我国水产养殖病害问题研究

我国水产养殖病害问题研究

我国水产养殖病害问题研究[摘要]近二十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高速发展,但是随着高密度、工厂化、集约化养殖模式的建立及推广,水产养殖病害问题也日趋严重,因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病害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瓶预。

文章阐述了当前我国水产养殖病害发生的总体情况、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以及防治病害的主要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水产养殖;病害;对策0引言长期以来。

我国水产养殖生产经营者多以追求产量和近期经济效益为目标,养殖密度过高,加上保护养殖环境意识淡薄,养殖病害呈逐年加重之势,随之而来的是药物滥用现象较为普遍,以至于水域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水产品质量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研究解决水产养殖病害防治难题已经成为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

1我国水产养殖病害发生总体情况1.1全国水产养殖病害种类及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据对我国30个省(市、区)74个养殖品种全年病害测报显示,2004年我国监测到的水产养殖病害有126种,病害损失151亿元,其中鱼类损失占54.8%(83亿元),甲壳类27.5%(41.63亿元),贝类15.8%(2 3.9 2亿元)。

1.2我国水产养殖病害发生的主要特点及趋势(1)发病品种多:病害测报资料显示,我国主要水产养殖品种都有不同程度的病害发生,几乎所有观察到的水产养殖和野生鱼、虾,蟹、贝、鳖类均有病害发生。

(2)疾病种类较多;监测结果表明有126种病害,其中病毒性疾病17种,细菌性疾病61种,真菌性疾病4种,寄生虫疾病28种,藻类性疾病6种,其它病害3种,不明病因的疾病有9种,较前几年的发病种类有所增加。

(3)综合发病呈普遍趋势:连续五年的全国水产养:埴病害监测结果表明,水生动物病害已由单一病原向多病原综合发病演化,并与目前的养殖方式、养殖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4)疾病发病时间长,涉及面广:水生动物疾病发病时间由传统的春夏或夏秋两季发病高峰逐步向全年发病过渡,发病区域几乎涵盖所有养殖水域。

水产动物疾病学论文

水产动物疾病学论文

西南大学《水产动物疾病学》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水产动物疾病的诊断与预防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专业:软件工程年级: 09级编号: 24 号学号: ****************名:***成绩:二零一一年五月一日水产动物疾病的诊断与预防吴胜男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重庆400715摘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养殖水生生物,同时人们又纠结与水产动物的疾病,所以水产动物疾病学应运而生。

本文列举了几种常见的疾病的判断特征和防治方法。

关键词:水产动物疾病诊治预防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起人们的日常娱乐来,许多水族馆应运而生,还有因为人们对海鲜的需求,许多人开始养殖水产动物。

