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茎基腐病防治效果案例
樱桃番茄腐霉茎基腐病的综合防治

水渍 状 暗色病 斑 , 随植 株 生长病 斑 向上 下扩 展 , 手捏 茎部 发软 , 后扩展 至绕茎 1 , 周 茎基 出现缢 缩 , 地上部 叶 片萎蔫 , 天后 病株 倒伏 。该病 在 3 ~4 几 03 ℃高 温条
件下 , 湿度 大时发 生 。是保 护地种植 呈上 升趋 势的土 传病 害 , 秋番茄 生产造成 严重威胁 。 对
菌腈 悬浮 剂 1 0 液 、 物动力 2 0 养液 1 0 0倍 2 植 0 3营 0 0
3 防治 方 法
31 利用氰 氨化钙 防治 土传 病害 。如今 在 土传病 害 .
・
倍液 , 防治根腐 病有效 。 对
5 ・欢迎刊发广告 , 0 欢迎种业界商家朋友赞助、 协办。
二 是越 冬大 棚番 茄定 植期 过早 , 苗期 地温 过高 , 水 大
漫 灌后 , 系透气 性 降低 , 菌侵 入植 株茎 基部 而 发 根 病
病 。三是植 株生长势 弱 , 造成 土传 病 害的病 菌有 了可
3 加 强管理 : 意施用 腐熟 有机 肥或生 物 活性肥 , . 4 注 防止 肥料 烧 根 , 注 意保 持 土壤 湿度适 当 , 并 防止忽 干 忽湿 , 忌大水 漫灌 。 用遮 阳网遮 荫 , 切 采 白天温度控 制
椿蔬
●植 物保 护 ●
植 物
罗丹 娜 丁晓云
( 林 省敦 化 市 职业 技 术 学 院 ) ( 林 省 农 业 委 员会 ) 吉 吉
樱 桃番 茄腐 霉茎 基腐 病 近几 年来 是秋 延后 番 茄 最 严重 的一 种病害 , 的造成减 产 , 的绝产 , 轻 重 应特 别
注意防治 。
严 重 的情 况下 ,提倡 用氰 氨化钙进 行高 温高湿 闷棚 ,
番茄茎基腐病的发生及防治

番茄茎基腐病的发生及防治番茄茎基腐病是任城区番茄生产上新发生的一种病害,2000年田间零星发生,2002年后发病面积不断扩大,危害逐年加重,发病率为15%~35%,重者达50%以上。
例如南张镇孙家村2002年种植番茄21.5公顷平均发病率在80%以上,造成经济损失达70万元,严重影响了番茄生产,挫伤了农民种植番茄的积极性。
为此,笔者从2002年开始对番茄茎基腐病田间危害症状、发病动态、防治方法进行试验研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材料与方法1.1病害症状及发病动态观察2002~2004年连续三年在孙家村,选择历年发病重的地块进行,从育苗(4月上旬)至成株期(8月中旬),隔10天查一次,记录病害症状及发病动态。
1.2防治方法研究1.2.1品种抗病性试验2001年在孙家村选择生产上主栽品种白果强丰、中杂9号、中蔬6号、毛粉802、佳粉2号、强丰6个品种进行抗病性对比试验,面积1000平方米,发病时期调查6个品种的感病情况。
1.2.2栽培管理与发病关系试验2002年在孙家村进行茬口和覆膜对比试验,品种均为强丰,面积为2000平方米和1333平方米。
并在田间调查施肥及其他管理措施与发病的关系。
1.2.3药剂防治试验2002~2004年进行。
1.2.3.1种子处理试验:设五个处理,面积各2333平方米,品种为佳粉2号,发病期调查病情。
1.2.3.2土壤消毒试验:每平方米苗床用药:50%立克菌800倍液10g、40%立枯净10g、50%多菌灵12g、40%五氯硝基苯10g、40%拌种双8g和空白对照六个处理,面积2000平方米,品种为佳粉2号。
使用方法为立克菌与播种覆土后,土表喷施,其余四种药剂均为每平方米用药量同5kg稀土混匀,三分之一药土作垫土,三分之二药土作覆土。
与发病期调查病情。
1.2.3.3田间药效对比试验:50%立克菌8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400倍、70%代森锰锌400倍、64%杀毒矾600倍和清水对照五个处理,与发病初期叶面喷施,隔7天喷一次,第二次施药后7天调查病情,面积1667平方米,品种为强丰。
西红柿茎基腐病防治技术

