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咏柳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咏柳》课件PPT

——《咏柳》
春 春
课文朗读
插图欣赏 课文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作者简介
退出
咏 柳
贺知章
·· ··
《 古 诗 两 首 》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插图欣赏
课文分析 作者简介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退出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返回
贺知章:唐代诗人、书法家, 字季真,是大诗人李白的好朋友, 少年就以文章出名。它的诗今存 在19首(《采莲诗》、《回乡偶 书》等),其中写景的诗,文字 通俗,意境清新,代表作《回乡》 更是妙趣横生,传诵至今。
· · · ·
《 古 诗 两 首 》
· 丝绦: 丝线编成的 碧玉妆成一树高, 带子。这里 万条垂下绿丝绦。 形容随风飘 拂的柳枝。 不知细叶谁裁出,
咏柳
二月春风似剪刀。
课文朗读 插图欣赏 课文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作者简介 退出
· · · ·
《 古 诗 两 首 》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咏: 歌颂、赞 万条垂下绿丝绦。 美。
返回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 · · ·
《 古 诗 两 首 》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课文朗读 插图欣赏 作者简介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退出
· · · ·
《 古 诗 两 首 》
· 碧玉: 绿色的玉。 碧玉妆成一树高, 这里用来比 喻春天嫩绿 万条垂下绿丝绦。 的柳枝。
咏柳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课文朗读 插图欣赏 作者简介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课文分析 退出
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课课文古诗两首

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课课文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是人教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篇课文,即《古诗两首》。
店铺在此整理了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课课文《古诗两首》,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课课文《古诗两首》《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日》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课《古诗两首》之《咏柳》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写杨柳,该从哪儿着笔呢?毫无疑问,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
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
这是谁都能欣赏的。
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们所经常看到的。
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
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
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
《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
”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
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
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
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
从“碧玉妆成”到“剪刀”,我们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
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也许有人会怀疑:我国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我想,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
贺知章《咏柳》赏析(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贺知章《咏柳》赏析(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贺知章(659-744),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唐代著名诗人。
少时因文辞隽秀而闻名,三十七岁中进士,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又历任太常少卿、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可谓仕途通达。
他生性旷达不羁,好饮酒、擅书法,清谈风流,晚年更自号”四明狂客”。
天宝初年,贺知章归隐故乡的镜湖,不久去世,终年八十六岁。
其诗大半亡佚,《全唐诗》今存一卷二十一首,其中尚有不少是郊庙乐章和宫廷唱和之作,然而管中窥豹,也足以感受那种风流达观的盛唐韵味。
他的诗不尚藻彩,不避俗语,清新自然,而以六首绝句尤为高妙。
《咏柳》是他的咏物代表作,由一株春柳写到无限春意,小中见大,构思十分巧妙。
诗中多用比喻、拟人等各种手法,状物形象逼真,情态自然,素来有”赋物入妙,语意温柔”之评。
【经典赏析】贺知章的《咏柳》,是一首咏物诗。
一般来说,咏物诗只有在题目中才点明所咏的事物,在诗句中并不会明确出现这项事物的名称。
但是诗中所用的艺术手法,以及涉及的相关意象,都要切合所题咏对象的特点,才能紧扣题意。
比如曾巩的《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写春天柳树飞絮的景象,用”乱条”指柳枝,”飞花”指柳絮,”倚得东风”则令人联想柳枝在风中舞动的景象。