但是在养殖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因此水产动物疾病学产生了。

本文以鱼类为例,列举了十种常见的疾病。

1.鱼水蛭。

【本病特点】受侵害的鱼非常不安,在硬物体上摩擦,试图除掉寄生虫。

仔细检查,显露出蠕虫状的水蛭,到少达到30毫米长,粘在鱼身上。

【防治方法】3%的盐溶液通常可有效地除掉水蛭。

把浸泡时没有掉下去水蛭拉下来。

但是为避免对鱼造成不适当的伤害,用盐水治疗之前不要拔除水蛭。

有些水族箱抗甲壳纲寄生虫处理剂能有效除掉水蛭。

为清洁池塘,可以试着在水中的一只玻璃罐里悬挂一块生肉,以吸引水蛭。

然而,这是很费用的做法。

有时可以使用敌百虫(0.25毫克-0.4毫克/升,连续洗浴7-10天)。

2.、鱼虱。

【本病特点】鱼虱是盘状寄生虫,直径在8-12毫米之间,有各种颜色,从浅绿色到褐色都有。

可以看到它们贴在鱼体上和鳍上。

【防治方法】可以用镊子除掉鱼虱。

如果有必要,用漆刷蘸浓盐水轻擦,或者用盐水浸泡,有助于除掉它们。

替代的方法是在水里加入新型水族箱抗甲壳纲处理剂。

敌百虫有效,但要依照规定使用。

3.鱼痘疱病/鲤痘疱病【本病特点】发生这种疾病时鱼体出现小的、乳白色斑点,表面滑腻,可能有黑色素沉积的条纹,在皮肤上突起1-2毫米,并且逐渐增大。

斑点可能合并起来,使大面积的皮肤受到侵害。

水产养殖病害及药物控制现状分析论文

水产养殖病害及药物控制现状分析论文

水产养殖病害及药物控制现状分析^p 论文水产养殖病害及药物控制现状分析^p 论文我国拥有丰富的水产资,水产养殖业是我国经济进步和民生开展的重要组成局部。

随着水产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开展,与水产养殖病害有关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化,相关的病害防御措施,例如药物控制等也在逐步規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

本文将就甘肃省陇南市水产养殖的根本概况,结合我县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的现状与开展,讨论水产养殖的常见病害,及药物控制技术。

以期为水产养殖业病害预防和治理提供借鉴。

一、水产养殖根本概况近年来,政府为鼓励和推动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开展,制定了各种优惠政策,各地的水产养殖业开展持续走好,成效显著。

然而,水产养殖业的持续良好开展,既要基于天然的地形地貌,适宜的、丰富的自然资,又要有一定的水产养殖技术支撑。

其中,约束和阻碍水产养殖业开展的一项因素就是水产养殖中的病害。

因此,要保持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快速增长,就要做好水产养殖病害的防治工作。

二、我国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的现状与开展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飞速开展,水产养殖病害问题也逐渐凸显,当前病害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国水产养殖业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据统计,我国全国每年水产养殖业病害发生率可达50%,损失近20%。

1.当前,我国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技术在逐步开展和深化,然而尚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达在如下几个方面:〔1〕水产养殖病害防治观念落后,“轻预防,重治疗”。

这一问题主要表达在水产养殖者对病害的认识不到位,没有系统学习并掌握水产养殖知识和技术,对水产养殖的病害防治没有预防意识,仅仅依靠病害的治疗。

这一方面,会影响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会造成国家自然水体资的污染。

〔2〕对病害的诊断才能薄弱。

医病要对症下药,因此,做好水产养殖病害防治工作就要具备良好的病害诊断才能。

然而,目前我国很多水产养殖户并没有科学的病害诊断知识,仅凭经历行事,极易导致病害的反复发生,为水产养殖带来更多损失。

2.要解决我国水产养殖病害防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水产养殖业一直致力于防治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水产养殖中的鱼类疾病防治与健康管理

水产养殖中的鱼类疾病防治与健康管理

水产养殖中的鱼类疾病防治与健康管理水产养殖作为重要的经济产业,在保障人类食品安全和满足人们对鱼类产品的需求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鱼类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常常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鱼类疾病的防治与健康管理成为水产养殖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将介绍水产养殖中常见的鱼类疾病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并探讨健康管理在鱼类养殖中的重要性。

1. 鱼类常见的疾病及病因在水产养殖中,鱼类常见的疾病包括寄生虫病、细菌感染病、病毒性疾病等。

这些疾病的发生与水质、养殖密度、饲料、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例如,寄生虫病是由各种寄生虫引起的,常见的有吸虫、鳃蚴等。

细菌感染病是由各种细菌引起的,主要包括红皮病、水华细菌感染等。

病毒性疾病则是由各种病毒引起的,如鱼病毒性败血病。

2. 鱼类疾病的防治措施(1) 清洁环境:保持水体的清洁是预防鱼类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合理清理饲养池塘、滤池等,控制养殖密度,确保鱼类有良好的生活环境。

(2) 合理饲喂:合理的饲料搭配和饲喂方法对鱼类的健康至关重要。

饲料应该符合鱼类的生理需求,避免饥饱不均和过度投喂,以防止肠道疾病的发生。

(3) 预防疫苗:在水产养殖中,疫苗接种是预防病毒性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疫苗接种,可以有效提高鱼类的免疫力,降低病毒感染的风险。

3. 健康管理在鱼类养殖中的重要性健康管理是水产养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进行健康管理,可以有效预防鱼类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养殖效益。

