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术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术四肢骨折是指人体四肢骨骼发生断裂或骨折,这种情况通常会引起剧烈的疼痛、肿胀和运动障碍。
在骨折现场提供适当的急救对于减轻痛苦和减少进一步损伤至关重要。
外固定术是一种常见的骨折急救技术,它使用固定装置(例如夹板、铁丝等)将骨折部位暂时固定,以稳定骨折并减少进一步损伤。
以下是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术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1.评估伤情:在进行急救之前,首先评估受伤者的意识状态和呼吸状况。
如果受伤者失去意识或呼吸困难,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在确保受伤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后,检查受伤的四肢,确定骨折的位置和严重程度。
2.止血:如果骨折伴有大量出血,应首先进行止血。
可以使用紧急止血带或纱布等物品直接在骨折处压迫,减少出血。
同时,在患处附近用纱布包裹和提升受伤的四肢,有助于减少血流。
3.定位和固定:根据骨折位置和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外固定装置。
在固定装置之前,应该先轻轻地将骨折处复位,即将断裂的骨头插入到正确的位置。
确保骨头对齐后,再使用固定装置将骨折部位固定。
这可以通过使用夹板、铁夹或铁丝等装置实现。
固定装置应够牢固以保持断骨的稳定,但也不能过紧以致影响血液循环。
4.争取搬运:一旦骨折接受固定,患者应尽可能减少移动。
可以使用板条、软垫或橡皮垫等提供额外的支持。
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受伤的肢体,通常可以使用担架或其他适当的装置进行搬运。
5.疼痛管理:骨折通常伴有剧痛,因此疼痛管理也是急救过程中的重要部分。
在实施外固定术之前,可以给予受伤者止痛药物来减轻疼痛。
非处方止痛药如布洛芬可以通过口服或外用的方式使用。
在进行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术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冷静:在急救现场保持冷静对于成功进行外固定术至关重要。
及时且有效地提供急救可以减少并发症和长期损伤的风险。
2.避免过度移动:在进行急救时,应尽量减少对骨折部位的进一步移动。
这有助于减少疼痛和进一步的损伤。
3.专业人士的参与:尽管在一般情况下外固定术可以由非专业人员进行,但最好还是寻求专业医务人员的帮助。
《医学技能》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右前臂骨折的现场急救外固定)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右前臂骨折的现场急救外固定)老师,您好!我是考生xxx,今天抽到的题目是: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操作。
谢谢!患者,您好!因病情需要,我将为你进行止血固定操作,需要您的配合,谢谢!一、物品准备:消毒用品、无菌纱布、绷带、三角巾、止血带、棉垫(亦可用清洁毛巾、手绢、布单、衣物等代替棉垫)笔二、外固定操作过程1、在急救处理的同时要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脉搏、呼吸、意识状态等。
2、若有活动性出血,可使用止血带止血。
3、止血带扎在右上臂上1/3处。
4、在绕扎止血带处衬垫敷料,绕扎程度以控制出血,右侧桡动脉摸不到搏动为宜。
5、在标志牌上记录使用止血带的开始时间。
三、处理伤口1、充分暴露右前臂。
2、除去伤口周围污物及异物。
3、伤口创面用无菌纱布或棉垫覆盖并包扎。
四、夹板固定1、夹板长度要超过肘关节和腕关节,上端固定至上臂,下端固定至手掌。
2、固定前用毛巾等软物铺垫在夹板与肢体之间。
3、用绷带捆扎固定夹板。
先固定骨折的远折端,再固定骨折的近折端,以减少患肢充血水肿,松紧度以绷带上下可移动1cm为宜。
4、整理操作器械,帮患者整理衣物。
谢谢您的配合!操作完毕,谢谢!(上臂骨折的现场急救外固定)老师,您好!我是考生xxx,今天抽到的题目是: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操作。
