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2回风巷与总回风巷贯通风量调整
1502回风顺槽联络巷掘进工作面与1501综采工作面一次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1502回风顺槽联络巷掘进工作面与1501综采工作面一次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由于在1501运输顺槽开口掘进1502回风顺槽联络巷,布置独立通风比较困难。
部分回风流通过1501运输顺槽进入综采工作面,形成一次串联通风。
为确保安全生产,特制定本措施:一、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114条规定:“采用串联通风时被串工作面的进风巷必须安设甲烷断电报警仪器”。
因此在以下地点安设甲烷传感器。
1、在巷道开口前至掘进深度小于5m范围时,在1502开口处下风流15m处安设一台甲烷传感器,巷道深度大于5m 且小于20m时,回风流的甲烷传感器不变,工作面甲烷传感器挂在风筒对侧距工作面小于5m范围内。
2、在1501运输顺槽口向工作面进风流≤10米处安设甲烷传感器一台。
二、安设甲烷传感器的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及复电浓度设置必须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169条及煤矿监控AQ相关标准规定:距联络巷口向工作面≤10米处, T4 报警值≥0.5% 断电值≥0.5% 复电值<0.5% 掘进工作面≤5m,T1报警值≥1.0% 断电值≥1.5% 复电值<1.0% 距掘进回风口10—15米处,T2报警值≥1.0% 断电值≥1.0% 复电值<1.0%三、安装甲烷传感器标准(1)、甲烷传感器在入井前必须用标准气样进行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调校,保证传感器灵敏可靠。
(2)、甲烷传感器应采用吊架吊挂在巷道顶板上,探头应垂直距顶板不大于300mm,距巷帮不小于200mm,悬挂处应顶板完好、避开淋水,无其它机械损伤,并不影响行人和行车。
(3)、必须用安全监测专用电缆连接,连接处要用专用接线盒连接牢固,防止失爆,电缆必须距动力电缆不小于0.1m,不能与通信电缆混用,电缆悬挂必须符合标准。
(4)、严格规定每10天对以上甲烷传感器调校一次,每天安排监测人员对以上传感器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其它安全技术措施(1)、加强管理:1、在以上每个地点设置瓦检牌板,对甲烷、二氧化碳、温度等每班检查不少于2次检查。
15#煤回风大巷贯通后通风系统调整安全技术措施

15#煤回风大巷贯通后通风系统调整安全技术措施15#煤回风大巷贯通后通风系统调整安全技术措施根据矿生产技术科生产计划,我矿目前施工15#煤回风大巷,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巷道贯通后,必须停止该区域一切工作,立即调整通风系统,风流稳定后,方可恢复工作,因此,特编制本设计。
一、矿井概况1.矿井概况井田位置位于**市**区**镇西沟村村东,属**镇管辖。
井田地理坐标为:东经113°03′09″~113°05′11″;北纬36°22′07″~36°22′56″。
该井田东距潞城市15km,西距屯留县18km,南距**市27km,榆黄铁路及太焦铁路均从井田外东侧通过,潞安矿区石圪节煤矿铁路专用线在本井田南部通过,交通十分便利。
井田南北宽约2.33km,东西长约3.78km,整合后井田面积为6.2101km2。
开采深度由910米至660米标高。
本井田为煤层浅埋区,3号煤层最大垂深为86.11m,9号煤层最大垂深为163.15m,15-1号煤层最大垂深为263.62m,15-3号煤层最大垂深为267.55m,矿井设计可采储量1376.4万t,其中9号煤层为246.5万t,15-1号煤层为385.9万t,15-3号煤层为744万t。
