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测定 编制说明
贝类毒素的测定

用相当乙醚半量的蒸馏水洗乙醚层两次,再将乙醚层移入 250mL的磨口烧瓶中,减压浓缩 (旋转蒸发器, 35℃) 去除 乙醚
提取
以少量乙醚将浓缩物移入100mL磨口烧瓶中,再次减压 浓缩去除乙醚 以 1% 吐温 60 生理盐水将全部浓缩物在刻度试管中稀释 到 10mL 。此时 1mL 试液相当于 20g 去壳贝肉的重量,以 此悬浮液做为试验原液
小白鼠试验
振荡使试液或其稀释液成为均匀的悬浮液 将每只小白鼠称重,每三只小白鼠为一组,分别将1mL 试液注射到小白鼠腹腔中 同时,另取三只小白鼠作为对照组,注射1mL 1%吐温60生理盐水于腹腔中 观察自注射开始到24h后的小白鼠 存活情况,求出一组三只中死亡两 只及两只以上的最小注射量
样品的测定
检样的制备
贝类 洗净外壳,切断闭壳 肌,开壳,用清水淋 洗内部去除泥沙及其 他外来杂质,仔细取 贝肉,收集沥水 5min (避免贝肉堆积), 捡出碎壳等杂物,将 贝肉均质
注意:取肉时切勿 割破肉体,开壳前 不能加热或用麻醉 剂
样品的测定
检样的制备
贝类罐头 1. 将罐内所有内容物(包括贝肉组织及汁液), 于均质器中均质 2. 大容量的罐头,则过滤分离贝肉及汁液,分别 称重,将固形物和汤汁按比例混合,充分均质 冷冻贝类 在室温下,使冷冻的样品(带壳或脱壳的)呈 半冷冻状态,按上述规定的方法清洗、开壳、 淋洗、取肉、均质
将混合物加热,并徐徐煮沸 5min ,冷却至室温, 调节 pH 至 2.0-4.0 (切勿> 4.5 )。将混合物移至 量筒中并稀释至200mL
样品的测定
提取
将混合物倒回烧杯,搅拌至均质状,使其沉降至 上清液呈半透明状,不能堵塞注射针头即可
水产品中麻痹性贝类毒素(PSP)检测论文

水产品中麻痹性贝类毒素(PSP)检测探析[摘要]目的:使用美国abraxis麻痹性贝类毒素试剂盒对40个北海海域的文蛤样品进行psp检测。
方法:使用酶联免疫试剂盒对文蛤麻痹性贝类毒素进行检测,检测限为0.02ng/g,灵敏度为为0.015 ng/g。
通过建立psp纯溶液的标准曲线测定,待测水产品的psp浓度。
结果:建立标准曲线后,最终测得水产品样品psp的平均含量为1.7ng/g结论:应用elisa法检测麻痹性贝类毒素,具有简便、快捷、成本低廉等特点,适用于快速检测的样品。
可以应用于水产品质量的快速检测以及对贝类进行质量监控。
麻痹性贝类毒素(psp)指存在于贝类体内,摄食后可以产生麻痹作用的一种海洋生物毒性物质。
psp的化学结构主要是石房蛤毒索(saxitoxin),是目前世界上一类分布最广、食物中毒频率最高、危害度最大的毒素。
关键词:水产品;麻痹性毒素;检测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2-01-011 资料与方法1.1 样品随机选取40个北海海域的文蛤样品,用于后续psp检测使用。
1.2 试剂美国abraxis贝类毒素试剂盒,甲醇。
1.3仪器酶标比色仪(bio一tek)、均质器、微量进样器、离心机、电子天平。
1.4方法1.4.1测定原理用特异性抗体同石房蛤毒素进行结合。
样本中的石房蛤毒素可与石房蛤毒素一酶的结合物进行竞争,与微孔板上的兔抗一石房蛤毒素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
石房蛤毒素抗体和微孔底部的二抗发生结合,洗板后加入底物,此时会产生蓝色物质。
颜色的深度同样本中的石房蛤毒素浓度成反比。
在规定时间内终止颜色反应,用酶标仪进行读值。
每个孔内的样本浓度通过做出标准曲线来读取。
1.3.2样品前处理除去样品的贝壳,用蒸馏水洗净后放入均质器中。
称取15g均质后的样品,加入15ml0.1 mol/l的盐酸溶液,并煮沸5min。
煮沸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
冷却均质后,以3500r/min 的速度进行10分钟离心。
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测定 标准文本(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测定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贝类及其制品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测定。
第一法为小鼠生物法,适用于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总量测定;第二法为酶联免疫吸附法,适用于麻痹性贝类毒素的筛查检测;第三法为高效液相色谱法,适用于麻痹性贝类毒素总量(STXeq),以及GTX4、GTX1、dcGTX3、B1、dcGTX2、GTX3、GTX2、neoSTX、dcSTX、STX等组分含量的常规检测;第四法为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法,适用于GTX1、GTX 4、GTX2、GTX 3、dcGTX2、dcGTX 3、neoSTX、STX、dcSTX、GTX5等10种麻痹性贝类毒素组分含量的测定及确证。
第一法小鼠生物法2 原理方法采用小鼠生物法对PSP予以定量。