具体来说,健康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监测与检测:定期对鱼类进行健康监测与检测工作,了解鱼类的生长状态和养殖环境的指标。

及早发现问题和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

(2) 疫苗接种:根据养殖鱼类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疫苗接种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疫苗接种工作。

(3) 饲养管理:合理控制饲养密度,采用优质的饲料,避免过度投喂和饥饱不均,加强水质管理,保持养殖环境的卫生。

(4) 疾病防控:根据水产养殖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疾病防控措施,及时发现和排除疾病的可能风险,避免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水产动物疾病学论文

水产动物疾病学论文

水产动物疾病学蟹主要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姓名: 杨霞2014-2015第一学期蟹主要疾病的诊断和治理姓名:杨霞班级:四川民族学院环境与生命科学系环1241班摘要: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蟹类养殖面积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量急剧增加,疾病的发展也越来越多。

危害严重。

因此,解决病害的问题已经成为保持蟹养殖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关键词:蟹、疾病、发病原因、预防、病理、防治1.河蟹的颤抖病1.1病原体该病由病毒引起,据宏达等报道,一种无囊膜,球状的小RAN病毒是该病的病原:病毒颗粒直径约为6585nm。

1.2症状及病例变化发病初期,病蟹食欲下降,活动减缓,对外刺激不敏感,并伴有脱壳不遂的特征,但四肢尚能伸直。

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河蟹的指节前端开始出现微红色,并逐渐变长,进而可发现支撑的步足将身体支撑的现象,而且支撑的时间逐渐变长,进而可发现支撑的步足出现“颤抖”的现象。

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河蟹步足中的长节和腕节肌肉出现病变和萎缩,解剖发现部分肌肉呈现水样状,步足不能回缩,站立不稳,钢制抖动不停,全身抽搐痉挛,无力翻身。

病蟹不脱壳,体内积水,3~4天后会死亡。

解剖病蟹,可见腮丝呈灰黄色或黑褐色,肝胀病变十分明显,肝胰胀囊肿呈灰白色,肝组织糜烂并发出臭味,肠道无食,而且有明显的炎症反应,三角莫出现水肿,打开膜甲有明显的炎症。

1.3防治方法以预防为主。

1.4措施幼蟹养殖期慎用药物,尤其对器官损害大的药物应慎用。

引进扣蟹时,注意检疫。

保持水质清洁,经常换水。

发生病变时不可盲目用药。

严格饲养管理,注意注意水体及饵料中有毒物质的检测。

饲料中加入免疫增效剂(中草药多糖类)增强蟹体免疫力。

使用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药物时,应搜选毒副作用小的药物一避免发生不良反应或加剧病情。

2.黑鳃病2.1病因池水恶化,有机物含量超标,导致细菌及其它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长期侵蚀河蟹的鳃,形成黑鳃。

2.2症状及处理方法病蟹通常伏于水草或池塘四周不下水,鳃部有污泥或大量原生动物。

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毕业论文

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毕业论文

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毕业论文水产养殖病害防治学生姓名学号专业渔业推广导师姓名学生签名:_____ __一、背景我国水产生产自50年代起就开始了从捕捞业向养殖业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水产品产量迅速提高。

水产养殖在产业结构和品种结构等方面也发生深刻的变化。

由传统的池塘养鱼向基地化、工厂化、集约式、多元化及立体化等方式发展,养殖品种也由传统的鲤科鱼类扩大到包括鱼类、甲壳类、贝类、两栖类、爬行类等的近百个品种。

海水养殖业也获得了迅速发展,养殖的规模越来越大,种类越来越多,包括鱼类、甲壳类、贝类、腔肠类、藻类等数十个品种。

由于水产养殖业的高速发展,近20年来,水产养殖品种的病害频繁发生,经济损失严重,已成为21世纪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

据初步统计,目前危害水产养殖生物的病害已达400~500种,病害生物包括侵袭生物如病毒、原核生物(包括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细菌、丝状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后生动物(包括吸虫、绦虫、线虫、棘头虫、蛭、软体动物、甲壳动物)和敌害生物如藻类、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