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50号《关于**市郊区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方案(部分)的批复》,确定矿井的设计生产能力为0.6Mt/a。
矿井为斜井开拓。
井田内共有三个井筒: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
2.矿井通风概况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两进(主斜井、副斜井进风)一回(回风斜井回风)、两台F BCDZ№22/2×160kw主要通风机(一用一备)机械抽出式通风,系统完整可靠。
井下掘进工作面均采用FBD系列隔爆对旋局部通风机压入式供风,且均实现了“三专两闭锁”和“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
根据晋能煤管函[2018]456号《关于对山西煤炭运销集团保安煤业等45座矿井2018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瓦斯涌出量测定)报告的批复》,三元吉祥煤业属低瓦斯矿井。
巷道贯通调整通风系统的安全技术措施

铁鑫煤矿巷道贯通调整通风系统安全技术措施巷道贯通后调整通风系统时,特编制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一)工程概况1、施工巷道情况介绍:包括施工单位、巷道名称、岩性、长度、断面等。
2、待贯通巷道情况巷道名称、岩性、长度、断面、是否正常通风、巷道支护、瓦斯、积水等。
(二)贯通前通风系统1、进回风路线、风向与风量2、主要通风设施设置情况(三)贯通后通风系统1、通风系统调整方案、进回风路线、风向与风量预计2、主要通风设施设置调整情况。
(四)通风系统调整准备工作1、风向、风量测定2、通风设施预筑及施工质量要求3、其他准备(五)通风系统调整1、通风系统调整的程序2、工作安排3、安全技术措施(1)放炮管理措施和放炮警戒地点及人员安排。
(2)防冒顶措施。
(3)加强瓦斯检查措施和探清采空区(老空)水、火、瓦斯情况的措施。
(4)加强综合防尘措施(5)电器设备(设施)防爆措施和保护电缆、管路、设备的措施。
巷道贯通措施的贯彻由生产副矿长负责。
在一般掘进巷道根据同其它巷道贯通相距20米、综合机械化掘进巷道相距50米前必须进行贯彻并签字、对现场贯通工作进行具体分工,明确井上下负责人,并以会议纪要形式记录备查。
通风部门在贯通之前,及时编制贯通前后通风系统调整方案,明确调整风流的设施位置、数量和质量,以及贯通后的风流方向、风量、瓦斯情况,绘制相关通风系统图纸。
生产技术科根据贯通情况建立巷道贯通台帐或卡片,存档备查,做到统计认真、汇报及时、信息准确。
存在临时设施的单位,必须在贯通卡片上标注清楚,临时设施改为永久设施后,通风部门要及时向集团公司调度说明。
生产副矿长统一指挥巷道贯通全过程,落实巷道贯通措施的编制、贯彻及执行情况。
巷道贯通必须在八点班进行。
地面指挥是矿总工程师或副总工程师。
贯通时派干部现场统一指挥,矿通风部门负责人或工程师是贯通现场总指挥,生产、安检、地测等部门协助指挥,施工队长是现场贯通责任人。
通风设施必须按照质量标准构筑成永久设施,并履行验收制度,确保通风系统合理、稳定、可靠。
贯通

15101回风系统巷与集中回风巷贯通措施一、工程概况:由工程队负责施工的15101回风系统巷设计全长112.5m,首先向南水平90°沿煤层顶板掘进12米,然后向西平走5米,以20.9°上坡32米,平段走5米,再以14.9°下坡31米,然后以22.6°下坡32.5米,最后水平掘进5米与二水平集中回风巷贯通。
至9月30日8点班已通过轨道巷立交段,贯通剩余距离为25米,为保证施工安全及顺利贯通,特编制以下措施。
二、贯通组织机构:贯通总负责人:韩瑞平施工负责人:贾军祥三、贯通准备工作:(一)当贯通距离剩余20米前,地测部门必须下达贯通通知单。
同时向公司调度、施工队组、通风工区、安监处下达贯通通知书。
(二)巷道贯通严格执行“探三进一”原则,跟班队干及时填写进度和剩余长度上报调度,生产部每三天核实一次贯通数据,以准确掌握贯通剩余距离。
(三)贯通20米前,地测部门必须在贯通侧标记处贯通点,施工队组在集中回风贯通处采用29u型钢+7200mm锚索进行加强支护。
(四)每次放炮时必须在通往贯通处的各个入口处设置警戒,确认警戒把好后,方可进行放炮施工。