根据小鼠腹腔注射贝类提取液后的死亡时间,查出鼠单位,并按小鼠体重,校正鼠单位(corrected mouse unit,CMU),计算确定每100 g样品中PSP的鼠单位。
以石房蛤毒素作为标准,将鼠单位换算成毒素的微克数,计算确定每100 g贝肉内的PSP微克数。
所测定结果代表存在于贝肉内各种化学结构的PSP毒素总量。
3 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 6682规定的二级水。
3.1 氢氧化钠(NaOH):将4.0 g氢氧化钠(NaOH)溶于1 L蒸馏水中。
3.2 盐酸(HCl):分析纯。
3.2.1盐酸溶液(0.18 mol/L):将15 mL浓盐酸(HCL)用蒸馏水稀释至1 L。
3.2.2盐酸溶液(5 mol/L):将41.7 mL浓盐酸用蒸馏水稀释至100 mL。
3.3 无水乙醇(CH3CH2OH):分析纯。
3.4 石房蛤毒素标准品(Saxitoxin,STX,C10H17N7O4·2HCl):纯度≥98.0%。
3.5 标准溶液的配制3.5.1 石房蛤毒素贮备液(100 μg/mL):用蒸馏水配制20%(v/v)的乙醇溶液,用5 mol/L盐酸调节pH到2.0~4.0之间,备用。
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测定编制说明

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测定编制说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测定》(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标准起草的基本情况(包括简要的起草过程、主要起草单位、起草人等)根据国卫办食品函〔2014〕386号文件“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工作方案的通知”中附件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项目计划,由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检验方法》(即本标准)的起草工作。
被修订标准号:GB/T 5009.213-2008《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测定》、GB/T 23215-2008《贝类中多种麻痹性贝类毒素含量的测定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SC3023-2004《无公害食品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测定生物法》、SN/T 0352-95《出口贝类麻痹性贝类毒素检验方法》、SN/T 1735-2006《进出口贝类产品中麻痹性贝类毒素检验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修订根据以被测指标为基础,对相同的被测指标有多个检测方法的,应进行整合的原则,建议整合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测定》,其中包含四种检测方法:1.小鼠生物法;2.酶联免疫吸附法;3. 高效液相色谱法;4. 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
标准的制定过程主要分为标准方法整合、标准编写、不同方法之间互相验证等阶段,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
标准根据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
主要起草单位: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二、标准的重要内容及主要修改情况本标准适用于贝类及其制品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测定。
第一法适用于小鼠生物法测定麻痹性贝类毒素总量;第二法适用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麻痹性贝类毒素筛选检测;第三法为常规检测方法,适用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麻痹性贝类毒素总量(STXeq),以及GTX4、GTX1、dcGTX3、B1、dcGTX2、GTX3、GTX2、neoSTX、dcSTX、STX等组分含量。
麻痹性贝类毒素标准样品的研制

Wa g u a , h oJ g o g Xu a gZ egQ u u , h oxi n y n Z a n h n , n , hn iy eZ a n Qi i Y
( i nn nr— xtnpcinadQur t e ueu D l 16 0 , hn ) La igE t E iIset aa i ra , ai o y o n n nB n a 10 1C ia
me h d e au t n a d q a i o to ed t r n t n o P t o v l a i u l y c n r ln t e e mi a i f o n t i h o PS .