虽然没有一个字提到柳树,但句句都是写柳。
贺知章这首《咏柳》也是一样。
在”碧玉妆成一树高”中,”碧玉”两个字,就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拟物,二是拟人。
碧玉,顾名思义,是青绿色的玉石。
古人的诗篇中,经常用碧玉来比喻流水、植物等事物,比如”晋祠流水如碧玉”,”圆荷翻风碧玉软”,这些比喻,都是为了显示绿色的光润、流丽,生机勃勃。
因此,最为平常的一种解释,就是认为这棵柳树绿得如同碧玉一样。
但是在这种解释里面,这句中唯一的动词”妆”却没有容身之地。
考虑到这一点,把”妆”理解为妆点、点缀的意思,就可以理解成柳树上缀满了如同碧玉雕琢而成的叶片,十分美丽。
小学三年级语文《咏柳》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咏柳》是唐代诗⼈贺知章描写春天的诗,诗中描写了春天柳树吐芽、柳条碧绿的⽣机勃勃的景象。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语⽂《咏柳》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咏柳》原⽂ 咏柳 [唐]贺知章 碧⽟妆成⼀树⾼, 万条垂下绿丝绦(tāo)。
不知细叶谁裁(cái)出, ⼆⽉春风似剪(jiǎn)⼑。
注释: 碧⽟:碧绿⾊的⽟。
这⾥⽤以⽐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树:满树。
⼀:满,全。
在中国古典诗词和⽂章中,数量词在使⽤中并不⼀定表⽰确切的数量。
下⼀句的“万”,就是表⽰很多的意思。
绦(tāo):⽤丝编成的绳带。
这⾥指像丝带⼀样的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译⽂: ⾼⾼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温暖的春风,它就像⼀把灵巧的剪⼑。
【篇⼆】⼩学三年级语⽂《咏柳》教案 教学⽬标: 1、知识⽬标:学会本课6个⽣字,认识3个⽣字。
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背诵课⽂。
3、创新⽬标:联系⽣活实际培养学⽣的观察能⼒。
4、德育⽬标:激发学⽣热爱⼤⾃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识字,朗读课⽂,背诵课⽂。
教学难点:写字,写话练习。
教学步骤: ⼀、导引⽬标、激发兴趣 1、启发谈话:同学们,从图上你能看出是什么季节?画的是什么? 2、解题:“咏”,通过写诗作⽂歌颂、赞美。
咏柳,赞美柳树。
3、那么,诗⼈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 学⽣看图思考并回答问题。
⼆、创设条件、⾃主参与 1、出⽰字卡,指名读⽣字。
2、检查朗读。
3、看插图或幻灯⽚,读课⽂,想⼀想每句是说的意思是什么? 4、把不懂的词语画出来,然后提出不懂得词语。
三、组织研究、体验发现 1、互相讨论解释不懂的词语:“碧⽟”、“妆”、“丝绦”。
2、细读课⽂,边读边体会诗中说的是什么? 3、说⼀说诗句的意思。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_咏柳_春日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 裁:剪
• 似:好似,好像
[诗句注释]
(1)“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 (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 ) 比作什么 ? (2)“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技 是“绿丝绦”? (想象体会柳技的绵长和柔软) (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 理解和体会。 (体会柳叶的小巧整齐,体会 大自然的伟大神奇) (4)“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 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
)代诗人。 唐
3 .《咏柳》是一首咏物诗,是一首(
)
言绝句。 七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作者简介
• 朱熹南宋著名的理 学家、思想家、哲 学家、教育家、诗 人、闽学派的代表 人物,世称朱子, 是孔子、孟子以来 最杰出的弘扬儒学 的大师。
春日
• 小练笔: • 在课本第七页空白处用三五句话来形 容一下你眼中的春天,比一比谁写的 春天最美。
全文翻译
• • • • 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一样, 千万枝柳条像那飘动的绿色丝带。 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 就是那象剪刀的二月春风啊!
[填空练习]
1.( 碧玉 )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 丝绦 )。
不知( 细叶 )谁裁出,
二月春风( 剪刀 )。
2 .《咏柳》的作者是( ), 他是 贺之章
(
古诗两首
咏 剪
碧 滨
妆
裁
紫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作者简介
• 贺知章,字季真, 唐代诗人,著名书 法家。是李白的好 朋友,年少时就以 文章出名。代表作 《回乡》《咏柳》 传诵至今。
人教课标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 2 古诗两首(咏柳 春日) 课件

描写的时间不同。
《咏柳》 写的是早春时 节,柳树才刚 抽出了芽,二 月春风吹拂着 它。 《春日》 写的是春暖花 开的时候,所 以才有万紫千 红的景象。
滨紫
水滨 滨河 紫色 紫菜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谁的巧手裁剪出 这些细细的柳叶?原 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 刀。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碧妆裁 剪
歌咏 吟咏 化妆 淡妆 剪刀 修剪 碧绿 碧玉 裁衣 裁剪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在一个美好的日子里,作者 到泗水河边去踏青,寻找着春天 的足迹。无限春光一下子映入他 的眼睛。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诗人原来打算寻找春天 的美景的,但是他发现到处 都是万紫千红春色,很随意 就能捕捉到春的信息。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咏柳》和 《春日》都是 描写春天的古 诗,那有没有 写得不一样的 地方呢?