西红柿茎基腐病(一)危害症状主要危害茎基部或地下主侧根,病部开始为暗褐色,以后绕茎基部扩展一周,使皮层腐烂,地上部叶片变黄、萎蔫,后期整株枯死,病部表面常形成黑褐色大小不一的菌核。
病重时病部环绕茎基部一周,可致使整个植株萎蔫枯死(见图5-30)。
(二)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和菌核在土壤中越冬,并可在土壤中腐生一段时间。
可以在土中生存2~3年,病菌以菌丝直接侵染,在田间通过雨水、灌溉水、农具传播。
(三)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1.采用高垄栽培选择地势较高的地块种植,或采用高垄高畦栽培。
定植前精细整地。
保护地要提早扣棚膜烤田。
2.培育无病壮苗育苗期苗床换新土或用甲醛:高锰酸钾=2:1对土壤消毒。
育苗时先用55℃水浸种10~15分钟,然后用0.1%高锰酸钾浸种后播种。
定植时要注意剔除病苗,幼苗定植时不宜过深,雨天及时排除地上积水,培土不宜过高。
3.精细定植适时精细定植。
定植时要注意剔除病苗。
育苗期做好苗立枯病的防治,定植前清除田间病残体,同时深耕,结合浇水撒施多菌灵、百菌清等广谱性杀菌剂。
4.合理灌水施足充分腐熟的粪肥,合理灌水,避免大水温灌,雨后注意排除田间积水。
加强田间管理。
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
切忌大水漫灌,发现地温过高,扒开茎基部土壤晾晒。
5.施用药土定植后发病,可在茎基部施用药土:每平方米表土,施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9克,充分混匀后,把病部埋上,促其在病斑上方长出不定根。
6.药剂防治药剂防治可用20%甲基立枯磷1200倍液,或40%拌种双800倍液,或五福合剂(五氯硝基苯与福美双1:1混合)500倍液。
喷布茎基部。
也可向茎基部撒施拌种双药土或五福合剂药土。
发病初期可用根茎保与克菌康500倍液涂抹患部,也可用96%“天达恶霉灵”粉剂3000倍液+ “天达2116” 1000倍液、根茎保和阿波罗500倍液、60%百泰可分散粒剂1500倍液、克菌康500倍液、“阿波罗963”100倍液喷液、70%百菌清可湿性剂600倍液灌根。
番茄腐霉茎基腐病

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腐霉茎基腐病的发生与防治一、发病症状幼苗定植后,茎基部(多数在土表上下3~5cm处),产生水渍状暗色病斑,并迅速向周围扩展,手捏发软,病斑绕茎一周后,上部叶片萎蔫,植株迅速青枯死亡,似地表害虫截断症状,地下部分多表现正常,偶有地下茎维管束淡褐色现象。
二、发病特点该病是一种由腐霉菌引起的土传病害。
温室秋冬茬番茄,从定植后一直到第一穗花开放均可发病。
定植后遇到强光、高温天气(30~36℃),发病严重;浇大水或暴雨过后骤晴高温时发病严重;施用的基肥未经充分腐熟的地块发病严重;幼苗徒长、栽植时埋茎过深的发病严重。
三、综合防治技术1、种子处理先将种子在凉水中浸泡10min,捞出后放入50℃温水中不断搅拌,随时补充热水,使水温保持在52~55℃,坚持10~15min,然后把种子捞出放入凉水中散去余热,再浸种3~4h。
也可用OS—施特灵水剂300倍液浸种2h,捞出洗净后再浸种3~4h,进行种子处理。
2、苗床消毒选择连续多年未种过茄果类或瓜类蔬菜作物的肥沃园土和充分腐熟的优质厩肥作为床土原料,按土肥比2:1的比例配制。
每m3床土外加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80g,土、肥、药充分混匀后过筛备用。
也可在苗床浇透水的基础上,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均匀喷洒于苗床内。
3、培育壮苗该茬番茄育苗正值高温、多雨季节,很容易造成幼苗徒长。
徒长后栽植埋茎过深,发病严重。
所以播种不要密度过大,需要二级育苗的要及时分苗。
若幼苗有徒长趋势,可用0.05%一0.1%的矮壮素喷洒,防止徒长。
4、高温闷棚定植前一个月,将温室内外的残枝败叶等清理干净,集中烧掉或深埋。
温室内土壤深耕后浇大水,结合浇水每667㎡温室施用速效氮肥20~30kg,然后用地膜覆盖地面,并用旧棚膜将温室扣严,进行高温闷棚。
利用太阳光高温消毒,此时土壤温度可达60~70℃,可有效地杀死土壤中的部分病菌。
如何有效防治西红柿的茎基腐病