谢谢!患者,您好!因病情需要,我将为你进行止血固定操作,需要您的配合,谢谢!一、物品准备:消毒用品、无菌纱布、绷带、三角巾、止血带、棉垫(亦可用清洁毛巾、手绢、布单、衣物等代替棉垫)笔二、伤口包扎及三角巾固定操作过程1、在急救处理的同时要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脉搏、呼吸、意识状态等。
2、暴露患侧上臂,了解伤口及患肢血运和功能等状况。
3、充分暴露伤口,除去伤口周围污物及异物。
4、伤口创面用无菌纱布或棉垫覆盖并包扎。
5、三角巾折叠成燕尾式。
6、三角巾中央放在患侧前臂的中下1/3处。
7、三角巾两端在颈后打结,将前臂悬吊于胸前,保持肘部90°。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固定方案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固定方案四肢骨折是指四肢骨骼断裂或损伤,通常伴有剧痛、畸形及肢体功能障碍等症状。
在急救现场,对四肢骨折的固定需要及时有效,以减轻疼痛、保护伤口、防止伤势恶化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是一种可行的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固定方案:1.现场安全:确保救援者和伤者的安全。
如有必要,将伤者移至安全地点,避免进一步的意外伤害。
2.判断受伤情况:对伤者进行初步检查,了解受伤部位和程度。
判断是否为开放性骨折,如有出血、骨露出或外露,应立即进行止血处理。
4.定位和固定:根据骨折部位的不同,采取适当的固定方法。
在固定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伤处的移动和压迫。
-上肢骨折固定:如果发现上肢骨折,可以使用三角巾、绷带或固定器材。
首先,将损伤的四肢扶正,使骨折部位与邻近正常的骨块对齐。
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固定,使局部保持固定。
-下肢骨折固定:如果发现下肢骨折,可以使用夹板、宽绷带或固定器材。
首先,将伤者的骨折肢体放置在适当位置,与邻近的关节保持正常位置。
然后,用夹板或宽绷带固定,使骨折处保持稳定。
5.冷敷:对于发生骨折的部位,将冷敷物(如冰袋或冷湿毛巾)轻轻放在骨折处周围,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6.疼痛缓解:如果伤者疼痛严重,可以给予口服止痛药或其他疼痛缓解的药物。
但在给药前,应了解伤者的药物过敏史和相关情况。
7.安抚伤者:在急救过程中,要及时安抚伤者的情绪,保持沟通并鼓励他们保持镇静。
8.监测状况:在固定好骨折后,应持续观察伤者的状况,确保伤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如有需要,可以对伤者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以上是一种常见的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固定方案,但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
最为重要的是,及时呼叫专业救援,将伤者尽快转移到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和评估。
同时,在实施急救过程中,小心操作,避免进一步损伤伤者,并不断评估和监测伤者的状况,以保障其安全和健康。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四肢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外伤,往往需要采取外固定技术来稳定骨折部位,以便于后续的治疗和康复。
下面将介绍四肢骨折现场急救的外固定技术,主要包括纱布包扎固定、木板夹固定和外固定架固定。
1.纱布包扎固定:纱布包扎固定是一种简单而常见的外固定技术,适用于较轻的骨折及未引起明显畸形的骨折。
操作步骤如下:1)保持伤者安静,防止进一步伤害。
2)清洁伤口,并消毒。
3)将伤肢自然放置在正确的位置,如果有明显畸形,需要轻柔地复位。
4)用纱布或绷带从骨折的两端开始包扎,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5)在骨折部位两侧叠加纱布,以增加固定力。
6)用绷带固定纱布,使骨折部位稳定。
2.木板夹固定:木板夹固定是一种适用于较严重骨折的外固定技术,可以提供更强的支撑和固定。