Ke wo d p r l t h l s o s n r f r n e mae a ; u eb o o i a eh d s al p y rs a ay i s e l h p io ; e e e c tr l mo s i l g c l t o ; c l c i f i m o
mL, 4 0 / i 心 5mi, 上清 液 作 为待 测 以 0 0r r n离 a n取 液 ( 液 ) 照标 准 方 法 , 行 检测 , 果 报 告单 原 , 按 进 结
位为 MU/ 。 g 2 均 匀性检 验
0
2 4 7 l O
表 3 麻 痹性 贝 类 毒 素 标 准样 品 稳 定性 检 验 结 果 ( ) 一
T e S net n s x ad d n e a t s 5 9± 2 MU/ k 2)T eP Prfrnema r l a e sdi e h Pc tn di pn e cr iy wa (8 4 ) P o a te u t n g( = . h S eec t acnb e t e e i u nh
贝类中失忆性贝类毒素的测定 标准文本(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贝类中失忆性贝类毒素的测定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贝类及制品中失忆性贝类毒素的检测。
第一法为酶联免疫吸附法,适用于失忆性贝类毒素筛查检测;第二法为高效液相色谱法,适用于贝类可食部分及其制品(不包括盐渍制品)中软骨藻酸的常规检测;第三法为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适用于贝类可食部分及其制品(不包括盐渍制品)中软骨藻酸的确证。
第一法酶联免疫吸附法2 原理本方法测定基础是竞争性酶联免疫反应,酶标板上包被有针对软骨藻酸抗体的捕捉抗体,加入抗软骨藻酸抗体、标准液或样品溶液及软骨藻酸酶标记物,游离的失忆性贝类毒素与软骨藻酸酶标记物竞争软骨藻酸抗体,同时软骨藻酸抗体与捕捉抗体连接。
没有结合的酶标记物在洗涤步骤中被除去。
将酶基质和显色剂加入到孔中并且孵育。
结合的酶标记物将无色的发色剂转化为蓝色的产物。
加入反应终止液后使颜色由蓝转变为黄色。
在450 nm测量微孔溶液的吸光度值,样品中的失忆性贝类毒素溶液与吸光度值成反比,按绘制的标准曲线定量计算。
3试剂和材料注: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 6682规定的一级水。
3.1无水甲醇(CH3OH)。
3.2 DA标准物质。
3.3 DA酶标记物。
3.4抗DA抗体。
3.5 包被有捕捉抗体的微孔板。
3.6基质(过氧化氢)/发色剂(四甲基联苯胺)。
3.7洗脱液:0.5%吐温20-PBS。
3.8反应终止液:6mol/L硫酸。
3.9半对数坐标纸。
3.10 商业化试剂盒若评价技术参数达到本标准的要求则也适合于本标准(附录A)。
4 仪器和设备4.1酶标仪:450 nm。
4.2 均质器。
4.3离心机:转速≥2000 转/分钟。
4.4微量加样器:50 μL, 100 μL,200 μL,1000 μL。
4.5 微量多通道加样器:50 μL~300 μL。
4.6 天平:感量为0.01 g。
4.7滤器:0.45 μm5 分析步骤5.1 试样制备5.1.1样品采集5.1.1.1分析样品要有充分的代表性,样品至少要10个以上,尽可能没有个体差异。
贝类毒素的测定

精选版课件ppt
1
一、麻痹性贝类毒素(PSP)
Para1ytical shellfish poisoning
PSP中毒是最常见的食用贝类中毒 PSP由一组石房蛤毒及其衍生物组成,PSP与涡
鞭毛藻的水华有关(>106个细胞/升) PSP在世界范围内分布 PSP中毒引起神经系统紊乱,呼吸困难,感觉
记录注射完毕时间,仔细观察 并用秒表记录小鼠停止呼吸时 的死亡时间(到小鼠呼出最 后一口气止)
精选版课件ppt
13
样品的测定
小鼠试验
若注射样品原液后,1只或2只小鼠的死亡时间 大于7min,则需再注射至少3只小鼠以确定样 品的毒力
若小鼠的死亡时间小于5min,则要稀释样品提 取液后,再注射另一组小鼠(3只),得到 5min-7min的死亡时间
精选版课件ppt
9
样品的测定
提取
取 100g 样 品 于 800mL 烧 杯 中 , 加 0.1mol/L HCl溶液100mL充分搅拌, 检 查 pH ( pH 应 为 2.0-4.0 ) 。 需 要 时,可逐滴加入5mol/L HCl溶液或 0.1mol/L NaOH溶液调整pH,加碱 时速度要慢,同时需不断搅拌,防 止局部碱化破坏毒素
8倍稀释液
0.5
1.25
16倍稀释液
1.0
1.25
16倍稀释液
0.5
0.625
1)以中肠腺为检样时,相当于含有中肠腺的去壳贝肉量。
精选版课件ppt
毒力MU/g 0.05 0.1 0.1 0.2 0.2 0.4 0.4 0.8 0.8 1.6
30
谢谢 !
精选版课件ppt
31
原理
根据小鼠注射贝类提取液后的死亡时间,查出 鼠单位,计算确定每100g贝肉中PSP的含量
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测定 标准文本(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测定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贝类及其制品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测定。