而大多数水产养殖生物的病害是由病毒、原核生物、真菌和原生动物所引起的。

我国淡水和海水养殖鱼类有草鱼、青鱼、鲢、鳙、鲤、鲫、鳊、鳜、鲶、鮠、鳝、白鲳、乌鳢、叉尾鮰、罗非鱼、鳗、鲈、鲷、鲆、鲽、鲑鳟、鲪、鲀等近50个品种,各类疾病达200余种。

主要的病毒性疾病有草鱼出血病、淋巴囊肿病、真鲷病毒病、河鲀白口病、传染性胰脏坏死病、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欧鳗狂游症、鳜鱼暴发性病毒病、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鲤痘疮病等10余种,主要的细菌性疾病有出血性败血症、溃疡病、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疖疮病、白皮病、打印病、爱德华氏病、鳢溃疡性综合症等几十种。

真菌和藻类引起的鱼病有水霉病、鳃霉病、虹鳟内脏真菌病、镰刀菌病、链壶菌病、楔形藻病、卵甲藻病、淀粉卵甲藻病、丝状藻类附着病等10多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产养殖疾病论文篇一:水产养殖概论论文水产养殖学,是指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

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

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前景非常看好,据了解,中国内陆可养水面为2734万公顷,目前仅开发利用536万公顷,只占可养面积的19.6%,发展潜力非常大。

我国传统水产养殖模式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传统水产养殖业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主要原因是因为设施简陋,经济基础薄弱,长期破坏性经营造成了设施的老化,另一方面养殖水域环境条件不断恶化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调整了发展重点,确立了以养为主的发展方针,水产养殖业获得了迅猛发展,产业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已从沿海地区和长江、珠江流域等传统养殖区扩展到全国各地。

养殖品种呈现多样化、优质化的趋势,海水养殖由传统的贝藻类为主向虾类、贝类、鱼类、藻类和海珍品全面发展;淡水养殖打破以“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为主的传统格局,鳗鲡、罗非鱼、河蟹等一批名特优水产品已形成规模。

我国进行规模化养殖的水产品种类已达50多种,工厂化养殖、深水网箱养殖、生态养殖等发展迅速。

水产养殖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当前农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之一。

目前我国有71个水产品年成交额超过1亿元的水产市场,最大的淡水产品批发市场为武汉大东门水产品批发市场,日均成交40万公斤,日成交额200多万元,年成交额约75亿元。

渔业发展空间不断拓展,由过去的“菜篮子”逐步发展成集养殖业、捕捞业、加工流通业、休闲渔业等为一体的产业新格局,形成了以黄渤海、东南沿海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带和长江中下游优势养殖区为主体的“两带一区”区域布局。

以企业为龙头,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渔业产业化组织不断壮大,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二)中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世界主体地位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渔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持续快速发展。

不仅解决了十三亿人的吃鱼问题,成为世界第一渔业大国,水产品总产量占世界三分之一强(约占35%左右);而且自2002年取代泰国,成为世界第一水产品出口国,继而又成为世界第一水产品贸易大国,为世界水产品贸易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尤其是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使我国成为唯一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渔业大国,水产养殖产量占世界的三分之二,使世界渔业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即由只注重捕捞转向既注重捕捞,更注重水产养殖业。

此外,实施了“走出去”战略,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渔业国际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效拓展我国渔业发展的空间。

目前,我国水产品总产量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

世界水产养殖总产量的70%来自中国。

水产品国际贸易发展迅速,出口额自2002年开始位居世界首位。

目前拥有近1500艘远洋渔船,作业海域遍及三大洋公海和32个国家的管辖水域,在境外建立了约130个基地(代表处)和合资企业,成为世界主要远洋渔业国家之一。

我国先后与有关国家签署了13个双边政府间渔业合作协定、6个部门间渔业合作协议,加入了8个政府间国际渔业组织,同时还参与了12个多边国际组织有关渔业的活动,在渔业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显著增强。