操作步骤如下:1)保持伤者平躺,确保伤肢在正确的位置。
2)将两块相当于骨折部位长度的木板或坚硬物品分别放在骨折部位的两侧,外侧分别几厘米,长度超过骨折部位的两个关节数。
3)用绷带或绳索将木板夹住,确保骨折部位固定。
3.外固定架固定:外固定架固定是一种高度稳定的外固定技术,适用于复杂骨折或伴有软组织损伤的骨折。
操作步骤如下:1)选择合适的外固定架,将其分别固定在骨折部位的两侧。
2)在固定架上调整或旋转调整骨折的正常位置。
3)通过螺钉、支杆等连接外固定架和骨折部位,提供更强的支撑和固定。
在进行实际操作前,首先需要明确急救者的能力和伤者的情况。
如果急救者不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最好等待专业人员到场进行处理。
1)保持患者平稳,避免过度移动或晃动伤肢。
2)确保固定部位没有明显的交叉感染,必要时进行伤口处理。
3)确保固定的力度适中,既能固定骨折部位,又不会导致血液循环障碍或神经损伤。
总之,四肢骨折的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包括纱布包扎固定、木板夹固定和外固定架固定。
不同的技术适用于不同程度的骨折,选择合适的稳定措施可以有效地减轻伤者痛苦,并为后续治疗提供支持。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重修--cs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一、目的:急救时的固定主要是对骨折临时固定,防止骨折断端活动刺伤血管、神经等周围组织造成继发性损伤,并减少疼痛,便于抢救运输和搬运.二、适应证:1.生命体征稳定伤员的四肢外伤的现场急救;2.相对简单、易于复位、相对稳定的肢体骨折的治疗,包括肱骨、尺桡骨、桡骨远端、胫腓骨及踝关节等部位的骨折;3.关节脱位;严重软组织挫裂伤对骨折不明确者;4.经过止血和包扎处理的开放性骨折临时固定;三、材料准备1.器材准备:绷带,三角巾,夹板,柔软的衬垫物;2.操作者准备:告知身份,与伤者沟通病情,检查伤情,介绍即将进行的操作,消除伤员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协助伤员摆放舒适体位,准备器材;三、操作步骤(以右侧上臂肱骨骨折和右侧前臂骨折为例)1.判断病情:表明身份,告知目的,询问患者病情,并判断意识,测量基本生命体征。
2.检查伤情:检查患者的伤情(视诊有无皮肤破损,淤点瘀斑,肿胀畸形,触诊局部有无压痛、骨擦音、骨擦感、反常活动),进行病情判断(患者初步确定为右侧肱骨骨折或右侧前臂尺桡骨骨折),检查患侧桡动脉搏动。
观察手部血运及神经有无损伤(触患者手部检查感觉及运动)。
描述初步处理方案(拟于持续牵引下行夹板固定术)。
伤肢摆放在正确的位置,皮肤清理,骨折移位畸形严重者简单纠正畸形,大体复位骨折,固定部位加衬套,骨突及夹板着力部位加衬垫用胶布固定防止移位。
3.三角巾及夹板固定伤肢:选择合适大小、外形的夹板,肱骨骨折夹板放在肢体外侧。
前臂骨折夹板置于伤肢下方,用两块带状三角巾或绷带把伤肢和夹板固定,用一块燕尾三角巾悬吊伤肢,最后用一条带状三角巾的两底边分别绕胸背于健侧腋下打结固定;松紧程度以布条带上下移动各不超过1 cm为准。
(见图1a-b)4检查血运:再次检查桡动脉搏动、手部活动情况、有无麻木感。
三角巾固定患肢:使患者肘部保持90度屈曲位,手高于肘,虎口向上保持功能位。
再将患肢固定于胸壁。
5.检查感觉及运动神经:检查肢体末端血液循环及感觉情况,检查无异常情况,X线检查确认骨折对位情况。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评分标准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评分标准四肢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创伤,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组织损伤、出血、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在急救环节中,正确的外固定技术可以稳定骨折,减少进一步的伤害,促进骨折的愈合。
本文将对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的评分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评分标准是根据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的操作步骤、操作时间、固定效果等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它是评价急救人员操作技能水平以及固定效果的重要依据。