第一法为小鼠生物法,适用于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总量测定;第二法为酶联免疫吸附法,适用于麻痹性贝类毒素的筛查检测;第三法为高效液相色谱法,适用于麻痹性贝类毒素总量(STXeq),以及GTX4、GTX1、dcGTX3、B1、dcGTX2、GTX3、GTX2、neoSTX、dcSTX、STX等组分含量的常规检测;第四法为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法,适用于GTX1、GTX 4、GTX2、GTX 3、dcGTX2、dcGTX 3、neoSTX、STX、dcSTX、GTX5等10种麻痹性贝类毒素组分含量的测定及确证。
第一法小鼠生物法2 原理方法采用小鼠生物法对PSP予以定量。
根据小鼠腹腔注射贝类提取液后的死亡时间,查出鼠单位,并按小鼠体重,校正鼠单位(corrected mouse unit,CMU),计算确定每100 g样品中PSP的鼠单位。
以石房蛤毒素作为标准,将鼠单位换算成毒素的微克数,计算确定每100 g贝肉内的PSP微克数。
所测定结果代表存在于贝肉内各种化学结构的PSP毒素总量。
3 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 6682规定的二级水。
3.1 氢氧化钠(NaOH):将4.0 g氢氧化钠(NaOH)溶于1 L蒸馏水中。
3.2 盐酸(HCl):分析纯。
3.2.1盐酸溶液(0.18 mol/L):将15 mL浓盐酸(HCL)用蒸馏水稀释至1 L。
3.2.2盐酸溶液(5 mol/L):将41.7 mL浓盐酸用蒸馏水稀释至100 mL。
3.3 无水乙醇(CH3CH2OH):分析纯。
3.4 石房蛤毒素标准品(Saxitoxin,STX,C10H17N7O4·2HCl):纯度≥98.0%。
3.5 标准溶液的配制3.5.1 石房蛤毒素贮备液(100 μg/mL):用蒸馏水配制20%(v/v)的乙醇溶液,用5 mol/L盐酸调节pH到2.0~4.0之间,备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测定》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标准起草的基本情况(包括简要的起草过程、主要起草单位、起草人等)
根据国卫办食品函〔2014〕386号文件“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工作方案的通知”中附件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项目计划,由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检验方法》(即本标准)的起草工作。
被修订标准号:GB/T 5009.213-2008《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测定》、GB/T 23215-2008《贝类中多种麻痹性贝类毒素含量的测定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SC3023-2004《无公害食品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测定生物法》、SN/T 0352-95《出口贝类麻痹性贝类毒素检验方法》、SN/T 1735-2006《进出口贝类产品中麻痹性贝类毒素检验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修订根据以被测指标为基础,对相同的被测指标有多个检测方法的,应进行整合的原则,建议整合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测定》,其中包含四种检测方法:1.小鼠生物法;2.酶联免疫吸附法;3. 高效液相色谱法;4. 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
标准的制定过程主要分为标准方法整合、标准编写、不同方法之间互相验证等阶段,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
标准根据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
主要起草单位: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二、标准的重要内容及主要修改情况
本标准适用于贝类及其制品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测定。
第一法适用于小鼠生物法测定麻痹性贝类毒素总量;第二法适用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麻痹性贝类毒素筛选检测;第三法为常规检测方法,适用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麻痹性贝类毒素总量(STXeq),以及GTX4、GTX1、dcGTX3、B1、dcGTX2、GTX3、GTX2、neoSTX、dcSTX、STX等组分含量。