描写的景色不同。 《春日》是 写泗水河边春 天的景色。
《咏柳》主 要写的是春 天的柳树。
《咏柳》和 《春日》都是 描写春天的古 诗,那有没有 写得不一样的 地方呢?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Nhomakorabea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赞美春天的诗,而且 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劝学诗因为“泗水” 在山 东地区,是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的家乡和他 讲学的地方,“寻芳泗水”就是说在孔子的书 籍中寻求知识。书中的知识道理,就好像原野 上美丽的春色,使诗人耳目一新,深感快乐。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1.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4.江畔独步寻花·其五〔唐〕杜甫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5.江畔独步寻花·其六〔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6.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7.晚春〔唐〕韩愈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8.春日偶成〔宋〕程颢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9. 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0.塞下曲·其二〔唐〕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11.塞下曲·其三〔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2.题李凝幽居〔唐〕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4.三衢道中〔宋〕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5.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6.夏日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7.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咏柳》-课件PPT

P P T素材下载:www.1ppt.c om /suc a 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PPT图表下载:/tubiao/
优秀PPT下载:/xiazai/ PPT教程: /powerpoint/
《古诗两首》
《咏柳》
-
春春
课文朗读 插图欣赏
课文分析
作者简介
退出
咏柳
··
贺知章
《
古
碧玉妆成一树高,
诗 两
万条垂下绿丝绦。
首
不知细叶谁裁出,
》
··
二月春风似剪刀。
插图欣赏 课文分析 作者简介 退出
PPT模板下载:/moban/ 行业PPT模板:/hangy e/
节日P P T模板:www.1ppt.c om /j ie ri/
Word教程: /word/
Exc e l教程:www.1ppt.c om /e xc e l/
资料下载:www.1ppt.c om /zilia o/
P P T课件下载:www.1ppt.c om /ke j ia n/
范文下载:www.1ppt.c om /fa nwe n/
返回
··
咏柳
《
古 诗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两 首
万条垂下绿丝绦。
》
不知细叶谁裁出,
··
二月春风似剪刀。
课文朗读 插图欣赏 作者简介 退出
··
《 古 诗 两 首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碧玉: 绿色的玉。 这里用来比 喻春天嫩绿 的柳枝。
》
不知细叶谁裁出,
··
二月春风似剪刀。
课文朗读 插图欣赏 作者简介 课文分析 退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柳》教学设计
都结乡中心小学许春娇
教材分析:
《咏柳》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千古佳作,诗人通过用独特的笔触描写在春风吹拂下,柳树迷人的姿态,赞美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借以抒发作者在春回大地时的喜悦、欢快的心情。
《咏柳》前两句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静态中的柳树,却使人感到柳树内在的生命力。
后两句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赋予巧妙的想象,把对柳树的赞美,引向对春天的赞美。
这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
教学目标:
1、学会5个生字,会认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古诗描绘的意境,深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4、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意思,通过理解诗歌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同学们,不知不觉中,春天的脚步又近了,这轻快飞行的燕子,吹面不寒的杨柳风,羞红了脸的桃花,柳枝轻摇的柔柳,
组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你看,这是什么?(课件出示:杨柳图)
2、揭题解题:柳树真美啊,唐朝诗人贺知章也被柳树的美所陶醉了,所以写下了这一首赞美柳树的诗——《咏柳》。
3、介绍作者:贺知章
5、齐读课题,认记生字“咏”。
释题:“咏”是歌颂、赞美的意思。
“咏柳”就是赞美柳树。
6、自由读诗,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7、突显生字,圈出今天所要学习的生字,再让学生多练读几遍。
二.交流切磋,诵读求悟
1、指导学习第一、二句。
师:在一千多年前的某一天,贺知章老先生在回乡途中,远远看到一棵大柳树,是什么样子的呢?指图引出第一句诗:碧玉妆成一树高。
“碧玉”——青绿色的玉石,“妆”——打扮。
“一树”在这里表示一棵树吗?“一”在这里不表示数量,表示“满”“全”“整”的意思,“一树”就是指整棵树、满树。
比如:我们这里坐了一屋子人,爸爸出了一身汗。
说说诗句意思(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有不同的说法)。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
)
2、学习第二句诗。
“万条”是多少条?指柳树枝条很多。
“百”“千”“万”在古诗中经常泛指“多”的意思。
千万条柳枝,在春风中飘荡,诗人又想到了什么?“丝绦”什么意思?“丝绦”——用绿色丝线编成的带子或绳子。
用“绿丝绦”来比喻柳枝写出了柳枝的什么特点?说诗意。
(千万条柳枝从树上垂下来,好像绿色丝带一样。
)
3、这两句写的是诗人观察到的。
问:第1句着重写扫描什么?(板书:柳树),第2句呢?(板书:柳枝),诗人通过形象的比喻,把新叶满树的翠绿比作(碧玉),把柔美的柳枝比作(绿丝绦),突出了垂柳的什么特点?(翠柳、柔美、充满生机)从而展现了“垂柳”的“美”。
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哇!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样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出示课件]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引导学生采取男生齐读、女生齐读、全班齐读、指名读等方式,读出感叹语气.
4、合作学习第三、四句。
(1)和同桌一起读三、四句。
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学生自读。
(3)出示第四句诗课件,体会用“剪刀”来比喻“二月春风”的精妙之处,一树碧玉,万条绿绦和数也数不清的细叶,原来是二月春风的杰作啊!继而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4)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5、小结:这棵柳树多美啊,它长得又高又绿,树上垂下无数的柳条,它的叶子细细的,多么惹人喜爱啊!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首诗呢?
6、过渡: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是用什么方法来写出柳树的美呢。
(接下来请大家闭上眼睛,边听配乐朗诵边想象一下这首诗的意境,等一下我要请同学们把你们想到的意境描绘出来。
四、总结写法
1、小结:诗写得精彩是因为作者观察仔细,能抓住柳树的特点善于运用比喻手法,抒发真情,才使得我们对柳树,对春天的也产生了喜爱之情。
希望同学们也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颗敏感的心灵,去观察身边的一切,领略身边的美景!
你还知道哪些歌颂、赞美其它事物的诗?
2、让学生课外去搜集这类古诗。
3、作业:画一幅春景图。
五、板书设计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柳树
万条/垂下/绿丝绦。
柳枝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