以下是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评分标准的具体内容:1.操作步骤评分:准备工作评分:(1)查看现场情况是否安全、清晰,判断固定所需工具和材料是否齐备。
(2)对患者进行初步检查,了解骨折部位、类型以及可能存在的并发症。
(3)必要时给予患者止痛药物,减轻疼痛。
2.固定操作评分:(1)正确选择固定方法,如使用夹板、石膏绷带、外骨骼等。
(2)正确操作固定器材,包括正确的施加力度、选择合适的固定角度、正确的固定位置等。
(3)操作技术是否熟练,是否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固定。
3.操作时间评分:固定骨折的时间应尽可能的短,以减少伤者的疼痛和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评价操作时间上,通常以操作时间长短作为评价指标,操作时间越短,评分越高。
4.固定效果评分:固定效果评分主要是根据固定后骨折处的稳定程度来评价,包括骨折端的位置是否正确、固定器材是否松动等因素。
评分标准由0到3分,0分表示固定效果不理想,固定器材松动或偏位较大;3分则表示固定效果良好,固定器材稳定,骨折端位置正确。
以上就是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评分标准的详细内容。
通过对操作步骤、操作时间、固定效果等因素的评估,可以客观地评判急救人员的操作技能水平和固定效果。
在实际操作中,急救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提高技能水平,以提供高质量的急救服务。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

抬高受伤部位
将受伤部位抬高,以减缓 出血速度。
止血药物使用
如情况紧急且具备相关条 件,可考虑使用止血药物 。
02
CATALOGUE
外固定技术介绍
外固定器的种类与选择
夹板固定
使用木制或塑料制夹板 ,根据骨折部位进行固
定。
牵引固定
使用牵引器械,通过持 续牵引使骨折复位并维
注意患者体位
在搬运和转运过程中,应保持 患者体位舒适,避免过度扭曲 或压迫骨折部位。
及时就医
在转运过程中,应保持与医疗 机构的联系,确保患者能够得
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后续治疗建议
遵循医生建议
根据医生建议进行后续治疗,包括药 物治疗、康复训练等。
定期复查
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了解骨折愈合 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开放性骨折外固定
对于伤口开放的骨折,应先进行伤口清洁和包扎,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 骨折外固定技术。
多发性骨折外固定
对于多发性骨折,应根据骨折部位和类型选择适当的骨折外固定技术,确保骨折 部位的稳定性和舒适度。
04
CATALOGUE
外固定后的护理与转运
观察与护理要点
观察肢体末梢血液循环情况
注意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和肢体活动,如 果出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典型案例三:特殊情况下骨折外固定技术应用
总结词
特殊情况下,如战地救援、灾难现场等,外固定技术可以快速稳定骨折,为后续治疗创 造条件。
详细描述
在特殊情况下,如地震、车祸等事故现场,救援人员需迅速对骨折患者进行外固定处理 ,以减少患者痛苦和出血。外固定技术操作简便、快速,能够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ppt课件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固定
目的:临时固定 防止骨折端活动造成继发性损伤 减少疼痛 便于抢救运输、搬运
材料:1、木质、铁质、铝制、塑料夹板或 外固定架
2、就地取材,取用适合的木板、竹 竿、树枝、纸板等简便材料
骨折临时固定法
锁骨骨折
用毛巾垫于两腋前 上方,将三角巾折叠 成带状,呈“8”字形, 尽量使两肩后张,拉 紧三角巾的两头在背 后打结。
注意事项
1、固定骨折前如有伤口和出血,应先止血与包扎 2、开放性骨折者如有骨端刺出皮肤,切不可将其