第四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作为麻痹性贝类毒素确证方法。
本标准是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20001.4-2001《标准编写规则第四部分:化学分析方法》的要求进行编写的。
标准的编制工作系统研究了国内外标准和相关文献,小鼠生物法等同采用了GB/T 5009.213-2008《贝类中麻痹性贝
类毒素的测定》标准;高效液相色谱法修改采用了美国官方分析化学师学会(AOAC)的标准49.10.03 AOAC Official Method 2005.06 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Toxinsin Shellfish。
标准第一法小鼠生物法,等同采用了GB/T 5009.213-2008《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测定》标准。
标准第二法酶联免疫吸附法,修改采用了SN/T 1773-2006《进出口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检验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标准。
与SN/T 1773-2006标准相比,增加了“商业化试剂盒若评价技术参数达到本标准的要求则也适合于本标准”内容;在附录中,规定了商业化试剂盒评价技术参数要求。
标准第三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同采用GB/T 23215-2008《贝类中多种麻痹性贝类毒素含量的测定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
方法回收率和精密度实验,以不含PSP的元贝和扇贝的食用部分为添加基质,设定了125μg/kg(STXeq)、250μg/kg(STXeq)、750μg/kg(STXeq)、1250μg/kg(STXeq)四个添加浓度,每个浓度进行十次实验,测得各种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平均回收率为80.9% —89.3 %,变异系数为1.1%—13.3%,符合《基本规定》的要求。
验证结果表明,方法平均回收率72.3%—92.1%,实验室间变异系数为0.68%~9.2 % ,完全满足《基本规定》的要求
标准第四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运用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技术建立了贝类中10种PSP测定方法,能够提供准确的化合物结构信息,提高了定性和定量的准确性。
室内和室间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方法加标回收率在79%-101%,实验室间相对标准偏差<15%,方法样品前处理方法合理,可操作性强,重现性好,检出限、回收率、精密度方面均能满足分析检测的要求。
三、国际标准情况
小鼠生物测定法被美国公职分析化学家协会AOAC(959.08)推广为PSP的标准检
验方法,同时也是唯一国际大多数国家普遍接受的统一方法。
在测定方法上,除荷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外的其他国家和组织均用小鼠生物测定法,其中日本、韩国和丹麦三国采用小鼠生物测定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两种方法。
现有的对PSP的仪器分析方法中,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较为成熟,已经有一些国家将HPLC法作为检测PSP的标准方法,如荷兰;而丹麦、英国、日本和韩国则将HPLC法作为小鼠生物测定法的补充验证。
欧洲议会、理事会第2004/853/EC号法规及食品法典委员会CAC CODEX STAN 292法规均规定了麻痹性贝类毒素的限量800微克/千克。
食品法典委员会CAC CODEX STAN 292法规中明确规定了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官方检测方法为AOAC 49.10.03 Official Method 2005.06 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Toxinsin Shellfish(美国官方分析化学师学会的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含量的测定柱前衍生
化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
四、其他需要在网上公开说明的事项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