如何有效防治西红柿的茎基腐病
西红柿的茎基腐病如果发病严重可以造成植株死亡,属于一种土传病害,很多菜农朋友反映,对于茎基腐病这种病害不是很熟悉,在防治起来感觉力不从心,菜医网专家就将这种病害具体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一、西红柿茎基腐病简述
大家可能对立枯病比较熟悉,都知道是发生在苗期的一种病害,导致幼苗茎基部或者中部皮层坏死,只是残留木质部,苗子站立死亡,主要发生在苗床幼苗的中后期。
实际上西红柿的茎基腐病与立枯病的病原菌是一样的,即半知菌中的丝核菌,也就是说只要防治好立枯病,茎基腐病也是不会得的。
二、发病症状
茎基腐病主要侵染西红柿第一穗果实刚刚膨大的时候,在植株的生长后期发病较少,所以这是一个关键的防治时期。
主要症状是在西红柿的茎基部皮层出现褐色坏死,从一侧逐渐向茎干内部扩展,导致一侧坏死,根系不受侵染,发病中后期,病斑绕茎一周,导致植株死亡。
三、防治方法
防治西红柿茎基腐病需要讲求一定的方法,如果只是通过叶面喷雾防治效果不佳,菜医网专家建议大家选择药剂拌土撒施在茎基部坏死处,对于尚未发病的植株要用药剂喷淋茎基部,这样效果较好。
防治西红柿茎基腐病经常用到的药剂有:甲基立枯磷、咯菌腈(适乐时)、多.福等,其中多福+恶霉灵或者适乐时对该病防治效果较好,可以将以上两个配方中的药剂按照一定比例拌土或者喷淋茎基部。
怎样防治番茄茎基腐病番茄茎基腐病的防治措施.pptx

03
防治番茄茎基腐病的措施
农业防治
轮作换茬
合理安排茬口,与非茄果类、非瓜类 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以降低土壤 中病原菌残留。
选用抗病品种
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降低 湿度;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提高 土壤肥力;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减 少菌源。
选用对茎基腐病抗性较强的品种,增 强植株的抗病性。
化学防治
01
种子消毒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小时,或用40%福尔马林200
倍液浸种1.5小时,然后捞出晾干播种。
02
土壤消毒
定植前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处理土壤
,每平方米用药10克,加适量细土拌匀后撒于畦面。
03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及时喷洒药剂,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
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每隔7-10天喷洒一次,连续防治2-3次。
生物防治
利用拮抗微生物
通过筛选拮抗微生物,如木霉、放线菌等,制成生物农药进行防治,能够降低 土壤中病原菌数量,减轻病害发生。
生物农药防治
使用生物农药如井冈霉素、农抗120等,对茎基腐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环 境友好。
04
防治效果评估与监控
病因与传播途径
病因
病原菌在土壤中越冬,通过灌溉、施 肥等农事操作传播。
传播途径
病原菌可随水流、农具等传播,在田 间形成再侵染。
对番茄的影响
01
02
03
影响产量
茎基腐病会导致番茄植株 死亡,降低单位面积产量 。
影响品质
染病植株所结的果实品质 下降,易出现烂果、畸形 果等问题。
番茄茎基腐病识别防治

目录•疾病识别•防治方法•防治效果•案例分析•展望未来疾病识别01发病初期植株叶片边缘开始变黄,随后逐渐向下发展,叶脉间出现黄褐色斑点。
02发病中期叶片从下向上逐渐枯黄,病斑扩大并连成片,最后叶片枯死。
03发病后期病斑绕茎一周,导致茎基部皮层逐渐腐烂,病部缢缩变细,地上部叶片变黄、萎蔫,严重时全株死亡。
症状识别0102病原物真菌半知菌亚门腐皮镰孢菌。
传播途径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春季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
病原物识别发病条件01湿度高、土壤粘重、排水不良等条件下容易发病。
02易感植株番茄植株根部受伤或免疫力较弱时容易感染此病。
03发生时期多在苗期至成株期发生,但以苗期最为严重。
发病规律识别防治方法避免与茄科类作物连作,最好与非茄科类作物轮作,减少土壤中病原菌的积累。
合理轮作选择对茎基腐病抗性较强的番茄品种,提高植株本身的抗病能力。
选用抗病品种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原菌的传播;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肥料,提高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数量,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加强田间管理种子消毒在播种前,用温水或化学药剂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如使用高锰酸钾、硫酸铜等药剂进行浸泡或喷雾处理。
土壤消毒在播种或定植前,用化学药剂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如使用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药剂进行土壤处理。
喷药防治在发病初期,使用化学药剂进行喷雾防治,如使用百菌清、甲基硫菌灵等药剂进行喷雾处理,控制病情的扩散和蔓延。
增加生物多样性在田间种植多种作物,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使用生物农药利用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制成生物农药,如使用枯草芽孢杆菌、木霉菌等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生物防治防治效果通过及时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番茄茎基腐病的发生,保护植株健康,提高产量和品质。
减少病害发生避免病害扩散增加经济效益针对发病的番茄植株及时采取措施,可以避免病害的扩散和蔓延,控制病情的发展。
50%氯溴异氰尿酸防治番茄茎基腐病、根腐病、枯萎病的效果研究