每个警戒点搁两人警戒,一人负责警戒,另一人返回通知已设好警戒,只有在每个警戒点的警戒员都通知后才可装药放炮,爆破后警戒员只有接到撤除警戒的命令后才能撤放炮警戒设点:1、内错尾巷与集中回风交叉口处2、回风系统巷开口向前12米处3、回风顺槽与回风系统巷交叉口4、轨道巷和胶带巷立交点向北20米处(五)当贯通剩余20米时,每次放炮前,瓦检员必须对施工面和集中回风巷两侧的瓦斯进行检查。
当瓦斯浓度超过0.5%时,必须先停止工作,然后处理瓦斯,只有在两侧瓦斯浓度都降到0.5%一下时,方可装药放炮。
(六)贯通时,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放炮三人联锁”制度。
(七)贯通剩余20-5米时,要采用“探三进一”的方法;剩余5米时,应采用长探短掘放小炮方法施工;剩余2米时,应用掏槽贯通,然后扩大成设计断面。
巷道贯通时通风系统调整制度

巷道贯通时通风系统调整制度
巷道贯通时通风系统调整制度
1、掘进工作面巷道贯通前20m,技术科必须下贯通通知单给分管矿长、调度室、施工单位、安通科,要写明测量日期、贯通距离、被贯通的巷道及示意图。
贯通时,被贯通的巷道必须保持正常通风,同时在贯通前每放一次炮都要事先检查瓦斯和通风情况,证实已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方可通知进行放炮,直至贯通以后。
2、巷道贯通由技术室编制贯通安全技术措施,由矿总工组织生产、调度、机电、地测等相关部门审查(参加审查人员必须签字),安全技术措施内容包括:满足通风要求,防治瓦斯,放炮管理,防止冒顶和防透水等:安通科在巷道贯通前要做好调整风流的准备工作。
3、巷道贯通的安全措施要由主管副矿长或总工向有关部门贯彻,所有参加贯彻人员必须签字备查。
4、巷道贯通的全过程由总工、主管安全的副矿长统一组织指挥,贯通时,必须有施工单位的区队长亲临现场指挥,专职安全员盯头,在现场监督贯通措施的执行情况。
贯通后通风部门要立即调整通风系统,保证有足够的风量,防止瓦斯积聚,待通风系统风流稳定后,且瓦斯浓度在1%以下,方可恢复工作。
5、掘进工作面在过老洞子、溜煤眼时,地测部门必须下发贯通通知单,按巷道贯通处理。
巷道贯通时通风系统调整制度

巷道贯通时通风系统调整制度巷道贯通时通风系统调整制度
1、巷道贯通要配套措施有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报总工程师批准。
2、贯通前,地测部门要准确探清贯通剩余距离。
综合机械化掘进
巷道在相距50m(突出煤层内相距60m)、其它掘进巷道在相距20m前,
必须全部停止一个工作面作业,地测职能部门必须相关部门向总工程
师汇报,并书面通知通风、安全、技术承建商和施工单位等做好贯通
准备。
3、通风部门在接到贯通通知书后,要按措施规定做好调整通风系
统的准备工作工作,未准备好不准贯通。
4、贯通时,通风部门后勤保障必须派专人在现场统一指挥,施工
单位要派科干跟班,并协助现场统领指挥调整通风系统,安全部门派
人现场监督检查。
停掘的工作面须要必须保持正常通风,设置栅栏及
警标,经常检查风筒的完好状况和工作面及其回风流中会完整的瓦斯
浓度,瓦斯浓度超限时必须立即处理。
掘进工作面每次爆破前,必须
派专人和瓦检员共同对停掘的工作面检查工作面及其回风流中的瓦斯
浓度,瓦斯浓度超限时,必须中断先停止在掘工作面的工作,然后处
理瓦斯,只有在2个工作面及其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都在1.0%以下时,掘进的工作面方可爆破。
每次爆破前,2个工作面入口必须有站岗专人值守。
5、贯通后,全部停止必须停止采区内的一切管理工作,立即调整
通风系统内,风流稳定后,风流中瓦斯熔点在1.0%以下时,方可恢复
工作。
6、石门与突出煤层中已掘巷道贯通时,被贯通巷道应竖井超过石
门贯通位置5m以上,并保持正常通风。
7、间距小于20m的平行巷道的联络巷贯通,必须遵守上述各项规定。
煤矿通风系统调整措施

煤矿通风系统调整措施目前我矿1206工作面回风上山与1205运输巷、1205运输巷的回风上山与+1175水平的1205回风巷即将贯通,矿井通风系统调整的时机已成熟,为了进一步确保通风系统调整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如下安全措施。