养殖模式海水养殖养殖模式养殖特点常见养殖品种工厂化养殖养殖成本高,适合养殖利润高、比较娇贵的品种,依靠投放全价饲料满足水产品营养需求鱼类产量高、污染大、易爆发疾病浮筏养殖高密度垂下养殖,由于离水面近且没有坝堰的保护,所以易受气候的影响鲍鱼、贝类产量高、污染大、易爆发疾病围堰养殖养殖密度适中、成活率高,不易受风暴影响产量适中、污染较大海参、鲍鱼、海蜇、虾底播散养与野生环境较为接近,不需要投放藻类等饵料产量低、养殖周期长、但品质最好贝类、海参、鲍鱼淡水养殖养殖模式养殖特点常见养殖品种围栏、浮筏养殖养殖密度大,需配合全价饲料和药物的投放,以保证育肥期的营养需求和成活率鱼类、虾、蟹、河蚌产量高、水体质量欠佳、易爆发疾病池塘养殖养殖密度大,需配合全价饲料和药物的投放,以保证育肥期的营养需求和成活率鱼类、虾、蟹、产量高、水体质量欠佳、易爆发疾病湖泊和水库养殖以自然放养为主、无需投放诱饵产量低、养殖周期长、但品质最好鱼类未来发展趋势1 水产养殖业发展创新性趋势创新性养殖模式:低密度、高效益。

目前来说,养殖的高密度、低收益往往是制约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因素之一。

在高密度的养殖作业中,鱼病虫害的发病率往往较高,收获的鱼类身体内往往残留有大量的农药等化学残留物,水质也会因此恶化。

在今后的水产养殖中,必然会在低密度的养殖环境中进行自然养殖,尽量避免农药的使用及污染。

创新性养殖方法:立体型、复合型养殖模式。

水产养殖的模式不再仅仅局限于单一性养殖,会慢慢趋向于复合型和立体型养殖模式。

创新性思想:改变养殖从业人员的思想观念,改变营销策略。

从业人员不再仅仅局限于技术性、单纯性的养殖作业,在今后的发展趋势中,养殖人员的养殖方向将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真正做到将生产重心转变到水产营销上来。

创新养殖资本:养殖业的发展是以市场需求为风向标的。

在国内水产养殖渐成规模的今天,应当紧抓机遇,创造自己的特色品牌,走健康、环保的水产养殖路线,例如号召水产养殖低脂肪、高蛋白、高营养等特色养殖,真正做到特色养殖,提高养殖资本。

创新性养殖品种:我国养殖业逐渐发展的今天,多品种的区域养殖将逐渐偏向于独一品种的特色化养殖,单一的养殖品种更加有利于形成强势品种,加强养殖业的地域独特性,拉大与周边养殖业的差异,在激烈的养殖产业竞争中加大自己的养殖优势和竞争力。

2 对于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建设性意见2.1 继续深化养殖结构改革养殖结构的改变应当从养殖属性和养殖方向来进行更新改革。

例如沿海地域的滩涂养殖比较普遍,但也有必要尝试工厂化作业养殖或者深海养殖,将养殖空间最大化扩张。

在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心理需求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从前满足于温饱,而现在观光旅游已然较为常见,所以养殖业可以向观光类、休闲类方向发展,利用养殖业天然的地域优势来吸引消费,带动地域化养殖业的发展,继而带动该地域的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

2.2 加大养殖品种优化在养育品种上,需要注意的是必须选一种稳定性较强的鱼种,类似于草鱼、鲈鱼、大白鱼等需求量较大的淡水鱼类就可以大规模养殖,另外也可以引进其他有优势的鱼种进行实验性养殖,例如一些高蛋白低脂肪的鱼种在市场上就颇受欢迎。

需要注意的是,养殖珍稀或者外地鱼种过程中必须有相关技术专家的监督和指导,尽量避免因鱼种养殖的技术性问题所造成的资源和资金的浪费。

2.3 不断提升养殖区域优势在水产养殖业中,往往地域化较普遍,在这个基础上引进政府的参与,建设区域性的养殖培育基地,最大化利用地方政府的牵头作用。

地方政府需要尽量调动水产养殖业的群众参与性和企业合作性,建立公众的技术小组,真正带动该地域的水产养殖业共同发展,从而提高该地区水产养殖业的整体优势。

2.4 保证养殖品种的质量安全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水产养殖业也面临着更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然而市场竞争和挑战也是相应增大的,对于水产品的质量和价格要求也越来越严苛。