送回伤口。 3、夹板应放在骨折的下方或两侧,须超过骨折的
上、下两关节,骨折部位的上、下两端及上、下两 关节均要固定牢。 4、夹板与皮肤间应加垫棉垫或其他物品,使各部 位受压均匀且固定牢。
注意事项
下肢至足跟) 置于伤腿外侧,另一夹板(长度自大腿根 部至足跟)放于伤腿内侧,用绷带或三角 巾分5段至6段将夹板固定牢。
小腿骨折
取两块夹板(长度自大腿至足跟)分别置于 伤腿内、外侧,用绷带分段将夹板固定。在 没有固定材 料的情况下, 可将患肢固 定在健肢上。
5、绷带固定夹板时,应从骨折远侧绑起,减 少肢端水肿。
6、骨折固定时,须将指、趾端露出,以观察 末梢循环,如发现血运不良,应松开重新固定。
7、固定松紧要适宜。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肱骨骨折:
用一长夹板置于上臂 后外侧,另一短夹板 放于上臂前内侧,在 骨折部位上下两端固 定,屈曲肘关节成 90°,用三角巾将上 肢悬吊,固定于胸前。
前臂骨折
使伤员屈肘90°,拇指向上。取两夹板置 于前臂的内、外侧,固定两端,再用三角 巾将前臂悬吊于胸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
物品准备(10分):1. 木质、铁质、塑料制作的夹板或固定架。
2.就地取材,选用适合的木板、竹竿、树枝、纸板等简便材料。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的操作(70分):该考题灵活一般是在模拟人跟前一边口述一边操作。
一、肱骨(上臂)骨折固定法(70分):口述(10分)
1 夹板固定法用两块夹板分别放在上臂内外两侧(如果只有一块夹板,则放在上臂外侧),用绷带或三角巾等将上下两端固定。
肘关节屈曲90 度,前臂用小悬臂带悬吊。
2 无夹板固定法将三角巾折叠成10~15cm 宽的条带,其中央正对骨折处,将上臂固定在躯干上,于对侧腋下打结。
屈肘90 度,再用小悬臂带将前臂悬吊于胸前。
二、尺、挠骨(前臂)骨折固定法(70分)口述(10分)
1 夹板固定法用两块长度超过肘关节至手心的夹板分别放在前臂的内外侧(只有一块夹板,则放在前臂外侧)并在手心放好衬垫,让伤员握好,以使腕关节稍向背屈,再固定夹板上下两端。
屈肘90 度,用大悬臂带悬吊,手略高于肘。
2 .无夹板固定法采用大悬臂带、三角巾固定法。
用大悬臂带将骨折的前臂悬吊于胸-前,手略高于肘。
再用一条三角巾将上臂带一起固定于胸部,在健侧腋下打结。
三、股骨(大腿)骨折固定法(70分)口述(10分)
1 .夹板固定法:伤员仰卧,伤腿伸直。
用两块夹板(内侧夹板长度为上至大腿根部,下过足跟;外侧夹板长度为上至腋窝,下过足跟)分别放在伤腿内外两侧(若只有一块夹板则放在伤腿外侧),并将健肢靠近伤肢,使双下肢并列,两足对齐。
关节处及空隙部位均放置衬垫,用5~7 条三角巾或布带先将骨折部位的上下两端固定,然后分别固定腋下、腰部、膝、跖等处。
足部用三角巾“8”字固定,使足部与小腿呈直角。
2 .无夹板固定法伤员仰卧,伤腿伸直,健肢靠近伤肢,双下肢并列,两足对齐。
在关节处与空隙部位之间放置衬垫,用5~7 条三角巾或布条将两腿固定在一起(先固定骨折部位的上、下两端)。
足部用三角巾“8”字固定,使足部与小腿呈直角。
四、胫排骨(小腿)骨折固定法(70分)口述(10分)
1.夹板固定法伤员仰卧,伤腿伸直。
夹板长度超过膝关节,上端固定至大腿,下端固定至跖关节及足底。
并将健肢靠近伤肢,使双下肢并列,两足对齐。
关节处及空隙部位均放置衬垫,用5~7 条三角巾或布带先将骨折部位的上下两端固定,然后分别固定大腿、膝、踝等处。
足部用三角巾“8”字固定,使足部与小腿呈直角。
2 .无夹板固定法伤员仰卧,伤腿伸直,健肢靠近伤肢,双下肢并列,两足对齐。
在关节处与空隙部位之间放置衬垫,用5~7 条三角巾或布条将两腿固定在一起(先固定骨折部位的上、下两端)。
足部用三角巾“8”字固定,使足部与小腿呈直角。
考官提问:(20分)
1、问题:骨折临时固定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骨折临时固定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①.如为开放性骨折,必须先止血、再包扎、最后再进行骨折固定。
②.下肢或脊柱骨折,应就地固定,尽量不要移动伤员。
四肢骨折固定时,应先固定骨折的近端,后固定骨折的远端夹板必须托扶整个伤肢,骨折上下两端的关节均必须固定。
绷带、三角巾切忌绑扎在骨折处。
③.夹板等固定材料不要与皮肤直接接触,要用棉垫、衣物等柔软物垫好,尤其是骨突部位及夹板两端。
④.固定四肢骨折时应露出指(趾)端,以便随时观察血液循环情况,如有苍白、发维、发冷、麻木等表现,应立服松开重新固定,以免造成肢体缺血、坏死。
2、问题:用夹板固定,绷带捆绑位置?