一、组织措施为了进一步保证调整工作的顺利开展,成立通风系统调整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总工程师副组长:通风矿长机电矿长生产矿长安全矿长成员:通防科、安全科、技术科、机电科、调度室、各班队负责人。
二、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时间以1206回风上山和1205回风上山贯通时间开始调整。
三、系统调整前的准备工作通风队作好调整系统所需要的设施材料准备工作,构筑好通风设施,应加设的通风设施为1206巷道开口处及主皮带井+1175水平巷道处正反向防突风门。
二部皮带机头处设挡风墙,1205运输巷安设风桥设施。
四、工作顺序第一步将1206回风上山局部通风的风筒调整到1206回风巷迎头。
第二步将1205回风上山局部通风机关停及1205回风上山风筒拆除。
五、调整前、后的通风系统1、调整前的通风系统见附图《XXX煤矿调整前的通风系统示意图》。
2、调整后的通风系统见附图《XXX煤矿调整后的通风系统示意图》。
六、通风系统调整所需要的设施增加的通风设施是1206巷道开口处及主皮带井+1060水平巷道处一组风门。
二部皮带机头处设挡风墙,1205运输巷安设风桥设施。
七、测风工作1、测风地点及测风人员安排如下:1)、主井、副井和回风井:负责人李涛2)、1206回风巷及1205运输巷:负责人高应贤2、测风要求:通风系统调整前测2~3次风量,调整后在一级和二级运转模式下各测2~3次风量,以确保各地点风量变化情况。
八、安全注意事项1、井下停止所有工作;2、除瓦检员5人,电工1人和测风控风人员外,其他人员一律撤出矿井;3、中央变电所切断矿井其他所有动力电源;4、通风系统调整过程当中,必须设1人守在中部车场避灾硐室电话处,以便井下和地面保持联系。
巷道贯通通风系统调整安全技术措施

巷道贯通通风系统调整安全技术措施
生产部门负责编制巷道贯通安全技术措施,通风部门参与审批。
需要调整通风系统的,通风部门必须编制巷道贯通专项通风系统调整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程概况
1.施工巷道情况介绍:
包括施工单位、巷道名称、岩性、长度、断面等。
2.待贯通巷道情况
巷道名称、岩性、长度、断面、是否正常通风、巷道支护、瓦斯、积水等。
(二)贯通前通风系统
1.进回风路线、风向与风量
2.主要通风设施设置情况
(三)贯通后通风系统
1.通风系统调整方案、进回风路线、风向与风量预计
2.主要
通风设施设置调整情况。
(四)通风系统调整准备工作
1.风向、风量测定
2.通风设施预筑及施工质量要求
3.其他准备
(五)通风系统调整
1.通风系统调整的程序
2.工作安排
3.安全技术措施
(六)附图
贯通前、后的通风系统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012回风石门与回风斜井贯通
风量调整措施
龙泰煤矿15012回风石门与回风斜井相距18m,为确保贯通后通风系统的安全稳定,特制定本风量调整措施。
一、贯通前的准备
1、每天各掘进工作面必须报出掘进进尺(该工作由跟班队长负责),由矿技术员负责填图,且技术员每天必须现场了解情况,及时掌握贯通距离。
2、贯通前必须做好风量调整所需仪器仪表的检查维护工作,确保随时能够正常使用。
3、贯通前要确保通风系统正常稳定,使全矿井整个通风系统的风压、风阻、风量、风速不产生波动,影响贯通。
4、贯通前两巷要将杂物清除,确保断面与巷道相当,以免影响风流的流速、流量。
5、贯通前15012回风石门是使用FBDN056/2×11KW局扇供风,其中:
吸风口风压为——638.9pa;
风量为——187.11m3/min;
风速为——8.1m/s、
风筒出口风量为——184 m3/min;
风速为——15.6 m/s;
石门回风断面为——7.2m2;
风速为——0.44 m/s;
风量为——179.5 m3/min。
平时巷道风流中瓦斯最高浓度为——0.3﹪
二、贯通后该地点风量、风压、风速调整及设施
1、根据现场揭露煤层及巷道瓦斯涌出量,按目前的供风量,已经足够满足将所有涌入该巷道的瓦斯稀
释。
(1)按C501#煤层瓦斯涌出量计算
Q掘=100×q501×K d=100×0.2×2.0=0.67m3/s