栽培育种ZAIPEIYUZHONG种植管理 50%氯溴异氰尿酸防治番茄茎基腐病、根腐病、 枯萎病的效果研究李 丹(吉林省辉南县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吉林辉南 135100)摘 要 氯溴异氰尿酸是一种被广泛用于自来水公司、游泳池、医疗场所、环卫部门、农业以及畜牧水产等领域的氧化性消毒剂。
农业上一般使用50%氯溴异氰尿酸,本品化学性质稳定,便于贮存运输,具有使用安全、简便、用量少以及杀菌效果良好等特点,喷施在作物表面能逐渐释放次溴酸(HOBr)和次氯酸(HOCL)。
作为一种高效、广谱和新型内吸性杀菌剂,它可杀灭各种细菌、藻类、真菌和病毒,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以及营养四重独特功效,内吸性强,耐雨水冲刷。
通过内吸传导作用,释放次溴酸,形成三嗪二酮(DHT)和三嗪(ADHT),具有强烈的杀灭病毒作用,无交互抗性,对作物安全,环保无公害,是发展绿色农业的首选杀菌剂。
关键词 氯溴异氰尿酸;番茄;茎基腐病;根腐病;枯萎病1 试验目的进一步了解50%氯溴异氰尿酸对番茄茎基腐病、根腐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解决种植户生产难题。
2 试验药剂和用量试验药剂为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河南银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提供)。
灌根处理:分别稀释400倍液、800倍液进行灌根,同时在浇水时按照2 000 g/667 m2的剂量,对水稀释后穴施1次。
对照药剂:清水空白对照。
3 试验田的选择试验田选择在吉林省辉南县团林镇潘家街村,该村是冬春茬番茄的主要栽培区域。
冬春茬番茄温室以茎基腐病、根腐病为主。
4 处理区设置温室面积700 m2,每棚定植3 800株。
分400倍、800倍和对照3个处理方式,按照稀释倍数分别处理两个区域,每个区域处理100 m2,设3个重复,清水对照一个区域,面积为100 m2,不设重复。
5 施药时间和方法作物定植缓苗后为病害初发期,用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2 000 g/667 m2,分别稀释400倍液、8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100 m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潍坊奥丰作物病毒防治有限公司
番茄茎基腐病防治效果案例
病害名称:蕃茄茎基腐病
地址:平度市崔家集镇东闸口村作物:番茄(粉)
案例介绍:大棚内部分西红柿茎基部皮层呈淡褐色或黑褐色,绕茎基部一圈,有的已失水变缩,且叶片变黄,萎蔫,掰开茎内木质部变褐色,诊断为茎基腐病,且病情持续蔓延。
用药方案:
用药前先清除严重病株,然后用青枯立克500倍液,将严重发病区及发病周围2米内的区域,进行1次漫灌,其余进行穴灌,每株灌液400ml,以灌透为目的,间隔3天再进行一次全面穴灌。
用药对比图片:
图一:2010年5月11日拍摄的未用药时病株
图二:2010年5月19日拍摄的轻微染病植株使用青枯立克后的效果图
用药效果:用药前:掰开病株茎基部发现,维管束已呈黑色,且病株逐天增多;用药后:原轻微发病植株使用中药杀菌剂(奥力克——青枯立克)后,茎内木质部褐色丝状病变没有继续向上蔓延,原有褐色病变与5月11相比颜色变淡,且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死棵病防治方法解析:针对茎基腐病、青枯病等死棵病,应以预防为主,预防时期一般为定植一周左右,即植株缓苗期进行青枯立克500倍液灌根,7—10天用药1次,连用2—3次。
治疗用药时,可采用青枯立克300—500倍液对严重病株及病株周围2—3米内区域进行小区域漫灌,其余可采用500倍液进行穴灌预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