以前的高产量、低质量的养殖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国际化市场的需求。

所以渔业产品的质量安全已经成为我国养殖业篇二:水产养殖工程论文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班级:水族一班姓名:张谦学号:202140566106课程论文题目:《东方鑫座养殖场分析》课程名称:水产养殖工程学评阅成绩:评阅意见:成绩评定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水产养殖工程学论文一、建厂步骤首先是地形的选择,理论上养殖场应该建设在不利于耕种,如泥沼、贫瘠的土地上,综合现在的养鱼及鱼塘管理技术,场地应该放在方便自流灌溉,东方鑫座建设在浏阳河畔,可以引用浏阳河里面的河水,水源来源简便,而且本身建设在荒地上,不影响耕地的使用。

在土壤的选择上,东方鑫座选择的是介于砂土和黏土之间的壤土,是水、肥、气、热状况比较协调的土壤。

透水性好,土质松坚适中,吸水性较好,养分不已流失,通气性好,利于有机物的分解,池中的天然饵料易繁殖,池水易肥,是一种较理想的土壤环境。

水质是决定修建养殖场地的基本条件,水质好坏直接影响着养鱼的成败,在建厂时,按一下步骤循序渐进:勘探、进行测绘工作、技术经济论证、总体规划、基建投资的预算及经济效果的分析与评估、制定施工计划、放样施工、竣工验收。

二、东方鑫座数据分析和评价1.东方鑫座数据分析不久前我们班对东方鑫座养殖场进行了实地勘测,我就得到的数据对养殖场进行的数据分析如下。

东方鑫座养殖场总占地面积大概是30000多平方米,其中成鱼池13个,仔鱼池8个,亲鱼池3个,暂养池16个,圆形孵化池1个,2个孵化室。

2栋建筑物,面积大概为600平方米。

每个池塘周围有2宽的绿化,绿化面积大概为800平方米,每个池塘周围有3米宽的道路,池塘与池塘之间为5米宽的主道路。

还有大约200平方米面积的休闲场所。

2.整体布局分析整个东方鑫座的鱼池建设呈东西走向,这有利于增加池塘对阳光的利用。

总体布局比较合理。

亲鱼池、成鱼池、仔鱼池的比例也比较合适。

养殖场的休闲娱乐场所是现在盛行的休闲渔业的主要体现,可以供游人垂钓和休闲,符合市场的大势。

3.进排水系统分析养殖场的主进水口在北面,可以引入浏阳河的河水,每个池塘都有具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方便养殖过程的换水,排水管道设置在南边,排出的水不再重复利用,所以不用担心各个池塘疾病传播的问题。

4.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养殖场设备老化,虽建设有孵化池,但是基本不用,这是对现有资源的浪费,养殖场的自动化程度低,养殖规模也有限,不符合现在规模化养鱼的趋势。

由于今年来浏阳河的污染比较严重,水位也不是特别高,养殖场的水源不是特别干净,更重要的是养殖的废水都是不经过处理直接排走,对环境会造成不小的污染。

5、问题对策对于现有问题,我们可以加大投入,加大养殖场的自动化程度,尽量养殖经济效益较高的品种在有限的养殖面积提供足够的经济收入,对于老化的孵化池,对其进行改进,可以自己进行育苗,增加收入来源。

三、课程内容的建议和意见这个是陈开建老师第二次教我们专业课了,水产养殖工程这个课在陈老师的讲授下我学到的多的知识,陈老师在水产养殖工程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讲课生动,具有吸引力,老师上课对我们要求比较严格,课后还给我们布置与课程相关的任务,让我们到东方鑫座去做实地探测,使我们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深层次上理解了课程的内容,加深了印象。

对于陈老师的讲课,我认为他应该在讲课过程中加入更多与养殖工程实践有关的内容,让我们能更多了解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其解决方法,让学习的内容深入到我们的脑海,并能熟练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