式中:Q掘:15011运输巷的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s;
q501:501#煤层瓦斯绝对涌出量 0.2 m3/s
K d: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匀的备用风量系数,取K d=2。
(2)按炸药使用量计
Q掘= A j·b/(t·c)=16×0.1×(1200×0.0024)
=4.608 m3/s
A j:掘进工作面一次爆破所用的最大炸药量,取16kg;
b:每公斤炸药爆破后生成的当量CO的量,取
0.1m3/kg;
t:通风时间,一般不少于20min即1200s,取1200s。
c——爆破经通风后,允许工作进入工作面工作的CO浓度,一般取c=0.0024%。
(3)按局部通风机吸风量计算
Q掘=Q f×I×K f
式中Q f: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最大吸风量,Q f=3.42m3/s;
I:掘进工作面同时运转的局部通风机台数,取2台;
K f:为防止局部通风机吸循环风的风量备用系数,取1.34
故Q掘=3.42×2 ×1.34=9.16(m3/s)
(4)按工作面工作人员数量计算
Q采=4n j/60=0.067n j
式中0.067:每人每秒钟应供给的最低风量,m3/s;
n j:掘进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取15人。
故Q掘=0.067×15=1.005 (m3/s)
(5)按风速验算
0.25×S j≤Q掘≤4×S j,
则0.25×S j=0.25×5.5=1.37(m3/s)<Q掘
4×S j=4×5.5=22 (m3/s)>Q掘
故Q掘=7.8m3/s满足要求。
(6)硐室需风量计算
根据矿开拓及采区布置,ΣQ硐=1.6m3/s;
(7)井下其它巷道需风量计算
井下其它巷道通风主要为瓦斯抽放系统、设有调节风门的巷道进行配风。
按掘进、硐室风量的5%计算。
Q其它=(ΣQ掘+ΣQ硐)×5%
=(9.16×2+1.6)×5%
=0.996m3/s
(8)矿井实际需风量
Q=(∑Q掘+∑Q硐+∑Q其它)K
=(9.16×2+1.6+0.996)×1.2=25.099(m3/s)
综上所述,取Q=25.099m3/s为该矿井供风量(9)矿井风量分配
按风量Q=25.099m3/s 进行配风:
,∑Q掘=2×10m3/s(风机安设巷道配风10m3/s,进入掘进工作面风量为5.8 m3/s),ΣQ硐=2m3/s,∑Q其它=2m3/s(主要为安设调节风门及其它巷道进风)。
量分配为:∑Q掘=2×10m3/s(风机安设巷道配风10m3/s,进入掘进工作面风量为5.8 m3/s),∑Q其它=3m3/s。
2、贯通后只要将现有的供风量保持不变即可。
因此,贯通后在15011运输石门往里7-8m处建筑一组风门将其隔断,即能满足二片口以后15011运输巷的供风要求。
3、该风门建成后隔绝副井进入的新鲜风流由此进入回风斜井的通路,杜绝风流由此短路,并确保全矿井的风压平衡稳定。
4、贯通后各地点的各通风设施不用改变,只将二片口的新建风门维护好就能确保通风系统的稳定。
三、贯通后全矿各用风地点的风流路线
1、一片口:地面→副井→一片口石门→15011回风巷风机→15011回风巷工作面→15011回风巷→一片口回风石门→回风斜井→引风道→抽风机→地面。
2、二片口:地面→副井→二片口石门→15011运输巷风机→15011运输巷工作面→15011运输巷→二
片口回风石门→引风道→抽风机→地面。
3、主井:地面→15011运输石门、煤仓绕道→井底联络巷→井底副水仓、井底车场→副、风井底联络巷→回风斜井井底→回风斜井→引风道→抽风机→地面。
4、井底泵房:地面地面→副井→井底水泵房→回风斜井井底→回风斜井→引风道→抽风机→地面。
四、贯通后全矿各用风地点的风量、风压、风速变化
贯通后各用风地点的风量、风压、风速都变化不大,基本维持原有大小。
15012回风石门与总回风斜井贯通后通风系统调整措施
矿长:
技术负责人:
安全矿长:
生产矿长:
机电矿长:
技术科:
通风科:
调度室:
编制日期:2010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