近关节处各捆绑一绷带,二者之间再捆绑一绷带,绷带活动度以上下活动1cm为宜。
3、问题:无夹板时应如何固定上肢或下肢骨折?答:下肢可与健肢一起固定,上肢与肢体一起固定。
4、问题:固定时为何超过两个关节?答:限制活动,防止再次损伤。
5、骨折固定的目的
避免骨折断端刺伤皮肤、血管和神经。
固定肢体使伤员安静以减轻疼痛,便于运送,避免在搬运与运送中增加受伤者的痛苦
6、如何判断伤员发生骨折
有外伤史,出现疼痛症状,局部肿胀;并出现畸形骨擦音异常活动等骨折特有体征
7、骨折外固定材料
夹板:制式木夹板最为妥善,有各种宽度和长度,以适合伤肢固定。
现场没有定型夹板时,也可利用伤员胸部、健肢或木棒、树枝、竹杆等代替夹板,上肢可利用厚纸板、画册等
8、肢体骨折外固定体位答:上肢屈肘;下肢伸直
9、骨折固定原则
本着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有大出血时,应先止血,再包扎,最后再固定骨折部位。
脊柱搬运
一建筑工人,高处跌下,疑脊柱损伤,请你实施脊柱损伤的搬运
(1)快速检测生命体征(10分)
(2)搬运操作方法(70分)
1,物品(硬质担架或木板搬运)(10)
2,搬运时必须保持脊柱伸直位,严禁弯屈或扭转。
(20)
3,用脊柱板、担架等。
三人至患者同侧跪下插手,同时抬高、换单腿、起立、搬运、换单腿、下跪、换双腿同时施以平托法将患者放于硬质担架上,禁用搂抱或一人抬头、一人抬足的搬运方法。
(20)
4,在伤处垫一薄枕,使此处脊柱稍向上突,然后用4条带子把伤员固定在木板或硬质担架上(一般用带子固定胸与肱骨水平、前臂与腰水平、大腿水平、小腿水平,将伤员绑在硬质担架上),使伤员不能左右转动。
如果伴有颈椎损伤,病员的搬运应注意先用颈托固定颈部,如无颈托用“头锁或肩锁”手法固定头颈部,其余人协调一致用力将伤病员平直地抬到担架上或木板上,然后头部的左右两侧用软枕或衣服等物固定。
(20)
(3)提问(20)
1、脊柱损伤搬运原则(10):
搬运时必须保持脊柱伸直位,严禁弯屈或扭转。
2、如果伴有颈椎损伤病员的搬运应注意
如果伴有颈椎损伤,病员的搬运应注意先用颈托固定颈部,如无颈托用“头锁或肩锁”手法固定头颈部,其余人协调一致用力将伤病员平直地抬到担架上或木板上,然后头部的左右两侧用软枕或衣服等物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